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药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323.00 KB
- 文档页数:9
更年期综合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滋肾降火。
【方名】复方紫草汤。
【组成】紫草30克,巴戟天18克,白芍18克,淫羊藿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当归10克,知母10克,竹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0天为一疗程。
【出处】《中医杂志》。
中药处方(二)
【辨证】阴阳两虚。
【治法】温肾阳,补肾阴,泻肾火,调理冲任。
【方名】二仙汤。
【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9克,当归9克,巴戟天9克,黄柏4.5克,知母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妇产科学》。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气郁结。
【治法】舒肝补肾,养血调经。
【方名】定经汤。
【组成】酒炒菟丝子30克,酒炒白芍30克,酒洗当归30克,大熟地(九蒸)15克,山药15克,白茯苓9克,荆芥穗(炒墨)6克,柴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日服2次。
【出处】《傅青主妇科》卷上。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二仙汤加味治愈更年期综合征病案:李某,女,47岁。
初诊:1983年10月12日。
主诉及病史:两年来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时多时少。
近3个月来头晕耳鸣,急躁易怒,心烦心悸,少寐多梦,腰膝酸软;时有烘热,面颊发红,自觉热自胸中上冲头脑,随之汗出而消失,每日发作数次;便秘溲赤。
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现称围绝经期综合征)。
诊查:面色红润,血压150/100mmHg,心肺未见异常。
舌胖嫩,苔薄白,脉沉弦。
辨证:冲任虚损,阴阳失调。
治法:调补冲任,温下清上,协调阴阳。
方用二仙汤加味。
处方:仙灵脾20g 仙茅10g 巴戟10g 当归10g 知母10g 黄柏15g 紫草10g 山栀10g 珍珠母30g 女贞子10g 旱莲草15g 二诊:服上方药7剂,症状减轻。
宗原方加夏枯草10g、丹参10g以和阳养阴、安神定志。
三诊:服药7剂,诸证悉平。
再予3剂,以巩固疗效。
1按语患者更年期,肾气渐衰,冲任虚损,精血不足,而致阴阳失调。
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阴阳失调)、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证候群。
治病必求于本。
方中以仙灵脾、仙茅、巴戟温肾调补冲任;女贞子、旱莲草、当归、珍珠母、知母、黄柏、夏枯草、紫草、丹参等以清热凉血、养血平肝治其标;且阴虚火旺,故重用黄柏以泻相火,共奏温下清上而达阴平阳秘之功。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4集,P171,李裕蕃医案。
李裕蕃,1915年生,河北省北戴河人。
主任中医师。
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其妹染伤寒而夭折,痛惜之余,矢志学医,以济世活人。
13岁时即随姑父抓药、侍诊,诵读《本草》,钻研历代医著,及至年长,又拜东北名医高仲山、李春元、王仙舟、张志纯为师。
寒暑8载,业成之后,悬壶于燕赵民间。
新中国成立后又辗转京、津等高等中西医学府进修深造。
后就职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李氏勤奋好学,孜孜以求,治学严谨,博览广采,虚怀若谷,不断进取,学验俱丰。
自拟滋补肝肾组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滋补肝肾组方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剂,主要用于调养和滋补肝肾的功能。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引起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症状的综合表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潮热、多汗、失眠、烦躁易怒、性欲减退等。
本文将自拟一种滋补肝肾组方,探讨其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处方名称】滋补肝肾组方【处方组成】1. 黄芪10g2. 人参10g3. 海狗胆10g4. 何首乌15g5. 川芎10g6. 丹参10g7. 酸枣仁10g8. 防风10g9. 生地黄15g10. 红花10g11. 甘草5g12. 熟地黄10g13. 天麻10g14. 细辛10g【功效主治】滋补肝肾,调和气血,益精补血,安神定志。
用于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身体症状和心理症状。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药物功效】1.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
2. 人参,具有滋阴清热、益气养血的功效,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虚火上炽症状有效。
3. 海狗胆,能够清热解毒、利胆排石,对潮热、多汗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何首乌,具有补血养肝、滋阴补肾的作用,能改善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身体症状。
5. 川芎,能够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对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月经不调症状有效。
6.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作用,对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头痛、胸闷等症状有效。
7. 酸枣仁,能够养血安神、滋阴补肾,对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状有效。
8. 防风,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对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关节痛、筋骨疼痛等症状有效。
9. 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养血安神的作用,对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面色晦黯、头晕乏力等症状有效。
10. 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散郁开片的功效,对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胸闷、心烦易怒等症状有效。
11. 甘草,能够调和诸药、消除副作用,对滋补肝肾组方中的配伍问题起到辅助作用。
12. 熟地黄,具有滋阴清热、益气补血的功效,能够改善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身体症状。
2014.10中医中药232女性进入到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不断下降,体内雌性激素的分泌量较比以前有了明显的减少,而与此同时女性体内垂体的功能与绝经以前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这就导致促性腺激素与雌性激素之间明显失衡,从而引起女性体内植物神经出现功能性的紊乱,进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在生理上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月经的消失,其次就是心悸、身体乏力、多汗异常以及失眠等等,在心理上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躁不安、脾气暴躁、思绪不定、情绪失稳等等,这些症状给绝经后的女性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关于更年期综合征的根本性病因至今医学界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公认的原因之一就是内分泌失调,其他常见因素还有精神因素、性格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等,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虚劳、脏躁、惊悸、不寐、头痛、月经不调、郁证等等,严重者还会出现“癫证”。
