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摘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多见于6岁以内的婴幼儿,学龄前反复感染儿童患病率为29.69%,其中城市为32.61%,农村为24.19%,近年来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
如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哮喘、心肌炎、关节炎、肾炎等。
营养状况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因素变化、基础疾病及慢性感染病灶的存在等因素均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2]。
因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临床上本病重在防而非治。
因此,做好胎儿期孕妇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及时补充小儿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改善小儿生活环境状况,可有效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减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患儿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以及推拿、穴位按摩等中医疗法,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有较大优势。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指1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7次,其发病机制多与先天性因素、营养素缺乏、居住环境等因素有关[3]。
报道显示[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达20%,且病情迁延、久治不愈,严重威胁患儿身心健康。
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给家庭、社会造成很的负担,因此,对的防治及护理研究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笔者就近年来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进行综述。
1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1.1胎儿期的预防措施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该病的发生尤其重要。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先天性因素关系密切,如早产、宫内感染、宫内缺氧、低体重儿等都会导致的发病率增高。
早产儿出生时机体各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免疫功能较低,如孕期母亲患肝炎、结核等疾病,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营养不良或免疫功能受损。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判读条件及反复肺炎诊断思路发布时间:2022-06-30T01:25:51.30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0期作者:吴祖春[导读]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为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
吴祖春荔浦市人民医院,广西荔浦 546600摘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为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
根据年龄及部位不同,将RRTIs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和反复肺炎,发病率为20%左右。
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
长期以来,医务人员关注RRTIs患儿的当次转归,却忽视了患儿反复就诊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防治RRTIs,本研究观察综合信息化管理对学龄前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
关键词:综合信息化管理;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1概述随着儿科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诊断技术(病原学、免疫学、影像学及内腔镜技术等)的不断提高,临床对符合 “参考标准”而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多数儿童已能明确作出最终的疾病诊断。
在2006年第10届全国小儿呼吸病学术会议及2007年《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主办的“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学术研讨会”上,参会者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多数专家和临床医生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应是一个临床现象,“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参考标准”应修改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
而且,根据不同解剖部位可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定位具体化,如反复肺炎。
重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诱因与并发症作者:孙红丽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501-01临床上经常有一部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而就诊,甚至出现很严重的并发症,给患儿和家庭造成极大负担。
小儿反复感染可以涉及上下呼吸道,多为上呼吸道感染,部分为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或哮喘并感染等。
近年来,引起多数专家和临床医生的重视,一般婴幼儿较多见,随年龄增长至4岁后渐少,其病因至今不明。
反复呼吸道感染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应是一个临床现象,应积极寻找引起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病因并予以诊治。
但分析临床查找常见病因,可以采取对策进行防治,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小儿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发生,与小儿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也与外界客观条件致病相关,是一种内外因均有异常导致的反复发病,下面探讨一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1.1 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内在因素是小儿自身存在营养不良。
婴幼儿在母乳不足又没有及时添加必要的蛋白质、脂肪而造成营养不良。
同时还可能伴有佝偻病及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缺乏。
继而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免疫功能降低,导致抗病能力下降而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1.2 环境危害在小儿居住的环境中,有大量烟雾,如二氧化硫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当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时,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小儿呼吸道感染。
有资料表明,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家庭中,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小儿人数比别的家庭高19倍之多。
1.3 被动吸烟尼古丁对呼吸道造成的影响已人所共知。
孕妇或其周围的人吸烟时,血液中的尼古丁可直接或问接地作用于子宫和胎盘动脉,导致胎儿慢性缺氧,呼吸生理功能先天不足,在婴儿期就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这类小儿的感染机会较其他小儿高7倍。
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浙江省金华市秋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金华321017)【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14-0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1]是儿科常见病,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临床状态。
