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评价监督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5——1994年),是评估理论的研究阶段。在教育部的领导下,相关机构开展了评估理论研究。

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就高教评估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做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

第二阶段(1994——2002年),是开展高校教学评估试点和探索阶段。1994年起,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试点工作。到2002年底,共试点评估了154所本科院校。

1994年初,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评估相继经历了三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开始于1994年,这种评估方式主要用于1976年以后新建的、本科教育历史较短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目的是使这类学校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并帮助这类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指定、优秀评估开始于1996年,主要用于100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较长、基础较好、工作水平较高的学校,主要目的是促进这类学校深化改革和办出特色,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根据学校申请确定。随机性水平评估开始于1999年,主要是针对介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普通院校,被评学校由教育部(1998年,国家教委改名为教育部)随机抽取。

2002年,教育部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为一个方案,即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种。

第三个阶段(2003年以后),为正式开展教学评估阶段。

2003年开始的首轮全方位的教学评估,评估手段对于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发挥了很大作用。有589所学校接受了评估,取得了良好效果。第一,有效地强化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念,使我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理念在高等学校全方位展开,并形成共识。第二,有效地促进了政府加大对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投入。2007年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的高等学校有近2000所,所有的学校全部达标。第三,有效地缓解了规模扩张的冲动。第四,对高校的办学规范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第五,这一轮的评估,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及其标准

(一)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标准如下:优秀: A≥15,C≤3,(其中重要项目A≥9,C≤1),D=0,

特色鲜明。

良好: A+B≥15,(其中重要项目A+B≥9,D=0),D≤1;有特色项目。

合格: D≤3,(其中重要项目D≤1)。

(二)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9项。其中重要指标(黑体字)11项,一般指标8项。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

XX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评比方案

XX小学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及措施 xx小学

XX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一、教学质量评价内容 1、每位教师必需在开学后一周内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具体实际,制订出学期班级工作和教学计划。 2、在期初、期中及期末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3、汇总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对教育质量的意见,经过调查研究找出原因及时反馈给有关当事人。 4、期末每位教师必需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自评,写出学期工作小结。分管领导对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出评价。每学期至少面谈一次。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 1、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观、要坚持全面的质量观、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和要坚持均衡发展的质量观等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2、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是全面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那就是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的要求安排课程和课时,进行教学和辅导,切实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实用主义的应付考试的所谓教学。这种教学质量是逐步的有阶段性的,是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的,而不是为了片面追求成绩,无止境的无限度的扩大教学领域或教学内容,不是为了谋取高分,超前地学习学生不

堪重负的学习内容,不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侵占学生所有活动时间,甚至加班加点,无止境地补课,轻视德育和体育,让学生失去愉快而美好的童年。 3、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主要依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来实现。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小学实现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它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4、学校领导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些功夫,加强教学研究和探讨,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强课堂检测和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精讲多练,注重实效。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分管教学的教导主任要以主要精力抓教学工作。教导主任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教学质量负全责。教导主任要深入教学管理、深入教学改革、深入课堂教学,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当家人,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领路人,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发言人。校长要负责健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学校管理工作,充分调动管理层、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之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 2.教学管理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要求,充分发挥教学管理者的作用。加强自身专业理论学习,深入学校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抓好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2017---2018年)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及时准确地把握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情况,引导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协调发展,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的影响力及竞争力,现根据我校教育教学现状,特制定《高庙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试行稿)》。 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通过监控与评价的实施,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拓创新。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各学段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主要评价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二)导向性原则 着眼于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评价指导实践,实践完善评价,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实效性原则 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实际效果,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

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是实现这一途径的重要措施和保证,是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我院教学质量管理,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引导广大教师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进一步适应学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的需要,保证学院在当前高职教育的激烈竟争中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我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暂行办法。 一、评估目的 通过科学、严谨的教学质量评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水平给予合理的阶段性评价结论。通过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使教师获得综合、全面的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工作。为教师晋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等提供基本的依据。通过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产生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调动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

学质量。 二、评估原则 1.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复杂工作,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现状。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的复杂过程,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有些是定性指标,有些是定量指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3.全面综合评价的原则 不同的评价者在教学过程中所处位置不同,接触事物的层次和角度不同,对问题分析和判断的方法也不相同,因此在评价中必须考虑到不同的评价者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中应特别注意对教师的师德评价,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管理的评价及教学效果的评价,以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

