航海技术毕业实习教学大纲知识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8
一、实习背景时光荏苒,转眼间大学生涯即将结束。
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于今年暑期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航海毕业实习。
此次实习,我有幸加入了一艘远洋货轮,担任实习生一职,亲身感受航海工作的魅力。
二、实习内容1. 航海知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重点学习了以下航海知识:(1)雷达定位:掌握了雷达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2)天文航海:了解了天文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使用天文钟、六分仪等仪器进行天文观测。
(3)陆标识别:熟悉了不同类型的陆标,学会了如何根据陆标进行航向调整。
(4)船舶操纵:了解了船舶的基本操纵原理,掌握了舵机、锚机等设备的操作方法。
2. 船舶结构及设备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参观了船舶的各个部位,并学习了以下船舶结构及设备:(1)船舶骨架:了解了船舶的船体结构、舱室布局等。
(2)船舶管系:掌握了船舶的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
(3)船舶设备:熟悉了船舶的推进系统、发电系统、导航系统等。
3. 船艺学习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以下船艺学习:(1)过狭水道:学会了如何根据航道情况调整航向,确保船舶安全通过狭水道。
(2)避让:了解了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掌握了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如何避让其他船舶。
(3)靠泊:学会了船舶靠泊的基本操作步骤,掌握了靠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抛锚:掌握了船舶抛锚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了如何根据海况选择合适的抛锚点。
4. 仪器设备学习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以下仪器设备:(1)罗经:了解了罗经的工作原理、设备结构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2)测深仪:掌握了测深仪的操作方法,学会了如何根据测深数据判断海底情况。
(3)计程仪:了解了计程仪的原理、设备结构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4)AIS:学会了AIS的操作方法,掌握了如何利用AIS获取其他船舶的动态信息。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航海技术毕业实习报告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两个月的航海技术实习生活即将结束。
在这段时间里,我在船上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现将这次实习期间的学习和收获进行总结,以飨读者。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熟悉船舶设备及操作在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船舶的各个部位和设备,包括船舶的发动机、螺旋桨、舵机、船舶电气系统、导航设备等。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操作这些设备,掌握了船舶的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船舶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 学习航海气象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船上的气象员学习了航海气象知识,包括如何阅读气象图、分析气象数据、预测天气变化等。
这些知识的掌握,使我在航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气象对航行的影响,提高了我的航海气象素养。
3. 掌握航海技巧在实习期间,我跟随船上的驾驶员学习了航海技巧,包括如何利用航海仪器进行定位、如何识别陆标、如何进行船舶操纵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掌握了这些航海技巧,并在实际航行中得到了应用。
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船上的生活中,我学会了与船员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应对各种困难。
在航行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到船舶的操作中,与驾驶员、气象员等密切配合,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增强安全意识在实习期间,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是航海工作的生命线。
船上的一切操作都要以安全为前提,确保船舶和人员的安全。
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和参与安全演练,我增强了安全意识,提高了自己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三、实习总结通过这次航海技术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安全意识。
实习期间,我充分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和提高。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内容我院是中国海运(集团)公司所属高校,以航海类专业为主,立足海运、面向社会,培养船舶生产、航运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航海学》是航海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可使学生获得从事与船舶驾驶岗位工作所必需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在校学习、实训和出海实习,学生具备操作级船舶驾驶员工作的资格和能力。
学生毕业时,在《航海学》知识和能力方面为履行远洋船舶管理级驾驶员职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课程目标是:(一)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航海基础知识,会使用航海图书资料。
2) 掌握航迹推算方法及各种定位方法。
3) 理解测定罗经差的原理并掌握其方法4) 掌握适应不同航行条件的各种导航方法。
