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每日作业托管反馈

每日作业托管反馈

每日作业托管反馈
每日作业托管反馈

每日作业托管反馈

每周学生信息反馈

每月学生信息反馈

每学期全方位评价反馈

电子成长档案数据框架由“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个性技能”“成长体验”四大维度构成,每个维度设有若干一级和二级指标:“身心健康”维度下设“身体健康”、“体能素质”、“心理健康”、“道德修养”4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身体形态”、“心肺功能”、“个人保健”等数个二级指标;“学业进步”维度下设“学业水平”“学习动力”“学习状态”3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学科成绩”、“学习动机”等数个二级指标;“个性技能”维度下设“校内兴趣活动”、“校外爱好拓展”、“各类获奖荣誉”3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校本兴趣课程”、“区级及以上社团参与”等数个二级指标;“成长体验”维度下设“阅读体验”、“社会实践体验”、“校园活动体验”、“自主活动体验”4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校内阅读”、“主题活动”、“自主管理活动”等数个二级指标。

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交流力、学习能力与学业成就、体育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与创新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既要肯定学生的优势和发展潜能,又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基本框架由“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个性技能”、“成长体验”四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又细分出不同指标。其中,“身心健康”部分主要记录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状态。“学业进步”部分主要记录学生基础型学科的学习状态与结果。“个性技能”部分主要记录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发展情况。“成长体验”部分主要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校内外各类活动体验情况。

电子成长档案数据框架由“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个性技能”“成长体验”四大维度构成,每个维度设有若干一级和二级指标:“身心健康”维度下设“身体健康”、“体能素质”、“心理健康”、“道德修养”4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身体形态”、“心肺功能”、“个人保健”等数个二级指标;“学业进步”维度下设“学业水平”“学习动力”“学习状态”3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学科成绩”、“学习动机”等数个二级指标;“个性技能”维度下设“校内兴趣活动”、“校外爱好拓展”、“各类获奖荣誉”3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校本兴趣课程”、“区级及以上社团参与”等数个二级指标;“成长体验”维度下设“阅读体验”、“社会实践体验”、“校园活动体验”、“自主活动体验”4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校内阅读”、“主题活动”、“自主管理活动”等数个二级指标。

3.1 “身心健康”维度

3.1.1 为什么采集“身心健康”维度数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学生身心健康事关国家强盛与民族发展。目前,学生近视率、肥胖率、龋齿率高居不下,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不足,进行体育和军训等较激烈运动时有意外发生。面对压力,学生出现心理疾病,道德修养状况令人担忧。对学生身体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记录与评价,可以及时掌握学生身心健康的动态,预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发展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切实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3.1.2 本部分主要采集哪些数据?

主要采集学生身体健康、体能素质、心理健康、道德修养四方面数据。其中,身体健康数据指学生形体形态、健康体检、个人保健检查方面的数据。体能素质数据指学生在肺活量、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巧等方面的数据。心理健康数据指学生在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心理方面的数据。道德数据指学生在国家意识、遵纪守法、集体责任、文明礼仪等道德修养方面的数据。

3.1.3 该部分数据学校如何填报?

3.1.3.1“身体健康”数据,业务部门定期从区卫生局学生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网,通过数据交换平台获得,学校无需另行填报。

3.1.3.2“体能素质”数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数据,由业务部门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网导出,其余测试项目数据由学校通过信息上报系统下载表格填报。

3.1.3.3 “心理健康”数据由区教育学院提供,学校无需另行填报。

3.1.3.4 “道德修养”数据从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中获得,学校无需另行填报。

3.1.3.5 “体能测试成绩表”填报时,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1)样表格式如下:

(3)各年级根据实测项目填写数据。 3.2 “学业进步”维度

3.2.1 为什么采集学生“学业进步”维度数据?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发展的学生,“智”是其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提高学生智力水平也是教育部门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学生智力水平高低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业成就状况上。通过对学生学业成就方面数据的采集、记录、分析与评价,可以具体了解学生、学校及区域层面的学业成就现状,可以将此作为提高学生学业水平,改善教师教学效能、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促进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3.2.2 该部分采集哪些方面数据?

该部分采集学生学业发展的三方面数据,分别为:学业水平、学习动力、学习状态。其中,学业水平数据主要指学生期中、期末考试分数或等第数据。学习动力数据指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自信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学习状态数据主要指学生学业负担、同伴合作、师生关系情况等方面的数据。

3.2.3 该部分数据如何填报?

