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20
MASD的诊断标准如下:一、偏头痛(migraine )诊断标准:1. 具有≥5 次每月的头痛发作,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和/或声光敏感;2. 发作时间在至少72 小时及以上,有间歇期;3. 排除症状性(继发性)偏头痛(如颅内血肿、脑肿瘤等)。
二、有先兆的偏头痛(ACMAS ) :除了满足上述对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外,还需要具有至少一次典型的偏头痛,同时具有至少一次的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中的先兆症状。
先兆可以是视觉、感觉或言语的丧失,或特定的感知异常。
三、儿童青少年期发作者需考虑的其他诊断:在考虑偏头痛时,医生应排除其他可能的神经系统疾病。
例如,对于儿童和青少年(<18 岁)患者,除了要考虑焦虑、应激和其他躯体疾病外,还要考虑是否存在学习压力、学校恐惧症等心理因素。
此外,还应考虑是否存在以下疾病:周期性综合征、癫痫、脑积水、脑肿瘤、光敏感性头痛和创伤等。
四、临床类型:1. 典型偏头痛(典型为有先兆的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和特殊类型偏头痛(如:丛集性头痛和偏瘫性偏头痛);2. 不典型偏头痛:包括眼疲劳、易怒和肌肉痛性偏头痛等;3. 复杂型偏头痛:在诊断复杂型偏头痛时,需考虑是否存在视觉异常症状。
五、混合型偏头痛:在典型的先兆同时出现非典型先兆的情况下,诊断为混合型偏头痛。
六、伴随症状:在诊断过程中,伴随症状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例如,对于儿童患者来说,伴随的睡眠障碍可能是偏头痛发作的预警信号。
伴随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恶心、呕吐、畏光和声光敏感等。
七、鉴别诊断:除了上述心理因素外,还需与其他可能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情况进行鉴别,如低血糖症、尿毒症、高血钙等代谢性脑病;以及各种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脑积水等。
以上就是MASD的诊断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偏头痛急诊鉴别诊疗指南【临床表现】1.典型偏头痛头痛为反复发作性、周期性。
一般有前驱症状。
视觉前驱症状包括暗点、闪光暗点、视野缺损和一过性弱视。
其一过性失明历时短暂(自几秒钟到5min),常为单眼,不伴闪光性暗点,其单眼视力丧失可以是完全或部分的,偶尔包括闪光幻觉或其他型暗点。
其头痛常为一侧,搏动性,而后渐扩及头的其他部位。
可有厌食、恶心、呕吐。
2.普通偏头痛此型最常见。
其前驱症状并不很确定,可在头痛前几小时,甚至几天。
包括精神障碍、疲劳、恶心、呕吐。
其头痛时间较典型偏头痛长,历时几小时或几天。
疼痛持续,单或双侧,钝或跳痛。
主要症状是易激惹、寒颤、苍白、面部或全身性浮肿、出汗和多尿。
突出的是怕光和噪音。
3.丛集性头痛又名睫状神经痛、偏头痛性神经痛、组胺性头痛、岩神经痛。
此型头痛成串发作,可一天数次,连续几天或几周,而后继以几个月乃至几年的缓解。
前驱症状不常见。
头痛突然发生,多发生在入睡l~2h后.常把病人痛醒。
可伴结膜充血、流泪,偶尔眼睑下垂和出汗。
约20~90min后头痛突然停止。
【诊断要点】1.根据临床表现。
2.除外其他器质性疾病。
【鉴别诊断】1.与血管病变如动脉瘤或血管瘤鉴别。
2.老年病人的偏头痛应与颞动脉炎、颈和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和青光眼相伴的头痛相鉴别,其他应鉴别的有嗜铬细胞瘤、癌和肥大细胞增多症。
3.与癫痫鉴别。
4.与过敏性头痛鉴别。
【急诊治疗】1.注意休息。
2.止痛药配合镇静剂,轻、钝痛者可用阿司匹林或非那西丁和咖啡因。
中度头痛,当因恶心、呕吐而不能用酒石酸麦角胺时,用可待因磷酸盐有效。
对不能用酒石酸麦角胺或应用无效者,尤为已持续了数小时的严重发作者,可考虑用麻醉性镇痛药如杜冷丁。
3.酒石酸麦角胺应在发作早期用药,用量需因人而异。
给药途径可以是口服、舌下、胃肠道外或直肠。
4.咖啡困可与麦角碱起协同作用。
合用可减少酒石酸麦角胺的需用量。
5.心理治疗,偏头痛病人常有焦虑,神经官能症性忧郁反应,故心理治疗甚为重要。
偏头痛的鉴别诊断
概述: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头痛,通常伴随着搏动性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在
临床上,正确诊断偏头痛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头痛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偏头痛的鉴别诊断以及相关的症状和检查方法。
偏头痛的特点:
•突发性头痛
•一侧性头痛
•搏动性疼痛
•伴随恶心、呕吐、光、声过敏等症状
•在运动、活动或光线刺激下加重
与其他类型头痛的区别:
1. 紧张性头痛
•特点:头痛呈持续性、双侧性、压迫性
