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塔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807.50 KB
- 文档页数:30
板式塔设计概述本章符号说明英文字母A a——塔板开孔区面积,m2;A f——降液管截面积,m2;A0——筛孔总面积,m2;A T——塔截面积,m2;c0——流量系数,无因次;C——计算u max时的负荷系数,m/s;C s——气相负荷因子,m/s;d0——筛孔直径,m;D——塔径,m;ev——液沫夹带量,kg(液)/kg(气);E——液流收缩系数,无因次;E T——总板效率,无因次;F——气相动能因子,kg1/2/(s·m1/2);F0——筛孔气相动能因子,kg1/2/(s·m1/2);h1——进口堰与降液管间的水平距离,m;h c——与干板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液柱;h d——与液体流过降液管的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h f——塔板上鼓泡层高度,m;h l——与板上液层阻力相当的液柱高度,m;h L——板上清液层高度,m;h0——降液管的底隙高度,m;h ow——堰上液层高度,m;h w——出口堰高度,m;h′w——进口堰高度,m;hσ——与克服σ的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H——板式塔高度;H B——塔底空间高度,m;H d——降液管内清液层高度,m;H D——塔顶空间高度,m;H F——进料板处塔板间距,m ;H P——人孔处塔板间距,m;H T——塔板间距,m;H1——封头高度,m;H2——裙座高度,m;K——稳定系数,无因次;l W——堰长,m;L h——液体体积流量,m3/h;L S——液体体积流量,m3/s;n——筛孔数目;N T——理论板层数;P——操作压力,Pa;△P——压力降,Pa;△P p——气体通过每层筛板的压降,Pa;r——鼓泡区半径,m;t——筛孔的中心距,m;u——空塔气速,m/s;u F——泛点气速,m/su0——气体通过筛孔的速度,m/s;u0.min——漏液点气速,m/s;u′0——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速度,m/s;V h——气体体积流量,m3/h;V S——气体体积流量,kg/s;W L——液体质量流量,kg/s;W V——气体质量流量,kg/s;W c——边缘无效区宽度,m;W d——弓形降液管宽度,m;W s——破沫区宽度,m;Z——板式塔的有效高度,m;希腊字母β——充气系数,无因次;δ——筛板厚度,mθ——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s;μ——粘度,Pa·s;ρ——密度,kg/m3;σ——表面张力,N/m;φ——开孔率或孔流系数,无因次;ψ——液体密度校正系数,无因次。
化⼯原理板式塔设计⽬录第⼀章板式精馏塔的设计1.1概述 (1)1.2板式精馏塔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1)1.3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3)1.4塔板效率和实际塔板数 (7)1.5板式精馏塔的结构设计 (8)1.6 板式精馏塔⾼度及其辅助设备 (27)1.7 板式精馏塔的计算机设计 (31)第⼆章板式精馏塔设计举例2.1苯-甲苯板式精馏塔设计 (33)2.2⼄醇—⽔板式精馏塔设计 (47)2.3 甲醇—⽔板式精馏塔设计 (66)第三章塔设备的机械计算3.1 塔体及裙座的强度计算 (86)3.2 塔盘板及其⽀撑梁的强度、挠度计算 (104)3.3 塔盘技术条件 (105)3.4 塔盘⽀撑件的尺⼨公差 (109)附录 (111)第⼀章板式精馏塔的设计1.1概述蒸馏是利⽤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并借助于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达到轻重组分分离的⽅法。
蒸馏操作在化⼯、⽯油化⼯、轻⼯等⼯业⽣产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此,掌握⽓液相平衡关系,熟悉各种塔型的操作特性,对选择、设计和分析分离过程中的各种参数是⾮常重要的。
