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4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介绍冷库制冷工艺的定义及其设计的基本内容制冷工艺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具体概念,是制冷循环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联合工艺技术。
所有的制冷装置无论大小均需要进行制冷工艺的设计。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时大型制冷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主要研究食品冷藏供液的制冷装置中制冷工艺的设计,也就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冷库”是对易腐败食品进行冷加工或冷藏的建筑物,它既要负荷生产的需要,又要负荷流通的需要。
冷库提供的冷冻、冷藏条件,使加工及贮存的易腐败食品保质保量,为农牧也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
而制冷工艺设计就是为各空间提供冷源,也就是为各冷间提供不因室外空气参数和室内条件而变化的较为稳定的“温湿度”,以达到延长易腐败食品的贮存期限、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质量的目的,这就是制冷工艺课程的主要任务。
冷库设计要确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优化、安全适用、质量保证。
完整的冷库设计包括制冷工艺设计、土建设计、电器设计、采暖于通风设计,以及给排水设计等五个方面。
其中制冷工艺是先行,是主导,其他设计要根据制冷工艺设计提出的条件、数据来进行设计。
各个专业的设计要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共同完成冷库设计。
冷库制冷工冷库制冷工艺设计即根据制冷机工作的原理,根据易腐败食品冷加工或冷藏的技术要求、卫生要求,参照有关设计规范或标准,合理地选择和装设全部制冷机器与设备(包括管道、阀门、管件、仪表等)。
设计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调查,了解建库的确自然、社会情况以及各种物质、技术条件。
设计时,吸取同类冷库设计、生产建设经验;参考国内外科学技术新成就;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使冷库系统投入使用时生产流程合理,节约能源,操作维修方便。
国内冷库建设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新建的食品冷库越来越多,而且新增的冷库都在不断应用新技术,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设计、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都包含越来越多的技术含量,使冷库在使用中真正做到安全、节能、好用。
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冷库制冷系统是为了满足冷库内的低温要求而设计的。
冷库内温度通常在0°C至-25°C之间,主要用于存储和保鲜食品、药品、化工品等低温敏感物品。
本文将对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1.制冷负荷计算:首先,需要根据冷库的面积、温度要求、存储物品的热量等因素进行制冷负荷的计算。
制冷负荷是指冷库内需要排出的热量,它与冷库的尺寸、保温性能、负荷物等因素有关。
通过计算制冷负荷,可以确定制冷系统的制冷容量和设计参数。
2.制冷剂选择:制冷剂是冷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等。
在选择制冷剂时,需要考虑制冷剂的热物性能、环境友好性、安全性等因素,以及与制冷设备的匹配情况。
3.制冷设备选择与安装:制冷设备是实现冷库制冷的关键组成部分。
常见的制冷设备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
在选择制冷设备时,需要考虑其制冷量、效率、安装便捷性、维护方便性等因素。
制冷设备的安装要按照设计规范和操作要求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冷库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监测和控制制冷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湿度等参数。
控制系统一般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通过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控制制冷设备的工作状态,保持冷库内的温度在设定范围内。
5.电气系统设计:电气系统是冷库制冷系统的供电和控制部分,包括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
配电系统负责为制冷设备提供电力,保证其正常运行;控制系统负责通过电气元件对制冷设备的启停、温度调节等进行控制。
在电气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供电负荷、电气设备选型、电路布置等因素,确保电气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
6.管道布局和绝热材料选择:管道布局是冷库制冷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制冷剂流动和传热的效果和效率。
合理的管道布局能够减小压力损失、提高传热效率、降低能耗。
同时,选用高效的绝热材料对管道进行保温也是重要的,可以减少冷凝水产生,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