rri的最基本原因为小儿免疫功能的不健全,免疫水平低下。
在1种或1种以上后天原因的作用下,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故病因复杂。
为探讨其发病原因,现将我院儿科2006年1月-20011年6月收治的56例rri患儿临床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56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男44例,女12例;城镇41例,农村15例;早产儿26例,过期产儿2例;母乳喂养15例,人工喂养29例,混合喂养22例,病人年龄、性别和症状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采用全国第一届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即:0~2岁: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3次;3~5岁:上呼吸道感染6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6~l2岁: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
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天以上。
(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但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应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
(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其间隔期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3、反复感染的病因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与免疫功能异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先天因素、营养不良、慢性病灶、治疗护理不当、缺乏体格锻炼等多种因素有关[2]。
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90%以上是病毒所致的,而呼吸道病毒有130多个型别,且变异繁多,感染后人体免疫力不能持久,血清抗体不能防止再感染的发生,因而不能用计划免疫的方法来防治;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会造成菌群失调、免疫功能紊乱,易造成反复呼吸道感染;另外,儿童耐寒力弱、室内空气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等,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调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疾病,发病率大概在20%左右,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疾病之一。
临床上对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定义是在1年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过正常范围。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儿童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侵入,导致患儿发病。
中医调治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比较重要的方法,可以针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辨证施治,治疗效果突出,副作用小。
一、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认识从中医理论上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小儿发育不良、先天不足。
主要因为孕儿母亲的身体比较差,容易得病,或者有慢性基础性疾病,使得孕儿发育不良,出生后禀赋不足对于病毒邪气不耐受,容易患病。
第二、喂养不当。
多数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都存在挑食、偏食、吃得少等问题,与人工喂养不当或者断母乳时间过早等有关,使得小儿营养不良。
小儿脾胃功能比较差,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外邪入侵而发病。
第三、用药不当。
部分小儿家长在发现自己孩子感冒后,没有及时就医,而是盲目用药,致患儿用药不对症,拖延患儿的救治和康复,甚至在原因不明的前提下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致正气损耗,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感染。
第四、体质虚弱。
患儿素体虚弱外加平时的户外活动比较少,抵御病邪的能力低下在气候突变的环境下适应能力差,容易感邪而发病。
二、中医调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优势目前,临床上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方式是西药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在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中治疗效果一般。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初期大多数情况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并且病毒已知种类繁多且变异较多,使得临床防治难度很大。
而中医调治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改善儿童体质,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在临床上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应用的也比较多。
三、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调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理机制是肺脾两虚、邪毒留伏、正气不足以及卫外失固,根本原因在于正气不足,所以中医调治的根本在于改善体质,要将扶正和祛邪贯穿整个治疗阶段。
临床研究・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调查分析梁健麟1,梁燕玲2(1.佛山市顺德区顺德均安医院 儿科,广东 佛山 528329;2.佛山市顺德区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佛山 528000)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5例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B病毒抗体IgM浓度,凝集实验检测肺炎支原体IgM,原子吸收法检测血锌、铜、铅、镁等元素浓度,问卷调查法填写患儿和母亲基本情况,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EB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血锌、血铅、早产、低体重、偏食、有佝偻病史及户外活动时间过短等因素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相关性,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BV、肺炎支原体感染、血铅过高、有佝偻病史及户外活动时间过短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需预防EB病毒、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控制血铅水平,增高户外活动时间和注意补充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肺炎支原体;EB病毒中图分类号:R 373.1 文献标识码:B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RRTI)是临床儿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病程长,且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据调查目前的发病率约为20%[1],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健康,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和病理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我院7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可能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防治工作,降低RRTI的发病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5例为观察组,所有病例均符合1988年RRTI诊断标准[2],并排除由小儿先天性或后天心脏病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其中男44例,女31例,平均年龄(4.2±1.1)岁。