棘针寨乡 关于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及细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山东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建立体现素质教育宗旨,符合轻负担、高质量要求的综合评价制度,引导广大校长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深入践行“名在减负、名在特长、名在名师、名在文化”的办学理念,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全县小学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二、评价内容 分办学行为、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学业水平、学生特长、办学特色等六大项,总分为100分。 三、评价标准 1.办学行为(10分) (1)开齐规定课程,开足规定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课表、课外活动安排表上墙上网,没有弄虚作假现象。(2分) (2)严格执行全省统一制定的学生作息时间,不得随意调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集中教学时间不增减。(2分)

(3)有切实的课外作业总量监控机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节假日、双休日没有违规补课的现象,没有举办奥数班。(2分) (4)规范考试科目和次数,学校组织的考试每学期不超过一次,科目不超过3门。(2分) (5)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近视率、肥胖率明显降低。(2分)2.德育工作(10分) (1)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重视整合德育资源和开发优质德育课程,德育内容丰富。(2分) (2)将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德育队伍健全,职责明确。(2分)(3)德育活动形式多样,校园育人氛围浓郁。(2分)(4)班主任工作扎实有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学校、社区、家庭沟通良好,形成合力。(2分)(5)学生熟悉《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为习惯良好,精神风貌积极向上,无随地吐痰、乱扔乱抛、乱涂乱画、大声喧哗等现象。(2分)3.师资队伍(20分)

学校学科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学校学科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为全面提高我镇各学校学科教学质量,努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素质的综合水平,强化并完善考核评价的激励机制,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考核原则 1、发展性原则:学科教学质量考核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对结果作出描述或简单的判断,力求以此为依据对各学校教学质量作出科学的评价。 2、客观性原则:考核依据、指标体系以及操作方法力求客观公正,尊重其原始性、不可变性、可比性,减少和避免主观随意性。. 3、全面性原则: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不能忽视其整体、全面发展,从普及与提高、过程与结果等多维度、全方位衡量。

4、激励性原则:学科教学质量的综合考核是教育管理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求得全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整体提高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以达到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统一。 三、考核办法 本办法分别按各学校年级语文、数学期末考试均分和综合学科(包括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等)期末考试的合格率,进行量化考核。 1、语文、数学均分考核:中心学校切实加强每学期期末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在保证各学校无流生、无非正常转学的前提下,依据学年初班级学生数和期末考试成绩,确立全镇各学科平均分,达平均分其基本考核分为60分,均分每上升或下降1分,考核分增减1分。考核得分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2、综合学科考核:与每学期期末考试同步进行,在保证各学校无流生、无非正常转学的前提下,依据学年初班级学生数和期末品社、科学、音乐、美术考试成绩,确立全镇各分,合60学科平均合格率,达平均合格率其基本考核分为 格率每上升或下降1个百分点,考核分增减1分。考核得分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3、英语学科考核:由于受师资条件的限制,各学校英语学科开设情况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学校基本上无英语教师,因

学校教学质量检测评价方案

教学质量检测评价方案(试行) 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县教育局相关工作要求,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有效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现对学校教学质量检测评价制定以下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项目 教学质量监控项目分别为: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学科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学科抽测等。 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 1、明确单元达标内容,同一年级统一检测进度。 学期初以级部学科组为单位,统一制定一学期的学科单元达标进度表,并上交学校。质量检测中心将按进度表定期检查教师的达标检测情况,计入教师个人量化分,同时也做为评选优秀级部的衡量标准之一。 2、学科教学质量检测。 检测的学科为汉语、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地方课等。 每学期期中、期末对各年级学科进行检测,检测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根据反馈的成绩,进行质量分析。

