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与冲击测试技术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
公路检测工程师《交通工程》试题及答案(新版)1、[多选题]试验的制备方式有()。
A.随机抽取标志生厂商制作的标志板及支撑件B.随机抽取标志生产商制作的标志板及支撑件并从其中截取相应尺寸C.随机抽取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将反光膜黏贴到标志底板上,制成标志板试样D.试样数目按相关规定确定【答案】ABCD2、[单选题]32/26规格硅芯管的壁厚及允差分别为()。
A.2.0mm,(-0.2mm,+0.2mm)B.2.5mm,(-0.2mm,+0.2mm)C.2.7mm,(+0.35mm,0)D.3.0mm,(+0.35mm,0)【答案】B3、[单选题]轮廓标表面色黑色的亮度因数为()。
A.≤0.01B.≤0.02C.≤0.03D.≤0.05【答案】C【解析】柱式轮廓标的柱体黑色的亮度因数为≤0.03。
4、[多选题]交通标志产品的包装、运输要求有()。
A.标志在装箱前应逐件包装B.形状尺寸相同的标志板每两块一起包装C.标志板面应有软衬垫材料加以保护D.每箱不得超过100块【答案】ABC5、[单选题]能见度检测器的静电放电抗扰度应该满足等级()的要求。
A.4B.3C.2D.1【答案】A【解析】能见度检测器的静电放电抗扰度应满足《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2-2006)中规定的等级4的要求。
6、[单选题]微棱镜型反光膜结构中,其棱镜()。
A.没有空气层B.有1个空气层C.有2个空气层D.有3个空气层【答案】C【解析】微棱镜型反光膜结构中,其棱镜有上下两个空气层。
7、[单选题]钢板网中5.0mm厚钢板厚度允许偏差为()。
A.±0.22mmB.±0.24mmC.±0.26mmD.±0.28mm【答案】C【解析】钢板厚度分别为2.0mm、2.5mm、3.0mm、4.0mm、5.0mm时,允许偏差分别为±0.19mm、±0.21mm、±0.22mm、±0.24mm、±0.26mm8、[单选题]测试标志板面色度性能的仪器是()。
机械系统中的冲击与振动响应分析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冲击与振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机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冲击力或振动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存在会对机械系统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对于机械系统中的冲击与振动响应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冲击是指突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它的作用时间很短,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可能会发生突变。
冲击力的作用会导致机械系统发生瞬时的变形和应力集中,从而对系统的工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分析机械系统中的冲击响应,可以采用冲击响应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建立机械系统的冲击力与响应之间的数学模型,来预测系统在冲击力作用下的响应情况。
振动是指物体在固有频率下的周期性运动。
机械系统中的振动通常是由于不平衡、不对称、摩擦等原因引起的。
振动力的作用会导致机械系统发生振动响应,从而对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分析机械系统中的振动响应,可以采用振动响应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建立机械系统的振动力与响应之间的数学模型,来预测系统在振动力作用下的响应情况。
冲击与振动响应分析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复杂课题,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在进行冲击与振动响应分析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构的刚度和阻尼特性、系统的边界条件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借助于计算机仿真和实验测试等手段,来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冲击与振动响应分析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冲击力和振动力的作用时间很短,很难通过传统的测量手段来获取准确的力信号。
此外,机械系统的结构复杂,存在着多种模态的振动,如何正确地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也是一个难题。
针对这些挑战和困难,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如使用高速摄像技术来获取冲击力的时间历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来建立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等。
