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长沙(1949年至2016年)
- 格式:xls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
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
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意即国民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共产党也不见得能解决这个问题。
而今,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使艾奇逊之流的资产阶级唯心史观彻底破产。
1953年至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8.4%,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奇迹。
不仅使13亿人口(比艾奇逊当时看到的多了1.7倍)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并且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一、前30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立即着手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一)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旧中国的经济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经济。
在抗日战争以前,现代性质的工业仅占百分之十左右,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占了百分之九十左右。
到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掠夺压榨,特别是长期战争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
1949年同旧中国生产力发展鼎盛时期的1936年相比,工业生产下降50%,钢产量由92万吨降为15万吨,原煤由6000多万吨降为3000多万吨,棉纱由245万件降为180万件;农业生产下降20%多,粮食产量由2700多亿斤降为2100多亿斤,棉花由1600多万担降为800多万担。
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河运、海运、空运)遭到严重破坏。
国民党政府为维持其反动统治和发动内战,滥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使市场混乱、民不聊生。
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新中国成立后要发展经济,必须首先治理国民党政府留下的乱摊子,先有经济的恢复,才能有经济的发展。
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和措施:一是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权;二是没收官僚资本,发展国营经济;三是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四是保护和发展私营工商业;五是统一财经工作,彻底稳定市场。
中国共产党百年创造的经济奇迹及启示作者:张占斌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第4期张占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潮头,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1949年创建了新中国,收回了近代以来被帝国主义国家攫取的经济主权,开始了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探索历程;1978年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不断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实现了远高于全球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是70多年来全球平均经济增速最高的经济体。
1952年至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从679亿元增长至99万亿元,增长了1459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19元增长至70891元,增长了595倍;货物对外进出口额从19.4亿美元增长至45778亿美元,增长了2359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由EPS DATA整理)现在中国已经从一个极端贫困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中上等收入国家,按经济总量计算,已经连续十多年处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并且实现了全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减贫。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站在100万亿元的历史起点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创造了世界瞩目、人民满意、载入史册的经济发展奇迹。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实现“站起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急转直下,曾经长久地深陷于低收入发展的泥潭,进入积贫积弱的“百年国耻”阶段。
1900年中国的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13%,到了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数据下降为5%,中国一度沦为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当时全世界只有10个国家的人均GDP低于中国。
1.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____的目标初步实现,____的笼子越扎越牢,____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A.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B.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C.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D.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2.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针对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个新概念——“______”A.中国智造2025B.中国制造2025C.中国创造2025D.中国工业20253.当地时间7月7日下午,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青海省____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五十一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A.青海湖B.可可西里C.格尔木D.德令哈4.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____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A.社会主义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中级阶段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5.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持编纂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新媒体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在京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____作为新名词首次出现在蓝皮书中。
同时,人工智能也成为去年新媒体发展的一大亮点。
A.知识经济B.实体经济C.虚拟经济D.共享经济6.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中最新设立的勋章是______。
A.“共和国勋章”B.“八一勋章”C.“七一勋章”D.“友谊勋章”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
A.“五位一体”总体布局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C.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D.中国共产党领导8.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并全文发布了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2016年全国各城市GDP排名百强名单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744127亿元,同比增长6.7%。
2016年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100强排名如下:详细排名:1.上海26688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415万)2.北京24541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171万)3.广州(广东1)20004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667万)4.深圳(广东2)193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077万)5.天津178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547万)6.重庆17010亿元,同比增长10.7%(人口:3372万)7.苏州(江苏1)154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1060万)8.武汉(湖北1)11756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1061万)9.成都(四川1)11721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万1573)10.杭州(浙江1)1170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889万)11.南京(江苏2)1045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24万)12.青岛(山东1)101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71万)13.长沙(湖南1)9309亿元,同比增长9.4%(人口:743万)14.无锡(江苏3)9157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651万)15.佛山(广东3)860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735万)16.宁波(浙江2)856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83万)17.大连(辽宁1)815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669万)18.郑州(河南1)792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957万)19.沈阳(辽宁2)7644亿元,同比增长3%(人口:829万)20.烟台(山东2)7003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702万)21.济南(山东3)68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06万)22.东莞(广东4)6770亿元,同比增长8.1%(人口:832万)23.泉州(福建1)661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51万)24.南通(江苏4)6607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30万)25.唐山(河北1)6474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80万)26.西安(陕西1)648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71万)27.哈尔滨(黑龙江1)62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01万)28.合肥(安徽1)620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779万)29.福州(福建2)605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734万)30.长春(吉林1)586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767万)31.石家庄(河北2)5822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49万)32.潍坊(山东4)5746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927万)33.徐州(江苏5)57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67万)34.常州(江苏6)570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470万)35.温州(浙江3)5110亿元,同比增长8%(919万)36.绍兴(浙江4)4800亿元,同比增长5%(501万)37.