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一.名词解释: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一组编码动物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的统称。
人类的MHC被称为HL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即人白细胞抗原;小鼠MHC则被称为H-2。
HLA位于人的6号染色体短臂上,H-2位于小鼠的17号染色体上2. 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二. 单选题1.人类HLA-I类抗原α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 B )A.第15号B.第6号C.第9号D.第2号E.第8号2.TNF的编码基因位于( D )A.HLA-I区B.HLA-B区C.HLA-II区D.HLA-III区E.HLA-DR区3.对人而言,HLA抗原是( C )A.异种抗原B.改变的自身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D.隐蔽抗原E.异嗜性抗原4.HLA-I 类分子的主要功能是( D )A.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B.向CTL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C.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D.向CTL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E.向B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5.与TH细胞表面CD4 分子结合的部位是( C )A.MHC-I类分子的β链B.MHC-II类分子α1β1区C.MHC-II类分子α2β2区D.MHC-I类分子α链α1α2区E.MHC-I类分子α3区6.肿瘤细胞表面( A )A.HLA-1类抗原显著减少B.HLA-I类抗原显著增加C.HLA-II类抗原显著增加D.HLA-II类抗原显著增加E.HLA-I和II类抗原表达均降低7.多次接纳同一血液供体输血的病人发生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哪种抗体有关( D )A.ABO血型抗体B.抗Ig抗体C.Rh血型抗体D.抗白细胞和血小板HLA抗体E.抗核抗体8.单倍型指的是( D )A.在两条染色体的HLA等位基因的组合B.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C.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D.同一条染色体上HLA等位基因的组合E.决定一个个体HLA特异性的一串基因9.HLA基因复合体中等位基因数最多的是( B )A.HLA-AB.HLA-BC.HLA-CD.HLA-DRE.HLA-DQ10. 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基因除哪一项外,其他全部特性都具有:BA.位于第6对染色休B.性连锁C.共显性D.多态性E.以单倍型为一个单位遗传11.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达哪类分子( C )M HC-ⅡA.只表达MHC-Ⅱ类分子 B.只表达MHC-Ⅰ类分子 C.同时表达MHC-Ⅰ、类分子D.仅同时表达MHC-Ⅰ、MHC-Ⅲ类分子E.同时表达SIgM和SIgD分子12.下列哪一种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HLA-Ⅱ类抗原( A )A.胰岛β细胞B.朗格汉斯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E.巨噬细胞13.HLA-Ⅱ类基因包括( D )A.HLA-A基因B.HLA-A,B,C基因C.HLA-DR基因D.HLA-DR,DP,DQ基因E.C4、C2、Bf基因14.根据HLA复合体的单倍型遗传方式,兄弟和姐妹之间有一个单体型相同的概率是( C )A.10%B.25%C.50%D.75%E.100%15.根据HLA单体型的遗传规律,同胞之间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的概率是( B )A.10%B.25%C.50%D.75%E.100%16.关于HLA-Ⅰ类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表达于专职APC细胞表面B.表达限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C.以β2微球蛋白作为其结构D.其基因与免疫应答基因紧密连锁E.主要参于外源性抗原的提呈17.下列哪一种细胞不表达HLA-Ⅰ类抗原( C )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成熟红细胞D.上皮细胞E.中性粒细胞18.关于HLA-Ⅱ类分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能与辅助受体CD8分子结合B.对Th细胞的活化起限制作用C.由染色体上HLA复合体编码D.由两条糖肽链借非共价键连接而成E.主要存在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19.一般说,与外源性抗原递呈有关的分子是( A )A.MHC-Ⅱ类分子B.MHC-Ⅰ类分子C.MHC-Ⅲ类分子D.CD1分子E.黏附分子20.下列过程中,体现MHC的限制性的是( D )A.巨噬细胞吞噬B.ADCCC.B细胞识别外来抗原D.Tc细胞杀伤E.NK细胞杀伤三.多项选择题:1. HLA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包括( ABCDE )A.参与T细胞在胸腺的分化和发育B.MHC限制性C.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D.引起排斥反应E.约束免疫细胞间作用2.根据HLA的单体型遗传方式,在器官移植供者的选择、法医的亲子鉴定中应用,机制是( ABCDE )A.HLA单体型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B.同胞之间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机率各占25%C.孪生兄弟的HLA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D.亲代与子代之间必然有一个单体型相同E.同胞之间一个单体型相同或不相同机率各为50%3.关于HLA-I类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CD )A.将内源性抗原提呈给CD8T+细胞B.参与外源性抗原的加工C.参与T细胞在胸腺的发育D.编码的基因均为HLA基因E.由两条的重链和两条轻链构成4.HLA-II类分子抗原肽结合区具有的特征是( ABDE )A.引起器官移植排斥反应B.能与外源性抗原肽复合物形式被TH细胞识别C.可结合内源性抗原肽D.决定HLA-II类分子的多态性E.是同种异型抗原决定簇的存在部位5.不表达HLA-I类抗原的细胞有( BDE )A.网织红细胞B.胎盘滋养层细胞C.淋巴细胞D.神经细胞E.成熟红细胞6.HLA具有高度多态性的遗传基础是( ABC )A.HLA复合体多基因性B.HLA基因共显性表达C.HLA复合体复等位基因D.HLA复合体单倍型遗传E.HLA复合体连锁不平衡7.HLA-II类分子Ig样区所具备的特征是( ACD )A.α2和β2功能区组成B.结合Tc表面CD8 分子C.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D.与Ig恒定区有同源性E.α3 和β2M组成8.HLA-II类分子表达异常可见于( BDE )A.肿瘤细胞B.Graves 病人甲状腺上皮细胞C.病毒感染细胞D.原发性胆管肝硬化患者的胆管上皮细胞E.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9.MHC的生物学意义在于( ACD )A.