冲击与振动响应分析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工程中,需要对汽车底盘的冲击与振动响应进行分析,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公路检测工程师《交通工程》试题及答案(新版)1、[单选题]车道车辆检测器计数精度偏差为≤0.1%,实测方法为人工记数核对,要大于()。
A.100辆B.300辆C.500辆D.1000辆【答案】D2、[选择题]试回答防眩板的抗风荷载F试验的问题。
(5)试验过程为()。
A.以100mm/min的速度牵引B.直至板面破裂或以达最大负荷停止试验C.其最大牵引力为试验抗风荷载D.共做2组,取2次F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答案】ABC3、[多选题]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技术指标主要有()。
A.传输通道指标B.亮度非线性指标C.监视器画面指标D.脉冲干扰指标【答案】AC4、[判断题]音频电路和低速数据电路用PCM话路特性仪。
()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音频电路和低速数据电路测试。
通路电平、衰减频率失真、增益变化、信道噪声、总失真、路基串话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PCM话路特性仪测试。
5、[选择题]试回答以下交通标志外观质量检查的问题。
(3)逆反射性能不均匀缺陷的检查内容是目测能辨别出标志板面()。
A.同种材料有明显差异B.同一颜色有明显差异C.同一工艺有明显差异D.同一工序有明显差异【答案】AB【解析】对于逆反射性能不均匀缺陷的检查,是在夜间黑暗空旷的环境中,距离标志板面10m处,以汽车前照灯远光为光源,垂直照射标志板面的条件下进行的。
如果在此条件下,通过目测能辨别出标志板面同种材料、同一颜色、不同区域的逆反射性能有明显差异,则认为存在逆反射性能不均匀缺陷。
6、[单选题]对信号进行解码的是()。
A.发信机B.收信机C.信源D.信元【答案】B7、[多选题]反光膜性能试验中,试样是25mm×150mm的试验为()。
A.耐盐雾腐蚀性能B.抗拉荷载C.耐溶剂性能D.耐候性能【答案】BC【解析】光度性能:150*150mm;色度性能:150*150mm;抗冲击性能:150*150mm;弯曲性能:230*70mm;附着性能:25*200mm;收缩性能:230*230mm;可剥离性能:25*150mm;抗拉荷载:25*150mm;耐溶剂性能:25*150mm;盐雾性能:150*150mm;耐高低温性能:150*150mm;耐候性能:自然:150*250mm/人工65*142mm8、[判断题]双组份涂料标线按其施工方式划分为:喷涂型、刮涂型、结构型和滚涂型四种。
G B/T21563-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1563-200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与GB/T21563—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修改了常用的3种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方法的释义,删除了现场信息内容,适用范围增加了多轴试验、主结构的释义等(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引用标准GB/T2423.57-2008(见第2章);—增加了术语,如随机振动、正态分布、加速度谱密度、组件和柜体等(见第3章);一修改了在功能振动试验前制造商和用户的协议内容(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试验顺序的相关内容,使其更加明确(见第5章,2008年版的第5章);增加了夹具测试要求的内容,使试验方法更为合理(见6.2);修改了“固定点”一修改了控制点的定义,将“控制点”改为“检测点”一修改了“1类B级车体安装功能振动试验的值”(见表1、表A.3,2008年版的表1、表A.3);一修改了被试设备的安装轴向未知时的试验处理方法,以便试验更加合理(见8.1、9.1、10.1,2008年版的8.1、9.1、10.1);一修改了“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条件”,制造商和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裁剪使用(见第9章,2008年版的第9章);一增加了采用冲击响应谱方法完成冲击试验的内容,以便制造商和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裁剪使用(见10.1);一增加了在试验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重型设备冲击试验处理方法的内容(见10.5中表3,注2);一修改了1、2、3类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频谱,因标准中引入了两种不同的加速度比例系数计算方法,从而得到两种不同的振动试验频谱(见图2~图5,2008年版的图1~图4);一修正了1类B级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的值,因ASD谱的频率范围由5Hz~150Hz变更为2Hz~150Hz且1类B级功能振动试验的值发生了变化(见9.1中表2、图3、A.6中表A.3,2008年版的9.1中表2、图2、A.5中表A.3);一增加了加速度比例系数计算方法,使制造商和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裁剪使用(见;一增加了典型疲劳强度曲线,以便明晰加速度比例系数计算方法IⅡ的推导过程(见图A.3)。
