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电缆选用参考标准
- 格式:xls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临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汁院会同有关单位对《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1994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增加了中、高正电缆;冰数选择要求:2.增加了电缆绝缘类别选择要求,取消了粘性浸渍纸绝缘电缆的相关内容:3.增加了主芯截面400mm2<S≤800mm2和S>800mm2的保护地线允许最小截面选样要求;4.增加了大电流负荷的供电回路由多根电缆并联时对电缆截面、材质等要求;5.增加了电缆终端一般性选择要求:6.增加了自接电缆实施金属层开断并作绝缘处理内容:7.增加了交流系统三芯电缆的金属层接地要求:8.增加了城市电缆系统的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相关规定:9.增加了架空桥架检修通道设置要求;10.增加了电缆隧道安全孔设置间距要求;11.增加了附录B和附录F。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负责具体管埋,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风路18号.邮编:610021),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1 总则1.0.1 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删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0.3 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 0. 1 耐火性 fire resistance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在火焰中被燃烧而在一定时间内仍能保持正常运行的性能。
市电引入规范市电引入类型目前,西藏移动局房大部分以当地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而市电引入大概有以下四种情况:(1)通过一路10KV高压引至局房专用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降压后负责局房设备供电。
(2)从远端的公用变压器引一路380V或220V至局房,负责局房设备供电。
(3)租用民房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总交流配电箱处引至局房。
1、市电供电标准分类(1)根据通信局房所在地区的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及运行状态,将市电供电分为四类,其划分条件应按YD/T 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2)市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如表1-1-1所示:注:每类市电凡不能满足上表中本类市电所有指标的,均应做降档处理。
(3)根据通信局房的性质和重要性,其应具备的市电供电标准如表1-1-2所示:表1-1-2:市电供电标准(4)当市电供电标准不能满足通信机房的供电要求时,应尽快申请改造外市电。
如有特殊原因无法改造的,应向上级主管部门说明并加强维护。
一、市电引入要求1、手续合同市电引入必须在当地供电局办理市电引入开户手续。
2、高压部分(1)高压供电系统1)当采用两路市电供电时,高压系统的两路进线宜设置备用市电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同时还应具备手动操作功能。
2)高压配电设备宜按远期负荷配置。
3)当高压供电系统具备双路市电供电功能,且配置了联络柜时,不论两路市电是主备用工作还是分负荷供电,两路市电的主进开关、联络开关三个开关间要联锁,在任何时候只能闭合其中的两个。
此时,除非供电部门审批不通过,不应设置成两路市电的主进开关互锁。
4)采用继电保护装置的高压设备,每年应断电进行参数校正。
5)高压配电柜的保护参数应设置全面合理,与被保护的设备相匹配。
6)操作电源应具备双路电源输入,宜选择DC220V或DC110V输出。
操作电源应运行良好,输出电源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蓄电池应选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容量应满足操作需求,状态应良好。
5 电缆敷设5.1 一般规定5.1.1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应便于敷设、维护。
