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止痛与姑息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39
肿瘤晚期患者的姑息护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虽然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进展迅速,但是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
根据WHO报告,2008年全球新发生的癌症患者超过1000万,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达700万。
卫生部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恶化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
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死亡给患者、家属所带来的影响也日趋得到重视。
随着肿瘤专业化护理的发展,缓解疼痛及其它痛苦症状,为患者提供身心、社会的全面照顾,以及帮助家属应对悲伤,成为肿瘤姑息护理的重要任务。
姑息护理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在我国尚在开始阶段。
现将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护理综述如下。
1姑息护理的概念及内容(1)概念姑息护理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疾病进行积极而全面的照顾。
其宗旨是将临终阶段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减少临终癌症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
姑息护理始于临终关怀,但不等同于临终关怀,它贯穿于进展期疾病始终,由前期的姑息照护,患者临终阶段的姑息照护及患者死后对家属的哀伤辅导三部分组成。
(2)内容姑息护理的目标是维护患者的尊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干预疾病的过程,姑息服务的照护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贯穿于整个诊断和治疗过程,主要内容是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如化疗、放疗带来不良反应的相关症状,全面的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支持系统,尽可能帮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活着到死亡,亲人能正确看待患者的疾病过程和他们的逝世;承认濒死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不刻意加速他们的死亡,也不拖延他们死亡的时间。
2 姑息护理2.1 基础护理(1) 病房环境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认为,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移情作用。
我们要为病人创造舒适、安静、人性化的生活环境,美好的环境可使病人产生对生命的热爱,并珍惜生命。
保持病房内整洁,通风良好,光线明亮,温、湿度适宜,床单位舒适。
(2) 饮食护理向病人和家属做好饮食宣教,分析饮食的重要性,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给其制定富营养饮食食谱,并告知其家属尽量按照患者口味烹饪食物。
肿瘤“姑息治疗”知多少姑息治疗是什么呢?姑息治疗就是缓和治疗,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保守治疗。
这一词汇包含很多方面,基本是把姑息性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对疼痛、呼吸困难、腹胀等症状做一个相对大方向的整合。
比较官方的定义就是对根治性治疗没有反应的病患者进行完全主动、全面性的照顾,这其中除了治疗疾病以外还包括对他的心理、精神等层面,甚至是对患者家属的全程的人文关怀。
更简单来说,就是医疗技术上的姑息治疗和全程的人文关怀。
目前医疗技术的提升后,注重的不光是在病痛本身,更多的还注重病痛带来的心理、社会及精神等各个问题的治疗。
希望因此能得到改善。
给予患者精神的支持,和对生命本体的尊重。
所以姑息治疗并不是试着拖延病患的死亡,更不是加速病患的死亡。
对于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主要是医师、护士、心理学专业人员或是放疗科、营养师等相互配合工作,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姑息治疗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姑息治疗的五大基本,原则一:主要内容是控制疼痛,增加心灵和心理方面的关怀,促进病患能动性的生活。
原则二:是对于患者家属,希望他们理解并且给予支持,使他们能够陪伴、照顾病人,正确做好后事的处理工作。
原则三:最大程度的对患者本身起到正面积极的影响,提高生活品质。
原则四:尽量与其他治疗多项融合进行,早一些的引用到疾病初期。
原则五:需要有强大的心理,需要将人的生死之事看淡,形成一种生死即是自然的过程,生命不会增进也不需要延后。
我国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表示,我国平均每年新患阿正病的病人有420万人以上。
因癌症死亡的就有280万人以上,粗略估计每分钟就有7人确诊为癌症。
所以比起痛苦折磨的折磨,更希望可以对这些患者宽容一点,至少可以笑着离开减少折磨。
怎么才能减少折磨?——介入姑息治疗。
对于姑息治疗其实有很多的矛盾,比如对于他们的亲人家属就比较难达成统一,比如有家属状告法庭,原因是患者临终前使用过量吗啡。
姑息治疗矛盾再次激化,其中疑点是无可厚非的:患者家属是有权力质疑的,医者也是有义务做出解释的。
值得提倡的“姑息治疗”作者:金昌凤来源:《科学养生》2016年第08期近年来,癌症患者的“姑息治疗”方式逐渐提上正规医疗程序,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某公司经理汪先生白手起家,打出了一片事业。
做生意免不了应酬,从下海开始,汪先生就经常不离酒桌,加之他长得人高马大,身体不错,一顿喝半斤白酒没问题。
可时间长了,他感觉也受不了,肝区时常有痛感。
拖了一段时间,感觉痛得厉害了,就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了大医院,经过各种手段的几番检查后,确定他已经是肝癌晚期了。
这令他和家人后悔不迭。
在经过了若干治疗以后,医生最后提出了“姑息治疗”方案,就是不用很激进的办法大动干戈,用中医药等较为温和的方法控制癌细胞,让癌细胞和患者“和平共处”。
如今,汪经理已经走过了确诊后的第五个年头。
△什么是“姑息治疗”?它是怎么产生的?“姑息治疗”起源于一种叫做“善终关怀”的活动,最早出现于公元四世纪。
后来,经过演化,成为一种治疗模式。
那是1879年,柏林的一位修女玛丽·艾肯亥将其修道院主办的安宁院作为收容晚期癌症病人的场所,安宁院原本是指朝圣途中的驿站,类似旅店。
1905年,伦敦的一家修女办的圣约瑟安宁院也专门收容癌症晚期患者。
后来,安宁院逐渐由驿站变成了一个专门收治晚期病人的照顾机构。
1950年,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护师桑德丝女士倡导成立更为人性化的安宁院。
1967年,桑德丝女士终于在伦敦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现代化的兼顾医疗科技及心理照顾的圣科利斯朵夫安宁院,并带领医疗团队着手进行一系列的癌症的镇痛研究及人性关怀。
从1967年圣科利斯朵夫安宁院成立开始,诞生了一个新的医学门类,那就是“姑息医学”模式。
如今,这种模式逐渐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被接受和推广。
1976年,美国康涅狄格州成立了美洲的第一家安宁院,此后圣科利斯朵夫模式的善终照顾的安宁院在欧美各地建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开始发展姑息治疗服务。
我国的姑息治疗也开始于此时,目前各省、市、自治区发展速度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