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工艺设计》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6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理解和从实践中获取相关经验,提高学生的制冷方面的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未来的制冷工程设计和实施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大纲1. 冷库的概述介绍冷库的各种类型、应用范围及其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制冷机组的选型与设计通过介绍不同的制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讲解制冷机组的选型和设计,并详细阐述制冷机组 working cycle 及其特点。
3. 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通过介绍制冷系统的物理原理和基本参数,讲解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方法,包括热量平衡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4. 制冷系统的安装及检查介绍制冷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检查的流程和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5. 冷库空气条件控制详细讲解控制冷库内部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率等条件的方法及其实现原理,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6. 制冷系统的维护与保养介绍制冷系统日常维护及保养工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阅读相关资料才能进行课程设计;2.学生需要按照课程设计大纲进行课程实施,并完成实验报告;3.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4.学生需要根据实践操作,并对操作结果进行分析;5.最后,学生需要按照课程设计要求提交实验报告。
四、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学生按照课程设计大纲进行实验操作,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操作,并能够自主解决部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实验报告规范、内容齐全、结构清晰,能够反映实验结果,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解释和分析;•学生能够在实验报告中体现出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课程设计内容分析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加深了对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理解。
通过对制冷机组、制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具备了选型和设计制冷机组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还需要对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与空气条件控制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制冷》教学大纲在炎热的夏天,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躲进空调房,享受那凉爽的一刻。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神奇的制冷是怎么实现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制冷的奥秘,揭开这让人“清凉一夏”背后的科学面纱。
一、课程简介制冷这门课呀,就像是一个魔法盒子,里面装满了各种让温度下降的奇妙知识和技能。
它可不仅仅是让你知道怎么凉快,更是要带你深入了解制冷的原理、设备和应用,让你成为制冷领域的小行家。
二、课程目标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要达到以下几个小目标:首先,得搞清楚制冷的基本原理,像什么热力学定律啦,热交换过程啦,都要心里有数。
然后呢,要认识各种制冷设备,知道它们是怎么工作的,比如冰箱、空调,甚至是大型的冷库制冷系统。
最重要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制冷问题,或者对一些制冷设备进行初步的维护和故障判断。
三、课程内容(一)制冷原理这可是制冷课程的核心部分哟!咱们要从热力学的基础知识说起,像温度、热量、内能这些概念,都得弄得明明白白。
然后深入学习制冷循环,什么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都要搞清楚它们的工作过程和特点。
就拿压缩式制冷来说吧,我记得有一次去朋友家修空调,打开外机一看,压缩机正在卖力地工作呢。
那家伙“嗡嗡”直响,可把我给震住了。
我仔细观察,发现它就是通过压缩制冷剂,使其温度升高,然后在冷凝器中散热,变成液体,再经过节流阀降压降温,最后在蒸发器中吸热制冷。