制冷工艺设计制冷工艺设计一、概述制冷工艺是指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空间中移除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冷库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冷工艺的设计流程和关键要素。
二、制冷系统设计1. 制冷循环选择:常见的制冷循环包括蒸发-压缩循环、吸收循环和热泵循环等。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冷循环。
2. 制冷剂选择: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氨、氟利昂、丙烷等。
根据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3. 制冷设备选型:根据需要制冷的空间大小和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压缩机、蒸发器、凝结器等设备。
4. 管路设计:根据设备选型确定管路直径和布局,保证流量畅通并减小能耗。
三、空调系统设计1. 空调类型选择:常见的空调类型包括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和窗式空调等。
根据使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空调类型。
2. 空调制冷量计算:根据使用场景的面积、人数、设备功率等因素计算所需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容量。
3. 空气处理系统设计:包括新风系统、过滤系统和加湿系统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和布局。
4. 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风量控制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并进行编程设置。
四、冰箱设计1. 制冷剂选择:常见的冰箱制冷剂包括R134a、R600a等。
根据环保性和经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2. 制冷循环设计:采用蒸发-压缩循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压缩机、蒸发器和凝结器等设备,并确定管路布局。
3. 保温材料选择: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板、挤塑板等。
根据保温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4. 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温度控制和除霜控制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并进行编程设置。
五、冷库设计1. 冷库类型选择:常见的冷库类型包括低温冷库、中温冷库和高温冷库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
2. 制冷设备选型:根据需要制冷的空间大小和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压缩机、蒸发器、凝结器等设备。
3. 保温材料选择: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板、挤塑板等。
制冷工艺设计文件目录制冷工艺设计说明一、工程规模:1、快冷间:一间,400头/80min;设计冷风温度-26℃,共需机械负荷286kw2、排酸间:七间,210~280头/间、6~8h;设计冷间温度0~4℃,共需机械负荷483kw3、副产品冷却间:二间,设计冷间温度0~4℃,共需需机械负荷138kw4、分割产品暂存间:一间,设计冷间温度0~4℃,需机械负荷69kw5、急冻间:四间,15t/间、24h;设计冷间温度-23℃,需机械负荷288kw6、冷藏库:二间,120t+180t,共300t;设计冷间温度-18℃,需机械负荷21kw7、分割间:一间,设计车间温度10~12℃,需机械负荷60kw。
二、制冷系统说明(一)制冷剂:R717(氨);冷冻机油:N46(二)制冷系统划分1、-35℃蒸发温度系统:包括快冷间、急冻间和冷藏库。
2、-10℃蒸发温度系统;包括冷却排酸间、副产品冷却间、分割产品暂存间和分割间。
(三)设备选型及配置1、制冷压缩机:①-35℃蒸发温度系统:选用液氨冷却二次进气螺杆式压缩机LG16BMY2一台、LG20BMY2两台,在-35℃/+35℃工况下的总制冷量是701kw;②-10℃蒸发温度系统:选用液氨冷却螺杆式压缩机LG20BMY一台,在-10℃/+35℃工况下的总制冷量是770kw。
2、蒸发式冷凝器:选用ZNX-2800型一台,在冷凝温度+35℃,湿球温度26.9℃工况下的排热量是2800kw。
3、高压贮液器:选用ZA-5型一台。
4、低压循环桶:①-35℃系统,选用DX-8L型低压循环桶一台,配50P-40屏蔽式氨泵两台,一用一备;②-10℃系统,选用DX-6L型低压循环桶一台,配50P-40屏蔽式氨泵两台,一用一备。
5、经济器:选用JJA-28型一台,在-35℃蒸发温度系统运行时使供给蒸发器的液体过冷,提高系统在低温下运行的经济性。
(四)制冷系统的控制程度1、压缩机的安全保护:排气压力过高保护、吸气压力过低保护、压缩机电机过载保护;2、低压循环桶:液位自动控制,液位超高报警;3、蒸发式冷凝器:断水自动报警;4、氨泵:压差保护;5、自动放空气;6、冷间温度遥测、显示、打印,冷间冷库门外就地显示。
1、制冷工艺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具体概念,是制冷循环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联合工艺技术。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是大型制冷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冷库”是对易腐食品进行冷加工或冷藏的建筑物,它既要符合生产的需要,又要符合流通的需要。
