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平板车坡道及空障通过性能的研究 田承泰
- 格式:pdf
- 大小:381.07 KB
- 文档页数:5
2000年1月农业机械学报第31卷第1期松软地面机械仿生理论与技术任露泉 佟 金 李建桥 陈秉聪 【摘要】 生物经过长期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交换,造就了适应生态环境的生物系统和生存本领,许多科学技术难题在生物界已经获得圆满解决。
现代测试技术和测试仪器的出现使得对生物结构、生物功能和生命过程的认识得到了惊人的进展,这为其他学科的研究及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全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
在工程科学领域中融入生物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生物科学与工程科学渗透交融的工程仿生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物科学、机械工程学与松软地面力学相互交叉形成的松软地面机械仿生学成为工程仿生学的重要内容。
为解决地面机械在松软地面上工作或行驶过程存在的土壤粘附严重和通过性差两大技术难题,我国学者开展了以生物脱附原理及其仿生技术、仿生步行轮及仿生步行轮式气垫车和骆驼越沙机理及仿生轮胎为代表的松软地面机械仿生学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综合介绍。
叙词:仿生学 地面机械 松软地面 土壤动物 骆驼 粘附 步行轮 气垫车 轮胎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Biomimetics of Machinery for Soft TerrainRen Luquan T ong Jin Li Jianqiao Chen Bing cong(J ilin Univ ersity of T echnology)AbstractExchanges betw een liv ing beings(including animals and plants)and natural surrounding s in matter,energ y and inform ation have r esulted in their biolog ical system s and living abilities to adapt them selves to nature ov er millions upo n m illio ns of years.Many problem 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hav e been satisfactor ily settled in liv ing being s.Developm ents o f m odern testing tech-niques and analy zing instruments hav e made sur prising pro gress in understanding constitutions and functions of living beings and the biolog ical pheno mena as w ell,w hich creates new important co ntents and provides new scientific theo rem s and technical m ethods for researching and dev elo p-ing in o ther branches of science.Engineering biomimetics has been developed,co nsiderably, since biolo gical pr inciples and m ethods are merg ed in engineering fields.Biom imetics of m achin-er y for soft terrain fo rmed by interdiscipline of biolo gy,mechanical eng ineer ing and terr am echan-ics has becom 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engineering biomimetics.In order to develop theo ries and metho ds to reduce soil adhesion against terr ain machines and to improv e the passing ability o f ve-hicle on soft terrain,corresponding biom imetics r esearches have been carr ied out by researchers, fo r ex am ples,anti-adhesio n principles,biomim etic anti-adhesion techniques,biomim etic walking w heels,air cushion vehicle w ith biomimetic w alking w heels,interactio n betw een camel foo t and sand,and biomimetic tire.T he r esearches and dev elo pm ents on this field w ere r eview 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Bio mimetics,T err ain machine,Soft ter rain,Soil animal,Camel,Adhesion, Walking w heel,Air cushio n vehicle,T ire 收稿日期:19991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59235090,59835200)任露泉 吉林工业大学地面机械仿生技术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 教授 博士导师,130025 长春市佟 金 吉林工业大学地面机械仿生技术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 教授 博士导师李建桥 吉林工业大学地面机械仿生技术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 教授 博士导师陈秉聪 吉林工业大学地面机械仿生技术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 教授 博士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引言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文明,然而这些多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
