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报送作品名目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近十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近十年来,中国新闻奖评选出了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包括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采访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近十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一些代表性作品:1. 《从垃圾山到生态园——“垃圾全程治理模式”探讨》:2010年获得新闻调查奖。
该作品深入探讨了垃圾处理问题,揭示了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难点,并介绍了一种新的垃圾处理模式。
2. 《网络游戏成瘾者心理揭秘》:2011年获得新闻特写奖。
该作品通过采访和调查,揭示了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内心世界,探讨了成瘾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3. 《春运“病句”》:2012年获得新闻评论奖。
该作品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春运期间出现的一些语言不规范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4. 《中国乡村教师的困境与挑战》:2013年获得新闻人物奖。
该作品通过采访和调查,揭示了中国乡村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困境,探讨了如何改善乡村教育状况。
5.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与展望》:2014年获得新闻评论奖。
该作品分析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方案和展望。
6. 《光影中的高铁》:2015年获得新闻摄影奖。
该作品以鲜明的视觉效果,展示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7. 《王岐山:改革开放40年见证者》:2016年获得新闻人物奖。
该作品通过采访和调查,展示了王岐山的成长和经历,以及他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贡献。
8. 《乡村振兴:农民工的新出路》:2017年获得新闻特写奖。
该作品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和成果,同时探讨了农民工的新出路和发展机遇。
9. 《新时代中国女性的职业发展与挑战》:2018年获得新闻评论奖。
该作品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女性职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10. 《疫情下的中国医生:见证历史的逆行者》:2019年获得新闻特写奖。
该作品介绍了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医生的奋斗和贡献,展示了中国医疗队员的英雄形象。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方面的获奖作品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之一,该奖项旨在表彰在新闻报道和传播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
在国际传播方面,中国新闻奖也有一些获奖作品,这些作品在宣传中国形象、推动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以及增进中外人民友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下是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方面的一些获奖作品简介。
首先,提到国际传播方面的获奖作品,不得不提到中国戏曲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在戏曲艺术的国际传播方面的令人瞩目成就。
一些获奖作品通过将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舞蹈等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舞台效果,赢得了国际观众的喜爱。
这些作品的成功,不仅丰富了中国戏曲的内涵,还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树立了榜样。
其次,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方面的获奖作品还包括一些反映中国社会变化和发展成就的纪录片。
这些纪录片通过真实的镜头记录下中国人民的生活、工作和奋斗,展示了中国的进步和变化,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中国的声音。
其中的一些作品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认可和奖项,为世界观众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客观的中国故事。
此外,还有一些获奖作品是关于中国的旅游宣传片或推动中国旅游资源的传播。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这些获奖作品通过精美的画面、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叙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自然风光、历史名胜和民俗文化。
这些宣传片的成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并促进了国际友人对中国的旅游兴趣和了解。
此外,在国际传播方面,一些获奖作品还专注于讲述中国的社会议题和文化价值观。
这些作品通过深入报道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如环境保护、教育、社会福利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同时,它们也向外界传达出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公正的价值观,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的途径。
总的来说,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方面的获奖作品不仅在报道和传播中展示了中国的形象和价值观,也为世界观众提供了一个多元、富有洞察力的视角。
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以下是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的一些优秀作品目录,涵盖了各个新闻领域的重要报道和报道特点。
一、新闻报道类:1.《疫情下的英雄:隔离病房里的逆行者》这篇报道聚焦了在新冠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奋战和对抗病毒的无私付出。
通过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展现了医生、护士等在隔离病房内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为公众展示了他们的英雄气概。
2.《青藏铁路修建背后的艰辛与挑战》这个新闻故事报道了修建青藏铁路的艰辛程度和困难。
通过专业的调查和采访,呈现了修建铁路的过程中面临的自然灾害、工程技术难题以及人员生活的艰苦。
该报道展示了中国建设者的勇气和毅力。
二、新闻人物类:1.《长征精神:九十年代后缅甸援建白血病村的村医》该报道介绍了一位名叫杨春生的村医在九十年代援建缅甸白血病村期间的故事。
杨医生以自己的奉献精神和医术帮助了大量的白血病患者,为乡村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中国女科学家的自信与拼搏》这篇报道讲述了一位中国女科学家在男性主导的科学领域中的自信和拼搏精神。
通过采访和研究,透露了她在科学研究中的突破和成就,并强调了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和科研的重要价值。
三、新闻评论类:1.《社交媒体与新闻传播:优势与局限性的思考》该评论文章详细探讨了社交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案例和研究数据的分析,对社交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引发了公众对新闻传播和信息获取方式的深入思考。
