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丽宝鸡》(上)知识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10
渭滨区金陵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美丽宝鸡四年级·上册
第一课宝鸡之宝
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老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宝鸡有哪些丰富的资源,知道哪些才是最具特色的宝鸡之宝。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筛选、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宝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宝鸡有哪些丰富的资源,知道哪些才是最具特色的宝鸡之宝,激发学生热爱宝鸡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筛选、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讨、交流
教学准备:收集关于宝鸡之宝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个案补充【发现宝鸡】
观察课本2、3页的图片,你能分别描述一下宝鸡都有哪些宝
贝吗?
【感受美丽】
1、合作学习:我们的宝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关中平原之宝地,
那么家乡到底有哪些让我们倍感自豪的东西,哪些是家乡的宝
贝呢?哪些可以作为宝鸡之宝呢?
2、我做小导呢游:为远道而来的朋友介绍宝鸡都有哪些宝贝以及
这些宝贝分布在哪些县区。
你想为他推荐哪个宝贝,怎么推荐?
还会为他推荐宝鸡的什么名小吃?
3、感受宝鸡美丽的同时,你学会了哪些观察事物的方法?。
第八课:幸福宝鸡:欢聚祥和过新年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过年的习俗,感受浓郁的年味。
2.通过学习,知道过年的来历,起源。
3.谈自己亲身经历的过年事情,体验热闹的宝鸡新年。
教学重点:了解过年的风俗,感受浓浓的年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年和春节的起源。
2.知道宝鸡过年的起始时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这句俗语道出了我国大多数地方的春节习俗,那我们宝鸡市是怎样过新年的呢?让我们积极来投入吧!
三、新授。
1.发现宝鸡:看图了解宝鸡的春节习俗,并阅读文本深入了解。
2.说一说自己家过年的事,感受过年的欢乐。
3.感受宝鸡:(1)、了解春节的起源。
阅读知识窗,知道年和春节是不一样的。
(2)、在宝鸡,过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
(3)、年前都要做什么准备动作?学生先谈,然后总结。
(置年货,祭灶,……)
说一说你们家是怎样做的?
四、总结教学。
五、观看视频,感受过年的欢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除夕的意义,团圆饭的意义。
2、知道过年都要干什么,以及它们的意义。
3、了解元宵节和二月二这两个节日。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宝鸡市的了解和认知。
2.通过学习美丽宝鸡的特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通过参观和实地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4.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5.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培养学生对美丽宝鸡的认知和了解。
2.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宝鸡旅游地图、抽查卡片、实地参观安排。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宝鸡市的美丽风景和历史文化。
2.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表达对宝鸡市的了解和认知。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地图,介绍宝鸡市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
2.引导学生了解宝鸡市的特色和知名景点,如法门寺、陈仓遗址、太白山等。
三、实地参观(40分钟)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重要景点,如法门寺、陈仓遗址等。
2.学生在参观过程中,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体验美丽宝鸡的风景和历史文化。
四、小结(15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和体验的感受。
2.学生展示自己在参观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和写下的心得。
五、延伸拓展(30分钟)1.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织相关活动,如模拟旅游、绘制宝鸡景点地图等。
2.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加深对美丽宝鸡的认识和了解。
六、结束语(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2.对今天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展望。
板书设计:美丽宝鸡1.地理位置:陕西省宝鸡市2.知名景点:法门寺、陈仓遗址、太白山等3.历史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
教后反思: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学生对美丽宝鸡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了解。
实地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美丽宝鸡的风景和历史文化,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积极互动,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同时,在延伸拓展环节,通过活动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一课宝鸡味道教学目标:1、了解宝鸡的各种美食,了解丰富的宝鸡味道。
2、通过学习,知道各种味道的代表食品。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宝鸡味道,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知道各种味道的代表食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宝鸡味道,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导语:宝鸡位于八百里秦川西部,川、塬、丘、山等多样的地形、充足的水资源造就了这里丰富的物产,悠久的人文历史造就了这里丰富的饮食文化。
你都吃过哪些美食?2、生发言交流。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畅所欲言1、我们常说的武威指药物或者食物的酸甜苦辣咸。
如果要用这五味中的一种来代表宝鸡的味道,你会选哪一种?2、小组自主讨论学习:你最喜欢哪种味道?你吃过这种味道的什么食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为什么会选择它来代表宝鸡味道?3、各组派代表发言。
