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规范教程》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23
礼仪规范教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礼仪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常见场合的礼仪规范;3.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和作用(1)礼仪的定义礼仪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交往中所遵循的一定的行为规范和仪式。
(2)礼仪的作用礼仪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2. 常见场合的礼仪规范(1)商务场合•会议礼仪:准时到场、穿着得体、注意礼仪用语、不要打断别人发言、注意礼貌姿态等;•商务招待:选择合适的场所、注意用餐礼仪、不要喝醉、不要过分谈论私人话题等;•商务礼仪:注意礼仪用语、不要过分夸张、不要过分亲密、不要过分谦虚等。
(2)社交场合•宴会礼仪:注意穿着得体、不要过分饮酒、不要过分吃东西、不要过分谈论私人话题等;•舞会礼仪:注意穿着得体、不要过分亲密、不要过分热情、不要过分谦虚等;•社交礼仪:注意礼仪用语、不要过分夸张、不要过分亲密、不要过分谦虚等。
(3)日常生活场合•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不要乱扔垃圾、不要占用他人座位等;•家庭礼仪:注意尊重长辈、注意家庭卫生、注意家庭和谐等;•学校礼仪:注意尊重师长、注意课堂纪律、注意校园卫生等。
3. 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行为规范(1)培养礼仪意识•通过讲解礼仪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礼仪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常见场合的礼仪规范,让学生掌握礼仪的具体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让学生体验礼仪的实际应用。
(2)培养行为规范•通过讲解礼仪规范,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行为规范;•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礼仪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礼仪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常见场合的礼仪规范,让学生掌握礼仪的具体内容。
2. 模拟演练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让学生体验礼仪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2024年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礼仪规范和素养。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个人礼仪3.交际礼仪4.职场礼仪5.公共礼仪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礼仪的基本概念、个人礼仪、交际礼仪、职场礼仪和公共礼仪。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礼仪规范。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是礼仪?礼仪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2.讲解礼仪的基本概念礼仪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和友善的一种行为方式。
3.讲解礼仪的重要性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正面的礼仪案例,让学生了解礼仪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个人礼仪1.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礼仪包括哪些方面?2.讲解个人礼仪包括仪表、举止、言谈、服饰等方面。
3.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问候、道歉、道谢等,培养学生的个人礼仪素养。
4.课堂讨论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个人礼仪,提高个人素质。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交际礼仪1.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交际礼仪包括哪些方面?2.讲解交际礼仪包括见面、交谈、应酬等方面。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交际礼仪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际礼仪在生活中的应用。
