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个体的发展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930.00 KB
- 文档页数:1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学流派。
它强调个体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倡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意义构建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的主观体验是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
它强调个体对现实的主观解释和意义构建,认为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是基于他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理解和评价。
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关注个体的内心体验、情感和意义,并认为这些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2. 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体差异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和潜力。
它认为个体追求个人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类天生的需求,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生理和社会需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个体的自我认同、自我价值和个体差异,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潜能和发展方向,应该被尊重和支持。
3. 强调人际关系和人的整体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它强调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和关系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包括身体、心理、情感和社会层面的发展,认为这些方面的平衡和协调对个体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4. 强调积极心理学和幸福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和幸福感。
它不仅关注个体的问题和困扰,还关注个体的优势和资源,帮助个体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和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鼓励个体积极面对生活,追求个人成长和幸福感,关注个体的主观幸福和生活满意度。
5. 强调个体的自由和选择权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由和选择权。
它认为个体有权利和能力自主选择和决定自己的行为和生活。
人本主义心理学鼓励个体从内心出发,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做出选择,并为个体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其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意义构建,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体差异,关注人际关系和人的整体发展,关注积极心理学和幸福感,以及强调个体的自由和选择权。
美国个人主义培育创造力和创新性美国个人主义:培育创造力和创新性的独特路径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创造力和创新性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个人主义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美国个人主义如何培育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性,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特点。
我们来了解一下美国个人主义的概念和特点。
美国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利益和责任,注重个体差异和独立性。
这种思想观念体现在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教育、科技、文化和政治等。
美国个人主义注重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鼓励人们追求自我实现和创新。
在创造力和创新性的培育方面,美国个人主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这使得美国社会充满了开拓和冒险精神。
在教育领域,美国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挑战传统观念。
同时,美国个人主义文化也鼓励人们追求科技创新和文化多样性,这些都为美国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科技领域,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独特性使得许多创新成果得以诞生。
例如,美国硅谷的创业文化就体现了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许多创新型企业都是由少数几个创始人或者个人创立的。
这些个人凭借着对科技的热爱和追求,敢于挑战困难,勇于实现自己的想法,从而推动了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
在文化领域,美国个人主义也展现了强大的影响力。
美国文化鼓励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使得美国社会充满了多元文化的氛围。
这种文化多样性为美国的艺术、音乐、电影等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也促进了美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美国个人主义在培育创造力和创新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个体的自由、利益和责任,鼓励人们追求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
同时,美国个人主义文化也注重培养人们的冒险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这些品质正是成功的重要基石。
美国个人主义文化还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独特性,这使得美国社会充满了多元文化的氛围,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内发论和外铄论是两种相对的教育和学习理论,它们对于学习和发展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解释。
内发论强调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力量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而外铄论则更强调外部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对于内发论的评价:
优点:内发论重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的潜力。
这种理论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信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缺点:内发论可能过于强调个体的内在因素,而忽视外部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没有适当的外部支持和指导,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或无所适从。
对于外铄论的评价:
优点:外铄论强调外部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