七年级、八年级按单、全科及格率的完成指标情况给分。单科及格率达到80%的给100分,每增加或减少1个百分点则加1分或扣1分;全科及格率达到70%的给100分,每增加或减少1个百分点则加1分或扣1分。 九年级除按七年级、八年级评估办法评价外,还要对优秀率进行评价,优秀率按参评人数的30%切线,达平均数的给100分,每增加或减少1个百分点则加1分或扣1分。 本项满分为100分。 以上学科的检测,只是阶段性评价的形式之一,不是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定还必须与其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如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语文、数学、汉语以外的学科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能力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考查。在检测过程中有发现弄虚作假行为的,特别是有意制造机会、条件让学生弄虚作假的一律以倒数第一处理,同时还要追究相关人员及领导的责任。 3、学科课堂教学管理 查各学科教师课堂达标落实情况,进行“四清管理”。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反反复复,清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让一个学生吃夹生的,步调统一,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一、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 1、每位教师必需在开学后一周内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具体实际,制订出学期班级工作和教学计划。 2、在期初、期中及期末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3、汇总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对教育质量的意见,经过调查研究找出原因及时反馈给有关当事人。 4、期末每位教师必需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自评,写出学期工作小结。分管领导对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出评价。每学期至少面谈一次。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 1、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观、要坚持全面的质量观、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和要坚持均衡发展的质量观等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2、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是全面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那就是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材的要求安排课程和课时,进行教学和辅导,切实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实用主义的应付考试的所谓教学。这种教学质量是逐步的有阶段性的,是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的,而不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止

境的无限度的扩大教学领域或教学内容,不是为了谋取高分,超前地学习学生不堪重负的学习内容,不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侵占学生所有活动时间,甚至加班加点,无止境地补课,轻视德育和体育,让学生失去愉快而美好的童年。 3、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主要依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来实现。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小学实现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它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4、学校领导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些功夫,加强教学研究和探讨,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强课堂检测和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精讲多练,注重实效。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分管教学教导主任要以主要精力抓教学工作。教导主任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教学质量负全责。教导主任要深入教学管理、深入教学改革、深入课堂教学,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当家人,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领路人,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发言人。校长要负责健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学校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之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 2.教学管理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要求,充分发挥教学管理者的作用。加强自身专业理论学习,深入学校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抓好

积极推进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

2010年第5期(总第364期) No.5,2010 General,No. 364 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从普及转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时期,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其中,如何评价学校教育质量一直是热点和难点问题。系统总结我国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中存在的困境,借鉴国际经验和成功措施,对改革和创新我国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 面临的三大困境 (一)难以凝聚的质量共识 明晰的教育质量内涵是实施教育质量评价的前提。从字面上看,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服务和工作的优劣程度。但这种简化的“规定性定义”[1]并不能满足教育评价实践的需要。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和目标必然指向学生的高水平发展。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对教育质量的理解在世界范围内、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普遍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主体对质量有不同的诉求和希冀。学校教师、校长们眼中的教育质量是课堂教学质量,是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经济学家眼中的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产效率,是以成本效益核算的教育投入— 产出比例;而在政策制定者看来,必须根据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来判断教育质量的高低。试图调和不同主体间的教育质量共识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既要重视学科知识也须重视能力培养,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质量目标。但如何将学科知识与能力培养有机地联系起来,始终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提出了不同的教育质量内容框架。如从发展的水平维度划分,将学生的发展分解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从课程目标上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现在应用较为广泛的是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教育质量标准,其中包括了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又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学科学习目标即为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本学科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但在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操作中,许多能力和素养方面的培养目标内容过于宏观,缺少具体的测评目标和观察点。正如布卢姆在对美国全国课程委员会提出的教育目标的评论时所说:“富有成效地利用余暇时间”、“发展良好的公民品行”、“培养对数学在我们技术性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 积极推进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 马晓强 [摘要]缺乏共识、缺失标准和有失公平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的三大困境。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基础、目标分层、多级评价、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并以对学生发展的增值作用作为评价标准,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教育质量;评价;学业成就;中小学 [作者简介]马晓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100088)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XX分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及时准确地把握我校教学质量情况,引导教学改革健康协调发展,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的影响力及竞争力,现根据我校教学现状,特制定《晓义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一、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通过监控与评价的实施,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各个学段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拓创新。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各学段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为主要评价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二)导向性原则 着眼于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评价指导实践,实践完善评价,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实效性原则 以促进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实际效果,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一切行为的准则,客观准确地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科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监控与评价方案。通过有效的反馈监控机制,促进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 (四)激励性原则 通过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缩小班级之间的差距,奖励先进,激励薄弱学校,促进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五)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要坚持“全面评价、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原则。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通过多因素、多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办法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办法 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结合全州教育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遵循学校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加强教师师德、工作态度、教学能力、工作绩效等方面的考核力度;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建立一支思想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全州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二、评价的目的 通过对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监控与评价,为教师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服务;以实现在全州范围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引导教师以现代教育理念开展教学实践,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着力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三、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是为了促进学校工作和教师个人的发展,引导教师通过评价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与自我提高。 2、导向性原则。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准确地对教师思想品德、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工作绩效做出公正、准确而又全面的评价,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提升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3、全面性原则。改革单纯以分数评价教学质量的做法,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多指标、全方位、多层次地实施评价,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 4、激励性原则。力求通过评价,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鼓励广大教师扬长避短,激发工作的主动性与工作热情,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和终身学习中。 5、灵活性原则。评价采取“上不封顶”方式,鼓励教师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并积极投入教研、教改中。 6、公正性原则。评价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都要公开透明。评价要全面客观,坚持标准,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四、评价内容表中所列的加、扣分项目和体、音、美、实验、计算机等科目教师的业务考评及计分按下列标准计算: (一)加分项目和扣分项目 (1)加分项目 教师在以下2、3、5 、6 项量化考核取得的成果可视情况加分,多级别获奖以最高级别加分,不累加; 1、高考达到规定标准(高考包括上线率、本科率和重点率)得5 分,“三率” 中有一率超过规定标准1个百分点加0.5 ,累计加分不超过5 分。“三率”中有一率低于规定标准1个百分点,扣0.2 分,依此类推。民族中学理科无重点率,按“两率”算;中考成绩和州、县教研部门组织的调研测试成绩与全州或全县均分持平得5分超过1个