刘景泰教授个人简介一、基本信息刘景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曾任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工业机器人专业专家组成员。
共济专1979年9月入天津大学自动化系。
1983年获天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专业方向是自动化;1986年获天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微机控制系统;1998年获南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机器人学。
336 26038ka1986年开始一直在南开大学工作,分别在1988年、1991年和1998年被南开大学聘为讲师、破格聘为副教授和教授。
1997年遴选为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工业机器人专业专家组成员。
正门对面业刘景泰1986年来到南开大学后,便很快投身863科研项目,长期安心于科研、教学工作。
对学生尽心尽责,对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多项“863”科研项目中起了关键作用,协助卢桂章教授创建了南开大学机器人研究室,并发展为863计划机器人主题开放实验室,使南开大学成为我国进行机器人高科技研究的基地之一。
021-共刘景泰教授曾担任863计划机器人主题工业机器人专题专家组成员,在国内机器人研究的学者中也具有一定影响。
2001年,刘景泰教授获得了863计划15周年贡献奖。
经过十几年有意识的艰苦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以卢桂章教授为核心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研究群体,这样的群体在南开大学非常有优势。
在研究方面,南开大学机器人所同样取得了优异成绩,无论在人均科研经费数,还是在人均科研成果数,均处于国内相关学科的领先水平。
在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基于远程网络的机器人遥操作、多机器人系统及其协调控制、用于MEMS快速原型设计的虚拟现实系统等方面取得了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获得国家攻关项目、863计划、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500万元。
获天津市攻关,青年基金资助多项,总金额数十万元。
业济在教学方面,刘景泰近些年一直主讲研究生的《机器人学》,每年60学时。
专利名称:Roof run car发明人:鈴木 孝謙申请号:JP実願平4-93875申请日:19921228公开号:JP実開平6-54685U公开日:19940726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专利附图:摘要:(57)< Abstract > < Objective > Make the burden of the host computerincreaseWithout, the roof where it is possible to convey multiple baggagesimultaneously,The run car is offered. < Constitution > Vis-a-vis the roof run car itselfascent and descent possibly hangingAnd others the re it is, the multiple which is providedin ramp 10 and this ramp 10To be provided in job means and ramp 10, the stationThe detection hand which detects the stand facilities position of the guide pole P in SOn the basis of the detection result of the step and these detection means, job meansThe judgment which is judged whether inside, which job means are operatedIt possessed with means.申请人:村田機械株式会社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南区吉祥院南落合町3番地国籍:JP代理人:網野 誠 (外2名)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2019年12月Dec.2019第43卷第6期Vol.43,No.6热带农业工程TROPICAL AGRICULTURAL ENCINEERING基于无动力储能式辅助采茶的装置设计①宋甲本②王跃彭钱长成潘丹万心华尹彬沣③(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127)摘要为解决采茶者站立劳作以及长时间行走劳累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无动力储能式辅助采茶的装置。
本设计关键的问题是凸轮机构轮外廓线参数及弹簧刚度的优化。
根据模拟实验获得的人体下肢摆动幅度和步长的变化数据,计算出弹簧的压缩量,并对凸轮轮廓线及从动件运动规律曲线进行理论性分析,保证了凸轮机构的传动准确性和运动平稳性。
通过人体不同运动状态对动力的需求,确定弹簧压缩筒中调节储存力的大小、优化弹簧刚度系数,有效地改善了采茶者长期作业导致的劳疾,提高了采茶效率。