4、师生共同归纳梳理发言。
三、小结:宝鸡的味道是丰富的,酸甜苦辣咸,似乎每一种味道都可以对应宝鸡的某一特色,但其中的任何一种味道又不足以代表整个宝鸡,下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宝鸡的每一种味道。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1、说说你难以忘记的美食及味道。
2、师:让我们一起品味宝鸡的每一种味道吧。
二、感受美丽:1、说说身边具有“酸”这一特点的美食。
师生共同总结:醋、擀面皮、醋粉、臊子面……2、你吃这些食品的的时候加醋吗?能不能比较一下加醋和不加醋的区别。
3、你知道岐山香醋的制造原料是什么吗?这些原料是否带有酸味?岐山香醋的酸味从何而来?阅读课本第4、5页,寻找答案。
三、自主发现:运用学习“酸”的方法,小组共同学习“甜”“苦”“辣”“咸”部分。
具体方法:1、阅读课本。
2、围绕问题小组讨论。
3、完成相关练习。
4、各组派代表发言。
四、总结全文。
五、拓展练习:我的行动---和家长共同完成“宝鸡美食品鉴表”。
教学反思:。
第三课湿地美景在千阳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湿地?了解湿地的作用有哪些?2、通过对千阳湿地的认识,知道湿地美景的重要性。
3、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保护湿地的习惯。
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这是一种什么自然景观?(湿地)二、了解湿地1、什么是湿地?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海洋被称为"地球之心"。
2、湿地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作用呢?1、湿地既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有水分调节功能、净化功能。
2、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如使气温年、日较差减小,空气变得湿润,降水量增多。
3、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三、走进千阳湿地美景1、你们想认识和了解我们身边的湿地美景吗?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千阳湿地美景。
2、发现宝鸡学习课本27、28页,认识、了解千湖湿地美景。
千湖湿地公园室陕西省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是一处集森林生态观光,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旅游区。
四、讨论:我们宝鸡还有哪些湿地公园?(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石头河国家湿地公园、渭水之央槐泉湿地公园、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学到了………………….五、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继续了解千阳湿地美景。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湿地,也了解了我们陕西第一个湿地公园——千湖湿地公园,看到了她的美,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千湖湿地,进一步了解他的美。
二、感受美丽1、图片展示千阳民俗园水上游乐设施农田生态景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图片中展示了千湖湿地的自然景观,你们还知道千湖的哪些景观?小组讨论3、认识千湖珍贵的动植物千湖湿地鸿雁千湖湿地珍稀动物黑鹳千湖湿地刺槐千湖湿地芦荻梅花鱼马口鱼4、本课小结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第三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认识了千湖美景后,大家喜不喜欢,那这样的美景我们要怎样爱护呢?今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湿地。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2人,只有一人是外地,其余都是宝鸡人,对宝鸡有相当的了解,尤其是对麟游的了解。
而美丽宝鸡又是一门地方性教材,学生学起来比较快。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态概念,感悟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的变化来了解国家变化之快。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利用工具能力、参与生活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材分析教材为地方性教材,以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情感,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观察自然、走进自然、发现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培养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的意识,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习惯。
三、本期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属于地方性教材,共八课十六课时。
在教学时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能力,形成保护生态的意识,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习惯,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四、本期教学目标要求:(包括学习兴趣主动性自觉性培养,通过教学要求发展学生的哪些能力?提高那些素质?)<<美丽宝鸡>>从宝鸡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人文风情等方面出发,针对各学段学生认知能力特点选定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情感,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发现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能力,形成保护生态的意识,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习惯。
五、方法措施:《美丽宝鸡》作为一门综合性地方课程,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从宝鸡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人文风情等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热爱宝鸡,热爱祖国。
本学期以来开展活动为主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我的家乡~美丽的宝鸡我的家乡~美丽的宝鸡~历史上的宝鸡~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历史上的宝鸡,既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也是我国城市兴起最早而又十分发达的地区之一。