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密的舞蹈,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二)制冷设备接下来就是认识各种各样的制冷设备啦。
从家用的冰箱、空调,到商用的冷柜、冷库,咱们都要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比如说冰箱,大家都不陌生吧。
有一次我家冰箱出了点小毛病,不制冷了。
我打开后盖一瞧,原来是冷凝器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影响了散热。
我把灰清理干净,嘿,冰箱又能正常工作了,那感觉可真不错!(三)制冷系统的安装与维护学会了原理和设备,还得知道怎么安装和维护制冷系统。
这可需要细心和耐心哦!记得有一次,我帮一家小超市安装冷库的制冷系统。
1 设计基本资料1.1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工科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检验。
通过课程设计初步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了解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查找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初步了解本专业的主要设备、附件及材料。
通过设计掌握有关冷藏库有关制冷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及基本原则和制冷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并提高绘制设计图纸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联系当前技术发展和环保要求,参照新规范进行设计,使设计达到技术、经济、运行管理的合理、可行和安全可靠。
1.2设计项目制冷工艺设计1.3设计指标渔业生产性冷藏库1.4设计地室外气象参数查《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表3-1 取湛江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为30℃。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3﹪,夏季通风温度32℃,冬季采暖温度12℃,夏季湿球温度27.8℃。
1.5 冷藏库室内设计参数1、冷藏库生产能力(1)冻结能力:20吨/日(2)预冷能力:10吨/日(3)制冰能力:30吨/日(4)冷藏容量:150吨/次(5)贮冰容量:200吨/次2、冷间温度要求(1)冻结间:-23℃(2)冷藏间:-18℃(3)预冷间:-4℃(4)贮冰间:-4℃2 冷藏库热工计算2.1冷库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计算2.1.1各库房建筑面积的计算根据设计建筑平面图计算可得:(1)冷藏间的建筑面积:12000mm×16000mm=192㎡(2)冻结间的建筑面积:(两间)2×12000mm×8000mm==96㎡(3)预冷间的建筑面积:5000×36000 + 12000×8000 = 180㎡+96㎡=276㎡(4)贮冰间的建筑面积:12000mm×16000mm=192㎡2.1.2各库房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的计算外墙内墙屋盖地坪2.2 冷库耗冷量的计算2.2.1 冷库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耗冷量的计算按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原则计算各库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然后计算耗冷量。
制冷工艺设计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制冷工艺课程设计任务根据《冷库建筑》课程设计中你所设计的平面图的基础上,进行制冷工艺设计。
一、设计目的: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习制冷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食品冷藏库的设计过程和进行方式;3、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例如设计计算,绘制施工图纸,编制工程文件,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数据处理等。
二、设计程序:1、设计准备,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阅读专业资料、图纸、参观实习等,以了解设计对象;复习课程有关内容,以熟悉有关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准备好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等。
2、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
决定制冷系统的方案,包括蒸发系统的划分、冷却方式、供液方式、冷凝方式、运转方式、组合方式等的选择。
3、制冷工艺设计计算。
制冷负荷计算,制冷压缩机的选型计算,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管径选择计算等4、绘制制冷工艺设计图纸。
制冷系统原理图。
5、整理和编写设计计算书及其它工程文件。
