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4.06 KB
- 文档页数:5
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生活在牛肠道内的细菌B.呼吸道上的新型冠状病毒C.淡水鱼池底部的珊瑚礁D.长在石头上的地衣2.下列能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3.“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的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环境对生物有一定的影响4.信阳毛尖是由细嫩芽叶炒制而成。
茶树的叶是由叶芽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成A.芽原基B.幼叶C.芽轴D.以上均不正确5.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一滴生理盐水B.用消毒牙签轻刮几下牙齿周围C.用擦镜纸擦拭物镜和目镜D.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6.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C.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D.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7.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3、4月份油菜花开时节,金黄色的油来化层层叠叠,吸引着蜜蜂前来采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菜的叶是生殖器官B.油菜花属于虫媒花C.油菜种子是营养器官D.油菜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8.下列做法与所学生物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A.减去部分枝叶——减少蒸腾作用B.根部带土坨——保护幼根C.盖遮阳网——促进呼吸作用D.为植物打吊针——主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诗蕴涵着许多科学道理:落在地上的“红”(即花瓣)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成为能够重新被植物体吸收的“春泥”。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和无机盐能够被植物的根成熟区吸收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红”不是花的主要结构D.“落红”后胚珠发育成果实10.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其营养成分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预防作用,如图所示洋葱根尖的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幼根的生长主要依赖于a区和b区B.c区细胞能进行①过程,所以c区属于分生组织C.①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D.a区表皮细胞形成根毛,扩大吸收面积11.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
中考生物模拟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曲线图描述了生物的某种生理活动过程,选项正确的是()A.甲图可以描述栽种了植物的温室一天内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B.甲图AC段可以用来描述人在呼气时肺容积的变化C.乙图BC段可以表示脂肪经过小肠时含量的变化D.乙图BC段可以表示血液流经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前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2.如图是某学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和观察装片的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步骤是abcd。
B.观察装片时甲为镜筒上升,乙为镜筒下降。
C.欲将视野右上角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右上方移动。
D.该同学觉得看到的细胞太小,就转动转换器,又觉得太暗,继而换成平面镜。
3.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5.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A.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B.给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避免其果穗出现缺粒现象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騰作用6.下图是小景同学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请据图分析判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图甲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相对安静状态下测得的B.图乙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测得的C.M点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正处于舒张状态D.N点时,喉口处于未被会厌软骨盖住的开放状态7.下图甲、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
中考生物模拟考试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紫薇俗名“痒痒树”,用手轻挠它的树干,树枝和树叶就会随之颤动。
这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A.能生长和繁殖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有遗传的特性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树在农历二月长出新叶,影响它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B.水分C.空气D.湿度3.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A.环翠楼公园B.天鹅湖里的所有大天鹅C.昆崙山上的所有植物D.刘公岛上的所有生物4.吃桑葚时,嘴唇和手指常常被染成紫色,这些紫色汁液主要来自细胞中的()A.细胞核B.线粒体C.叶绿体D.液泡5.下列葡萄的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A.一颗葡萄B.一粒葡萄籽C.一块葡萄皮D.一朵葡萄花6.豆浆中富含的蛋白质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结构中的()A.胚芽B.胚乳C.胚根D.子叶7.春播前,农民要耕地松土,主要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A.充足的空气B.一定的水分C.适宜的温度D.充足的光照8.如图表示细胞形成组织的过程,甲、乙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表示细胞的分裂B.乙表示细胞的分化C.甲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D.乙形成的新细胞遗传物质不同9.大旱时,树木会有部分叶子脱落。
脱去部分叶子有利于树木存活,主要是因为降低了()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10.如图剥开的花生里有四粒种子。
发育成这颗花生的花中有()A.一个子房、一个胚珠B.一个子房、四个胚珠C.四个子房、一个胚珠D.四个子房、四个胚珠11.新鲜蔬菜堆放一段时间后,菜堆里面会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蔬菜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12.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使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再将胚胎移植到母体内继续发育,直至成熟。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1.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2.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2次得到的图象,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①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②B.用镊子把植物组织展开是为了减少细胞重叠C.图象①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D.每个细胞中都能找得到叶绿体3.细胞的生活依赖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合作,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这些活动的控制中心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线粒体D.细胞核4.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植株,到开花、结出种子,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被子植物的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B.雌蕊和雄蕊能产生生殖细胞,是花最重要的部分C.植株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除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外,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等D.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有利于降低叶面温度5.某同学设计出如图中的实验,其中的小花盆可以渗水,一段时间后发现靠近水一侧的根生长旺盛,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长度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方向总是向地6.