宝鸡作为中华民族最早开发的地方,早在距今7000—5000年的时陆路交通发达宝鸡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东接西安,南联成都,西去兰州,北达银川。
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南北纵深与各大铁路网相联,是亚欧大陆桥--陇海线上第三个大"十字";310国道、川陕路、宝平路、西宝高速公路,以及110条支线公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资源调配十分便利。
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广泛开展,使其成为陕西西部重要的商贸中心。
自然资源丰富宝鸡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在7--13摄氏度之间,降水量在600到700毫米之间,平均无霜期214天。
适宜的气候,为动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这里是陕西重要的粮油和副食品生产基地,林副土特产品也是丰富多样,有苹果、辣椒、核桃、花椒、生漆等。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更是一座神奇的动植物宝库,有植物2000多种,药材500余种,野生动物560种,其中,猕猴桃、五味子、板栗、沙棘果、天麻、黄芪、党参、柴胡等闻名全国,金丝猴、大熊猫、秦岭虎、大鲵(娃娃鱼)属稀世珍宝。
境内的秦岭山脉是陕西重要木材产区。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铅、锌、铜、铝、金、银、煤等30余种,其中铅锌矿品位高,储量达500万吨。
太白县、凤县还是金矿富集区,年产3万两的太白金矿,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之一。
工业基础雄厚"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宝鸡布设了一批技术设备先进的大中型国防企业,奠定了宝鸡工业经济的雄厚基础,经多年发展,现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全市形成了机械、电子、食品、有色金属加工四大优势产业和以68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宝鸡这座城市被冠有无数美名和荣誉。
如此多的成就里面,有一个,让整个宝鸡为之沸腾: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一个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项,如果能获得这个奖项,那便是对当地居住环境的一种高度肯定。
这样级别的国际大奖,让人不禁好奇,怎么会把目光落在这座西北四线小城身上?宝鸡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宝鸡的美,体现在它的自然风光上。
这里有着壮丽的山川景色。
宝鸡的山,山峦叠嶂,云雾缭绕,隐隐约约宛如神仙之境;宝鸡的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为城市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
宝鸡的美,体现在它的历史文化上。
宝鸡是周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每一处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宝鸡厚重的历史和沉淀千年的底蕴。
宝鸡的美,体现在它的城市风貌上。
这座城市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建筑依河岸排列,数座造型各异的大桥横跨渭水,连接河岸南北,给人一种和谐、舒适的感觉。
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高楼大厦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城市画卷。
闲暇之余外出漫步,你会被这座城市的美丽所吸引。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体验到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宝鸡都会让你流连忘返。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崇德尚礼,和谐包容,闻鸡起舞,开放创新。
在秦岭山、渭河水的滋养下,宝鸡这片土地,该是怎样的一方人?在宝鸡这座小城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友善亲切。
在街头巷尾,你可以看到人们悠闲地聊天、喝茶、打牌,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这种不紧不慢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宝鸡市的温馨与和谐。
如今这座城市也在努力和现代化接轨。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这里的人提供更多的消遣趣事。
当你疲惫于大城市的压力和焦虑时,当你迷茫于在大城市的出路时,或许来这里走一走,停留一下,就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第一课宝鸡之宝教学目标:用慧眼发现四季宝鸡的缤纷,用慧心感悟家乡的特色,用最美的语言描述多彩的宝鸡。
教具:图片、电子白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给亿万中华儿女描绘的一幅壮丽画卷,带给国民无限畅想。
在宝鸡,数年前启动实施的“绿色陈仓”建设,已经让“美丽宝鸡”这幅画卷日益清晰而壮观……宝鸡古称陈仓、雍城,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地,嘉陵江源,中国钛谷,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社火之乡、周秦文明发祥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
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Ⅱ型大城市、陕西省第二大城市。
位于东经106°18′~108°03′,北纬33°35′~35°06′,关中平原西部。
宝鸡是中华文化重要支脉—宝学(宝鸡之学)所在地,有2770余年建城史。
远古姜水育炎帝,商末周原兴周,春秋雍城兴秦,镇国之宝石鼓、何尊、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大克鼎、盠青铜方彝、墙盘、逨盘、胡簋、折觥、秦公镈、五祀卫鼎及晚清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出自于此,法门寺藏佛骨,西府社火、凤翔木版年画、泥塑等彰显中华工艺。
[宝鸡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华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得城市。
拥有秦岭主峰太白山、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千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景观。
宝鸡也是美食之城,拥有岐山臊子面、宝鸡擀面皮、豆花泡馍、西府扯面、醋粉等诸多西府小吃。
宝鸡铁路枢纽是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交汇处。
宝鸡也是中国西部工业重镇,2009年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把宝鸡建设成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二、传授新知。
1,发现宝鸡2,打开地图,找一找宝鸡。
说说自己的家乡在什么位置。
说一说自己对宝鸡的印象。
宝鸡风光秀丽,环境宜人。
境内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