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121轻型载货汽车转向器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23.50 KB
- 文档页数:8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化方案研究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轻型载货汽车的重要部件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化方案研究,包括系统结构优化、节能降耗和动力提升三个方面。
一、系统结构优化1. 车速感知器的应用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常采用伺服电动助力转向技术,传统的系统结构中,转向电机的转向力矩大小是固定的,无法根据车速变化而自适应调整。
为此,我们可以增加车速感知器,通过实时监测车速变化,调整转向电机的转向力矩大小,使转向更加轻松灵活。
2. 前轮转向角度传感器的应用前轮转向角度传感器是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实时监测前轮转向角度,并将此信息传输给转向控制器。
转向控制器据此计算出需要输出的转向力矩大小。
通过合理地设计前轮转向角度传感器的位置和灵敏度,可以提高转向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二、节能降耗1. 电源管理系统的应用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常需要大量的电能供应,因此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优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重要方面。
电源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需求智能化地控制电源的输出,调整转向电机的转向力矩输出,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2. 能量回收技术的应用在转向操作过程中,转向电机会产生大量的惯性能量,这些能量通常都会被浪费掉。
我们可以采用能量回收技术,通过将转向电机所产生的惯性能量转换成电能储存在电池中,从而实现对能源的再生利用。
三、动力提升1. 变矩器的应用变矩器是一种能够调节输出转矩大小的装置,可以根据驾驶员的转向需求智能调整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输出功率,从而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驾驶体验。
2. 负载力学控制技术的应用负载力学控制技术是一种将车辆动力系统和转向系统进行耦合的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车辆的动力分配和车轮负载的控制。
通过合理地设计负载力学控制系统,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操控性。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智能化控制策略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轻型载货汽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行驶稳定性,智能化控制策略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智能化控制策略的发展和应用。
一、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电机、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组成。
电机通过传感器感知方向盘转角和车身状态,然后控制单元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电机的输出力矩,实现转向操作。
但是传统的控制策略并不能满足对驾驶安全性和行驶稳定性的高要求。
二、智能化控制策略的发展1.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化策略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经验规则的控制方法,通过建立模糊规则库和模糊推理机制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模糊控制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操作习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输出力矩,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化策略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类神经系统工作原理的计算模型,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建立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可以使用神经网络来建立转向操作与驾驶员意图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
3.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化策略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达尔文进化论中基因遗传和自然选择机制的优化算法,通过不断演化生成最优解。
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可以使用遗传算法来寻找最优的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智能化控制策略的应用智能化控制策略已经在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采用智能化控制策略,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 自适应转向力矩控制:根据驾驶员的操作习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智能化控制策略可以自动调整输出力矩,使驾驶更加轻松和舒适。
2. 转向力矩反馈控制:智能化控制策略可以通过感知车身状态和路面信息,实现对转向力矩的实时反馈控制,提高驾驶安全性和稳定性。
3. 预测性转向控制:借助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智能化控制策略可以准确地预测驾驶员的转向意图,提前进行转向操作,大大提高驾驶的响应速度和安全性。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测试方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行业中被广泛运用。
本文将介绍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测试方法。
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构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电机、转向机构及控制单元。
其中电机主要提供转矩,将能量转化为力矩,驱动转向机构转动。
控制单元控制电机的运转,实现转向机构的动作。
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相对于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结构简单,方便安装;(2)工作时几乎没有噪音;(3)电机无液压泵,减少能量损失;(4)能保持恒定的转向力,用能更加高效。