2.《灾害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与道德责任》该文章从灾害报道的视角探讨了媒体在报道遭受灾害的地区时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责任。
通过案例分析和伦理原则的引用,强调了媒体在报导时需要注重人道关怀,提高公众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涵盖了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新闻作品,展示了中国新闻界的创新和进步。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新闻报道本身的认可,更是对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肯定。
通过这些获奖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内新闻界的发展现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新闻奖组织报送参评作品推荐表作品标题从苹果败诉,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自信参评项目广播评论体裁语种中文作者(主创人员)孙世庆、阮怡、李连申、叶舜祺编辑阮怡、叶舜祺刊播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刊播日期12月27日20时5分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广播新闻信息综合频率《1036青年领秀》作品字数(时长)8分41秒︵采作编品过简程介︶12月20号,德国慕尼黑法院裁定苹果公司侵犯高通公司专利罪成立。
10天前,福州中院也对苹果公司下达了两个“诉中临时禁令”,要求他们立即停止针对高通专利的侵权行为。
”福州中院依托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司法体系,先于德国法院对苹果公司发出禁令,说明我们完全能够保护好包括外国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的合法权利,展露的是中国对于自己完备的知识产权司法体系的强烈自信。
文章通过采访相关律师、专家学者,从多个方面阐释了这种自信。
包括:中国作为专利大国的自信;拥有越来越完备的知识产权司法体系的自信;拥有知识产权领域优秀法律人才的自信;能够不断加强权益人权益保护的自信等。
文章结尾更是点明:高通和苹果两家跨国公司在中国打产权官司的事实,给了某些国家,出于一己之私,无端指责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不力的狭隘行为一记沉重的耳光。
社会效果除了本台,作品还在蜻蜓、喜马拉雅等网络平台同步播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听众纷纷打电话,或在频率官方微博、微信上留言,表达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成就的肯定,认为我们目前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打击违法力度越来越强,保护水准越来越高。
许多法律界人士看到报道后,也纷纷为福州中院点赞,认为这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自信和风采,也说明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经赢得了世界的认同和尊重。
︵初推评荐评理语由︶文章用详尽的事实和数据说明,一直以来,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高度重视,成绩卓著,有目共睹。
我们一视同仁、依法保护中外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赢得了中外企业一致好评,吸引着外资不断涌入。
中国新闻奖作品简介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在新闻报道和评论方面具有杰出成就的个人和团队。
以下是一些中国新闻奖的作品简介:
1. 《南海纪行》:该作品是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报道系列,通过深入调查和采访,揭示了南海争议的历史背景、国际法依据和多方主张,以及中国的立场和举措。
2. 《中国扶贫纪实》: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脱贫攻坚战的纪实报道作品集,记录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减贫工作中的努力和成就,以及一些贫困地区的脱贫故事和人物。
3. 《中国疫情报导》:该作品是关于中国新冠疫情的报道系列,详细记录了中国政府和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中的应对措施和成果,以及一些疫情影响下的社会故事和个人经历。
4.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回顾性报道作品集,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一些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
5. 《中国体育新闻报道》:该作品集涵盖了中国体育界的重大事件和突出人物,包括奥运会、世界杯等全球体育盛事的报道,以及一些中国体育运动员的成长故事和竞技成绩。
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国新闻界在报道新闻和评论方面的专业水平和深度挖掘,为读者提供了全面、客观和有洞察力的信息。
我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文字消息类作品1.简介我国新闻奖是由我国新闻界自己设立的,是我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根据新闻界的社会责任和良好传统评选的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项。
2.文字消息类作品获奖标准文字消息类作品获奖标准包括:权威性、时效性、全面性、独家性、深度和广度等。
3.获奖作品背景介绍《XX事件调查报道》是一篇由一线记者在国内外多个城市进行调查取证,深度分析的新闻报道。
该报道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和各方当事人,内容丰富,观点鲜明。
4.获奖作品价值分析该报道在报道过程中遵循事实、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有力挖掘事件的根源和深层次原因,对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舆论引导、决策交流、社会监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获奖作品的创新之处在采访调查过程中,记者们勇于担当,勇于揭露,敢于探寻真相,不畏强权,不怕风险,是一批党报的耀眼明星,是新闻舆论里的担当者、表率和引路者。
6.影响该报道的获奖对新闻行业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可以带动更多的媒体和记者参与到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对于提高新闻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7.总结文字消息类作品的获奖,不仅是对记者的肯定和激励,更是对新闻行业社会责任和良好传统的认可。
获奖作品的优秀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勇于担当,也为新闻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典范。
希望通过我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激励更多的新闻工作者投身到新闻事业中,为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8. 推动新闻行业发展获得我国新闻奖的作品,不仅在道德层面上赢得了肯定,更在业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推动新闻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了力量。
这些获奖作品以其深度的调查与报道,提供了关于时政、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深入分析,为公众呈现了一个更加真实和全面的世界。
这种作品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典范,也是新闻行业内部优秀经验的交流与共享。
9. 社会责任和信任建设我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凸显了新闻行业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践行,这些作品不仅仅具有较高的信息价值,更在道德与责任上有着较高的追求。
