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模型制作基础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29.50 KB
- 文档页数:19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航模基础知识要点一、航模的组成航模一般由动力源、螺旋桨、安定器、电池、遥控器等其他配件组成。
1、动力源:航模的动力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燃油发动机,一种是电动机。
燃油发动机航模的优点是马力大,不需要电源,飞行时间长,但需要燃烧汽油,有污染。
电动机航模的优点是噪音小,马力大,环保,但飞行时间短。
2、螺旋桨:螺旋桨是航模飞行的直接动力部分,通过旋转产生升力,推动航模飞行。
根据飞行需要,可选择不同规格的螺旋桨。
3、安定器:安定器是航模的重要配件,主要作用是稳定航模飞行,减少航模的摇晃和旋转。
4、电池:电池是航模的能源来源,一般使用聚合物锂电池。
电池的容量和放电倍率会影响航模的飞行时间和性能。
5、遥控器:遥控器是操纵航模的设备,通过遥控器上的操纵杆和控制按钮,飞行员可以控制航模的飞行方向、高度、速度等。
二、航模的性能航模的性能主要分为三种:最大飞行速度、最大爬升率、最大下降率。
1、最大飞行速度:指航模在正常飞行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最大爬升率:指航模在最大推力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爬升速度。
3、最大下降率:指航模在最大推力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下降速度。
三、航模的飞行环境航模的飞行环境对其飞行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飞行员需要了解航模的最佳飞行环境。
1、高度:航模的飞行高度受到空气密度、温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适合在1000米以下飞行。
2、气象条件:航模一般适合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飞行,风速一般不超过10米/秒。
大风、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不适合飞行。
3、地形:航模的飞行场地需要选择平坦、开阔、无障碍物的地形,以保证航模的安全飞行。
四、航模的操纵技巧操纵航模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操纵技巧:1、控制油门:油门是控制发动机或电机的转速,通过控制油门的大小,可以控制航模的飞行速度和高度。
2、控制姿态:通过控制遥控器的操纵杆,可以控制航模的姿态,如俯冲、爬升、侧滑等。
3、调整重心:航模的重心位置会影响航模的稳定性和操纵性,通过调整配重,可以调整航模的重心位置。
(1)伯努利原理如果两手各拿一张薄纸,使它们之间的距离大约4~6厘米。
然后用嘴向这两张纸中间吹气,你会看到,这两张纸不但没有分开,反而相互靠近了,而且用最吹出的气体速度越大,两张纸就越靠近。
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当两纸中间有空气流过时,压强变小了,纸外压强比纸内大,内外的压强差就把两纸往中间压去。
中间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纸内外的压强差也就越大。
(2)机翼升力原理飞机机翼地翼剖面又叫做翼型,一般翼型的前端圆钝、后端尖锐,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呈鱼侧形。
前端点叫做前缘,后端点叫做后缘,两点之间的连线叫做翼弦。
当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时,由于机翼地插入,被分成上下两股。
通过机翼后,在后缘又重合成一股。
由于机翼上表面拱起,是上方的那股气流的通道变窄。
根据气流的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定理可以得知,机翼上方的压强比机翼下方的压强小,也就是说,机翼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机翼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要大,这个压力差就是机翼产生的升力。
(3)失速原理在机翼迎角较小的范围内,升力随着迎角的加大而增大。
但是,当迎角加大到某个值时,升力就不再增加了。
这时候的迎角叫做临界迎角。
当超过临界迎角后,迎角再加大,阻力增加,升力反而减小。
这现象就叫做失速。
产生失速的原因是:由于迎角的增加,机翼上表面从前缘到最高点压强减小和从最高点到后缘压强增大的情况更加突出。
当超过临界迎角以后,气流在流过机翼的最高点不多远,就从翼表面上分离;了,在翼面后半部分产生很大的涡流,造成阻力增加,升力减小。
(4)人工扰流方案要推迟失速的发生,就要想办法使气流晚些从机翼上分离。
机翼表面如果是层流边界层,气流比较容易分离;如果是絮流边界层,气流比较难分离。
也就是说,为了推迟失速,在机翼表面要造成絮流边界层。
一般来说,雷诺数增大,机翼表面的层流边界层容易变成絮流边界层。