关键词储能装置;凸轮机构;弹簧刚度中图分类号S571.1A Tea Picking Auxiliary Device based on Unpowered Energy StorageSONG JiabenWANG YuepengQIAN ChangchengPAN DanWAN XinhuaYIN Binfeng(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225127)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ng-time standing and walking of tea pickers,a device for as ‐sisting tea picking based on unpowered energy storage was designed.The key problem in this design wa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outer contour parameters of the cam mechanism wheel and the spring stiffness.Ac ‐cording to the variation data of the swing amplitude and step length of the lower limb of human body ob ‐tained from simulation experiments,the compression amount of the spring was calculated.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cam contour line and the follower's movement curve was performed to ensure the transmis ‐sion accuracy and moving smoothness of the cam mechanism.Based on the human body's demand for pow ‐er under different motion states,the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spring compression cylinder was adjusted,and the spring stiffness coefficient was optimized,which effectively ameliorated the labor disease caused by long-term tea-picking operations and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tea harvesting.Keywords energy storage device ;cam mechanism ;spring stiffness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业顺应市场需求的发展,茶园面积不断地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地递增,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经济。
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实际使用问题及优化研究作者:徐雷谈格徐汉成蔡玲来源:《品牌与标准化》2023年第06期【摘要】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是用于检测车辆制动性能的设备,其在使用时会产生误差。
目前,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的检定装置实际使用时烦琐费力,稳定性差,溯源效率低,严重影响对设备进行的量值溯源。
现行检定规程缺乏动态检测误差方面的考量,所以我们需要对此重视并加以分析。
【关键词】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工作误差;检定【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3.06.031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Flat Brake Inspection PlatformXU Lei, TAN Ge, XU Hancheng, CAI Ling(Yancheng Metrology and Testing Institute, Yancheng 224001, China)Abstract: The flat brake inspection bench is a device used to test the braking performance of vehicles, and its design principle may cause errors during use. At present, the calibration device of the flat brake inspection platform is cumbersome and laborious in actual use, with poor stability and low traceability efficiency,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ntity value trace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The current verification regulations lack consideration for dynamic detection errors, so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analyze them.Key words: flat brake inspection bench; work error; verification随着社会经济越发繁荣,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多。
ancient“SyncretismofLivingMatterandUniverse”philosophy(Ⅲ)[J].GuangdongTraceElementsSci ence,2012,19(3):56-70.[10]杨建业.煤中微量元素的酸脱除率与元素周期律———以渭北晚古生代5号煤层为例[J].燃料化学学报,2010,38(5):522-527.YANGJian ye.Acidremovalrateoftraceelementsanditsorganic inorganicaffinityincoal:inacaseoftheLatePaleozoiccoalseam5fromWeibei[J].JournalofFuelChemistryandTechnology,2010,38(5):522-527.[11]YANGJY.Theperiodiclawoftraceelementsincoal:acasestudyofthe5#coalfromtheWeibeiCoalfield[J].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2011,54(10):1542-1550.[12]杨建业.煤热解中微量元素迁移规律的再探索[J].煤炭学报,2013,38(12):2227-2233.YANGJian ye.Re explorationonthelawoftraceele mentsmigrationduringthepyrolysisofcoal[J].,2013,38(12):2227-2233.[13]杨建业,张卫国,赵洲,等.微量元素与煤有机质的结合关系浅探———以太原西山矿区8号煤层为例[J].