4.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一些交际场景,如宴会、聚会等,培养学生的交际礼仪素养。
5.课堂小结第四课时:职场礼仪1.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职场礼仪包括哪些方面?2.讲解职场礼仪包括面试、工作态度、同事相处等方面。
礼仪规范教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礼仪规范教程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总学时:68适用专业:计算机、商务文秘、旅游酒店管理、财务会计开设学期:一一、课程的性质《礼仪规范教程》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以礼相待,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崇尚礼仪、学习礼仪、实践礼仪是我们每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
本课程适用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课程的科学性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系统性的学习礼仪知识,在社会公众面前显示出职业特点,使自己具有更好的气质、风度和应对进退的礼仪行为。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1、从理论上掌握。
先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礼仪规范的基本内涵,通过精练简洁的文字、深入浅出的内容使学生对学习礼仪规范产生浓厚的兴趣.2、从实践中提高。
结合课堂和课后练习,将基本的个人礼仪(如仪态、仪容、着装和交谈等)练习好,锻炼出讲究礼仪的好学生。
3、理论结合实践将课程内容提升更高一个层次。
通过课堂模拟练习,是学生们将课程上的内容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在学生进行现场模拟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指导,让教学效果更好。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认真学习、领会大纲的精神,提高执行本大纲的自觉性。
2、基础性的教学需要更多的内容增强本课程的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3、本课程对实践性的要求很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激发学生兴趣去进行自我的实践,严格要求自己.四、学时分配五、课程内容及要求模块一、礼仪概述教学要求:从礼仪的基本内容开始学习,掌握礼仪的基本概念,包括其特点.让学生从理论上学习到什么是礼仪,在从礼仪的发展和起源深刻了解礼仪的作用与原则。
教学内容:课题一、礼仪的基本概念1.礼仪的含义2.礼仪的特征课题二、礼仪的起源与发展1.礼仪的起源2.礼仪的发展课题三、礼仪的作用与原则1。
礼仪的作用2。
礼仪的原则教学建议1、概念性的理论基础需要化难为简,让学生更容易接受.2、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课程的特点进行情景模拟,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礼仪规范教程课件一、介绍礼仪规范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行为准则,涵盖了人际关系、职场交往、公共场合等多个方面。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了解礼仪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各种场合中正确运用礼仪规范。
二、基本礼仪规范1. 目光交流目光交流是展示尊重和关注对方的重要方式。
在谈话或交往中,要保持适度的目光交流,表达出自己的兴趣和专注。
2. 握手礼仪握手是常见的社交礼仪,要用力适中、稳重得体,并且不要过于迟钝或过分强硬。
在握手过程中,要与对方有良好的眼神交流,同时注意仪态和微笑。
3. 身体姿态正确的身体姿态有助于给人一种自信和专业的印象。
坐姿应端正,站立时保持直立,注意不要交叉手臂或者翘腿等不礼貌的动作。
4. 用餐礼仪用餐时,要注意用餐工具的正确使用,不发出嘈杂声音并保持优雅的姿态。
在应酬或正式场合,要熟悉并遵守餐桌礼仪的基本原则,如待客先后、用餐顺序等。
5. 电话礼仪在接听电话时,要用清晰、自信的声音回应,并且礼貌地问候对方。
在打电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语速和语气,不要打断对方并保持礼貌。
三、商务场合礼仪1. 礼貌称呼在正式商务场合,要遵守礼貌称呼的规范,称呼对方的职称或姓氏,并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和年龄进行适当的称呼。
2. 商务穿着穿着要整洁得体,遵守场合的着装要求。
对于男士来说,西装、领带、正式皮鞋是常见的商务着装;对于女士来说,要选择合适的套装、裙装或正装,避免过于暴露或花哨。