但是,模型飞机的速度很低,翼弦很小,所以雷诺数不可能增大很大。
要推迟模型飞机失速的发生,就必须要想别的办法。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二、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三、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四、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五、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六、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七、1、什么叫飞机模型八、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九、2、什么叫模型飞机十、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十一、二、模型飞机的组成十二、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十三、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十四、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十五、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十六、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十七、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十八、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十九、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二十、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二十一、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二十二、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二十三、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二十四、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航模是指模仿真实飞机原理和结构,通过模型制作的飞行器。
它可以飞行、模拟飞行和进行相关实验,并在飞行过程中采集数据。
航模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涉及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下面是航模基础知识的要点介绍。
一、飞行原理:1.升力的产生:航模的飞行依靠翅膀产生的升力。
升力的产生与机翼的气动特性有关,如充气方式、翼型、机翼横断面、机翼悬挂方式等。
2.推力的产生:推力的产生与发动机和螺旋桨有关。
常见的推力方式有喷气推力和螺旋桨推力。
3.驱动方式:航模的驱动方式有遥控和自动驾驶两种。
遥控驱动需要通过遥控设备来控制航模的运动,而自动驾驶是指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控制航模的运动。
二、材料科学:1.结构材料:航模的结构通常采用轻质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以实现轻量化和强度要求。
2.制造工艺:航模的制造工艺包括模具制作、材料选择、剪裁、分层和成型等。
模具的制作要求精度高,以保证航模的几何形状和表面光洁度。
3.节能材料:航模中还广泛应用了一些具有节能特性的材料,如空气动力学中的流线型设计、减阻材料等,以增加航模的飞行效率。
三、控制系统:1.操纵系统:航模的操纵系统包括遥控器、舵机、控制杆等。
通过操纵杆控制舵机的运动,进而控制航模的姿态。
2.自动控制系统:航模的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航向控制、高度控制和速度控制等。
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实现航模的自动控制。
四、空气动力学:1.升力与阻力:航模在飞行时会受到气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升力和阻力。
升力使航模能够飞行,在设计航模时需要根据升力和重力平衡关系来确定机翼的形状和大小。
阻力会影响航模的速度和飞行续航能力,因此需要进行降低阻力的设计。
2.气动性能:航模的气动性能取决于机翼的几何形状、气动特性和航模的重量。
要提高航模的气动性能,需要注意机翼和机身的流线型设计,减小飞行阻力。
五、航模制作与调试:1.比例缩小:航模制作时需要考虑飞机模型与真实飞机的比例关系,以保证航模的结构和空气动力学特性与真实飞机相似。
航空模型制作基础工具的使用常用的工具有:尺、刀、刨、锯、锉、钻、钳子、剪子、扳手、笔、烙铁等。
各工具要正确使用,以发挥工具的作用,使模型制作的精度、准确度不断提高,制作出性能优良的模型飞机。
尺要注意平直度。
刀要锋利使用时不要逆着木纹切削。
