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年高三学生冲刺联考(二模)语文
- 格式:docx
- 大小:50.02 KB
- 文档页数:10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项,“这些动物并不理解她的心意”说法不准确,文中并没有出现陶洛丽斯与鸽子的交流。
C项,“一是一对小鸽子夫妻不能理解女主人的善意,表现它们知恩不报”说法错误,那个被称为“浪子”的鸽子可以看作是行文的线索。
E项,主题表述有误。
小说的主题并不是表现只要真心关心别人、关心社会,终能打动世人、让人理解。
而是通过那个被称为“浪子”的鸽子表现追求自由的主题。
(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2)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考生能分析情节的相关知识点,能够准确地划分小说的情节,同时具备相关的解题方法。
小说情节安排上的特点可以从线索、叙述方式,以及情节本身的特点等角度作出分析。
本篇小说以“浪子”的鸽子为线索,采用倒叙等都是思考的要点。
(3)本题考查欣赏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要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以及文中的相关评价入手,而本篇小说中“浪子”这一形象表面写鸽子,实际上是借鸽子写人。
因此对“浪子”的形象进行概括分析时,要往人类社会的角度靠拢,还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文章内容作简单分析。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使用术语,要尽可能使用书面语作答。
(4)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作为开放性的试题,对两种观点可以任意选择其一,即小说的主人公是陶洛丽斯,也可以是“浪子”——鸽子。
阐述理由时要能够准确地把握答题角度。
对人物的探究可以从标题、情节、人物、主题以及写作技巧等角度考虑。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前北大校长傅斯年——大炮、老虎、学者大炮,老虎。
一个学者,有这样两个外号,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傅斯年,早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因主编《新潮》杂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新思想而享有盛誉。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5月4日上午,北京的大学生集会抗议,傅斯年被一致推选为主席。
安徽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答案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安徽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答案,更多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安徽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1.A【解析】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第一段。
文本第一句话“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青铜冶炼工艺后来居上,独领风骚”,而选项A却把青铜冶炼技术说成了冶铁技术,属于张冠李戴,故错。
2.B【解析】文本倒数第三段结尾处,“汉人进而发明了生产类似今日的球墨铸铁的工艺”中有“类似”二字,这说明“球墨铸铁的工艺”是现代工艺,而不是楚人的冶铁工艺。
选项B忽视“类似”一词,似是而非,故错。
3.C【解析】根据第四段可知,铸铁柔化技术是可以增加铁器的强度和韧性,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这一技术还不成熟,因而没有普及和推广。
选项C中说“普遍提高了”农具的寿命,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属无中生有,故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4.C【解析】此题是断句题。
做此题时一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二要注意每句的主语。
此题考查点是“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这三个完整的句子。
这三个句子不能拆开,拆开以后文意不通,故选C项。
5.A【解析】铁钺:在这里代指杀戮。
6.B【解析】“先发制人”的表述不准确,原文没有提及。
7.(1)何尚之少年时行事颇为轻浮,还喜欢赌博,长大之后改变志向走上正道,凭操守为人所称道。
(2)如果遇上汲黯、辛毗(那样的忠臣),(就)一定会(不惜)冒犯龙颜极力劝谏,只是我们这些人碌碌无为,常常心存恭顺静默罢了。
【解析】(1)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轻薄(行事轻浮)、折节(改变平素志行)、蹈道(履行正道)、见称(被动句式)各1分,语意通畅1分。
(2)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值(遇到)、犯颜(冒犯君上或尊长的威严)、切谏(直言极谏)、顺默(顺从其势而沉默不语)各1分,语意通畅1分。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无论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而言,五四运动都是一个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
与此相关联,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近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
其中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是:新文化运动是否真的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应当说,新文化运动的确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一定冲击,但这种冲击究竟是不是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恐怕是一个需要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认真考量的事情。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是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被迫起步的。
