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卷烟烟气指标与烟丝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论文

卷烟烟气指标与烟丝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论文

卷烟烟气指标与烟丝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论文
卷烟烟气指标与烟丝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论文

香烟中的主要有害化学物质

香烟中的主要有害化学物质 孙盛君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基地1班60042 摘要: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到底是香烟中的哪些物质在危害我们的健康?对于这个问题恐怕大多人也没有一个准确而完整的答案。本文将对香烟中的主要化学物质的毒理作简要的阐述。希望本文对烟民和身边有烟民的朋友有些帮助。 关键词:香烟烟碱烟焦油重金属等 1香烟的结构 1.1卷烟纸 主要原料是漂白麻浆,也掺用部分漂白木浆或草浆,经高黏状打浆、加填(碳酸钙)和少量助燃剂(用以协调卷烟纸和烟草丝的燃烧速度),在长网造纸机上抄造后,切卷成盘。纸面上有罗纹印记(由机上水印辊或机外干压辊压成),以增加透气度和改善外观。 1.2滤嘴 滤嘴指接装在卷烟吸端上的任何空气均可渗透过去的物体(如:纸、棉花、软木、硅胶、海泡石、醋酸纤维等)。纸和醋酸纤维今天已被广泛用做滤嘴材料,他们经常与活性碳结合使用。纸与纤维有助于减少烟气颗粒物,碳能够吸收烟气气相物中的多种成分。 采用醋酸纤维滤嘴的香烟成本比较高,过滤效果好,对人体无害。而部分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将过滤嘴材料用聚丙烯代替,虽然它本身无毒,经过化学处理后拉成了纤维丝,看上去与醋酸纤维相似,但点

燃后,可能会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小纤维丝在吸烟之时吸入肺里。“烟草企业员工”称,过滤嘴在连接香烟时,由于塑料容易粘刀,不好切割,香烟生产厂家就要求工人在刀片上涂抹硅油,这一系列的低成本生产线使原本有害健康的香烟变得雪上加霜,成为“剧毒烟”。 1.3烟丝 烟丝是指将烟叶切成丝状、粒状、片状、末状或其他形状,再加入辅料,经过发酵、储存的制品。可用专用的卷烟器将烟丝卷成香烟。 虽然烟草属大约有60多种,但真正用于制造卷烟和烟丝的,基本只有红花烟草,此外还有少部分用黄花烟草,其他品种很少用。 烟丝中的辅料主要为各种香料、香精等,如有些香烟加入了丁香,目的是令吸烟者的口及肺部出现少量痳痹,从而产生轻微的快感。部分低价香烟会直接加入丁香的提取精华。此外,还可能添加防腐剂的,以利于香烟储藏。与饮料类似,决定香烟品质的主要是这少量的辅料(决定饮料品质的是水和白砂糖后面几位物质)。但是烟草业不想食品工业一样在产品上打上配料表,香烟配方是企业的高度机密。对烟草叶这方面的管理还有待加强。 2主要有害化学物质 烟碱(尼古丁)

最主流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大汇总

最主流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大汇总 目前烟气脱硫技术种类达几十种,按脱硫过程是否加水和脱硫产物的干湿形态,烟气脱硫分为:湿法、半干法、干法三大类脱硫工艺。湿法脱硫技术较为成熟,效率高,操作简单。 一、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优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为气液反应,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一般均高于90%,技术成熟,适用面广。湿法脱硫技术比较成熟,生产运行安全可靠,在众多的脱硫技术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占脱硫总装机容量的80%以上。 缺点:生成物是液体或淤渣,较难处理,设备腐蚀性严重,洗涤后烟气需再热,能耗高,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系统复杂、设备庞大、耗水量大、一次性投资高,一般适用于大型电厂。 分类:常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法、间接的石灰石-石膏法、柠檬吸收法等。 A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原理:是利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钙,经分离的亚硫酸钙(CaSO3)可以抛弃,也可以氧化为硫酸钙(CaSO4),

以石膏形式回收。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运行状况最稳定的脱硫工艺,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 目前传统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在现在的中国市场应 用是比较广泛的,其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对比石灰石法脱硫技术,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则克服了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 B 间接石灰石-石膏法: 常见的间接石灰石-石膏法有:钠碱双碱法、碱性硫酸铝法和稀硫酸吸收法等。原理:钠碱、碱性氧化铝(Al2O3˙nH2O)或稀硫酸(H2SO4)吸收SO2,生成的吸收液与石灰石反应而得以再生,并生成石膏。该法操作简单,二次污染少,无结垢和堵塞问题,脱硫效率高,但是生成的石膏产品质量较差。 C 柠檬吸收法: 原理:柠檬酸(H3C6H5O7˙H2O)溶液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当SO2气体通过柠檬酸盐液体时,烟气中的SO2与水中H发生反应生成H2SO3络合物,SO2吸收率在99%以上。这种方法仅适于低浓度SO2烟气,而不适于高浓度SO2气体吸收,应用范围比较窄。