•伴随症状:无明显恶心、呕吐等
•加重因素:压力、焦虑情绪
2. 群聚性头痛
•特点:头痛呈极其剧烈的一侧性搏动性疼痛
•伴随症状:眼结膜充血、流泪、鼻塞等自主神经症状
•频繁发作:每日数次,持续几周至几个月
3. 突发性严重头痛(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特点:头痛为一侧性,剧烈异常
•伴随症状: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等体征
•临床紧急,需立即诊治
诊断方法:
1.详细病史询问:头痛的发作频率、部位、特点、持续时间等
2.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颈椎、眼科检查等
3.辅助检查:颅脑核磁共振、脑电图等
诊断注意事项:
•排除继发性头痛的可能(颅内病变、颈椎病变等)
•注重家族史、用药史、生活方式等因素
•鉴别儿童、老年人与成年人的头痛特点
结语:
正确的鉴别诊断是治疗偏头痛的基础,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患者也应该重视自身头痛的特点,主动寻求医疗帮助,以获得及时合理的治疗。
希望本文对偏头痛的鉴别诊断有所帮助,祝患者早日康复!。
头痛的鉴别诊断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其病因却多种多样。
在进行头痛的鉴别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下面将介绍头痛的鉴别诊断及相关内容。
一、原发性头痛原发性头痛是一类无明确病因的头痛,主要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群体头痛。
这些头疼痛的特点和症状各不相同,需要通过详细的询问和检查来进行鉴别。
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搏动性的头痛,通常伴随着恶心、呕吐、光线过敏和噪音过敏等症状。
常见于青壮年女性,可能与遗传、神经血管反应异常等因素有关。
紧张性头痛紧张性头痛是最常见的头痛类型,表现为双侧头痛,持续性、钝痛或压缩痛感,常与情绪紧张、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
群体头痛群体头痛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头痛,表现为一侧颞部剧烈疼痛,伴随着眼结膜充血、流泪等自主神经症状,常发作于夜间。
二、继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是由其他已知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头痛,如颅内器质性病变、颅外疾病等。
在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可能的原因:颅内器质性病变•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蛛网膜下腔血肿: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常伴有发热、意识障碍等表现。
颅外疾病•高血压造成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表现为剧烈爆发性头痛、意识障碍等。
•颈椎病:常导致枕下头痛,伴有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
•颅颈部肌肉紧张:常见于长期不良姿势或劳累,表现为颈部疼痛、头痛等症状。
三、其他原因除上述主要类型外,头痛还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如眼部疾病、颞动脉炎、颞颌关节紊乱等。
在进行鉴别诊断时,需全面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必要的检查结果,以明确病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头痛的鉴别诊断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病因和症状特点。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头痛问题。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偏头痛诊治指南目录一、背景(一) 流行病学1. 患病率2. 疾病负担(二) 历史与现状1. 历史2. 现状(三) 关于本指南的说明二、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一) 临床表现(二) 诱发因素三、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一) 国际头痛及偏头痛分类(二) 偏头痛的诊断1. 诊断流程2. 病史采集3. 体格检查4. 预警信号与辅助检查5. 偏头痛诊断标准6. 辅助检查及鉴别继发性头痛7.与其他原发性头痛的鉴别诊断(三)评估四、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一) 防治原则1. 基本原则2. 患者教育3. 