4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5.1.2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5.1.3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5.1.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5.1.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1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电缆线路的一般选用标准电缆线路的一般选用标准(一)施放直埋电缆的要求1、人工施放时必须每隔1.5——2m 放置滑轮一个,电缆端头从线盘上取下放在滑轮上,再用绳子扣住向前拖拽,不得把电缆放在地上施拉。
2、用机械敷设电缆时,应缓慢前进,一般速度不超过8m/min,牵引头必须加装钢丝套。
长度在300m 以内的大截面电缆,可直接绑住电缆芯牵引,并用铅皮包住电缆芯且用铅封主,以免潮气侵入电缆。
(二)穿管的选择为了保证电缆在运行中不受外力损伤,在下列地方要将电缆穿入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管子内。
1、电缆引入和引出建筑物、隧道、沟道、楼板及主要墙壁处。
2、电缆引出或引入地面时,电缆距离地面2m 至埋入地下,0.1——0.25 m 处,要加装保护。
3、电缆与各种管道、沟道交叉处。
4、电缆通过道路、铁路时。
5、厂区内的各种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段,室内行人容易接近的电缆。
当电缆穿管保护时,管内径不得小于下列数值:(1)当电缆保护管的长度在30m以下时,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2)当电缆保护管的长度超过+,& 时,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2.5 倍。
(三)弯曲最小半径的规定1、普通粘性浸渍电缆,多芯电缆15D;单芯电缆25D。
2、不滴流电缆,单芯和多芯电缆25(D+d);分相电缆20(D+d)。
3、塑料、橡皮电缆,多芯及单芯电缆10D;交联聚乙烯电缆15D。
4、自容式充油电缆,单芯电缆(铅护层、皱纹铝护层)25(D+d);三芯电缆(铅护层、皱纹铝护层)20(D+d) ;平铝护层电缆36(D+d)。
对油浸纸电缆,D 为电缆金属护套外径,d为电缆导体外径;对塑料、橡皮电缆D 为电缆外径。
(四)环境温度要求敷设电缆时,当环境温度低于下列数值时,应将电缆预先加热,否则不允许敷设。
1、35KV 以下油浸纸绝缘电缆,0℃。
2、橡皮绝缘沥青浸渍护层电缆-7℃。
3、橡皮绝缘聚乙烯护套电缆-15℃。
4、橡皮绝缘裸铅包电缆-20℃。
电缆选型手册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临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汁院会同有关单位对《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1994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增加了中、高正电缆;冰数选择要求:2.增加了电缆绝缘类别选择要求,取消了粘性浸渍纸绝缘电缆的相关内容:3.增加了主芯截面400mm2<S≤800mm2和S>800mm2的保护地线允许最小截面选样要求;4.增加了大电流负荷的供电回路由多根电缆并联时对电缆截面、材质等要求;5.增加了电缆终端一般性选择要求:6.增加了自接电缆实施金属层开断并作绝缘处理内容:7.增加了交流系统三芯电缆的金属层接地要求:8.增加了城市电缆系统的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相关规定:9.增加了架空桥架检修通道设置要求;10.增加了电缆隧道安全孔设置间距要求;11.增加了附录B和附录F。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负责具体管埋,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风路18号.邮编:610021),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没计院参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没汁院喜利得(中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李国荣熊涛张天泽齐春陶勤万里宁王鑫王聪慧1 总则1.0.1 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删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关于控制和保护回路直流电源电缆的选择叶上菁(广西博阳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摘 要:随着电力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变电站设备以及行业规范地不断更新,在变电站中直流电源电缆的选择有了变化。
