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所考博高分子专业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455.81 KB
- 文档页数:1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高等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98.15 K,已知气相反应2CO(g)﹢O2(g) → 2CO2(g)的r m ΔG﹦-514.2 kJ/mol,则发生1 mol 反应进度的Δr Am: (C)A. r m Δ A﹦-514.2 kJ/molB. r m Δ A﹦0C. r m Δ A>-514.2 kJ/molD. r m Δ A﹤-514.2 kJ/mol2.1mol 苯(l)在正常沸点完全变为蒸气时,一组不变的热力学函数是:(C)A. 温度、压力、定压热容B. 热力学能、温度、吉布斯函数C. 温度、总(系统和环境)熵、吉布斯函数D. 热力学能、焓、熵3.在一定压力下,纯A 的沸点、饱和蒸气压和化学势分别为b T∗,A p∗,A μ ∗,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形成溶液后分别变成b T ,A p ,A μ ,因此有:(D)A. b T > b T∗,A p >A p∗,A μ > A μ∗B. b T < b T∗,A p <A p∗,A μ < A μ∗C. b T < b T∗,A p >A p ∗,A μ < A μ∗D. b T > b T∗,A p <A p ∗,A μ < A μ∗4.298 K,浓度均为0.01 mol·kg−1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γ±最大者是:(A)A.KC lB.CaC l2C l3D.ZnSO45.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界面张力间的关系是:(B)A. s g σ < l s σB. s g σ > l s σC. s g σ﹦l s σD. g s σ< l g σ6.298 K 时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l)和NaCl(2)溶液,两溶液中Na+的迁移数1 t 与2 t 之间的关系为:(C)A. 1 t ﹦2 tB. 1 t > 2 tC. 1 t < 2 tD.无法比较7.下面属于水包油型乳状液(O/W 型)基本性质之一的是:(A)A.有导电性B.易于分散在油中C.无导电性8.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正吸附的是:(D)A.烧碱B.蔗糖C.食盐D.肥皂二、填空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四个过程:(a)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由始态(p1,V1,T)变化到末态(p2,V2,T)(b)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c)物质的量分别为n B,n C的纯液体B,C在恒温恒压下形成理想状态混合物的混合过程(d)绝热,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过程。
1991-结构与性能1.试从聚合物的本体结构和极性扼要叙述能够相互容混的聚合物应满足的条件。
相容同晶型高分子共混物和相容络合型高分子共混物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测定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的相容性?答:能够相互容混的聚合物应满足的条件为:结构和极性上组分聚合物之间应相近或相似,或不同聚合物间能形成化学键或氢键。
相容同晶型高分子共混物是由于组成共混物的组分聚合物间相容性好且它们的结晶晶型相同,共混后不同聚合物间共同形成结晶,从而形成相容同晶型高分子共混物;相容络合高分子共混物是聚合物共混后能在不同聚合物间形成络合作用,从而形成相容络合高分子共混物。
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的相容性的测定方法有:a将共混物溶解在溶剂中观察是否发生相分离;b将共混物溶液浇铸成膜,观察膜的透明性及脆性来了解其相容性的好坏;c测Tg,观察是否只有一个Tg;d动态力学方法及动态流变方法;e显微技术;h小角X射线衍射。
答:聚合物的内聚能密度是反映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的物理量,一般来说,对于内聚能密度小于290兆焦/米3的聚合物,都是非极性聚合物,由于它们的分子链上不含有极性基团,分子间主要是色散力,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弱,加上分子链的柔顺性好,使这些聚合物材料易于变形,富有弹性,可用作橡胶,只有聚乙烯是个例外,它易于结晶而失去弹性,只能作为塑料应用;内聚能密度大于420兆焦/米3的聚合物,由于分子链有强极性基团,或者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加上分子链结构比较规整,易于结晶、取向,使强度更高,成为优良的纤维材料或工程塑料;内聚能密度在290—420兆焦/米3之间的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居中,适合于作塑料使用。
3.试扼要说明分子量及其分布、温度、压力和剪切速率对聚合物熔体粘度的影响。
为何嵌段和接枝共聚物的熔体粘度高于按按该共聚物分子量和组成的估算值?答:分子量及其分布(一般情况下,分子量越大,粘度越大;在平均分子量相同时,在高剪切速率下分子量分布越宽,粘度越小)、温度(温度上升,粘度降低,刚性分子对温度的变化表现出更大的敏感性)、压力(压力越大,粘度越大)和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对刚性分子链和柔性分子链,粘度对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依赖性不同,柔性分子比刚性分子有更大的敏感性,即随剪切速率增加和剪切应力,柔性分子的粘度降低更明显)。