鄂尔多斯(内蒙古1)4678亿元,同比增长7.3%(人口:201万)38.济宁(山东5)46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08万)39.淄博(山东6)440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464万)40.大庆(黑龙江2)4350亿元,同比增长1.5%(人口:281万)41.盐城(江苏7)438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21万)42.扬州(江苏8)4375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61万)43.昆明(云南1)4370亿元,同比增长6.4%(人口:726万)44.南昌(江西1)436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30万)45.临沂(山东7)4305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124万)46.东营(山东8)4013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209万)47.包头(内蒙古2)3969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276万)48.台州(浙江5)3930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603万)49.泰州(江苏9)3924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08万)50.嘉兴(浙江6)3836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455万)51.洛阳(河南2)3795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662万)52.厦门(福建3)3737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67万)53.镇江(江苏10)3706亿元,同比增长9.1%(人口:311万)54.金华(浙江7)3662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536万)55.泰安(山东9)3630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556万)56.南宁(广西1)3629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666万)57.沧州(河北3)362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680万)58.襄阳(湖北2)3600亿元,同比增长8.6%(人口:550万)59.宜昌(湖北3)3591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405万)60.邯郸(河北4)350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917万)61.榆林(陕西2)3412亿元,同比增长5%(人口:375万)62.惠州(广东5)339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476万)63.呼和浩特(内蒙古3)3319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300万)64.威海(山东10)3257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280万)65.中山(广东6)3213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312万)66.保定(河北5)315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1017万)67.漳州(福建4)3111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496万)68.贵阳(贵州1)3077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468万)69.吉林(吉林2)3001亿元,同比增长6%(人口:441万)70.德州(山东11)299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650万)71.鞍山(辽宁3)2988亿元,同比增长3%(人口:364万)72.太原(山西1)2985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429万)73.聊城(山东12)2905亿元,同比增长7.4%(人口:591万)74.乌鲁木齐(新疆1)2824亿元,同比增长10.1%(人口:353万)75.衡阳(湖南4)282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34万)76.常德(湖南3)2819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607万)77.岳阳(湖南2)2735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559万)78.南阳(河南3)272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1009万)79.淮安(江苏11)2717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564万)80.茂名(广东7)2679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601万)81.滨州(山东13)2587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80万)82.芜湖(安徽2)2571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365万)83.湛江(广东8)25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16万)84.菏泽(山东14)255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843万)85.江门(广东9)2406亿元,同比增长7.4%(人口:448万)86.柳州(广西2)2401亿元,同比增长7.2%(人口:375万)。
2016年长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沙县统计局2016年长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依旧复杂多变,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发展主线,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着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831.7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374.6亿元,增长13%。
图12012-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2016年长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沙县统计局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8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2万美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6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是5.8:65:29.2,与2015年的5.8:70.3:23.9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平,第二产业下降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5.3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69.1%、28.5%,分别拉动GDP增长0.3、7.5、3.1个百分点。
图22015年、2016年产业结构就业形势良好有序。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21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2915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82人。
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
2016年长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沙县统计局二、农业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8亿元,比上年增长(按可比价计算,下同)4.6%。
其中农业产值69.9亿元,增长8.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8.8%;林业产值3.8亿元,增长7.9%,占3.2%;牧业产值41亿元,下降2.8%,占34.5%;渔业产值2.9亿元,增长7%,占2.4%。
2021年浙江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真题(A卷)(完整版)一、常识判断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许多党的建设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
下列关于党的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B.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C.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D.党内民主建设是党的纪律建设的核心任务2.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
下列不属于会议确定的2021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的是:A.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B.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C.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D.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下列关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C.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4.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的祖国》是反映抗美援朝历史经典影片《英雄儿女》的插曲B.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以运动战为主,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C.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都是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D.“三八线”是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军事分界线,将朝鲜半岛大致分为南北两部分5.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关于“天问一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B.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C.其名字来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D.着陆器计划在火星表面降落并完成巡视任务6.下列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甲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手机B.甲在小区倒车时撞上路边的小孩C.甲每天搭乘同事乙的车上下班D.甲承诺为乙的贷款承担保证责任7.下列行为不属于电信网络诈骗的是:A.钱某编写欠缴房租短信向不特定人群发送,非法获利5万元B.赵某通过电话向老年人推销质次价高的工艺品,非法获利5万元C.李某趁舍友熟睡,重置其微信转账密码并将关联银行卡内5万元转给自己D.孙某冒充公检法人员,利用网络电话,要求对方将5万元汇至指定的安全账户8.毒品严重损害吸毒者本人身体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GDP数据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GDP数据新中国以来至(1950—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此时中国官方没有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948年没数据,所以不知道增长率)1949年 466亿元 1950 23.4% 1951 19% 1952 18.3 (73.8%比49年)1953 30.3% 1954 9.4% 1955 5.6% 1956 16.5% 1957 (67.84%比52年)第一个5年计划 1958 32.2% 1959 19.5% 1960 5.4% 1961 -31.0% 1962 -10.1%(3.4%比57年)第二个5年计划大跃进、三年人祸-1959年至1961年1963 9.5% 1964 17.6% 1965 20.4% (55.04%比62年) 1966 17.3%1967 -9.6% 1968 -4.2% 1969 23.8% 1970 25.7% (58.08%比65年)第三个5年计划 1971 12.2% 1972 4.5% 1973 9.2% 1974 1.4% 1975 11.9% (45.28%比70年)第四个5年计划 1976 1.7% 1977 10.7% 1978 11.7%(25.75%比75年) 结束到改革开放前夕(1966年5月-1976年10月)1949年GDP基数为1.00;1957年为2.91;1978年为13.50;2007年为200.001978年GDP基数为1.00;2007年为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