完整的冷库设计包括制冷工艺设计、土建设计、电气设计、采暖与通风设计,以及给排水设计等五个方面。
2、冷库的分类:⑴按使用性质分①生产性冷库:其主要作用是食品在此进行冷加工后经过短期贮存后运往其他地区或分配性冷库贮存,建在资源较集中的地区或渔业基地以及交通便利的地区,它的特点是冷库加工能力较大,有一定容量的周转用冷藏库。
生产方式为零进整出;②中转性冷库:建设在渔业基地的水产冷库,能进行大批量冷加工任务,与各种运输工具相衔接,起中间作用,以向外地调拨或提供出口,其为整进零出;③分配性冷库:其建设在大中城市或水陆交通枢纽和人口较多的工矿区,作为市场供应中转运输和贮藏之用④零售性冷库:建在工矿企业或城市大型副食店、菜场内,供临时贮存零售食品之用,一般采用装配式冷库,其特点是库容量小,贮存期短,起库温则随使用要求而异;⑤综合性冷库:冷库库容量大,功能齐全,兼有生产性冷库和分配性冷库的功能,是我国普片采用的冷库类型.⑵按其建筑结构形式分:①土建式冷库:其特点为,土建式冷库建筑一般由围护结构和承重结构组成;②装配式冷库:其特点为,库体组合灵活、随意,可根据不同的场地拼装成不同外形尺寸的冷库;可在室外安装,也可在室内安装,又可拆装搬迁;由于采用了轻钢结构和复合隔热墙板,所以库体重量轻,对基础的压力减小,故整体抗震性能好。
3、冷库容量的确定:计算题第一题4、影响食品质量的主要因素:①冻结速度:快速冻结(食品热中心从—1℃降到—5℃所用时间小于30min,若大于30min就为慢速冻结)使食品内部形成小冰晶,组织细胞被破坏程度轻微,解冻后汁液流失少,而慢速则刚好相反;②冻结方式;③贮藏条件:低温冷藏可以延长食品的贮藏期限,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可以减少食品的干耗,但也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条件,蒸发器表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的温差较小,需要较大的蒸发面积,但大的温差又会增加食品的干耗,外部热量的侵入会加剧库温的波动,从而引起食品质量的下降。
制冷工艺设计概述制冷工艺设计是指针对特定要求和条件,设计符合制冷需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在现代工业中,制冷工艺设计广泛应用于空调、冷藏、冷冻、化工、制药等领域。
本文将对制冷工艺设计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设计流程制冷工艺设计的流程可大致分为需求分析、工艺选择、热力计算、设备选型和系统调试等步骤。
需求分析在制冷工艺设计之前,首先需进行需求分析。
明确冷却温度、容量要求、使用条件等,以便确定制冷工艺设计的基本参数。
工艺选择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制冷工艺。
常见的制冷工艺包括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浸渍式制冷等。
不同的工艺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需综合考虑经济性、能耗和环保等因素进行选择。
热力计算在进行制冷工艺设计时,热力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热力计算可以确定制冷设备的热负荷、冷却量、制冷剂选择和管道尺寸等参数。
热力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进行,可借助计算软件进行辅助。
设备选型根据热力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进行选型。
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
选型时需考虑设备的制冷能力、效率、可靠性和维护方便性等因素。
制冷工艺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调试。
通过调试可以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系统调试过程中,需确保设备安装正确、管道连接无泄漏、制冷剂运行正常等。
制冷工艺设计的影响因素制冷工艺设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环境条件、冷却温度要求、能耗和经济性等。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制冷工艺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等都会对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果产生影响。
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设备的制冷效果可能会下降,因此需根据具体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
冷却温度要求冷却温度要求直接影响到制冷工艺设计的选择。
不同的温度要求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制冷工艺和设备。
例如,对于要求更低温度的冷冻需求,通常需要采用吸收式制冷或浸渍式制冷。
能耗和经济性能耗和经济性是制冷工艺设计不可忽视的因素。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章制冷系统方案设计第二章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2.1 制冷系统的分类一、制冷系统的定义广义上来说: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润滑油循环系统、载冷剂循环系统(如:空调冷冻水),其中制冷循环最为复杂和重要,通常制冷系统亦即制冷剂循环系统。