刨用模型专用小刨,平整大模型的表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制作精度。
锯的使用,因制作模型用材料都不是很大很厚的材料,通常用齿比较小的锯条,可根据情况选择自己顺手的锯使用,还常使用到曲线锯。
锉的使用,粗锉用于毛坯和加工余量大的工件,以提高效率;细锉用于精加工,以保证加工件的准确度;油光锉用于表面光滑度较高的精细工件。
模型中制作最常用的是什锦锉。
钻的使用,特别是遥控类模型制作中圆眼较多,在材料不厚的情况下可利用一些材料自制小棱钻和扁钻,较厚材料可采用电钻等工具进行,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小型台式电钻。
材料的选择较常用的材料有桐木、松木、椴木、桦木、水松、轻木、层板等。
制作手掷、弹射模型时多选择桐木。
对于构造式机翼的材料选择,如翼梁是细长的,又是主要受力件,就要选择强度较大纹理平直的松木。
翼肋主要是保持翼型形状受力不大,可选重量轻有一定强度的桐木或轻木。
翼根翼尖等整形填充件,受力很小做得越请越好,可选择比较轻的桐木、轻木或水松。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应选择材质均匀、纹理平直、无疤节、比重轻的材料,以达到保证强度和减轻重量的要求。
桐木是最常用的模型材料,尤其是泡桐,具有比重轻、相对强度大、变形小、容易加工的特点。
翼肋、蒙板、腹板、机身后段等应选用较轻的材料。
后缘、尾翼梁、机身的纵梁等要用木质细密、纹理平直、强度较大的材料。
松木东北松纹理均匀,木质细密,比较轻,不易变形,易于加工并富有弹性,是做模型中细长受力件的好材料。
桦木材质坚硬,纹理均匀紧密,比重较大,是做螺旋桨的好材料。
还可做发动机架等受力件。
椴木是制作向真模型好材料,也可用于硬壳机身、螺旋桨和发动机架等。
水松松软、纹理乱、易变形用作整形和填充。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教程(一)应大家的要求顶起来求精一、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一:性能设计作的好坏。
性能设计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并需要通过细致地飞行实验进行验证。
特技模型飞机具有速度快,灵活的特点,但其灵活性一定要把握好。
特技模型飞机如果缺少灵活性,那么做动作就会迟钝,缺乏美感,而过于灵活又很难控制。
因此,在确保模型飞机灵活性的同时,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安定性,以确保良好的操纵,使模型飞机听话地让自已摆布。
在各类安定性中,俯仰安定性最为重要。
坏又是由俯仰平衡决定的。
如果飞机连平飞都飞不好,怎么能做好特技动作呢?俯仰安定性对正飞和倒飞没有差别,又能进一步保证倒飞和其它动作的稳定进行。
因此,多数特模型飞机安定性能要比其灵活性能高得多,这一点比较特殊。
二:选择机型要想设计一架好的 P3A-2模型飞机,首先要确定好机型。
上单翼飞机重心比较低,平飞时安定性较好,但不适应做特技动作的需要,例如“横滚”、“倒飞”、“侧飞”(P3A-2项目中没有“侧飞”)等动作的完成就很难控制住。
下单翼飞机重心靠上,灵活性高,做一些特技动作,例如“横滚”、“倒飞”等容易进入,因缺乏安定性,不容易平稳地控制住。
中单翼飞机重心取中,其重心基本上和机翼同处在一条轴线上。
因此,其灵活性和安定性兼故,更适应特技飞行的需要。
差别,而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又不得不采用下单翼布局的飞机。
这是因为考虑到飞机本身体积小,接收设备体积大,机翼上称后,设备舱内过于狭小以至无法容纳下接收设备,这个问题在飞机结构设计这前就应考虑到。
其设计要求是:机身结构设计要合理紧凑和选择三:选择机翼首先,在翼型的选择上,以前不少人认为,象P3A-2这样的特技模型飞机具有速度高的特性,机翼的最大厚度应薄一些;因此,就片面地采用较薄的翼型,如NACA0012等。
孰不知P3A-2模型飞机只装置3'5cc发动机,拉力和飞行速度方面的条件有限,采用较薄的翼型并不能体现出这种翼型独有的优势,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这是由于机翼薄,前缘半径更加尖锐,临界迎角减小;尤其在速度跟不上的时候,模型飞机容易出现飘摆或失速的情况,大大影响了特技动作的质量。
航模基础知识1、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2、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3、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4、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5、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6、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7、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8、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9、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