可用于亲子鉴定B.利于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C.赋予机体对环境改变抵抗的能力D.器官移植选择供者必须进行组织配型E.利于限制不同亚群T 细胞的抗原识别10. MHC限制性表现在:BCDEA.ADCC反应B.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C.CD8+T细胞杀伤靶细胞D.T细胞对抗原识别过程E.B细胞与TH细胞的相互作用11. MHC I类,Ⅱ类蛋白质具有如下共性:BCDEA.它们均在所有的有核细胞上表达B.它们均制约T细胞应答C.它们均在细胞上呈共显性表达D.它们都是完整的膜蛋白E.它们均具有遗传多态性12. 父母的HLA分型分别是A9A2B6B9和A3A5B10B7,子女的基因型可能是:ABEA.A9A3B6B10B.A3A2B10B9C.A2A3B9B6D.A5A3B7B6E.A9A5B6B713.HLA-A,HLA-B,HLA-C抗原具有哪些特性?ABCDEA.分布于体内大多数有核细胞上B.在排斥反应中被宿主淋巴细胞识别C.在细胞介导的细胞溶解作用中参与MHC限制作用D.由一条α链及非共价结合的β2微球蛋白所组成E.也能分布于体液中14.参与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和递呈的MHC基因产物有那些?ABA.MHCⅡ类分子B.CLIP链(恒定链)C.低分子量多肽(LMP)D.抗原多肽转运蛋白(TAP)E.HSP(热休克蛋白)四.B型选择题A.HLA-A、HLA-B、HLA-C基因B. HLA-E、HLA-F、HLA-G基因C.C2、C4、Bf基因D. HLA-DP、HLA-DQ、HLA-DR基因E.HLA-DM、HLA-DO 基因1.编码HLA-I类分子( A )2.编码HLA-II类分子( D )A.HLA-B27B.HLA-DR2C.HLA-DR3D.HLA-DR4E.HLA-DR53.与人类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联的是( A )4.与寻常天疱疮相关联的是( D )5.与乳糜泻相关联的是( C )A.成熟红细胞B.胰岛β细胞C.CTLD.神经细胞E.活化T细胞6.不表达HLA-Ⅰ类分子的细胞是( A )7.表达MHC-Ⅰ和MHC-Ⅱ类分子的细胞是( E )8.异常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是( B )A.TAP基因B.HLA-DR基因C.HLA-E基因D.HLA-A基因E.HLA-III基因区9.非经典HLA-I类基因( C )10.编码补体成分的基因位于( E )11.与内源性抗原肽转运相关的基因是( A )A.HLA-Ⅰ类分子轻链β2mB.HLA-I类分子α1和α2结构域C.HLA-Ⅱ类分子α1和β1结构域D.HLA-Ⅰ类分子α3结构域E.HLA-Ⅱ类分子α2和β2结构域12.与T细胞表面CD8分子结合的部位是( D )13.与T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的部位是( E )14.结合加工的内源性抗原肽的部位是( B )15.不是HLA基因编码的产物是( A )五.问答题:1.试述MHC分子在免疫应答调控中的作用?(1)MHC分子结合抗原多肽,供TCR识别。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抗原系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一组基因团,这些基因编码抗原呈递细胞表面上的重要配体。
MHC对于机体的免疫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免疫相关基因区域(Immune-Related Gene Region)中的一个重要组分,位于人类染色体6号上。
MHC分子既可以与抗原片段相结合,也可以与T细胞受体结合,从而介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MHC分子包括I 型、II型和III型。
MHC I型分子MHC I型分子主要分布在大多数核细胞和可移动细胞表面,例如血清蛋白,肺泡巨噬细胞,与百分之95的常见白细胞系统。
MHC I型分子是由聚体组成的,由三个不同的分子组成:MHC I、β2微球蛋白和细胞性的抗原片段(peptide)。
MHC I型分子是识别并介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 T细胞)的重要分子,从而消灭体内的感染和突变细胞。
MHC II型分子MHC II型分子主要分布在专业抗原呈递细胞表面,例如髓样磷脂质巨噬细胞(macrophages)、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B淋巴细胞(B cells )和某些T细胞亚群。
MHC II型分子由两个分子组成:MHC II分子和其中的抗原片段。
MHC II型分子通过识别并介导辅助T淋巴细胞(CD4+ T细胞)的激活,从而提高体液免疫反应的效率,并增加机体对外部抗原的清除能力。
MHC III型分子MHC III型分子是与MHC I型和II型有关的一类基因产品,但与它们不同的是,MHC III型分子的表达主要由调节因子的控制。
MHC III型分子的编码基因包括一些调节因子和多种免疫分子,如组胺和补体成分。
这些免疫分子对于机体的免疫反应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MHC分子的编码抗原系统MHC分子编码抗原系统可以分为A、B、C、DR、DQ、DP等六个大的编码基因群,它们直接参与与免疫系统相关的事件、越一般的MHC 与抗原高度特异的吻合程度越低。
【免疫学总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的产物称MHC分子,生物学功能是提呈抗原肽,调控免疫应答,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人的MHC称为HLA基因(复合体),其产物称为 HLA分子或HLA抗原。
第一节 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MHC结构复杂,显示多基因性、多态性多基因性指复合体由多个紧密相邻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编码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多态性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一、经典的MHCⅠⅡ类基因经典HLAⅠ类基因集中在远离着丝点的一端,按序包括BCA三个座位经典HLAⅡ类基因在复合体中靠近着丝点,结构复杂,顺序由DP、DQ、DR三个压区组成二、ⅠⅡ类基因的表达产物——HLA分子第二节 MHC的多态性一、多态性的基本概念多态性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是一个群体概念,指群体中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异HLA等位基因及其产物结构上存在的差异亦即多态性,主要表现在构成抗原结合槽的氨基酸残基在组成和序列上不同二、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连锁不平衡指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几率高于随机出现的频率单体型指染色体上MHC不同座位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MHC多态性从基因的储备上,造就了不同个体对病原体的反应性和易感性不同。
这一现象的群体效应,赋予物种极大的应变能力。