Á制冷剂循环系统:指制冷过程四个过程的设备、辅助设备以及一系列连接管道和配件所组成Á在冷藏库制冷系统中,制冷循环的四个过程,只有蒸发过程是在库内完成,膨胀过程大多数情况在机房或设备间内完成,压缩和冷凝过程则在机房内完成,设备间,因建筑设计处理时将机房及设备间布置在库房绝热建筑以外,从这些情况出发,冷藏库制冷系统分为库房和机房系统来阐述,而冲霜热氨管路则单独介绍。
机械工业出版社二、机房系统和库房系统的划分Á机房系统:氨液分离器或低压循环桶后的吸气管道算起,包括压缩机、中冷器、油分、冷凝器、贮液器、总调节站、节流阀及其间的所有管道。
Á库房系统:从节流阀后算起,包括库房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桶、氨泵、液体分调、冷却设备、汽体分调、机房氨液分离器及其间的所有管道。
Á不易划分的空分、集油器、排液桶列入机房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Á制冷系统是通过包括全部机器,设备,指示和控制仪表,制冷管道,阀门等在内的系统原理图表达出来。
Á绘制冷系统原理图常用的图例参见书中表2-1~表2-3,表中列举了制冷工艺常用管线,阀件及小件设备图例,用图例所绘制出来且能表示实际制冷系统的机器,设备,阀件,仪表之间的关系图,称为制冷系统原理图,见图2-1所示。
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压缩机;、洗涤式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氨器;低压循环桶;、氨泵;、冷分配设备;、排液桶、空气分离器;、集油器图2-1 制冷系统原理图2.2制冷系统的特点一、机房系统机房系统在整个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是通过制冷压缩机把库房系统吸回的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为高压蒸汽,排入油分离器他离去除蒸汽所夹带的润滑油之后,进入冷凝器(双级压缩后,低压级制冷压缩机排汽先经中间冷却器冷却,再被高压级制冷压缩机吸入,压缩到冷凝压力,再经油分离器分离润滑油,然后进入冷凝器),将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汽冷凝为高压常温的液体,泄入高压贮液器,然后再经过节流阀送入库房系统,使制冷循环得以进行。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一、库房冷却设备的设计库房是指对食品进行冷加工和贮藏的房间,主要包括冷却间、冻结间、冷藏间、贮冰间和包装间等组成,库房设计的重点是冷却设备的配置和气流组织问题。
库房冷却设备的类型1.冷却管组的类型和结构1.1.按制冷剂划分:氨、氟利昂和盐水冷却管组。
1.2.按安装位置划分:墙管、顶管、搁架式排管与冷风机用排管。
1.3.按管组的结构形式划分:立管式、横管式、蛇形盘管式、管架式、内部循环式和层流式冷却管组。
2.冷风机的类型和结构冷风机在冷库中用也叫空气冷却器。
它多是由轴流式风机与冷却排管等组成的一台成套设备。
冷风机依靠风机强制冷库房内的空气流经箱体内的冷却排管进行热交换,使空气冷却,从而达到降低库温的目的。
冷风机按冷却空气所采用的方式可分为干式冷风机、湿式和干湿混合式三种。
其中,制冷剂或载冷剂在排管内流动,通过管壁冷却管外空气的称为干式冷风机;以喷淋的载冷剂液体直接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称为湿式冷风机;混合式冷风机除冷却排管外,还有载冷剂的喷淋装置。
二、吊顶冷风机蒸发器结构1、吊顶冷风机蒸发器有低温型(带融霜加热器)和高温型(自然融霜)两种,吊顶风机是用来强制热交换的,一般它是用控制系统控制,保证冷库内降至一定温度吊顶冷风机开始运行,同时它又控制吊顶冷风机在融霜过程中,风机制冷机组停止运行。
2、融霜加热器是加热去除吊顶风机蒸发器上结的霜,从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它是由融霜时间控制和温度控制,吊顶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安装板、螺栓、下水加热丝等。
干式冷风机分类:冷库常用的干式冷风机按其安装的位置又可分为吊顶式和落地式两种类型。
它们都由空气冷却排管,通风机及除霜装置组成,且冷风机内的冷却排管都是套片式的。
大型干式冷风机常为落地式。
1)落地式冷风机:落地式冷风机主要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
冷库用的落地式冷风机有三种:KLD型——用于冻结物冷藏间;KLL型—用于冷却物冷藏间;KLJ型—用于冻结间。
2)吊顶式冷风机:吊顶式冷风机装在库房平顶之下,不占用库房面积。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知识点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制冷设备、采用适当的制冷技术,使得冷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等参数能够满足储藏物品的要求。
在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介绍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一、冷库储藏物品的特性分析在进行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时,首先需要对冷库储藏的物品特性进行分析。
不同的物品对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的要求是不同的。
例如,某些食品需要在低温下存储,而某些化学药品则需要在恒温条件下保存。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储藏物品的特性来确定冷库的制冷温度范围和湿度控制要求。
二、制冷设备的选择与配置制冷设备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在选择制冷设备时,需要考虑到冷库的尺寸、储藏物品的特性以及制冷系统的能效等因素。
制冷设备的配置包括主机、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组件的选择和布置。