燃料化学学报,2014,42(6):662-670.YANGJian ye,ZHANGWei guo,ZHAOZhou,etal.Preliminarystudyaboutcombinationbetweentraceele mentsandorganicmatterincoal:anexampleof8#coalseamfromTaiyuanXishan[J].JournalofFuelChemis tryandTechnology,2014,42(6):662-670.[14]YANGJY,WANGGH,ZHANGWG.Thetraceelementsareboundedbyorganicfunctionalgroupsincoal:AstudyingresultbasedonFTIRanalysis[J].ActaGeo logicaSinica(EnglishEdition),2016,90(1):154-165.[15]杨建业,张卫国,屈联莹.不同煤级的微量元素酸脱除率初探[J].煤炭学报,2018,43(2):519-528.YANGJian ye,ZHANGWei guo,QULian ying.Prelim inarystudyontheacidremovalrateofelementinthedifferentrankofcoal[J].JournalofChinaCoalSocie ty,2018,43(2):519-528.[16]刘元方,唐任寰,张庆喜,等.生物微量元素与化学元素周期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3):101-104.LIUYuan fang,TANGRen huan,ZHANGQing xi,etal.Biologicaltraceelementsandchemicalperiodiclaw[J].ActaScientiarumNaturaliumUniversitatisPekin ensis,1986(3):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101-104.期刊中心田水承教授荣获第七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 11月26日,2020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煤炭工业技术委会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2020年年会,煤炭远教网管理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苏州举行,会议宣读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命名第七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决定》,我校期刊中心田水承和电控学院高瑜获得第七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科研人员)称号。
张秉忠对控制箱进行检修2019年度全路技术能手等荣誉。
2020年5月,作品《J-140型便携式WSD-AT 类控制板诊断仪》荣获2020年集团公司青年科技创新一等奖。
2020年6月,乌辆段2020年度“小讲师”评选比赛中,他所授课程《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荣获优秀小讲师第二名。
2020年7月,张秉忠荣获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他立足岗位研发设计出100余项客车检修专用的工具和设备,并已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他有时会打趣,但他知道,如此投入科研工作,是源于热爱和责任。
张秉忠“干就干出样子,做就做到最好”的刻苦钻研精神,深深影响着身边人。
遇到故障,从源头解决2013年秋天,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张秉忠,来到中国铁路乌鲁木新时代 铁路人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乌局”)乌鲁木齐车辆段工作,成为检修车间车辆电工。
“刚到单位,我观看了国铁集团来乌鲁木齐车辆段进行的‘安全是天’慰问表演,受益匪浅,感觉这是一份光荣而富有挑战的工作。
学习是取得一切进步的前提和基础。
”张秉忠回忆。
那段时间,他认真学习各种资料,并从网络上找到大量有用素材。
虽然入职前培训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理论业务基础,但是到工作岗位后,接触实际问题,他发现并不能处理遇到的故障,遇到问题时总是头脑发懵,不知从何下手处理。
爱学习的张秉忠并不气馁,一边虚心向身边师傅们请教学习,一边结合书本钻研,日积月累,逐渐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场生产实际相结合,并在不断实践后总结出一套检查和处理故障的方法,保证旅客列车安全、正常运行。
乌鲁木齐铁路局转属车较多,加之各局使用的液位仪显示屏、水箱液位传感器种类较多,型号复杂,没有现成的教材及资料,故障处理更是一头雾水。
为了攻克难题,他对多套液位仪进行研究,对加装的配线一根一根顺线,调整正确配线,摸清工作原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处理问题。
“我拿着能找到的资料,先对照实际设备,了解各个元件位置,拆开看构造,把每一项功能都吃透,维修就不难。
基于FSI效应AP1000屏蔽厂房重力水箱的模态分析张程;田石柱【摘要】为了研究AP1000屏蔽厂房PCS重力水箱中考虑水体与结构相互作用时水箱结构固有特性,基于液固耦合理论分析方法,首先针对重力水箱特殊的结构形式分别建立不同水位高度下的理论分析模型和FEM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同水位高度下PCS重力水箱中水的晃动频率的差异性,然后对不同水位高度下水箱中水体的晃动模态进行分析,最后对水箱耦合系统结构振动模态变化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得出:等效圆柱水箱和等效环形水箱计算得到的晃动频率相差不大,且FEM法得到的水的晃动频率比理论方法小;水晃动频率随着水位升高而增大,结构的振动频率则相反.【期刊名称】《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4)001【总页数】8页(P33-40)【关键词】PCS重力水箱;液固耦合(FSI);模态;晃动频率【作者】张程;田石柱【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苏州 215011;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苏州 215011;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 215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52.1+10 引言核电站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特别是在“福岛核事故”后,各国纷纷对核电站建设进行重新评估[1]。