《烟叶、烟丝、卷烟成品及相关环境虫情防治管理规定》草稿分析

Q/HLY 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 HLY. J05.29—2013 替代Q/HLY.J05.29-2011 烟叶、烟丝、卷烟成品及相关环境 虫情防治管理规定 2013-10 -09发布2013-10-14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职责 (1) 4 标准要求 (1) 5 防治办法 (2) 6 消毒杀虫程序 (3) 7 杀虫用药及相关要求 (3) 8 安全与环境要求 (3) 9 考核 (4) 10 附录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虫情监测巡检记录表 (5) JL(J05.29)-01 (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烟叶杀虫验收记录表 (6) JL(J05.29)-02 (6) 附录C(规范性附录)虫情监测反馈表 (7) JL(J05.29)-03 (7)

前言 本标准代替Q/HLY. J05.29—2011 《烟叶、烟丝、卷烟成品及相关环境虫情防治管理规定》,与代替标准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修改了杀虫用药及相关要求部分,主要是结构格式按GB/T1.1-2009进行了规范。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工艺技术分标委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技术中心(工艺质量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广平。 本标准主要评审人:郭连民、刘晓旭、邱宝平、李美亮、刘宝民、刘宏、时景权。 本标准发放范围:技术中心、物流采购中心、两厂制丝车间、卷包车间、滤嘴车间、质量管理科、安保科。 本标准2011年第一次发布,2013年第一次修改。

烟草成分

香烟的成分 卷烟烟气是多种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截止1988年(据Roberts,1988Tobacco Reporter报道)已经鉴定出烟气中的化学成分已达5068种,其中1172种是烟草本身就有的,另外3896种是烟气中独有的。 烟气粒相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脂肪烃低分子量的脂肪烃大部分以气态形式存在于烟气中,烟气粒相物中脂肪烃的分子量要高一些,主要来源是烟叶中C25到C34的蜡质。有人定量分析了烟气中C12到C33的饱和烃,发现香料烟烟气粒相物中的烷烃含量高达1.56%,马里兰烟为1.12%,烤烟为 0.92%,白肋烟为0.67%。烟气中的烯烃和炔烃含量比烷烃少,约为粒相物的0.01%。 芳香烃烟气中的芳香烃以稠环芳烃居多,它们在烟叶中含量少,大部分是由纤维素、高级烷烃等烟叶成分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是烟气中的主要有害成分。 萜类化合物烟叶中存在不少萜类化合物。如西柏烷类、胡萝卜素类和赖百当类都属于萜烯的衍生物。但由于这些物质的分子量较大,直接转入烟气的量很少,主要以其降解物及其衍生物的形式存在于烟气中。烟气中发现的有香叶烯、罗勒烯、α-蒎烯等单萜,是烟气的重要香味成分。 羰基化合物烟气中的羰基化合物如紫罗兰酮、大马酮、茄尼酮以及柠檬醛、香草醛等,是形成烟气香味、香气的重要成分。 酚类化合物卷烟烟气粒相物中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有莨菪亭、绿原酸、儿茶酚、间苯二酚等,有的是烟叶中原有的,有的则是燃烧中形成的。在这些酚类化合物中以儿茶酚的含量最高。酚类化合物对卷烟的香气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但引起人们更多重视的是对人的呼吸道及其他器官有不良的刺激作用。儿茶酚等还有一定的促癌作用,是烟气中的有害物质。酚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烟叶中的碳水化合物。 有机酸烟气中的挥发酸主要有甲酸、乙酸、丁酸、正戊酸、异戊酸、β-甲基戊酸、正己酸、异己酸等。非挥发酸主要有棕榈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等。还有少量游离氨基酸,如丙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等。 氮杂环化合物氮杂环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烟气粒相物中的碱性部分,而碱性物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烟碱。除此之外,烟气中还有吡啶、吡咯、吡嗪、吲哚、咔唑等许多氮杂环化合物,是卷烟烟气中的重要香气物质。 N-亚硝胺烟气中的N-亚硝胺种类很多,主要有亚硝基二甲基胺、亚硝基甲基乙基胺,亚硝基吡咯烷和亚硝基哌啶等。一般认为亚硝胺具有诱发肺癌的作用。 金属元素烟草中的金属元素,燃烧后绝大部分残留在灰分中,但也有极少量(0.01%~4%)进入烟气,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游离态金属和金属无机盐,另一种是有机金属。另外,卷烟纸也是烟气中金属元素的一个来源。 烟气气相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在主流烟气的气相物中,最主要的有氮、氧、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氢。这5种气体约占总气相物的90%,占总烟气释放量的85%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化学成分。 挥发性烃类烟气气相物中发现的挥发性烃类,除脂肪烃以外,还有不少的挥发性芳香烃。脂肪烃中包括烷烃、烯烃、炔烃和脂环烃等。芳香烃有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联-