合理的设备选择和配置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提高冷库的制冷效果。
三、制冷剂的选择与循环系统设计制冷剂是冷库制冷循环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选择制冷剂时,需要考虑到其制冷性能、环境友好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
制冷循环系统的设计包括制冷剂的流程布置和管路设计等。
合理的制冷剂选择和循环系统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四、空气流通系统设计冷库的空气流通系统设计对于保持储藏物品的新鲜度和质量至关重要。
空气流通系统包括通风系统和空气分布系统。
通风系统用于排出冷库内部产生的热量和湿气,确保冷库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稳定。
空气分布系统则用于保持冷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均匀分布,防止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过大。
五、节能措施的应用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非常重要。
一些常见的节能措施包括优化制冷系统的工作参数、采用高效的制冷设备和节能控制系统、选择节能型建筑材料和优化冷库的绝热设计等。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节能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制冷能耗,降低冷库运营成本。
冷库制冷工艺的定义及其设计的基本内容
制冷工艺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具体概念,是制冷循环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联合工艺技术。
所有的制冷装置无论大小均需要进行制冷工艺的设计。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时大型制冷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主要研究食品冷藏供液的制冷装置中制冷工艺的设计,也就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冷库”是对易腐败食品进行冷加工或冷藏的建筑物,它既要负荷生产的需要,又要负荷流通的需要。
冷库提供的冷冻、冷藏条件,使加工及贮存的易腐败食品保质保量,为农牧也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
而制冷工艺设计就是为各空间提供冷源,也就是为各冷间提供不因室外空气参数和室内条件而变化的较为稳定的“温湿度”,以达到延长易腐败食品的贮存期限、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质量的目的,这就是制冷工艺课程的主要任务。
冷库设计要确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优化、安全适用、质量保证。
完整的冷库设计包括制冷工艺设计、土建设计、电器设计、采暖于通风设计,以及给排水设计等五个方面。
其中制冷工艺是先行,是主导,其他设计要根据制冷工艺设计提出的条件、数据来进行设计。
各个专业的设计要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共同完成冷库设计。
冷库制冷工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即根据制冷机工作的原理,根据易腐败食品冷加工或冷藏的技术要求、卫生要求,参照有关设计规范或标准,合理地选择和装设全部制冷机器与设备(包括管道、阀门、管件、仪表等)。
设计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调查,了解建库的确自然、社会情况以及各种物质、技术条件。
设计时,吸取同类冷库设计、生产建设经验;参考国内外科学技术新成就;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使冷库系统投入使用时生产流程合理,节约能源,操作维修方便。
国内冷库建设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新建的食品冷库越来越多,而且新增的冷库都在不断应用新技术,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设计、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都包含越来越多的技术含量,使冷库在使用中真正做到安全、节能、好用。
近二十几年来,人们研究得最为积极的是对CFCs类氟利昂制冷剂的替代研究,其中冷库或其他小型制冷装置用制冷剂的替代研究表明,氨是一种很好的替代物。
它不仅在大型冷控股中作为制冷剂,而且随着新研究成果的出现,例如,密封性好的装置和设备的研制成功、低粘度PAO润滑油与氨互溶性的发现等,使氨已可以用于小型的制冷装置及空调系统。
目前已研制出专门用氨做制冷剂的氨用小型压缩机。
扩
大氨制冷机组的使用可以部分解决CFCs的替代问题。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一般流程
冷库制冷工艺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制冷原理和需冷场的性质、冷加工工艺的要求,把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及其辅助设备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合理的制冷循环系统,创造生产过程中所需求的低温环境,用于易腐食品的冻结和冷藏。