该部分数据由区教育学院统一提供。 3.3 “个性技能”维度

3.3.1 为什么采集“个性技能”维度数据?

通过学校基础型学科的学习,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整体上具备了最基本的共同能力。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发展过程存在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兴趣和爱好、需要和追求,成为上海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追求,也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着力推进的目标。

学校及市、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特长与技能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这些场所参加的拓展性课程、兴趣小组、社团以及获得的相应奖项,可以较全面显示学生个性特长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就是通过对上述相关数据的采集,全面记录与了解学生个性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找出学生个性发展的优势与欠缺,让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个人,采取适当针对措施,让优势更加突出,欠缺适当得到弥补。

3.3.2 本部分主要采集哪些数据?

该部分主要采集学生个性技能发展的三方面数据,分别为:校内兴趣活动数据、校外爱好拓展数据、区级及以上获奖荣誉数据。其中,学生校内兴趣活动数据主要采集学生基础型学科之外的课程(不包括学校各类学科拓展课程)学习信息,也包括学校开设的各类以社团、兴趣小组、兴趣班等命名的课程学习信息。校外爱好拓展数据主要采集学生参加市、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的各类课程的信息,学生在学校训练,但代表闵行区参加比赛的情况,归并为区级社团。区级及以上获奖荣誉数据,主要采集学生获得区级、市级及以上级别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奖励及荣誉信息。

3.2.3 该部分数据学校如何填报?

3.2.3.1 学生校内兴趣活动数据谁来填报?

2013年3月份数据信息上报系统预计上线,由教育局行政主管科室统一下发上报任务及通知,学校通过信息上报系统进行填报。 3.2.3.2 校内兴趣活动数据上报,学校具体填报方式有几种?

该部分数据信息上报系统提供两种上报方式,一是表格下载填报方式,即学校在信息上报系统里下载“校内兴趣活动表”表格,线下填报好后上传,如学生走班上课的信息。二是在线集中填报方式,由学校相关人员在线直接填报,如学生整班、整年级选课情况。

3.2.3.3 “校内兴趣活动表” 填报时,学校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1

(2OM 制作等。

(3)“活动类型”一栏,主要分:语言类、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自然类和综合类,如:科普英语则填写语言类;机器人大赛则填写科技类;无法归入前五类的则填写综合类。 (4)“课程级别”一栏,目前暂不填写。 (5)“课时量”填写学期总课时量。

(6)“上课地点”填写具体的场地或教室。

(7)“上课形式”填写“走班制”或“整班制”。 3.2.3.4 学生校外爱好拓展类信息数据谁来填报?

该部分数据暂由学校根据教育局行政主管科室通知,从信息上报系统内下载“校外社团参与表”表格,线下填写后上传填报。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该部分数据将逐步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统一提供。 3.2.3.5 “校外社团参与表”填报时,学校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

(3)“活动类型”,主要分:语言类、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自然类和综合类,如:科普英语则填写语言类;机器人大赛则填写科技类;无法归入前五类的则填写综合类。

(4)“校外社团级别”,从“区级”、“市级”、“国家级”中选择。

(5)“主办单位”,主要填“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3.3.3.6 学生区级及以上获奖荣誉,数据提供主体如何划分?

该部分数据暂由学校根据教育局行政主管科室通知,从信息上报系统内下载“区级获奖荣誉表”表格,线下填写后上传填报。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该部分数据将逐步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实践基地、教育学院、普教一科等单位和部门共同提供。

3.2.3.7 学生区级及以上获奖荣誉数据上报方式有哪些?

主要有两种,一是学校在信息上报系统内下载“区级获奖荣誉表”表格,线下填报后统一上传填报。二是在信息上报系统内直接进行个别在线填报。

3.2.3.8 “区级获奖荣誉表”填报时,学校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3)“获奖类型”,主要分:语言类、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自然类、学科类和综合类,如写作大赛归语言类,区、市级运动会归体育类,机器人大赛归科技类。学科类指教育学院举办的各学科竞赛获奖。无法归入前六类归综合类。

