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吴若秋指导师:鲁统部教授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9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反特题材的电影风行一时,其中,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寂静的山林》就是一部悬念迭出、扣人心弦的片子,曾经令很多影迷回昧良久,至今记忆犹新。
这部影片有着真实的生活原型,取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生在长春的一桩间谍大案——郭长升、吴文蘅案。
在长春解放暨长春市公安局建局55周年之际,2003年,长春市公安局解密m版了一大批档案资料,其中就有鲜为人知的侦破郭长升、吴文蘅案的内容。
该案的成功告破,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受到了时任公安部长的罗瑞卿同志高度赞扬。
一封发自香港的神秘来信1952年5月31日,东北公安部向长春市公安局发出紧急通报,据绝密情报,近期,美国豢养的“自由中国运动”将派遣特务岳一峰、吴文蘅潜回大陆。
东北公安部将此案列为“内L专案”,要求长春市公安局全力以赴进行侦破.挫败敌人的阴谋。
还没入境就已纳入我侦察视线的岳一峰、吴文蘅,究竟是何许人也?岳一峰乃老牌特务郭长升的化名,辽宁省义县人,时年52岁;吴文蘅足他的姘头,吉林省吉林市人,时年4l岁。
两人年龄相差十多岁,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狼狈为奸,与人民为敌的呢?说来话长。
郭长升是fH东北大学法学院政治系的毕业生,1937年人同民党中央军校第六期特训班接受特务训练,1940年,奉命潜入沦陷后的东北从事地下工作,历任东北挺进军少将寅抚特派员、国民救国军少将师长、东北党政军教育工作总站主任等要职,是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级别较高的特工人员。
1943年春,伪满洲国当局在锦州诱捕了郭长升,将其押解至新京(长春市)关押,直至抗战胜利。
在监狱中,已过不惑之年的郭长升邂逅了同为凶犯的吴文蘅.眉目传情,终于碰撞出感情的火花。
吴文蘅原本是一个护士,与政治并不搭界,是走火人魔般的所谓“情感”引导她走上了一条毁灭之路。
1939年.她毕业于伪满洲同新京私立慈光助产学校,嫁给了已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的医生唐玉枢,夫妻合作开设了“长永”私人医院。
唐玉枢身体不好,为了多挣些钱,他们铤而走险,贩卖伪满洲同统制的“606号”药,事发之后,吴文蘅将所有罪名揽下,被关进大牢。
南京大屠杀X难者XX公祭仪式学习感悟多篇看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必须在深刻的历史教训基础上保持高度警醒,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学习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83年来,我们曾以无数方式祭奠、悼念、追思南京大屠杀的死难同胞,以无数方式探讨这场屠杀带来的思考:国家的崛起、的复兴、和平的共识、战争的伦理、人性的自觉与人道的尊严。
现在,我们终于设立和迎接来了国家公祭日,以肃穆的仪式来悼念历史,让澎湃的感情集中表达,必将促使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促使一个民族汲取历史力量、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
公祭日,展示了我们的人文精神与民族性格。
历史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历史锻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浸透热血的土地是每个民族的朝圣之地。
当波兰人为奥斯维辛纪念馆献上鲜花,当德国人在大屠杀纪念碑林中默哀,也让我们重回83年前那座血与火的城市,阅读写在大地上的民族史,感受那种紧紧挽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深情与民族精神。
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已过去83年,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近70年,我们用肃穆的国家公祭仪式提醒着自己,保持历史的痛感,但不煽动民族的仇恨;敦促日本正视历史、反思战争、检省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余孽,但不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
经历过深重苦难的民族,更应怀着宽阔的历史眼光,更应懂得珍惜和捍卫人类的核心价值。