蒸馏过程按操作⽅式可分为间歇蒸馏和连续蒸馏。
间歇蒸馏是⼀种不稳态操作,主要应⽤于批量⽣产或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场合;连续蒸馏为稳态的连续过程,是化⼯⽣产常⽤的⽅法。
蒸馏过程按蒸馏⽅式可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和特殊精馏等。
简单蒸馏是⼀种单级蒸馏操作,常以间歇⽅式进⾏。
平衡蒸馏⼜称闪蒸,也是⼀种单级蒸馏操作,常以连续⽅式进⾏。
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般⽤于较易分离的体系或分离要求不⾼的体系。
对于较难分离的体系可采⽤精馏,⽤普通精馏不能分离体系则可采⽤特殊精馏。
特殊精馏是在物系中加⼊第三组分,改变被分离组分的活度系数,增⼤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达到有效分离的⽬的。
特殊精馏有萃取精馏、恒沸精馏和盐溶精馏等。
精馏过程按操作压强可分为常压精馏、加压精馏和减压精馏。
⼀般说来,当总压强增⼤时,平衡时⽓相浓度与液相浓度接近,对分离不利,但对在常压下为⽓态的混合物,可采⽤加压精馏;沸点⾼⼜是热敏性的混合液,可采⽤减压精馏。
板式塔的设计要点1、对于理想混合物,其相对挥发度可以取其纯组分蒸汽压的比值。
2、塔的操作压力主要取决于冷凝器中冷剂的冷凝温度,以及再沸器中为避免工艺物流热降解而允许的最高温度。
3、对于顺序分离精馏塔系列:首先进行最容易的分离(采用最小塔板数及最小回流比)如果相对挥发度及进料组成变化不是很大,可一次将需要的产品精馏出塔顶。
如果相对挥发度及进料组成变化很明显,按照其挥发度的降序排列,依次精馏出所需产品。
如果进料浓度变化很明显,但是相对挥发度相差不多,按照其浓度的降序排列,依次精馏出所需产品。
4、最经济的回流比通常在最小回流比的1.2 ~ 1.5倍之间。
5、最经济的塔板数通常取最小理论板数的两倍,而最小理论板数是由Fenske-Underwood关联式决定的6、通常塔盘设计中实际塔盘数目要比计算值富余出10 % 。
7、板间距应该取450 ~ 610 mm。
8、塔盘效率最高值通常在中等压力下蒸气线速度为0.6 m/s;真空条件下蒸气线速度为1.8 m/s。
9、每块塔盘的典型压降为0.007 bar。
10、水溶液物系精馏的塔盘效率通常在60 ~ 90 % ,而气体吸收和汽提塔的塔盘效率接近于10 ~ 20 %。
12、最常见的三类塔盘为浮阀、筛板和泡罩。
泡罩适用于要求低漏液率的工况,其压降比浮阀和筛板塔盘还要低。
13、筛板塔盘筛孔直径约为6 ~ 13mm,开孔面积约占塔盘总鼓泡面积的10 %。
14、浮阀塔盘阀孔直径为38mm,每平方米鼓泡面积中约设置130 ~ 150个浮阀。
15、最普通的堰高为50 ~ 76 mm,典型的堰长取塔径值的75 %。
16、回流泵的输送能力应该有至少10 %的设计余量。
17、适宜的Kremser吸收因子通常在1.25 ~ 2.00之间。
18、回流罐通常是卧式安装,设计停留时间为5分钟时充满罐容积的一半。
19、对大多数的塔,直径至少为0.9 m,其顶部应该留1.2 m高度的蒸气排放空间,底部应该留1.8 m高度的釜液累积排放和再沸器返回接口空间。
板式塔设计板式塔设计概述本章符号说明英文字母A a——塔板开孔区面积,m2;A f——降液管截面积,m2;A0——筛孔总面积,m2;A T——塔截面积,m2;c0——流量系数,无因次;C——计算u max时的负荷系数,m/s;C s——气相负荷因子,m/s;d0——筛孔直径,m;D——塔径,m;ev——液沫夹带量,kg(液)/kg(气);E——液流收缩系数,无因次;E T——总板效率,无因次;F——气相动能因子,kg1/2/(s·m1/2);F0——筛孔气相动能因子,kg1/2/(s·m1/2);h1——进口堰与降液管间的水平距离,m;h c——与干板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液柱;h d——与液体流过降液管的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h f——塔板上鼓泡层高度,m;h l——与板上液层阻力相当的液柱高度,m;h L——板上清液层高度,m;h0——降液管的底隙高度,m;h ow——堰上液层高度,m;h w——出口堰高度,m;h′w——进口堰高度,m;hσ——与克服σ的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H——板式塔高度;H B——塔底空间高度,m;H