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数据库运维管理基础知识共3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23
第1章概述a)背景b)数据库的选择c)MySQL的架构第2章MySQL架构介绍第3章MySQL安装a)XP下安装b)Linux下安装和参数配置c)可视化工具的安装navicat第4章Navicat的使用第5章MySQL的管理维护a)库连接管理b)表空间管理c)用户及权限管理d)操作表、视图、触发器e)从oracle到MySQLf)从MySQL到oracleg)冷备份和逻辑备份h)时间点恢复和位置恢复第6章SQL的使用a)增删改查的SQLb)常用的数据类型c)常用的Mysql函数介绍第7章技巧篇a)索引的使用b)锁的使用c)Mysql事务控制d)自增列的使用e)Mysql安全f)安装和使用时的常见错误处理g)字符集的管理h)SQL的优化第8章结合UniEAP使用a)数据源管理b)开发注意事项c)常见数据类型的增删改查方法第1章概述a)背景MySQL是一个开源免费的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引擎。
在MySQL经历了2008年Sun的收购和2009年Oracle收购Sun的过程中,基本处于停滞发展的情况。
目前,使用的常用的版本,也是比较稳定的版本是5.5.28.不过,从目前各个中小型网站的使用情况看,以及企业级的BS等应用很多在使用MySQL。
从部门开发情况看,也有少许项目是使用MySQL开发,比如个住项目。
b)数据库的选择小型数据库:access、foxbase;中型数据库:sql server 、mysql、informix;大型数据库:db2、Oracle、Sybase。
微软:sql server 和access;IBM公司:db2,informix;美国Sybase公司:Sybase;美国oracle公司:oracle,MySQL;选择数据主要考虑以下几点:项目的大小、架构、符合不符合技术路线,以及客户的原因。
第2章MySQL架构介绍1.逻辑架构最上面一层不是MySQL特有的,所有基于网络的C/S或者B/S的网络应用程序都应该包括连接处理、认证、安全管理等。
数据库运维知识点总结数据库运维是指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维护的工作,包括数据库安装配置、备份与恢复、性能优化、故障排除等。
下面将对数据库运维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1. 数据库分类: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是两种常见的数据库分类。
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等。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常见的DBMS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它们是用来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
3. 数据库的三范式:第一范式要求数据表中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第二范式要求表中的非主键列完全依赖于主键;第三范式要求表中的非主键列之间不存在传递依赖关系。
4. 数据库事务:事务是指一系列操作组成的逻辑工作单元,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回滚。
ACID是事务的四个特性,包括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二、数据库安装与配置1. 数据库安装:根据数据库的不同,安装过程也不同。
通常需要下载安装包,解压或运行安装程序进行安装。
2. 数据库配置:配置数据库的参数,包括端口号、字符集、缓冲池大小等。
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或使用命令行工具进行配置。
三、数据库备份与恢复1. 数据库备份: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是保证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备份方式有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
物理备份是对数据库文件进行拷贝,逻辑备份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出为文本格式。
2. 数据库恢复:当数据库发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可以通过备份文件进行恢复。
恢复过程包括停止数据库服务、替换数据库文件、启动数据库服务等步骤。
四、数据库性能优化1. 索引优化:索引是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查询的字段创建合适的索引。
2. SQL优化:通过优化SQL语句的编写,如合理使用索引、避免全表扫描等,可以提高查询性能。
3. 数据库参数调整:根据数据库的实际情况和硬件环境,调整数据库的参数设置,如缓冲池大小、并发连接数等。
mysql数据库日常维护手册MySQL 数据库的日常维护是确保数据库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份MySQL 数据库的日常维护手册,包括一些建议、命令和最佳实践:1. 备份数据库:# 手动备份:```bashmysqldump -u 用户名-p 密码数据库名> 备份文件.sql```# 自动备份:通过cron 或其他调度工具设置定期自动备份任务。
2. 优化数据库表:# 优化表:```sqlOPTIMIZE TABLE 表名;```# 修复表:```sqlREPAIR TABLE 表名;```3. 监控数据库性能:使用工具如MySQL Enterprise Monitor 或Percona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MM) 监控数据库性能。