j6、设计总结三、库址及水文条件:1、库址:湛江2、冷凝器进水温度≤30℃四、生产能力:1、冻结能力:20吨/日2、预冷能力:10吨/日3、制冰能力:30吨/日4、冷藏容量:150吨/次5、贮冰能力:200吨/次五、冷间温度要求:1、冻结间:-23℃2、冷藏间:-18℃3、预冷间:-4℃4、贮冰间:-4℃六、制冷方式及制冷剂:冷却方式、供液方式、冷凝方式、蒸发系统划分等由设计者自定,采用氨制冷剂。
七、冷库围护结构隔热构造:1、屋盖(上→下)(1)40厚预制混凝土板(2)180厚空气间层(3)二毡三油(4)冷底子油一道(5)20厚水泥沙浆抹面(6)30厚钢筋混凝土屋盖(7)1500厚空气间层(8)聚氯乙烯农用薄膜(9)250厚聚氯苯乙烯泡沫塑料(10)二毡三油(11)冷底子油一道(12)20厚水泥沙浆抹面(13)80厚预制钢筋混凝土板j2、外墙(1)20厚水泥沙浆抹面(2)240厚砖墙(3)20厚水泥沙浆抹面(4)冷底子油一道(5)隔汽层冻结间:二毡三油预冷间:一毡二油储冰间:一毡二油冷藏间:一毡二油(6)隔热层冻结间:2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预冷间:10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储冰间:1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冷藏间:20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7)防潮层冻结间:二毡三油预冷间:一毡二油储冰间:一毡二油冷藏间:一毡二油(8)240厚预制混凝土砖墙(9)20厚水泥沙浆抹面3、内墙(1)20厚水泥沙浆抹面(2)240厚预制混凝土砖墙j(3)20厚水泥沙浆抹面(4)冷底子油一道(5)一毡二油(6)隔热层冻结间:2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储冰间:1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冷藏间:20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7)一毡二油(8)240厚预制混凝土砖墙(9)20厚水泥沙浆抹面4、地坪(上→下)(1)80厚钢筋混凝土面层(2)15厚水泥沙浆抹面(3)一毡二油(4)隔热层冻结间:250厚软木预冷间:150厚软木储冰间:200厚软木冷藏间:200厚软木(5)二毡三油(6)冷底子油一道(7)15厚水泥沙浆抹面(8)100厚预制钢筋混凝土板(9)架空层j(10)60厚100号混凝土垫层(11)素土夯实八、设计要求:1、编制制冷工艺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2、编制主要制冷工艺设计图纸制冷系统原理图3、编制设备材料明细表九、设计参考资料:1、制冷专业教材(本校编)2、冷库制冷技术(商业部冷藏加工管理局编)3、冷藏库设计(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编)4、冷藏库制冷设计手册(商业部设计院编)5、制冷设备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6、500吨冷库图纸(商业部设计院)7、制冷设备产品样本(机械工业出版社)十、说明:1、各冷间净高取4.2米。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课程设计环节代码:051202课程设计环节名称: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英文名称: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urse Design课程设计周数:2周学分:2适用对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与环节:制冷原理及设备、制冷与空调装置、换热器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制冷原理及设备”课程教学后进行的为期2周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程设计的目的1、有助于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制冷原理及设备课程的内容;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制冷原理及设备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制冷设备设计问题的能力。
3、学习制冷设备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设计的一般规律。
三、课程设计方式指导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工作量以及实际条件,进行恰当选题,使学生能按照设计任务要求,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培养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计算、制图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本设计布置了多个设计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每位学生选择一项不同的题目。
