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
- 格式:ppt
- 大小:190.50 KB
- 文档页数:8
提高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方案四篇篇一:提高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一、班会目的:1、通过开展以“我爱我班”为主题的班会,增强班内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形成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2、明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同心协力促进团体的进步。
二、活动准备1、搜集相关文章和小故事、有关集体合作的游戏。
2、学生准备损害班级形象为主题的小品。
三、活动设计:(一)小故事——《他的肩膀你的高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六只猴子分别关在三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
房子里分别放着一定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
第一间房子里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见房子的食物悬挂在屋顶,第三间房子的食物则分别从易到难挂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
几天后,当工作人员打开房间时发现,六只猴子的生存状态迥异:第一间房子里的猴子一死一伤;第二间房子里的猴子全死了。
惟独第三间房子里的猴子安然无恙。
原因不难明白。
摆放在第一间房子地上唾手可得的食物,激起了膨胀的私欲,让两只猴子大动干戈,结果非死即伤;第二间房子里悬挂在屋顶的高不可攀的食物,让两只猴子无望中互相感染着悲观的情绪,彼此孤立地在饥饿和绝望中死去;只有第三间房子里的猴子,在独自跳跃取食难以奏效时,同时想到了对方。
于是一只猴子站在另一只猴子的肩上,取下了食物,两只猴子在“叠罗汉式”的组合中,惊奇的发现了一种新的高度,这种高度让他们饱食生存,以致后来离开了这间房子还相亲相爱。
讨论发言:这则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其实,人与人的相处,有类于六只猴子的景况。
互相撕咬和孤立,都会加速灾难的来临。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当感觉到自己的高度不够时,借肩膀给别人用一下,会赢的你新的高度。
你的存在,无形中就成了他人存在的重要前提。
当困难袭来时,需要记住的是:你需要他的肩膀,他需要你的高度。
(二)学生小品:这样的行为要不得反应的主题是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增强凝聚力主题班会教案五篇一个班级体,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它将无往不胜。
团结是最重要的,试想,如果一个班级的同学都是各自干各自的工作,不能做到统一规划,那么这个班级是很难成功的,像是一盘散沙吧,而如果所有同学都在为班级出力,团结一致为班级奋斗,那么这个班级将会是很优秀的,很成功。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凝聚力主题班会教案,欢迎查阅!凝聚力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的(教育、培养的效果及目标):由于刚接新的班级,自感班级凝聚力不强,另外,也想让自己尽快的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所以决定召开此班会。
活动主要准备、过程及效果:准备工作:1、通过平时的观察和积累,收集了一些体现班级凝聚力不强的素材。
2、让几个学生谈谈对于班级现状的一些看法和体会,并将具体问题一一提出。
过程:1、由我将接班至今的所见所闻一一列出,并说出了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指出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2、让部分学生谈谈自己对于班级的看法和感受,并将问题一一列举。
3、让班内其他同学发表观点,并共同参与讨论。
4、由部分同学带头提出倡议,制定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5、由我提出对全班的要求和期望,并进行郑重的承诺。
凝聚力主题班会教案2【教育目的】1. 让学生通过本节班会活动课,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为建立深厚的班级情谊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了解的过程中,同时,能够感受到班级成员自信积极的一面,从而建立班级的自豪感。
2. 通过共同参与的游戏,在欢乐的气氛中,使学生享受班级的温暖,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活动形式】寓教育于游戏娱乐当中【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地点】教室【活动设备、用品】多媒体、生日礼物、奖状【活动过程】一、导入以及班级风采展示(5分钟)同学们,在这个小小的教室里,聚集的是__个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想一想,我们的身边,有多少同学是从出生到现在为止都是我们素未谋面的,在这十几年的过去当中,我们可能都擦身而过,但是,因为一次的偶然,高一(__)班,却把我们这些陌生人聚集在了一起,佛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教案三篇老师:同学们,在这个小小的教室里,聚集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想一想,我们的身边,有多少同学是从出生到现在为止都是我们素未谋面的,在这十几年的过去当中,我们可能都擦身而过,但是,因为一次的偶然,高一(__)班,却把我们这些陌生人聚集在了一起,佛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如果按佛祖的说法,那么我们的相聚,这可真是缘分中的缘分啊。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好好地珍惜这种缘分,好好地爱惜我们这个班集体。
1.增进同学们对彼此的认识;2.促进同学们对班级凝聚力的认识;3.增强班级凝聚力班会流程:一、故事引入,引出主题老师:同学们,在揭示我们本次班会的主题前,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话说有一个装扮像魔术师的人来到一个村庄,他向迎面而来的妇人说:“我有一颗汤石,如果将他放入烧开的水中,会立刻变出美味的汤来,我现在就煮给大家喝。