3、系统设计(1)选择合适的电机:最大转矩应与车辆质量和使用环境相匹配;(2)选择合适的转向机构:应具备高强度及承载能力;(3)设计控制单元: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及编程方式来控制电机的输出;同时,应添加保护机制,在出现异常情况下自动切断电源。
4、系统测试在完成系统设计后,进行测试,包括以下方面:(1)电机转矩测试:测算出电机输出的最大力矩;(2)转向机构测试:测试其强度及承载能力;(3)控制单元测试:测试编程是否正确,保护机制是否有效;(4)实际道路测试:测试转向系统在不同路况下的表现及响应速度。
5、后续改进(1)传感器数量增加:通过添加传感器采集更多行车状态信息,可以提高控制单元对转向系统的控制水平。
(2)更换电机:更换更高性能的电机,使得转向系统响应更加迅速高效。
总结: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轻型载货汽车中有诸多优点,经过仔细的设计和测试,可以提高操作效率及驾驶舒适感。
随着科技的进步,该系统还有望持续改进和完善,为汽车行业提供更加高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案。
目录微型货车转向器的设计 ------------------------------------ - 2 - 1.引言-------------------------------------------------- - 4 -第一章汽车转向系统总述 ---------------------------------- - 6 -1.1转向系统的结构简介 ----------------------------------------- - 6 -1.2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 --------------------------------------- - 6 -1.2.1转向系的效率 ------------------------------------------------------------------------------ - 6 -1.2.2转动比变化特性--------------------------------------------------------------------------- - 8 -1.3转向盘自由行程 --------------------------------------------- - 6 -1.3.1对转向盘自由行程的认识 ------------------------------------------------------------- - 8 -1.3.2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的原因---------------------------------------------------------- - 8 -1.3.3转向盘的总圈数------------------------------------------------------------------------- - 10 -第二章齿轮齿条转向器设计方案的选择---------------------- - 12 -2.1转向器的设计要求 ------------------------------------------ - 12 -2.2转向器设计的方案分析 -------------------------------------- - 13 -2.3齿条形状的选取 -------------------------------------------- - 15 - 第三章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设计------------------------------ - 18 -3.1转向器参数选取---------------------------------------------- - 18 -3.1.1转向轮侧偏角计算-------------------------------------- - 19 -3.1.2转向节原地转向阻力矩:-------------------------------- - 19 -3.1.3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 - 19 -3.2 齿轮齿条几何尺寸的确定------------------------------------ - 21 -3.2.1齿轮的设计-------------------------------------------- - 21 -3.2.2齿条的设计-------------------------------------------- - 22 -3.2.3 齿轮齿条传动受力分析---------------------------------- - 23 -3.2.4 齿轮齿条强度校核-------------------------------------- - 23 -3.3齿轮轴的结构设计及校核 ------------------------------------ - 25 - 第四章间隙调整弹簧的设计计算---------------------------- - 27 - 第五章齿轮轴轴承的校核 --------------------------------- - 30 - 设计工作总结------------------------------------------- - 31 - 致谢--------------------------------------------------- - 31 - 参考文献----------------------------------------------- - 32 -微型货车转向器的设计【摘要】本课题的题目是微型货车转向器的设计,以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为中心,一是微型货车转向器的总述;二是机械转向器的选择;三是齿轮和齿条的合理匹配,以满足转向器的正确转动比和强度要求;四是齿轮齿条的疲劳强度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制造工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也迅速壮大,货物的运输需求也随之增加,而轻型载货汽车成为了物流行业中最受欢迎的运输工具之一。
但是,在长时间行驶中,驾驶员需要将方向盘频繁旋转,对于驾驶员而言,这是一项十分繁琐且疲惫的行为。
因此,为了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担,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得以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设计、制造两方面详细介绍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设计1.转向系统概述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电机、减速器、齿轮、定位撑杆、液压助力缸等部分组成。
其中,电机作为核心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以便于驱动轮胎。
减速器和齿轮是减小电机转速,提高扭矩的关键部件。
定位撑杆的作用是支撑助力缸。
液压助力缸则是将转向的力传输到车轮上。
2.主要设计参数在设计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参数:电机参数:包括电机类型、功率和转速等;减速器和齿轮参数:包括减速比、齿轮模数和齿数等;定位撑杆参数:包括长度和材料等;液压助力缸参数:包括有效面积和力矩等。
通过这些参数的计算和匹配,可以确保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和效率。
3.系统工作原理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驾驶员操作方向盘;2)方向盘转动后,通过定位撑杆将力量传输到液压助力缸;3)液压助力缸将力量传输到齿轮和轮胎上;4)齿轮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轮胎运动。
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便确保系统的流程和有效性。