对于后起的文化系统而言,这种“外在冲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重要阶段,因为没有这种外在冲击作为解构的力量,要想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构必然困难重重.对中国文化而言,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东西进行揭露批判,可以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系统的重建廓清内涵的空间。
同时,正是通过“外在冲击”,源起于西方的科学、民主等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并没有停留在被动接受外在冲击的阶段,而是在经历冲击的过程中,逐渐开启了通过将现代化内化为现代中国文化生命的基本价值目标,从而实现由“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转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文化运动成为历史性的转折点。
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标志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冲击已深入到精神理念的层面,在形式上可以看作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的解构达到了较为彻底的程度。
正是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而在文化理念层面.由此,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深入到核心层面,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从而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由“破"到“立"的历史分界线.如果说此前主要体现为中国文化逐渐被由外而里不断解构的过程,那么,此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主旋律则是要寻求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者甚至是西化派的共同的理想目标,而马克思主义无疑成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导。
2016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 B(原文说“对汉字的研究,交给了中文系”并没有说中文系继承了对书法史论中审美评判标准的研究。
)2.C(原文借用“我们不应该一直背着传统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来表达有些人的观点,事实是:没有继承到传统,反而徒然背上创新的包袱。
)3.C(因果倒置)4.A(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
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
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
)5.C(《陈情表》是李密向皇帝陈述自己的实情,而非“陈述自己对某事的意见”)6.C(“在崇德三里桥与徐海激战,三战三捷”的不是胡宗宪而是宗礼)7.(1)恰逢苏州、松江巡抚曹邦辅在浒墅歼灭倭寇,赵文华想窃取功劳,没有成功,非常生气,于是进攻、剿灭陶宅的残敌。
(“会”,状语后置,“攘功”,“恨”,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5分)(2)皇帝愤怒,全部撤销俞大猷等将领的职务,严厉责备胡宗宪,让他限期平定倭寇。
(“夺”,“切”,“让”,“克期”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5分)8. ①拟人,词人用“闹”赋予春光以人的性情,写出了春意盎然的生机活力;②比喻,用葡萄的紫绿比喻春水,形象地写出了春水的碧绿、动人;③动静结合,春风、春光、春水、春草为静,子规啼叫是动,动静结合,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5分)9.喜悦—忧愁。
上阕描绘春日冶游图景,女主人陶醉于热闹的春光,写出了她的内心喜悦;下阕女主人,因听到子规的啼叫,联想到自身,于是难以入眠、借酒浇愁,写出了她内心的忧愁。
(6分)10.(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6分)11.(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
(A“这些动物并不理解她的心意”说法不准确;C“一对小鸽子夫妻”,“表现它们知恩不报”说法错误,E主题表述有误)(2)①倒叙,小说先写陶洛丽斯的忧愁,后文才交代她忧愁的原因,即最心爱的动物鸽子在外面流浪不归;②以鸽子为线索。
2016年‚江南十校‛高三冲刺联考(二模)语文试题(考试日期:5月20日上午9:00~11:30)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3~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2题,第Ⅱ卷16~18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陆机《文赋》在总结前人创作经验和个人创作体会的基础上,首次系统而又完整地探讨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
陆机论创作,主要是从物、意、文三者关系入手的。
《文赋序》云:‚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
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文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意‛如何称‚物‛、‚文‛如何逮‚意‛的问题,即构思之意如何正确反映事物,而文辞如何准确表达构思之意。
如何进行艺术构思,是《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
首先,陆机论述了作家在构思前应当具备一些什么条件,才能使艺术构思得以顺利进行。
他着重强调了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积累两方面内容。
《文赋》开篇就提出要‚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3~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2题,第Ⅱ卷16~18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青铜冶炼工艺后来居上,独领风骚。
利用和发展青铜冶铸技术,楚人在春秋晚期就已开始冶炼并使用铁器。
据考古资料,现已出土的东周铁器,大部分都是楚国的,楚人已经初步掌握了块炼渗碳钢和铸铁柔化等工艺。
历秦入汉,冶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当年楚国著名的冶铁基地宛(汉为南阳郡,即今河南南阳),成为西汉最大的铁器冶炼和生产基地之一。