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诊治研究进展【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儿童;免疫【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87-02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特点是常年发作,每次症状较重,病程较长,严重影响到小儿的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
笔者就近几年来对rrti的致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小儿rrti的致病因素1.1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1.1.1 体液免疫研究表明,rrti患儿大多数存在免疫球蛋白及亚类的部分缺失,最常见的是iga、igg 含量下降。
朱晓萍等[1]的研究发现,rrti患儿的总igg水平正常,igg的亚类更能敏感反映出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
血清igg的4个亚类中,igg1、igg3为多糖抗原性产生免疫应答,病毒、细菌毒素是其致病源;igg2、igg4为多糖抗原反应物,是抗细菌荚膜多糖的抗体。
刘军等[2]的研究中,igg1和igg3的缺陷占到研究例数的72.7%。
而朱晓萍等[1]的研究中,rrti患儿血清igg亚类检出率为47.62%,以igg2、igg4缺陷为主。
igg亚类缺陷为rrti发病的主要原因。
1.1.2 细胞免疫原发性或继发性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与紊乱是导致rrti的主要原因之一。
周小燕等[3]的研究观察到,rrti患儿的外周血中,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淋巴t细胞(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而cd8值却高于正常儿童。
同时,rrti患儿存在着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研究较为热门的白细胞介素、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自然杀伤细胞因子(nkcf)的活性有关。
1.2 外在因素营养不良是rrti的主要外在因素。
婴幼儿长期偏食,食欲不振,或缺乏母乳喂养,微量元素铁、锌、钙失衡及维生素a等的缺失都是rrti的诱因。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探讨
关键词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45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科常见病,通过对因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42例患儿与42例正常儿童的身体各项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检测两组患儿血液中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
结果观察组患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与基础疾病的存在有关,与身体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这部分患儿多为早产儿和母亲生育年龄偏大,及营养不良,大部分存在着基础疾病,同时与居住环境及过敏体质有关。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因素主要是营养不良,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而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的存在及产前产后的综合因素等,所以对该病的预防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资料与方法
2006~2009年收治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2例,作为观察组,42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
两组儿童年龄均8个月~9岁,平均年龄3.5岁;观察组患儿按1988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中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诊断确诊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1];两组儿童在年龄上无明显差异[2],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检查方法:对两组小儿均取静脉血,检测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登记有无基础疾病,询问病史,记录母孕年龄及孕
期情况、出生时有无早产、喂养方式、营养状况、家庭居住环境、有无疾病治疗不规范史等。
结果
对照组健康儿童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与母亲生育年龄、是否早产、有无基础疾病有关系,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讨论
通过上述两组儿童血液中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母亲生育年龄、是否早产、有无基础疾病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以上因素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上述几种因素均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
现就其因果关系分析如下。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如果营养不良,可能造成免疫功能紊乱、贫血等,导致儿童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基础疾病:观察组42例患儿中有基础疾病31例(73.81%);而对照组仅有2例(4.76%)。
充分说明基础疾病容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基础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支气管哮喘等。
因基础疾病的存在导致患儿的免疫力下降。
所以对小儿基础疾病的早期诊治是预
防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血液微量元素的缺乏:通过对两组儿童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检测,可以看出观察组42例患儿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说明血液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导致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之一,当血液中微量元素不足时,会削弱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清除病原及过敏颗粒的能力,影响身体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及杀菌能力,容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
早产及母亲生育年龄偏大:通过对两组儿童母亲生育年龄及是否早产的调查,可以看出观察组年龄>35岁的母亲生育12例(28.57%);早产11例(26.19%);而对照组仅有3例(7.14%)和2例(4.76%)。
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早产儿由于在孕期各系统发育不成熟,特别是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
所以早产儿患下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明显高于足月产儿[3]。
除上述因素外,环境污染、大汽污染、水污染等都可直接影响儿童肺的换气功能,也是造成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诱因之一。
另外抗生素的滥用,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也是造成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之一;综上所述,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很多,在控制上首先要强调优生优育;其次对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应及早诊治;第三控制环境污染是保持儿童及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梓荆,盛锦云,王运芳,等.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
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8,26(1):40.
2 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
志,1988,26(1):41.
3 王业军,顾华丽,阿爽,王丽燕.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
素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8,12(6):51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