3. 商务交流技巧在商务交流中,要注意言辞的礼貌和适度。
表达时要语速适中、措辞准确,并避免使用过多的俚语或行业专属术语。
四、社交应酬礼仪1. 邀请礼仪在邀请他人参加社交活动时,要提前预约,并说明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间和地点。
在邀请函或口头邀请时,要使用礼貌而客气的措辞。
2. 礼物赠送赠送礼物是社交应酬中的重要环节。
要考虑到对方的喜好和需求,并尽量选择高品质的礼物。
在送礼时,要注重礼物的包装和附上合适的贺卡。
3. 社交交谈技巧在社交场合的交谈中,要注意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礼仪规范教程》教案中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杨帆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杨帆,来自中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丛书《礼仪规范教程>(第二版)第二章礼仪与道德概述第三节表情、手势礼仪的第一部分表情礼仪。
本次教案书写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以及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道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调整人和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阶级、国家、民族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可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三个方面。
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属于社会公德的内容之一,也是道德的外在形式。
因此,我们使学生自觉的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尤其是中职学生,更应该很好的掌握表情和手势的礼仪要求,在以后的工作岗位和生活道路上能够比别人更加优秀,同时能够体现出中职学生的良好形象。
(二)教学目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表情礼仪的基本要领;2、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目光、微笑演示能力训练;3、情感目标:健康的表情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自身素质的最好体现。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表情的基本要领。
2、教学难点:目光、微笑的训练。
通过讲授,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表情礼仪的要求,同时演示和训练目光和微笑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因此本节课以训练为主,在充分演示正确的动作的情况下,利用学生表演不同的目光和微笑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礼仪规范教程教案教案之一:礼仪规范教程课程名称:礼仪规范教程课程时长: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礼仪和礼仪规范的重要性;2。
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和规范;3.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及布置:1.什么是礼仪?导入:展示一些国内外重要场合的礼仪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礼仪。
讲解:通过图示和示范,讲解礼仪的定义、含义和作用。
活动:放映有关礼仪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并讨论他们的观感。
2.礼仪规范的重要性导入:请学生讨论一些不文明行为和不良习惯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讲解:通过故事、案例和统计数据,讲解礼仪规范的重要性,以及礼仪规范对个人形象和社交关系的影响。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场景,讨论在该场景中如何展示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3.基本的礼仪知识和规范讲解:逐一讲解以下礼仪知识和规范:a.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b.握手礼仪;c.问候礼仪;d.用餐礼仪;e.穿着礼仪。
活动:分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演示和练习所学礼仪知识和规范,互相评价。
4.培养良好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导入: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不良礼仪行为。