冷加工工艺要求是制冷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制冷工艺设计时冷库设计内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冷库设计中的土建设计、给排水设计、采暖通风设计和电气设计都应符合制冷工艺的要求,但制冷工艺设计也要受建筑、结构及水电方面各自特点的制约。
其中,制冷工艺设计是先行和主导,其他设计要依据制冷工艺设计提出的条件、数据来进行。
一、食品冷加工的机理及影响食品冷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制冷工艺设计时,一方面要根据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其次要根据易腐败食品冷加工或冷藏的技术要求、卫生要求,参照有关设计规范或标准,合理选择和装设全部制冷及其与设备(包括管道、阀门、管件、仪表等)因此,一个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成功与否,是看最终能否满足冻结和冻藏等冷加工食品的质量要求。
为了能更好地设计制冷工艺,首先必须对食品冷加工的机理和影响食品冷加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解。
1、食品冷加工的原理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作用和酶的催化作用,而作用的强弱均与温度紧密相关。
一般来讲,温度降低均使作用减弱,从而阻止或延缓食品腐烂变质的速度。
因此,食品可以低温下作长时间的贮藏而不变质,这就是人们利用低温保藏食品的机理。
食品的冷加工主要包括冷却、冻结、冷藏和升温解冻等内容。
各种食品应按其特点和贮藏要求,选用适宜的温度,即分别采用不同的冷加工工艺。
比如对于水果、蔬菜等职务性食品,由于采摘后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物体,冷加工前先要经过预冷间出去田间热,然后进入冷加工流程。
除加工成冻结食品外,对新鲜水果、蔬菜不仅必须维持的它的“活体”状态,还要减弱它的呼吸
作用,所以一般都在“冷却”状态下,即在冷却物冷藏间进行保藏,而冷却物冷藏间要针对不同的品种设定不同的温度、相对湿度条件,而对于肉类动物性食品,经加工整理后,肉体细胞已经死亡,只有把它放在低温环境下,减弱酶的活性及一直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才能延长包藏起。
所以对于肉类食品是经整理后马上进行急冻间冻结,肉体中心温度达-15℃以下后,再放到-25~-18℃的低温冷藏间中低温冷藏。
一般来说,冻藏时的温度越低,食品的保藏期越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冷藏的温度条件和贮藏期的长短,还涉及投资和长期经营运转的经济成本,必须要加以综合考虑。
如果冷藏的温度越低,不仅投资增加,而且消耗能量增大,冷加工成本就高。
因此,合理选择冷藏库的温度,使其在保持食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初期投资,降低能耗,是制冷工艺设计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食品名称冷藏温度/℃相对湿度(%)最长贮存期
冻猪肉-24~-18 85~95 2~8个月
冻牛肉-23~-18 90~95 9~12个月
冻羊肉-18~-12 80~85 3~8个月
冻家禽-30~-10 80 3~12个月
冻家兔-24~-12 80~90 6个月
冻鱼-20~-12 90~95 8~10个月
冻蛋-18 85~95 12个月
鲜蛋-1~-0.5 80~85 8个月
苹果-1~+1 85~90 2-7个月
桔子0~1.2 85~90 8~10个星期
柚子0~10 85~90 3~12个月
梨+1.5~-0.5 85~90 1~6个月
2、影响食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食品冻结、冷藏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
因此,在进行制冷工艺设计时,首先应分析影响食品质量的各种因素,才能根据贮藏对象设计出最适宜的接方法和贮藏方法。
1)冻结速度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食品冻结时形成的冰晶大小,直接影响食品组织细胞的破坏程度和解冻汁液流失量的多少。
实践证明:快速冻结使食品内部形成小的冰晶,组织细胞被破坏程度轻微,解冻后液汁流失少;而慢速冻
结则刚好相反。
所谓快速冻结,从食品热中心的降温速率来说,是指食品热中心温度从-1℃降到-5℃所用时间小于30min,若大于30min就位慢速冻结;若从冰峰移动速率来说,以-5℃作为冰封面,当冰峰移动速度处于5~20cm/h时,就是快速冻结,而当冰峰移动速度处于0.1~1cm/h时,就是慢速冻结。
不同的冷库在进行制冷工艺设计时对食品冻结速度的快慢是要提前考虑到的
2)冻结方法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食品冻结方法有很多,包括空气吹风冻结、接触式冻结、液体喷淋式冻结、固定隧道式冻结以及连续式速冻装置等,不同的食品对冻结方法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有的冻结方法可能造成食品的失重严重或变色、或风味改变等。
在制冷工艺设计中都要提前计划好。
3)贮藏条件对食品质量的影响低温冷藏可以延长食品的贮藏期限,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可以减少食品的干耗,但也为微生物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蒸发器表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的温差小,需要较大的蒸发了面积,但大的温差又会增加食品的干耗。
外部热量的侵入会加剧库温的波动,从而引起食品冻藏质量的明显下降,造成食品的干耗、脂肪氧化、蛋白质变性、甚至食品的食用价值地下,品质变劣。
因此,合理设计冷库配置装置的各个部分,保证合适的冷藏条件是至观重要的。
以上由上海冰源制冷()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