10、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11、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12、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13、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14、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15、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16、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17、展弦比——翼展与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衔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18、削尖比——指梯形机翼翼尖翼弦长与翼根翼弦长的比值。
19、上反角——机翼前缘与模型飞机横轴之间的夹角。
20、后掠角——机翼前缘与垂直于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21、机翼安装角——机翼翼弦与机身度量用的基准线的夹角。
第一步,整体设计1、确定翼型我们要根据模型飞机的不同用途去选择不同的翼型。
翼型很多,好几千种。
但归纳起来,飞机的翼型大致分为三种。
一是平凸翼型,这种翼型的特点是升力大,尤其是低速飞行时。
不过,阻力中庸,且不太适合倒飞。
这种翼型主要应用在练习机和像真机上。
二是双凸翼型。
其中双凸对称翼型的特点是在有一定迎角下产生升力,零度迎角时不产生升力。
飞机在正飞和到飞时的机头俯仰变化不大。
这种翼型主要应用在特技机上。
三是凹凸翼型。
这种翼型升力较大,尤其是在慢速时升力表现较其它翼型优异,但阻力也较大。
这种翼型主要应用在滑翔机上和特种飞机上。
另外,机翼的厚度也是有讲究的。
同一个翼型,厚度大的低速升力大,不过阻力也较大。
厚度小的低速升力小,不过阻力也较小。
实际上就选用翼型而言,它是一个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问题。
其基本确定思路是:根据飞行高度、翼弦、飞行速度等参数来确定该飞机所需的雷诺数,再根据相应的雷诺数和您的机型找出合适的翼型。
还有,很多真飞机的翼型并不能直接用于模型飞机,等等。
这个问题在这就不详述了。
机翼常见的形状又分为:矩形翼、后掠翼、三角翼和纺锤翼(椭圆翼)。
矩形翼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但是重量较大,适合于低速飞行。
后掠翼从翼根到翼梢有渐变,结构复杂,制作也有一定难度。
后掠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在机翼安装角为0度时,产生上反1-2度的上反效果。
三角翼制作复杂,翼尖的攻角不好做准确,翼根受力大,根部要做特别加强。
这种机翼主要用在高速飞机上。
纺锤翼的受力比较均匀,制作难度也不小,这种机翼主要用在像真机上。
翼梢的处理。
由于机翼下面的压力大于机翼上面的压力,在翼梢处,从下到上就形成了涡流,这种涡流在翼梢处产生诱导阻力,使升力和发动机功率都会受到损失。
航空模型制作基础工具的使用常用的工具有:尺、刀、刨、锯、锉、钻、钳子、剪子、扳手、笔、烙铁等。
各工具要正确使用,以发挥工具的作用,使模型制作的精度、准确度不断提高,制作出性能优良的模型飞机。
尺要注意平直度。
刀要锋利使用时不要逆着木纹切削。
刨用模型专用小刨,平整大模型的表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制作精度。
锯的使用,因制作模型用材料都不是很大很厚的材料,通常用齿比较小的锯条,可根据情况选择自己顺手的锯使用,还常使用到曲线锯。
锉的使用,粗锉用于毛坯和加工余量大的工件,以提高效率;细锉用于精加工,以保证加工件的准确度;油光锉用于表面光滑度较高的精细工件。
模型中制作最常用的是什锦锉。
钻的使用,特别是遥控类模型制作中圆眼较多,在材料不厚的情况下可利用一些材料自制小棱钻和扁钻,较厚材料可采用电钻等工具进行,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小型台式电钻。
材料的选择较常用的材料有桐木、松木、椴木、桦木、水松、轻木、层板等。
制作手掷、弹射模型时多选择桐木。
对于构造式机翼的材料选择,如翼梁是细长的,又是主要受力件,就要选择强度较大纹理平直的松木。
翼肋主要是保持翼型形状受力不大,可选重量轻有一定强度的桐木或轻木。
翼根翼尖等整形填充件,受力很小做得越请越好,可选择比较轻的桐木、轻木或水松。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应选择材质均匀、纹理平直、无疤节、比重轻的材料,以达到保证强度和减轻重量的要求。
桐木是最常用的模型材料,尤其是泡桐,具有比重轻、相对强度大、变形小、容易加工的特点。
翼肋、蒙板、腹板、机身后段等应选用较轻的材料。
后缘、尾翼梁、机身的纵梁等要用木质细密、纹理平直、强度较大的材料。
松木东北松纹理均匀,木质细密,比较轻,不易变形,易于加工并富有弹性,是做模型中细长受力件的好材料。
桦木材质坚硬,纹理均匀紧密,比重较大,是做螺旋桨的好材料。
还可做发动机架等受力件。
椴木是制作向真模型好材料,也可用于硬壳机身、螺旋桨和发动机架等。