2012中科院化学所考博高分子化学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2分每道题,共20分)
1.可生物降解高分子
2.邻近基团效应
3.理想共聚和交替共聚
4.热塑性
5.自动加速效应
6.导电高分子
7.活性聚合
8.低密度聚乙烯
9.嵌段共聚物和无规共聚物
二合成题(要求写出反应条件)(每题5分)
1.用开环聚合和ATRP来制备聚环氧乙烷-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2.合成尼龙-66
3.合成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
4.合成聚乙烯醇
5.用光气和双酚A合成PC
6.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三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组成,催化机理、以及适用的单体种类。
四简述ATRP的基本原理、相对自由基聚合的优势
五就分子量与时间的关系以及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讨论逐步聚合与连锁聚合的区别
六自由基聚合的引发效率,主要终止方式有哪几种?
七高度支化的聚合物,与线性聚合物的区别?
八计算题
1.一个关于缩聚反应中数均分子量和反应程度关系P,基团比的计算。
记住公式就好。
2.异丁基锂作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引发剂浓度=1.2mol/L,st=50g。
问制备分子量为一万的聚苯乙烯需多少毫升引发剂?如果体系中存在2mmol甲醇,得到的聚苯乙烯分子量为多大?若想制备分子量为一百万的聚苯乙烯,需多少毫升引发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九实验题
设计一个界面聚合的实验,写出基本原理、所需药品和仪器,以及实验操作流程。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2003~200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3 高物
一、解释20分:溶胀(解);增塑(韧);热力学相变(一级、二级);Mw,Mn;
共聚物均相(非均相)。
二、液晶分类
三、传热速度与T关系
四、Tg的影响因素。
五、η=Aexp(ΔEn/RT),测ΔEn。
六、时温等效原理。
七、三种聚合态研究方法。
八、高物内容、联系。
2004 高物
一、名词解释(20分)
1.交联结构;
2.构象、构型;
3.内聚能、内聚能密度;
4.液晶态、液晶;
5.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
二、根据非晶态聚合物力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特征,说明其随温度变化表现
出的三种力学状态和两个转变温度。
(8分)
三、写出描述聚合物结晶的Avrami方程,并说明其中参数的含义。
聚合物结
晶过程与该方程的符合情况如何?影响聚合物结晶过程的因素有哪些?(20分)
四、解释聚合物晶体的平衡熔点,并说明如何通过实验方法获得聚合物的平
衡熔点。
(8分)
五、指出高分子分子量分布的三种测试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20分)
六、说明高分子θ态的特征以及它在高分子科学中的意义。
(8分)
七、试说明分子振动光谱在聚合物链结构和形态研究方面能提供的定性和定
量信息。
(16分)。
华中理工大学二00一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高分子化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自动加速现象2.理想衡比共聚3.凝胶点4.扩链5.化学计量聚合二.选择填空(每题1分,共7分)1.在阳离子聚合中,异丁烯以SnCL4作引发剂,下列物质为共引发剂,其聚合速率随引发剂增大的次序是。
a.硝基乙烷》丙烷》氯化氢b.丙酮》氯化氢》硝基乙烷c. 氯化氢》硝基乙烷》丙酮 2.作为α-烯烃的配位阴离子聚合的主引发剂,其价态不同的过度金属组合物的定向能力大小的次序是。
a. TiCL3(α,γ,δ)>TiCL2>TiCL4 b. TiCL2>TiCL4>TiCL3(α,γ,δ) c. TiCL4>TiCL3(α,γ,δ)>TiCL2 3. 既能进行阳离子聚合,又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单体,有和。
a. 异丁烯b.甲醛c.环氧乙烷d.丁二烯e.乙烯基醚4.在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中,聚氯乙烯的平均聚合度主要决定于向转移的速度常数。
a. 溶剂 b. 引发剂 c .聚合物d. 单体5.下列聚合物中和是热塑性弹性体。
a.ISI b.BS c.BSB d.SBS e.SIS 注:I表示聚异戊二烯链节B表示聚丁二烯链节S 表示聚苯乙烯链节三.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式(每题3分,共6分)1.氨氧化法制备聚丙烯腈2.以乙烯为原料制备聚氯乙烯四.填空(每空1分,共17分)1.在缩聚反应中聚合的聚合度稳步上升,延长聚合反应时间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而不是提高。
2.配位聚合的概念最初是解释α-烯烃聚合(用Ziegler-Natta引发剂)极力时提出的,配位聚合是指单位分子首先在的空位上配位,形成某种形式的(常称)随后单体分子相继插入中进行增长。
3. 在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时作了,------------和三个假设。