讲解:讲解如何培养良好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包括注意言行举止的规范、尊重他人的空间和权益等。
活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良好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经验。
5.总结和评价导入: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你觉得学这门课对你有什么帮助?总结:总结全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的收获和重要性。
评价:问答形式,让学生回答几个与礼仪相关的问题,评价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方法:讲解、活动和讨论教学手段:示范、视频演示和角色扮演教学资源:投影仪、电脑、视频片段、故事和案例等评价方式:学生表现评价、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教学过程:第一学时:1.导入:展示礼仪照片,引发学生对礼仪的思考。
2.讲解:讲解礼仪的定义、含义和作用。
3.活动:放映礼仪相关的视频片段,学生观看并讨论他们的观感。
一、教学参考(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目标、任务《礼仪规范教程》集知识性、规范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用书,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学习。
本书是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培养需要,按照中等职业教育新的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而编写的。
内容包括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规范举止,塑造个人形象;尊重他人,融洽人际关系;文雅大方,做好职场新人等。
综合了现代职场中礼貌礼仪涉及的各个方面,以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为主线,突出了实用性、操作性与通俗性,贴近社会、贴近职业,其目的在于让每一位学生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
2.课程基本内容第1单元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此部分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和谐社会,礼仪为先;文明生活,礼仪保障。
具体包括礼仪的起源、含义、特征、作用、原则,礼仪的内在精神和要求、文明礼仪的内容和要求。
第2单元规范举止,塑造个人形象,此部分主要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仪表礼仪、仪态礼仪、举止礼仪、餐桌上的礼仪、公共场所礼仪。
具体包括个人清洁、发型、着装、配饰等仪表礼仪,站姿、坐姿、走姿、蹲姿等仪态礼仪,社交距离礼仪、表情礼仪、递物与接物礼仪、手势礼仪、接打电话礼仪、进出房间礼仪等举止礼仪,中餐礼仪、西餐礼仪、自助餐礼仪等餐桌礼仪,购物礼仪、影剧院礼仪、赛场礼仪、使用交通工具的礼仪等交通礼仪。
第3单元尊重他人,融洽人际关系,此部分主要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沟通的礼仪、外事礼仪。
具体包括家庭礼仪的特点、家庭礼仪要点、居家礼仪、家庭礼仪禁忌,课堂礼仪、尊师礼仪、聚会礼仪、寝室礼仪等校园礼仪,见面礼、称呼与介绍、待客、做客、送礼等方面的礼仪,交谈、上网、书信礼仪,礼宾次序、迎送、会见、涉外谈判的礼仪,部分国家的文化习俗。
第4单元文雅大方,做好职场新人,此部分主要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工作场所礼仪、公务礼仪、宴请礼仪、各类仪式的礼仪、求职礼仪。
《礼仪规范教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的任务。
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学习礼仪以提高人的形象。
二、课程教育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在学习文化课,专业课的基础上,掌握一般的礼仪知识。
2.行为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礼仪知识,使自己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气质风度与众不同。
3.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礼仪知识,学会待人接物,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4.礼仪引论。
内容:(1)掌握礼仪的起源、发展、含义、特征、作用和原则。
(2)学习站姿、坐姿、走姿。
要求:(1)掌握礼仪基础知识。
(2)学会常用站、坐、走姿态。