水松松软、纹理乱、易变形用作整形和填充。
航模基础知识1、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2、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3、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4、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5、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6、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7、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8、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9、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10、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11、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12、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13、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14、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15、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16、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17、展弦比——翼展与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衔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18、削尖比——指梯形机翼翼尖翼弦长与翼根翼弦长的比值。
19、上反角——机翼前缘与模型飞机横轴之间的夹角。
20、后掠角——机翼前缘与垂直于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21、机翼安装角——机翼翼弦与机身度量用的基准线的夹角。
学习如何进行基础的航空模型制作航空模型制作是一项融合了艺术和科学的手工艺术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飞行器的结构和原理。
制作一个完美的航空模型既需要设计和创造力,又需要细致耐心和工艺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础的航空模型制作技巧和步骤,供初学者参考。
材料准备制作航空模型需要一些常见的材料,例如纸张、胶水、小刀、剪刀、量角器、直尺等。
此外,你可能还需要购买一些特殊的材料,如木棍、塑料板、铝线等。
确保你有一个宽敞且清洁的工作台,以及足够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
选择合适的模型在开始制作之前,你需要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航空模型。
对于初学者来说,推荐选择一些简单的飞机模型,例如纸飞机或者塑料飞机模型。
这些模型一般设计简单,组装容易,适合练习基本的制作技巧。
设计和制作模型一般来说,制作模型分为设计和制作两个阶段。
在设计阶段,你可以参考一些航空工程原理和知识,通过绘图和计算来设计航空模型的结构和比例。
此外,你还可以使用一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 AutoCAD 或 SolidWorks,来帮助你进行设计。
在制作阶段,你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来选择合适的材料,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组装。
例如,如果你制作纸飞机模型,你需要先将纸张按照比例切割成合适的形状,然后在模型的关键部位使用胶水粘合。
同时,你需要注意控制粘合的力度和位置,以确保模型的结构稳固。
调试和测试模型在制作完成后,你需要对模型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其飞行性能和稳定性。
你可以先使用手控遥控器或者绳索来测试模型的基本飞行能力。
如果模型飞行不稳定或者无法起飞,你可以通过调整重心、改变机翼的角度或者调整舵面的位置来进行调试。
进一步的学习和创造一旦你掌握了基础的航空模型制作技巧,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和创造。
你可以尝试制作更复杂的飞机模型,如遥控飞机或者模拟真实飞机结构的模型。
此外,你还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来制作模型,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和科学水平。
总结航空模型制作是一项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手工艺术活动。