四、课程设计教学(或指导)方法与要求(一)设计方法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制冷设备设计方法进行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明确任务、掌握设备计算和设计方法;适当安排时间,采取集体辅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设计要求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训练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本要求如下:1.综合运用制冷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掌握制冷装置设计的相关步骤,主要设备设计和选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制图纸的方法。
3.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5.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制冷技术Refrigeration Technology课程代号:901120327学时数:32 学分数:2一、教学目的本课程较系统的讲述了各种制冷方法,制冷系统的组成,热力学原理,制冷循环及制冷机特性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制冷设备的功能,工作原理,特性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
以目前广泛使用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为重点,并叙述了吸收式制冷的原理及设计计算。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人工制冷的基本原理和循环特性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制冷循环分析和计算能力,并获得有关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其设计方面的知识和相应的分析计算能力,从而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制冷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 学时)理解“制冷”的概念以及“制冷”和“冷却”的区别,了解制冷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发展概况、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本专业中的地位、特点和目的要求。
第二章制冷工质(4 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制冷剂的物化性质及其应用;了解常用制冷剂的综合性质;了解载冷剂的工作特性;掌握选择制冷剂、载冷剂的原则;掌握各种单质或混合制冷剂的使用特性。
1.制冷剂种类、性质与命名。
2.制冷剂及其应用。
3.载冷剂及其应用。
4.蓄冷剂及其应用。
第三章单级压缩蒸汽制冷循环(6 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热力学在制冷技术中的应用;掌握热力学状态函数与制冷过程各参数,如制冷量,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之间的关系;掌握逆向可逆循环在制冷循环中的运用;了解单级压缩蒸汽制冷机工作历程的理论循环;掌握单级压缩蒸汽制冷的实际循环;掌握单级压缩蒸汽制冷循环的特性分析;重点理解影响制冷循环效率和能耗的热力参数和各种因数。
1.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
工质的压焓图和温熵图;逆卡诺循环的组成和实现。
2.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理论循环。
3.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4.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实际循环。
5.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的特性分析。
458第四章制冷压缩机(4 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制冷压缩机分类,了解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及应用;掌握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各种类型结构及工作特点;重点掌握制冷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掌握输气系数、压缩效率对压缩过程的作用。
空调制冷工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空调制冷工艺的基本原理、流程和关键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制冷工艺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空调制冷领域的专业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原则;(2)掌握制冷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部件功能;(3)了解空调制冷工艺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问题;(2)具备制冷系统的调试和优化能力;(3)掌握制冷工艺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空调制冷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冷剂及其选择;2.