4.悬浮聚合是单体以悬浮在中进行的聚合,悬浮聚合体系一般由,,和四个基本组分组成。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二O一O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高等物理化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物质的量为n 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的哪一组物理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A〕p 〔B〕V 〔C〕T,U 〔D〕T, p2. 273 K,10p 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A) μ(l) >μ(s) (B) μ(l) = μ(s)(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3. 一封闭钟罩中放一杯纯水A 和一杯糖水B,静止足够长时间后发现:〔〕〔A〕 A 杯水减少, B 杯水满后不再变化〔B〕 A 杯水变成空杯,B 杯水满后溢出〔C〕B杯水减少, A 杯水满后不再变化〔D〕B杯水变成空杯,A杯水满后溢出4.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 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A) 3 种(B) 2 种(C) 1 种(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5. A 和B 可构成固溶体,在A 中,假设参加B 可使A 的熔点提高,那么B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不能确定6. 反响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响(1/2) N2+(3/2) H2= NH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C) 2 (D) 17.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响,能用以判断其反响方向的是:( )(A) Δr G m(B) K p(C) Δr G m(D) Δr H m8. (1) 处于标准态的CO2(g) 和O2 (g),其标准燃烧焓值为零(2) 因为Δr G m= -RT ln K p,而K p是由平衡时的组成表示的,所以Δr G m表示平衡时产物的吉布斯自由能与反响物的吉布斯自由能之差(3) 水在25℃, p 下蒸发,求算熵变的公式为ΔS m=(ΔH m-ΔG m)/ T(4) 在恒温,恒压下可逆电池反响,求算熵变的公式为Δr S m= Δr H m/ T上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1 , 2(B) 2 , 3(C) 1 , 3(D) 3 , 49.对于催化剂特征的描述,哪一点是不正确的:〔〕(A)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可能实现的反响.(B)催化剂有“中毒〞现象。
2004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一、名词解释1、端粒酶2、嘌呤核苷酸循环3、断裂基因4、模序5、抑癌基因6、RT-PCR7、密码子摆动性8、核心酶9、解偶联机制10、顺式作用元件二、简答题1、血红蛋白氧离曲线为何呈S形?2、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3、酶促反应的机制4、维生素B12为何能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5、IP3、DAG是什么?其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是什么?三、问答题1、试述蛋白质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
2、试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意义,以及后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方向。
3、以操纵子理论说明:细菌如何利用乳糖作为碳源?当葡萄糖与乳糖共存时,如何调节?4、1分子葡萄糖子体内完全氧化生成38个ATP:(1)各个途径以及其中的能量生成?(2)NADH进入线粒体的途径?(3)NADH的呼吸链组成?5、试述血浆脂蛋白分类及作用,载脂蛋白的含义,作用。
LDL升高、HDL降低为何导致动脉粥样硬化?200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一、选择题1、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的序列是A、粘性末端B、回文结构C、TATAATD、聚腺苷酸E、AATAA2、由氨基酸生成糖的过程称为A、糖酵解B、糖原分解作用C、糖异生作用D、糖原合成作用3、四氢叶酸不是下列哪种基团或化合物的载体?A、-CHOB、CO2C、-CH=D、-CH3E、-CH=NH ;4、细胞色素aa3的重要特点是A、可使电子直接传递给氧分子的细胞色素氧化酶B、以铁卟啉为辅基的递氢体C、是递电子的不需氧脱氢酶D、是分子中含铜的递氢体E、含有核黄素5、转氨酶的辅酶含有哪种维生素?A、Vit B1B、Vit B2C、Vit PPD、Vit B6E、Vit B126、下列哪种成分的含量高,则双螺旋DNA的溶解温度也增高?A、G+GB、C+TC、A+TD、A+GE、A+C7、胆红素在肝脏中的转变主要是A、转变成胆绿素B、受加单氧化酶体系氧化C、与葡萄糖醛酸结合D、与清蛋白结合E、直接排除8、密度最低的血浆脂蛋白是A、VLDLB、C、MDLD、HDLE、CM9、操纵子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属于A、复制水平调节B、转录水平调节C、翻译水平调节D、逆转录水平调节E、翻译后水平调节10、关于DNA复制,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原料是4种dNTPB、链的合成方向是C、以DNA链为模板D、复制的DNA与亲代的DNA完全相同E、复制的DNA需要剪切加工二、名词解释1、酮体2、基因3、肽链4、锌指5、核酶6、糖异生7、胆色素8、复制叉9、Km 10、一碳单位三、简答题1、什么是反式作用因子?2、简述脂蛋白的种类。