d——降液管内清液层高度,m;H D——塔顶空间高度,m;H F——进料板处塔板间距,m ;H P——人孔处塔板间距,m;H T——塔板间距,m;H1——封头高度,m;H2——裙座高度,m;K——稳定系数,无因次;l W——堰长,m;L h——液体体积流量,m3/h;L S——液体体积流量,m3/s;n——筛孔数目;N T——理论板层数;P——操作压力,Pa;△P——压力降,Pa;△P p——气体通过每层筛板的压降,Pa;r——鼓泡区半径,m;t——筛孔的中心距,m;u——空塔气速,m/s;u F——泛点气速,m/su0——气体通过筛孔的速度,m/s;u0.min——漏液点气速,m/s;u′0——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速度,m/s;V h——气体体积流量,m3/h;V S——气体体积流量,kg/s;W L——液体质量流量,kg/s;W V——气体质量流量,kg/s;W c——边缘无效区宽度,m;W d——弓形降液管宽度,m;W s——破沫区宽度,m;Z——板式塔的有效高度,m;希腊字母β——充气系数,无因次;δ——筛板厚度,mθ——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s;μ——粘度,Pa·s;ρ——密度,kg/m3;σ——表面张力,N/m;φ——开孔率或孔流系数,无因次;ψ——液体密度校正系数,无因次。
板式塔一、板式塔的概念、用途、示意图板式塔是一类用于气液或液液系统的分级接触传质设备,由圆筒形塔体和按一定间距水平装置在塔内的若干塔板组成。
用途:广泛应用于精馏和吸收,有些类型(如筛板塔)也用于萃取,还可作为反应器用于气液相反应过程.操作时(以气液系统为例),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依次流过各层塔板,至塔底排出;气体在压力差推动下,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各层塔板,至塔顶排出。
每块塔板上保持着一定深度的液层,气体通过塔板分散到液层中去,进行相际接触传质。
板式塔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塔板又称塔盘,是板式塔中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部位,塔板决定了塔的操作性能,一般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 气体通道为保证气液两相充分接触2 溢流堰为保证气液两相在塔板上形成足够的相际传质表面3 降液管使液体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二、各类型塔板的结构及其特点:按照塔内气、液流动方式,可将塔板分为错流塔板与逆流塔板两类。
错流塔板为塔内气、液两相成错流流动,即液体横向流过塔板,而气体垂直穿过液层,错流塔板广泛用于蒸馏、吸收等传质操作中。
逆流塔板亦称穿流板,板上不设降液管,气、液两相同时由板上孔道逆向穿流而过。
这种塔板结构虽简单,板面利用率也高,但需要较高的气速才能维持板上液层,操作范围较小,分离效率也低,工业上应用较少.常见塔板泡罩塔板 Bubble-cap tray泡罩塔塔板上的主要部件是泡罩。
罩内覆盖着一段很短的升气管,升气管的上口高于罩下沿的小孔或齿缝。
塔下方的气体经升气管进入罩内之后,折向下到达罩与管之间的环形空隙,然后从罩下沿的小孔或齿 缝分散气泡而进入板上的液层。
优点:弹性大、操作稳定可靠。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高,压降大.对于大直径塔,塔板液面落差大,导致塔板操作不均匀。
现状:近二、三十年来已趋于淘汰三、板式塔的工艺设计筛板塔化工设计计算 (1)塔的有效高度 Z已知:实际塔板数 N P ; 塔板间距 H T ;有效塔高:塔体高度=有效高+顶部+底部+其他塔板间距和塔径的经验关系:(2)塔径确定原则: 防止过量液沫夹带液泛 步骤: 先确定液泛气速 uf (m/s ); 然后选设计气速 u ; 最后计算塔径 D.① 液泛气速pT N H Z ⋅=VVLf C u ρρρ-=2.02020⎪⎭⎫⎝⎛=σC CC :气体负荷因子,与 HT 、 液体表面张力和两相接触状况有关. 两相流动参数 FLV :② 选取设计气速 u 选取泛点率: u / u f一般液体, 0.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