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结构1、2、3、4共同组成种子的胚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C.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D.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7.下列关于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除胆汁外,都含有消化酶D.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8.下表是某人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分析正确的是()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在吸入空气中的含量(%)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78 16 4 1.1 0.9 A.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减少C.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D.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9.下列有关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四个腔,且上下、左右都相通B.左心室的壁比左心房的壁厚C.右心房和右心室都与上腔静脉相连D.无瓣膜,也能保证血流方向10.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不需要通过神经系统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11.关爱眼睛,远离近视.下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角膜、虹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B.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C.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边走路边看书D.脉络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12.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免疫的两种免疫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幅图均表示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图一中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图二中的溶菌酶能使病毒失活,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两幅图均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13.下列对人体细胞染色体叙述错误的是()A.不论男女,体细胞中都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性染色体B.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Y染色体C.女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染色体D.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染色体14.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互动,以下流程图正确是()A.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C.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D.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胚、受精卵→种子15.下列有关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错误的是()A.桶装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否则容易滋生细菌B.即使是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也不可以食用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所以我们要避免与艾滋病患者接触D.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应适当多吃鱼、肉、奶、蛋等食品二、填空题16.(5分)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代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消后进入血液的物质是.(2)a、b代表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其成分的变化是.(3)若在手背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咽炎,则药物到达患病部位可首先在心脏的腔中发现这种药物.(4)胰岛素则是由胰腺中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主要是进入血液后起浓度.(5)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疾病,可能是出现了病.17.(5分)下面图1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图中A、B、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2是该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填代号,横线填名称)(1)图1中的过程C进行时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图2中的结构[ ] 中的导管运输而来的.(2)图1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通过图2中的结构[ ] 进或出植物体的.(3)图1所示植物在结果实时,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该图中的过程[ ] .(4)图3中的生理过程相当于图1中的过程[ ] ,该过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5)假如图3表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甲、乙、丙代表稻、虫、鸟组成的食物链.则施用DDT农药后,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单选2分×15=30分)1.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考点】5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解答】解:A、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A正确;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B错误;C、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故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C正确;D、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及各部分的关系.2.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2次得到的图象,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①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②B.用镊子把植物组织展开是为了减少细胞重叠C.图象①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D.每个细胞中都能找得到叶绿体【考点】17: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视野中细胞数目少,②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因此①视野放大倍数大,②视野放大倍数小,据此解答.【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①视野放大倍数大,但目镜倍数不一定比②目镜大,A错误;B、用镊子把植物组织展开是为了减少细胞重叠,以免影响观察,B正确;C、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上的一层透明且极薄的膜,具有控制进出的作用,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C错误;D、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不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 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细胞的生活依赖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合作,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这些活动的控制中心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线粒体D.细胞核【考点】14: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分析】基因主要在细胞核中,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命活动,所以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解答】解: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A错误;B、细胞质能流动,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B错误;C、线粒体是呼吸的场所,能够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C错误;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是物质和能量变化需要统一的指挥和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D.【点评】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有DNA和蛋白质构成,DNA含有遗传物质,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4.