第三节 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MHCⅠⅡ类分子接纳抗原肽的结构,是位于该分子远膜端的抗原结合槽,Ⅰ类分子凹槽两端封闭Ⅱ两端开放一、抗原肽和HLA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能与HLA结合的抗原都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与MHC分子凹槽相结合的特定部位,称为锚定位,该位置的氨基酸残基称为锚定残基二、抗原肽和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①特定MHC分子可凭借所需要的共用基序选择性地结合抗原肽,有一定的专一性②一种类型的MHC分子可以识别一群带有特定共同基序的肽段,由此构成包容性第四节 MHC的生物学功能一、提呈抗原、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1)提呈抗原供T 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六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复习要点:1.掌握组织相容性抗原、MHC、HLA抗原、HLA复合体的基本概念。
2.了解小鼠 H-2 基因复合体结构及其表达的产物和功能。
3.熟悉①人类 HLA 复合体定位及结构;②HLA 复合体遗传特征;③ HLA 抗原分子表达的调控。
4.掌握 HLA 抗原的结构、功能和组织分布。
5.了解 HLA 分子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的特点。
6.了解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选择题1.与MHC Ⅱ类分子结合的是:A. CD2B. CD4C. CD3D. CD5E. CD82.APC 呈递外源性抗原的关键性分子是:A. MHC I 类分子B. CDl 分子C. MHCⅡ类分子D. 粘附分子E. MHCⅢ类分子3.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是:A. CD2B. CD3C. CD4D. CD5E. CD84.决定MHC分子多态性的因素是:★A. MHC 基因连锁不平衡B. MHC 分子可以分裂C. MHC 分子有相关性D. MHC分子间有交叉反应E. MHC 基因是复等位基因,均为共显性5.关于MHCⅠ类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主要存在于 APC 表面B. HLAⅠ类分子由人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HLA复合体编码C. 2 条多肽链均为 MHC 编码D. 主要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检测E. 参与 B 淋巴细胞的发育6.下列哪些细胞间相互作用受 MHC Ⅱ类分子限制 ?A. NK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B. APC呈递抗原给Th细胞C. Mφ吞噬靶细胞D. Tc 细胞杀伤靶细胞E. B 淋巴细胞识别外来抗原7.最常用于检测淋巴细胞HLA 抗原的血清学方法是:★A. 补体结合试验B.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C. 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D.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 凝集反应8.免疫应答基因的功能是:★A. 控制 Ia 抗原的表达B. 控制 TCR 的表达C. 控制 BCR 的表达D. 控制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E. 控制细胞因子的表达9.移植抗原是:A.CD 分子B.AM 分子C.CKsD.HLA 分子E.Ig 分子10.MHC 的基因是:A.控制免疫应答的基因B.编码 TCR 肽链的基因C.编码 Ig 高变区的基因D.编码 IL-1 分子的基因E.编码 C3 分子的基因11.按产物的结构、表达方式、组织分布与功能可将HLA复合体基因座分为:A.一类B.二类C.三类D.四类E.五类12.小鼠H-2复合体I区编码的抗原属于:A.MHC I类分子B.MHC Ⅱ类分子C.MHC Ⅲ类分子D.MHC样分子E. 以上都不是13.根据单元型遗传方式,同胞之间有一个单倍型相同的概率为:★★A.10%B.25%C.50%D.75%E.100%14.根据HLA复合体遗传特征,同胞之间两个单倍型完全不同的概率为:★★A.10%B.25%C.50%D.75%E.100%15.HLA 的基因型是指:★A.HLA 基因在体细胞一条染色体上的组合B.HLA 基因在体细胞两条染色体上的组合C.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D. 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之组合E. 某一个体 HLA 分子的特异性型别16.HLA 的单元型是指:A. 同一条染色体上 HLA等位基因的组合B. 在两条染色体上的 HLA等位基因的组合C. 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D. 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E. 某一个体 HLA 分子的特异性型别17.HLA 的表型是指:A.HLA 基因在体细胞一条染色体上的组合B.HLA 基因在体细胞两条染色体上的组合C.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D.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E.某一个体 HLA 分子的特异性型别18.HLA Ⅰ类分子肽结合槽可容纳:★★A.6~8 个氨基酸残基B.8~10 个氨基酸残基C.10~12 个氨基酸残基D.12~14 个氨基酸残基E.14~16 个氨基酸残基19.HLAⅡ类分子肽结合槽可容纳:★★A.6~8 个氨基酸残基B.8~10 个氨基酸残基C.10~13 个氨基酸残基D.13~17 个氨基酸残基E.25~37 个氨基酸残基20.HLA 分子多态性部位是:★A.肽结合区B.Ig 样区C. 跨膜区D. 胞浆区E. 以上都不是21.HLA Ⅲ类分子是:★A. 抗体B.粘附分子C.补体成分D.移植抗原E.抗原受体22.表达 HLA I 类分子密度最高的细胞是:A.肝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皮肤细胞D.淋巴细胞E.肌肉细胞23.一般认为,人的 Ir 基因位于:★A.HLA I 类基因区B.HLA Ⅱ类基因区C.HLA Ⅲ类基因区D.IgH 基因区E.以上都不是24.MHC 分子参与下列哪种细胞的分化过程 ?★A. 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淋巴干细胞B. 淋巴干细胞分化为原 T淋巴细胞C. 前 T 淋巴细胞分化为成熟 T 淋巴细胞D. 成熟 T 淋巴细胞分化为记忆 T 淋巴细胞E. 淋巴干细胞分化为原 B淋巴细胞25.在 AMLR 中被自身 T淋巴细胞识别的分子是:★★A.MHC I 类分子B.AMC.MHC Ⅱ类分子D.SmIgE.CKs26.肾移植中各 HLA 基因座配合的重要性依次为:★★A.HLA-DR HLA-B HLA-AB.HLA-B HLA-A HLA-DRC.HLA-A HLA-DR HLA-BD.HLA-A HLA-B HLA-DRE.HLA-B HLA-DR HLA-A27.HLA 检测用于法医上的个体识别是因为:★★A.HLA 检测需要的材料HLA-DR少B.HLA 检测方法简单C.HLA 检测不需要昂贵的仪器D.HLA 复合体的高度多态性,因而能反映出个体特异性E.HLA 复合体很少发生变异28.HLA 细胞学分型技术用于检测:★★A.HLA-A 抗原B.HLA-DR 抗原C.HLA-DP 抗原D.HLA-B 抗原E.HLA-C 抗原29.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又称为:★★A. 沉淀反应B. 凝集反应C. 补体结合试验D.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 E.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30.Ia 抗原是由:★A.MHC I 类基因编码B.MHCⅡ类基因编码C.MHC Ⅲ类基因编码D.MHC 伪基因编码E. 非 MHC 基因编码31. 人单核细胞的成熟标记是:★★A.HLA-A 分子B. HLA-C 分子C. HLA-DP 分子D.HLA-DQ 分子E.HLA-DR 分子32.