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 导学案含教学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22.14 KB
- 文档页数:3
议论要言之有据一、学习目标学会使用准确、恰当、充分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学会使用准确、恰当、充分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学习过程任务一:明观点,知方法。
【活动一】结合情境任务,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观点。
1.情境任务:2024年8月11日,全球瞩目的巴黎运动会胜利闭幕。
被大家称为“天才少女”的全红婵蝉联10米跳台冠军,但是在赛后采访时,全红禅否认自己是天才,表示金牌都是通过一遍一遍苦练获得的。
对于成功而言,究竟是天赋更重要,还是勤奋努力更重要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观点,班级将择优向学校校刊“新学期,我想说”栏目推荐。
2.学生自由发言,明确自己的观点。
[学生回答预设]努力成就精彩人生……等等。
【活动二】阅读教材第63页的《议论要言之有据》,梳理准确、恰当、充分使用论据的方法。
1.师:明确了自己的观点,还要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梳理让议论言之有据的方法。
学生默读教材,并勾画相关内容。
[学生回答预设]使用的材料要确保准确并与观点一致;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任务二:选材料,阐理由。
【活动一】选择一则合适的材料论证观点,并阐述理由。
1.学生结合议论言之有据的方法,从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自己积累的材料中,选择一则合适的材料论证观点“努力成就精彩人生”,并阐述理由。
(屏显)①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面对此前淘汰王楚钦的瑞典“六边形战士”莫雷加德,中国选手樊振东以4:1逆转战胜对手,拿下个人的首个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成为包揽世界杯、世乒赛、奥运会单打冠军的大满贯选手,也成为国乒新一代扛旗人。
②巴黎奥运会蝉联10米跳台的冠军全红婵在赛后采访时说:“我不是天才,拿到这枚金牌很不容易,都是一遍一遍练的。
”③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④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什么是有据?有据就是要有论据,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明确“言之有据”的概念。
.什么是言之有据?明确:言之有据就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什么是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明确: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理论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
在写作时怎样使用好两种形式的论据?明确:事实可详细写,也可概述;从事实中要能看出道理,再检验它与的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道理就是名言、格言、理论分析、定理公理。
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
切记: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
怎样使用好议论文中的论据?明确: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
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
在写作时,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
大家也许都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和事例素材,但是有些并不能与你的观点相对应,如果选择它们来做材料,就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事实论据时,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而要通过概括叙述和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要增强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所用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可以丰富、多样一些,比如可以用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还可以将两者交替使用。
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明确内容《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写作教学课文。
课文主要讲述了在写作议论性文章时,如何运用事实、事例、数据等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论据,以及如何恰当地使用它们,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议论性文章的基本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对议论性文章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论据选用不当、论证逻辑不清晰、论据表述不准确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节课旨在通过教材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选用合适论据的方法,提高写作议论性文章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运用事实、事例、数据等论据来支持议论观点的方法。
2.学会恰当地选用和表述论据,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论证能力,提高写作议论性文章的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不同类型的论据及其运用方法。
2.学会如何恰当地选用和表述论据。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论据的运用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取长补短。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练习写作,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写作实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作文素材库,便于学生查找和选用论据。
3.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篇学生的议论性作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论据,并讨论其运用是否恰当。
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论据,如事实、事例、数据等,并讲解它们的运用方法。
同时,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写作中如何运用这些论据,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论题,尝试运用不同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议论要言之有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明确言之有据对于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2、学会积累准确、典型、新颖的论据。
3、能够合理运用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选择论据的原则和方法。
(2)学会恰当运用论据进行论证。
2、难点(1)如何对论据进行分析,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论点。
(2)避免论据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三、知识储备(一)什么是言之有据言之有据指的是在议论文写作中,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要有可靠的来源和充分的说服力。
这些材料可以是事实论据,也可以是道理论据。
(二)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三)道理论据道理论据是指为了对某个问题或者观点进行论证说明而引用的一些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等。
四、选择论据的原则(一)准确性论据要准确可靠,不能虚构、编造。
例如,在论述“勤奋出人才”时,如果引用“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认为是笨学生,长大后却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这个例子,就必须确保其真实性。