2023 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考博真题一、名词解释1 染色体重塑2 同源蛋白3 亲和层析4 酶的竞争性抑制5 逆转座子6 糖异生二、举5 例真核生物体内非编码RNA 以及其功能〔往年试题〕三、举5 离GFP 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2023 年试题〕四、真核生物转录起始水平到翻译后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往年试题〕五、蛋白质免疫共沉淀(CoIp〕与ChIP 的原理以及应用2023 年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试题--生物化学1.结合实例说明“生物信息大分子”的概念。
都包括哪些类物质分子。
简要说明其执行“信息功能”的要素。
2.何谓“根本转录因子”,写出 6 个以上的名称。
依据你的理解,推断“类固醇激素受体属于根本转录因子”是否正确,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类固醇激素受体调整基因表达的机制。
3.解释“同工酶”概念,简要说明严格区分同工酶策略。
写出设计酶活性测定体系的留意事项。
4.解释“维生素”概念,丙酮酸脱氢酶系中包括那些维生素?各以何种形式参与酶系组成。
写出维生素D 在体内主要代谢过程。
5.写出胆固醇合成的原料,限速酶,在血液内主要运输形式,以及 6 中以上在体内重要转化物的名称。
6.以填空形式考苯丙氨酸和落氨酸的分解代谢过程。
7.端粒,端粒酶的概念,其特别的生物学功能。
8.肝脏生物转化的概念,特点,反响类型。
胆红素在肝内转化后的产物,以何种形式排出体外。
9.血浆蛋白质主要成分及生理功能。
2023 年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试题--生物化学1.人类基因组的概念,内容和意义。
2.t ransgene 的概念,如何重组,定位,筛选,检测?3.图示PKA.PKC.TPK 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4.蛋白质变性与DNA 变性的区分与应用。
5.肝脏在生物代谢中的作用,假设肝脏发生严峻损伤,可能会发生什么转变?6.比较酶的别构调整与化学修饰调整的异同,及各拘束代谢中的作用。
7.具 5 例辅酶,他们的构造,组成及催化的反响式。
8.有一种α-酮酸参与了糖,尿素,氨基酸,核苷酸代谢,是哪一种。
浙江大学二〇〇五年(秋)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高等分析化学编号 B-0625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1.定量分析中分离和富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你了解那些分离和富集的方法?简述它们分离和富集的原理。
(10分)2.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有分离功能的仪器分析方法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较,有何特点,如何测定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和两组分的分离度(10分)3. 叙述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渗流在毛细管电泳分离中起重要的作用,叙述在石英毛细管中产生电渗流的原理和影响电渗流大小的因素?(10分)4. 溶出伏安法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试说明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
根据样品的不同,可使用的溶出伏安法有那几类?(10分)5.选择一种你熟悉的光谱分析仪器(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和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说明它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应用范围和发展动向。
(15分)6.在建立了一个新分析方法时,精密度和准确度是二个重要的指标。
根据误差理论分析影响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因素。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一个新分析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的高低。
(15分)7.在定量分析的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的计算中,保留数字的多少要符合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请说明有效数字的定义和计算规则。
(10分)8.在分析化学的研究中,需要从实验数据中找出数据间的规律。
请根据下列小题中数字排列的规律,在每题的问号处填入相应的数字。
(每小题2分,共20分)(1)18、20、24、32、?(2)(3)212、179、146、113、?(4)7、13、24、45、?(5)234 (333) 567 345 ( ? ) 678(6)64、48、40、36、34、?(7)(8)5、41、149、329、?(9)7、19、37、61、?(10)0、3、8、15、?浙江大学二〇〇六年(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高等分析化学编号B-0645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一、基本概念题⒈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天然聚合物或由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为一级聚合物, 若其侧基或端基为反应性基团,则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新的聚合物(为二级聚合物),由一级聚合物变为二级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谓之。