5) 掌握拟定航线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具有利用常用定位方法确定船舶位置的能力;2. 具有使用海图及值班驾驶员常用航海图书资料的能力;3. 具有测定罗经差的能力;4. 初步具有运用基本航行方法的能力;5. 具有航线设计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严谨、求实、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2. 具有良好的航海计算习惯;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条件教材使用与建设方面:本课程负责人钱立胜、主讲教师顾惠民多次参加编写《航海学》高职高专统编教材,钱立胜还主编过《英版航海图书资料》,曾获得学院优秀自编教材奖。
在早期自编、自印教材的基础上,航海教研室常抓教材建设不懈。
a) 我院课程《航海学》均采用现有高职院校适用教材。
b) “实训”课均采用自编实验指导书,以适应课程大纲的要求和我院现有的实验设备。
c)为配合港监评估考试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船舶定位”、“测罗经差”、“航线设计”、“海图作业”四门评估项目的复习资料,本复习资料不仅可用于实践教学,也是学生扩充知识、主动学习的工具。
d)因自编实验指导书和评估项目的复习资料是根据我院现有设备编写的,使用效果较好。
但随着教改的深入,现行教材和实验内容将作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航海学》实训大纲项目一《海图作业》实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E3013课内总学时:40学时开课对象:航海技术专业课程类别:单列实践教学课程英文名称:Chartwork一、课程任务和目的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通过实训,使学生达到国家海事局及STCW78/95公约对甲类一等三副适任证书评估规定的要求并通过海事局组织的评估考核。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三、有关说明1、任课教师资格:具有航海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或持有大副及以上证书并具有实验员或讲师及以上职称。
2、学生资格:高职三年级学生。
3、设备条件:中英版海图、中英版《航海通告》、作图工具、海图室等。
4、前、后续课程:本课程应在《航海学》之后开设。
5、保障措施:具有本课程任课资格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提供能满足训练所需的课时及《海图作业》实训所需的设备、设施、场地、相应的配套教材和资料。
6、本课程素质教育内容:结合航海实际,了解海运事业的发展前景。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适任评估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2000年2、方银龙.《海图作业》实训指导书.自编,2000年(执笔:方银龙审核:李德雄)项目二《船舶定位》实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E3012 课内总学时:32学时开课对象:航海技术专业课程类别:单列实践教学课程英文名称:Ship positioning一、课程任务和目的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通过实训,使学生达到国家海事局及STCW78/95公约对甲类一等三副适任证书评估规定的要求并通过海事局组织的评估考核。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三、有关说明1、任课教师资格:具有航海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或持有大副及以上证书并具有实验员或讲师及以上职称。
2、学生资格:高职三年级学生。
3、设备条件:中英版海图、作图工具、海图室、《航海天文历》、《天体高度方位表》、《太阳方位表》、航海雷达、磁罗经、陀螺罗经等。
4、前、后续课程:本课程应在《航海学》之后开设。
5、保障措施:具有本课程任课资格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提供能满足训练所需的课时及《航海仪器的正确使用》实训所需的设备、设施、场地、相应的配套教材和资料。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航海技术专业教学大纲(理论部分)二零一四年陆月目录《专业导论》 (1)《船员心理学》 (3)《航海涉外礼仪》 (5)《中西文化差异》 (7)《航运经济学》 (9)《交通运输工程概论B》 (11)《水上交通工程》 (13)《航海史》 (16)《国际海事发展动态》 (18)《船舶结构与设备》 (20)《船舶安全管理》 (24)《船舶信号与VHF通信》 (27)《航海气象与海洋学》 (29)《航海学A》 (31)《航海学A》实验 (37)《航海仪器》 (38)《航海仪器》实验 (45)《船舶操纵与海上搜救》 (46)《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 (51)《GMDSS设备》 (54)《GMDSS业务》 (59)《船舶值班与避碰》 (63)《航海英语阅读与写作》 (66)《远洋运输业务与海商法》 (69)《海上货物运输》 (72)《海运经济地理》 (76)《航运企业管理》 (79)《内河引航》 (83)《交通运输法规B》 (86)《计算机航海应用基础》 (88)《河运法规》 (91)《船舶运动建模与控制》 (93)《现代船舶监控与交通服务系统》 (95)《船舶检验B》 (98)《航运与物流管理B》 (100)《海事管理概论》 (102)《现代导航信息系统》 (105)《海事调查与案例分析》 (108)《船舶防污染技术》 (111)《船员劳务与职业保障》 (114)《港口与航道工程B》 (117)《专业导论》课程名称:专业导论/Instruction to Specialty学时/学分:16/1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航海技术开课学院、系:航运学院、航海技术系一、课程性质与目的《专业导论》是航海技术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课之一,是一门航海技术学科领域的入门教育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专业历史沿革、专业培养计划、专业教学组织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航海文化、海事国际公约、专业证书申领、人才需求、就业形势等,增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知识的针对性,为专业课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毕业实习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在学生基本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于船舶与海洋工程各个环节的整体认识,为毕业设计打好基础2.设计思路:毕业实习地点为船厂或海洋工程单位。
毕业实习的内容要与毕业设计相匹配并对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因此设计如下环节:(1)理论知识学习环节,通过一线专业人士的专题讲座,学生可以较为系统的将专业知识串联起来,加深认识。
(2)场地参观,百闻不如一见,参观建造、生产场地,观察结构能帮助学生切实理解理论知识。