烟丝和香烟那个危害大

烟丝和香烟那个危害大 烟丝和香烟那个危害大 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焦油、亚硝胺等40多种致癌物质,这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为了不失去市场,烟草制造商想出妙招,给卷烟装上一段过滤嘴,说是这样可阻断有害化学物质吸入体内。这一举措迷惑了不少烟民,他们以为隔着过滤嘴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吸个痛快。 殊不知,过滤嘴所起的过滤作用是很有限的,对嗜烟者来说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而且过滤嘴本身所含的物质对人体同样有害。 有人作过调查研究,卷烟中尼古丁的滤除率,长滤嘴为43.28%,短滤嘴仅为9.93%。而吸入气道的烟雾中,有害成分一氧化碳却上升了30%——40%,两项相抵,过滤嘴对健康的危害反而有增无减。美国研究人员曾对3737名吸烟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吸带过滤嘴香烟的人,冠心病的患病率并不比吸无过滤嘴烟的人少,可见过滤嘴

对烟民的健康是“爱莫能助”。 卷烟过滤嘴是用醋酸纤维制成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吸烟过程中,特别是当吸烟者用手指头轻弹烟卷或舌头触及滤嘴时,会有数根至数十根细小的纤维从过滤嘴中脱落下来。这种直径只有20微米的 纤维,可随高温的烟雾吸入呼吸道,并长驱直入最后到达吸烟者的肺泡组织,成为癌变的诱因。 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城一家癌症研究所的约翰·波利博士通过显微镜意外地发现,在吸烟的癌症患者被手术切除的肺叶病理组织切片上,有一种闪光的细微杆状体,此乃来自卷烟过滤嘴中沾染了致癌物质的纤维。这是广大烟民意想不到的事情。 另外,人的手指一般都直接接触过滤嘴,香烟的这一段就成了细菌污物的载体。烟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相互递烟,自然也给疾病交叉感染提供了一个方便途径。 香烟危害大,因为尼古丁是直接进入肺部,你的肺部就会对尼古丁产生了依赖,再加上香烟用的纸张和烟丝的添加剂,在你吸烟的时

卷烟烟气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精)

第十章卷烟烟气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吸烟与健康问题的提出,对卷烟烟气的形成机制和烟气理化特性的研究,已普遍开展。特别是70年代以来,在烟支燃烧状态的测定和烟气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新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分离鉴定技术,为这些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研究烟气理化特性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即对卷烟烟气进行分析研究,以深入了解卷烟燃烧特性和烟气的化学组成,为探讨人们吸入烟气后所受到的刺激和影响提供线索。同时也只有在对烟气化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既尽量减少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又保持充足的香味和适当的劲头,研制开发出把对健康危害降到最低水平而又为消费者乐意接受的卷烟产品。 第一节烟支的燃烧 卷烟烟支主要是由烟草、添加剂、卷烟纸、滤嘴等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烟草。当烟支在高温条件下燃烧(或燃吸)时,内部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复杂变化,从而形成卷烟烟气。烟草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温度和氧气供应量的不同,其燃烧机制不同,产生烟气的化学成分也不同。烟气中有数千种化合物,大约仅有1/3的化合物直接来自烟草,其余则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许多成分含量极微。 一、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 烟支被点燃后,首端立即生成炭,从而形成了卷烟的燃烧系统。燃烧部分的固体物质形成一个椎体——燃烧锥,燃烧锥与未燃烧卷烟之间有一条黑色的炭线。抽吸时椎体底部外围的烟草被燃烧掉,炭线后移,椎体变长。暂停抽吸时,椎体阴燃而变短,直至与空气达到热平衡为止。于是抽吸卷烟时有两种燃烧方式—吸燃和阴燃,由此相应地产生了主流烟气(mainstream smoke简写为MS)和侧流烟气( sidestream smoke,简写为SS) (见图10-1)。 烟支被抽吸时,大部分气流是从燃烧锥底部周围进入,烟支燃烧形成气溶胶,从烟支尾端冒出的烟气流,称为主流烟气。主流烟气进入吸烟者的口腔,用吸烟机吸烟时主流烟气进入吸烟机。主流烟气通过喉部吸入肺部,达到刺激神经、产生生理强度的作用。在进行卷烟内在质量评吸时,主要通过对主流烟气的鉴别,判断其香味、杂气、刺激性、余味等的优劣。两次抽吸的间隔时间内,空气自燃烧锥周围上升,烟支进行阴燃,产生的烟气称为侧流烟气(也称支流烟气)。侧流烟气不进入吸烟者的口腔或吸烟机。动态抽吸时形成的主流烟气与静态燃烧产生的侧流烟气在化学成分及含量上有差异。 在点燃卷烟的过程中,当温度上升到300°C时,烟草中的挥发性物质开始挥发而进入烟气;到450°C时,烟草发生焦化;温度上升到600°C时,烟草就被点燃而开始燃烧。抽吸时最高温度可达到900°C,从点燃到最高燃烧温度只是一个瞬间的过程。 正在抽吸时,发生在燃烧锥底部周围的燃烧温度是最高的,大部分气流从这里通过,称为旁通区;而燃烧锥的中部却形成一个致密的不透气的炭化体,气流不易从这里通过,称为堵塞效应。因此,正在抽吸时,燃烧主要发生在旁通区,将进入的气流中的氧几乎耗尽。由于发生了有限度的燃烧,就导致了吸烟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新生化合物。可见,烟支在抽吸时氧化过程并不起主要作用,二氧化碳和水也不是唯一的产物。在两次抽吸的间隔时间内,烟支内气流速度大大降低,燃烧主要发生在燃烧锥的周围,而且是在富氧的条件下燃烧,氧化反应才是主要的。