本文主要对目前电力行业内变电站中用于控制和保护回路的直流电源的电缆选择的存在问题以及电缆屏蔽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提出相应观点。
关键词:控制电缆;直流电源;控制和保护回路;屏蔽1 直流电源电缆的选择问题按照以往的电缆接线以及较早前的规程规范,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3 2电力电缆芯数:3 2 6直流供电回路的电缆芯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低压直流电源系统宜选用2芯电缆,也可选用单芯电缆。
”早前,二次设备的直流电源电缆通常也会选择采用低压铠装电力电缆来进行接线。
而近些年来,电网越来越智能化,有关于直流电源、电缆等规范也在不断地更新。
电缆材料发展迅速,在变电站中也应用广泛。
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变电站内设备的不断升级以及更新,在变电站中直流电源电缆的选择也有了相应的变化,现在二次设备的直流电源电缆普遍会选择采用控制电缆来进行接线,尤其是用于控制和保护回路的直流电源。
而目前,对于直流电源的电缆选择会出现这种问题:铠装电力电缆与采用控制电缆的优劣性相较而言,这两种电缆哪种更适用于控制和保护回路的直流电源的接线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下列分析。
2 电缆屏蔽作用的分析现行DLT5044—2014《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GB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等相关规程规范已明确控制和保护回路直流电源电缆应选择屏蔽电缆,因此需明确屏蔽电缆的定义。
关于屏蔽电缆的定义,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了解到屏蔽电缆是使用金属网状编织层把信号线包裹起来的传输线。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主要由铜、铝等非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厚度很薄,远小于使用频率上金属材料的集肤深度。
地铁或轻轨直流牵引用电力电缆本产品适用于额定电压1500V(最高工作电压1800V)的地铁或轻轨直流牵引用电力电缆。
本产品的结构有以下特点:1采用铜芯导体,电阻率低、导电性能好,机械物理性能优良;2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和机械物理性能;3采用综合防水层结构,即缠绕阻水带、纵包铝/塑复合带(若需)及挤包聚乙烯内护层,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4采用绕包高阻燃带、铜带或钢带铠装(若需),具有良好的阻燃和防鼠啮功能;5采用耐候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作为电缆的外护套,具有防紫外线、阻燃、无毒和低烟的性能。
本产品的环保安全性及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电缆安装后毋需经常维护。
我公司还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额定电压750V、3000V以及满足如防油、防白蚁等特殊性能要求的直流轨道交通电力电缆。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产品名称: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防水/防紫外线低烟无卤阻燃A类(或B类)聚烯烃护套直流轨道交通电力电缆产品型号:FS/FZ-WDZA(或B)-TZYJE额定电压:1500V、750V或3000V芯数:l芯规格(标称截面):50~400mm2产品技术性能12.3.1电缆导体正常运行时的最高温度为90℃,短路时最高温度不超过250℃(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12.3.2电缆径向阻水试验(15℃~30℃3,72h):绝缘层外无水纹;12.3.3电缆成束燃烧试验:炭化部分的最长距离≤2.5m;12.3.4护套材料燃烧时的卤酸气体释放量≤5mg/g;12.3.5护套材料燃烧时的PH≥4.3;12.3.6护套材料燃烧时的电导率≤10μS/mm;12.3.7电缆燃烧时烟密度试验:透光率≥60%;12.3.8护套耐候试验(氙灯法,1008h老化):通过。