”这时,有人就找了一个大锅子,也有人提了一桶水,并且架上炉子和木材,就在广场煮了起来。
这个陌生人很小心的把汤石放入滚烫的锅中,然后用汤匙尝了一口,很兴奋的说:“太美味了,如果再加入一点洋葱就更好了。
”立刻有人冲回家拿了一推洋葱。
陌生人又尝一口:“太棒了,如果再放些肉片就更香了。
”又一个妇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盘肉来。
“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无缺了。
”陌生人又建议道。
在陌生人的指挥下,有人拿了盐,有人拿了酱油,也有人捧了其它材料,当大家一人一碗蹲在那里享用时,他们发现这真是天底下最美味好喝的汤。
故事讲完了,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其中蕴涵了什么吗(学生讨论片刻,与老师交流看法)老师总结:这个故事就是在说团结合作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而我们把它称之为凝聚力,那不过是陌生人在路边随手捡到的一颗石头,是凝聚力让那锅汤变得如此美味。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每个人都可以煮出一锅如此美味的汤。
当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时,众志成城,汤石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增强凝聚力主题班会教案教案一:增强凝聚力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班级凝聚力,认识凝聚力对班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3.引导学生认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从而培养良好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班级凝聚力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学生认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明确自身在班级中的责任与作用。
3. 学生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班级凝聚力测评表格3. 学生名字提前写在小纸条上【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关于团队合作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Step 2 引入(10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什么是班级凝聚力,并提出问题:你认为一个有价值的班级凝聚力是什么?为什么班级凝聚力对班级的发展很重要?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完后请几组学生进行发言,了解不同的观点。
Step 3 知识讲解(15分钟)1. 老师通过PPT介绍班级凝聚力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老师用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班级凝聚力对班级发展的作用。
Step 4 学生思考与分享(10分钟)1. 老师发放班级凝聚力测评表格,学生自行评估自己家庭以及班级的凝聚力,并填写在表格中。
2. 各自提取两个自己觉得重要的因素和一个待提高的方面。
3. 学生两两配对,互相交流观点,并彼此分享自己的体会。
Step 5 活动设计(20分钟)1. 老师提前准备了一堆学生名字的小纸条,并将其放入一个容器中。
2. 活动开始前,老师向学生解释活动规则:每个人抽到的名字就是他/她的伙伴,你们将从今天开始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和相互帮助。
3. 学生依次抽取小纸条上的名字,与这个人成为伙伴。
4. 学生与自己的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例如准备一份班级公益活动的计划。
5. 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计划,并展示合作成果。
Step 6 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并强调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初中《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班级凝聚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提高班级凝聚力。
4. 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班级凝聚力的定义与作用2. 班级凝聚力的表现形式3. 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方法4.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5. 人际沟通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班级团结协作取得成功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班级凝聚力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班级凝聚力的定义、作用和表现形式。
3.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班级的凝聚力表现,以及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方法和团队协作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尊重和支持他人。
5.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班级凝聚力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成功班级团结协作的案例。
2. 视频素材:关于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的视频。
3. 团队游戏:适合班级团队建设的游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真实案例理解班级凝聚力的内涵。
2. 运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3. 采用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班级凝聚力的定义和作用。