在今天,化石燃料带来污染问题又难以解决和控制,核电作为清洁、高效能源依然得到广泛地提倡。
针对其安全问题,各国都对核电技术进行创新升级改造,就目前的三代核电技术而言,西屋公司的AP系列核电技术就是典型代表。
它具有相对简单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特点[2]。
其中,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assive Containment Cooling System,简称PCS)是其主要的安全保障创新之处。
PCS由一台与安全壳屏蔽厂房结构合为一体的冷却水重力水箱(以下简称PCS重力水箱)构成。
PCS重力水箱位于屏蔽厂房屋顶的顶部,除了给安全壳除热功能外、还起到了在停堆后为消防用重力水箱补水等重要作用[3]。
全液压山地手扶式苜蓿刈割压扁机设计与试验赵建柱;孙凤涛;陈宏伟;孙佳;王德成【摘要】为适应我国山坡、丘陵地带苜蓿收获特殊需求,提高苜蓿收获机械作业操作灵活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款山地手扶式苜蓿刈割压扁机。
该机采用全液压驱动,整机液压系统由行走驱动回路、工作装置升降控制回路及工作装置驱动回路3部分组成,可实现自走、工作装置升降和刈割压扁作业;工作装置升降机构采用平行四连杆机构,以保证工作装置升降过程中割刀刀盘倾角不变。
同时,进行了样机试制与田间性能试验,试验表明:整机能够有效地实现苜蓿的刈割、压扁作业,爬坡度可达30%,行驶速度可达5km/h,能够实现单边制动转向及原地转向等功能,满足山坡、丘陵地带苜蓿收获的需求。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lfalfa harvesting on the mountain and hil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a kind of full hydraulic mountains hand alfalfa cutting and flattening machinery to improve its operation flexibility and safety. The machine adopts full hydraulic pressure drive with hydraulic system,which includes three parts, walking cir-cuit, working device lifting control circuit and driving circuit, to cut and flat the alfalfa, drive the machine and lift the working device. We have produced the prototype machinery and execute the tests to verify its working performance in the alfalfa fiel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totype can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alfalfa cutting and flattening operation. The maximum climbable gradient is 30%,and the walking speed is up to 5 km/h. Unilateral braking steering and pivot steering is also achieved. Moreover,it can make flattening operationflexible when the machinery cut the alfalfa. So this alfalfa cutting and flattening machinery can work on the mountains and hills to harvest alfalfa.【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年(卷),期】2017(039)003【总页数】5页(P89-92,97)【关键词】全液压;山地;手扶;刈割压扁【作者】赵建柱;孙凤涛;陈宏伟;孙佳;王德成【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7.11+9苜蓿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经济价值最高及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优质蛋白型牧草,在现代草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突出的地位[1]。
液压助力转向器的检修
田谷秦
【期刊名称】《国外汽车》
【年(卷),期】1989(000)006
【摘要】本文介绍了佩尔里尼T20—203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的修复方法,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的方法。
【总页数】5页(P69-73)
【作者】田谷秦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72.41
【相关文献】
1.某电控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助力特性研究 [J], 杨翔宇;王杰;苏道齐
2.介绍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助力:转向器和制动真空助力器的检查方法 [J], 李彦栋
3.变传动比转向器与液压助力转向器组合应用研究 [J], 廖树德
4.转阀式全液压转向器的检修 [J], 祁贵珍;李美荣
5.某电控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助力特性研究 [J], 杨翔宇;王杰;苏道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液压平板车坡道及空障通过性能的研究田承泰
发表时间:2018-01-02T16:46:34.2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作者:田承泰王健
[导读] 摘要:大件运输货物相对于其他货物来说,有着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的特性,此类货物通常使用液压平板车来运输。