制冷系统的设备和部件功能;3.制冷工艺的运行管理和维护;4.制冷系统的调试和优化;5.制冷工艺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课时分配:共40课时,其中课堂讲授30课时,实践操作10课时;2.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每个章节安排相应的课堂讲授和实践操作;3.教材章节:第1章制冷剂及其选择;第2章制冷系统的设备和部件功能;第3章制冷工艺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第4章制冷系统的调试和优化;第5章制冷工艺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制冷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制冷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掌握制冷系统的调试和优化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空调制冷工艺》作为主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2.参考书:提供相关制冷工艺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制冷系统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制冷专业教学大纲一、专业知识、能力及素养1、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制冷原理基本知识和匹配设计能力。
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
具有较强的识图,绘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熟练掌握薄壁铜管的钎焊技能,一般的电焊技能,了解基本的机加工过程。
掌握主要机械机构和零件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具有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操作技能。
2、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冰箱,空调器制造的现场装配工艺组织利生产组织能力。
具备冰箱,空调器的质量检测和性能试验能力。
掌握商用空调机,空气处理设备及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具备机组选型,管道系统布置及运行调节的基本能力。
具备冰箱,家用空调器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通过制冷设备维修高级工•考证。
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语技术文件和商务文件的基本能力。
3、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精神。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心理,身体素质。
具有与人合作的良好愿望和团结协作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课程设置见教学进程表(总)三、专业主干课程1、空调器十大故障(10。
学时)主要讲授空调器的具体情况,分别介绍了空调器电脑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 着重讲述了各电路的工作过程及各元器件好坏的判断方法,使从未接触过电脑板的空调维修人员对空调器电控部分有个基本了解.同时,以普通分体挂式和柜式空调器为基础,对•拖二空调器、变频空调器和变频••拖二空调器的管路及电脑控制部分进行了较详细地介绍,并说明了各种故障在通常情况下的一般检修方法和技巧。
最后,书中还列出了大量故障检修实例,可拿来即用,进一步提高空调维修人员排除实际故障的能力。
2、电工电子技术(180学时)电工部分主要讲授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磁路和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电工测量,照明电路,电工材料,线路布线。
介绍直流电机,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原理与电力拖动,电动机选择,电线电缆及开关件的选择.电子技术部分主要讲授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基本运算放大器,整流与滤波电路,直流稳压电源,逻辑电路,脉冲电路的应用等。
《制冷工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系别:机电工程系班级:制冷071姓名:***学号:0712****指导教师:***目录目录 (1)摘要 (2)主要符号、单位说明 (3)工程概况及原始材料 (4)确定各围护结构层 (6)制冷负荷计算 (8)设备选型 (14)制冷系统原理图 (20)总结 (22)参考文献 (23)郑州某土建冷库制冷系统设计摘要土建库的主体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混合结构。
其维护结构属于重体性结构,热惰性大,易于稳定。
本次课程设计我的设计题目为郑州某地1000t土建库制冷系统,主要用于贮藏苹果,冷藏量为1000t,货物纸箱包装。
所以只需设计冷藏库,相对较简单。
在设计中有确定冷库容积及尺寸;确定各围护结构层;冷负荷计算;制冷系统各设备选型;以及库房平面图及制冷系统原理图。