⒉缩聚反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 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 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谓之。
⒊乳化作用某些物质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能形成胶束,胶束中能增溶单体,对单体液滴有保护作用,能使单体和水组成的分散体系成为稳定的难以分层的乳液,这种作用谓之。
⒋动力学链长一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开始到真正终止为止,所消耗的单体数目,谓之。
⒌引发剂半衰期引发剂浓度分解至起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谓之。
6、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反应性基团的轻度交联的体型无规聚合物,利用其反应性基团实现离子交换反应的一种高分子试剂。
7、界面缩聚反应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形成两种单体溶液,在两种溶液的界面处进行缩聚反应,并很快形成聚合物的这种缩聚称为界面缩聚。
8、阴离子聚合增长活性中心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的连锁聚合,谓之。
9、平均聚合度平均一个大分子链上所具有的结构单元数目,谓之。
10、阻聚剂某些物质能与初级自由基和链自由基作用生成非自由基物质,或生成不能再引发单体的低活性自由基,使聚合速率为0, 这种作用称为阻聚作用。
具有阻聚作用的物质,称为阻聚剂。
11. 平衡缩聚:缩聚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之比是个常数(称为平稳常数),用K 表示。
该种缩聚反应谓之。
12. 无定型聚合物:如果聚合物的一次结构是复杂的,二次结构则为无规线团,无规线团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谓之。
13. 反应程度P:已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 ol)占起始官能团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应程度,记作P。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和物理》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本《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适用于化学工程及技术一级学科功能材料及应用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考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的基本概念,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分子化学内容主要包括连锁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和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等聚合反应原理,要求考生熟悉相关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合成机理及大分子化学反应,能够写出主要聚合物的结构式,熟悉其性能并且能够对给出的现象给以正确、合理的解释。
高分子物理内容主要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与聚集态结构,聚合物的分子运动,聚合物的溶液性质以及聚合物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导电性能和热性能等,要求考生熟悉相关高分子物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有关聚合物的多层次结构及主要物理、机械性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本科目考试范围为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的基础知识,所涉及的面较广,但不求很深。
要求考生掌握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
高分子化学部分(一)绪论1、考试内容(1)高分子的基本概念;(2)聚合物的命名及分类;(3)分子量;(4)大分子微结构;(5)线形、支链形和体形大分子;(6)聚合物的物理状态;(6)聚合物材料与强度。
2、考试要求【掌握内容】(1)基本概念:单体、聚合物、聚合反应、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聚合度、均聚物、共聚物。
(2)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3)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4)常用聚合物的命名、来源、结构特征。
(5)线性、支链形和体形大分子。
(6)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7)大分子微结构。
(8)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和主要性能。
【熟悉内容】(1)系统命名法。
(2)典型聚合物的名称、符号及重复单元。
(3)聚合物材料和机械强度。
【了解内容】高分子化学发展历史。
(二)自由基聚合1、考试内容(1)自由基聚合机理;(2)链引发反应;(3)聚合速率;(4)分子量和链转移反应;(5)分子量分布;(6)阻聚与缓聚;(7)聚合热力学;(8)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核酸结构与功能一、填空题1. 病毒①X174及M13的遗传物质都是单链DNA。
2. AID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
3. X射线分析证明一个完整的DNA螺旋延伸长度为3.4nm。