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植株,到开花、结出种子,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被子植物的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B.雌蕊和雄蕊能产生生殖细胞,是花最重要的部分C.植株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除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外,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等D.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有利于降低叶面温度【考点】32: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3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82:水的作用及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8C:蒸腾作用的意义.【分析】(1)在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2)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4)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据此解答.【解答】解:A、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A正确.B、花的雄蕊和雌蕊与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B正确.C、植株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分除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外,大约有99%的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C错误.D、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所以蒸腾作用可以促进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也有利于降低叶面温度,D 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花的结构层次、蒸腾作用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5.某同学设计出如图中的实验,其中的小花盆可以渗水,一段时间后发现靠近水一侧的根生长旺盛,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长度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方向总是向地【考点】V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只能存在一个变量;这样两组所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说明是由这一环境因素引起的.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解答】解:A、只有一株幼苗,不能探究生长是否需要水,A错误;B、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没法观察幼苗根的长度,B错误;C、幼苗的左边是干土,右边是湿土,变量就是水的含量不同,C正确;D、因为根还具有向水性,根的下面是干土,所以向地性不明显,根表现出的是向水性,D错误.故选:C【点评】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内容,灵活答题.6.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结构1、2、3、4共同组成种子的胚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C.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D.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考点】72: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77:叶(枝)芽的结构和发育.【分析】①种子一般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②叶芽的结构中,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芽轴发育成茎.【解答】解:A、种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甲图中1是胚芽,2是胚根,3是子叶,4是种皮,A错误;B、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乙图中a是叶,b是茎,所以a和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B正确;C、丙图中,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所以根就不断长长.C正确;D、丁图中的③芽轴,将来发育成茎,所以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D正确.故选:A.【点评】理解掌握胚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发育和叶芽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7.下列关于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除胆汁外,都含有消化酶D.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考点】B8: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唾液腺、胰腺,小腺体包括肠腺和胃腺;【解答】解: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由胃、小肠和大肠吸收,A错误;B、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B正确;C、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不含有消化酶,促进脂肪的消化,C 正确;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小肠很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D正确;故选:A【点评】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作用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需要同学们牢固掌握.8.下表是某人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分析正确的是()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78 21 0.03 0.07 0.9在吸入空气中的含量(%)78 16 4 1.1 0.9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A.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减少C.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D.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考点】CK: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解答】解: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了,A不符合题意;B、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增多,B不符合题意;C、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被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所利用消耗掉了,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 符合题意;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气体的部分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9.下列有关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四个腔,且上下、左右都相通B.左心室的壁比左心房的壁厚C.右心房和右心室都与上腔静脉相连D.无瓣膜,也能保证血流方向【考点】C6: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如图所示:【解答】解:A、心脏有四个腔,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A错误;B、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比左心房的厚,B正确;C、右心房与上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与肺动脉相连,C错误;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D错误.故选:B【点评】心脏四腔与血管的连接一定要记清,这是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的基础.10.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不需要通过神经系统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考点】E5: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E6: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解答】解:A、缩手反射是低级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但是需要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A符合题意;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书反射弧,B不符合题意;C、完成松手的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的参与,C不符合题意;D、缩手反射属于低级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1.