公祭日,也让每个普通找到带着历史感的活法。
它让史书上的文字变得意象丰沛,让每个人的生活获得了历史的重量,也让一个民族的几代人之间,有了心传和默契。
正是在这个低头默哀的瞬间里,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角色的你我,都抹平了差异,仅仅成为十三亿中的一个。
有象征意义的是,半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几乎参加了每一次抗战纪念日。
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周年纪念日,9月3日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9月30日“烈士纪念日”。
第一章浙江地理与历史第二章浙江经济、文化与旅游一、判断题(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并将所选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浙江省东西的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550公里左右()。
2、浙江地形复杂,是个多山、缺水、少地的省份,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3、面积为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4、浙江省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
5、初夏,浙江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
6、深秋时节,浙江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天气,即所谓的“十月小阳春”()。
7、据2023年5%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浙江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03.4:100()。
8、东晋南朝时,浙江已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9、杭州曾是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10、北宋末年,钱塘词人杨万里被誉为词坛泰斗()。
11、吴越国是五代十国之一,92023钱镠被后梁封为吴越国王,定都杭州()。
12、20世纪初,民族危机继续加深,资产阶段革命运动兴起,章炳麟、鲁迅等广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13、2023年浙江省全省生产总值为21486.9亿元,比全国高出1.1个百分点。
()14、2023年浙江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27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258元。
()15、192023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
()16、浙江乌镇人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作家。
()17、192023在宁波成立的湖畔诗社是我国第一个新诗社。
()18、北宋时的浙江,最为流行的是以士大夫为消费对象的小唱和散曲。
()19、浙江以“诗画江南,山水浙江”为主题形象,积极开展对外宣传。
()20、浙江旅游发展的总战略是全面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并实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对的签案,并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浙江省的陆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文学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突围衣向东其实敌人并不知道周校长到了二中队[注]。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军急于在中国战场上取得主动权,把“清剿”八路军的重点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
侵华日军总司令畑俊六坐镇济南,指派日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调集五万日伪军,采取“铁壁合围”和“蚕食”的战术,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残酷的“大扫荡”。