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危害性的探究

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危害性的探究 摘要:本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呼吁广大烟民尽快戒烟。 关键词:烟雾 烟焦油 尼古丁 成瘾性 戒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现在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但对于烟雾中究竟含有那些有害成分,它们是怎样作用于人体,对人的健康构成的危害却知之甚少。看来,有必要把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情况介绍一下。 吸烟为什么对人体健康有这么大的危害呢? 众所周知,香烟是由烟草的叶经加工制作而成。军事医学科学院朱茂祥研究员证实,香烟在燃烧时,烟雾中含有5068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其中致癌、促癌物质达69种之多。其中,被认为对人体最为有害的是:烟焦油、烟碱、一氧化碳、醛类等。 1 烟焦油是烟雾中的致癌物质 烟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和促癌物质。其中,具有强致癌作用的苯并(a )芘(简称BaP )是其代表。分子式为:C 20H 12,苯并芘结构式为: ,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BaP 是由含碳物质燃烧时热解产生的,如生活和生产中的烟尘、汽车和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中都有。动物实验表明,BaP 无论是通过呼吸道或皮肤,都可能诱发肺癌、食道癌等多种疾病。在燃烧的一包香烟中,可产生0.24-0.28μg 的BaP 。有调查表明,空气中的BaP 含量每增加1μg/1000m3,会使肺癌的发生率增加5%-15%。另外在烟焦油中还有联苯胺,它也是致癌物质,它也存在于烟雾中,联苯胺为无色晶体,与光或在空气中变为黄色或红褐色,微溶于水,稍溶于乙醇,有剧毒。所以,医学家们认为,烟焦油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 2 烟碱是烟草中的的特征性物质 烟碱,即尼古丁,是烟草中的特征性物质。分子式为:C 10H 14N 2,结构式 为: ,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变为棕色,溶于水和乙 醇。其毒性强度和速度与氢氰酸相似。尼古丁从吸入到传至大脑仅需7-10秒钟,使吸烟者达到一种愉快的感觉,它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尼古丁可引起胃痛和胃病、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率不齐并诱发心脏病。尼古丁损害支气管,毒害脑细胞,可使吸烟者出现中枢神经病状,和促进癌的形成。一支香烟里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只老鼠:20支香烟里的尼古丁能够毒死一头牛;一个成年人如果每天吸20-25支香烟,其尼古丁的总量足以致人于死地,只是由于它们是逐步吸入的。在加上人体有一定的解毒能力,才幸免于难。 N N CH 3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98394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一、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从大类分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是指质量法。容量法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重量分析 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容量分析 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是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最后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等)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的终点,通过加入的标定物的多少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络合滴定分析是指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如EDTA与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等。络合反应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种分离与测定中,如许多显色剂,萃取剂,沉淀剂,掩蔽剂等都是络合剂,因此,有关络合反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是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用于无机分析,而且可以广泛用于有机分析,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加以测定。通常借助指示剂来判断。有些滴定剂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足够深的颜色,如果反应后褪色,则其本身就可起指示剂的作用,例如高锰酸钾。而可溶性淀粉与痕量碘能产生深蓝色,当碘被还原成碘离子时,深蓝色消失,因此在碘量法中,通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沉淀滴定分析: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又称银量法(以

1、烟草专卖品:是指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烟叶、卷烟纸...

1、烟草专卖品:是指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烟叶、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统称烟草制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 2、烟草专卖许可证分为: (一)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二)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 (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四)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3、烟叶由烟草公司或其委托单位依法统一收购。烟草公司或其委托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在国家下达烟叶收购计划的地区设立烟叶收购站(点)收购烟叶。设立烟叶收购站(点),应当经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4、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由省级以上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机构审批、发放。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进口的烟草专卖品、国产烟草专用机械和烟用丝束、滤嘴棒以及分切的进口卷烟纸,应当凭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机构签发的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办理托运或其授权的机构签发的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办理托运或者自运。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除国产烟草专用机械、烟用丝束、滤嘴棒以及分切的进口卷烟纸以外的其他国产烟草专卖品,应当凭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办理托运或者自运。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市、县运输的烟草专卖品,应当凭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机构签发的烟草专卖品准运办理托运或者自运。运输依法没收的走私烟草专卖品,应当凭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办理托运或者自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5、上面是摘录的部分重要内容,收集的其他法律法规要求也应遵照执行,并供大家查阅,需补充的有关要求,欢迎提出,以便改进。