(4)“获奖类别”填写“集体”与“个体”两类。

(5)“获奖级别”,填写“区级”、“市级”、“国家级”。

(6)“获奖等级”,填写获奖等级与名次。

(7)“颁奖单位”,填写活动主办单位。

(8)学生团体获奖情况,分别填写在每个获奖学生记录下。

3.4 “成长体验”维度

3.4.1 为什么采集“成长体验”维度数据?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生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中小学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目前,全区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与机会,倡导学生多读书,多参加公益活动,这都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机会。学生个体也通过家庭、自行或同伴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成长体验。

相对学生成长体验形式与内容的丰富多彩,对学生成长体验数据采集与记录方面,目前全区做得还很不够,区域学生电子成长档案想在这方面做出努力与尝试。成长档案通过对学生社会实践体验、校园活动体验、自主活动体验等几方面参与情况数据的采集、记录与分析,可以较完整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体验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美好回忆的记录,对家长来说,可以了解孩子学业之外的其他信息,对教育者来说,可以依此进一步完善教育与管理。

3.4.2 本部分主要采集哪些数据?

该部分采集学生成长经历的四方面数据,分别为阅读体验数据、社会实践体验数据、校园活动体验数据、自主活动体验数据。其中,阅读体验数据指学生校内阅读情况统计。社会实践体验数据指学生每学年参加区、校两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春游、秋游、民族精神代代传、高雅艺术进校园、我的天地我做主等方面的数据。校园活动体验数据指学校开展的各类大型主题活动及学生自主管理情况的数据。自主活动体验数据指学生以个体、家庭、同伴等形式自行参加的校外活动数据。

3.4.3该分数据学校如何填报?

3.4.3.1 该分数据填报主体是谁?

该部分数据主要由学校、家长及学生个人根据教育行政主管科室通知,通过2013年3月份预计上线的信息上报系统填报。

3.4.3.2 本部分一共有几张表,分别是哪些?

共6 张,分别为主题活动表、学生自主管理表、校运动会表、校内阅读信息表、社会实践参与表、公益活动参与表。

3.4.3.3 “主题活动表”填报时,学校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1)该表主要采集学生校内各类大型活动的表现情况信息,如是否参与,参与情况如何,是否获奖等。大型活动主要指学校各类主题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各类节庆及仪式活动等。

(4)“体验类型”一栏,包含: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节庆及仪式活动、特色活动、其他类七种类型。

(4)“活动名称”一栏,填写各校开展活动时的实际名称,如“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2011春季趣味运动会”。

(5)“活动内容”一栏,填写活动开展内容或形式,如征文比赛、拔河比赛等。

(6)“活动地点”填写全名及具体地址,如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闵行区珠城路168号)。

(7)“活动时间”一栏,统一格式为:,如涉及起止时间,中间横线统一用数学符号减号表示。

(8)“展示级别”一栏,指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展示(包含比赛、表演、主持、展览等)的级别,分年级(含班级)、校级两级,没有展示的学生,则“展示级别”后几列信息不填。(9)“展示形式”一栏,填学生在年级、校级展示的具体形式,分比赛、表演、主持、展览、其他五类。

(10)“展示结果”一栏,填展示名次与等第,没有不填。

3.4.3.4 “学生自主管理表”填报时,学校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1)该表主要采集学生在校自主管理信息,包括三方面:一是学生班级小干部担任情况,二是学生校内大值周(小鬼当家、当家中队)岗位担任情况,三是学生校级职务担任情况。(

(4)“班级职务”一栏,填写学生班干部担任情况。

(5)“校内岗位”一栏,填写学生校内大值周(小鬼当家、当家中队)岗位担任情况,如护旗手、礼仪小明星等。

(6)“校级职务”一栏,填写学生少代会职务担任情况。

3.4.3.5 “校运动会表”填报时,学校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1

(2

(3)该表学校只填写学校田径赛的学生参与情况,学生参加学校趣味运动会或体育节的非田径类项目不在填报范畴内。

(4)学生校级以上运动会获奖信息不在该表里填报,在“个性技能”维度下的“区级获奖荣誉表”里填写。

(5)“项目名称”一栏,按照普教一科提供的22项项目填报,填报对象为运动会上所有参加项目学生。

(6)“名次”一栏,用阿拉伯数字填前六名。“学段”一栏,按学校实际分组填写,如一二三学段、四五学段等,分小学组和初中组的按实际年级划分填写。

3.4.3.6 “校内阅读信息表”填报时,学校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1)学校在信息上报系统内下载“校内阅读信息表”表格,填报后上传。