头痛门诊(中心)的建立及转诊(二) 急性期药物治疗1. 急性期治疗目的2. 急性期治疗有效性指标3. 急性期治疗药物评价1) 非特异性治疗a) NSAIDSb) 其他药物2) 特异性治疗a) 麦角胺类b) 曲谱坦类c) Gepant类药物3)复方制剂4. 急性期治疗药物推荐5. 急性期治疗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6. 部分特殊情况的急性期药物治疗1) 严重偏头痛发作或偏头痛持续状态2) 偏头痛缓解后再发3) 儿童偏头痛4) 妊娠、哺乳期偏头痛(三) 预防性药物治疗1. 预防性治疗目的2. 预防性治疗有效性指标3. 预防性药物治疗指证4. 预防性治疗药物评价1) β受体阻滞剂2) 钙离子拮抗剂3) 抗癫痫药4) 抗抑郁药5) 肉毒毒素6) 其他药物5. 预防性治疗药物推荐6. 预防性治疗药物选择和使用原则7. 部分特殊情况的偏头痛预防治疗1) 儿童偏头痛2) 月经期及月经相关偏头痛3) 妊娠及哺乳期偏头痛4) 慢性偏头痛(四) 其他(替代)治疗1. 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2. 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3. 外科治疗偏头痛诊治指南一、背景(一) 流行病学1. 患病率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各国报道的年患病率女性为3.3% ~32.6%,男性为0.7%~16.1%[1]。
美国的偏头痛年患病率较高,约为12%,18%的妇女和6%的男性在前一年中至少有一次偏头痛发作。
头痛的鉴别诊断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多种原因可能导致头痛发生。
为了正确诊断和治疗头痛,需要进行一系列鉴别诊断。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剧烈的头痛,常伴随恶心、呕吐和光、声敏感。
鉴别诊断偏头痛的方法包括:- 了解病史:询问患者头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特点;- 视觉检查:检查患者眼底,排除其他潜在的眼科问题;- 激发试验:例如闪光、味觉或气味刺激,用于刺激偏头痛发作;- 脑部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排除其他疾病。
紧张型头痛紧张型头痛是一种持续性的头痛,往往呈轻至中度疼痛,感觉像带紧的头环。
鉴别诊断紧张型头痛的方法包括:- 了解病史:询问患者头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特点;- 肌肉检查:检查患者颈部和颅底肌肉是否有紧张感;- 运动试验:让患者进行头部运动,观察头痛是否加剧;- 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是否存在焦虑或抑郁。
突发性严重头痛突发性严重头痛可能是危险的病症,需要尽快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可能的脑血管疾病。
鉴别诊断突发性严重头痛的方法包括:- 了解病史:询问患者头痛发作的突发性和严重性;-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 脑部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可以帮助排除脑出血或脑肿瘤;- 脑脊液检查:进行腰穿,检查脑脊液的压力和成分。
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剧烈的面部疼痛,常伴随触发因素。
鉴别诊断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包括:- 了解病史:询问患者疼痛的特点、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 牙齿检查:检查患者的牙齿和颌面部,排除牙齿问题导致的疼痛;- 神经检查:检查三叉神经的感觉功能,观察是否存在异常;- 激发试验:如触摸患者的特定面部区域,观察疼痛是否诱发。
以上是常见头痛类型的鉴别诊断方法,针对不同的头痛类型,医生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鉴别诊断头痛时,请始终遵循独立决策原则,避免涉及法律复杂性,并使用可确认的内容。
偏头痛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及预防药物治疗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搏动性中重度头痛,常伴有恶心或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
目前偏头痛存在患者就诊率低、误诊率高、预防性治疗不足及止痛药物过度使用等问题,这些都亟待解决。
偏头痛诊断与鉴别诊断正确诊断是偏头痛有效治疗的前提,需要结合详尽的头痛病史问诊、可靠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判断。
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要点。