二、制造1.生产流程制造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流程如下:1)选型并采购电机、减速器和齿轮等核心零件;2)通过加工中心机床完成机械工艺加工;3)装配液压助力缸,采用焊接技术进行连接;4)进行液压漏水试验,确保系统的耐用性和完整性。
2.零件加工在制造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时,需要进行以下主要零件加工:1)电机轴芯加工,以便确保机件装配的精度;2)减速器轴芯加工,确保减速比和转速;3)齿轮加工,以便确保传递电能和机械能时的匹配和精度;4)定位撑杆加工,以便确保定位撑杆的强度和精度。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可靠性与寿命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轻型载货汽车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它通过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为驾驶员提供方向指引和转向力,并且具有提升驾驶舒适性和操控性的功能。
本文将对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可靠性与寿命进行分析。
一、可靠性分析1.设计可靠性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可靠性是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
设计可靠性主要包括系统结构合理性、零件选择合理性和系统安全可靠性等方面。
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各种驾驶条件下的使用环境和工况,确保系统在各种极端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制造可靠性制造可靠性是指在制造过程中是否能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生产,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来说,关键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因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关键零部件和工艺的控制,确保制造可靠性。
3.运行可靠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进行长期监测和分析是必要的。
通过对转向系统的故障率、故障模式和故障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维修,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二、寿命分析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寿命是指其正常工作的时间期限。
寿命分析是通过对系统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和评估,为系统的设计和维修提供依据。
1.寿命预测寿命预测主要是通过对关键零部件和系统的使用寿命进行估算和预测。
对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来说,关键零部件如电机、传感器等可能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从而影响系统的寿命。
通过对这些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维修和更换措施,延长系统的寿命。
2.寿命评估寿命评估是对已使用一段时间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使用情况、故障率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对系统的寿命进行评估和提升。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寿命评估,提出系统优化和改进的建议,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轻型载货汽车设计(驱动桥设计)摘要本说明书阐述的内容是关于轻型客车驱动桥总成设计和计算过程。
驱动桥是汽车行驶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功用是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由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将转矩分配给左、右车轮,并使左、右驱动车轮具有汽车行驶运动学所要求的差速功能。
所以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整车性能的好坏。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本着严谨和认真的态度进行设计。
在方案论证部分,对驱动桥及其总成结构形式的选择作了具体的说明。
本设计选用了单级减速器,采用的是双曲面齿轮啮合传动,尽量的简化结构,缩减尺寸,有效的利用空间,充分减少材料浪费,减轻整体质量。
由于是轻型货车,主要形式在路面较好的条件下,因此没有使用差速锁。
在设计计算与强度校核部分,对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差速器齿、轮车轮传动装置和花键等重要部件的参数作了选择。
同时也对以上的几个部件进行了必要的校核计算。
关键词:驱动桥,轻型客车,差速器,主减速器THE DESIGN OF LIGHT DRIVEABSTRACT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literature is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drive axle for mini-bus.As one of main component of vehicle drive line, its basic effect is to enlarge the torques that comes from the drive shafts or directly from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es the torques to side wheels, and make the side wheels have the differential drive axle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vehicle performance, therefore, we should keep a serious and earnest attitude during the course of design.In the part of selection and argumentation ,a concrete description of structure form of drive axle and its assemblies are made. In this design, it has selected the single-grade main-reducer drive axle, it is two hypoid gears, it can simplify the structure, reduce the size, make effect use of the space and materials, reduce the whole quality..In the part of designing conclusion and strength check, parameter of the essential units such as the speed reduction,differential,wheel drive