一种卷烟烟丝中保润剂的GC-FID测定方法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24 C N 103217496 A (21)申请号 201310106368.1(22)申请日 2013.03.28 G01N 30/06(2006.01)G01N 30/14(2006.01) (71)申请人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地址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枫杨街2 号(72)发明人韩书磊 侯宏卫 陈欢 刘彤 田永峰 陈晓水 张小涛 付立伟胡清源(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代理人 姜振东(54)发明名称 一种卷烟烟丝中保润剂的GC/FID 测定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烟烟丝中保润剂的GC/FID 测定方法,即1,2-丙二醇,丙三醇和三甘醇三种保润剂,其特征在于:将烟丝样品干燥,粉碎和过筛;萃取液分别经过分散固相萃取(SPE )离心管和滤膜净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和氢火焰离子检测器(GC/FID ),采用内标法定量检测烟丝中三种保润剂的含量。本方法提供的检测方法,提高了测量方法的重复性,萃取液净化方法简单有效,可减低样品液对色谱柱和离子源的污染,且灵敏度高,回收率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3217496 A *CN103217496A*

1/1页 1.一种卷烟烟丝中保润剂的GC/FID 测定方法,即1,2-丙二醇,丙三醇和三甘醇三种保润剂,其特征在于:将烟丝样品干燥,粉碎和过筛;萃取液分别经过分散固相萃取(SPE )离心管和滤膜净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和氢火焰离子检测器(GC/FID ),采用内标法定量检测烟丝中三种保润剂的含量,具体步骤如下: 1)卷烟烟丝样品的混匀:将烟丝样品置于40 o C 烘箱中,1小时后将烟丝取出,粉碎后过0.45毫米孔径标准筛; 2)卷烟烟丝样品的萃取:称取约4 g 平衡48小时后的卷烟烟丝粉末,置于100 mL 锥形瓶中,加入含有内标物的甲醇萃取剂,具塞震荡萃取1 h ,后将萃取液避光静置30 min ; 3)萃取液的净化:将2 mL 萃取液置于含有150 mg 无水硫酸镁和25 mg N-丙基乙二胺(PSA )的分散固相萃取(SPE )离心管中,在漩涡混合仪上以2000 rpm 的转速漩涡振荡2 min ,再以10000 rpm 的转速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过0.22 μm 滤膜后进行GC/FID 分析; 4)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15 m × 0.53 mm × 1.0 μm 聚乙二醇弹性毛细管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20 o C ;检测器温度:260 o C ;载气:氦气(纯度≥99.999%),恒流流速:4.5 mL/min ;进样量:1 μL ,分流进样,分流比25:1;升温程序:初始温度120 o C ,保持3 min ,以10 o C/min 的速率至180 o C ,保持8 min ;运行时间:17 min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烟丝中保润剂的GC/FID 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内标物为1,3-丁二醇或1,4-丁二醇,内标物在甲醇萃取液中的浓度为2 mg /mL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17496 A

烟气危害成分

第十二章烟气危害成分分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吸烟与健康问题的提出,卷烟烟气化学的研究已普遍开展,特别是70年代以来,在烟支燃烧状态的测定和烟气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已有数万项关于吸烟与健康方面的科研成果,在这些科技论文中,既有反对吸烟的科学依据,也有某些论点的争论,还有大量关于提高吸烟安全性的科研报告。虽然涉及吸烟与疾病之间关系的许多问题至今尚未真正解决,只有统计关系和一些理论性假设,而没有明确的最终答案,但是却促进了烟草科技的较大发展。 卷烟的抽吸方式决定了烟支燃吸是一种高温乏氧不完全燃烧的过程,最高温度可达900℃左右。抽吸时燃烧主要发生在燃烧锥底部周围,气流中的氧几乎耗尽,氧化过程不起主要作用。有限度的燃烧馏、干馏、热解、合成等反应同时发生,形成大量的新生化合物。卷烟烟气是一种气、液、固并存的复杂多相的气溶胶。据报道,仅卷烟烟气中的化学成分即达近4000种,比烟叶中还多1000多种。这些化学成分中既有提供烟草香气、吃味和生理作用的物质,也有产生杂气、刺激和不良吃味的物质,还有微量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如气相的一氧化碳、硫化氢和焦油中的自由基、亚硝胺、苯并[a]芘等。卷烟烟气化学的深入研究对提高卷烟香吃味品质和降低有害成分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T.C.Tso List Ullmann’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Weinheim,1996 共分成七类41种: 11种PAHs 4种氮杂-芳烃 7种氮-亚硝胺3种芳香胺 4种醛6种其它有机化合物 6种无机物 1 卷烟烟气气相中有害物质 1.1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一经吸入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它与血红蛋白的化学亲和力比氧气达200倍以上。这样,由于减少了红细胞所携带氧的总量,一氧化碳能导致组织缺氧。 研究表明,烟气中CO一部分由热解产生,一部分由烟草不完全燃烧产生,一部分由CO2还原而成。主流烟气中碳氧化物还受烟丝含水量、卷烟纸孔度、烟草配方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打孔滤嘴或带有纵向气槽滤嘴来稀释烟气可使主流烟气中CO有选择地减少。 1.2 苯 苯能引起神经衰弱、乏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神志不清、肌肉痉挛等。过去一直认为苯无致癌作用,但近年来正在被怀疑对造血系统有致癌活性。国外已有不少由于接触苯而导致白血病的临床病例报道,不过,