(二)典型性所选用的论据要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比如,在论证“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时,选用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投身科研事业的例子,就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三)新颖性尽量选择新鲜、独特的论据,避免老生常谈。
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比如,在探讨“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时,引用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5G 技术等方面的案例,会比总是列举牛顿、爱因斯坦等传统科学家的事例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五、积累论据的方法(一)从课本中积累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经典的事例和名言,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例如,《劝学》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以用来论证积累的重要性。
(二)从生活中积累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中获取论据。
比如,身边同学通过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例子,社区中志愿者无私奉献的事迹等。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敎案【敎學目标】:1.选择事实论据,掌握选择论据的原则2.会使用论据:①學会合理剪裁②掌握段落结构:论点+论据+分析3、培养學生乐观面对挫折及在挫折中奋起的精神【敎學重点】:1. 掌握选择论据的原则 2.剪裁3掌握段落结构:论点+论据+分析【敎學难点】: 1合理剪裁2、掌握段落结构:论点+论据+分析【敎學课时】:1课时一、情境导入全班同學齐唱歌曲《我相信》师:人生充满了烦恼和挫折,就像歌中所唱:“抛开烦恼, 勇敢的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
”所以,我们应在挫折中奋起,成功才会拥抱我们!今天我们就以《挫折中奋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你会考虑哪些论据类型?生:道理论据、事实论据。
使用道理论据比较简单,直接引用并进一步阐述就可以。
但同學们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容易出现问题,本节课我们就以“在挫折中奋起”为题,學习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板书:论据选择使用二、选择论据以“挫折中奋起”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
你会选择下列哪些事实论据?第一组:下面三则事例你会选哪个?1、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王”的音乐大师王洛宾,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困境里。
然而他却以“顽强的精神,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2.名臣杨震,有人半夜送礼,杨震严词予以拒绝。
引导學生得出:论据选择要紧扣中心,有针对性板书:针对性敎师分析:意犹帅也,材料及议论是其兵卒,兵随将转。
第二组:下面三则材料说服力强吗?1、邻居家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遇到挫折不退缩,我为他顽强的精神所感动。
2、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不能在挫折中奋起而自刎乌江。
引导學生得出:论据选择要真实、准确,有代表性板书:代表性敎师分析:作文中不要写我们班、我们村、我们邻居怎么样的事例,也不要写道听途说的事例。
事例一定要准确,涉及到姓名、国籍、事件、时间等不能出错。
第三组:下面三则材料同时用好不好?1.迁遭受宫刑,忍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而完成《史记》。
《议论要言之有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明确言之有据对于议论的重要性。
2、学会选择准确、恰当的论据来支撑论点。
3、掌握运用论据进行有效论证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论据的类型和特点。
(2)能够准确筛选和运用合适的论据。
2、难点(1)如何对论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论证,使论据与论点紧密结合。
(2)避免论据的堆砌,做到以理服人。
三、知识讲解(一)什么是言之有据言之有据,就是在议论中使用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材料作为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些材料可以是具体的事例、统计数据、名人名言、权威论断等。
只有言之有据,我们的议论才能有说服力,让人信服。
(二)论据的类型1、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包括具体事例、概括性事例、历史事实等。
例如,在论述“勤奋才能成功”这一观点时,可以列举司马迁发愤著《史记》,历经多年艰辛最终完成这部巨著的事例。
2、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原理、定律等。
比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就可以用来论证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三)如何选择论据1、准确论据要与论点高度一致,能够有力地支持论点。
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与论点相悖。
2、典型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论据,能够以一当十,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3、新颖尽量选择新鲜的、别人较少使用的论据,能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四)如何使用论据1、简明扼要对论据的叙述要简洁明了,突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避免冗长拖沓。
2、合理分析在列举论据之后,要对其进行恰当的分析和论证,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使读者明白为什么这个论据能够证明论点。
四、示例分析示例一:论点:磨难造就人才论据: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震撼人心;司马迁遭受宫刑,却能忍辱负重,写成《史记》,名垂千古;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却凭借顽强的毅力学会了多国语言,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分析:这段文字列举了贝多芬、司马迁、海伦·凯勒三位名人在磨难中成就非凡的事例,论据准确、典型。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能够理解议论文中“言之有据”的重要性,掌握运用事实、数据和逻辑推理来支撑论点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2.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实例分析,学生能够准确运用论据进行论证,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欣赏优秀议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知论证的严谨与美感,激发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和创造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议论文作为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体会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掌握“言之有据”的基本原则,即论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学习运用事实、数据和逻辑推理来支撑论点的具体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在议论文中有效选择和运用论据,避免论据的空洞和泛化。
•如何通过逻辑推理将论点和论据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有力的论证。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材料•优秀议论文范文及点评•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议论文写作要点、论据示例等)•相关时事热点资料,作为讨论和写作的话题来源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议论文“言之有据”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案例分析法:选取优秀议论文范文进行剖析,展示论据的选择和运用技巧。