航空模型制作概述航空模型制作是一种流行的爱好,许多人喜欢制作模型飞机、直升机和其他航空器的小型复制品。
制作航空模型不仅可以满足制作的乐趣,还可以增加对航空器工作原理和结构的理解。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制作航空模型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材料准备在开始制作航空模型之前,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材料。
以下是一份常用的材料清单:•木板或塑料片:用于制作模型的主体结构。
•剪刀或切割工具:用于剪断木板或塑料片。
•胶水:用于粘合模型的各个部件。
•油漆和刷子:用于涂装模型。
•小型电动马达和螺旋桨:用于增加模型的动力。
•遥控设备(如遥控器和接收器):如果您计划让模型飞行,需要安装遥控设备。
制作步骤1. 设计模型在开始制作航空模型之前,首先需要设计您的模型。
您可以参考现有的飞机或直升机设计,也可以自己设计独特的模型。
确定好模型的尺寸、形状和结构后,可以开始制作模型的具体部件。
2. 制作主体结构根据您的设计,使用木板或塑料片制作模型的主体结构。
使用剪刀或切割工具将木板或塑料片剪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并使用胶水将它们粘合在一起。
确保主体结构牢固且符合设计要求。
3. 添加细节部件一旦主体结构制作完成,您可以开始添加模型的细节部件。
这些部件可以包括机翼、机身、尾翼和起落架等。
根据您的设计和模型的要求,使用木板或塑料片制作这些部件,并使用胶水将它们粘合在主体结构上。
4. 涂装模型完成模型的结构和细节后,可以使用油漆和刷子对模型进行涂装,使其更加逼真和吸引人。
选择适合模型的颜色和纹理,并仔细涂抹在模型的表面上。
确保每层油漆干燥后再涂抹下一层。
5. 安装电动马达和螺旋桨(可选)如果您计划让模型飞行,可以考虑安装电动马达和螺旋桨。
选择合适尺寸的电动马达和螺旋桨,并将它们安装在模型的适当位置上。
同时,还需要安装遥控设备(如遥控器和接收器),以便操控模型的飞行。
注意事项在制作航空模型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牢记:•仔细研究和了解模型的设计和结构,确保制作出的模型符合航空器的原理和外观。
航空模型制作航空模型制作是一项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手工艺活动,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飞行原理、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制作航空模型,人们可以模拟真实飞机的外形和结构,并体验到飞行的乐趣。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一些关于航空模型制作的内容和特点。
1. 材料选择:制作航空模型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材料。
通常使用的材料包括木头、塑料、纸张、轻质金属等。
根据模型的用途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材料来构建机身、机翼、尾翼等部件。
同时,还需要准备适当的胶水、剪刀、刀具等工具。
2. 设计和计划:在制作航空模型之前,需要进行设计和计划。
这包括确定模型的尺寸、比例和飞行特性,绘制草图或制作模型的3D设计。
根据设计和计划,明确制作过程中所需的步骤和技巧。
3. 结构组装:航空模型的结构组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根据设计,将各个部件进行精确的切割和组装。
这需要注意精度和耐心,以确保模型的结构牢固且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胶水、螺丝、钉子等工具来连接部件,并进行调整和修正。
4. 装饰和细节:航空模型制作不仅关注结构,还注重装饰和细节。
可以为模型喷涂颜色、贴上标志和图案,使其更加逼真和精美。
同时,可以添加小细节,如机翼上的襟翼、轮子、驾驶舱等,增加模型的真实感和可玩性。
5. 试飞和调试:完成航空模型的制作后,可以进行试飞和调试。
在开阔的场地中,通过手控或无线遥控器进行试飞。
观察模型的飞行特性和稳定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试飞和调试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要多次尝试和调整,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6. 知识和学习:制作航空模型不仅是一项手工艺活动,也是一个知识学习的过程。
在制作过程中,人们可以了解到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等相关知识。
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参与讨论,进一步了解航空领域的知识和发展。
航空模型制作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和乐趣的手工艺活动。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设计和计划、进行结构组装、装饰和细节处理、试飞和调试,人们可以制作出精美的航空模型,并体验到飞行的乐趣。