上海特缆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本产品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作为直流输电电力电缆。
本产品分正极电缆和负极电缆,正极电缆适用于从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输送直流电额电力电缆,负极电缆适用于从回流轨至牵引变电所输送直流电的电力电缆。
通信工程设计中如何选择电源线在通信工程设计中,经常要面临如何选用电源线的问题,因为电源线是通信电源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源线的选用应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敷设方式、额定工作电压、用电设备负荷电流或直流电路允许电压降加以选择。
合理选择电源线不仅可以减少隐患、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可以延长电源线的使用寿命及节约电源能源.电源线的选择包括交流电源线和直流电源线的选择。
一、交直流电源线的选择原则交流电源线的选择:低压配电设备的交流进线电源线宜按远期负荷计算,低压配电设备的出线如直接接用电设备时,按被接设备的负荷容量计算,低压配电设备的出线如接电力室交流配电屏或其它机房交流配电屏(箱)时,交流电源线宜按所接交流配电屏(交流配电箱)容量或交流配电屏(交流配电箱)的远期负荷选择,备用发电机组的输出电源线宜按机组容量设计。
直流电源线的选择:直流配电屏到蓄电池的导线按远期容量设计,直流配电屏到开关电源架的导线按开关电源架容量设计,直流配电屏到通信机房直流分配柜或分配箱的电源线一般按分配柜或分配箱的容量设计,也可根据直流分配柜或分配箱今后所接设备的负荷容量设计,直流配电屏(直流分配柜或分配箱)接通信没备时的电源线按被接机架设备的最大负荷容量计算。
室内布放的电源线应选用阻燃耐火软电缆;同机房内布放的电源线原则上采用单芯电源线,不同机房之间布放的电源线为直流电源线时采用单芯(小于6mm2的可考虑采用电缆),为交流电源线时采用电缆;室外敷设的电缆应选用铠装电缆.电源线的芯线应选用铜质材料.二、交流电源线的选择交流电源线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交流电源线的外护套选择,二是交流电源线的截面积选择.交流电源线的外护套选择应按其运行电压、环境条件、敷设方式选择。
通信用低压部分的交流电源线耐压一般为1000V。
室内布放时选用铜芯阻燃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RVVZ),室外布放时选用铜芯阻燃聚氯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RVVZ22)。
750V直流电机的电缆绝缘等级选择标准一、概述750V直流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和交通运输设备中,具有高效、稳定、可靠的特点。
作为电机的重要配套设备之一,电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750V直流电机的电缆绝缘等级选择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适合的电缆,保障电机的正常运行。
二、电缆绝缘等级分类根据国家标准,电缆绝缘等级分为A、B、C三级。
其中,A级绝缘电缆适用于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使用;B级绝缘电缆适用于一般环境下使用;C级绝缘电缆适用于低温环境下使用。
在选择750V直流电机的电缆绝缘等级时,需要充分考虑其使用环境和工作温度。
三、750V直流电机的使用环境要求1. 温度要求:根据电机工作环境的实际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电缆绝缘等级。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电机,需选择A级绝缘电缆以确保电缆的绝缘性能;而在一般环境下工作的电机可以选择B级绝缘电缆。
2. 湿度要求:对于有水汽、潮湿等环境的电机,需要选择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电缆,以防止水分渗入导致绝缘性能下降。
3. 防火性能要求:如果电机所处的环境有火灾风险,需要选择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电缆,以确保电机在火灾发生时能正常工作并保持绝缘性能。
四、绝缘材料的选择绝缘材料是影响电缆绝缘等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见的绝缘材料有聚氯乙烯(PVC)、交联聚乙烯(XLPE)等。
在选择750V直流电机的电缆绝缘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绝缘性能、耐热性能、耐老化性能等因素,以确保电缆在长期使用中能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