5.礼仪与道德概述。
内容:(1)道德简述。
(2)礼仪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手势与表情礼仪。
要求:(1)掌握道德的基本知识。
(2)掌握礼仪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3)学会手势与表情的应用。
6.礼仪与职校学生的素质。
内容:(1)职校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
(2)礼仪修养。
(3)递物、接物、进出房间的礼仪。
要求:(1)掌握职校学生具备的素质。
(2)了解礼仪修养的含义。
(3)学会递物、接物、进出房间的礼仪。
7.职校学生仪容仪表礼仪规范。
内容:(1)仪容仪表。
(2)服饰礼仪。
(3)发饰礼仪。
要求:掌握仪容仪表、服饰及发饰基本礼仪。
8.职校学生不同场所礼仪规范。
内容:(1)校园礼仪。
(2)家庭礼仪。
(3)公共场所礼仪。
,要求:掌握校园、家庭、公共场所的各项礼仪。
9.交往礼仪。
内容:(1)办公室礼仪。
(2)公务礼仪。
(3)宴请礼仪。
(4)语言的礼仪。
(5)通信礼仪。
(6)求职礼仪。
要求:掌握办公室、公务、宴请、语言、通信、求职的各种基本礼仪。
10.涉外礼仪及宗教、节日、习俗。
内容:(1)涉外礼仪。
(2)宗教及节日的礼俗。
要求:掌握涉外礼仪,了解宗教及节日礼俗。
三、学时分配(76课时)1、礼仪引论8学时2、礼仪与道德观念8学时3、礼仪与职校学生素质16学时4、职校学生礼仪规范16学时5、不同场所礼仪规范16学时6、交往礼仪10学时7、涉外礼仪2学时. ..。
礼仪课程标准展开全文礼仪规范教程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公共课课。
是一门为提高职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自身修养而开设的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礼仪的基础知识,成为一个知礼、行礼的现代人,为将来进入社会、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二、教学改革设想这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动手性和操作性,不采取满堂灌式地纯讲授,而是采取互动式教学,操作式教学。
三、成绩考核方法面试为主同时参考课堂表现。
四、讲授大纲第一章:礼仪概述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礼仪的基本内容,如历史沿革、内容、特性、功能等。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礼仪的特性(一)礼仪的历史发展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人们以一定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已、敬人的完整行为。
礼仪的历史是漫长而久远的。
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前进。
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以祭天、敬神为主要内容的“礼”;进入奴隶社会,“礼”开始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
到了封建社会,礼仪形成“礼制”,成为束缚人们行为的工具。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真正做到了诚挚相处、互谅互让、舍己救人、助人为乐、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二)礼仪的内容。
礼节、礼貌、仪表、仪式1.礼节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和惯用的各种行为规范之总和。
礼节是社会外在文明的组成部分,具有严格的礼仪性质。
它反映了一定的道德原则的内容,反映了对人对已的尊重,是人们心灵美的外化。
2.礼貌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良好的言谈和行为。
它主要包括口头语言的礼貌、书面语言的礼貌、态度和行为举止的人类文明行为的最基本要求。
3.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服饰、体态等。
仪表属于美的外在因素,反映人的精神状态。
仪表美是一个人心灵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美好纯正的仪表来自于高尚的道德品质,它和人的精神境界融为一体。
《礼仪规范教程》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目标、任务《礼仪规范教程》集知识性、规范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用书,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学习。
本书是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培养需要,按照中等职业教育新的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而编写的。