这种理论有利于教育者系统地设计和实施教育方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缺点:外铄论可能过于强调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教育者过于主导,可能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内发论和外铄论各有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两种理论,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也应该认识到自己既有内在的发展潜力,也需要借助外部环境和资源来实现全面发展。
儿童创造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引言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其全面发展和未来成功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儿童缺乏创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的限制所导致的。
因此,本文将探讨儿童创造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提供有效的培养策略和措施。
一、创造力的概念与特点创造力是指通过独特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行为产生新颖、有用和有价值的想法或解决方案的能力。
创造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独立性:创造力需要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
2. 非传统性:创造力要求超越传统思维模式,寻找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3. 想象力:创造力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二、儿童创造力培养的理论基础1. 蒙特梭利教育法: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儿童自主学习和自由发展,为其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材料,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来构建知识和发展创造力。
3. 双元思维理论:双元思维理论认为创造力是通过整合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来实现的,需要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实践方法1. 提供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为儿童提供充满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包括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材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鼓励自主学习: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培养他们的自我驱动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促进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他们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和创造。
4. 提供多元刺激:通过丰富多样的刺激和体验,如艺术、音乐、戏剧等,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提供挑战性任务:设置一定的挑战性任务和问题,鼓励儿童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解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儿童创造力培养的评估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针对儿童创造力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
2.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了解其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理论是针对个体的发展理论之一,它的核心理念是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在的能力和要素,这些能力和要素可以通过正面的态度、高度的自信和准确的目标设定来发挥最大作用,从而实现个人内在潜力的最大化。
本文将介绍自我实现理论的核心原则和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不同领域的个人和组织发展中。
自我实现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自我实现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类个体内存在着一种本能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力量。
1954年,马斯洛首次提出自我实现理论,并在1968年的《动力需求层次理论》中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并非孤立存在,它们是按一定次序依次出现的,我们要先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然后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最终达到人性的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状态。
具体来说,自我实现是一个精神状态,它是个体内部潜能的最大发挥和人性的最高表现,是心灵的成长和提高。
自我实现理论的核心原则自我实现理论的核心原则是,每个人都拥有无穷的内在潜力,可以通过挖掘和发挥出这些潜力来达到最高的自我实现状态。
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1. 自我接受:每个人都存在缺点和不足,但是自我实现需要时刻保持一种自我接受和欣赏的态度,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能够承认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用试图改变自己,而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
2. 目标的明确和准确:人们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个人的目标和成就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设定,这样才能有计划和有序地发展自己,实现自我目标。
3. 真实自我:自我实现需要保持真实和诚实,认识到自己真实的需求和目标,决不追求外界不真实的评价和标准,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
4.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自我实现的一项重要发展,每个人都应该探索自己的创造潜能,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积极地学习和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5. 自我实现的过程:自我实现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创造力的定义与内涵创造力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或创造新事物时展现出的能力。
它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创造力的定义与内涵,并阐述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创造力的定义创造力是指个体在面对新颖情境时,通过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崭新的观点,产生独立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它不仅包括了艺术作品的创造和发明新产品的能力,更涵盖了在各个领域创新思维的发挥,比如商业、科学和教育等。
创造力不仅是天赋,也是一种可发展和培养的能力。
人们通过积累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思维等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水平。
二、创造力的内涵1. 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要求个体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超越传统思维模式,勇于挑战常规观念。