设计中采用的是压缩式制冷,它是根据制冷原理将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以及为了使制冷效能更高、运行更安全的辅助设备(如油分离器、贮液器、气液分离器、集油器、放空气器、阀件、仪表等)用管道连接组成的一个闭合制冷循环。
主要符号、单位说明符号 名称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冷(热)负荷 W /kCal h K 传热系数 2/()w m k 2/()kCal m h k N 功率 wp 压差 PaG 流量 /kg h t 温度 C 流速 /m s动力粘滞系数 3/kg m导热率 /o w m C 密度 3/kg md 直径 m L 长度 m g 重力加速度 2/m s C 比热 /kj kg C相对湿度 % A面积 2m效率h 焓值 /kj kg 厚度 m围护结构温度修正系数比容 3/m h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原始材料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郑州市某1000t 土建冷库的设计。
该冷库是一个小型的冷藏库,主要用于冷藏苹果,货物纸箱包装。
二、冷库的容积及尺寸容积确定:由题意将冷库分为两个冷藏间,均为500吨。
尺寸计算:根据公式:10001∑=ηρSV G式中G —冷库计算吨位(t );V 1—冷藏间的公称体积(m 3); η—冷藏间的体积利用系数; ρs —食品的计算密度(kg/m 3)根据《冷库设计规范》表3.0.5查得冻肉的密度为ρs =400 kg/m 3 根据公式(2-1)得, 冷却间η⋅⨯=2305001000V 根据《冷库设计规范》表3.0.3初步估计其η=0.5得到V=4347 m 3其公称体积为: 长×宽×高=40×25×5 2号冷库与1号库相同 三、库房平面图设计如下依据以上计算及结论,画出冷库平面图,长度单位为米建筑总平面简图四、气象资料郑州地区气象资料如下:地理位置:北纬'︒,海拔110.4m11939︒,东经'344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2℃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室外计算温度31℃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小时湿球温度27.9℃最热月月平均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5%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44%极端最低温度-17.9℃极端最高温度44℃最大冻土深度18cm冬季大气压力101.325kpa夏季大气压力99.192kpa第二章 确定各围护结构层一、维护结构换热系数的的确定根据《冷藏库设计》P49公式(2-1-2)K 0=0.6-0.00714·Δt 千卡/米2·时·℃ (此公式适用于+10~-30℃的温度范围) 1.1冷藏间温度 设计温度0℃ 室外计算温度31℃ 温差△t=31℃维护结构传热系数K=0.6-0.0714X31=0.43922/()W m K二、围护结构构造及其iiδλ∑ a .地面结构如右图所示,各层结构如下:(1)125mm 厚钢筋混凝土,导热系数λ=1.547/()W m K (2)6mm 厚一毡二油,导热系数λ=0.024/()W m K (3)20mm 砂浆,λ=0.93/()W m K (4) 200mm 厚聚氨脂,λ=0.029/()W m K ) (5) 9mm 二毡三油,λ=0.04/()W m K (6)100mm 厚钢筋混凝土,λ=0.83 /()W m K (7)架空层183.7024.004.0)83.010009.020093.020547.1125(001.0=+++++=∑ii λδ299.711==∑R K =0.137(W/㎡·℃)b.屋面结构右图所示,各层结构如下(1)6mmSBS 防水卷材,λ=0.37 w/(㎡*K) (2)20mm 水泥砂浆,λ=0.93 w/(㎡*K) (3)150mm 厚钢筋混凝土,λ=1.543 w/(㎡*K) (4)9mm 二毡三油,λ=0.04 w/(㎡*K) (5) 20mm 水泥砂浆,λ=0.93 w/(㎡*K)369.504.0)93.02009.0150543.115093.02037.06(001.0=+++++=∑i i λδ4644.511==∑R K =0.183(W/㎡·℃)c .外墙1.结构右图所示,各层结构如下 (1)20mm 水泥砂浆,λ=0.93/(㎡*K)(2)370mm 厚普通粘土砖砌墙体,λ=0.81 w/(㎡*K) (3) 9mm 二毡三油,λ=0.04 w/(㎡*K) (4)厚聚氨酯泡沫塑料,λ=0.029 w/(㎡*K) (5)20mm 水泥砂浆,λ=0.93/(㎡*K)2.根据已定的围护结构系数确定各库房外墙绝热层材料的厚度:根据《冷库设计规范》公式4.4.2得⎥⎦⎤⎢⎣⎡⎪⎪⎭⎫ ⎝⎛++⋅⋅⋅+++-=n n n w a d d d a R d 1122110λλλ冷藏间总热阻4392.01100==K R =2.277(㎡·℃/W ) 绝热层厚度⎥⎦⎤⎢⎣⎡⎪⎭⎫ ⎝⎛+++++-⨯=93.002.004.009.081.037.093.002.0231277.2029.01d=0.142m 取其厚度为150㎜ 根据《冷库设计规范》公式4.4.7得:()w g d g R t t t t b R 1min--⋅=式中 R min —围护结构最小总热阻(㎡·℃/W ); t g —围护结构高温侧的气温(℃); t d —围护结t 1—围护结构高温侧空气的露点温度(℃);b -热阻的修正系数,取b=1.0。
第一章制冷技术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制冷基础知识一、冷及制冷日常生活中,冷和热是两种不同的感觉,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