(完整版)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及细则

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及细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建立体现素质教育宗旨,符合轻负担高质量要求的综合评价制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深入践行“名在减负、名在特长、名在名师、名在文化”的办学理念,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全区小学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二、评价内容 分办学行为、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学业水平、学生特长、办学特色等六大项,总分为100分。 三、评价标准 1.办学行为(10分) (1)开齐规定课程,开足规定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课表、课外活动安排表上墙上网,没有弄虚作假现象。(2分)(2)严格执行全市统一制定的学生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集中教学时间不超过6小时。(2分) (3)有切实的课外作业总量监控机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节假日、双休日没有违规补课的现象。(2分)

(4)规范考试科目和次数,学校组织的考试每学期不超过一次,科目不超过3门。(2分) (5)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近视率、肥胖率明显降低。(2分) 2.德育工作(10分) (1)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重视整合德育资源和开发优质德育课程,德育内容丰富。(2分) (2)将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德育队伍健全,职责明确。(2分) (3)德育活动形式多样,校园育人氛围浓郁。(2分) (4)班主任工作扎实有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学校、社区、家庭沟通良好,形成合力。(2分) (5)学生熟悉《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为习惯良好,精神风貌积极向上,无随地吐痰、乱扔乱抛、乱涂乱画、大声喧哗等现象。(2分) 3.师资队伍(20分) (1)学校有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教师有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明确,措施实在达成度高。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达100%,40周岁以下的教师全部达专科以上学历。(4分)(2)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基本要求。深入开展教师学习教育活动,教师参加全区集中考试合格率达100%。

如何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

教学干部是学校教学规章的制订者,教学实施的研究者、指导者和管理者。教学干部只要研究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教师就能落实到位。可以着重从教学常规管理、课外校外活动、教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去考虑。下面从我们从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目标方面分析学校的教学质量。 【图例1】 一、在日常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可着力分析: ①教学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规范。如《教学常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等,是否健全、规范,与时俱进。 二、②落实教学常规是否扎实、到位。如,从宏观上分析:是否积极推进北京市课改试验方案;由学科教学计划到备课、上课、评价、反馈,是否做到了教学全程管理;是否做到了学科教学评价过程化、多样化,反馈、调整及时化。 二、在课外、校外活动方面,可着力分析:

①课外活动是否列人教学工作计划。如,开展古诗文经典背诵、课外阅读活动,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各年级段诵读哪些内容(必背哪些篇目、推荐阅读哪些书籍),在什么时间读,怎么读,如何检查、评价、展示成果等,是否有通盘的考虑与切实的措施。 ②各学科是否按照学校常规要求分别成立了兴趣小组,学生参与面和积极性怎样,活动是否做到了经常化,成果展示是否做到了制度化。 【图例2】 三、在办学目标方面,可着力分析: 学校办学目标是否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办学特色是否突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使撰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前的分析、准备工作更加详实与客观,根据需要,事先可对学生进行学科单项或综合性的检测,可进行教师或学生的问卷调查,可组织针对教师或学生的小型座谈。

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及体系

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及体系 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及体系 教学质量检查与考核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便于教学质量检查工作的开展,特制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准及体系。 一、评估对象 全体任课(辅导)教师 二、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结构 (一)课堂教学(二)教案(三)作业批改(作文、课堂练习、辅导记录、培优生、学困生跟踪记录)(四)学生成绩 三、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一)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评估,可以研究检查教育的目标、学科或模块教学目标以及章节教学的具体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从而探索课堂教学的合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使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果更科学、合理,在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中,最后综合评估标准按定性的描述分为四个等级:优秀(100---90分)良好(80-89分)及格(79-65分)不及格(60分以下) (一)课堂教学评估指标: 1、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1)、教学法的基本理念2)、教学情境的创设3)、教学内容的处理4)、教师素质 2、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1)、学习的自主性2)、学习的探究性3)、学习的合作性 3、教学效果 (二)教案评估指标:

1、教学目标 2、重难点把握是否准确 3、教学过程 4、教学进度 5、教案书写 6、教学反思 (三)作业批改。批改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教师严格批改制度,批改作业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作业批改采取“重点突出,有所侧重,师生互动,全批全改,每批必改,每改必批”形式。尤其对于潜能力的作业情况,教师要因人而意,因材施教。 作业批改评估指标: 1、作文 2、课堂练习 3、指令性作业 4、培优生辅导记录 5、学困生跟踪记录 (四)学生成绩 各学年教学质量标准:及格率:1-2学年达到100%,3-4学年达到98%,5-6学年达到96%。优秀率:1、2年级达到60%以上,3、4年级达到50%以上,5、6年级达到30%以上。平均分:1、2学年达到90分以上:3、4学年达到85分以上;5、6学年达到80分以上。 根据县教育局制定的《安图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办法》,制定本校的教学成绩评估体系。 按照过去的方法计算出班级的各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填入成绩横向对比表。 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 1、以上一次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样本,以下一次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本体,对各班级的教学质量进行比较评价。 2、按照各年级、各学科的评价标准,先计算出各学科的得分,再计算出各年级的得分。 3、各学科分数的计算方法: (1)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A、本体的平均分差-样本的平均分差=0,得分=权重分 B、本体的平均分差-样本的平均分差>0,得分=权重分+加分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过程性评价报告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过程性评价报告 一、课堂教学评价 2012年9月12日开始,历时20余天,分组对全校所有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考察评价。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认真参与了每一堂课的听讲,感觉受益匪浅,讲课的教师有公办、有大学生支教,有老教师、也有登讲台几个月的新教师,讲课的每一位老师都精心准备,认真对待,把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感悟,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基本功过硬,底蕴丰富,人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或沉稳、或开朗、或洒脱、或严谨、或亲切、或自然,节节课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既能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又能从实际出发,不摆花架子,不求热闹好看,每堂课都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具体表现在: 1、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拉近距离,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心与心的谈话和交流,他们的言谈举止能够时刻吸引学生,并能及时调控学生的注意力,转换角色融入学生,使其迸射出思维的火花。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语言亲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大大促进了课堂的双向交流和师生互动。初三的思品教师刘玉萍、初一的梁彦果等老师在这方面做得较好。 2、体现课程整合的理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独特学习体验。王瑞萍、梁向花等老师就突出了这些。 3、授课内容形式多样。本次课堂教学评价有习作交流课,有自读课教学,有精读课教学,有识字课教学等。邢丽平老师的习作交流课,别具一格,以学生的习作为载体,以学生交流、修改、鉴赏为主要活动形式,使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得到展示和提升。 4、根据学情,科学处理教材,学练结合,注重情感培养。韩贵恒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她在作课中有机把握教材,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三分之一的时间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情感交流,三分之一的时间组织相关练习。一节课中老师神情并茂,引导得体,学生学习愉快,积极参与,受益匪浅,是一节值得肯定的好课。 5、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大多数课上,学生面前不再是教科书一本,基本上都有阅读笔记摆放在课桌上,以备课堂交流、记录,而且学生大多都能边听边记,做到“不动笔墨不听课”。同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的思维在瞬间闪现,许多课堂学生的恍然一悟就是最好的注解。 6、大部分教师都能调动积极的因素,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讨,让学生从辩论、交流中自己得到结论,体验到“蓦然回首,答案就在各抒己见、精彩纷呈中”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7、重视对方法的认知、归纳和练习,大多数老师不仅教学生知道其“然”,而且知道其“所以然”,知道这种方法的好,还要知道好在哪里,并能读写结合、读练结合。还有,多数教师教学语言规范,很少有口头语,有不当的体态语言,教学思路明确,整堂课有条不紊,板书设计合理,美观醒目,授课重点突出,教学目标达成较好。从课堂上展现的作品来看,我们看到了学生身上的潜质,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良好素质。 9、英语教学中,教师能够在学生学习新知时,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密切,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组织教学活动。 10、充分应用现代教学工具和直观教具等手段,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教学和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补充教材资源的不足,是本次听课活动中的又一亮点。 在听课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2018---2019学年)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及时准确地把握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情况,引导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协调发展,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的影响力及竞争力,现根据我校教育教学现状,特制定《新民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通过监控与评价的实施,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拓创新。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各学段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主要评价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二)导向性原则 着眼于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