独立思考可以让人不受传统思维的束缚,从而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2. 连接与整合能力创造力需要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融合在一起,进行创新性的整合。
通过将不同领域的思维碰撞,可以产生新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从而促进创新的发生。
3. 多元思维能力创造力还包括了多元思维能力,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具备多样化的思考方式。
多元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个体更全面地理解问题,提出更丰富的解决方案。
4. 风险承受能力在创造过程中,个体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创造力往往伴随着尝试和失败,需要个体有足够的勇气和胆识去面对风险和挑战。
三、创造力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艺术创作创造力在艺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艺术家通过独特的创意和表现方式,创作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
他们通过对材料、颜色和形式的创新运用,打破传统的界限,为观众带来新的艺术体验。
2. 科学研究创造力在科学领域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科学家需要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发现新的知识和解决科学难题。
通过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科学家可以提出全新的假设和理论,推动学科的发展。
3. 商业创新在商业领域,创造力是创业者成功的关键能力之一。
创业者需要能够发现市场的需求,提出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关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而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产物。
他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社会中实现的。
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个体的意识和行为都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这是因为人是一个社会性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个体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历史的产物。
他指出,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演进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也随着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马克思将人的本质与特定的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认为人的本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马克思还强调了人的本质是实践的产物。
他认为,人通过实践活动来改造和创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重要联系方式,通过实践,人不仅能够改变和利用自然,也能够改变和创造社会。
人的本质是通过实践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是人的本质的基础和动力。
马克思还强调了人的本质是具有创造性的。
他认为,人是能够创造和改造世界的动物,通过劳动和创造,人能够改变和利用自然,也能够改变和创造社会。
人的创造力是人的本质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马克思还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通过社会关系来实现和发展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个体的存在和发展都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强调了人是社会的产物、历史的产物、实践的产物,具有创造性,并且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学说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多重属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人的本质、社会关系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22卷第4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2,No.42006年9月Journal of Gansu Lianhe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Sept.2006【收稿日期】2006207208【作者简介】豆宏健(1968-),男,甘肃镇原人,甘肃联合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学研究。
基于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卡尔・罗杰斯的创造观豆宏健(甘肃联合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关于创造性的观点独树一帜,认为创造性是自我实现的人的本真表现,培养创造性的过程就是人的和谐成长过程;对经验保持开放、内源性评价、把握基本要素和概念的能力是创造性的内在条件,而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则是培养创造性的基本土壤;在教学上必须树立学生自我主动学习观,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真诚真实、尊重理解的助益性态度关系。
【关键词】创造性;经验开放;内源性评价;心理安全;心理自由【中图分类号】G 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07X (2006)0420110204Creativeness of Individual G row th and Self 2Fulf ilment———Carl R Rogers ’Idea of CreationDOU Hong 2jian(School of Economic and M anagement ,Gansu L ianhe Universit y ,L anz hou 730000,China )Abstract :Carl R Rogers is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whose view is the best about creativeness.It is true features that the course of developing creativeness is course of harmonious growth ,the ability of keeping open up ,autogenous valuation ,master basic elements and idea for experience are inner conditions of creativeness ,but mental safety and mental f reedom are basic soil of developing creativeness.We must establish self 2initiative idea of students studying in teaching ,set up rela 2tionship with the utmost sincerity and cordiality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K ey w ords :creativeness ;open experience ;autogenous valuation ;mental safety ;mental f reedom 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社会,而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关键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发展心理学中的八个阶段理论是一种解释人类个体发展的理论,它描述了人类在生命周期内所经历的不同心理和社会挑战。
这个理论提出了每个阶段的关键任务和开展了个人发展所需的心理能力。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如下:1.幼儿期(0-2岁):基本信任与不信任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或不信任感。