中国外运大件物流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 250306
摘要:大件运输货物相对于其他货物来说,有着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的特性,此类货物通常使用液压平板车来运输。
液压平板车能否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其安全性、时效性至关重要。
其运输通道的选择、道路技术标准的限制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件运输能否顺利进行。
本文主要对液压平板车的坡道通过性及空障通过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件运输液压平板车通道选择坡道通过性空障通过性
除去少数的专用公路和大件运输公路外,我国的公路都是依据设计车型通行能力并考虑一定安全距离的情况下来设计。
为保证大件运输车组顺利通过,必须通过校核后改进公路通过性或改变车组的通过性来适应公路的通行条件。
本文主要对大件运输车辆的坡道通过性能及空障通过性进行研究。
一、坡度通过性
由于平板车升降结构的不同,平板车液压悬挂的升降幅度也有着相应的限制。
当平板车通过坡道时通过能力就会受到限制。
坡道曲率半径较大的时平板车将会出现悬挂行程不够的情况,导致平板车两端或者中间悬挂悬空。
因此就需要通过校核来判断坡道的通过性。
通常道路坡道主要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圆弧形式的坡道;一种为折角形式的坡道。
(一)弧形坡道通过能力
弧形坡道分为凸形和凹形两种。
下面对这两种情况下平板车的通过性进行计算。
如图1所示,图中近似认为平板车主梁为一直线,各字母代表意义如下:
L——挂车第一轴与最后一轴的距离;
h——挂车悬挂伸缩量;
平板车行程已经达到极限,平板车无法通过该圆弧弯道。
此种情况下通常可以通过道路整修(增大R测)或者减少车辆轴数(减小Rmax)的办法通过校核。
(二)折角形式坡道通过能力
当车辆通过折角形式道路的坡道,将会在坡底或者坡顶存在两个极限位置,此两种极限情况的平板车通过图如图2所示:
实际道路勘察时可以通过对比折角坡道的实际道路折角α测和平板车可以通过的最大道路折角αmax值的大小来判断平板车的通过性。
当α测<αmax时,平板车可以通过该折角弯道;当α测≥αmax时,平板车悬挂行程已经达到极限无法通过该折角弯道。
此种情况下通常可以通过道路整修(减小α测)或者减少车辆轴数(增大αmax)的办法通过校核。
(三)路面不平的通过能力
实际运输过程中除了(一)、(二)两个小结提到的弧形坡道和折角形式坡道,还会遇到一些道路竖向不平的路面。
路面不平通常分为两种,路面驼峰和路面低洼。
由于这两种路面不平的状态通常都是在较短路面的路面起伏。
图3所示,路面上车长范围内第一轴与最后一轴轮胎所在平面为a,路面驼峰高点或者路面低洼最低点所在的与a平行的平面为b,两平面间距为h。
实际道路勘察可测得a平面和b平面的间距h,通过对比h与平板车最大行程H的值来校核不平路面的通过性。
当h<H时,平板车可顺利通过该不平路面;当h≥H时平板车无法正常通过该不平路面,需要通过路整修(减小h)办法通过校核。
通过以上针对各种坡道通过性能的校核就可以判断液压平板车能否顺利通过坡道。
集合结果为无法通过时,就需要改变平板车编组或者通过对道路进行改造才能让液压平板车顺利通过坡道。
二、空障通过性
空障主要有主动手段和被动措施来确保通过。
主动手段就是通过降低车板高度、旋转货物等来降低车组总体运行高度;被动措施就是临时对公路空间进行改造,通过顶升、下挖、移除等措施扩大通行空间。
在此说的通过性也是指在一定排障条件下的道路通过性,本章节中校核通过性是在简易排障情况下的道路通过性。
在公路运输过程中遇到的空中障碍主要有两种:硬性空障和柔性空障。
(一)硬性空障的通过性
跨越性硬性空障:硬性空障中管道、管廊、水渠、立交桥等属于平面型空障,判断此类空障的通过性,需要提前测量空障的净空高度。
在此以立交桥为例介绍一下通过性的判断。
正常在测量桥梁净空高度时选择视觉上看上去的最低点测量即可。
但是按照公路设计标准路面及桥面均存在一定的坡度,所以桥下不同位置的净高存在一定差异。
所以当测量同一路线中较矮的桥梁时为了获得最大的通过高度就
需要详细多测量几组数据。
如图4 a)所示要在桥梁顺行方向1、2、3处测试3个净空高度h1、h2、h3,这个工作需要在a、b、c三处进行测量(如图4 b)所示)共计可得到9个高度数据。
绝大多数大件运输车是可以升降的,当车组通过较矮的桥梁时会降低车板高度,待车组通过桥梁后再恢复车辆正常行驶高度。
因此在判断通过性的时候是以车板允许行驶条件下的车组高度与桥梁净空高度值对比来校核桥梁的通过性。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硬性空障为隧道,常见的隧道顶面为圆弧形式,其圆弧顶面下面通常会有通风机、标志牌等障碍物。
判断隧道的通过性需要车辆测量获得以下数据 H——隧道狐顶高度:
h——隧道内障碍物距离地面高度: d——隧道内障碍物内档间距。
(二)柔性空障的通过性
大件运输车组在公路运输中遇到的柔性空障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低压电力线和通信线;一种为高压电力线。
两种类型的柔性空障的测量及排障也存在不同。
低压电力线和通信线:当低压电力线和通信线高度不满足车辆通行的时候,通常可以采用临时挑高的方式来进行排障。
测量此类空障
高度需要测量线缆的最低高度h及线缆支撑杆的高度H(如图8)。
通过计算可以近似得到线缆挑高后的极限高度:
当车组行驶高度小于低压电缆、通信线高度hmax时,不排障或者进过简单人工或者机械挑高线缆的方式通过线缆。
当车组行驶高度大于hmax时,已经不能通过简单的挑高通过,需要联系相关不能拆除道路两侧线杆上的固定措施挑高或者将线缆落地后采取保护措施通过。
高压线:路线勘察过程中测量高压线时,不仅要测量车辆通过区域高压线的高度还要记录要高压线的电压等级。
判断通过性的时候要
利用高压线高度减掉对应等级的安全距离所得到的允许通行高度与车组行驶高度对比。
车辆(包括装载物)外廓至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的
安全距离详见表2车辆(包括装载物)外廓至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的。
当车辆行驶高度小于高压线允许通行高度时,该高压线时可以通过的,车辆行驶至此区域的时候要降低车板缓慢通过;当车辆行驶高速大于高压线允许通行高度时,车组通过该高压线是非常危险的,通过时必须协调当地电力部门停电后通行,必要时需要停电挑高后通行。
参考文献:
[1] 刘浩学.《道路交通安全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2] 余志生.《汽车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 曾传华.林兰刚《公路大件运输基础》.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