•讨论法:围绕时事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并尝试构建论点,寻找合适的论据进行支撑。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实践运用所学方法撰写议论文片段。
六、教学过程要点(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关于社会现象(如环保问题、网络谣言等)的新闻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自己的观点。
然后提出问题:“如何让我们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议论文要“言之有据”。
(二)新课教学1.理论讲解•阐明“言之有据”的含义及其在议论文中的重要性。
•介绍论据的种类(事实论据、数据论据、理论论据等)及其特点。
•讲解选择论据的原则(真实性、准确性、相关性)。
2.案例分析•选取一篇优秀议论文范文,分析其论点、论据及论证过程。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领•能够正确运用论据,有效地撑起自己的观点•能够有效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和阅读体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结构•引言:用恰当的方法引入话题,引起读者的注意•议论正文:论述自己的观点和论据,驳斥反方观点,增强说服力•总结:简洁地总结前面的讨论,强调自己的观点2. 论据的运用论据是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必须具备可信度、适用性和说服力。
在使用论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恰当选择论据•准确理解和运用论据•相信并坚持自己的论点•对反方观点进行理性驳斥3. 修辞手法的应用修辞手法可以提高文章的文学性和说服力,但要合理运用,避免过于夸张和造作。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比拟,加深读者对事物的认识•对比:通过对相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文章的主题•夸张:适度夸张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但过度夸张则会降低文章的可信度•反问:通过反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增强文章的语言感染力教学过程1. 讨论•引入话题,让学生对议论文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一些大家关注的问题,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逐渐明确自己的观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论据和反方观点,并就如何驳斥反方观点进行讲解2. 练习•给学生发放议论文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讨论进行写作,并着重强调论证的方式和论据的使用•分组进行修辞手法习作,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文学性和说服力3. 评价和反思•老师进行点评和评分,评分标准包括内容的独特性和说服力、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结构的严谨性和完整性•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学评价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将能够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能够准确运用论据和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和阅读体验。
同时,通过评价和反思,学生将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议论要言之有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明确言之有据对于议论的重要性。
2、学会积累准确、恰当的论据。
3、能够运用可靠的论据进行有效的议论。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选择论据的原则和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论据来支撑论点。
2、难点(1)如何辨别论据的真伪和可靠性。
(2)怎样使论据与论点紧密结合,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三、知识链接1、什么是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原理、定律等。
2、言之有据的重要性好的议论需要有充分、合理的论据作为支撑。
只有言之有据,才能让读者相信你的观点,使你的论证具有说服力。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议论。
比如,对于“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要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就需要拿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议论要言之有据”。
(二)论据的选择1、准确可靠论据必须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
不能随意编造或歪曲事实。
例如,在论述“勤奋能够成就人生”时,如果举一个虚构的人物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例子,就无法让人信服。
2、具有代表性所选择的论据要能够代表一类事物或现象,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比如,在探讨“挫折能够磨炼人的意志”这一论点时,选取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事例,就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3、新颖独特尽量选择新颖、独特的论据,避免老生常谈。
这样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比如,在论述“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时,以当下新兴的科技成果为例,会比总是列举爱迪生发明电灯等传统事例更有新鲜感。
(三)论据的积累1、关注生活生活是一个丰富的素材库。
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从身边的人和事、社会现象中发现有用的论据。
比如,观察到身边同学通过努力学习取得进步的例子,就可以作为“努力能够带来改变”的论据。
《议论要言之有据》的教学反思
侨联学校段伶俐
一: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裸重点复习议论文的两大要素论点和论据。
即找论点,概括分析论据,补充论据。
由于学生对之前学过的议论文知识忘得太多,课前准备不充分,所以梳理知识点时讲的偏详细,以至于教学目标第三点补写论据没有完成。
二:教学过程反思
这节课虽然知识点归纳到位,但仍感觉学生反应不是很热烈,基本上是几个学生在回答,反而是教师讲的过多,学生思考的余地太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三:存在问题反思
1.教学设计的知主体性和积极性。
识讲的太多,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活动感知体验的时间。
2.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回忆梳理时花费了时间。
四:改进措施反思
1: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
2:教学设计应该更严密,尤其要预留出学生自我活动得时间。
3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教学语音的表达能力,多听多学多练。
经过这次课堂教学,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也让我在议论文的阅读教学上有了更多的收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精备课,精设计,精讲精练,争取在最少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效果。
《议论要言之有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明确“言之有据”在议论中的重要性。
2、学会选择准确、恰当的论据来支持论点。
3、掌握运用论据进行有效论证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能够判断所使用的论据是否恰当、准确。
(2)学会根据论点合理选择和运用论据。
2、难点(1)如何对论据进行分析和论证,使其更好地支持论点。
(2)避免论据的堆砌,做到有理有据,论证严密。
三、知识链接1、什么是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可以是具体事例、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道理论据可以是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科学原理、定律公式等。
2、论据的作用论据是支撑论点的基石,能够增强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如和同学讨论某个问题、在班会上发表意见等。