mechanism and so on are selec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makes the strength check to the main speed reduction,differential wheels drive mechanism.Key words:drive axle ,mini-bus ,differential gear, main-reducer目录前言 (1)第一章驱动桥的结构方案分析 (2)第二章主减速器齿轮的设计 (4)§2.1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 (4)§2.2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的支撑形式及安置方法 (4)§2.3主减速比的确定 (5)§2.4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6)§2.4.1 从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6)§2.4.2主动齿轮的计算转矩T (7)z§2.5主减速器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 (7)§2.5.1主、从动齿轮齿数的选择 (8)§2.5.2从动齿轮节圆直径及端面模数的选择 (8)§2.5.3双曲面齿轮齿宽F的选择 (8)§2.5.4准双曲面小齿轮偏移距以及方向的选择 (8)§2.5.5螺旋角β的选择 (9)§2.5.6法面压力角α的选择 (9)§2.5.7圆弧齿锥齿轮铣刀盘名义直径的选择 (9)§2.5.8准双曲面齿轮的计算 (9)§2.5.9准双曲面齿轮的强度计算 (17)§2.5.10主减速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20)§2.5.11主减速器轴承的计算 (20)第三章差速器的设计 (22)§3.1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选择 (22)§3.1.1行星齿轮数目的选择 (22)§3.1.2行星齿轮球面半径R的选择 (22)B§3.1.3 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齿数的选择 (22)§3.1.4 差速器锥齿轮以及半轴齿轮节圆直径的初步确 (23)§3.1.5压力角 (23)§3.1.6行星齿轮安装孔的直径 以及深度L (23)§3.2差速器齿轮的几何尺寸的计算和强度计算 (24)第四章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 (27)§4.1半轴结构型式分析 (27)§4.2半轴的设计计算 (27)§4.2.1全浮式半轴杆部直径的初选 (27)§4.2.2强度校核 (28)第五章驱动桥桥壳 (29)§5.1驱动桥壳结构方案分析 (29)结论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2)前言本课题是对轻载货车驱动桥的结构设计。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分析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电动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逐渐在轻型载货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原理,并进行相应的仿真分析。
一、设计原理1.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概述轻型载货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电动助力转向电机、助力转向控制器、扭矩传感器、传感器控制模块和转向机构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助力转向电机产生的扭矩来改变转向机构的转向力,从而实现转向的灵活性和舒适性。
1.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要点在设计轻型载货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电动助力转向电机:选用高效能、高可靠性的电动助力转向电机,其功率与车辆的转向需求相匹配。
2)助力转向控制器:根据车辆的具体情况,设计合适的助力转向控制器,能够精确地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电机的扭矩输出。
3)扭矩传感器:安装在转向机构上的扭矩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转向机构产生的扭矩,并将数据反馈给助力转向控制器,以实现精确的转向控制。
4)传感器控制模块:将扭矩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传感器控制模块处理,并与助力转向控制器相连,实现转向系统的协调运行。
5)转向机构:设计合理的转向机构,能够通过电动助力转向电机的扭矩输出,使车辆具有灵活且准确的转向性能。
二、仿真分析为了验证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效果,我们采用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分析和测试。
通过仿真,可以模拟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转向性能,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1 建立仿真模型首先,根据实际车辆的参数和转向机构的结构,建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
通过引入电动助力转向电机、助力转向控制器、扭矩传感器和转向机构等组件,建立起完整的汽车转向系统模型。
2.2 仿真参数设置在进行仿真分析前,需要设置相应的仿真参数,如车辆速度、转向角度、路面摩擦系数等。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转向性能。
2.3 仿真分析和评估在完成仿真参数设置后,进行转向系统的仿真分析和评估。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振动与噪音控制传统轻型载货汽车一般采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来实现转向操作,但这种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低速行驶或急转弯时会出现转向助力不足的情况,同时还会产生噪音和振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逐渐成为一种先进的替代方案。
本文将重点探讨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振动与噪音控制。
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及振动噪音产生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电机、控制单元、传感器和转向柱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产生的力矩来辅助驾驶员完成转向操作。
在转向过程中,电机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和噪音,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电机震动:由于电机内部的运动零件与磁场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一定的震动。
2. 齿轮传动:电机常常通过齿轮传动来实现转向操作,齿轮的啮合也会产生振动和噪音。
3.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中的电路和元器件工作时会产生电磁干扰,进而导致一定的振动和噪音。