亲代与子代间必然有一个 HLA 单倍型相同是因为:★A. 单倍型遗传方式B.高度多态性现象C.HLA 基因连锁不平衡D.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E. 性连锁遗传33.能呈递外源性蛋白质抗原的细胞是:★A.CD4+ 细胞B.CD8+ 细胞C. 表达 MHC I 类分子的细胞D. 表达 MHCⅡ类分子的细胞E.TCR+ 细胞34.AMLR 中的反应细胞是:★★A.B 淋巴细胞B. 巨噬细胞C.T 淋巴细胞D.NK 细胞E. 中性粒细胞35.在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非 T 淋巴细胞表面的刺激决定簇是:★★A.HLA-A B C 分子B.HLA-DR 分子C.HLA-DP 分子D.HLA-DQ 分子E.HLA-DM 分子36.体内的同种移植物排斥反应,反应性T淋巴细胞对非己 MHC 分子的识别:★★A. 只受自身 MHC I 类分子限制B. 只受自身 MHC Ⅱ类分子限制C. 同时受自身 MHC I Ⅱ类分子限制D. 不受自身 MHC 分子限制E. 以上都不是37.CD8 分子识别的部位是:★A.MHC I 类分子α1 α2区多态性决定簇B.MHC I 类分子α3 区非多态性决定簇C.MHC Ⅱ类分子α1 、β1区多态性决定簇D.MHC Ⅱ类分子α2 、β2区非多态性决定簇E.MHC I 类分子的β2m38.CD4 分子识别的部位是:★A.MHC I 类分子α 1 、α 2区多态性决定簇B.MHC I 类分子α3 区非多态性决定簇C.MHC Ⅱ类分子α1 、β1区多态性决定簇D.MHC Ⅱ类分子α2 、β2区非多态性决定簇E.MHC I 类分子的β2m39.HLA Ⅱ类分子表达在:A.T 淋巴细胞表面B.血管内皮细胞表面C.APC 表面D.胰岛β细胞表面E.上皮细胞表面40.HLA 不相容所导致的疾病是:A. ABO 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B. 习惯性流产C.血清过敏性休克D.急性肾小球肾炎E.以上都不是41.为病人做器官移植HLA配型时,请从下列供者中选择最佳者:A. 病人父母B. 病人同胞兄弟姐妹C. 病人妻子D. 病人单卵孪生同胞兄弟姐妹E. 病人子女42.静止T淋巴细胞表达哪类MHC分子? ★A.只表达 MHC I 类分子B.只表达 MHCⅡ类分子C.同时表达 MHCⅠⅢ类分子D.同时表达 MHCⅠⅡ类分子E.同时表达 MHCⅡⅢ类分子43.关于 MHC 限制性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是指TCR在识别抗原肽的同时必须识别自身MHC分子B.Tc-靶细胞、Mφ-靶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 I类分子限制C.APC-Th、Th-B、NK细胞一靶细胞间相互作用受 MHCⅡ类分子限制D.T 淋巴细胞在胸腺内经过阴性选择获得 MHC限制性E.T 淋巴细胞在识别同种属细胞的非己 MHC 抗原时也受MHC限制44.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达哪类 MHC 分子 ?A.只表达 MHC Ⅱ类分子B.只表达 MHC I 类分子C.同时表达MHCⅠ、Ⅱ类分子D.同时表达 MHC Ⅰ、Ⅲ类分子E.同时表达 MHC Ⅱ、Ⅲ类分子45.MHC 分子被 TCR 识别的部位在:A.肽结合区B. 跨膜区C. 免疫球蛋白样区D. 胞膜外区E. 胞浆区46.MHC 分子与抗原肽结合的部位在:A. 多态性区B. 非多态性区C. 胞膜外区D. 跨膜区E. 胞浆区47.MHC 分子与T淋巴细胞表面CD4或CD8分子结合的部位在:A.肽结合区B. 免疫球蛋白样区C. 跨膜区D. 胞浆区E.胞膜外区48.MHC 是指:A.染色体上编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B.染色体上编码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C.染色体上编码移植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D.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E.染色体上一组基因群49.Ir 基因编码的抗原称为:★A.HLA 抗原B.H-2 抗原C.TD 抗原D.Ia 抗原E.TI 抗原50.关于 MHCⅡ类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MHC-DR、DQ 、DP 编码的抗原B.由α链和β2m 组成C.表达在 B 淋巴细胞、Mφ和静止 T 淋巴细胞表面D.MHC Ⅱ类分子主要参与内源性抗原处理和呈递E. 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不表达 MHC Ⅱ类分子51.关于 MHC Ⅱ类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由 HLA-DP、 HLA-DQ、 HLA-DR 基因编码B. 分布在 APC 表面C.Th识别抗原时必须同时识别的结构D.Tc杀伤靶细胞时必须同时识别的结构E T淋巴细胞激活后可表达 MHC Ⅱ类分子52.下列哪类基因不属于 HLA 复合体 ? ★A. 编码Ig的基因B. 编码C2、C4的基因C. 编码TNF的基因D. 编码移植抗原的基因E. 调节免疫应答的基因53.下列哪类细胞不表达 MHCⅡ类分子 ?A.活化的 Th 细胞B.MφC.B 淋巴细胞D.树突状细胞E.胰岛β细胞54.下列哪种分子不是 MHC 基因编码的 ?A.β2m B. C4 C. BfD. HLA I 类分子E. HLA Ⅱ类分子55.下列哪类细胞不表达 HLA I 类分子 ?A. 血管内皮细胞B. 淋巴细胞C. 粒细胞系D. APCE. 成熟红细胞56.关于 HLA 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HLA 分子都是由 2 条肽链组成的B. HLA I 类分子的β链为非 HLA 基因编码C. 分析亲代和子代的HLA 表型可进行亲子鉴定D. 血小板不表达 HLA I类分子E. 随机婚配人群中,HLA单倍型相同者极为罕见57.关于MHC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人HLA复合体是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B. 编码的产物参与移植物排斥反应C. 参与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D. 不同种属的哺乳类动物其 MHC 有不同的命名E. MHC 分子实质上是一种异嗜性抗原58.下列哪项不是 MHC 基因编码的产物 ?A.MHC I 类分子α链B.MHC Ⅱ类分子α链C.MHC I 类分子β链D.MHC Ⅱ类分子β链E.C2 、 C4 分子59.下列哪项不属于HLA 分子的结构 ? ★A. 肽结合区B. 跨膜区C. 铰链区D. 胞浆区E.免疫球蛋白样区60.下列哪种疾病与 HLA 分子无关 ?A.强直性性脊柱炎B.I 型糖尿病C.多发性硬化症D.新生儿溶血症E.全身性硬化症61.不能诱导MHCⅡ类分子表达的细胞因子是★★A.IFN- γB.TNF- αC.IL-6D.TGF-βE.GM-CSF62.下列哪种疾病与 HLA 分子无关 ? ★★A. 强直性脊柱炎B. 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C. 血清病D. 发作性睡眠症E. I 型糖尿病6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同种异体间器官移植物存活取决于供者与受者之间HLA型别的相配程度B. 多次输血病人发生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其体内抗 HLA 抗体有关C.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 90%以上具有 HLA-B27 抗原D. 细胞癌变时 HLA I 类抗原表达增加E. I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细胞可表达HLA Ⅱ类抗原64.关于MHC I 类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只存在于白细胞上B.只存在于淋巴细胞上C. 只存在于巨噬细胞上D.