关爱眼睛,远离近视.下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角膜、虹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B.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C.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边走路边看书D.脉络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考点】EH: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EJ:眼的保健.【分析】物像只有落到视网膜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近视指眼球的前后径过大或晶状体曲度过度变凸,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解答】解:A、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A正确;B、人之所以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B错误;C、边走路边看书既不利于眼睛健康,又不安全.C错误;D、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以及矫正12.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免疫的两种免疫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幅图均表示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图一中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图二中的溶菌酶能使病毒失活,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两幅图均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考点】RA: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分析】(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组成功能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免疫细胞(2)图一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图二表示体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图一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第一道防线;图二表示体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图一、图二两幅图所示的均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13.下列对人体细胞染色体叙述错误的是()A.不论男女,体细胞中都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性染色体B.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Y染色体C.女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染色体D.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染色体【考点】K7: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解答】解: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Array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
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c相比,a管壁厚,弹性大B.b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C.a中的血液是动脉血D.c可能是肺静脉2.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球状小体为食。
为探究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
实验说明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10个月中的存活率(%)4372幼生长高度(厘米)5月25日至6月16日0→6.20→31.0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31.0→72.9A.有促进作用B.有抑制作用C.有利也有弊D.无任何影响3.下图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②是肺,则①中是动脉血B.若②是肺,则③中血液流向右心室C.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主动脉D.若②是脑,则③中氧含量大于①4.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银杏的种子俗称“白果”②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芽突破种皮③针叶林以松、杉等植物为主④油菜缺硼时,只开花不结果⑤棵子植物的种子没有胚A.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5.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高茎豌豆,子一代种子种下去,自花传粉,获得子二代(数量足够多)。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高茎是显性性状B.子一代的基因组成只有1种C.子二代的基因组成有2种D.子二代中高茎:矮茎=3:16.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被肾小管全部重新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A.葡萄糖B.水C.无机盐D.尿素7.如图为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⑧代表相关结构或物质,a、b代表生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③④⑥构成了肾单位B.a、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C.正常情况下,⑦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D.若⑧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出现了异常8.天气转暖后,每到傍晚时分,本地的蝙蝠都会从巢里纷纷飞向空中,捕食蚊蝇等小型昆虫,到天亮时才归巢。
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以下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储存在:A. 根B. 茎C. 叶D. 果实3.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体的生殖方式?A. 克隆B. 嫁接C. 扦插D. 以上都是4.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糖类C. 脂质D. 核酸5. 人类的染色体数目是:A. 22对常染色体+XYB. 22对常染色体+XXC. 24对常染色体D. 23对常染色体6.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主要功能?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有机物D. 捕食7.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进化的证据?A. 化石B. 基因突变C. 物种灭绝D. 物种多样性8.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体的呼吸作用?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发酵D. 消化9.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体的应激性?A. 反射B. 应激性C. 适应性D. 遗传性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体的遗传规律?A. 孟德尔遗传定律B. 达尔文进化论C. 拉马克进化论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它包含了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12. 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13. 人类的性别决定是由______染色体决定的。
14.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______片段。
15.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______,从而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请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7. 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意义。
18. 解释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9. 阐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D4. D5. A6. C7. A8. B9. B10. A二、填空题11. 细胞核12. 光合13. 性14. DNA15. 染色体数目加倍三、简答题16.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 线粒体和叶绿体B. 细胞壁和细胞膜C. 细胞核和细胞质D. 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A. 细胞壁B. 液泡C.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 叶绿体3.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细胞核D. 细胞质基质4.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A. 复制加倍B. 消失C. 保持不变D. 随机分配5.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的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光合作用C. 能运动D. 能制造工具6.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 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B. 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C. 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D. 氧气的消耗7.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A. 细胞数量增多B. 细胞体积增大C. 形成不同的组织D. 细胞全能性增强8.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储存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部分10. 以下哪个选项是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核酸C. 糖类D. 脂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____,结构特性是____。