(3)工程设计交流,结合毕业设计,通过交流,由一线设计人员为学生答疑解惑,传授设计经验,为毕业设计以及将来的工作做准备。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结构力学,结构有限元,船舶原理,海洋平台设计二、课程目标知识层面: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更好地了解国内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发展现- 1 -状及最新成就,增强感性认识,了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开阔视野,收集毕业设计资料,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技能层面:培养学生对于工程设计、建造、工程管理工作的统筹计划能力以及搜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
态度层面:使学生以热忱、敬业、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工作。
三、学习要求1.掌握船舶、平台、海底管线等结构物的类型、结构特点、作用;掌握海洋结构建造的主要工艺及建造过程。
了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系统知识;了解行业前沿知识。
要求学生实习之前在理论知识上有所准备,实习过程中认真学习、做好记录、认真总结。
2.学生应避免只接受信息不反馈信息,就船舶与海洋工程涉及的各个方面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讨论、交流,巩固实习成果,开阔思路。
四、教学进度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无- 2 -六、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 E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七、学术诚信学习成果不能造假。
航海技术毕业生实习报告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航海技术专业的实习生涯即将画上句号。
回顾这段时间,我感慨万分,收获颇丰。
在此,我谨以此篇实习报告,对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所学、所感、所思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本次实习单位为我国某知名航运公司,我担任的岗位是大副助理。
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协助大副进行船舶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以及参与船舶的航行作业。
二、实习内容与收获1. 船舶管理与维护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船舶的管理体系和维护流程。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船舶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了解了各类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处理船舶突发事件,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2. 航行作业在航行作业中,我学会了如何阅读航海图、气象传真图等资料,掌握了船舶导航、气象预报等相关知识。
通过参与实船操作,我对航海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实习期间,我充分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与船员们共同生活、工作,使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们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船上的各项活动,增强了自身的团队意识。
4. 专业素养的提升实习期间,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习航海技术相关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了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
三、实习感悟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学会团队合作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注重与同事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实现团队目标。
3. 持续学习实习期间,我意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
航海技术专业教学大纲要点1.课程背景:-介绍航海技术专业的发展和应用领域;-分析航海技术专业的未来就业前景和市场需求。
2.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航行计划、导航技术和船舶操纵等基础技能;-培养学生的国家海洋法律法规意识和海上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急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3.课程内容:-航海学基础知识:包括航海学概述、航海学基本术语、海洋水文学等;-航海导航技术:包括航行计划、海图测量、GPS导航系统、雷达导航、卫星通信等;-航海安全管理:包括海洋安全法规、船舶灯光信号、海上应急处理等;-船舶操纵技术:包括船舶操纵原理、操舵技术、锚泊技术等;-船舶机电设备:包括船舶机械概述、船舶电气设备、液压与气动原理等。
4.教学方法:-理论课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相关基础理论和知识;-实验课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仿真模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实习实训:通过实地实习和航海实践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应急处理能力;-科研项目: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5.教学评估:-考试评估:定期组织理论知识考试,测试学生对于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评,测试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掌握能力;-实习实训评估:评估学生在实地实习和航海实践中的表现和实际应用能力;-课程项目评估:根据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表现和成果评估其科研和创新能力。