4.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能够减轻道路不平坦对转向系统的冲击,但同时也会引入额外的振动和噪音。
二、振动与噪音控制的技术方法为了降低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振动与噪音,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法:1. 优化电机设计:通过改进电机结构和减小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可以降低电机震动和噪音产生。
2. 齿轮设计与控制:采用优质的齿轮材料和精密的加工工艺,以及合理的齿轮啮合角度,可以减小齿轮传动带来的振动和噪音。
同时,可以在控制策略上引入滑移噪声抑制算法,进一步降低噪音产生。
3. 电磁干扰抑制:通过优化控制单元的电路设计和选择抗干扰性能良好的元器件,可以降低电磁干扰带来的振动和噪音。
4. 悬挂系统改进:采用更加先进的悬挂系统设计,如独立悬挂或多连杆悬挂等,可以减小道路不平坦对转向系统的冲击,降低振动和噪音产生。
5. 声学隔离措施:在转向系统的布局中加入隔音材料,以及合理设计声学屏蔽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振动和噪音的传播和辐射。
三、振动与噪音控制的评估与验证方法为了评估和验证振动与噪音控制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振动测试:通过传感器采集转向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信号,并进行频谱分析和振动响应测试,以评估控制措施对振动的影响。
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优化与改进在轻型载货汽车的发展过程中,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轻型载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优化与改进的相关问题。
一、背景介绍轻型载货汽车作为商业货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货物物流运输的重要任务。
现有的汽车转向系统大多采用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但存在一些问题,如转向沉重、油泵能量浪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替代方案。
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势1.节能环保: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不需要液压泵,减少了动力损耗,从而提高了燃油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2.驾驶舒适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求调整转向助力的大小,使转向更加轻松灵活、操作更加流畅。
3.可靠性高: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不依赖于液压液和机械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了维修成本。
三、结构优化与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性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结构优化与改进。
1.电机选择与电控系统在设计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时,合理选择电机是关键。
应根据汽车的使用情况和转向需求,选择适当的电机类型和功率,以满足汽车的转向力矩需求。
同时,完善电控系统,提高对电机的控制精度和反馈性能,实现对转向助力的精确控制。
2.传动机构的改进传动机构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优化传动机构的设计和结构,可以减小传动误差,提高转向精度和稳定性。
可以采用精度更高的齿轮传动系统、螺旋传动系统等,减少磨损和噪音。
3.感知系统的完善为了提供更加精准的转向助力,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需要与车辆的感知系统进行有机结合。
通过与传感器、车速感知器等设备的连接,实时获取车辆的信息,如车速、路况等,以便更好地调整转向助力的大小和速度。
4.安全性能的提升对于载货汽车而言,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优化与改进时,应注重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
车辆转向装置设计方案在汽车的运行中,转向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行车的稳定性以及行车的安全性。
因此,为了确保汽车能够平稳地行驶和安全地驾驶,需要设计一款稳定可靠的车辆转向装置。
车辆转向装置的基本原理车辆转向装置主要是通过前轮进行转向,使车辆向左或向右转动。
在汽车的转向过程中,它必须能够快速、平稳地调整转向角度,并且稳定可靠地保持车辆的转向状态。
因此,车辆转向装置的设计必须满足一些基本原则:原则一:转向角度的要求车辆转向角度一般需要在20度以上,同时,转向角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敏性也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在城市的繁忙路段,如果转向角不够灵敏、反应迟缓,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原则二:驾驶员操控的要求车辆转向必须要符合驾驶员的操控习惯,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调整转向角度,从而起到确保驾驶安全的作用。
原则三:通用性的要求车辆转向装置必须符合通用性的要求,以能够适用于不同品牌、型号的汽车。
同时,它还需要具有可替换性,方便维修和更换。
转向装置的设计方案在设计车辆转向装置时,需要注意多种因素,如车辆的使用环境、工作压力情况等。
然而,我们还是可以提出一些基本的设计方案:方式一:机械传动方式这种方式是指通过一个机械装置传递转向信息的方法,常见的方式包括齿轮驱动、丝杠驱动以及传动皮带驱动等。
这类机械传动装置需要适时进行润滑和维护,从而确保其转向功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方式二:液压传动方式液压传动方式则是指通过液压油传递力量,从而推动方向盘进行转向。
这种方式的稳定性很强,转向角度可调节范围也很大,且甚至可达到360度。
但是,液压转向装置需要液压油来驱动,同时,设备的重量和尺寸也相对较大。
方式三:电动传动方式电动转向装置是指通过直流或交流电源驱动电动机旋转,通过电动机的转动来改变车辆的转向。
这种方式比较清新、灵活,而且对于车辆的控制系统也较为适合,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轻型车的转向系统中。
总结汽车的转向能力直接关系到它的驾驶安全性和行车的稳定性,因此设计稳定可靠、灵敏适用的车辆转向装置非常的重要。
轻型载重货车设计(转向系及前桥设计)摘要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是关于轻型载货汽车的前桥及转向系统的设计。
本着力争性能可靠,价优,易造的设计构想,同时也主要参照拖厂的同类车型,努力去改造,去创新。
转向从动桥是通过悬架和车相连,两侧安装着从动车轮,用以传递车架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
汽车的转向系是利用转向节使车轮可以偏转一定角度以实现汽车的转向。
汽车的转向系是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在行驶中起到重要作用。
主要可分为机械转向系,动力转向系和电动转向系。
其中电动转向系是未来汽车转向系的发展方向。