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评价指导实践,实践完善评价,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实效性原则 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实际效果,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一切行为的准则,客观准确地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科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监控与评价方案。通过有效的反馈监控机制,促进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 (四)激励性原则 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缩小班级和教师之间的差距,奖励先进,激励薄弱学科,促进全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五)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要坚持“全面评价、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原则。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通过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要关注教学质量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的监控,要抓源头、抓过程、抓动态监测、抓及时调控,把教学中的问题矫正于始发时期,坚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有效。 要充分开发学生和教师主体作用和潜在能力,使每个人、每个学科组,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促进学生、教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小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优良的教学质量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为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意识,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 1.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为学院教学管理提供决策的信息与依据。2.加大课堂教学管理与监督的力度,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教学和管理领域,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为教师职务评聘,教师工作量酬金的合理发放,学院评优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评价对象 凡受聘于本教研室担任授课任务的教师及实验实习教师,包括所有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 三、评价项目及内容 本教研室教学工作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5个方面。每个项目的考核见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1.理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2.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3.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4.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四、考核与评价方法 教研室负责对本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评价。检查内容应包括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效果。加强对毕业生素质的反馈调查工作,以利及时掌握相关消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教研室分学期对每位教师按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质量分别进行考核,得出每个项目的考核分数,并按下列方法确定每位教师的学期教学工作考核总评分: 总评分= 每个项目的考核工作分为学生测评、教研室考核、系考评、领导小组审核4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细则

兴义市向阳路小学—— 2017 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工作细则 为确保 2017 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在我校的顺利实施,按照《贵州省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精神和兴义市教育局具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2017 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对象、学科和形式 (一)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为四年级学生,四年级班主任、品社、科学教师,校长。 (二)监测学科与内容义务教育阶段四年级品社、科学学习质量,以及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等相关影响因素。 (三)统一测试时间和形式:5月 25 日(星期四)对样本学生进行品社和科学测试和问卷调查;对校长,四年级班主任、品社、科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二、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任保平 副组长:刘波郭庆书 成员:韩忠源、桂芹、郑绍东、宴明波、王飞鉴、李荣兵、 卢生国、王开萍、赵发春 三、现场测试工作人员及其职责 (一)工作人员及职责安排