五、电缆外护层的选择除了绝缘材料外,电缆的外护层材料也是影响电缆绝缘等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见的外护层材料有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抗酸碱(PVC-A)、聚氨酯(PU)等。
在选择外护层材料时,需要考虑其耐磨损性能、耐油性能、耐酸碱性能等因素,以确保电缆能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六、综合选择标准综合考虑750V直流电机的使用环境要求、绝缘材料和外护层材料等因素,选定合适的电缆绝缘等级。
光伏系统直流电缆的特性及选型设计直流干线是光伏组件系统经汇流箱汇流后到逆变器的传输用线。
如果说光伏逆变器是整个方阵系统的心脏,那么直流干线系统就是一条条主动脉。
由于,直流干线系统采用不接地方案,如果电缆发生接地故障,将会给系统甚至设备带来相比交流大得多的危害,因此,光伏系统工程师对直流干线电缆的认识,要比其他行业电气工程师更为谨慎。
综合各种电缆事故分析,我们得出电缆的接地故障占整个电缆故障的90-95%。
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三种。
第一,电缆制造缺陷,为非合格产品;第二,运行环境恶劣、自然老化、以及遭受外力破坏;第三,安装不规范,接线粗糙。
接地故障的根本原因却只有一个---电缆的绝缘材料。
光伏电站的直流干线运行环境比较恶劣。
我国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一般都在西部,这些地方一般都是荒漠、盐碱地以及昼间温差大,鼠害也比较严重,环境也会非常潮湿。
电缆地埋敷设,电缆沟的填挖要求比较高;分布式电站电缆的运行环境也不比上述地面的要好,电缆会承受很高的温度,有技术人员测控,屋顶温度甚至能达到100-110℃的高温,电缆的防火阻燃要求,以及高温对电缆的绝缘击穿电压影响很大。
因此,光伏电站直流干线电缆的选型设计要考虑以下几点:1、电缆的绝缘性能2、电缆的防潮、防寒以及耐候性3、电缆的耐热阻燃性能4、电缆的敷设方式5、电缆的导体材料(铜芯、铝合金芯、铝芯)6、电缆的截面规格。
目前,我国光伏电站的直流干线电缆,大多采用一般低压交流电缆来代替,常用型号为ZR-YJV220.6/1kv、ZRYJY230.6/1kv,电缆大多数为铜芯电缆,也有些电站逐步开始采用铝合金导体的电缆,但电缆的绝缘材料基本还是按1kv低压电缆的标准生产。
也就是说,我们的光伏系统工程师对直流电缆厉害关系有认识,但对电缆的技术方案并没有过多重视。
直流干线电缆的绝缘特性1.交流电缆的场强应力分布是均衡的,电缆绝缘材料着重的是电介质常数,电介质是不受温度影响的;而直流电缆的应力分布是电缆绝内层为最大,受电缆绝缘材料的电阻系数影响,绝缘材料有负温度系数现象,即温度增高,电阻变小;电缆在运行时,线芯损耗会使温度升高,电缆的绝缘材料的电阻系数会随之变化,也将导致绝缘层的电场应力随之变化,也就是说,同样厚度的绝缘层,由于温度升高,其击穿电压随之变小。
电缆敷设原则(9.19)武汉供电公司新建变电站电缆敷设原则本原则适用于武汉供电公司新建220kV及110kV的户外、户内变电站工程建设,主要针对变电站内电缆敷设设计方案及施工要求作出原则规定,工程实施中按本原则设计具体细化的设计方案,施工单位按原则及方案实施,同时要求站内土建、照明配电、消防、火灾报警、辅助控制系统等项目施工时也按照此原则实施。
改造及扩建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
一、站内电缆分类原则根据电力电缆设计规程及工程建设实际,为了便于站内电缆及光缆的分别敷设,对站内电缆按以下分类:1、I类为一次高压电缆:站内220kV、110kV及10kV电力电缆。
2、II类为低压动力电缆:包括站内380V/220V电压等级的交直流动力电缆,回路额定电流超过20A,电缆截面6mm2以上。
(1)交流所用变低压侧380V电缆(2)直流蓄电池出口电缆(3)一体化电源系统的交直流电源屏间连接电缆(4)站内检修电源、风机空调电源等电流超过的动力回路,电缆截面超过6mm2。
3、III类为控制电缆及小电流回路的低压电源电缆:包括(1)二次回路控制电缆;(2)二次装置的装置电源及控制、信号等交直流电源电缆,回路额定电流不超过20A,电缆截面6mm2及以下;(3)二次储能回路、控制回路及机构辅助照明加热等回路,回路额定电流不超过20A,电缆截面6mm2及以下;(4)辅助控制系统厂家提供的控制、信号及装置电源回路电缆;(5)消防、火灾报警等回路的控制、信号及装置电源回路电缆;(6)站内照明、插座等小电流回路的电源电缆,回路额定电流不超过20A,电缆截面6mm2及以下。
4、IV类为光缆、尾缆、屏蔽双绞线、以太网线等通信线缆。
二、电缆隔离方式:1、不同类型电缆间在电缆沟、隧道的间距及支架、桥架间距应满足《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中电缆敷设的相关规定。
2、采用槽盒隔离方式时,电缆、光缆槽盒槽盒应选用阻燃、耐火槽盒,采用不锈钢材质,其标准不低于1.5mm厚度,同时应满足《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的防火阻燃相关规定。