几乎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上E 只存在于红细胞上65.与HLAⅡ类分子功能无关的是:★★A. 参与 HVGRB. 参与 GVHRC. 参与诱导抗体产生D. 参与诱导效应 CTL 的形成E. 参与诱导MLR66.与 HLA I 类分子功能无关的是:★★A. 参与 HVGRB. 参与免疫应答调节C. 参与诱导抗体产生D. 参与诱导效应 CTL 的形成E. 参与内源性抗原提呈67.与 HLA-B27 抗原相关性显著的疾病是:★A. 系统性红斑狼疮B. 类风湿性关节炎C. 甲状腺炎D. 重症肌无力E. 强直性脊柱炎68.关于 HLA 的描述,错误的是:★A. 通过分析亲代与子代的HLA表型,可以获知该家庭成员的HLA基因型B.HLAⅡ类抗原是由α链与β链组成的C. 编码 HLA I 类抗原α链和β2m 的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D.HLA 完全相同的纯合子细胞罕见,一般可在近亲婚配的家庭中检出E.血小板表面不表达 HLA 抗原69.MHC 限制性表现于:A.NK 细胞杀伤作用B.ADCC 作用C.T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过程D.B 细胞对TI抗原的识别E.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70.对人而言, HLA 抗原属于:★A. 异种抗原B. 改变的自身抗原C. 隐蔽抗原D. 同种异型抗原E. 肿瘤相关抗原71.编码人β2m 蛋白的基因位于:★A. 第 17 号染色体B. 第6号染色体C. 第 15 号染色体D. 第22号染色体E. 第 2 号染色体72.前T细胞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面MHC分子结合相互作用后,可以:★A. 特异性识别抗原B. 形成免疫自身耐受C. 形成免疫记忆D.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E. 获得 MHC 限制性二、多项选择题1.HLA Ⅱ类基因包括:A.HLA-A、HLA-B、HLA-CB.HLA-DRC.HLA-DPD.HLA-BfE.HLA-DQ2.HLA 分子具有高度多态性,其原因是:A.HLA 基因为单倍型遗传B.HLA 基因是复等位基因C.HLA 等位基因均为共显性D.HLA 基因是连锁不平衡E.HLA 分子间有共同抗原3.关于 HLA 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HLA I 类分子的β2 m为非 HLA 基因编码产物B.分析亲代与子代的 HLA表型可以进行亲子鉴定C.HLA 分子与很多疾病相关D.HLA 分子的肽结合区为肽链的多态性部位E.HLA 分子是引起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4.下列哪些作用受MHC 限制 ?A.T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C.Tc杀伤靶细胞D.NK细胞杀伤靶细胞E Mφ杀伤靶细胞5.下列哪些细胞相互作用受 MHC 限制 ?A.Mφ与ThB.Th与B淋巴细胞C.Mφ与靶细胞D.Tc与靶细胞K细胞与靶细胞6.关于 MHC I 类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2条多肽链分别由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B. 参与内源性抗原的处理和呈递C. 免疫球蛋白样区与CD4分子结合D. Tc杀伤靶细胞受 MHCI类分子限制E. α1、α2为肽结合区7.参与AMLR反应的细胞有:★★A.T 淋巴细胞B.B 淋巴细胞C.MφD.NK 细胞E.粒细胞8.MHC 分子的功能包括:A. 参与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B. 约束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C. 参与T淋巴细胞分化D. 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E. 诱导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9.HLA表达异常与下列哪些疾病的发生有关 ? ★A.移植物排斥反应 B. 肿瘤的发生与转移C. I 型超敏反应D.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E.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10.HLA复合物的遗传特征是:★A.单元型遗传B.高度多态性C.性连锁遗传D.连锁不平衡E.同源染色体交换11.HLA 复合体单元型遗传特点可应用于:★A.器官移植中供者的选择B.亲子鉴定C.法医的个体识别D.研究遗传因素与疾病易患性的关系E. 移植物排斥反应12.HLA 分子结构包括下列哪些区域 ?A. 肽结合区B. 免疫球蛋白样区C.胞膜外区D. 跨膜区E. 胞浆区13.HLA I 类分子表达在哪些细胞表面 ?A. 所有有核细胞表面B. 血小板C. 网织红细胞D. 成熟滋养层细胞E. 神经细胞14.HLAⅡ类分子表达在哪些细胞表面 ?A.Tc 细胞B.B 淋巴细胞C.MφD.DC E 活化的 Th 细胞15.可溶性 HLAⅠⅡ类分子可出现在下列哪些体液中 ?A. 血清B. 尿液C. 唾液D. 精液E. 乳汁16.下列哪些因素影响 HLA 分子的表达 ? ★★A.组织细胞的分化阶段B.某些疾病状态C.某些细胞因子的存在D.某些内分泌激素和神经肽递质E.年龄及性别17.增强 HLA I 类分子表达的细胞因子是:★★A.IFN-αB.IFN-βC.IFN-γD.TNF-αE.TNF-β18.能诱导 HLA Ⅱ类分子表达的细胞因子是:★★A.IFN-γB.TNF-αC.IL-6D.GM-CSFE.IL-119.HLA 与疾病关联的机制包括以下哪些学说 ? ★★A. 分子模拟学说B. 受体学说C. 免疫应答基因学说D. 连锁不平衡学说E. 克隆选择学说20.HLA 分型成为鉴定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因为:★A.亲代与子代间有一条单倍型相同B.HLA 复合体具有高度多态性C.HLA 基因连锁不平衡D.HLA 分型简便易行E.HLA 分型技术误差小21.HLA 血清学分型技术用于检测:★★A.HLA-A 抗原B.HLA-B 抗原C.HLA-C 抗原D.HLA-DP 抗原 E HLA-DR 抗原22.关于 HLA 复合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位于人第 6 号染色体短臂上B.HLAⅠⅡ类基因编码的产物又称移植抗原C.按传统分类方法可分为五类基因D.免疫应答基因位于HLA 复合体内E.与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密切相关23.HLAⅢ类基因的产物包括:★A.C4 、C2 、BfB.HSP70C.CR1D.TNF E Igα、 Igβ24.HLA 的高度多态性显示何种意义 ? ★A. 是高等动物抵御不利环境因素的一种适应性表现B. 维持种属的生存与延续C. 在无亲缘关系人群中寻找配型合适的供体极为困难D. 在医学上作为代表个体特异性的遗传标记E.与疾病相关的机制之一25.下列哪些分子参与内源性抗原的处理和呈递 ? ★A.MHC I 类分子B.TAPC.LMPD.HSPE.TCR26.关于 MHC 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 是染色体上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B. Mφ、B淋巴细胞和活化的Th细胞均表达MHCI、Ⅱ类分子C. 成熟红细胞、胰岛β细胞、甲状腺细胞不表达MHCⅡ类分子D. MHC Ⅱ类分子异常表达可导致自身免疫病E. T 淋巴细胞在胸腺内经过阳性选择获得 MHC限制性28.HLA 分型技术包括:★★A. 血清学分型技术B. 细胞学分型技术C.单倍型分型技术D.DNA 分型技术E.补体分型技术三、填空题1.HLA 复合体 I 类基因位点为、、;Ⅱ类基因位点是、、。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名词解释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体内,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主要功能是以其产物提呈抗原肽进而激活了T淋巴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2.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是人类的只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因其首先在人白细胞表面发现而命名。