责任督学1人由样本县委派督学或教育系统相关人员担任,负责全面监督样本校测试工作。 校长 1 人组织本校测试,对本校测试数据的真实性、监测过程的规范性和测试工具保密性负总责;配合责任督学处置应急事件;核查测试卷袋封装,确认无误后签字。 副校长 1 人配合校长组织本校测试;在校长填答问卷时,具体负责本校测试组织工作,对测试数据的真实性、监测过程的规范性和测试工具保密性负相应责任。 主监测员 1 人由非样本校的非科学、德育学科教师担任,负责组织完成学生科学、德育测试和学生科学、德育相关因素问卷的填答工作。 监测员 1 人由样本校的非科学、德育学科教师担任,配合主监测员完成学生科学、德育测试和学生科学、德育相关因素问卷的填答工作。 司时员 1 人由样本校教务部门相关人员担任,负责按时发出 报时指令。医护人员 1 人 由校医担任或由样本县协调配备,负责学生身体不适、突发疾病等问题的临场处置和送医交接。 安保人员 2 人由样本校保安或相关人员担任,负责测试场地周边环境的治安保卫。 保密员 2 人由样本校工作人员担任,负责监测工具的领取、保管和送回等工作,对测试工具的安全保密负具体责任。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1、每位教师必需在开学后一周内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具体实际,制订出学期班级工作和教学进度计划。 2、在期初、期中及期末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3、汇总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对教育质量的意见,经过调查研究找出原因及时反馈给有关当事人。逐步实行教考分离(流水阅卷)。 4、期末每位教师必需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自评,写出学期工作小结。 5、分管领导对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出评价。每学期至少面谈一次。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 1 、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我校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观、要坚持全面的质量观、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和要坚持均衡发展的质量观等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2、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是全面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那就是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材的要求安排课程和课时,进行教学和辅导,切实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

么,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实用主义的应付考试的所谓教学。这种教 学质量是逐步的有阶段性的,是适应学生年龄特征 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的,而不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 止境的无限度的扩大教学领域或教学内容,不是为了谋取高分,超前地学习学生不堪重负的学习内容,不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侵占学生所有活动时间,甚至加班加点,无止境地补课,轻视德育和体育,让学生失去愉快而美好的童年。3、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主要依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来实现。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小学实现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目标和要求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它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4、学校领导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些功夫,加强教学研究和探讨,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强课堂检测和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精讲多练,注重实效。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1.校长要以主要精力抓教学工作。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教学

(完整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一、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主要采用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多途径评价方式进行。 专业教学质量外部评价采用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务处评价等多评价机制,同时广泛吸收社会的评价,以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评价、全面性评价和全员性评价。其中,全过程评价是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对教学工作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评价;全面性评价是对教师治学态度、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和教学效果等进行全方位评价;全员性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既有教学管理部门、又有同行、同事、学生及社会,从多层面、多角度实施全面评价,构建了基于多元主体的全员教学质量评价网络。 自我评价则是教师对本人课程教学质量或其它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自我分析与总结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如图所示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由以系列教学环节评价组成,所以教学评价要从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依据各个教学环节的性质、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评价措施、评价方法和反馈途径。 1、培养计划制定、实施质量评价与反馈 培养计划的制定,是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工院校教学计划和学院的专业建设而定位的,在深入社会调研、吸纳省内技工院校相关专业的经验,由学院召开专业培养计划修订工作研讨会,并聘请行业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由教务处和各教学部讨论通过,报请学院教学主管院长批准备案。近几年各专业培养计划在各个层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多次修订。现行的培养方案符合社会人才需求,并具有较明显的专业特色。

培养计划制定、实施质量评价与反馈表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学院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评价措施和方法。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表 听课评价和教学检查制度包括学院领导随机听课、教务处检查性听课、教师相互听课等评价环节。按学院相关的规定,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2次;对任课不满两年的青年教师,学院领导和教务处进行随机性听课。根据学院《听课制度》要求每学期必须进行教学检查。 (2)学生评教制度 学院在每个学期,教务处组织各班级的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3、考试环节质量评价与反馈 考试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院建立了完善的《考试评价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的考试评价文件,覆盖了考试命题、考试安排、监考巡考、阅卷和成绩评定、考试分析、成绩上报等全过程。 (1)考试命题 考试命题体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覆盖课程的所有主要内容,试题要能区别不同水平的学生:70%的试题属于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内容,20%的试题属于考核灵活运用本课程知识的能力,应具有一定的难度,10%的试题应有更高的深度和难度,用以考察优秀学生的学习程度。命题教师应完成难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