一、发作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1、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符合B-D标准的头痛至少发作5次aB、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b、cC、至少符合下列4项中的2项:单侧d;搏动性;中重度的无先兆偏头痛。
日常体力活动加重头痛或因头痛而避免日常活动(如:行走或上楼梯)。
D、发作过程中,至少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恶心或呕吐,畏光和畏声。
E、不能用CHD-3中的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
注:A、如果符合无先兆偏头痛的其他诊断标准,但发作次数不足5次,可诊断为很可能无先兆偏头痛B、如在发作过程中入睡,醒后头痛消失,则头痛持续时间按醒来时估算c、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小于18岁)发作时间为2-72小时(儿童未治疗而持续时间少于少于2小时则不足以诊断偏头痛)d、偏头痛可以是单侧痛(约占60%),可以是双侧痛(约占40%)ICHD3: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组2、有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至少有2次发作符合B和CB、至少有1个可完全恢复的先兆症状:视觉;感觉;言语和(或)语言;运动;脑干;视网膜。
C、至少符合下列6项中的3项至少有1个先兆持续超过5分钟;2个或更多的症状连续发生;每个独立先兆症状持续5-60分钟;至少有1个先兆是单侧的;至少有1个先兆是阳性的;先兆伴发或在先兆出现60分钟内出现头痛。
D、不能用ICHD-3中的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注:a、例如,当一次先兆出现3种症状时,可接受的最长先兆持续时间是3x60分钟,运动症状可以持续长达72小时;b、失语被认为是单侧症状,构音障得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的;c、闪光和发麻属于阳性先兆症状;ICHD3: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
偏头痛大纲要求(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一、临床表现1.有先兆偏头痛约占偏头痛患者中的10%(1)前驱症状:在先兆发生数小时至一日前,患者感到头部不适、嗜睡、烦躁、抑郁或小便减少。
(2)先兆:以视觉先兆最为常见。
可出现暗点、亮光或较复杂的幻觉、先兆持续10~40分钟,然后迅速消失。
(3)头痛:先兆消退后,很快发生头痛。
多在先兆症状对侧的眶后部或额颞部开始,逐渐加剧,扩展至半侧头部或整个头部。
头痛常为搏动性,伴恶心、呕吐。
患者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畏光、畏声。
持续数小时至10余小时,进入睡眠后次日恢复正常。
2.无先兆偏头痛约占偏头痛患者中的80%前驱症状可有可无,先兆可以表现为短暂而轻微的视觉模糊,也可完全不发生。
头痛与有先兆偏头痛表现相似,左右不定,往往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头痛时程一般较长,可持续1~3日。
二、诊断1.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1)至少有两次发作符合第(2)标准。
(2)至少符合下列4条特征中的3条①有一个或多个以上提示局灶大脑皮质和(或)脑干功能障碍的完全可逆性先兆症状;②至少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超过4分钟,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症状接着发生;③先兆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如果出现一个以上先兆症状,持续时间可相应增加;④继先兆出现的头痛间隔期在60分钟之内(头痛也可在先兆前或与先兆同时开始。
至少具备下列1条①病史、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不提示器质性疾病;②病史和(或)体格检查和(或)神经系统检查提示有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但经过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被排除;③有器质性疾病存在,但偏头痛首次发作与器质性疾病在时间上无密切相关。
2.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1)至少有5次发作符合第(2)~(4)项标准。
(2)头痛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无效的治疗)。
(3)头痛至少具备下列特征中的2条: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中度或重度(影响日常生活);④上楼梯或其他类似的日常体力活动而加重。