4. 氢键负责维持A-T间(或G-C间)的亲和力5•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形式为右手B型螺旋。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C )。
A .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B . 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C •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 (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D. 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E. 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2. 1953 年Watson 和Crick 提出(A )。
A •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B .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D •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3. 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
以下哪些是对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CD )A .哺乳动物DNA约为45C,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C是十分危险的B .依赖于A-T含量,因为A-T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C •是双链DNA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D .可通过碱基在260nm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4. DNA的变性(ACE )。
A .包括双螺旋的解链B•可以由低温产生C.是可逆的D •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巳包括氢键的断裂5•在类似RNA这样的单链核酸所表现岀的二级结构"中,发夹结构的形成(AD )oA •基于各个片段间的互补,形成反向平行双螺旋B •依赖于A-U含量,因为形成的氢键越少则发生碱基配对所需的能量也越少C .仅仅当两配对区段中所有的碱基均互补时才会发生D .同样包括有像G-U这样的不规则碱基配对E.允许存在几个只有提供过量的自由能才能形成碱基对的碱基6. DNA分子中的超螺旋(ACE )A 仅发生于环状DNA 中。
天津大学1996年及2002年高分子化学试题天津大学(2002)一、(16%)名词解释:1. 异构化聚合2. 引发剂半衰期3. 动力学链长4. 邻近基团效应5. 阻聚剂6. 临界胶束浓度7. 笼蔽效应8. 立构规整度三、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1.(10%)用偶氮二异丁腈在90℃引发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过程的各基元反应。
2.(6%)萘钠引发α—甲基苯乙烯聚合的引发反应。
五、(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者打(V),错者打(X)。
1. 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导致诱导分解,它使引发效率降低,聚合度降低。
()2. 自由基聚合中由于自由基大分子的转移使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
()3. 由于氯乙烯单体的活性小于丁二烯单体的活性,因而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低于丁二烯。
()4. 自由基聚合时,由于链终止的活化能很低,终止速率常数远大于增长速率常数,因而增长总速率要比终止总速率小的多。
()5. 聚氯乙烯与锌粉共热脱氢,按几率计算,环化程度只有95%。
()六、(4%)由何种单体合成下列聚合物,写出其合成反应方程式。
1. 聚碳酸酯2. 双酚A型环氧树脂七、(10%)苯乙烯(M1)和丙烯酸甲酯(M2)在苯中共聚,已知r1=0.75,r2=0.20,[M1]=1.5mol/L,[M2]=3.0 mol/L。
作出共聚物组成F1—f1曲线,并求起始共聚物的组成。
八、(15%)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于280℃下进行缩聚,其平衡常数为K=4.9,请回答:1.写出该平衡缩聚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及所得聚合物的结构单元。
2.当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即不除去副产物水,其反应程度和聚合度最高可达到多少?3.若要获得数均聚合度为20的聚合物,体系中的含水量必须控制在多少?举出两种以上的控制方法。
九、(8%)为便于储存和运输,市售的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单体中哪类化合物?若要其进行自由基聚合,使用前如何进行纯化处理?写出苯乙烯进行悬浮聚合制白球时,体系基本组份的化学名称?加入少量二乙烯基苯的目的是什么?天津大学(1996)高分子化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5%)1. 高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材料2. 反应程度和转化率3. 热固性聚合物和热塑性聚合物4. 熔融缩聚和界面缩聚5. 平均官能度与摩尔系数二、两种自由基聚合反应体系:(1)热分解引发剂:Ed=120~150KJ/mol,Ep=20~40KJ/mol,Et=8~20KJ/mol;(2)氧化还原引发剂:Ed=40~60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