6.国际化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背景知识,在国际航海交流和合作中具有竞争优势;-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7.师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8.实践环节:-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海上实习,锻炼实际操作和应急处理能力;-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竞赛,培养科研和创新能力;-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学生就业实习机会。
航海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xx大学的航海技术专业学习生涯即将画上句号。
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让我对航海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
在此,我将对实习期间的经历和收获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习单位与岗位本次实习单位为xx航运公司,实习岗位为船舶驾驶员实习生。
在实习期间,我随公司船舶参与了多次航行任务,了解了船舶的运行规程和操作技巧,并在航行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前,我认真学习了航海技术相关理论知识,复习了船舶操纵、航海气象、航海仪器等方面的知识,为实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实习期间(1)熟悉船舶设备与操作实习期间,我认真了解了船舶的各个系统和设备,学习了船舶操纵、船舶避让、靠泊、抛锚等操作技巧。
在老驾驶员的指导下,我亲自参与了船舶驾驶操作,掌握了船舶行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学习航海气象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观察气象变化、分析气象传真图、预测天气情况。
通过实际操作,我了解了气象对航海的影响,提高了自己对航海气象的认知。
(3)参与船舶通讯实习期间,我学习了船舶通讯设备的使用,了解了M/HF、GPS、EPIRB、NAVATEX等通讯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熟练掌握了船舶通讯流程,提高了自己的通讯能力。
(4)船舶安全管理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船舶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学习了如何进行船舶安全检查、编写安全日志。
同时,我还参加了船舶安全培训,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
四、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1)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
(2)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船员们共同承担船舶运行任务,学会了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拓宽了视野。
航海学教学大纲航海学教学大纲航海学是一门涉及海洋、船舶和导航等领域的学科,它对于培养具备航海技能和知识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航海学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制定一份全面而有深度的航海学教学大纲是必要的。
一、导论航海学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航海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通过导论,学生可以了解航海学的范围和学科内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海洋科学基础海洋科学基础包括海洋地理、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学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海洋的地理特征、海洋环境对航海活动的影响以及海洋生物对航海的重要性。
这些基础知识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航海学的实践应用。
三、船舶结构与原理船舶结构与原理是航海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船舶的不同部分及其功能,了解船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素。
此外,还需要了解船舶的稳性、浮力和推进原理等,以便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正确运用这些知识。
四、导航与航海仪器导航与航海仪器是航海学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使用各种导航工具,如罗盘、测深仪和雷达等,以确保船舶的安全航行。
此外,还需要了解导航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以及如何使用星历、电子地图和GPS等现代导航技术。
五、海事法律与安全在航海学教学中,海事法律与安全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国际海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以及各种海上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此外,还需要学习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和灾难,以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六、航海实习航海实习是航海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参加一定的实习活动,亲身体验航海工作的实际操作。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自己的航海技能和实践能力。
七、航海文化与人文素养航海学教学中,航海文化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样重要。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航海文化,包括航海历史、传统和价值观等。
此外,还需要培养船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以及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八、航海技能培训航海技能培训是航海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海技术专业船舶教学实习大纲一、实习目的船舶教学实习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航海人才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航海过程: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巩固已学的知识并为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做准备;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和海员素质。