但是用物理学概念来解释,物质的冷和热,只是热的程度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
各种物质都由分子组成,每个分子都在不断运动,分子运动产生了热。
不同的物质,分子运动状态是不同的,有些物质的分子运动比较剧烈,有些物质的分子运动比较缓慢;即使相同的物质,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分子运动的程度也不一样。
凡是分子运动速度快,物质的温度比较高,就称为热;分子运动比较缓慢,物质的温度比较低,就称为冷。
冷和热是相对的,它们是以温度的高低来衡量的。
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冷的物质可以变热,热的物质也可以变冷。
例如,将水加热,冷水会变成热水,甚至成为水蒸气;反之,冬季气温下降,地面上水的温度随之下降,成为冷水,甚至冻结成冰。
自然界每年有季节变化,夏、秋季气温高,地面各种物质的温度随着升高,冬季气温低,地面各种物体的温度随着升高,冬季气温低,地面各种物体的温度也随着降低。
这种由于气候的变化,使物质变冷的过程称为天然制冷。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对冷的需要越来越多,自然制冷不仅受气候限制,不能随便利用,而且冷的程度有限,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因而,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采用了机器来制冷,称为机器制冷或人工制冷,简称制冷。
制冷,就是以人为的方法来减少某物质的热量,降低该物质的温度,制造出一定的低温。
制冷的任务是将冷却的物体中的热量转移给周围的介质(水或空气),或设法把该物体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介质的温度,和在所需的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的低温。
二、常用名词及概念1.温度温度用来表示物质冷和热的程度。
衡量温度的标准有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和绝对温度三种。
我国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上大都采用摄氏温度或绝对温度。
(1)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的结冰温度作为0度,沸腾温度作为100度,在0度与100度之间,平均等分成100份,每一份作为1度,这个温度标准称为摄氏温度,以符号℃表示。
制冷工艺课程设计制冷工艺设计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制冷工艺课程设计任务根据《冷库建筑》课程设计中你所设计的平面图的基础上,进行制冷工艺设计。
2、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
决定制冷系统的方案,包括蒸发系统的划分、冷却方式、供液方式、冷凝方式、运转方式、组合方式等的选择。
3、制冷工艺设计计算。
制冷负荷计算,制冷压缩机的选型计算,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管径选择计算等4、绘制制冷工艺设计图纸。
制冷系统原理图。
5、整理和编写设计计算书及其它工程文件。
j6、设计总结三、库址及水文条件:1、库址:湛江2、冷凝器进水温度≤30℃四、生产能力:1、冻结能力:20吨/日2、预冷能力:10吨/日3、制冰能力:30吨/日4、冷藏容量:150吨/次5、贮冰能力:200吨/次五、冷间温度要求:1、冻结间:-23℃2、冷藏间:-18℃3、预冷间:-4℃4、贮冰间:-4℃六、制冷方式及制冷剂:冷却方式、供液方式、冷凝方式、蒸发系统划分等由设计者自定,采用氨制冷剂。
2、制冰耗冷量采用经验数据估算,取其制冷机器负荷为6500大卡/吨·小时。
十一、十二、课程设计指导老师:。
1、-23℃系统拟采用一台S8-12.5单机双级压缩机组。
同样可以得到其轴功率为52KW。
总结以上全部功率为178KW<205KW,所以选用的压缩机够用。
二、冷凝器的选型计算根据湛江的地理位置,水源丰富,选择立式冷凝器,冷凝温度t1=35℃,进水温度t1=30℃,出水温度t2=32℃1.冷凝负荷为:Ql=G(i3-i8)=310(434-193.7)=116543大卡/小时2.对数平均温差⊿tm===3.92℃3.传热系数采用K=650千卡/米2·℃·时Fl===50米24.冷却水量W===58米3/时根据以上的计算选取两台LN-30的冷凝器。
Qzj=Gd(h3-h7)=308(400.12-100)=92457大卡/小时选用两台ZL-3.5的中冷器。
《制冷工艺设计》教学大纲
64学时(其中讲授52学时,实训12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制冷与空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其主要任务是:讲授冷库工程方案的选择,设计理论和设计计算,施工图纸的绘制;讲授空调系统冷冻站的设计方法;介绍制冰工艺设计方法。
使学生具备设计制冷工艺施工图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确定冷库制冷系统和空调系统制冷站方案的方法;
(2)掌握按照规范进行冷热负荷计算和速算的方法;
(3)熟练进行制冷主机和辅机的计算和选型,空调系统冷冻站主机选型;
(4)掌握库房冷却设备的计算选型;
(5)掌握制冷系统管道设计。
2.能力教学目标:
(1)能进行制冷装置的施工图设计;
(2)会进行制冷工程造价的概算。
3.素质教学目标:
(1)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职业道德;