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1.《南京大屠杀史料》(新华社) - 1985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2.《乡村教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1990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3.《“6.5”大地震报道》(新华社) - 2009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4.《废墟中的奇迹》(南方周末) - 2013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5.《十年磨一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华社) - 2018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6.《非洲猪瘟疫情报道》(新华社) - 2019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7.《钟南山:抗击新冠疫情的“战疫”人生》(新华社) - 2020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8.《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山东广播电视台) - 2020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9.《中国科技创新大会报道》(新华社) - 2020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0.《战“疫”日记》(北京日报) - 2020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 1 -。
中国新闻奖简介:中国新闻奖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是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常设新闻奖,每年评选一次,1 990年至今已经评选了13届,共评出获奖作品2543件。
目前中国新闻奖共设20个评选项目。
其中,直接参评的主要项目有:消息、言论(评论)、通讯(专题)、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经过复评参评的项目有:报纸版面、新闻摄影、新闻漫画、报纸副刊、广播新闻节目编排、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电视新闻现场直播。
同时,自1997年起新闻论文评选纳入中国新闻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是全国综合性优秀新闻论文最高奖。
最新一期获奖名单: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二等奖共88篇)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三等奖共139篇)范长江新闻奖简介:“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基金会联合设立的优秀中青年记者(包括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播音员)的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
1991年开始评选,现在每两年评选一次。
以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名字命名,旨在促进中国新闻界学习和发扬范长江献身于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这项奖要求参评者德才兼备,人品、文品俱佳。
并对参评者的综合业务成果和思想作风、职业道德、社会反应各项进行综合考察和评选。
采取组织推荐参评的办法。
凡在正式批准的新闻媒体从事记者工作连续10年以上,在评选年度内年龄不超过50周岁的中青年现专职记者(含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播音员),均可参加评选(不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机关报社长、总编辑,广播电台、电视台台长,中央新闻单位和部委专业报的社长、总编辑和台长)。
前三届每届评出获奖者10名,获提名奖者30名。
从第四届评选开始,不再设立提名奖。
最新一期获奖名单:第七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名单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久喜佳男47 藏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王喜民男59 汉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刘少华男53 汉内蒙古日报社刘枫女50 汉新疆日报社张宿堂男43 汉新华社郑鸣男49 汉哈尔滨电视台郑忠杰男50 汉江西电视台范炬炜男47 汉解放军报社旺堆男56 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冀惠彦男53 汉中央电视台韬奋新闻奖简介:“韬奋新闻奖”是中国韬奋基金会委托中国记协主办的,奖励我国从事新闻编辑、通联工作及新闻评论、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现职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
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简介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设立于1985年,至今已经举办了二十四届。
本文将介绍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相关信息。
获奖作品1. 优秀新闻报道奖优秀新闻报道奖是中国新闻奖的最高奖项之一,表彰年度最优秀的新闻报道作品。
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优秀新闻报道奖获奖作品有:•《中国医生援助非洲的故事》:该报道深入揭示了中国医生在非洲援助工作中的艰辛和付出,展现了他们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忠诚与担当。
•《环保专家谈大气污染治理》:该报道通过采访环保专家,详细分析了中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取得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2. 新闻摄影奖新闻摄影奖是表彰在新闻报道中具有艺术性和新闻价值的照片作品的奖项。
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有:•《抗击疫情的中国人民》:该系列照片全面记录了中国人民在抗击COVID-19疫情中的勇敢与坚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爱心。
•《环境保护的守护者》:该系列照片展示了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工作场景和艰辛,唤起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参与。
3. 新闻评论奖新闻评论奖是表彰在新闻评论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的奖项。
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评论奖获奖作品有:•《中国经济改革的机遇与挑战》:该评论文章以客观、深入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公众提供了理性思考的方向。
•《社会问题背后的人性光辉》:该评论文章通过个案分析,探讨了社会问题背后人性的光辉,呼吁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
颁奖典礼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颁奖典礼于2020年12月15日在北京举行。
典礼由中国新闻社主办,吸引了众多政府官员、新闻界代表和媒体从业人员参加。
在颁奖典礼上,获奖作品的作者受到了嘉奖,并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中国新闻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结语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励了中国新闻界的发展,推动了新闻报道和评论工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