关键任务是建立亲情关系、满足基本需求,并学会相信他人。
2.幼儿期(2-3岁):自主性与怀疑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发展自己的意志和自我认同。
关键任务是掌握自己的身体能力、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学会独立思考。
3.幼儿期(3-5岁):创造性与内疚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关键任务是发展想象力、解决问题,并学会承担责任。
4.学龄前期(6-12岁):勤奋与劣势感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教育,建立友谊关系,并发展良好的自尊心。
关键任务是学会控制自己、适应社会,并发展学习和创造的兴趣。
5.青春期(13-19岁):身份与角色困惑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寻找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关键任务是发展自己的个性、建立独立意识,并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
6.成年早期(20-39岁):爱与孤立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建立深层的人际关系,并投入到事业或家庭生活中。
关键任务是建立爱的关系、发展职业或家庭,并体验亲密和冲突。
7.中年(40-64岁):生产力与停滞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关注自我价值和生产力。
关键任务是发展职业或家庭、培养下一代,并探索自我实现的机会。
8.晚年(65岁+):完整性与绝望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回顾自己的一生,并决定其意义和满足度。
关键任务是接受自己的生活、回顾一生,以及接受死亡。
每个阶段都涉及面临的心理、社会和情感挑战,而成功地解决这些挑战将有助于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如果一个人没有解决一些阶段的任务,可能会在以后的发展中遇到困难或挫折。
总的来说,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人的发展过程和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创新、发现新领域、提出新理论等方面的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如何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在大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1. 提倡开放思维大学生应该敢于打破常规思维,放开思维的边界,积极挑战固有的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模式。
开放思维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2. 多样化的学习经历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通过广泛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多样化的学习经历可以开阔大学生的思维广度,提供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素材。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创造性思维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团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产生更加丰富和创新的想法。
大学生需要通过参与课题研究、科研项目等活动,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集体的智慧中不断推动创新和发展。
4. 鼓励尝试和失败创造性思维需要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大学生应该鼓励自己勇于尝试和承担失败的可能。
从失败中学习,不断调整和改进思维方式,培养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1. 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找到更加独特、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对于个人的学业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个人竞争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创造性思维成为大学生增强个人竞争力的重要优势。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能够发现新机会、创造新产品和服务,这将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
3. 推动社会进步创造性思维不仅仅对个人有益,也对社会有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和创新力量,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结语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和品质。
通过培养开放思维、多样化的学习经历、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勇于尝试和失败,大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将成为他们在学业和职业发展上的重要优势,也将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弗洛姆个人发展理论研究弗洛姆个人发展理论是一种人类心理学理论,它主要研究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弗洛姆把人的生长过程看成是一个不断逐渐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满足的过程。
弗洛姆个人发展理论的核心原则是认为人类个体成长的过程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和自我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弗洛姆认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个体需要发展特定的技能和能力,以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以下是五个例子,可以证明弗洛姆个人发展理论的真实价值和实际应用。
1. 成年人的情感需求弗洛姆认为,成年人在心理上的发展需要最重要的是情感需求的满足。
情感需求的满足可以体现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创造性工作中。
David,一个成功的电影导演,通过制作引起情感共鸣的电影,满足了自己情感需求的同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儿童的自我认识与责任感根据弗洛姆个人发展理论,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责任感是儿童学习和成长过程的核心。
儿童需要通过参与家庭和社交活动,从社会环境中获取支持和认可。
这种支持会帮助他们建立信任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潜力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例如,张小明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在学校里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尊重,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
3. 青少年的角色认同根据弗洛姆个人发展理论,青少年的角色认同是他们成长的一个关键方面。
青少年需要通过参与社会、体育和文化活动,建立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角色。
例如,王琳认同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并参加了青年B组篮球比赛。
这种参与不仅让她充分发挥个人能力,还使她获得了更强的自信和自尊。
4. 老年人的自我实现弗洛姆个人发展理论还指出,老年人需要重视自我实现的过程和活动,以使自己的生活得到充实和丰富。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反思、旅游以及亲近家庭等方面,都可以获得自我实现的体验。