根据结构和功能分为HLAⅠ类分子和HLAⅡ类分子两种。
3.HLA I类分子:由重链(α链)和β2m组成的异二聚体,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是加工提呈内源性抗原的关键分子。
4.HLA ‖类分子:由α链和β链组成,主要表达于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表面,是加工提呈外源性抗原的关键分子。
5.共显性(co-dominance):即同源染色体对应座位上的两个等位基因都能得到表达,HLA 基因具有共显性特点,所以一个免疫细胞的表面通常可以检测到分别来自于父母双方的6对共12种HLAⅠ类和Ⅱ类分子。
6.MHC多态性(MHC polymorphism):是一个群体概念,指一个基因座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即群体中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
7.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指分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概率高于随机出现的概率。
8.HLA单体型(HLA haplotype):指染色体上MHC不同座位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
9.锚定残基(anchor residue):抗原肽往往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和HLA分子凹槽相结合的特定部位,称为锚定位,该位置上的氨基酸残基称为锚定残基。
10.MHC包容性(MHC flexibility):HLA分子对抗原肽的识别并非呈现严格的一对一关系,而是一种类型的HLA分子可以识别一群带有特定共用基序的肽段。
第六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一、选择题A型题1、MHC是指BA.染色体上编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B.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C.染色体上编码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D.染色体上编码移植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2、人类MHC基因定位于BA.第2号染色体B.第6号染色体C.第9号染色体D.第17号染色体E.第22号染色体3、非经典HLA I类基因位于CA.HLA-DR亚区B.H LA-B座位C.H LA-E座位D.HLA-DP亚区E.HLA-DQ亚区4、在人类组织或器官移植过程中,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A A.HLA分子B.M HC分子C.I-A分子D.I-E分子E.H-2分子5、HLA III类基因区不包括EA.C4基因位点B.B因子基因位点C.H SP基因位点D.TNF基因位点E.β2-m基因位点6、HLA II类基因包括CA.HLA-A座位B.H LA-A、B、C座位C.H LA-DR、DQ、DP三个亚区D.HLA-DR亚区E.HLA-DQ亚区7、MHC I类分子正确的叙述是DA、其肽链均为MHC编码B、由I-A分子和I-E分子组成C、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组成D、参与内源性抗原的提呈E、主要表达在抗原提呈细胞表面8、HLA分子所不具备的功能是BA、诱导移植排斥反应B、参与调理吞噬C、参与抗原提呈D、参与胸腺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E、参与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9、HLA II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位于AA、α1和β1结构域之间B、α1和α2结构域之间C、β1和β2结构域之间D、α1和β2-m结构域之间E、α2和β2-m结构域之间10.抗原肽与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是EA、M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没有选择性B、M 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具有高度专业性C、M 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至少需要3个锚定位D、M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与抗原肽的长度无关E、MHC分子对抗原肽具有包容性11.不表达MHC I类抗原的细胞是BA.淋巴细胞B.成熟红细胞C.血小板D.网织红细胞E.肝细胞12.HLA分子多态性的主要原因是BA.连锁不平衡B.H LA基因是复等位基因C.H LA分子可以裂解D.HLA基因高度易变E.HLA基因发生有效重组机会较多13.组成性表达MHC II类分子的细胞是CA.T淋巴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D.肝细胞E.上皮细胞14.对MHC中PSMB基因描述错误的是EA.属于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B.包括PSMB9和PSMB8基因C.编码胞质溶胶中蛋白酶体β亚单位成分D.在APC中参与对内源性抗原的酶解E.在APC中参与对外源性抗原的酶解15.MHC复合体基因编码的产物不包括CA.MHC I类分子的α链B.M HC II类分子的α链C.M HC I类分子的β2-m链D.MHC II类分子的β链E.TAP异二聚体分子16.MHC I类分子识别集合的抗原肽EA.由13-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B.其锚定位在第5和第9个氨基酸残基上C.是含有特定糖基的多肽D.由5-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E.是具有公用基序的多肽17.对抗原肽与MHC分子相互作用描述错误的是EA.不同的MHC分子有可能提呈同一抗原分子上的不同表位B.一种类型的MHC分子可以识别一群带有特定公用基序的肽段C.能够被某一HLA分子识别和提呈的抗原肽,也可被该家族其他分子提呈D.不同MHC分子结合的抗原肽可有相同的公用基序E.M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没有选择性18.可介导内源性抗原肽转运至内质网的分子是BA.PSMB分子B.TAP异二聚体分子C.HLA-DM分子D.HLA II类分子E.HLA I类分子19.免疫功能相关基因中与炎症和应激反应相关的基因是DA.Bf基因B.TAP基因C.PSMB基因D.HSP70基因E.HLA-DM基因20.对MHC II类分子错误的描述是EA.主要存在与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表面B.主要提呈外源性抗原C.两条多肽链均为MHC编码D.由α和β两条肽链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E.能与辅助受体CD8分子结合21.不表达MHC II类分子的细胞是AA.静息T细胞B.活化T细胞C.静息B细胞D.活化巨噬细胞E.静息DC细胞22.决定HLA多态性的区域位于DA.包膜外区B.