2. 第二步:分析班级凝聚力的表现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班级凝聚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3. 第三步:讲解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共同为班级发展贡献力量。
4. 第四步: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增强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5篇)增强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方案的中文含义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
由于一些具有某种职能的具体工作比较复杂,不作全面部署不足以说明问题,因而公文内容构成势必要繁琐一些,一般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
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所以不用落款,只有标题、成文时间和正文三部分内容。
1、标题方案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个是“三要素”写法,即由发文机关、计划内容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如《北华大学五年发展规划总体方案》;一个是“两要素”写法,即省略发文机关,但这个发文机关必须在领头的“批示性通知”(文件头)的标题中体现出来,如《治理采掘工业危机,实现良性循环方案》。
成文时间,为郑重起见,方案的成文时间一般不省略,而且要注在标题下。
2、正文方案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常规写法,即按“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及“要求”几个部分来写,这个较固定的程序适合于一般常规性单项工作;二是变项写法,即根据实际需要加项或减项的写法,适合于特殊性的单项工作。
但不管哪种写法,“主要目标”、“实施步骤”、“政策措施”这三项必不可少的,实际写作时的称呼可以不同,如把“主要目标”称为“目标和任务”或“目标和对策”等,把“政策措施”称为“实施办法”或“组织措施”等。
在“主要目标”一项中,一般还要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实施步骤”一般还要分基本步骤或阶段和关键步骤,关键步骤里还有重点工作项目;“政策措施”的内容里一般还要分“政策保证”、“组织保证”和“具体措施”等。
增强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5篇)为了确保活动科学有序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
那么优秀的活动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增强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提高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方案四篇提高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方案四篇篇一:提高班级归属感主题班会一、班会目的:1、通过开展以“我爱我班”为主题的班会,增强班内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增强集体主义教育,形成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2、明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同心协力促进团体的进步。
二、活动准备2、学生准备损害班级形象为主题的小品。
三、活动设计:(一)小故事——《他的肩膀你的高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曾做已曾过这样的物理:把六只猴子分别关在三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
房子里分别放着一定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
第一间房子里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悬挂见房子的食物悬挂在外墙,第三间房子食物则分别从易到难挂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
几天后,当工作人员打开房间时发现,六只猴子的生存状态迥异:第一间房子里的猴子不幸身亡;第二间房子房子里的猴子全死了。
惟独第三间房子里的猴子安然无恙。
原因不难明白。
摆放在第一间房子地上唾手可得的食物,激起了收缩的私欲,让两只猴子大动干戈,结果非死即伤;第二间房子里悬挂在的高不可攀的食物,让两只猴子无望中互相感染着悲观的情绪,彼此孤立地排斥在饥饿和绝望中死去;只有第三间房子里的猴子,在独自翻转取食难以奏效无可时,同时想到了对方。
于是一只猴子北站在另一只猴子的肩上,取下了食物,两只猴子在“叠罗汉式”的组合中,惊奇的发现了一种新的高度,这种高度让他们饱食生存,以致后来离开了这间新房子还相亲相爱。
讨论发言:这则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其实,人与人的相处,有类于六只猴子的景况。
互相撕咬和孤立,都会加速灾难的来临。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精确性当感觉到自己的高度不够时,借肩膀给别人用一下,会胜出的你新的高度。
你的存在,无形中就成小了他人存在的非常重要重要前提。
当困难袭来时,需要记住的是:你需要他的肩膀,他需要你的高度。
(二)学生小品:这样的行为要不得反应的主题是学生中会出现的问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按教材定制 / 提高备课效率 /内容可编辑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4篇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第1篇一、活动目的1.通过“寻人游戏”,让学生学习主动交往。
2.学生在交往中介绍自己、了解他人,发现共同的兴趣爱好。
二、活动时间大约需要25分钟。
三、活动道具“寻人信息卡”、笔。
四、活动场地室内、室外均可。
五、活动程序1.“寻人行动”要求学生根据“寻人信息卡”上的信息,在10分钟内找到具有该特征的人简单交流后签名。
2.大家交流“寻人信息卡”,看看谁的签名最多。
主持人邀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如签名最多的和某一特征签名最少的。
3.交流完毕后,主持人在全班梳理信息,请具有同一特征的人站立一排相互介绍与交流。