4. 清理日志:定期清理MySQL 日志文件,如错误日志和慢查询日志。
5. 更新统计信息:```sqlANALYZE TABLE 表名;```6. 管理用户权限:定期审查和更新用户权限,确保合理的安全性。
7. 定期优化查询:通过检查慢查询日志找到性能瓶颈,并优化相关查询。
8. 更新数据库软件:保持MySQL 数据库软件和相关组件最新版本,以获取性能和安全性的改进。
9. 监控存储空间:确保数据库服务器有足够的磁盘空间,并监控存储使用情况。
10. 使用连接池:配置和使用连接池以减轻数据库服务器的负担。
11. 定期重启数据库:定期重启数据库服务以释放资源并确保系统稳定性。
12. 实施故障恢复计划:确保有可行的故障恢复计划,包括备份和恢复策略。
13. 日志记录和审计:启用MySQL 的日志记录和审计功能,以便跟踪数据库活动和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14. 定期性能调整:根据数据库使用情况和负载模式进行性能调整,例如调整缓冲池大小、连接数等参数。
15. 定期进行数据库健康检查:使用工具如MySQLTuner 或sys schema 进行数据库健康检查,并根据建议进行优化。
MySQL入门基础知识MySQL 入门基础知识MySQL 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WEB 应用方面MySQL是最好的RDBMS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之一。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MySQL 入门基础知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SQL速成结构查询语言(SQL)是用于查询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它包括若干关键字和一致的语法,便于数据库元件(如表、索引、字段等)的建立和操纵。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SQL快速参考,有关SQL的语法和在标准SQL 上增加的特性,请查询MySQL手册。
1、创建表表是数据库的最基本元素之一,表与表之间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互关联。
创建表的基本语法create table table_name(column_name datatype {identity nullnot null},…)其中参数table_name和column_name必须满足用户数据库中的识别器(identifier)的要求,参数datatype是一个标准的SQL类型或由用户数据库提供的类型。
用户要使用non-null从句为各字段输入数据。
create table还有一些其他选项,如创建临时表和使用select子句从其他的表中读取某些字段组成新表等。
还有,在创建表是可用PRIMARY KEY、KEY、INDEX等标识符设定某些字段为主键或索引等。
书写上要注意:在一对圆括号里的列出完整的字段清单。
字段名间用逗号隔开。
字段名间的逗号后要加一个空格。
最后一个字段名后不用逗号。
所有的SQL陈述都以分号“;”结束。
例:mysql> CREATE TABLE test (blob_col BLOB,index(blob_col(10)));2、创建索引索引用于对数据库的查询。
一般数据库建有多种索引方案,每种方案都精于某一特定的查询类。
mysql运维大纲MySQL 运维工作涉及到管理、优化、维护数据库系统,确保其高性能、高可用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个MySQL 运维的大纲,包括一些主要的任务和注意事项:1. 数据库安全性:-用户和权限管理:创建和管理用户,分配适当的权限。
-访问控制:使用防火墙和网络策略来限制MySQL 数据库的访问。
-定期审计:检查和审计数据库活动,查看用户和查询日志。
2. 备份和恢复:-制定备份策略:选择合适的备份频率,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等。
-定期备份: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并将备份存储在安全的位置。
-恢复测试:定期测试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过程,确保备份可用性。
3. 性能优化:-查询优化:分析和优化慢查询,使用索引和适当的查询语句。
-硬件优化:调整数据库服务器的硬件配置,确保有足够的内存、磁盘和CPU 资源。
- MySQL 参数调整:调整配置文件(f)中的MySQL 参数,以优化性能。
4. 高可用性和容错性:-主从复制:设置主从复制,提供读写分离和容错性。
-高可用性集群:使用工具如MySQL Group Replication或Galera Cluster构建高可用性数据库集群。
-监控和报警:设置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数据库性能和状态,建立报警机制。
5. 日常维护:-数据库版本升级:及时升级MySQL 数据库到最新的稳定版本。
-定期统计分析:收集并分析数据库的统计信息,用于性能调整和规划。
-空间管理:监控和管理数据库的磁盘空间,避免磁盘空间不足。
6. 故障排除:-日志分析:检查错误日志、慢查询日志等,以排查潜在问题。
-事务管理:确保事务的完整性,处理事务出错的情况。
-故障恢复:制定故障恢复计划,快速响应并解决数据库故障。
7. 版本控制:-数据库脚本版本控制:使用版本控制工具管理数据库脚本,确保变更的有序部署。
-数据库架构演进:规划数据库架构的演进和变更。
8. 合规性和安全:-数据加密:采用SSL/TLS 加密数据库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