目前中医针对更年期综合征出现了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思路,本文笔者根据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应用最为广泛,效果也是最为明显的六种治疗方法加以论述。
1 动静主次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从表象症状来看“动”症为主,例如易激惹、情绪不稳、失眠、头痛、烘热汗出、焦虑、心悸等,这些“动”症均是由肾阳衰竭、虚火旺盛以及虚阳浮越等“静”症所致。
因此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时候应该抓住此病的本质,以“治静”入手,调理患者肾阳之气,理“静”以治“动”。
2 心、脾、肝与肾的综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根本性病因虽然在肾,但是在临床上经常表现为心、脾、肝多病症,且所发病症与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补足肾气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脏器。
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症状中一个非常显著的表现就是情绪激动、易怒,这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由于真水亏耗而导致肝阳易张、肝火易亢,针对此证可以使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由于肾阳亏弱,肾水济不达心,心火焦旺而不得润济,患者容易心悸、失眠、健忘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谈敏华上海浦东新区万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 201313【摘 要】更年期综合征是中老年女性身心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其发病的机理较为复杂,从中医辨证施治的角度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在近年来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效,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详细论述目前较为成熟的6种治疗思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作用机制。
中医辨治更年期综合征研究进展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女性进入更年期阶段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综合症状。
中医一直以来都注重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以及整体的身心健康。
在对待更年期综合征方面,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综合、个体化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探讨中医辨治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一、病因学研究方向1.1 五脏失调理论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五脏功能失调引起的。
通过研究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可以判断出哪个脏器功能失调,从而进行相应的调理。
1.2 十二经脉理论中医认为十二经脉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调理经脉的畅通,可以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
1.3 气血阴阳理论中医辨治更年期综合征还强调平衡人体的气血和阴阳。
根据不同个体的体质特点,采取相应的中药调理措施。
二、中医辨证施治研究方向2.1 虚实辨证理论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中医将更年期综合征分为虚证和实证两类。
对于虚证,中医药物可以调补气血、滋阴养血;对于实证,中医药物可以清热解毒、疏肝理气。
2.2 方剂治疗中医通过对经典方剂的研究和总结,开发出了一系列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方剂。
例如,四物汤、八珍汤等方剂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2.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辨治更年期综合征中常用的疗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以缓解相关症状。
三、现代药理研究方向3.1 激素水平调节中医药物对于调节更年期患者的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药物的配伍和剂量的控制,可以达到平衡激素水平的效果。
3.2 抗氧化作用更年期综合征的病理机制与氧化应激有关。
中药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症状。
3.3 免疫调节作用中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减轻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
结语中医辨治更年期综合征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然而,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提高疗效,为更多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辨治更年期综合征也需要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自拟滋补肝肾组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滋补肝肾是中医中常用的方法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因为肝肾在中医理论中是掌控女性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重要脏器,滋补肝肾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的平衡,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
以下是我自拟的滋补肝肾组方,针对不同症状进行治疗,以评估其疗效。
组方名:滋补肝肾方组方成分:1. 当归:滋补肝血、调理经血,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
2. 熟地黄:滋补肾阴、调节内分泌,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潮热、心悸等症状。
3. 川芎:活血化瘀,缓解经痛和月经不调。
4. 黄莲:清热燥湿,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盗汗、失眠等症状。
5. 丹参:活血化瘀,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血瘀症状,如乳房胀痛、经血凝块等。