国标交直流电缆颜色iec标准
在交直流电缆中,正确的颜色编码是确保安全和可靠传输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规定的常用电缆颜色:
1. 红色:红色在电缆中通常表示火线或正极。
在直流系统中,红色也用于表示正极。
2. 蓝色:蓝色在电缆中通常表示零线或负极。
在直流系统中,蓝色也用于表示负极。
3. 绿色:绿色在电缆中通常表示地线,它用于将电压返回地面,以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4. 黑色:黑色在电缆中通常用于标记信号线或屏蔽层。
5. 白色:白色在电缆中可用于标记辅助线或备用线。
6. 黄绿相间:黄绿相间的颜色组合在电缆中通常表示接地线或保护地线。
7. 灰色:灰色在电缆中通常用于标记电源线或中线。
8. 紫色:紫色在电缆中可用于标记光纤线或特殊用途的线路。
以上颜色编码根据IEC标准进行规定,但具体颜色编码可能会因实际应用和特定行业标准而略有不同。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7月1日1 总则1.0.1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2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0.3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耐火性(fire resistance):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电缆能维持通电运行的特性。
2.0.2难燃性(flame retardance):在特定试验条件的火焰作用使电缆被烧着后撤去火源能迅即自熄的特性。
2.0.3干式交联(dry-type cross-linked):使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制造能显著减少水分含量的交联工艺之泛称。
2.0.4水树(water tree):是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中绝缘层发生树枝状微细裂纹现象的略称。
它异致绝缘特性变坏,造成电缆故障。
2.0.5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metallic-plastic composite water barrier):由铝或铅箔等薄金属层夹于塑料中的复合带沿电缆包围构成的阻水层。
2.0.6热阻(thermal resistance):计算电缆载流量采取热网络分析法、以一维散热过程的热欧姆法则所定义的物理量。
2.0.7回流线(辅助接地线,auxiliary ground wire):配置平行于高压单芯电缆线路、具有两端接地使感应电流形成回路的导线。
2.0.8直埋敷设(direct burying):电缆敷设入地下壕沟中沿沟底和电缆上覆盖有软土层、且设保护板再埋齐地坪的敷设方式。
2.0.9电缆沟(cable trough):封闭式不通行但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构筑物,且布置与地坪相齐或稍有上下。
2.0.10浅槽(channel):容纳电缆数量较少未含支架且沟底可不封实的有盖槽式构筑物,可布置齐地坪或地坪上。
逆变器输出交流电缆怎么选取最经济?
光伏线缆的类型从承担的不同功能来看,光伏系统中的线缆主要可以分为直流线缆和交流线缆两种。
1、直流电缆
(1)组件与组件之间的串联电缆。
(2)组串之间及其组串至直流配电箱(汇流箱)之间的并联电缆。
(3)直流配电箱至逆变器之间电缆。
以上电缆均为直流电缆,户外敷设较多,需防潮、防暴晒、耐寒、耐热、抗紫外线,某些特殊的环境下还需防酸碱等化学物质。
2、交流电缆
(1)逆变器至升压变压器的连接电缆。
(2)升压变压器至配电装置的连接电缆。
(3)配电装置至电网或用户的连接电缆。
此部分电缆为交流负荷电缆,户内环境敷设较多,可按照一般电力电缆选型要求选择。
光伏专用电缆光伏电站中大量的直流电缆需户外敷设,环境条件恶劣,其电缆材料应根据抗紫外线、臭氧、剧烈温度变化和化学侵蚀情况而定。
普通材质电缆在该种环境下长期使用,将导致电缆护套易碎,甚至会分解电缆绝缘层。
这些情况会直接损坏电缆系统,同时也会增大电缆短路的风险,从中长期看,发生火灾或人员伤害的可能性也更高,大大影响系统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光伏电站中使用光伏专用电缆和部件是非常有必要的。
光伏专用电缆和部件不仅具有最佳的耐风雨性、耐紫外线和臭氧侵蚀性,而且能承受更大范围的温度变化。
电缆设计选型的原则(1)电缆的耐压值要大于系统的最高电压。
如380V输出的交流电缆,要选举450/750V的电缆。
(2)光伏方阵内部和方阵之间的连接,选取的电缆额定电流为计算所得电缆中最大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