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记录表(水中重法)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1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水中重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真空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饱水率试验原始记录表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原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及矿料级配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抽提液中矿粉质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燃烧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测试原始记录表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记录:审核: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燃烧炉法)原始记录表
= 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及筛分试验(燃烧炉)标定记录表
委托编号: 第页共页
标定人:复标人: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ZK/ZY J001-2017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水中重法)作业指导书1目的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或表观密度,以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
2检测标准及范围《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0.5%的密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观相对密度或表观密度。
3仪器3.1浸水天平或电子秤:当最大称量在3kg 以下时,感量不大于0.1g ;最大称量3kg 以上时,感量不大于0.5g ;最大称量10kg 以上时,感量5g ,应有测量水中重的挂钩。
3.2称重装置:网篮、溢流水箱、试件悬吊装置等。
3.3其他:秒表、毛巾、电风扇或烘箱。
4仪器设备操作过程4.1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在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 、0.5g 或5g 。
4.2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的水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使水晃动),待天平稳定后立即读数,称取水中质量(mw)。
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在数秒钟内达到稳定,说明试件有吸水情况,不适用于此法测定,应改用蜡封法测定。
4.3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mw),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12h ,当不需进行其它试验时,也可用60℃±5℃烘箱烘干至恒重),再称取空中质量(ma)。
4.4试验结果及计算4.4.1按式(1)及式(2)计算用水中重法测定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观相对密度及表观密度,取3位小数。
wa a m m m -=a γ (1) w w a a m m m ρρ⨯-=a (2)式中:a γ——试件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a ρ——试件的表观密度,3/cm g ;a m ——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g ;w ρ——试件的水中质量,g ;w ρ——常温水的密度,取0.99713/cm g 。
六、沥青软化点试验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比较方法水中重法表干法蜡封法计算用试件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计算用的试件体积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开口孔隙几乎可忽略)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体积法试件的空中质量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表面凹陷软化点环与球软化点测定仪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密级配沥青混凝土、SMA和沥青温度碎石等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
标准温度为25±0.5℃适用范围里去掉了原规程的Ⅰ、Ⅱ型,统称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对试验所用的试件包括了现场取芯样、切割的试件,提出了试件的保持条件,宜在阴凉处保存,温度不宜高于35℃,且放置在水平的平面上,保持试件不产生变形。
因此留样室要规范。
加了很多SHRP的研究内容,如有效相对密度、有效沥青含量、有效沥青膜厚度等。
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对用于工程现场钻取芯样的方法应该按照T0710的步骤进行,如果钻取的芯样黏附有黏层油、透层油和松散颗粒,应该清理干净。
当现场芯样与多层沥青混合料联结时,一般要采用切割方法进行分离,并注意观察切割后的试件不能包含相邻层的混合料。
在用表干法测定时,关键是在用拧干的毛巾擦拭试件表面时要将试件形成饱和面干状态,表面既不能有多余的水膜,又不能把吸入孔隙中的水分擦走。
如果水从试件的开口孔隙中流出,测量的毛体积将会比实际值偏小,密度结果偏大;如果表面水没有擦干,试件的毛体积测量值将会偏大,密度结果偏小。
沥青混合料的吸水率与集料的吸水率,其概念和设计方法是不同的。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吸水率为达到饱和面干状态时所吸收的水的体积与试件毛体积之比(体积比),而集料的吸水率是吸收水量与集料烘干质量之比(质量比)。
2012年6月11日星期一马歇尔制样以泰普克基质沥青70#为例试验步骤:1.按照设计好的级配,天枰称重集料和矿粉,并一同放到160℃的烘箱里面加热2.打开混合料搅拌机,并设定温度为160℃,搅拌时间为180s3.沥青放到135℃的烘箱里面加热,放置时间:使沥青能顺利倒出即可4.把制样磨具(筒状柱体,几个样品就放几个;底座)放入到130℃的烘箱里面加热5.取出三分之二锅沥青,在煤气上进行加热、搅拌,直至成水状,此时温度应小于160℃(温度过高,会有黑烟产生,此时沥青发生氧化)6.取出已经达到160℃的集料和矿粉,放入混合料搅拌机中,加入已定质量的沥青,搅拌键常按,搅拌机容器上升,并开始搅拌混合过程7.搅拌完成后,取1250g(首次取此质量的沥青混合料,后面再根据此质量下的样品体积情况进行质量调整)混合料,放入装置好的磨具中,用尖刀使其四周无大空隙(最好是边上没有大的颗粒,不然样品做洛杉矶磨耗试验时边上的大颗粒容易掉,影响结果判断),之后放入到马歇尔击实仪中双面各击75下(根据级配类型确定击实次数,AC级别击实75次)8.对样品上下面厚度进行测量,与标准尺寸¢101.6m m×63.5mm进行比较,进而调整后一样品的混合料取料质量(标准击实法,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少于4个)9.重复以上步骤10.把样品放在室温下冷却(空调房也可以),等样品温度降到室温时,在脱模机上进行脱模,并标上标签(标签标在密实一面,即制样时的底部,密实的原因是因为制样时小颗粒被作用到下部)11.测试其空气质量和水中质量(计算空隙率用?)2012年6月初星期1~5一、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测试以SK基质沥青为例试验步骤:1.沥青在烘箱中加热到130℃2.取量约三分之一小锅子,煤气上加热搅拌均匀,使温度在160摄氏度左右3.把沥青料倒入针入度容器、软化点半球和延度磨具中,后续放置和处理时间如4.测试各个性能,并记录试验结果二、动力粘度测试以上面的SK基质沥青为例试验步骤:1.同上2.同上3.把沥青料通过金属漏斗加到粘度玻璃管中,加入量已不超过测试刻度为准4.135℃烘箱里面15分钟后,室温下2分钟后,放入动力粘度仪中60℃恒温30min后,开始测试,并记录试验结果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昨天试验方法总结试验目的:研究岩沥青作为改性剂掺入基质沥青中作用效果。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1 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和沥青稳定碎石等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
标准温度为25±0.5℃。
1.2 本方法测定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适用于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2.1 浸水天平或电子天平:当最大称量在3kg以下时,感量不大于0.1g;最大称量3kg以上时,感量不大于0.5g。
应有测量水中重的挂钩。
2.2网篮。
2.3 溢流水箱:使用洁净水,有水位溢流装置,保持试件和网篮浸入水中后的水位一定。
能调整水温至25±0.5℃。
2.4试件悬吊装置:天平下方悬吊网篮及试件的装置,吊线应采用不吸水的细尼龙线绳,并有足够的长度。
对轮碾成型机成型的板块状试件可用铁丝悬挂。
2.5秒表。
2.6 毛巾。
2.7电风扇或烘箱。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试件。
本试验可以采用室内成型的试件,也可以采用工程现场钻芯、切割等方法获得的试件。
当采用现场钻芯取样时,应按照T0710的方法进行。
试验前试件宜在阴凉处保存(温度不宜高于35℃),且放置在水平的平面上,注意不要使试件产生变形。
3.2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天平,最大称量应满足试件质量的要求。
3.3 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千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 a)、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或0.5g。
3.4 将溢流水箱水温保持在25±0.5℃。
挂上网篮,浸人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并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晃动水)浸水中3~5min,称取水中质量(m w)。
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法测定,应改用本规程T0707的蜡封法测定。
3.5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洁净柔软的拧干湿毛巾轻轻擦去试件的表面水(不得吸走空隙内的水),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m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