(2)本表主要采集学生校内图书馆借阅信息。

(3

(4

(5)目前学校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可能无法将学生身份证号、学籍号与学生姓名匹配,部分学校可能也无法做到对学生借阅数据归类,各校填报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提供完整数据。

3.4.3.7 “社会实践参与表”填报时,学校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1)通过信息上报系统,学校在线集中填报,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填报。

(2)本表主要采集学生以班级或以上为单位,集体参加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信息。

、三防教育等活动。

(5)“活动名称”,指活动具体名称,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类型下的“民乐乐翻天—小学生民乐欣赏音乐会”。

(6)“活动内容”,填写活动开展内容或形式,如参观、观看表演、活动体验等。

(7)“获奖结果”,填学生活动获奖结果。

(8)“带队教师”,指活动带队教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填写。

3.4.3.8 “公益活动参与表”填报时,学校的操作注意点有哪些?

(1)该部分数据信息上报系统提供两种上报方式,一是由学校采用从信息上报系统内下载“公益活动参与表”表格,线下填报后统一上传方式填报。二是学校在线集中填报。

(2)本表主要采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外公益类活动的情况信息,公益活动如图书义卖、交通规则宣传、低碳环保宣传、垃圾分类宣传、募捐活动、敬老爱老活动、志愿者活动等。

(5)“活动名称”,填写公益活动具体名称,如“蓝天下的至爱——让天真的梦想扬起风帆”捐款活动。

(6)“活动内容”,填写活动开展内容或形式,如低碳宣传、敬老活动等。

(7)“获奖结果”一栏,填学生获奖信息。

(8)“活动岗位”指学生活动中的任务角色,如分发宣传资料、后勤服务等。

3.5 其他需要采集的信息

3.5.1 本部分主要采集哪些信息?

该部分主要采集学生在校基本信息,主要如下:学生所在学校的学校培养目标、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基本信息。学校基本情况如学校性质、学校简称等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如血型、民族、学号等。学生在校开展各种常规活动的时间安排信息。学生每天上课的课程基本信息。学生每天午餐菜单信息及用餐指导信息。学校一周重大活动安排信息。学校校本兴趣课课程开设基本信息。

3.5.2 该部分数据学校如何填报?

该部分信息由学校从信息上报系统下载相关表格,填报后上传。其中,学校办学信息学校每学年填报一次。学校作息表、班级课程表、校本课程表学校每学期填报一次,每周学生午餐表与每周重大活动安排表学校每周填报一次并上传。学校基本情况、学生基本信息、用餐指导信息等信息学校无需填报。

3.5.2.1 该部分信息上报系统内一共有几张表?分别是什么表?

共6张表,分别为:学校办学信息表、学校作息表、班级课程表、校本课程表、每周学生午餐表、学校一周重大活动安排表。

3.5.2.2“班级课程表”有什么填报要求?

(1)一周开设的每节课的名称,各校按照市教委课程计划要求填写。

(2)学校如有特色课程或选修课程,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在相应栏内,多课程

则用英文半角“,”(逗号)分隔。

3.5.2.3“每周学生午餐表”有什么填报要求?

(1)周次写本学期的第几周,如:第一周,依次类推;周一日期写每周一

的实际日期,不考虑国家公休调课的日期变化。如:表示2012年12月

31日。

(2)学生午餐菜单名称,各校根据供餐公司实际提供的菜单填写。每天不足五个菜,则最后项空白不填。

3.5.2.4“学校作息表”有什么填报要求?

(1)按市教委规定,到校时间小学为“8:15”,中学为“8:00”;放学时间各校根据中小学作息安排的相关要求填写。

(2)各列涉及的活动开始时间,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3)备注一栏中填写一周安排的补充说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填写。如:小

学一周固定有一天早放学,则需在备注中注明。

3.5.2.5“校本课程表”有什么填报要求?

(1)课程名称填写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校内拓展型课程、兴趣小组、社团

活动的名称,如:英语情景剧、OM制作等。

(2)课程类型主要分:语言类、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自然类和综合类,如:科普英语则填语言类;机器人大赛则填科技类;无法放入前五类的则填综合类。

(3)课程级别信息目前暂不填写,课时量写学校开设该课程的学期总课时量,上课地点填具体的场地或教室,上课形式填走班制或整班制。

(4)所用教材名称写该课程实际使用的教材的全称,教材性质填“校内自编”或“校外购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