航空模型制作基础工具的使用常用的工具有:尺、刀、刨、锯、锉、钻、钳子、剪子、扳手、笔、烙铁等。
各工具要正确使用,以发挥工具的作用,使模型制作的精度、准确度不断提高,制作出性能优良的模型飞机。
尺要注意平直度。
刀要锋利使用时不要逆着木纹切削。
刨用模型专用小刨,平整大模型的表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制作精度。
锯的使用,因制作模型用材料都不是很大很厚的材料,通常用齿比较小的锯条,可根据情况选择自己顺手的锯使用,还常使用到曲线锯。
锉的使用,粗锉用于毛坯和加工余量大的工件,以提高效率;细锉用于精加工,以保证加工件的准确度;油光锉用于表面光滑度较高的精细工件。
模型中制作最常用的是什锦锉。
钻的使用,特别是遥控类模型制作中圆眼较多,在材料不厚的情况下可利用一些材料自制小棱钻和扁钻,较厚材料可采用电钻等工具进行,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小型台式电钻。
材料的选择较常用的材料有桐木、松木、椴木、桦木、水松、轻木、层板等。
制作手掷、弹射模型时多选择桐木。
对于构造式机翼的材料选择,如翼梁是细长的,又是主要受力件,就要选择强度较大纹理平直的松木。
翼肋主要是保持翼型形状受力不大,可选重量轻有一定强度的桐木或轻木。
翼根翼尖等整形填充件,受力很小做得越请越好,可选择比较轻的桐木、轻木或水松。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应选择材质均匀、纹理平直、无疤节、比重轻的材料,以达到保证强度和减轻重量的要求。
桐木是最常用的模型材料,尤其是泡桐,具有比重轻、相对强度大、变形小、容易加工的特点。
翼肋、蒙板、腹板、机身后段等应选用较轻的材料。
后缘、尾翼梁、机身的纵梁等要用木质细密、纹理平直、强度较大的材料。
松木东北松纹理均匀,木质细密,比较轻,不易变形,易于加工并富有弹性,是做模型中细长受力件的好材料。
桦木材质坚硬,纹理均匀紧密,比重较大,是做螺旋桨的好材料。
还可做发动机架等受力件。
椴木是制作向真模型好材料,也可用于硬壳机身、螺旋桨和发动机架等。
水松松软、纹理乱、易变形用作整形和填充。
轻木制作模型较桐木好,可提高飞行性能,但价钱较高。
木料在使用时要考虑强度、刚性等特性。
我国早在800多年前宋朝时期,建筑工匠李诫就将建筑用材料断面高度与宽度比定为3∶2。
到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汤姆士杨研究发现材料截面高与宽成3.46∶2时,刚性最大;高与宽成2.8∶2时强度最大;高度与宽度相等时,弹性最大。
在使用时根据模型的大小、结构来选择合适材料。
层板椴木层板常用作机身隔框、上反角加强片等;桦木层板可做强度很大的蒙板,翼根部的翼肋、隔框和加强片等。
竹子也较常用在普及级模型上。
蒙皮传统工艺用棉纸和尼龙绢,后发展用无纺布以及新型材料热缩膜。
在模型上根据需要也用桐木蒙皮,利用热缩膜可以节省一定资金但主要是大大简化制作程序,缩短了制作时间。
胶合剂较常用的有白乳胶、树脂胶、502等。
快干胶需自己配制,使用范围广,粘接较方便,缺点是有毒,不宜长期使用。
白乳胶价格低廉,因固化时间太长,不利于模型的定型。
易于定型的或利用工作台可以定型的模型及部件常使用白乳胶胶合。
树脂胶因性能稳定、耐水、耐油、耐腐蚀而适用于发动机架等受力部件,要严格按胶合说明进行以保证胶合质量,还可用于修复工作等。
502适于间隙小处缝隙的连接、修补,使用时要注意不要沾在手上。
木料的加工裁割将木片多余的部分裁去,或是从木片上截取所需的木条和前后缘、腹板、翼肋等。
裁割时注意木纹方向,用力要先轻后重逐渐加力直至裁断,不可一刀裁,尤其是裁弧线时更要注意。
刨削因现在制作材料多代为刨削,一般很少刨削木条、木片,除非自己制作或活动用较特殊规格的材料。
现多用在制作遥控类较大模型机身或向真模型时,需要用刨削的方法修整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制作质量。
拼接用于木片的加宽和加长,注意拼接后要保持平整,加厚处理时要注意年轮的方向,使拼接后不宜弯曲变形。
打磨打磨时要顺木纹方向,用力要均匀先重后轻,并选择合适的砂纸进行打磨。
抛光前常用水砂纸打磨。
弯曲在制作椭圆翼尖的前后或卷制薄壳机身时,都要将木料进行弯曲。
主要方法有:火烤、水煮、冷弯。
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使用。
以上只是些初浅的知识,有所了解后即可大胆动手去做,在以后的制作中遇到再去熟悉掌握。
模型飞机的结构和制作机翼硬板式机翼的制作此种机翼主要用于弹射部分及部分手掷模型。
方法有:首先选择好厚度合适的桐木片,截取翼展所需长度,在上面画好翼形正面形状,将多余的削去,并将翼型所需形状画在侧面,先粗加工削去多余部分若干。
若使用套材,翼型都经过粗加工,这些步骤就免了。
翼型粗加工后,利用锉或砂纸将翼板上棱角打磨掉并打磨出所需翼型。
为了确保翼型的精度,可制作卡板进行翼型检查。
随后再在翼板中间画一条线并在两侧向下切口,上宽下尖倒三角形,切口两边夹角为上反角的两倍。
切口要齐整不可过大,并且不要切断要保留可透亮的薄层,以保证胶合后两侧翼面迎角相同。
如果有工作台能够实现半机械化制作安装,可切断并打磨出上反角胶合断面,此方法胶合后强度较好,但两侧机翼安装面不易保证,没有丰富的制作经验最好不用此方法。
机翼与机身连接处最好有小圆弧过渡以减小阻力。
制作图参照精英号弹射模型的图纸。
构架式机翼的制作翼肋要具有足够强度,制作时要考虑其变形的可能性并进行加固。