卷烟机械

第一章 一、卷烟机械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填充式卷烟机——将加工好的烟丝填充到已经卷制完成的纸筒内(俗称灌香肠式)。特点是间断生产。 ②连续成型卷烟机——先将切碎的烟丝形成烟丝条亦即填充物,然后用连续的纸条顺着该填充物纵向地将其包卷起来,再在纸条的搭口边缘处涂以浆料,然后用切割装置将连续的烟条切割成一定长度的烟支。特点是能连续生产。 ③吸丝成型卷烟机——依据悬浮原理将烟丝用负压从烟丝箱吸出,顺着一个竖直的通道吸附到一条透气的吸丝网带上形成烟丝条,而后将烟丝束送入成型装置进行卷制成型。烟丝束在吸丝网带上被负压吸附而强制性的向前输送,从根本上解决了烟丝束发生错位的致命弱点。 二、卷烟加工工艺是根据烟叶原料的理化特性,按照一定的程序逐步通过各种加工方法或设备,把原料制成合格卷烟产品所必须经过的加工制造过程。 主要工序包括:制丝和卷接、包装。 三、卷烟机械发展的整体趋势 发展速度快;竞争激烈;不断创新;联合重组、强强结合 四、(一)卷烟机械命名 前缀2 + 前缀1 + 主体+ 后缀 主体→表示产品的功能、用途等 前缀→第二级修饰词+前缀→第一级修饰词+主体+后缀 第一级修饰词→表示产品的结构形式、功能特征等 第二级修饰词→表示产品的规格或特征参数等 后缀→表示产品整机、机组、生产线等 (二)卷烟机械型号编制 型号编制的意义:用特定的符号来代表冗长、繁杂的设备名,简化某种设备的书写格式。书写、表达简明、快捷、方便。 类别代号+组别代号+型别代号+型别序号+重大改进号 类别代号→A 整机—工艺过程或工艺方法;B 成套设备—机组或自动线;* 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I、O、X不用,12类)。 组别代号→A 整机—功能或用途;B 成套—工艺过程;* 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I、O、X不用)。 型别代号→A 整机—功能或结构、原理;B 成套—功能、结构或加工方法;* 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型别序号→规格、结构、性能参数等;*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重大改进号→*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表示。ABCD (三)名词术语 工序:指卷烟加工过程完成某一个工艺任务的组成部分。如加料、切丝、叶丝干燥、加香等。 工段:由若干个工序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如烟片处理、制叶丝、制梗丝、掺配加香等。 工艺任务:定性描述加工的目的。 来料标准:定量与定性描述来料状况。 质量要求:定量与定性描述加工结果。 设备性能:为实现工艺任务和达到质量要求,从工艺角度考虑要求设备达到的技术性能。 技术要点:为实现工艺任务和达到质量要求,工序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二章 1.烟草物料为何能被人为的增减水分 烟草物料之所以能被人为地增减水分,是因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吸湿性,即能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加湿)或向环境中散发水分(去湿),与周围环境保持吸湿平衡的能力。 2.烟草物料被人为增减水分的工业基础 ①.转移吸湿平衡:强制外界条件发生(人为)变化,以使烟草物料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 分(加湿)或向环境中散发水分(去湿) ②.加汽(热)——变化水蒸汽分压力 ③.转移水分——介质 ④.生产——物料流动(连续或间歇) 3.卷烟工厂常用的加湿设备有哪些 加湿设备包括回潮机(真空回潮、超级回潮筒等)、润叶机、洗梗装置、蒸梗机、HT 加潮振槽等;去湿设备包括:烘丝机、流化床干燥机(隧道干燥机)、薄片干燥机、烟丝膨胀干燥机等。

吸烟有害健康的探究实验

吸烟有害健康的探究实验 王仕杰 一、内容解读 本课题是按照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化学物质与健康”二级主题的要求进行展开的,要求学生知道三点,第一点是知道某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是有损害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一些生活体验和日常观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有害物质,并通过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来感性认识这些有害物质的损害性。第二点要求学生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发现一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对待有害物质的思想和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不酗酒等。第三点是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指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来消除或减弱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引导学生对有害物质的防御提出一些建议或有效的措施。 1.课题目标 (1)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来了解香烟对人们健康带来的损害有哪些,分析香烟中存在哪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2)通过实验来探究香烟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对动物的影响,学会观察、记录、对比等一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学会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背景描述 吸烟是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虽然每包烟上都标有吸烟有害健康的说明,但还是有许多人抽烟,可见人们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吸烟的害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目前有3亿多烟民,烟草的消费量占全世界的31.6%。卷烟烟气中存在的有害成分比较多,主要的有害物质有三种:烟碱(又叫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CO)。 (1)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很容易被机体吸收而进入体内。尼古丁有剧烈毒性,能够对人体和动物造成毒害作用。 (2)烟焦油:烟焦油是众多烃类及烃的氧化物、硫化物及氮化物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