第8章机械振动测试与分析8.1 概述机械振动是自然界、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
各种机器、仪器和设备运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如回转件的不平衡、负载的不均匀、结构刚度的各向异性、润滑状况的不良及间隙等原因而引起受力的变动、碰撞和冲击,以及由于使用、运输和外界环境下能量传递、存储和释放都会诱发或激励机械振动。
所以说,任何一台运行着的机器、仪器和设备都存在着振动现象。
在大多数情况下,机械振动是有害的。
振动往往会破坏机器的正常工作和原有性能,振动的动载荷使机器加速失效、缩短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损坏造成事故。
机械振动还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噪声,恶化环境和劳动条件,危害人类的健康。
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机器振动在限定范围之内,以避免危害人类和其他结构。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除了对各种机械设备提出了低振级和低噪声的要求外,还应随时对生产过程或设备进行监测、诊断,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这些都离不开振动测量。
为了提高机械结构的抗振性能,有必要进行机械结构的振动分析和振动设计,找出其薄弱环节,改善其抗振性能。
另外,对于许多承受复杂载荷或本身性质复杂的机械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动力学参数,如阻尼系数、固有频率和边界条件等,目前尚无法用理论公式正确计算,振动试验和测量便是唯一的求解方法。
因此,振动测试在工程技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振动测试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检查机器运转时的振动特性,以检验产品质量;(2) 测定机械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以便确定机器设备承受振动和冲击的能力,并为产品的改进设计提供依据;(3) 分析振动产生的原因,寻找振源,以便有效地采取减振和隔振措施;(4) 对运动中的机器进行故障监控,以避免重大事故。
一般来讲,振动研究就是对“机械系统”、“激励”和“响应”三者已知其中两个,再求另一个的问题。
振动研究可分为以下三类:(1) 振动分析,即已知激励条件和系统的振动特性,欲求系统的响应;(2) 系统识别,即已知系统的激励条件和系统的响应,要确定系统的特性,这是系统动态响应特性测试问题;(3) 环境预测,即已知系统的振动特性和系统的响应,欲确定系统的激励状态,这是寻求振源的问题。
G B/T21563-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1563-200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与GB/T21563—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修改了常用的3种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方法的释义,删除了现场信息内容,适用范围增加了多轴试验、主结构的释义等(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引用标准GB/T2423.57-2008(见第2章);—增加了术语,如随机振动、正态分布、加速度谱密度、组件和柜体等(见第3章);一修改了在功能振动试验前制造商和用户的协议内容(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试验顺序的相关内容,使其更加明确(见第5章,2008年版的第5章);增加了夹具测试要求的内容,使试验方法更为合理(见6.2);一修改了被试设备固定点的相关内容(见6.3.1,2008年版的6.2.1);修改了“固定点”的定义(见6.3.2,2008年版的6.2.1);一修改了控制点的定义,将“控制点”改为“检测点”,以便符合通用术语(见6.3.3、6.3.4,2008年版6.2.2、6.2.3);一修改了“1类B级车体安装功能振动试验的值”(见表1、表A.3,2008年版的表1、表A.3);一修改了被试设备的安装轴向未知时的试验处理方法,以便试验更加合理(见8.1、9.1、10.1,2008年版的8.1、9.1、10.1);一修改了“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条件”,制造商和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裁剪使用(见第9章,2008年版的第9章);一增加了采用冲击响应谱方法完成冲击试验的内容,以便制造商和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裁剪使用(见10.1);一增加了在试验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重型设备冲击试验处理方法的内容(见10.5中表3,注2);一修改了1、2、3类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频谱,因标准中引入了两种不同的加速度比例系数计算方法,从而得到两种不同的振动试验频谱(见图2~图5,2008年版的图1~图4);一修正了1类B级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的值,因ASD谱的频率范围由5Hz~150Hz变更为2Hz~150Hz且1类B级功能振动试验的值发生了变化(见9.1中表2、图3、A.6中表A.3,2008年版的9.1中表2、图2、A.5中表A.3);一增加了加速度比例系数计算方法,使制造商和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裁剪使用(见;一增加了典型疲劳强度曲线,以便明晰加速度比例系数计算方法IⅡ的推导过程(见图A.3)。