6. 熟地、牛膝、水解胶原蛋白等滋补肾阳药物:补充肾阳,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疲乏无力等症状。
适应症:更年期综合征的各种症状,如潮热、盗汗、心悸、乳房胀痛、经血凝块、经痛、月经不调等。
用法用量:每日服用2次,每次口服组方剂量为10克,可根据症状的轻重调整剂量。
治疗效果评估:1. 潮热、盗汗、心悸:滋补肝肾方中的当归和熟地黄具有滋补血液和调节内分泌的作用,能够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潮热、盗汗、心悸等症状。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来评估疗效。
2. 乳房胀痛、经血凝块:滋补肝肾方中的丹参和川芎能够活血化瘀,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乳房胀痛和经血凝块等症状。
通过观察患者的乳房是否不再胀痛,经血是否变得流畅来评估疗效。
4. 疲乏无力:滋补肝肾方中的滋补肾阳药物能够补充肾阳,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疲乏无力等症状。
通过观察患者是否精力充沛、疲劳感是否减轻来评估疗效。
通过对上述症状的观察和评估,可以初步评估滋补肝肾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评估方法,具体的疗效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评估。
滋补肝肾方作为中药组方,还需要考虑患者的体质、病理机制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是女性从中年期向老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段,一般出现在45—55岁之间。
在这一时期,由于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体内雌激素的水平可明显下降,从而使其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障碍的病理变化。
这种全身性的病理变化就叫做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善怒易哭、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眩晕耳鸣、健忘、心悸不眠、月经紊乱、关节疼痛等为主。
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属于“百合病”、“脏躁”、“郁证”等病症的范畴。
主要由年老肾气虚衰、脏腑经络失养、气血阴阳失衡等原因所致,与心、肝、肾的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施治:1.肝郁胆虚型更年期综合征:该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可表现为情绪抑郁、经常叹息、心悸胆怯、易恐善惊、坐卧不宁、胸胁和乳房胀痛、月经紊乱、舌质红、苔薄、脉弦细。
治疗该型更年期综合征应坚持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的原则,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合安神定志丸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柴胡、枳壳、香附、炙甘草、川芎各9克,白芍12克。
茯神15克,远志5克,菖蒲6克,龙齿30克。
将上药用水煎煮(龙齿应先煎20分钟)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下。
患者易恐善惊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淮小麦、磁石各30克。
磁石应先煎20分钟。
患者月经紊乱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当归9克,益母草、菟丝子各15克。
2、肾亏肝旺型更年期综合征:该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五心烦热、烘热汗出、急躁易怒、心悸失眠、月经紊乱、腰腿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数。
治疗该型更年期综合征应坚持滋阴益肾、平肝潜阳的原则,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知母、黄柏、山茱萸、丹皮、天麻各9克,钩藤、生地各15克,石决明、珍珠母各30克,泽泻、桑寄生、杜仲各12克。
将上药用水煎煮(石决明应先煎,钩藤应后下)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
分3次服下。
患者若有月经量多、迁延不净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天冬15克,阿胶9克。
中医药调理更年期综合征的方法及原理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内分泌系统的变化而出现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症状。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调理方法,在缓解更年期综合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调理更年期综合征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以及经络学说等。
在中医药理论中,更年期综合征被归类为“妇科病”,主要与女性的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二、中医药调理更年期综合征的方法1.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药调理更年期综合征的核心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如补肾益气、调理气血、清热解毒等。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熟地、黄芪、白芍等,它们具有调理内分泌、缓解症状的作用。
2. 饮食调理中医药强调“食疗”,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食材的选择,可以起到调理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
例如,多食用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花生、核桃、菠菜等,可以缓解更年期综合征中的潮热和出汗等症状。
3. 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和草药的药性,刺激经络和穴位,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
在调理更年期综合征中,艾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药调理更年期综合征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经络和穴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身体的不适症状。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捏、推、拿等,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穴位进行按摩。
三、中医药调理更年期综合征的原理中医药调理更年期综合征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理阴阳平衡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女性体内的阴阳失衡所致。
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可以平衡体内的阴阳,缓解症状。
2. 调理气血运行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中医药可以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症状。
3. 调理脏腑功能中医药调理更年期综合征主要是通过调理女性的肝、脾、肾等脏腑功能,使其恢复正常,从而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