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896.50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究学习:1.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 1 mm 深。
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总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
九年级物理常考点复习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不同的情况表现为不同的力)第二节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及体积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高温传低温)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1、比热容: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一节:内能的利用第二节:热机1、内燃机: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4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完成1次工作循环、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热值。
第十三章 热和能13.1分子热运动【知识图谱】扩散现象:不同物体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物质 分子 分子动理论: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达标训练】一.填空题1.从炸鸡店门前走过,可以闻到炸鸡腿的香味,这是__________现象。
2.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去年我国卫生部首次发布了《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有7.4亿人正在遭受二手烟的危害。
那么我们能闻到二手烟是___________现象,请你给13.1-1图填加一句宣传语_______。
3.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_力。
4.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
5.在室内煮咖啡,很快能闻到香味,煮沸后香味更浓,说明________________越高, ___________越激烈。
二.选择题1.关于微观粒子,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下列正确的是( ) A.分子 原子 电子 质子 B.电子 质子 原子 分子 C.分子 原子 质子 电子 D.分子 质子 电子 原子2.扩散现象(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 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3.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校园里花香四溢 B.湖面上柳絮飘扬 C.公路上大雾弥漫 D.工地上尘土飞扬4.下列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飘舞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雪片飞扬 5.如图13.1-2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
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说明了()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间隙【能力拓展】三.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煤在墙角放置一段时间后,墙面变黑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C.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宜人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2.下列这些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泡在开水里的一块冰糖过会儿不见了B.用烧杯盛些脏水,在阳光下能看到许多微粒在不断运动C.汽车在公路上急驶而过,尘土四处飞扬D.用一般的显微镜就能观察到很多细菌在活动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A.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B.破镜不能重圆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D.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4.关于厨房中的物理现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小勺盐放入满杯的水中,水未溢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C.洗碗时“油花”漂在水面上,其原因是油的密度比水小D.拧开醋瓶盖,醋味扑鼻,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感受中考】1.(2010年新疆)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雪花飘飘B.阴雨绵绵C.花香怡人D.雾气漫漫2.(2012年新疆)如图13.1-3,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是因为()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D.分子间有引力3.(2012年滨州)检查酒驾时,司机打开车窗,交警闻到车内有酒精气味,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
2019中考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人教版复习第十三章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室里安静看书的我们都在努力,小编整理了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复习第十三章内容,以供大家参考复习。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人教版复习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常考点1.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第二节内能常考点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及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常考点1、比热容: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103J/,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103J。
九年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九年物理重要知识点1第十三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能量的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c=3、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 J/(kg·℃)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班级姓名组别【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课本预习】物质的构成1、常见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的,一般的直径只有,通常以为单位来量度。
2、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这些、。
分子热运动。
1、的现象,叫做。
2、现象可以在之间发生,也可以在之间发生。
3、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
越高,运动越剧烈。
4、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叫做。
分子间的作用力1、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
之间的使得和的不致,因而和能保持一定的。
2、现象还可以看出,物体的不是紧密地,而是彼此之间。
但压缩和很困难,这是因为。
3、之间既有又有。
当被时,的距离变小,表现为;当被时,间的距离变大,表现为。
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和,具有一定的和。
4、相距,就变得十分的,可以。
相距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因此,具有,容易被。
X K b1.C o m5、通常之间的比的小,比的大;之间的比的小,没有,运动。
这样的结构使得,没有确定的,具。
6、常见的是由大量的、构成的;内的在不停地做;之间存在和。
【预习检测】1. 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
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2016--2017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大纲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②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知识点汇总笔记就是未来大家方便翻看,总结重点知识点的地方。
因此物理学习也是一样的,这里的学习技巧就是把一类的东西记在一起,既方便查看也方便背诵。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知识点汇总1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初三上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