例如,85岁的张爷爷认为自己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多元化体验,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认识和体验,同时也感到更加幸福和充实。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学说(一)、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1、作为意识,弗认为是人格最表层部分,是由人能够注意提到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特点: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限时性;2、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被回忆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有关经验组成。
3、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深层部分,主要指不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经是意识领域却被压抑起来的心理活动。
具体包括原始的冲动、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还有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特点:(1)、无矛盾性:互不干扰,各人独立(存在内容);(2)、无时间性:不因时间而消失或减弱,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影响;(3)、不存在彼此的否定、怀疑或不信任的成分;(4)、非现实性:―快乐原则‖(5)、无意识观念里面的能量是最大的,较活跃,易变形;三者关系:无意识是原动力,意识、前意识是检查官。
(二)、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一些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形成,它同人的内体过程相联系,本我中储存的能量为力比多,主要向躯体提供能量并储存能量同时为自我和超我输送能源。
生本能具备的能量叫eros,创造的力量;死本能具备的能量叫Thanatos自我:比较理智的、符合现实的一部分、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中是文明、最有道德的一部分,遵循道德原则,包含自我理想和良心。
(三)、自我防御机制:自我为了协调人格内部产生的冲突而形成的防御方式。
比较常见的:压抑:最基本防御机制否认:消极的解释问题是的方式投射:拿加别人做替罪羊合理化;替代;升华设计:性别与防御机制的有关影响、性格与防御机制的有关影响。
弗洛伊德关于性心理发展即人格发展理论凡是能带来愉快的满足的体验都叫性快乐;口腔期(0~1岁),快感区:唇、舌;前口腔期(0-8个月)、后口腔期(8-1岁)停止和倒退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在从低向高发展时,由于没顺利解决好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导致低阶段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下来,从而出现任何发展阶段的停滞和延缓。
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人格理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非指完全个人的或个别差异的心理学。
他所指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
(一)人格动力学理论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
相反,他的理论是以社会文化为取向的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视为行为的动力,并用“自卑感及其补偿”、“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追求优越”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
1907年阿德勒发表《器官的自卑感及其生理补偿》一文,指出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种生理上的自卑感,他必须通过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发展其他功能而使这种缺陷得到补偿。
从1910年开始他对自卑感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他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儿童生存必须依赖成人。
与成人相比,儿童感到了自己的孱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支配着人的心理活动,一个人作为人存在着,就意味着具有自卑感,它不断地驱使你去克服它,而只有在你感到向上斗争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满意阶段时,你才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这种自卑感和向优越的努力是正常的、内在的,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因素。
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有意和无意),不断地补偿而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如此持续不断,这便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
为了克服自卑感,儿童用先天的“侵犯驱力”来寻求补偿,使自己的人格在文化与顺应中得到发展。
后来阿德勒将“侵犯驱力”改为“男性反抗”。
他认为如果儿童顺应或很少反抗,这种自卑感就带有女性品质或使他成为生活的弱者。
反之,儿童若奋起反抗,这种自卑感便带有男性的品质。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推动每个人去获取成就的主要推动力。
一个人正是感到自卑,才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求补偿,否则他就会得心理疾病,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
阿德勒相信心理治疗和儿童教育的目的是给人提出目标定向,这种目标就是追求优越。
创造力理论第三讲目录1.Guilford 和Torrance的创造力理论(流畅、变通、独特性)2.Amabile(画画的喜爱和压抑后的痛苦舍弃、化学专业的转入社会心理学-动机)的三因素模型理论3.Sternberg创造力的投资理论4.Csikzentmihalyi(1996)的系统观点5.Kris初级和次级过程理论6.远距离联想理论7.Eysenck创造性理论8.Martindale创造性过程理论Amabile的三因素模型理论✧Amabile认为,创造性产品的产生包含了三种重要元素–完成任务的动机(task motivation)–与专业相关的技能(domain-relevant skills) 一般技能(读听写)–与创造力相关的技能(creativity-relevant skills)✧个体在“能做”(can do)和“愿意做”(will do)之间存在差别–“能做”决定于专业技能和创造技能的水平–“愿意做”则决定于后两种技能水平与内部动机状态的结合✧创造力产生的五个阶段–问题或任务的确认、准备、概括答案、使答案有效化与交流、结果输出.✧创造力的投资理论(1)Investment Theory of Creativity-Sternberg小学智力测试不好,因为太紧张了,5年级重新做放松成绩好,图书馆借智力测验量表,给同学做,出现问题没收,后自己编制测验,但是还是对智力测验非常反感。
✧该理论认为,有创造性的人就像一名好投资者,遵循低买高卖的原则。
–“低买”意味着专注于这样的想法或观念(idea):它们虽然被大多数人视为不合时宜,甚至愚蠢的,但它却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高卖”意味着创造者试图使其他人肯定这些思想的价值, 并最终得到普遍的承认。
✧创造者试图使其他人肯定自己思想的价值, 然后以高价卖出;同时,他们自己则继续前进,寻找下一个不平凡的想法。
创造力的投资理论(2)Investment Theory of Creativity -Sternberg✧创造力由6个基本元素构成的:–智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知识:晶体智力–思维风格: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人格:独立,敢于接受挑战–动机:持久坚定–环境:自由,宽容创造力的投资理论(3)Investment Theory of Creativity -Sternberg✧智力-创造力的关键–综合(synthetic)能力:用以产生新颖的、高质量的、适用于任务的观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