增加肋片或半翼肋以保证机翼形状的良好。
具体参考遥控模型制作的图纸上说明。
翼肋的加工做样板——用1毫米厚层板或松木片,用铝片更好。
将正确标准翼型画在上面,一次做2个,并按标准翼型修正好,并在前中后打三个小孔,再画上标准翼梁、前后缘位置。
如果用木板做的,要在四周边缘涂上颜色,要防止加工翼肋时伤到样板做观察用。
穿毛坯——按所需翼肋的长宽加工若干木片,并用钢丝将样板及木料穿在一起。
也可以采用割毛坯的方法(按照机翼剖面的形状裁割)这样就有选用木片,节省材料提高肋片材质的作用。
梯形机翼的翼肋先按根部和尖部弦长做出样板。
将尖部样板放在根部样板上,两个样板翼弦应平行,前缘间距离等于梯形机翼前缘后退的距离。
固定后在合适位置打上三个小孔,就可以用相同方法穿上毛坯。
椭圆形机翼肋片,只有单个画单个加工。
削翼肋——将穿好毛坯放在台钳上或将一头拿在手里,另一头顶在桌子边缘,用力粗削多余的部分,精加工时要不段检查,要求上下弧线全部与样板相同,注意不要磨伤样板。
画线开槽——要注意不断地试试与翼梁配合是否良好,槽口太大太深会影响胶接强度,过紧会产生变形。
以刚好有摩擦为好,槽边与底边用什锦锉处理好。
翼梁——主要有上下梁、槽形梁、工字梁、箱形梁。
翼梁结构如图:上下梁最简单,抗弯强度差,常作为辅助梁;槽形梁、工字梁强度差不多,但工字梁制作难度大,因此槽形梁使用较多。
箱形梁抗弯强度更大,常用于受力较大的根翼肋和上反角的胶接处,胶合时不要高出或低于翼肋。
腹板的制作应注意材料的纹理要一致,连接处缝隙要小,不能出现大缺口。
前后缘——常见的结构形式如图:机翼装配——在胶合处下面要垫上蜡纸等防止图纸与构架粘在一起,并根据情况将翼型垫到最佳状态。
上反角处要用上反角加强片如图:和上反角卡板如图:划割处理胶接处,进行加固和精细制作,保证接触胶合良好,稳定牢固,必要时再贴上加强片使起更加牢固。
然后进行蒙板,较大面积要先将材料拼接后一次蒙成,注意胶合定型。
具体制作步骤在制作相关模型时,通过图纸来了解。
刷透布油时,注意刷的要均匀,不要太厚。
当透布油在蒙纸上已形成一层薄膜,蒙纸没有气孔时,就算涂好了,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模型应多涂几遍。
透布油不便购买可用硝基清漆代替。
为防止表面被油料侵蚀,再涂一层聚脂清漆作为保护层。
机身的构造有构架式机身、硬壳式机身、薄壳式机身等。
初级模型多采用构架式机身,重量轻,但强度较差,在制作时也常常用强度较高的蒙板蒙制,增强其强度。
手掷及弹射模型的机身强度设计要求机身的过渡要渐变,起变点最好在机翼下放就开始尾翼的构造中高级模型尾翼多采用构架式。
橡筋的使用和维护新的橡筋束在使用前,要用香皂将表面的滑石粉洗净晾干,在表面上涂润滑油(蓖麻油、凡士林等),预先拉伸几次,再预绕逐渐增加绕的圈数,绕四、五次后可进行大动力绕制。
通过处理过的橡筋使用寿命较长,并且绕制圈数比未处理的同样橡筋多绕0.5-1倍圈数。
有人实验用化妆品中的润肤露处理橡筋效果也较好,并且取材比蓖麻油更容易方便。
存放时间较长的橡筋洗净后要在蓖麻油中浸泡一天后再进行使用,以软化表面角质层。
绕制时要先快后慢,绕制过程中不要使机身前端与橡筋束摩擦,以防止橡筋断裂。
正确使用将使橡筋发挥其最大储能。
模型制作中的关于翼型的有关名称翼型的有关名称如图:翼弦b——前后缘直线长,AB叫几何弦。
气动弦,是通过后缘点与升力为零时远前方来流方向平行的一条线。
气动弦也叫零升线,只有方向意义,没有长度意义。
对称翼弦两弦线重合。
其余不重合,零升线在几何弦的上方。
厚度c——在上下缘内画最大的内切圆的直径,称最大厚度。
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叫相对厚度。
最大厚度在弦线上的位置叫最大厚度位置Xc,与弦长的比称最大厚度相对位置。
低音速、亚音速飞机的最大厚度相对位置在25%-30%弦长处,超音速飞机的在40%-50%弦长处(从前远算起)。
弯度f——中弧线的最大高度与弦长的比叫相对弯度。
超音速翼型相对弯度为0,为上下对称的薄翼型。
翼型有ЦАГИ翼型、NACA翼型等。
在此仅先介绍NACA翼型,及其命名方法。
关于模型常用翼型克拉克Y等,将在制作部分中给出翼型坐标参数。
NACA四位数翼型:如NACA 2412,其含义第一位数值2表示最大相对弯度为2%;第二位数4表示最大弯度位于翼弦前缘的40%处;末两位数12表示相对厚度为12%。
四为数翼型最大厚度一般在离前缘的30%弦长处,已取得实验数据的有相对厚度为6%、8%、9%、10%、12%、15%、18%、21%、24%,相对弯度为0%、1%、2%三种,中弧线最高点位置均在4%弦长处。
四位数对称翼型通常用在尾翼上。
五位数翼型:如NACA 23012,表示意义第一位数是机翼的升力系数2×3/ 20=0.3;30表示最大弯度相对位置的百分数2倍,即最大弯度相对位置在15%弦长处;最后两位数12表示最大相对厚度为12%。
层流翼型:是将最大厚度点向后移,以降低翼型阻力为目的。
最常用的是6系列层流翼型。
升力除前述的翼型提供升力外,还利用其它方法来增加升力。
如果把前缘抬高一些,使弦线和迎面气流形成一个角度(叫迎角),可以得到更大升力。
重要飞行阶段的起飞与着陆,都要采用增大迎角的方法来提高升力,以保障飞行的安全性。
但迎角不能过大,过大升力反而会下降,甚至引起失速而坠落下来。
迎角与升力情况如图: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失速角一般为15°- 20°。
只有迎角不超过失速角度数,飞行才有安全保障。
尾翼也能产生一定的升力,升力原理与机翼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