十种常用成分分析方法—科标检测

十种常见的成分分析方法介绍 成分分析是运用科学方法分析产品的成分,并对各个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个过程。科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设有专业的分析实验室,成分分析检测领域有:化学品成分分析、金属成分分析、纺织品成分分析,水质成分分析,颗粒物成分分析,粉末成分分析,异物成分分析等。 常见的成分分析方法有以下10种。 一、成分分析-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从大类分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是指质量法。容量法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1.1重量分析 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如:电子天平。 1.2容量分析 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是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如:滴定管。 二、成分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气态原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而建立的。由于各种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不同,将有选择性地共振吸收一定波长的辐射光,这个共振吸收波长恰好等于该原子受激发后发射光谱的波长,由此可作为元素定性的依据,而吸收辐射的强度可作为定量的依据。

其基本原理是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不仅可以发射一系列特征谱线,也可以吸收与发射线波长相同的特征谱线。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如:AAS原子吸收光谱仪。 三、成分分析-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依据各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发射特征的电磁辐射,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光谱学各个分支中最为古老的一种,可同时检测一个样品中的多种元素。 其基本原理是各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原子的原子核外围绕着不断运动的电子,电子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从整个原子来看,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下,它也是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原子处在最低的能级状态,即基态。原子发射光谱法(AES,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是根据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元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光谱学各个分支中最为古老的一种。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如:ICP-OES。 四、成分分析-原子荧光分析法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但所用仪器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近。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是介于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之间的光谱分析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一定波长的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而进行定量分析。原子荧光的波长在紫外、可见光区。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约经10-8秒,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荧光。若原子荧光的波长与吸收线波长相同,称为共振荧光;若不同,则称为非共振荧光。共振荧光强度大,分析中应用最多。在一定条件下,共振荧光强度与样品中某元素浓度成正比,从而

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作者:黄朝章, 李桂珍, 连芬燕, 苏明亮, 谢卫, 张国强, 刘泽春, HUANG CHAO-ZHANG,LI GUI-ZHEN, LIAN FEN-YAN, SU MING-LIANG, XIE WEI, ZHANG GUO-QIANG, LIU ZE- CHUN 作者单位:福建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新阳工业区新阳路1号,361022 刊名: 烟草科技 英文刊名:TOBACCO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11(4) 参考文献(12条) 1.周春平;余苓;刘百战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指标的影响 2009 2.王世刚应用卷烟纸降低香烟焦油量的工艺措施 2005(03) 3.刘志华;崔凌;缪明明柠檬酸钾钠混合盐助燃剂对卷烟主流烟气的影响 2008(12) 4.谢剑平;刘惠民;朱茂祥卷烟烟气危害性指数研究 2009(02) 5.李春;向能军;沈宏林卷烟纸对卷烟烟气有害物质的影响 2009(06) 6.谢兰英;刘淇卷烟纸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研究进展 2008(04) 7.王巨波;施正锐对国内卷烟纸生产的几点看法 1994(02) 8.金闻博;戴亚;横田拓烟草化学 2000 9.邵霁卷烟纸对卷烟降低焦油的作用和影响 2007(01) 10.梅志亮卷烟辅助材料研究进展 1999 11.李梁烟草工业用纸的发展现状 2006(03) 12.徐信国低焦油卷烟研制的理论与技术 199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白雪平.黄朝章.张建平.苏明亮.赵艺强.吴清辉.BAI Xue-ping.HUANG Chao-zhang.ZHANG Jian-ping.SU Ming-liang.ZHAO Yi-qiang.WU Qing-hui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造纸2010,29(12) 2.郑琴.程占刚.李会荣.蔡冰.王建新.龚淑玲.ZHENG QIN.CHENG ZHAN-GANG.LI HUI-RONG.CAI BING.WANG JIAN-XIN.GONG SHU-LING卷烟纸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期刊论文]-烟草科技2010(12) 3.黄朝章.HUANG Chao-zhang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影响[期刊论文]-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 4.宋振兴.李元实.乔跃辉.崔成哲.马林.王春利.SONG Zhen-xing.LI Yuan-shi.QIAO Yue-hui.CUI Cheng-zhe.MA Lin.WANG Chun-li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CO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2) 5.范保奎.张鑫.徐大勇.李斌.刘朝贤.安毅.FAN BAO-KUI.ZHANG XIN.XU DA-YONG.LI BIN.LIU CHAO-XIAN.AN YI 烟丝在流动密闭阀内的输送特性[期刊论文]-烟草科技2011(4) 6.赵艺强.连芬燕.吴清辉.白雪平.苏明亮.黄朝章卷烟纸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 7.黄朝章.白雪平.苏明亮.连芬燕.张建平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影响[会议论文]-2010 8.刘明友.侯轶.徐程程.LIU Ming-you.HOU Yi.XU Cheng-cheng阻燃剂氢氧化镁在卷烟纸中的适用性[期刊论文]-纸和造纸2007,26(6) 9.何善君.林苗俏.邱龙英.HE SHAN-JUN.LIN MIAO-QIAO.QIU LONG-YING基于批次的制丝质量检验系统的设计应用[期刊论文]-烟草科技2011(4) 10.杨红燕.杨柳.朱文辉.杨继.吴亿勤.丁中涛.YANG Hong-yan.YANG Liu.ZHU Wen-hui.YANG Ji.WU Yi-qin.DING Zhong-tao卷烟材料组合对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份释放量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烟草学报2011,17(1)