土桥一次不久前秘密抵达日军临沂指挥部,召开了中队长以上指挥官会议,布置了下一步行动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剿灭”抗大一分校。
这个任务交给了号称“运动战和突袭战专家”的加藤少佐。
加藤四处寻找抗大学员的踪迹,得到密探报告,最近有不少陌生人打探去东梭庄怎么走。
加藤怀疑东梭庄一带隐藏着抗大学员,于是调集兵力对这一带展开搜查。
二中队的哨兵发现日伪军后,奋力阻击。
抗大校部警卫连连长听到枪声,带领十几名警卫员前去支援,他们都是清一色的卡宾枪,火力凶猛,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此时夜色已浓,加藤并没有向东梭庄继续发起进攻。
按照习惯,日军很少在夜间行动,尤其遇到强大火力之后,加藤从枪声中就能判断出东梭庄里的八路军非同寻常,于是下令封锁了东梭庄几个主要的出口,快速收紧包围圈。
在加藤看来,东梭庄里的抗大学员已经插翅难逃,天亮后再发起进攻,消灭他们如探囊取物一般。
学员们都打起背包,做好了突围准备。
到底如何突围,大家吵得不可开交。
周校长跟邱平安等人在二中队队部紧张地研究突围方案,门突然被推开,王天浩愣头愣脑地闯进来,把大家吓了一跳。
王天浩焦急地说:“队长,我知道怎么突围,你们跟我走!”程克一看是王天浩,气愤地说:“王天浩,出去!一点规矩都不懂!”周校长摆手示意程克别冲动,让王天浩把话说完。
王天浩说:“东梭庄北边是悬崖峭壁,敌人在那里的兵力肯定不多。
”周校长疑惑地说:“既然是悬崖峭壁,怎么突围?”王天浩当即蹲下,在泥地上画了一个方位图:“几十米深的悬崖怪石林立,看似无路,但距离地面十几米的峭壁上,有一道自然形成的裂缝,直通谷底。
HOT TOPIC 专题·中国网络影视研究2020年以来,在全行业提质减量的大背景下,《奇门遁甲》(2020)、《目中无人》(2022)、《千里不留行》(2022)等武侠题材网络电影接连上线,以一种崭新的样貌通过电脑、手机等小屏幕重新走近武侠爱好者,给观众带来一种熟悉又陌生的审美体验。
这种“熟悉”来自于传统武侠文化的浸润,而这“陌生”恰恰是武侠题材在网络时代探索新生的最好表征。
武侠题材网络电影既坚守着武侠传统,又专注于其“网感”新生,既保持了类型特色,又致力于不同类型元素的融合再造,以超越视觉奇观的游戏图景,赓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武侠文化在当下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
近年来,网络电影无论是在题材拓展、还是类型创新以及叙事和审美上都呈现出新的发展气象,比如原创作品的数量上升、优质内容增多、题材多元发展、类型融合创新,以及注重主流价值表达等,提质减量成效明显。
这其中,武侠题材网络电影的频繁亮相,引人注目。
以2022年为例,《目中无人》更是赢得了大量武侠爱好者的较大认可,豆瓣评分高达7.1分①。
除《目中无人》外,《青面修罗》《雪山飞狐之塞北宝藏》《千里不留行》等作品的出现,尽管无法满足所有观众的审美需求,但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基于院线电影和剧集市场近年来在武侠题材领域的明显衰落,网络电影领域的《倩女幽魂:人间情》(2020)、《奇门遁甲》等多部武侠题材作品的接连上线,似乎要来一场针对武侠题材的“文艺复兴”,这也成为当下网络电影发展和研究过程中无法忽视的现象。
一、武侠与网络电影何以结缘?那么,网络电影缘何选择武侠题材?一方面,武侠文化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和文化根基。
武侠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以武侠文化为表现核心的武侠小说更具有深厚和广泛的受众基础。
中国传统武侠题材影视剧基本都改编自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是中国武侠文化的影视化呈现,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精神。
以中国香港电影为代表的中国武侠题材影视剧不仅满足了东方观众的武侠想象,而且更以其东方文化气质获得了世界人民的青睐,这也是中国香港武侠电影能够风靡全球、武侠题材影视剧在国内流行多年的社会文化基础。
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一辑(1992年第1辑))三门峡工程决策的探索历程…………………………赵之蔺(1)查勘三门峡坝址纪实…………………………………仝允杲(22)在红旗渠工地上………………………………………郭世杰(29)河南村治学院始末略记………………………………梁仲华(40)梁仲华教授事略………………………………………梁曾相(43)从彰德高中到河南大学………………………………赵以文(47)在河南大学求学时期的回忆…………………………王锡璋(71)解放前河南学校甫迁桂林纪实………………………聂常庆(90)南阳文人熊伯乾………………………………………熊振黄(101)张了且自传 (111)金銮殿上话家常……………………………………张了且(132)回忆新闻工作者刘国明………………………………陈承铮(161)台儿庄前线采访的回忆………………………………李蕤(169)国民党统治时期河南的新闻检查工作………………陈承挣(181)我所经历的新闻检查…………………………………王华农(190)记中州琴社及其他……………………………………杜棣生(194)南阳曲子在舞阳………………………………………周声远(199)井上靖访问上蔡新蔡纪实……………………………尚景熙(207)长寿老人唐道成事迹见闻………马德勋原稿王锡朋整理(213)历尽风霜苦,落叶又归根……………………陈文轩口述刘蓉记录(217)捕雀记…………………………………………王锡朋(223)[质疑·订正·补充]我所知道的齐白石二三事……………………余倜(22 7)《雪苑戆叟忆往》校堪记……………………吕忠爽郑涵(232)附图片:1、梁仲华(一九六四年摄)2、张了且(一九四九年摄)3、仝允杲(一九八O年摄)4、赵之蔺(一九五七年摄)5、王锡璋(一九七九年摄)6、赵以文(一九八八年摄)7、刘国明(一九五二年摄)8、李蕤(一九三六年摄)9、井上靖一九八六年参观蔡国故城尚景熙作讲解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二辑(1992第2辑))山河新貌治淮漫忆……………………………………杨廷富(4)民权治抄记……………………………………李好仁王梦石(21)朝鲜人金秉万在开封……………………………………陈浴春(29)张钫与青年……………………………………孟志昊(32)中原人物德文教授杨丙辰……………………………………张中行(4l)忆杨丙辰博士……………………………………邢汉三(4 5)难忘同侪葛季武……………………………………阎东超(48)内乡县民团创始人朱滨陶生先生…………………………齐惠吾(60)宛西自治中的赵秩岑……………………………………仵仲坚(62)政海波澜汝阳道尹于廷鉴……………………………………于敏梓(67)我与王伯阳等人的交往……………………………………蔡芷生(72)我在郑州绥署政治大队的经历………………………张熙清(100)卫辉华新棉纺织厂创建经过……………………………李磊生(104)卫辉华新纱厂的变迁……………………………………王天奇(111)抗日烽火爱国将领王金铎和暂编二十七师…………………………杨鸿儒(120)缅怀父亲王金锋……………………………………王书林(125)奇袭驻汴日军亲历记……………………………………李勋甫(l30)河南高等检察厅检察长魏缦卿…………………………魏树人(142)艺苑春秋樊粹庭自传 (156)回忆父亲樊粹庭…………………………樊琦(16 5)她眼前有一片光明世界——记豫副演员关灵凤…………陈之华(169)漫话开封师范…………………………尹重生(183)开封师范回忆片断…………………………周声远(191)在鲁苏豫皖边区学院附中…………………………秦可均(195)廉方教学法实验始末…………………………李秉德(20 1)质疑.订正.补充 (215)补白洛阳山陕会馆 (31)洛阳汪精卫铁像 (99)傅作义被困涿州城 (103)吉鸿昌赠友联语 (119)冯王祥雨天讲演 (129)南阳象棋名手陈俊华…………………………(l55)附图片:1、1951年5月,中央治淮慰问团在板桥水库工地授旗(团长为邵力子)(P7)2、1954年水利部长傅作义在南湾水库工地视察(P9)3、民权沙区的农桐间作林网(P26)4、樊粹庭(P156)5、关灵凤演《秦香莲》剧照(P170)6、陈素珍教关灵凤学戏(P181)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三辑(1992第3辑)校园忆往河南大学童年琐忆…………………涂心园4从记忆中追述河南农专…………………黄础青lO河南大学旧事漫录…………………盂志昊13祖父嵇文甫的一生…………………嵇立群29中原人物忆潘复生同志…………………宫振民51忆轴承专家毛萃初…………………阎济民王仁5 7我的者师曾次亮…………………巩守志60进步教授陈仲凡…………………张鸣铎64实验主义教育家李瑞安…………………孙煜70李瑞安老师二三事…………………尚景熙76赵文甫的尊师事迹…………………程安79我任南阳盐务管理分局局长的经历…………………董永昌82在库页岛当劳工的回忆…………………魏书方91泪洒东瀛…………………何中堂94中国医疗队在埃塞俄比亚…………………王建鹤102中州烽烟跟随杨虎城将军在南阳…………………张骏京110段国璋扩编队伍与唐生智豫南反蒋…………………杨诚哉116杨虎城雪夜奔袭唐生智…………………李振西124一O六师在抗战中…………………许永明刘有堂成思溥133回忆一九四九年灵宝起义…………………李文定141社会百态慈禧光绪过中牟…………………刘凤瑞陶本福梁飞149沙河船工号子…………………石金江张伟152杨仪山在宛西乡师…………………田向前156河南自治史略 (159)质疑·订正·补充张钫生平二大快事 (50)河南省高等法院在卢氏 (59)王酉堂创办精忠中学 (63)商城抗日忠烈祠 (148)阿訇马凤岐热心公益 (151)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四辑(1992年第4辑)经济史话豫陕巨商毛虞岑…………………徐滋叔4郑州花行旧闻…………………张炎卿15河南开办直接税的经过…………………袁家奇19解放后河南第一个民办信用社…………………杨达24吴佩孚的戎马生涯…………………李明轩29刘镇华的前半生…………………吴沧洲56中州烽烟督办河南省军务之胡景翼岳维峻…………………齐惠吾68胡景翼之死目击记…………………霍道轩701925年鸡公山会议的前前后后…………………马彦翀7l岳吴信阳之战…………………王锦山77政海波澜统一党共和党在河南…………………陈长河83费边社会主义在中国…………………聂常庆89民盟河南省地下支部建立前后…………………卢治国101南阳的戏曲…………………王兵翔109曹东扶与光化国乐社…………………杜棣生119中原人物晚清进士王肖庭轶事…………………王家璧1 23中州文人三题…………………张中行133乡建派人士王柄程…………………王敏143爱国爱乡的鲁紫铭…………………阎树梅149我的老师涂心园…………………郝育森153郭海长在夏旦大学…………………燕凌宋琤158忆海长…………………郭也土165社会百态袁世凯葬母…………………李相宾170智擒匪首连天生…………………毛汝采176匪首扈全禄杨富落网记…………………辛长山1 81潢川剿匪琐忆…………………王继荣186河南自治史略(续) (190)质疑·订正·补充221钱穆在河南大学 (69)宝鸡申新公司资助河大师生 (118)漯河红十字会救护队 (132)张泊英修建淇县民生渠…………………(l64)嵩县龙驹白麦 (169)卫辉同乐班 (175)磕头牌香烟 (189)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五辑(1993年第1辑)中州烽烟胡憨战争前后的回忆…………………吴沧洲4胡憨战争中的镇嵩军…………………柴化周26刘镇华再起与国民二军在陕灵战役经过…………………李景曾35刘镇华枪毙马文德之我闻…………………陈浴春40于学忠部归编东北军前后…………………张福禄44政海波澜忆南召的抗日联防和现代中学…………………王锡璋48我在西北青年劳动营…………………董万禄60道清铁路的国民党党务活动…………………郭景道70民国年间的河南农村合作事业…………………茅寄生79校园忆往禹州师范学堂与堂长陈嘉桓…………………杨五润89忆洛宁女子学校…………………刘素娥94河南大学在潭头…………………姚惜鸣97南都中学在刘村…………………陈修武119彭和卿与南都中学…………………李耀林131中原人物别廷芳发迹经过…………………江廷俊135何柱国在沈丘…………………徐乃顶李天赐李珍147生物学家张震东…………………邢汉三155记怪诗人徐玉诺…………………张默生159回忆徐玉诺老师…………………司峻172诗人于赓虞在讲台上…………………阎东超176社会百态夷门勾古录…………………陈雨门189南阳旧事…………………刘洁菀193临汝富豪阎家的兴衰…………………尹重生202阎竹麟伏法记…………………何文清218质疑·订正·补充221樊钟秀在临颍 (39)郾城“玨”牌镰刀 (47)考古学家…………………陈子怡(78)史沫特莱到沁阳访问 (134)陶行知教学方法在南阳 (146)洛阳儿童抗建工作队 (158)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六辑(1993年第2辑)忆曹靖华少年曹靖华…………………颉毅4从渔阳里到东方大学…………………张羽8曹靖华在列宁格勒…………………崔永昌17曹靖华在北平东北大学…………………关山复23怀念曹靖华同志…………………刘麟27忆良师曹靖华…………………梅振才32文化天地《豫南日报》始末…………………李觉非王勉之36北新书局潢川总分店…………………朱逢春43教育家李廉方生平述略…………………郭戈4 6校园忆往参加实验“设计教学法”前后…………………辛道祥58忆河南省立小学和廉方教学法…………………许一默74国立第一中学在淅川…………………邢子义8l汲县学校流亡禹县记…………………詹相度86经济史话民国年间河南发行的纸币…………………杨达91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在河南活动片段…………………周声104解放初期的河南交通事业…………………孙卫和107中原人物往事忆述…………………贾心斋116贾心斋在抗日战争中…………………常森任120朱玖莹为官商丘…………………芦广文132别廷芳墓碑与纪念碑…………………陈照运135郭海长二三事…………………梁建堂144兄长般的朋友郭海长…………………冀汸150忆河南省国术人员训练班…………………杨福乾15 7中州烽烟从镇嵩军到十五军…………………谷国泰160抗战中的郑州战役…………………李勋甫177随刘昌义军长转战豫中…………………陈正风1 83先父杨尚武殉国记…………………杨若星208基督教在河南…………………傅良平214质疑订正补充补白徐玉诺保护文物 (22)徐旭生在河大讲学 (26)彭锡田题词论情理 (42)李益三巧对县长 (103)百泉乡师的校徽和校歌 (119)丁氏教育世家 (131)孙殿英在漳河训练班 (156)附图片:1、曹靖华像(P4)2、教育学家李廉方(P46)3、郭海长像(P150)4、刘昌义像(P186)5、杨尚武像(P208)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七辑(1993年第3辑)政海波澜从河南党政训练班到中央政校…………………卞西九4开封训政学院受训前后…………………白文18从定县实验县长到宁都专员…………………霍六丁2 