而要让别人信服我们的观点,就需要做到言之有据。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议论要言之有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论据的选择1、准确所选用的论据要能够准确地证明论点,不能存在偏差或错误。
例如,如果论点是“勤奋能够成就人生”,那么选用“爱迪生经过无数次失败,最终发明了电灯”这个论据就比较准确,因为它体现了爱迪生通过勤奋努力取得成功。
2、典型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论据,能够更有力地支持论点。
比如,在论证“诚信是做人之本”时,选用“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就很典型,它充分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3、新颖尽量选用新颖的论据,避免老生常谈。
新颖的论据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论证更具活力。
比如,在论述“创新推动社会发展”时,可以引用当下热门的科技创新案例,如无人机送货、智能医疗等。
(三)论据的运用1、简明扼要在叙述论据时,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避免冗长繁琐。
比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
但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短短几句话就清晰地说明了司马迁在困境中坚持创作的精神。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1.理解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论据类型.2.学会做到言之有据的方法.一、导入新课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什么是有据?有据就是要有论据,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明确“言之有据”的概念.1.什么是言之有据?明确:言之有据就是要有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这些材料就是论据.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2.什么是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明确:(1)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2)道理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二)怎样使用好议论文中的论据?明确:1.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在写作时,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2.使用材料时,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的一致.大家也许都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和事例素材,但是有些并不能与你的观点相对应,如果选择它们来做材料,就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事实论据时,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而要通过概括叙述和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3.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所用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可以丰富、多样一些,比如可以用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还可以将两者交替使用.目标导学二:结合例文,指导技法1.明确内容《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提出要求(1)关于“诚信”,可说的角度很多,要深入思考,多方开掘,选定一个角度,形成一个明确的观点.(2)关于“诚信”的材料很多,注意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恰当的材料.3.例文导航谈诚信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还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最终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能获得大家的信任与尊重.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大字.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名师点评】作者选取了两个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引用名言警句做道理论据,充分阐释了“诚信”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可行性.能围绕自己的观点,选取恰当的材料.有理有据,行文流畅.4.限时当堂作文.目标导学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1.佳作推荐.2.美文共赏.(1)作者朗读.(2)小组评:推荐组说出推荐理由.(3)自由评:听众点评.(4)自评.(5)老师评:如果学生点评不到位,老师补充.3.反复锤炼,达成目标.修改自己的本次习作并做成电子稿,然后将各组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其余同学把电子稿传到班级QQ群,供大家欣赏交流.。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设计说明学生已经学习了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议论文,对论据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分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在材料的选取上,大多数学生能做到从日常生活的体验中经过思考、辨析,筛选出一部分内容证明观点,但选择的材料有些内容不真实,经不住推敲;有些内容与观点并不一致。
由此可见,学生选材不准是一个普遍现象。
因此,在议论文写作中,引导学生充分、严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是这节课要训练的重点。
学习目标1.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之相对应的丰富材料。
2.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
3.注意材料使用的丰富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议论要言之有据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写作素材并运用一定的技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什么是“空口无凭”?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强调口头陈述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可信度,常用于反驳那些没有实际证据支持的言论。
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也不能无凭无据来表达观点,要做到“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议论文如何做到言之有据。
二、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课文,明确论据要求。
1.回顾《敬业与乐业》,每人摘出一处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2.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论据的类型及论据的使用要求。
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1.(1)《敬业与乐业》中的道理论据示例:①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②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③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引导学生巩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的相关知识,并明确论据的使用要求。
3.从以下三则材料中选出与“爱国”有关的论据,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郭沫若曾在《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材料二:茅以昇临危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材料三:两弹元勋邓稼先肩负起开拓祖国核事业的重任,离开自己的妻儿和双亲,毕生为祖国奉献,这样的爱国情怀让人由衷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