寻人信息卡序号特征签名1穿39码的鞋戴眼镜2会打乒乓球补过牙3有白发的人穿黑色袜子4喜欢听古典音乐喜欢唱周杰伦的歌5. 去过北京喜欢上网聊天6 骑自行车上学22 当过志愿者7 身高170厘米23 网络游戏高手8 妈妈是教师24 有住院开刀的经历9 校运动会获过奖25 体重54公斤10 读过韩寒的书26 喜欢红色11 参加过爱心捐款27 喜欢爬山12 未来理想当医生28 不是本地人13 四月出生29 爱养小动物14 色盲、色弱者30 想报考外地大学某学科的课代表理科为强项16擅长游泳崇拜贝克汉姆六、注意事项1.本游戏可以在陌生群体中进行,通过游戏学会主动交往与沟通。
也可以在同班学生中进行,通过“寻人”活动,增强同学之间的进一步了解。
2.在一个栏目中可以签不止一个人的名字,看看谁签的名字多。
主持人要对签名人进行确认,防止假、乱信息。
3.符合同一特征的学生相互交流后,派一名代表做全班分享。
4.“寻人信息卡”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可以增减。
七、活动扫描1.活动点评这一活动不论对陌生的群体还是已经相处一段时间的同学来说,都会有新的收获。
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班级管理》教材第四章“班级凝聚力建设”部分,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班级凝聚力的概念、作用、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班级凝聚力的策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班级凝聚力的概念、作用及影响因素,认识到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积极为班级凝聚力建设做出贡献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班级团结协作氛围的形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班级凝聚力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班级凝聚力的概念、作用、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班级活动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班级凝聚力现象,并提出问题:“什么是班级凝聚力?为什么我们要关注班级凝聚力?”2. 基本概念与作用(10分钟)介绍班级凝聚力的定义、作用,并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
3. 影响因素(15分钟)分析影响班级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如人际关系、团队氛围、共同目标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这些因素。
4. 提升策略(10分钟)介绍提升班级凝聚力的方法,如加强沟通、组织团队活动、树立共同目标等,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15分钟)设计一组关于班级凝聚力建设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班级凝聚力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班级凝聚力概念、作用、影响因素2. 提升班级凝聚力策略3. 随堂练习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自己所在班级的凝聚力现状,并提出至少三条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建议。
2. 答案:学生需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给出具体的建议,如加强班级沟通、组织团队活动等。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会人员:全班同学记录人:李明---一、班会开场(主持人张老师站在讲台上,微笑着向全班同学问好)张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班级的凝聚力,让大家更加团结,共同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互动和讨论,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二、自我介绍与班级现状分析(同学们依次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并分享自己对班级现状的看法)1. 王同学:大家好,我是王明,来自XX省XX市。
我觉得我们班级整体氛围不错,同学们都很友好,但有时候大家之间的交流还是不够,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很少主动发言。
2. 李同学:大家好,我是李华。
我觉得我们班级的凝聚力还有待提高,有时候一些活动大家参与度不高,比如运动会、班级聚会等。
3. 张同学:我觉得我们班级的同学都很优秀,但在团队合作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比如在小组作业中,有时候大家分工不明确,导致效率不高。
三、互动环节:寻找班级凝聚力缺失的原因(张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找出班级凝聚力缺失的原因)1. 原因一: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小组讨论:同学们认为,班级群聊、班会等都是沟通的重要途径,但有时候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大家了解不到班级动态。
2. 原因二:活动组织不够丰富- 小组讨论:同学们提出,班级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导致大家参与度不高。
3. 原因三:缺乏团队意识- 小组讨论:同学们认为,在学习和生活中,部分同学缺乏团队意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班级凝聚力下降。
四、解决方案与行动计划(张老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制定行动计划)1. 建立班级沟通平台- 行动计划:定期召开班会,及时传达班级动态;加强班级群聊管理,确保信息畅通。
2. 丰富班级活动- 行动计划:策划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如户外拓展、主题班会、文艺晚会等,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
3. 培养团队意识- 行动计划: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志愿者服务等,增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