1959年——1960年,在南阳汉代冶炼遗址的三千平方米发掘区内,发现了熔铁炉七座、炒钢炉数座。
考察表明,这一遗址既铸造铁器,又用生铁炒钢并锻制器具,使用时期由两汉延续到东汉晚期。
故楚之地彭城(今江苏徐州),也是西汉铁官监守的铁器产地。
楚国传统的冶铁技术,乃随着西汉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朝廷的重视而得以普及和提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06|{2Z x x x x A ∈>+--=,}3,2,1{=B ,则=B A ( )A .}1,0,1,2{--B .}3,2,1{C .}1,0{D .}1{ 【答案】D考点:1、集合的表示;2、集合的交集.2.复数i iz 215+-=的虚部为( ) A .511 B .i 511 C .511-D .i 511-【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i iz 215+-=()()()()51271112125i i i i i ---==+-,所以复数i i z 215+-=的虚部为511-,故选C.考点:1、复数的概念;2、复数的运算.3.已知}{n a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7612a S =+)(,则=3a ( )A .1B .2C .3D .4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因为}{n a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若7612a S =+)( 所以()6161112222,112a a a -⨯+=⨯=-,=3a 2124⨯=,故选D.考点: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4.已知命题p :R ∈∃α,使得3cos 2sin =+αα;命题q :x x x sin ),2,0(>∈∀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为真B .q ⌝为假C .q p ∧为真D .q p ∨为假 【答案】B考点:1、真值表的应用;2、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及导数的几何意义.5.已知x ,y 满足不等式组4335251x y x y x -≤-⎧⎪+≤⎨⎪≥⎩,则函数2z x y =+的最小值是( )A .3B .132C .12D .23试题分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如图所示.把2z x y =+变形为2y x z =-+.平移2y x =-由图可以看出,当直线2z x y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B 时,截距z 最小.解方程组1430x x y =⎧⎨-+=⎩,得B 点坐标为()1,1;所以min 2113z =⨯+=.故应选A .考点: 1、可行域的画法;2、最优解的求法.【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中可行域的画法及利用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属简单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是“一画、二移、三求”:(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就是最优解);(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6.若新高考方案正式实施,甲,乙两名同学要从政治,历史,物理,化学四门功课中分别选取两门功课学习,则他们选择的两门功课都不相同的概率为( ) A .61 B .31 C .21D .32 【答案】A考点:1、组合数的应用;2、古典概型概率公式.7.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π32080-B .π32080+ C .π)4292(112-+ D .π29211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边长为4,高为5的正四棱柱,挖去一个底面半径为2,高为5的圆锥的组合体,其表面及是正四棱柱的全面积减去圆锥的底面积再加上圆锥的侧面积:1124π+-= π)4292(112-+,故选C.考点:1、三视图的应用;2、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及组合体的表面积.8.已知边长为2的等边ABC ∆,其中点G Q P ,,分别是边CA BC AB ,,上的三点,且CA CG BC BQ AB AP 41,31,21===,则=⋅( )A .125B .127C .43D .1211【答案】B考点:1、向量运算的三角形法则;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9.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x f y =,对于R x ∈∀都有)1()1(x f x f -=+,当01<≤-x 时, )(log )(2x x f -=,则函数2)()(-=x f x g 在)8,0(内所有的零点之和为( )A .6B .8C .10D .1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函数2)()(-=x f x g 在)8,0(内所有的零点之和,就是()2f x =在)8,0(内所有的根之和,也就是(),2y f x y ==交点横坐标之和,画出(),2y f x y ==函数图象,如图,由图知12342,10x x x x +=+=,所以,123412x x x x +++=,故选D.x考点:1、函数零点与函数图象交点之间的关系;2、数形结合思想. 10.如果函数x y ωsin 21=在区间]12,8[ππ-上单调递减,那么ω的取值范围为( ) A .)0,6[- B .)0,4[- C .]4,0(D .]6,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1ω=时,1sin 2y x =在,22ππ⎡⎤-⎢⎥⎣⎦上单调递增,所以可以排除C 、D ;6ω=-时,()11sin 6sin 622y x x =-=-在,812ππ⎡⎤--⎢⎥⎣⎦上单调递减,在,1212ππ⎡⎤-⎢⎥⎣⎦上单调递增,因此可排除选项A ,故选B.考点:1、三角函数的单调性;2、选择题的特殊值法.11.抛物线x y 42=的准线与x 轴相交于点P ,过点P 作斜率)0(>k k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B A ,两点, F 为抛物线的焦点,若||3||FB FA =,则直线AB 的斜率=k ( )A .33 B .23 C .332D .32【答案】B考点:1、抛物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2、韦达定理的应用.【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以及韦达定理的应用,属于难题.