内容包括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规范举止,塑造个人形象;尊重他人,融洽人际关系;文雅大方,做好职场新人等。
综合了现代职场中礼貌礼仪涉及的各个方面,以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为主线,突出了实用性、操作性与通俗性,贴近社会、贴近职业,其目的在于让每一位学生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
2.课程基本内容第1单元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此部分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和谐社会,礼仪为先;文明生活,礼仪保障。
具体包括礼仪的起源、含义、特征、作用、原则,礼仪的内在精神和要求、文明礼仪的内容和要求。
第2单元规范举止,塑造个人形象,此部分主要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仪表礼仪、仪态礼仪、举止礼仪、餐桌上的礼仪、公共场所礼仪。
具体包括个人清洁、发型、着装、配饰等仪表礼仪,站姿、坐姿、走姿、蹲姿等仪态礼仪,社交距离礼仪、表情礼仪、递物与接物礼仪、手势礼仪、接打电话礼仪、进出房间礼仪等举止礼仪,中餐礼仪、西餐礼仪、自助餐礼仪等餐桌礼仪,购物礼仪、影剧院礼仪、赛场礼仪、使用交通工具的礼仪等交通礼仪。
第3单元尊重他人,融洽人际关系,此部分主要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待客与做客的基本礼仪、沟通的礼仪、外事礼仪。
具体包括家庭礼仪的特点、家庭礼仪要点、居家礼仪、家庭礼仪禁忌,课堂礼仪、尊师礼仪、聚会礼仪、寝室礼仪等校园礼仪,见面礼、称呼与介绍、待客、做客、送礼等方面的礼仪,交谈、上网、书信礼仪,礼宾次序、迎送、会见、涉外谈判的礼仪,部分国家的文化习俗。
第4单元文雅大方,做好职场新人,此部分主要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工作场所礼仪、公务礼仪、宴请礼仪、各类仪式的礼仪、求职礼仪。
具体包括个人形象的礼仪、美化环境的礼仪、同事之间的礼仪等工作场所礼仪,与会者的礼仪、公务拜访的礼仪等公务礼仪,宴请的类型、宴请的准备工作、宴请的程序、赴宴的礼仪等宴请礼仪,签字仪式的礼仪、剪彩仪式的礼仪、节庆活动的礼仪等各类仪式的礼仪,面试中及面试前后礼仪、工作岗位上的礼仪等。
3.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针对中职生普遍遇到的关于礼仪方面的问题,作出深入浅出的阐述,既有理论的说服,又有具体的操作指导,更多的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目的是使让每一位中职学生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为中职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指导。
难度比较大的单元是第2单元规范举止,塑造个人形象;第3单元尊重他人,融洽人际关系;第4单元文雅大方,做好职场新人。
4.学时分配对教学内容的层次要求分为三层:第一层次要求了解所学基本知识;第二层次熟练基本方法;第三层次掌握基本技能。
(二)教学情景第1单元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1.教学过程建议(1)教学形式建议:讲授课(2)教学媒体:幻灯片(3)教学环节:课堂讲授、课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辅导答疑、课后布置作业、作业批改、针对批改中发现的普遍问题集中答疑。
(4)评价建议:学习效果分为五个等级:优、良、中、及格、差对于学习效果是中、及格、差等级的学生,要熟读书本内容,多做习题,老师给予课外辅导,以提高其学习效果,从而达到优、良。
2.教学情景安排(1)教学目标①了解礼仪的起源、含义和特征;②掌握礼仪的作用和原则;③体会礼仪的内在精神和要求;④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
(2)课时分配:本单元计划4个课时。
礼仪的起源、礼仪的含义、礼仪的特征、礼仪的作用、礼仪的原则共计2个课时,礼仪的内在精神和要求共计1个课时,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共计2个课时。
(3)重难点[重点]1.礼仪的作用和原则2.礼貌礼节的基本内容[难点]1.礼仪的起源、含义和特征2.礼仪的内在精神和要求(4)教学大纲一、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一)中华礼仪,渊源流长1.天神生礼说;2.天、地、人统一说3.礼源于人性说4.礼是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5.礼生于理、起于俗。
(二)礼仪的含义1.礼仪具有普遍认同性2.礼仪具有规范性3.礼仪具有广泛性4.礼仪具有民族性5.礼仪具有继承性,同时紧跟时代需要而变化发展。