结构试验与检测试题 潘志庚一、单项选择题 。
1.在观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时将测量仪交替布置在梁的受拉区段,如出现下列何种情形,则证明开始开裂。
( B )A.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也随之增大B.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可能变小C.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D.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减小2.结构试验中,常用科研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 D )A.综合鉴定重要工程和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质量B.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C.已建结构可靠性检验、推断和估计结构的剩余寿命D.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3.下列参数属于结构动力反应指标的是( A )A.自振频率B.振型C.作用方向D.振幅4.下列各种试验方法中,属于静力试验的是( B )A.循环加载B.弹簧和螺旋千斤顶机械加载C.利用惯性力激振加载D.地震模拟振动台加载5.杠杆加载试验中,杠杆制作方便,荷载值稳定不变,当结构有变形时,荷载可以保持恒定,对于做下列何种试验尤为适合。
(C)A.动力荷载B.循环荷载C.持久荷载D.抗震荷载6.冲击力加载的特点是荷载作用时间极为短促,在它的作用下使被加载结构产生下列何种振动,适用于进行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
(B)A.弹性B.自由C.强迫D.阻尼7.支座的型式和构造与试件的类型和下列何种条件的要求等因素有关。
(C)A.力的边界条件B.位移的边界条件C.边界条件D.平衡条件8.下列测试方法中不是混凝土内部空洞和缺陷的检测方法的是( C )A.对测法B.斜测法C.盲孔法D.钻孔法9.试件支承装置中各支座支墩的高差不宜大于试件跨度的( D ) A.501 B. 1001 C. 1501 D. 2001 10.结构试验时,试件的就位型式最符合实际受力状态而应优先采用的是( A )A.正位试验B.反位试验C.卧位试验D.异位试验11.结构静力试验的试验加载制度是( B )A.采用控制荷载或变形的低周反复加载B.采用包括预加载、设计试验荷载和破坏荷载的一次单调加裁C.采用正弦激振加载D.采用模拟地面运动加速度地震波的激振加载12.选择测量仪器时,最大被测值一般不宜大于选用仪器最大量程的( B )A.70%B.80%C.90%D.100%13.钢结构试验时,持荷时间不少于( D )A.1分钟B.3分钟C.5分钟D.10分钟14.非破损检测技术可应用于混凝土、钢材和砖石砌体等各种材料组成的结构构件的结构试验中,该技术( D )A.对结构整体工作性能仅有轻微影响B.对结构整体工作性能有较为严重影响C.测定与结构设计有关的影响因素D.测定与结构材料性能有关的各种物理量15.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可以( A )A.既能反映混凝土的弹塑性,又能反映混凝土的内外层状态B.测量精度稍逊于超声法或回弹法C.先进行超声测试,再进行回弹测试D.依据固定的f c cu-υ-R m关系曲线推定混凝土强度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6.电液伺服阀能根据输入电流的极性控制液压油的____________,根据输入电流的大小控制液压油的____________。
《机械振动与冲击测试技术》试卷
一.简答题(每题5分)
1.振动理论与振动测试。
2.振动测试的重要性?
3.振动在工程中的应用。
4.振动的危害性。
5.振动测量传感器基本原理及分类。
6.加速度传感器对冲击测量的影响。
7.振动测量系统的组成及类型
8.仪器的基本特性。
9.振动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10. 滤波器的主要用途。
11. 信号的相关分析。
12. 机械阻抗测量原理及分类。
二.论述题(每题10分)
1.信号的概念、分类、分析方法。
2.系统的概念、分类。
3.简谐振动。
4.冲击。
5.冲击谱分析
6.数字信号预处理的基本方法、原因及特征。
7. 机械阻抗基本概念。
三.计算题(20+15)
1. 求一阶和三阶归一化低通巴特沃思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及1阶电路实现
2. 单自由度系统的机械导纳
四.附加题(10)
请谈谈对该学科学习的体会以及对学科教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