与焦点、准线有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与拋物线的定义有关,解决这类问题一定要注意点到点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转化:(1)将抛线上的点到准线距转化为该点到焦点的距离;(2)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使问题得到解决,本题A B 、到焦点F 的距离就是转化为到焦点距离求解的. 12.已知函数⎩⎨⎧≤-->-+=0,10),1(log 3)(22x x x x x x f 若5)(=a f ,则a 的取值集合为( )A .}5,3,2{-B .}3,2{-C .}5,2{-D .}5,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22422215,33log 24,53log 25f f f -=---+==+==+=,排除A 、B 、D,()5f a ∴=的集合为{}2,5-,故选C. 考点:1、分段函数的解析式;2、特殊值法解选择题.【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抛分段函数的解析式、特殊值法解选择题,属于难题.特殊值法解答选择题是高中数学一种常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种方法即可以提高做题速度和效率,又能提高准确性,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下列题型:(1)求值问题(可将选项逐个验证);(2)求范围问题(可在选项中取特殊值,逐一排除);(3)求方程、求通项、求前n 项和公式问题等等.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满分20分.)13.已知函数2)(3+-=x x x f ,则)(x f 在]1,0[上的最小值为 .【答案】9322-考点:1、利用导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14.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结果是 .【答案】0 【解析】试题分析:该程序框图运行结果是数列cos6n n a π=的前2016项的和,根据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及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可得,该数列每相邻12和为0,而201616812=⨯,所以,其和为16800⨯=,故答案为0.考点:1、程序框图及循环结构;2、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及三角函数的周期性.15.在数列}{n a 中,)2(322,1111≥+=-=-n a a a n n ,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n S 的最小值为 . 【答案】46-考点:1、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最值.【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前n 项和的最值,属于难题..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小值的方法通常有两种:①将前n 项和表示成关于n 的二次函数,n S 2An Bn =+,当2B n A =-时有最小值(若2B n A=-不是整数,n 等于离它较近的一个或两个整数时n S 最小);②可根据0n a ≤且10n a +≥确定n S 最小时的n 值.16.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其左,右焦点分别为21,F F ,若以右焦点)0)(0,(2>c c F 为圆心作半径为c 的圆与双曲线的右支的一个交点为M ,且直线M F 1恰好与圆相切,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答案】13+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右焦点)0)(0,(2>c c F 为圆心作半径为c 的圆与双曲线的右支的一个交点为M ,且直线M F 1恰好与圆相切,所以122,MF MF MF c ⊥=,由勾股定理得1MF =,由双曲线定义知122MF MF a -=c -,离心率1c e a ===,故答案为13+.考点:1、双曲线的定义;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离心率.【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离心率,属于难题 . 离心率的求解在圆锥曲线的考查中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一般求离心率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直接求出,a c ,从而求出e ;②构造,a c 的齐次式,求出e ;③采用离心率的定义以及圆锥曲线的定义来求解;④根据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求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在ABC ∆中,内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已知1cos )sin 3(cos 2cos 22=++C B B A. (1)求角C 的大小;(2)若32=c ,且ABC ∆的面积为3,求b a ,的值. 【答案】(1)32π=C ;(2)2,2==b a .考点:1、余弦的二倍角公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两角和的余弦公式,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18. 某数学老师对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各抽取30名学生进行测试,分数分布如下表: (1)若成绩120分以上(含120分)为优秀,求从乙班参加测试的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学生中,随机任取2名学生,恰有1人为优秀的概率;(2)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则犯错概率小于0.1的前提下,是否有足够的把握认为学生的数学成绩优秀与否和班级有关?参考公式:))()()(()(22d b c a d c b a bc ad n K ++++-=,其中d c b a n +++=.下面的临界值供参考:【答案】(1)35;(2)在犯错概率小于0.1的前提下,没有足够的把握认为学生的数学成绩优秀与否和班级有关.【解析】试题分析:(1)例举出乙班参加测试的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中,随机任取2名学生的基本事件,共15个,恰有1人为优秀的事件共有9个,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求解;(2)先列出列联表,然后直接利用公式, 2()()()()()n ac bd a b c d a c b d -++++,然后对照所给数据即可.