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第一节万以上数的镀锡第一课时万以上数的读法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目标:1.认识万以上的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从数数中进一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借助数位顺序表认识万级、亿级各数位以及他们的计数单位,并能正确读写万以上的数。
3.会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4.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字编码,会用数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认识计算器,能借助计算器进行大数的加减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万以上数的读写第1课时万以上数的读法(一)学习目标:1.结合数数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3.让学生经历用万以内数的读法迁移万级以上数的读法的过程,会正确读出万级以上的数。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学习难点:读数中相关概念的理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多位数卡片。
导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1.复习(多媒体出示,学生口答)(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
(2)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是怎样排列的?(3)我们学过的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老师可以抽生回答,再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数位顺序表。
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千百十个(一)2.激发认知需求。
投影仪出示主题图(1)同学们,这里是两名同学在网上查阅到我国国家图书馆的一些资料,仔细看图,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学生看完图后,老师抽生回答。
如果学生不会读出资料中的大数,老师可以顺势引出并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读法。
如果学生会准确读出资料中的大数,老师可以追问这样读的理由是什么?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学习验证一下。
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读法。
二、学习探究活动一:(一)认识数位顺序表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第1课时:认识数位顺序表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和十进制计数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记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准备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提问。
(1)我们已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
(3)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
(4)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猜一猜。
谁能猜一猜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数一数。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
2、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计数单位。
教师指出:从上面的数数中我们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一十是一百……10个一万是一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
出示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数位。
(2)认识数位分级。
师: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3)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规律。
①小组讨论。
让学生说一说从观察中发现了什么?②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补充。
三、巩固练习提问:1万级的数位有哪些?2、从右起第三位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多少?右起第七位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多少?3、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四、全课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1题第2课时:多位数的读法教学内容课本第19—10页例1、例2,“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3、万以上数的写法⏹教学内容教科书5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
万以上数的写法⏹教学提示万以上数的写法是在万以内数的写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对万以上的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清楚了万以上数的数位和分级方法,通过练习能正确写万以上的大数。
本节课引导学生体会并巩固万以上数的写法。
万以上的数的写法,主要是学生理解在有0的情况下的几种写法,加强练习已达到熟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万以上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的写出万以上的数。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2. 提高学生的写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万以上的数位顺序表,按数级写数。
难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5页的例3。
师和学生交流:你能把这些数写出来吗?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出现了类似例题中的数,需要我们把它写出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万以上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写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这些大数的存在,对这些数产生兴趣。
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积极参与新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出示: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二千零九十万三千、七亿。
教师出示思考问题:①写万以上的数应先做什么,从哪一位写起?②写万级或亿级时怎样读写?③每一级中间的0怎么写?每一级末尾的0怎么写?师和学生交流:请你对照数位顺序表,试着写出上面三个数?写好后说给同组同学听一听。
学生写数,教师指导。
生交流写法。
师和学生交流:谁愿意选一个数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写法。
预设:1:在写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的时候,是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先在十万位上写“4”……预设2:我是先看这个数万级上是多少,就在万级上写下来,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的万级上是四十三,就写“43”……预设3:写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时,先分级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把四十三万中的计数单位“万”标出来,知道在万级上写四十三。
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1 万以上数的认识第1课时认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以及进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3、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4、多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跟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
课件动态演示十大盒订书钉叠在一起的情景。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十万是多少?师生共同小结:十个一万是十万。
(2)师课件出示人民大会堂图片师:我国雄伟的的人民大会堂,它能容纳一万人,如果要容纳十万人,需要几个这样的人民大会堂?生:10个。
师:也就是说,10个这样的人民大会堂才能容纳十万人。
那你见过十万个人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十万是多少。
(3)师课件出示计数器师引导学生在万位上一个一个地拨珠子。
学生跟随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万时。
师引导生领悟:在万位的前一位,这一个珠子代表的是一个十万。
并理解10个一万是十万;万和十万之间的进率是10。
(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其过程)师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计数器自己探索一百万、一千万、一亿、十亿、一百亿、一千亿之间的关系和进率师生总结: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2.感知万以上的数结合资料引导学生想象:(1)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0个成年人的头发集合在一起大约有多少根?100个人呢?1000个人呢?(学生边想象边回答)1000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