跨膜区D.肽结合区E.Ig样区23.亲代与子代间必然有一个HLA单体型相同的原因是DA.性连锁遗传B.连续不平衡C.高度多态性现象D.单体型遗传方式E.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24.不表达MHC II类分子的细胞是BA.巨噬细胞B.N K细胞C.活化的Th细胞D.树突状细胞E.B淋巴细胞25.关于TAP分子的描述错误的是EA.即抗原加工相关转运物B.为内质网膜上一个异二聚体分子C.双链分别由TAP1和TAP2两个座位的基因编码D.使内源性抗原肽从胞质溶胶进入内质网腔与MHC I类分子结合E.使外源性抗原肽从胞质溶胶进入内质网腔与MHC II类分子结合26.下列关于HLA II类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A.是HLA-DR, DQ, DP亚区相应功能基因编码的分子B.是由α链和β2-m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C.主要表达在B细胞和静息T细胞表面D.主要参与内源性抗原的处理和提呈E.接纳的抗原肽通常由8-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27.组成性表达HLA II类分子的细胞是CA.T淋巴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专职抗原提呈细胞D.肝细胞E.上皮细胞28.MHC限制性表现在A.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B.ADCC作用C.CTL细胞对靶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D.B细胞对TI抗原的识别过程E.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29.根据HLA单体型遗传特征,同胞兄弟姐妹之间有一个单体型相同的几率为A.10%B.25%C.50%D.75%30.亲子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是CA.声音识别B.指纹检测C.HLA型别检测D.Ig血清型检测E.面部识别31.HLA分子不具有的结构是CA.肽结合区B.跨膜区C.铰链区D.胞质区E.免疫球蛋白样区B型题A.连锁不平衡B.MHC多态性C.单体型遗传方式D.HLA基因分型E.多基因性1、指群体中不同个体,在MHC各座位等位基因数量的变化B2、指同一个体中MHC由多个紧密相邻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的现象E3、指染色体上MHC不同座位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C4、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中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几率高于随机出现的频率AA.PSMB基因B.H LA-DM基因C.H LA-E基因D.MIC A/B基因E.HSP70基因5、是与外源性抗原加工提呈相关的基因B6、属非经典I类基因C7、是与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相关的基因A8、其编码产物是NK细胞活化受体识别的配体D9、其编码产物参与炎症和应激反应EA、HLA分子抗原肽结合区B、H LA分子免疫球蛋白样区C、H LA分子跨膜区D、HLA分子胞内区E、HLA分子β2-m10.与细胞内外信号传递有关D11.是CD4和CD8分子识别结合的部位B12.含疏水性氨基酸可将HLA分子锚定在细胞膜上C13.是HLA同种异性抗原决定基存在的部位A二、名词解释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是指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ﻫ一、选择题A型题ﻫ1.MHC就是指:A、染色体上编码组织相容性抗原得一组紧密连锁得基因群B、染色体上编码移植抗原得一组紧密连锁得基因群C、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得一组紧密连锁得基因群ﻫD.染色体上编码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得一组紧密连锁得基因群ﻫE.染色体上编码组织特异性抗原得一组紧密连锁得基因群ﻫ2。
HLA基因复合体定位于:ﻫA。
第2号染色体B.第6号染色体C、第9号染色体D.第15号染色体E。
第17号染色体3、对人而言HLA分子属于:ﻫA。
异嗜性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
异种抗原D、组织特异性抗原E.隐蔽得自身抗原4.下列哪项不就是MHC基因编码得产物?ﻫA、β2微球蛋白(β2m)B、HLA—Ⅰ类分子α链C.HLA-Ⅱ类分子α链ﻫD。
HLA-Ⅱ类分子β链E.低分子量多肽(LMP)ﻫ6.HLA—II类基因得表达产物主要分布于:ﻫA。
所有白细胞胞表面B.专职性APC、胸腺上皮细胞与活化T 细胞表面C.所有有核细胞与血小板表面D.淋巴细胞表面E。
所有血细胞表面ﻫ7.静止T细胞表达哪些MHC分子?ﻫA。
MHC-I、II、III类分子B。
MHC-I、II类分子C.MHC—I、III类分子D。
MHC—I类分子E.MHC-II类分子ﻫ8。
不表达HLA—I类分子得细胞就是:A.T淋巴细胞B。
B淋巴细胞C。
非专职性APCD.中性粒细胞E.成熟红细胞ﻫ9.构成HLA- I类分子抗原肽结合槽得部位就是:A.α1结构域与β2mﻫB。
α1与α2结构域ﻫC.α2与α3结构域D。
α3结构域与β2mE.β2m11.靶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得关键性分子就是:ﻫA.MHC-I类分子B.MHC—II类分子C.MHC—III类分子ﻫD.CD1分子E.粘附分子ﻫ12、下列哪种分子就是非经典得HLA-I类基因产物:A.HLA-A B.HLA—B C、HLA-C D、HLA—DM E.HLA-Eﻫ13.HLA-I类分子分布于:ﻫA.专职性APC与活化T细胞表面B、所有有核细胞表面ﻫC.所有白细胞表面D.所有血细胞表面 E.专职性与非专职性APC表面14。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学习要点:
1、掌握MHC、HLA及MHC限制性的概念
2、掌握MHC的基因组成
3、掌握MHC分子的结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4、熟悉HLA的医学意义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指某一物种某号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间相互作用,调控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定位于动物与人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呈高度多态性。
MHC的编码产物即MHC分子或MHC抗原,其表达于不同细胞表面,主要功能是参与抗原递呈、制约细胞间相互识别及诱导免疫应答。
组织相容性抗原:诱发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被称为移植抗原或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中可诱导迅速而强烈排斥反应者被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第一节MHC结构及其多基因性
MHC结构十分复杂,其多样性由多基因性和多态性两方面构成.多基因性指复合体由多个位置相邻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编码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根据结构和功能,组成MHC的基因传统分为三类: MHC-I 、II、Ⅲ类
新分类:经典的MHC I类和II类基因以及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一、经典的MHC I类和II类基因