(三)礼仪的特征(四)礼仪的作用1.礼仪是立国的精神之本2.礼仪是民族形象、社会风尚等的反映3.礼仪是公民综合素质的体现4.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金钥匙(五)礼仪的原则1.注重社交形象的原则2.宽容为怀的原则3.注重信用的原则4.注重技巧的原则二、和谐社会,礼仪为先(一)礼仪是道德的基石1.礼仪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表现形式2.礼仪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表现之一3.礼仪是家庭美德的重要部分(二)礼仪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三)礼仪修养伴随文明人生三、文明生活,礼仪保障(一)遵守公共秩序1.遵守规范,自我约束2.顾全大局,求得和谐3.方便他人,维护秩序(二)爱护公物1.爱护图书馆内公物(1)爱护图书,好借好还;(2)爱护报刊,轻拿轻放;(3)爱护微机,文明查阅。
2.爱护其他公物(1)不跳摸班牌、格言牌、警示牌和电器设施;(2)不在墙壁、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3)不践踏草地,不攀枝摘花;(4)节约用水用电,不开长明灯。
(三)尊老爱幼1.尊重、关怀、体谅老人,宽厚对待老人(1)尊重老人(2)关怀老人(3)体谅老人(4)宽厚对待老人2.爱护兄弟姐妹(1)以身作则,学会分担(2)礼让弟妹(3)尊重兄长(四)守时践约1.信守承诺2.遵守约定时间3.克服干扰因素第2单元规范举止,塑造个人形象1.教学过程建议(1)教学形式建议:讲授课(2)教学媒体:幻灯片(3)教学环节:课堂讲授、课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辅导答疑、模拟情境、分析案例、课后布置作业、作业批改、针对批改中发现的普遍问题集中答疑。
(4)评价建议学习效果分为五个等级:优、良、中、及格、差对于学习效果是中、及格、差等级的学生,要熟读书本内容,多做习题,老师给予课外辅导,以提高其学习效果,从而达到优、良。
2.教学情景安排(1)教学目标:了解个人清洁、发型的修饰以及掌着装的原则、配饰的要求掌握仪态礼仪,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注意行为举止,了解各种行为举止的要点认识中餐、西餐和自助餐礼仪,做文明用餐人掌握公共场所礼仪,自觉遵守公共秩序(2)课时分配:本单元章计划10个课时,每节2个课时。
(3)重难点[重点]1.掌握仪态礼仪;2.了解各种行为举止的要点。
[难点]掌握公共场所礼仪(4)教学大纲一、仪表礼仪(一)个人清洁1.注重面部的清洁、护理2.保持身体的清洁3.其他(二)得体的发型1.发型与脸型相协调(1)方形脸适用的发型(2)倒三角形脸适用的发型(3)椭圆形脸适用的发型(4)三角形脸适用的发型2.发型与体型相协调(1)高瘦型(2)矮小型(3)高大型(4)矮胖型3.发型与年龄、职业相协调4.发型与服饰相协调(1)与西装相适应的发型(2)与礼服相适应的发型(3)与运动衫相适应的发型(4)与皮制服装相适应的发型(5)与连衣裙相适应的发型(三)着装的原则1.整洁原则2.文明原则3.个性原则4.和谐原则(1)符合身份(2)符合职业(3)符合环境(4)符合体型(5)符合年龄5.TOP原则(1)时间原则(2)地点原则(3)目的原则(四)配饰的要求1.领带的选择2.鞋袜的选择3.饰品的搭配(1)围巾、帽子的搭配(2)金银珠宝饰品的搭配(3)手帕的选择(4)手提包的挑选二、仪态礼仪(一)站姿1.站姿的基本要领2.站姿的要求3.社交礼仪中常见站姿(1)肃立站姿(2)丁字步站姿(3)分腿站姿(4)扇形站姿4.标准站姿的练习方法(1)平(2)直(3)高(二)坐姿1.坐姿的基本要领2.坐姿的分类(1)正襟危坐式(2)垂腿开膝式(3)双腿叠放式(4)双腿斜放式(5)双脚交叉式(6)双脚内收式(7)前伸后屈式(8)大腿叠放式3.坐姿的要求(1)低座位(2)较高的座位(3)座位不高也不低(三)走姿1.走姿的基本要领2.走姿的分类3.走姿的要求4.正确走姿的要点(1)陪同引导服务对象(2)上下楼梯,礼让服务对象(3)进出电梯,要以礼相待(4)出入房门三、举止礼仪(一)社交距离礼仪(二)表情礼仪1.目光2.笑容(1)掌握微笑的要领(2)注意整体配合(3)力求表里如一(4)兼顾服务对象(三)递物与接物礼仪1.学生接老师作业2.接递较锋利的东西3.接递茶水4.接递名片5.接受赠礼(1)神态专注(2)双手捧接(3)认真道谢(4)当面拆封(5)表示欣赏(四)手势礼仪1.垂放2.背手3.持物4.鼓掌5.夸奖6.指示第3单元尊重他人,融洽人际关系1.教学过程建议(1)教学形式建议:讲授课(2)教学媒体:幻灯片(3)教学环节:课堂讲授、课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辅导答疑、模拟情境、分析案例、课后布置作业、作业批改、针对批改中发现的普遍问题集中答疑。
(4)评价建议学习效果分为五个等级:优、良、中、及格、差对于学习效果是中、及格、差等级的学生,要熟读书本内容,多做习题,老师给予课外辅导,以提高其学习效果,从而达到优、良。
2.教学情景安排(1)教学目标:掌握家庭礼仪的特点及要点,注意家庭礼仪的禁忌;掌握校园礼仪的要求,争做校园文明人;懂得必要的待客和做客礼仪;了解与人沟通的各项礼仪与技巧;了解基本的外事礼仪及部分国家的文化习俗。
(2)课时分配:本单元章计划10个课时,每节2个课时。