综合各种因素,本次设计采用采用转向梯形机构布置在前轴之后的整体式车桥和采用了正效率很高,操纵方便且使用寿命长的机械式循环球式转向器。
本次设计包括对转向从动桥结构形式的选择,主要是计算前轴、转向节、主销、主销上下轴承、转向节推力轴承或止推垫片等在制动和侧滑两种工况下的应力校核。
还包括转向器的结构选择及其设计计算并对转向梯形进行优化设计。
设计中水平有限,但希望能设计出一辆经济实用的轻型载货汽车。
关键词:运输车,前桥,主销,转向轴THE DESIGN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ANDFRONT AXLE IN OWN UNLOAD AGRICULTURETRUCK TO TRANSPORT OF KD1080ABSTRACTIn this graduated designs, my assignment is the light truck’s front axle and steering system. I shall try my best to design my assignment,I want the light truck’s cap acity is secure and the price is low. It is also easy to make,at the same time,I refer to the light truck which made in YT factory.I want to improve and innovate it.Steering front axle connects the frame by suspension.Driven wheel are installed at the sides of the fore axle,which transmits kinds of forces and torques into the wheels. The steering knuckle link to the front axle causes the front wheels to turn to the right or left .The steering system enables the driver to guide the automobile or wheeled tractor down the road and turn ringht or left.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truck.there are mannnual steering,power steering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Th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will be the direction in the future.In view of all the factors,I adopt the ladder-shaped organization assigns after the front axle and very efficient that can be handled easily and had long performance life steering box of the circulation ball type. The design includes selec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fore axle but most calculate the streys inspection under the break and the second slide of front axle ,steering knuckle inserts, king pin and ball bearing, thrust bearing and stop last spacer. Still include choosing and designing aslo calculating and carrying on optimization design ladder-shapedly of steering. The level is limited in the design, but I hope to design a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agricultural light truck.KEY WORDS: transporter, the front axle, king pin, steering shaft主要符号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单位汽车前轴静载荷G1N 汽车质心高度h g mm 转向阻力矩M r N.mm 接触应力σMPa 前轮承受的制动力pτN 前轮承受的垂直力Z1N 垂向弯矩MνN.mm 水平弯矩M h N.mm 车轮所受的重力g w N 前轮轮距B mm 两钢板弹簧座中心距S mm 转矩T N.mm 轮胎的滚动半径r r mm 地面垂向反力Z N 地面侧向反力Y N 力偶矩Q N.mm 轴承的轴向载荷F a N 轴承静承载容量C r0KN轴承当量静载荷P0KN 转向轴输入功率p1Kw 转向器中的摩擦功率p2Kw 效率η导程角α0rad 附着系数φ目录前言 (7)第一章概述 (7)第二章从动桥的方案确定 (10)§2.1 从动桥总体方案确定 (10)第三章转向系的方案确定 (12)§3.1 转向系整体方案确定 (12)§3.2 转向器结构形式及选择 (12)§3.3 循环球式转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3)第四章从动桥的设计计算 (15)§4.1从动桥主要零件尺寸的确定 (15)§4.2 从动桥主要零件工作应力的计算 (15)§4.3 在最大侧向力(侧滑)工况下的前梁应力计算. 17§4.4 转向节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应力计算 (19)§4.5 主销与转向节衬套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应力计算 (20)§4.6转向节推力轴承的计算 (23)第五章转向系统的设计计算 (24)§5.1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24)§5.1.1转向器的效率 (24)§5.1.2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24)§5.2 主要参数的确定 (25)§5.2.1 给定的主要计算参数 (25)§5.2.2 选择主要转向参数 (25)§5.2.3 车轮的左右最大转角确定 (26)§5.3 转向梯形的选择设计 (27)§5.4 转向梯形的优化 (28)§5.5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设计 (31)§5.5.1 转向器(循环球式)的效率 (31)§5.5.2 主要参数的选择 (31)§5.5.3 螺杆、钢球和螺母传动副 (32)§5.5.4 齿条、齿扇传动副设计 (33)§5.6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确定 (34) (34)§5.6.1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ω§5.5.2 转向盘旋转圈数n (34)§5.6 循环球式转向器零件强度的校核 (34)§5.6.1钢球与滚道间的接触应力σ (35)§5.6.2齿的弯曲应力σ (35)§5.7 转向系其他元件的选择及材料的确定 (36)第六章转向系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 (37)§6.1 计算载荷的确定 (37)§6.2 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 (37)总结 (35)致谢 (40)参考文献 (41)前言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伴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轻型货运汽车在国民生产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