6兼任夏邑县长的回忆…………………涂建堂44在北京西安战犯管理所——兼忆赵子立…………………余倜50汗洒红旗渠…………………郭世杰62中州烽烟北洋陆军第十五混成旅史略…………………袁家奇77吴佩孚洛阳练兵…………………陈绍岳84张自忠练兵…………………张宗衡87我所知道的河南省保安处…………………艾经武9 1我当豫北军事特派员…………………牛平章97张轸部队起义亲历记…………………李学亨107校园忆往省立八中和省立四师的回忆…………………张玉麟119我的三次军校生活…………………邹峵126中原大学在开封…………………曹季彦132中原人物梁建章在南阳 (137)嵖岈山开发记…………………魏朗斋146遗爱在人——怀念父亲魏朗斋…………………魏育遂165魏朗斋与峨蚜山农科职校…………………魏太初1 75怀念魏朗斋…………………吴而182社会百态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毒赌娼…………………史啸岩186日军侵占下开封见闻录…………………郭宣文1 93开封石坊院…………………王然196记黄泛区一次治蝗工作…………………张守先1 98文化天地鲁山琴台…………………晨风204光山花鼓戏…………………裴传厚208开封山陕甘会馆大修记…………………陈晋岭2 13质疑·订正·补充221补白彭禹廷纪念歌 (83)韩建铎带兵援蜀 (86)清末商业重镇荆紫关 (90)赵培义捐资办学 (125)南阳道士姚霭云 (145)徐晴岚在河南点滴 (197)孙毅力的一则题词 (212)附图片:1、霍六丁像(P27)2、魏朗斋像(P147)3、整修后的开封山陕会馆正殿(P215)4、整修后的开封山陕会馆牌坊(P217)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八辑(1993年第4辑)文化天地开封《中国时报》述略(上) …………………阎希同4关于开封《力行日报》…………………老曼34忆《力行日报》…………………张黎至42军统局河南站始末…………………谢梅村50社会百态忆民国三十年河南的一次浩劫…………………杨却俗90关于《河南浩劫》的话…………………杨却俗102故乡孟津杂忆…………………涂心园109洛宁记事…………………周声远120陕西宝鸡县禁烟被难记…………………水玉瑸128校园忆往民国年间洛阳小学教育侧影…………………张玉麟140南阳教育杂忆…………………王兵翔148中原人物刘镇华在南阳…………………水普慈154我所知道的孙连仲…………………宋聿修160浪迹江湖话平生…………………杜畏之180怀念挚友杜畏之…………………魏启民192民国年间的河南省公路局…………………王力仁196战争烟火蒋桂战争时期的冯玉祥…………………黄建平20 6孙传芳与冯玉祥的徐州之战…………………王茂亭2 12重阳店痛歼日军战车记…………………张访朋217质疑.订正.补充 (222)补白周恩来陪送杨虎城过郑州 (33)高镇五智救薄一波 (101)谢宝胜暴行二例 (139)附图片:1、杜畏之像(P181)河南文史资料第四十九辑(1994年第1辑)文化天地开封《中国时报》述略(下) …………………阎希同4《前锋报》漫忆…………………郑克家29我在《行都日报》…………………张黎至35在《河南民国日报》的最后日子里…………………郭也生40抗日烽火我在抗日烽火中的经历…………………李志勤44抗战初期孙殿英部的教导大队…………………张逢溪55灵宝歼灭日军坦克之战…………………张永春59郑州黄河铁路桥长度争论记…………………郝育森63校园忆往任百泉乡师指导主任的回顾…………………李道祥66七七事变前的河南省立百泉乡师…………………刘志读99百泉乡师和河南新垦文艺社…………………乔景楼1 08中原人物我的大伯父袁克定…………………袁家宾122忆廷宝……………………………………陈法青154建筑学家杨廷宝…………………丁洧清174父亲李瑞安的后半生…………………李尊民李尊美李尊一187终生献给医学事业…………………朱德明19 6社会百态忆豫北浚滑汤天门会…………………杨成宪20 2枪会御匪记…………………王景秀214漫话旧商行…………………王鸿魁219质疑·订正·补充223补白镇平县丝绸改良委员会 (34)南阳道士张宗骞 (58)方域废除官轿与酷刑 (153)于右任赐楹联 (201)郑州银行街 (213)附图片:1、郑廷珍像(P45)2、李道祥与夫人刘纫蘅1983年,北京(P67)河南文史资料第五十辑(P1994年1月)经济史话组建烟草托拉斯的回忆…………………王毅之4中国烟草专家组在几内亚…………………张焕章13“七五.八”洪灾中的经历…………………钱美琦22政海波澜闯宛西…………………张西洛36宛西乡村师范实验区…………………江廷俊41南召事件及伏工团宛西“肃共”…………………李品清59南召事件亲历记…………………廖运周90我在南召事件中…………………闵金锡99刺杀沙子云杨挺生经过…………………王廷辅110桑榆岁月忆华年…………………涂心园116抗日烽火中原抗战中的第八十五军炮兵营…………………冯尧和134八支队豫北抗日记…………………王永川14 9抗战诗抄…………………郑平辑录17 3西安事变片断回忆…………………申俊衡179校园忆往北仓日录…………………张嘉谋183宛西乡村师范回忆…………………黄天锡20 5南阳学生流亡记…………………宁长信212质疑·订正·补充(221)补白鲁山豫成卷烟厂 (21)开封的第一条公路 (109)洛阳的为蒋献校祝寿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