二、实习要求1、实习指导教师应根据船舶、船次的实际情况制定实习计划,送交船上船长、政委审核实施,并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实习计划,确保按实习大纲的要求完成实习任务。
2、在实习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和船舶的各种规章制度,服从船舶领导和带队教师的安排。
3、争取多学、多练、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切实注意生产安全。
4、及时收集和整理有关数据资料和心得体会,及时完成实习报告。
5、谦虚勤快,遵重船员,与船员保持良好关系。
三、实习内容(一)航行值班1、开航前的准备(1)了解甲板部开船前准备工作及运作过程。
(2)通过海图的识读和改正,能根据海图和图书的有关资料,正确地选择计划航线。
(3)能正确地计算航向、航程和时间,计算ETA潮汐。
(4)了解开航前驾驶台各种设备的核对和操作。
(5)了解气象报告等资料的解释和应用。
2、驾驶台值班(1)熟悉航行值班、交接班的原则和程序,正确填写航海日志。
(2)理解保持正规了望的有关知识,具有判断碰撞等危害航行安全的局面和危险的初步能力。
(3)了解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基本内容,熟悉关于号灯、号型和声号的要求,以及为避免碰撞而采取的行动的时机和方法。
(4)掌握陆标的识别和定位方法。
(5)掌握航标的识别方法,了解利用陆标或航标的导航方法。
(6)掌握雷达影像的识别和定位方法,并将雷达信息运用于航行和避碰。
(7)了解驾驶台各种设备的配置情况,学习各种无线电导航仪和电航仪器的操作方法,并将获得的信息运用于航行中。
(8)能选择适合于当时环境和条件的定位方法,并根据所确定的船位,分析和核查所获资料的可信性。
(9)掌握利用陆标、太阳测定罗经差的方法,并将其正确地运用于航向和方位。
《顶岗实习》大纲课程编号:010151B 课程类别:职业技能训练总学时:480学时英文译名:Sailing p ractice开课对象:航海技术专业(三年制)三年级学生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航行毕业实习是三年制高职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上船参加实践学习,使学生在学完所有专业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船舶的运输生产和船舶驾驶值班过程,培养驾驶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巩固所学的理论、实践知识,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应在所有专业课程教学完成后进行,通过船上航行实习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船上的各种技能和各项业务,并能达到国家海事局对驾驶员的各项要求,并且在海船驾驶方面基本胜任船上工作。
(一)理论知识实习目标1)掌握航前准备相关工作;2)掌握靠离码头的方法;3)掌握抛起锚的方法和程序;4)熟悉船舶航行定位等相关知识;5)了解船舶操纵和避碰知识;6)掌握航行值班知识;7)了解船舶货物配积载知识;8)了解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相关知识;9)掌握应变布署表的编制的方法、船舶相关应变布署及救生、消防、防污设备等知识;10)基本掌握船舶通信、导航设备;11)熟悉船舶结构与设备相关知识;12)熟悉水手工艺有关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独立完成开航前准备工作的能力;2)具有靠离码头的初步能力;3)具有抛起锚的初步能力;4)具有填写各种记录簿的能力;5)具有在航行中进行海图作业、定位和测定罗经差的能力;6)具有各种情况下的船舶操纵的初步能力;7)具有判断来船态势的能力和具有正确进行雷达标绘的能力;8)具有观测水文气象的能力,具有阅读与分析气象报告和天气图的能力和具有潮汐计算的能力;9)具有正确进行货物配载和编制配载图的能力;10)具有救生、消防、防污设备的配备与保养维护的能力;11)具有维护与保养航海仪器的能力;12)具有进行船舶通信的初步能力;13)具有驾驶值班的初步能力;14)具有独立分析、解决实习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2024年航海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在____年____月____日,本人接到了登船通知。
随后,于____年____月____日下午抵达____区____码头。
次日凌晨,随着船舶接收生产任务,标志着离港的开始,我也踏上了首次航海旅程。
一、全面部署,细致规划,精心指导。
在校方出发前,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进行了周密的策划与科学部署,对航程中的人员分组、船员职责、安全措施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统筹安排,确保了见习生在航程中的安全和任务的圆满完成。
在船舶启航前,船员们在会议室召开了航前会议,并在经验丰富的船员带领下,对驾驶室的所有关键设备进行了检查,包括照明、导航(GPS、AIS、ECS雷达、测深仪)以及交直流舵机等。
对我而言,船上的设施、人员以及发动机和汽笛的声音,从书本上的抽象概念变成了眼前的现实,这份亲切感和自豪感促使我积极参与到船舶的各项准备工作中,成为了船舶的“安检员”。
在船上的初次体验,让我激动不已,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二、贴近实战,精确识别,科学管理。
一是组织了一系列安全演练,以提高船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航行期间,我们实习生参与了消防救生、溢油、白酒槽罐车泄露等多项演习,这些演习紧贴实战要求,增强了我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二是船员们积极识别航标和导航设备,准确把握其内在含义,避免因疏忽引发违规行为或严重后果。
三是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调整战术,确保船舶在复杂环境中安全行驶。
例如,在青城山进出码头时,我们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确保了船舶的稳定行驶和高效操作。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的指导老师详细传授了班级管理和教学方法,老师们热情负责,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关心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工作。
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在此,特别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并祝愿他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2024年航海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二)本次航海实习虽历时较短,但蕴含的教育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