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与湖泊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6.14 MB
- 文档页数:8
地理笔记: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一:河流1.我国河流的基本特征: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极大2.内流区和外流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区--外流河的集水区域(流域)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区--内流河的集水区域内流区和外流区界线大致是: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接近200mm年等降水量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河流的水文特征指标及影响因素3.外流河三大水系•太平洋水系—长江、黄河等•印度洋水系—雅鲁藏布江•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相同点:①外流河河水的主要补给形式:降水②夏季水量大,普遍形成汛期③冬季水位下降,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不同点:4.内流河二:湖泊1、内流湖和外流湖我国湖泊众多,天然湖泊就有2000多个,根据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可将湖泊分为内流湖和外流湖,内流湖在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外流湖在外流区属淡水湖。
外流区域的湖泊都与外流河相通。
一种湖泊是河流源头,河流最终汇入大海,如松花江源于长白山天池。
另一种是“吞吐湖泊”,有河流汇入又有水流流出,汇入大河注入海洋,如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其湖泊水对河水具有调节作用。
内流区域的湖泊大多为内流河的归宿,湖水只能流进,不能流出,又因蒸发旺盛,盐分较高而形成咸水湖。
2、我国湖泊的分布1)青藏高原湖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绝大多数属内流湖,为咸水湖和半咸水湖。
2)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淮河下游、山东南部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
3.湖泊分类方法:1.按湖水的排泄条件:湖水通过江河排入海洋的外流湖和不能流入海洋的内陆湖。
2.按湖水矿化度:矿化度<1克/升的淡水湖;矿化度为1~35克/升的咸水湖;矿化度>35克/升的盐湖。
3.湖泊成因分类●构造湖(或断层湖):地壳运动断裂拗陷,积水成湖e.g. 青海湖、兴凯湖、纳木错、鄱阳湖、洞庭湖、呼伦湖、艾丁湖、滇池;贝加尔湖、死海、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火山湖:火山口积水成湖 e.g.长白山天池●堰塞湖:火山熔岩或滑坡堵塞河道而成e.g.镜泊湖(黑)、五大连池(黑);巴尔喀什湖(哈萨克)●泻湖:浅水海湾因湾口被砂嘴、沙坝或珊瑚礁封闭或接近封闭而成e.g.太湖、洪泽湖●冰蚀湖:冰川侵蚀洼地,积水成湖 e.g. 北美五大湖●海迹湖:地壳上升与海分开 e.g.里海、咸海、洞里萨湖、乍得湖●岩溶湖:溶蚀洼地连地下河 e.g.草海(贵)三:中国主要的河流1.长江①开发:1、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一、河流湖泊概况1、内流区和外流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外流区内流区水文特征流程较长,流量较大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大小随降水量大小而变化淮河以北的河流含沙量大并有结冰期上游河段流速一般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流程短,流量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季节变化,夏季流量大冬季有断流现象湖泊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青海湖、纳木错2、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流经地形区(落差大小)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3、水文特征(河流里的水):径流量、汛期(枯水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流速(2)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时间水量水位结冰期夏季风盛行时大上涨、形成汛期无冬季风盛行时小下降、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3)外流河水文特征地区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少(森林茂密)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好)无(亚热带,冬季均温0°C以上)(4)内流河水文特征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②主要特征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