(一)小鼠的H-2复合体
小鼠的MHC称为H-2复合体,位于小鼠第17号染色体上。
(二)人类HLA复合体
人类MHC亦称HLA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
1.经典的HLA-Ⅰ类基因:包括HLA-B、-C、-A,它们具有多态性,编码HLA-Ⅰ类分子,主要生物学功能是参与递呈内源性抗原。
2.经典的HLA-II类基因:包括HLA-DP、-DQ和-DR,它们也具有高度多态性,编码HLA-II类分子,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递呈外源性抗原。
二、I类、II类基因的表达产物----HLA分子
(一)HLA -Ⅰ类、HLA-II类分子的分布:
HLA -Ⅰ类分子主要分布于机体所有有核细胞表面(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以淋巴细胞表面Ⅰ类分子的密度最大,其次为肾、肝及心脏,密度最低的为肌肉和神经组织。
此外,血清、初乳及尿液中还存在可溶性的Ⅰ类分子。
HLA -II类分子仅表达于专职抗原递呈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郎格汉斯细胞)以及活化的T细胞和胸腺上皮细胞等表面。
(二)HLA -Ⅰ类、HLA -II类分子的结构:
HLA -Ⅰ类分子属糖蛋白,由一条重链(跨膜成分)和一条轻链(非跨膜成分)以非共价键连接而成。
具多态性的重链也称为α链,轻链即β-2微球蛋白(microglobulin,β2m),乃由位于第15号染色体的非MHC基因所编码,与重链的α3同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β2m 无多态性,其以非共价键与α链胞外段相互作用,有助于维持Ⅰ类分子天然构型的稳定性。
HLA-II类分子由α和β两条肽链以非共价键连接而成,也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但其两条链均为跨膜成分。
三、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包括传统的HLA-III类基因,以及除了经典的HLA-I、HLA-II类基因之外的新近确认的多种基因,他们主要参与调控固有免疫应答,不显示或仅显示有限的多态性。
1)血清补体成分编码基因(HLA-III类基因)
编码补体C4b、C4a、C2和Bf的基因。
2)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非经典II类基因):
包括低分子量多肽(low molecular-weight polypeptide,LMP)基因、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基因、TAP相关蛋白(TAP-associated protein)基因(编码产物亦称为tapasin)、HLA-DM基因及HLA-DO基因等,这些基因编码产物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抗原加工和转运。
3)非经典HLA-Ⅰ类基因:HLA-E、F、G基因。
4)炎症相关基因(HLA-III类基因):编码TNF、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等产物的基因。
免疫无关基因:21羟化酶基因、假基因
第二节MHC的多态性
一、多态性的基本概念
多态性: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是一个群体概念。
对同一个体而言,染色体上任一基因座位只能有两个等位基因,分别来自父、母的同源染色体。
MHC多态性的产生机制:
1.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 在群体中,位于同一基因座的不同基因系列即为复等位基因。
MHC复合体的多数基因座均有复等位基因。
2.共显性(co-dominant)表达共显性即两条染色体同一基因座每一等位基因均为显性基因,均能编码特异性抗原。
二、连锁不平衡和单元型
某些等位基因比其他等位基因更多或更少地连锁在一起,即出现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
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若干基因座,其等位基因的组合构成单元型(haplotype)。
单元型是将MHC遗传信息传给子代的基本单位,在遗传过程中一般不发生同源染色体互换。
人类细胞含两个同源单元型,组成两个单元型的全部等位基因构成MHC基因型(genotype),其编码产物为MHC表型(phenotype)。
三、MHC多态性的意义:
1.赋予种群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2.实现对机体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3.使MHC成为个体的终身遗传标志。
4.增加了寻找合适同种器官移植供者的难度。
第三节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一、抗原肽和HLA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共同基序
二、抗原肽和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
1.两者的结合具有一定的专一性
2.两者相互作用的包容性
第四节HLA与临床医学
(一)HLA与同种器官移植
(二)HLA 与疾病关联
已发现500余种人类疾病(多为免疫相关性疾病)与HLA关联(association),即携带某型HLA的个体比不携带此型别的个体易患(或不易患)特定疾病。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90%以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具有HLA-B27抗原。
通常用相对危险性(relative risk RR)表示HLA与疾病的相关性,RR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强。
(三)HLA 分子表达异常与疾病的发生:
1.HLA -Ⅰ类分子表达降低与恶性肿瘤
2.HLA -II类分子异常表达与自身免疫病
(四)HLA分型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①无亲缘关系的个体间,其HLA等位基因完全相同的机率几乎为零;
②HLA是伴随个体终身的遗传标志。
据此,HLA 分型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法医学领域的亲子鉴定与个体识别。
(五)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节MHC的生物学功能
一、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1.参与T细胞限制性识别:TCR在识别抗原肽的同时,还须识别与抗原肽结合的同基因型MHC分子,此即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
CD8+T细胞在识别抗原肽的同时,须识别MHC-Ⅰ类分子,此为MHC-Ⅰ类限制性;CD4+T细胞在识别抗原肽的同时,须识别
MHC-II类分子,此即MHC-II类限制性。
2.参与T细胞在胸腺的发育,诱导移植排斥反应
3.MHC是疾病易感性个体差异的主要决定者
4.MHC参与构成种群基因结构的异质性。
二、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主要是MHC中的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参与对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控。
1.经典的III类基因为补体成分编码,参与补体反应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2.调节NK细胞和部分杀伤细胞的活性。
3.炎症相关基因参与启动和调控炎症反应,并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