12. 植物体通过____作用吸收水分,通过____作用散失水分。
13.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____。
14. 绿色植物通过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15. 基因控制生物的____,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控制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简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
17. 描述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18. 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
19. 阐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答案一、选择题1-5 A C B A A6-10 A C C D B二、填空题11. 选择透过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2. 吸收;蒸腾13. 相同14. 光合15. 性状;基因三、简答题16. 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适应某一特定环境的生物在进化上一定比较高等B.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C.引入外来物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D.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增强温室效应,会提高光合效率,改善生态环境2.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断尾的小鼠生出有尾的小鼠B.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C.父母都为双眼皮,孩子为单眼皮D.同卵双生的兄弟胖瘦不同3.安丘蜜桃是我市的名优果品之一。
下列关于安丘蜜桃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系发达是蜜桃适应干旱环境的重要因素B.桃核的硬壳部分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C.枝芽中的生长点能产生新的芽结构D.夏季修剪能有效地促进花芽的形成4.2018年11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调查水鸟时,偶然拍摄到一只非常稀有的黑狼。
有关专家称,该黑狼的父母可能都是含有相同黑色隐性基因的灰狼。
如果用H和h表示控制狼毛色的一对基因,根据该专家的推测,该黑狼毛色的遗传过程可表示为()A.B.C.D.5.用四个培养皿在表中所示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除研究因素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培养36小时后获得如下结果,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繁殖的是()培养皿培养基温度培养皿上的菌落数I琼脂、糖类30℃35Ⅱ琼脂、糖类、维生素30℃250Ⅲ琼脂、维生素30℃0Ⅳ琼脂、糖类、维生素25℃150A.ⅡB.Ⅱ和ⅢC.I和ⅡD.Ⅱ和Ⅳ6.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瓶中,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晴朗的一天内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在c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在bd段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D.这株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d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7.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8.一位妇女怀孕,B超检查为“双胞胎”。
初三生物中考模拟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个细胞类型没有细胞壁?A.动物细胞B.植物细胞C.细菌细胞D.真核生物细胞答案:A2.下列哪种生物不属于脊椎动物?A.鱼类B.昆虫C.哺乳动物D.鸟类答案:B3.下列哪个器官负责呼吸?A.心脏B.肝脏C.肺部D.脾脏答案:C4.下列哪个生物属于原生动物?A.变形虫B.海星C.蜗牛D.蛤蜊答案:A5.下列哪个物质不能通过被动转运方式进入细胞?A.水B.氧气C.二氧化碳D.葡萄糖答案:D6.下列哪种生物不属于无脊椎动物?A.贝类B.虫类C.鸟类D.蜥蜴答案:A7.下列哪种生物不属于哺乳动物?A.老鼠B.狗C.鸟类D.猫答案:C8.下列哪个器官负责消化?A.肝脏B.心脏C.胃D.肺部答案:C9.下列哪个生物属于腔肠动物?A.蜘蛛B.蚯蚓C.水母D.蝎子答案:C10.下列哪个物质不能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进入细胞?A.氧气B.二氧化碳C.水D.钾离子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蛋白质构成。
答案:错2.地球上的生命最早出现在寒武纪时期。
答案:错3.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答案:对4.水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答案:错5.细胞膜是细胞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理障碍。
答案:对6.人类智商高于海豚。
答案:错7.自然选择是进化中最关键的机制之一。
答案:对8.人类肠道内的菌群称为内源菌群。
答案:对9.蛋白质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答案:错10.糖类是构成生物体内所有生命过程所必需的物质之一。
答案:对三、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1._________是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后在体内逐渐积累并沉淀在生物体内的现象。
答案:富集2.蜘蛛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
答案:书肺3.产卵后的母蟹会将卵黄包裹在身上,这种行为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抱卵4.骆驼可以长时间不饮水,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
初中生物中考模拟考试题及答案初中生物中考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为了了解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某同学对种子所处环境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分别进行控制,从而得到结论。
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测量法2.生物探究课上,XXX同学边用眼观察边用右手记录实验现象,下图能表示她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3.植物个体发育的正确顺序是()A.种子-幼苗-植株B.胚-幼苗-植株C.受精卵-胚-植株D.胚乳-胚-植株4.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
这说明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5.粮食问题一直倍受关注,当前国际粮价上涨,有的国家出现缺粮现象。
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开垦荒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③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④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作物品种⑤多用农药、化肥提高作物产量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④⑤6.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父母双方有遗传病,后代肯定有遗传病B.父母双方有遗传病,后代不一定有遗传病C.父母双方正常,后代肯定不会有遗传病D.父母一方有遗传病,后代肯定不会有遗传病7.生物与环境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很多树木在秋天落叶,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B.老鼠取食植物种子,能促进种子的萌发C.授粉昆虫对某些绿色开花植物有积极影响D.美丽的金鱼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草一野兔一狼B.松树体内水分输送的方向是:叶一茎一根C.人体肺部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动脉一毛细血管一静脉D.人的生殖发育顺序是:受精卵一胚胎一胎儿9.一个西瓜中有100粒种子,则此西瓜在形成时需要的子房、胚珠、的数目分别是()A.1 100 100B.100 100 100C.1 100 200D.100 100 20010.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叙述中,错误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