(2)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3)较高的敬业精神,勤奋努力、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研究对象,了解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了解与其它专业课的关系和所占地位。
(一)冷库制冷方案的确定
使学生了解确定制冷方案的意义、原则、依据,掌握制冷方案中各项内容的确定方法。
1.概述
方案确定的意义、依据、原则和内容
2.制冷系统压缩级数,冷凝器类型确定
(1)单级压缩形式
(2)双级压缩形式(单机双级压缩形式)
(3)制冷压缩机类型确定
(4)制冷剂种类确定
(5)冷凝器类型确定
(6)自动化方案的确定
3.制冷系统供液方式的确定
(1)直接膨胀供液方式
(2)重力供液方式
(3)液泵供液方式
(4)气泵供液知识
4.冷库确定方式的确定
(1)间接冷却方式
(2)直接冷却方式
(3)直接冷却方式的分类,冷间冷却设备的确定和冷间冷却设备的融霜方式
(二)库房的冷负荷计算
1.冷间生产能力和贮存吨位的计算
(1)冷却间、冻结间生产能力的计算,吊运轨道生产能力的计算,搁架排管生产能力计算。
(2)冷间贮存吨位的计算
2.库房热量计算
(1)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
(2)货物传热量计算
(3)通风换气热量计算
(4)电动机运转热量计算
(5)操作经营管理热量计算
3.负荷计算
(1)冷间冷却设备负荷计算
(2)系统机械负荷计算
(三)制冷压缩机和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
1.氨制冷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1)氨制冷压缩机选型原则
(2)氨制冷压缩机选型步骤
(3)氨压缩机工作参数确定
(4)单级制冷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5)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的计算选型
2.中间冷却器选型计算
(1)中间冷却器桶体直径计算
(2)中间冷却器盘管面积的计算、
3.冷凝器的选型计算
(1)冷凝器形式的选择
(2)冷凝器负荷计算
(3)冷凝器冷却面积的计算
(4)冷凝器冷却水量的计算
4.其它辅助设备的计算选型
(1)油分离器的选型计算
(2)高压贮液器的选型计算
(3)低压贮液器的选型计算
(4)氨液分离器的选型计算(机房氨液分离器,库房氨液分离器)(5)氨泵的选型计算,流量计算及压力损失计算
(6)低压循环桶的选型计算
(7)排液桶选型计算
(8)空气分离器、集油器选型
5.氟利昂制冷装置选型计算
(1)氟利昂系统的特点
(2)氟机的选型计算
(3)氟利昂冷凝器选型计算
(4)蒸发器形式及选型计算
(5)氟利昂系统、其它辅助设备选型计算
(四)库房制冷工艺设计
1.冷间设计基础知识
2.冷却排管设计
(1)冷却排管冷却面积计算
(2)冷却排管每一通道总长的确定
(3)冷却排管的结构设计
3.冷风机的选型计算
(1)冷风机简介
(2)标准冷风机的选型计算
(3)非标准冷风机的计算设计
4.搁架式排管设计
(1)货物托架设计
(2)排管冷却面积设计
5.冷间的气流组织
(1)冻结间气流组织
(2)低温冷藏间气流组织
(3)冷却物冷藏间气流组织
6.气调库工艺设计的要求
(1)气调库的特点
(2)气调库设备及气调库工作原理
(3)气调库设计要求
7.分配站的设计
(1)分配站的作用
(2)分配站的结构
(3)分配站的设计要求
(4)节流阀的选用,热力膨胀阀、浮球阀
(五)制冷系统管道设计
使学生掌握氨系统管道、阀件的确定与设计方法。
1.氨系统管道设计
(1)氨系统对管道阀件的要求
(2)制冷剂在管道内的允许流速和压力降
2.管径确定方案
(1)公式计算法
(2)查图表法
(3)其他连接管道
(4)管道的设计要求
3.管架设计
(1)管架的作用
(2)管道支架的距离
(3)管道支架的几种形式
(4)管道的坡度,坡向
4.氟利昂系统管道设计
(1)氟利昂对管道阀件的要求
(2)氟利昂系统管道设计要求
(3)吸气管道管径的确定,水平回气管管径确定,单上升回气管管径确定(4)氟利昂系统其它管道管径确定
(六)制冷压缩机、设备、管道布置
1.机器房制冷压缩机和设备布置
(1)布置原则
(2)平面布置要求
(3)制冷压缩机、设备的布置形式
(4)制冷压缩机布置
(5)设备的布置,冷凝器、油分离器、贮液器、低压循环桶、氨泵、氨液分离器、低压贮液器和排液桶、中间冷却器、放空气器、集油器等布置
2.冷间设备布置
(1)冷却物冷藏间和冻结间冷风机的布置
(2)冷间顶排管的布置
(3)冻结间搁架排管的布置
3.管道布置
(1)布置要求
(2)布置方法
(七)制冷工艺设计估算法
1.冷负荷估算法
(1)肉类冷冻、加工冷负荷的估算数据
(2)低温冷藏、制冰冷负荷估算数据
(3)冷却物冷藏间冷负荷估算数据
2.冷间冷却设备冷却面积估算法
(1)根据贮藏吨位估算蒸发器面积
(2)根据冷间净面积与蒸发面积之比确定蒸发器面积
3.制冷压缩机及主要制冷设备的估算
(1)单级制冷压缩机制冷量估算
(2)双级制冷压缩机制冷量估算
(3)主要制冷设备的容量估算
(4)辅助设备选择
(八)技能训练
1.制冷工程设计任务书编制
2.制冷工程方案确定
3.施工图纸的绘制
(1)制冷系统总平面图的绘制
(2)制冷系统原理图的绘制
(3)制冷装置总平面布置
(4)制冷装置平面管道布置
(5)制冷系统剖面图
(6)制冷系统正等侧立体图
(7)非定型设备制作图
(8)操作台架制作图
(9)建筑留洞、吊支点图
(10)制冷系统包隔热材料图
(11)制冷系统设备材料表及概预算
四、课时分配建议
1、保证达到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顺序和学时分配等,可根据具体需要作适当的删减和调整;
2、对对口专业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做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