香烟的有害成分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腈类、醉类、酚类、烷烃、醛类、氮氧化物,多环芳烃、杂环族化合物、羟基化合物、重金属元素、有机农药等,范围很广,它们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 尼古丁又称烟碱,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性液体,具有刺激的烟臭味。 尼古丁是主要的成瘾源。吸入纸烟烟雾中的尼古丁只需秒就可以到达大脑,使吸烟者感到一种轻柔愉快的感觉,它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尼古丁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30分钟,当尼古丁低于稳定水平时,吸烟者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吸一支烟以补充尼古叮。 1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毒死1只小白鼠。 25克烟中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头牛。 40—60毫克纯尼古丁可以毒死一个人。 一支香烟中尼古丁含量随烟叶质量和加工工艺而不尽相同,一般每支含—3毫克。吸烟时,约25%的尼古丁被燃烧破坏,5%残留烟头内,50%扩散到空间,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尼古丁只有20%,所以有的人一天吸一盒香烟也未出现中毒现象。但尼古丁对人体许多器官的刺激损害作用却与日增加。 尼古丁可引起胃痛及其它胃病; 尼古丁可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心律不齐并诱发心脏病; 尼古丁损害支气管粘膜,引发气管炎; 尼古丁毒害脑细胞,可使吸烟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尼古丁可促进癌的形成。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人们常说的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250倍,当人们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大量的碳合血红蛋白,而氧合血红蛋白大大减少,造成组织和器官缺氧,进而使大脑、心脏等多种器官产生损伤。

假冒卷烟的危害性

假冒卷烟的危害性 一、损害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经济利益 1、损害国家利益 卷烟是一种高税商品,又是特殊商品,国家为满足具有这种特殊需求的消费者的需求,实行严格的生产总量控制。而假冒卷烟以非法手段生产,以非法渠道进入市场流通,逃避了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全部高额税收,以低成本价格牟取暴利,不仅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还严重扭曲了市场经济的杠杆,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2、损害合法经营生产企业的卷烟品牌这一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进行赤裸裸的偷窃和掠夺,而且由于市场假冒卷烟比合法企业生产的卷烟有着低得多的成本,加上合法生产经营企业为打假导致成本上升,从而非法制假企业有着高得多的生产利润,经销同牌号假烟所获利润往往可达经销正牌卷烟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严重损害合法生产经营企业的利润。 3、损害消费者利益 制售假冒卷烟者为获取高额利润,往往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劣质产品假冒正牌产品,严重损害了消费着的利益。 二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烟草行业正不断地推进科技创新,通过多种减害降焦的技术手段,提高吸烟的安全性。而假冒卷烟连基本的质量控制都没有,甚至没有符合标准的生

产环境和原辅材料,更谈不上降低和控制卷烟有害成分,极大地危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主要表现在: 1、生产环境带来的危害 由于假冒卷烟属非法地下生产,为掩人耳目,制假窝点往往选择山洞、地下室等卫生条件极差的场所,地面和四周环境肮脏,原辅材料随意堆放,因此假冒卷烟严重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假烟中有害细菌等微生物指标往往超标。 2、劣质原料带来的危害 由于烟叶是烟草专卖品,制假者极难得到质量上乘的原料,往往以卷烟料、级外烟叶甚至霉变的劣质烟叶为原料,没有经过杀虫等良好的加工工艺处理,却使用有害化学物品如工业染料、硫磺、双氧水等进行脱色染色和熏烤处理,使之呈现高档卷烟烟丝所具有的金黄色。这些假冒卷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燃烧后焦油含量明显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含有二氧化硫、有害微生物(如烟虫虫卵等)更是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甚至生命构成了直接威胁。 3、劣质材料带来的危害 制假者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大量的工业香精进行加香加料处理,并使用伪劣的卷烟接装纸和滤棒,这使得假冒卷烟中含有大量的砷、汞、镉、镍、铬等重金属和钋等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内蓄积,具有很高的潜在毒性,引起人体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