(2)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用三年多的时间。
让我们跟随秒针跳动的速度来数数看。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0分钟1.认识计数单位,了解数位顺序表介绍:像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计数单位。
实用标准文档一、万以上数的认识1、万以上数的读写第1课时:认识数位顺序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和十进制计数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记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准备数位顺序表教学时间:2017年9月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提问。
(1)我们已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
(3)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
(4)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猜一猜。
谁能猜一猜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数一数。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
2、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计数单位。
教师指出:从上面的数数中我们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一十是一百……10个一万是一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
出示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数位。
(2)认识数位分级。
师: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3)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规律。
①小组讨论。
让学生说一说从观察中发现了什么?②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补充。
三、巩固练习提问:1万级的数位有哪些?2、从右起第三位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多少?右起第七位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多少?3、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四、全课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1题第2课时:多位数的读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1、例2,“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万以内数的读写是学习多位数读写的基础,其中数数、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表、进率、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用万或亿做单位表示数、数字的编码、用计算器计算等方法均可直接迁移和类推到亿以内数的读写之中,所不同的是这些知识点已从万以内扩展到亿以内,从个级扩展到万级,数的范围更大,知识更加丰富与完善。
怎样正确地读写一个多位数呢?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认识特点,以数数为切入点,帮助学生用类推的方法来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科书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图,教师参与其中,从数数入手,把对数的认识由万以内延伸到亿以内。
首先,数数突出了知识的迁移。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教师的问题引出了学生的探索,他们数数时借助了数万以内数的方法,由10个一千是一万推出10个一万是十万,再十万、十万地数“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数出了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其次,通过数数,我们不难发现,10个一是一十,10个一十是一百,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万和十万之间,十万和百万之间,千万和亿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个初步的感知,为理解十进制计数法作了孕伏。
其三,重视数位概念的建立。
教科书中一方面借助数位顺序表,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各级数位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为发挥好数位顺序表在多位数的读写知识结构中的作用,安排了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通过这样安排,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多位数的读法、写法的知识系统。
本小节安排了多位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
较大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中也具有许多实际体验和感受。
因此,教科书安排了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主题图,体现了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引入多位数的编排思想。
把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相关数据信息作为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实际,能激起学生想学、愿学的心理需要。
万以上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5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认识万以上的数位顺序表,掌握万以上数的读法。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数感。
教学重难点:
1、万以上数的读法。
2、大数中“0”的读法。
教具学具:
数位顺序表、多位数卡片、多媒体课件、挂图、学具卡片等。
教学设计:
一、创境引新,促进迁移
课件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儿吗?在哪个省市?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面积、藏书量分别是多少?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
如查阅资料上、上网查找,这些方法都很好,有同学通过上网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面积约250000平方米,截至2008年底馆内藏书26970000册(件),珍藏甲骨35651片,是目前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
国家图书馆年均接待读者约4896000人次。
师:这些书可真大呀!该怎样读这些书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学习怎样读多位数。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提问: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们已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谁来说说十个一是多少?十个十是多少?是个一百是多少?是个以前是多少?如果一万一万的数,十个一万是多少?是个十万是多少?怎样数数?
十万、二十万、三十万······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
教师总结: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举例说明什么叫数位。
三、小组交流,知识内化
观察数位顺序表(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的数位顺序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结论:
1、个位上得计数单位是一,计数单位百所占得位置是百位。
2、从右起,数位顺序表里的数位是按从低位到高位的顺序排列的。
3、从个位起,每4个数为分一级,已分出了个级、万级、亿级。
4、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强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四、共同探究,稳步前进
课件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主题图,教学例一。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国家图书馆的建筑群非常宏大,现在我们来看看馆内的阅览室(出示教材第3页图)。
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26970000册(件)。
珍藏甲骨35651片······国家图书馆年均接待读者约4896000人次。
想一想:这些数该怎么读?
同桌互相交流,汇报:
1、先读万级,再度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并在后面读出“万”字。
3、个级上全是0,这些0都不读。
五、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例2.
自己先读一读,想一想:例2中的这些数的0哪些要读,哪些不读?
最后全班交流,总结:
1.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其他数位有1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1个零。
思考:亿级和万级的数先按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不同点:读亿级数时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字;读万以内数时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六、前以巩固,解决问题
1、谁来说说含两级的数怎么读?请用刚才学的读数方法来读下面的数。
60033 75684165 45200284065
2、教材第5页“课堂活动”第1题。
读卡片上的数,说说两个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3、读出下列各数,然后分别在各数的末尾添上3个0,再读一读。
70501 902326
七、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