(4)头痛期间至少具备下列1条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畏声。
偏头痛的鉴别诊断
1.丛集性头痛:少见, 一侧眶周发作性剧烈头痛, 特点是反复密集发作。
家族史罕见, 发病较偏头痛晚, 平均25岁, 男性多见,在丛集发作(数周至数月)期内一次接一次成串发作,极剧烈单侧持续非搏动性头痛, 持续数分钟到2小时,开始鼻旁烧灼感眼球后压迫感, 伴同侧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和Horner征等, 可伴头痛侧眼睑下垂。
饮酒或应用血管扩张药可诱发。
几乎每日同一时间(常在晚上)发作, 从睡眠中痛醒。
每年春、秋季发作一两次, 发作间期数月或数年无头痛。
功能MRI显示发作期间同侧下丘脑灰质激活。
从症状和影像学检查不难鉴别。
2.痛性眼肌麻痹: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是海绵窦特发性炎症伴头痛和眼肌麻痹。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壮年多见。
头痛发作常表现球后及眶周顽固性胀痛、刺痛和撕裂样疼痛, 伴恶心和呕吐, 数天后出现痛侧动眼、滑车或外展神经麻痹, 表现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和光反射消失等。
持续数日至数周缓解, 数月至数年后又可复发。
皮质类固醇口服有效。
3.血管性头痛:如高血压或低血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均可有偏头痛样头痛, 部分病例有局限性神经体征,癫痫发作或认知功能障碍,颅脑CT、MRI及DSA可显示病变。
4.偏头痛性梗死:极个别情况, 偏头痛可继发缺血性卒中,偏头痛渐进性病程和自发消退2个特点可与脑卒中区别。
头痛鉴别诊断
简介
头痛是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准确的头痛鉴别诊断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头痛的常见鉴别诊断方法。
前提条件
在进行头痛鉴别诊断之前,应了解以下方面:
1. 病例回顾: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禁忌症。
2. 相关疾病:对于头痛可能的原因,应有所了解,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群集性头痛等。
头痛鉴别诊断方法
1. 种类鉴别:根据头痛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鉴别。
常见的分类包括:
- 偏头痛:单侧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和光敏感。
- 紧张性头痛:头部全面紧束感,可以是持续性或间歇性。
- 群集性头痛:剧烈的单侧眼眶或颞部疼痛,伴有眼部充血和
流泪。
2. 体格检查:通过仔细的身体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可
能的检查包括:
- 血压测量:高血压可能是头痛的原因之一。
- 眼底检查:检查是否有视神经病变等眼部问题。
- 神经系统检查:检查一侧或双侧肌力、感觉和反射是否异常。
3. 辅助检查: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检查以进一步确定
头痛的原因。
- 头部CT或MRI:排除颅内病变,如肿瘤或脑出血。
- 血液检查:检查血常规、炎症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等。
- 脑脊液检查:对于怀疑有脑膜炎或颅内感染的患者进行。
结论
头痛鉴别诊断是确定适当治疗方案的关键一步。
通过对头痛类型的分类鉴别、细致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头痛的原因。
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和管理建议,有助于缓解头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头痛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头痛(headache)是一种常见症状,引起头痛的病因较多。
在颅内仅少数组织具有痛觉纤维,如脑底动脉环及其分支的近端,脑膜中动脉及静脉窦、静脉、颅底部脑膜,凡病变刺激上述带痛组织或被牵拉、受压、血管扩张和破裂皆可发生头痛;天幕上部由三叉神经供给,疼痛往往牵涉到额、颞部;颅后窝内由舌咽、迷走和颈1~3神经,其牵涉痛呈现在枕、颈部。
颅外的骨膜、头皮、面部皮肤血管、颈肌及中耳、牙髓、眶内组织等病变所引起的疼痛大多局限。
全身性疾病往往导致脑部血流量的增加,也可产生头痛。
【病因】
(一)偏头痛偏头痛及丛集性头痛。
(二)颅腔内疾病
1.炎症性疾病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蛛网膜炎等。
2.颅内肿瘤、寄生虫性囊肿及肉芽肿。
3.脑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