(3)重难点[重点]1.家庭礼仪的特点2.待客和做客礼仪3.与人沟通的各项礼仪与技巧[难点]基本的外事礼仪及部分国家的文化习俗(4)教学大纲一、家庭礼仪(一)家庭礼仪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基础2.以感情联络为目的3.以相互关心为原则4.以社会效益为标准(二)家庭礼仪要点1.从父母等长辈学起与做起2.学习中国传统礼仪知识3.经常使用礼貌用语4.称赞和被称赞(三)居家礼仪1.对待父母有礼貌,使用尊称2.关心、体贴、照顾长辈3.听从长辈意见,合理控制情绪4.主动将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长辈5.注意和长辈打招呼,耐心对待老人(四)家庭礼仪禁忌1.亲戚交往三忌(1)不对亲戚作贵贱之分(2)不要由于亲戚之间的私利而放弃国家利益和组织原则(3)亲戚“老死不相往来”很不妥当2.邻里交往五忌(1)一忌以邻为壑(2)二忌“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3)三忌在邻居间说长道短,拨弄是非(4)四忌无端猜疑(5)五忌自以为“自己永远有理”二、校园礼仪(一)整洁有序,文明课堂1.上课起立,行注目礼(1)速度快,心情好(2)身体站直,精神饱满(3)注视前方,面带微笑(4)文明有秩序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1)举手回答(2)大方作答(3)不插话,不讥讽4.下课(二)尊师守礼,友爱同学1.尊师守礼(1)尊重老师(2)尊重老师的劳动(3)主动同老师沟通2.友爱同学(1)尊重他人,说话文明(2)礼貌待人,热情大方(3)互相关心,互相帮助(4)为人谦虚,诚实守信(5)宽容大度,学会体谅(6)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7)完善自我(8)悦纳别人(9)加强交往(10)努力进取(11)不要自高自傲,也不要妄自菲薄(三)文明集会,礼貌聚会1.集会礼仪(1)升国旗仪式(2)集会活动(3)集会时应注意的事项2.会议礼仪(1)发放会议通知时应阐明目的(2)拟发好会议通知(3)安排好会场(4)开会的时间宜紧凑3.聚会礼仪(1)生日聚会(2)节日聚会(3)毕业离校聚会(4)老同学聚会(四)重寝室礼仪,创和谐环境1.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1)面部清洁(2)身体清洁(3)注意口腔卫生,勤洗手2.保持寝室的环境整洁(1)不乱扔,勤打扫(2)物品摆放整齐(3)衣物清洁(4)爱护寝室公物3.讲究寝室文明(1)按时作息,不打扰别人(2)不抽烟,不酗酒,不惹是生非(3)不乱扔乱倒杂物4.与宿舍同学友好相处(1)借用物品,有借有还(2)尊重同学,不取外号(3)友爱同学,互帮互助(4)宽容待人,提高修养三、待客与做客礼仪(一)见面礼1.问候(1)见面问候注意事项(2)常用的问候方式2.其他见面礼仪(1)鞠躬礼(2)合十礼(3)亲吻礼(4)叩首礼(二)称呼与介绍1.称呼(1)对亲属的称呼(2)对朋友、熟人的称呼(3)对普通人的称呼2.介绍(1)自我介绍(2)他人介绍(3)集体介绍(三)做个好客的主人1.待客前的准备(1)环境准备(2)物品准备2.迎接客人的礼仪(1)接待朋友(2)接待长辈的朋友(3)接待老师3.接待客人的细则(1)礼貌接待(2)切勿怠慢(3)对待客人一视同仁(4)创造和谐交谈环境(5)礼貌受礼(6)谈话时要专心(7)礼貌送客(四)做个受欢迎的客人1.最好能事先通知2.选择适当时间3.做客时注意仪容仪表4.进门前按电铃或叩门5.约束自己的举止行为6.未经许可,不能动主人物品7.礼貌接物8.营造和谐氛围9.少添麻烦10.把握好做客时间,适时告辞(五)送礼的礼仪1.注意礼品的包装2.注意赠礼的场合3.注意赠礼时的态度、动作和语言表达4.注意赠礼的具体时间四、沟通的礼仪(一)交谈礼仪1.礼貌用语(1)问候用语(2)迎送用语(3)祝贺用语(4)致谢用语(5)道歉用语(6)征询用语(7)推脱用语(8) 请托用语(9)赞赏用语2.交谈的礼仪规范(1)交谈的基本要求(2)交谈的主题(3)交谈的方式(二)网络礼仪1.网络交往礼仪基本知识(1)记住人的存在(2)网上网下行为一致(3)入乡随俗(4)尊重别人的时间和带宽(5)给自己在网上留个好印象(6)分享你的知识(7)平心静地地争论(8)尊重他人的隐私(9)不要滥用权利(10)宽容2.常见网络交往形式的基本礼仪(1)E—mail(2)浏览网站(3)聊天室(三)书信礼仪1.书信的构成2.书信的写法(1)笺文结构(2)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五、外事礼仪(一)礼宾次序礼仪1.按身份与职位高低顺序排列2.按参与国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先后排列3.按派遣国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先后排列(二)迎送礼仪1.确定迎送规格2.掌握抵达和离开的时间3.献花4.介绍5.陪车6.对一般客人的迎接7.迎送工作中的几项具体事务(三)会见礼仪1.会见的时间和人员安排2.会见的场地和座次安排(四)涉外谈判礼仪1.谈判准备工作(1)组成搭配合理的谈判小组(2)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3)有关资料的准备2.涉外谈判中的礼仪(1)谈判之初的礼仪(2)谈判过程中的礼仪(3)谈判签约的礼仪(五)部分国家的礼俗1.欧美国家的礼俗与禁忌(1)英国(2)法国(3)德国(4)美国2.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礼俗和禁忌(1)韩国(2)日本第4单元文雅大方,做好职场新人1.教学过程建议(1)教学形式建议:讲授课(2)教学媒体:幻灯片(3)教学环节:课堂讲授、课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辅导答疑、课后布置作业、作业批改、针对批改中发现的普遍问题集中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