考点:1、古典概型概率公式;2、独立性检验.19.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已知菱形ABCD 和直角梯形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其中FAC ∠为直角,60=∠ABC ,AC EF //,3,121===FA AB EF . (1)求证:⊥DE 平面BEF ; (2)求多面体ABCDEF 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3.(2)解:由(1)知,⊥BD 平面A C,所以33]3)21(21[312=⨯⨯+⨯⨯=+=--A C E FD AC EF B A B C D E F V V V .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2、棱锥的体积公式.20.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22,1(),3,2(),0,1(C B A -,且定点)1,1(P . (1)求ABC ∆的外接圆的标准方程;(2)若过定点P 的直线与ABC ∆的外接圆交于F E ,两点,求弦EF 中点的轨迹方程.【答案】(1)9)2(22=+-y x ;(2)21)21()23(22=-+-y x .考点:1、定义法求圆方程;2、直接法求圆的方程.【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外接圆的方程和性质、动点的轨迹方程向量垂直的性质,属于难题.求圆的方程常见思路与方法有: ①直接设出动点坐标(),x y ,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 y 的方程即可;②根据几何意义直接找到圆心坐标和半径,写出方程;③待定系数法,可以根据题意设出圆的标准方程或一般式方程,再根据所给条件求出参数即可.本题是利用方法①②解答的. 21.已知函数x a ax xbx f ln )1()(++-=,R a ∈,且)(x f y =在1=x 处的切线垂直于y 轴. (1)若1-=a ,求)(x f y =在21=x 处的切线方程;(2)讨论)(x f 在),0(+∞上的单调性.【答案】(1)43+-=x y ;(2)当0=a 时,)(x f 在]1,0(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当0<a 时, )(x f 在]1,0(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当10<<a 时,)(x f 在)1,1(a 内单调递增,在]1,0(和),1[+∞a上单调递减;当1=a 时,)(x f 在),0(+∞上单调递减,当1>a 时,)(x f 在)1,1(a 内单调递增,在]1,0(a和),1[+∞上单调递减.考点:1、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属于难题. 利用导数求曲线切线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求出()y f x =在0x x =处的导数,即()y f x =在点P 00(,())x f x 出的切线斜率(当曲线()y f x =在P 处的切线与y 轴平行时,在0x x =处导数不存在,切线方程为0x x =);(2)由点斜式求得切线方程'00()()y y f x x x -=∙-.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解答时请写清题号.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所示,在ABC ∆中,CD 是ACB ∠的角平分线,ACD ∆的外接圆交BC 于E 点. (1)证明:BDADBC AC =; (2)若AC BD AD ==2,求ECBE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35. 考点:1、相识三角形的应用;2、圆的割线定理.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 为极点,C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θρsin 52=,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y t x 225223(t 为参数). (1)写出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2)若点)5,3(P ,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N M ,两点,求||||PN PM +的值. 【答案】(1)05222=-+y y x ,053=--+y x ;(2)考点:1、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及韦达定理;2、极坐标方程化直角坐标方程及直线参数的几何意义.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23||212|)(-++=x a x x f . (1)当1-=a 时,解不等式x x f 3)(≤;(2)当2=a 时,若关于x 的不等式|1|1)(2b x f -<+的解集为空集,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答案】(1)4121-<≤-x ;(2)]9,7[-.考点:1、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2、不等式有解问题.。
安徽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墨水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艺术史研究究竟应该“向内”回归本体,还是应该“向外”继续扩展?我认为,艺术史研究需要一种“向外”的有效跨界。
跨界不仅是艺术史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这一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所趋。
当下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跨界,而是如何避免短期功利主义的无效跨界,实现长期互惠互利的有效跨界,进而实现艺术史与更多样学科、更多元文化、更多媒介资源的共创共生。
实际上,“向外”跨界与“向内”关注艺术作品本体,两种方法并不是对立的。
“向内”的所谓不跨界,在实质上往往以某种对本真性的坚守构筑了有效跨界的基石,这有效的“守旧”可能比无效的“创新”更有助于实现真正跨界。
与古为新,本就是从时空跨界中汲取传统文化资源,天然就是推进跨界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此,“向内”也可以是实现“向外”的一种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我在这里说的跨界指有效跨界,它与无效跨界不同。
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在学科建设中,要么将艺术现象和历史事实简单嫁接,要么视艺术作品为已知历史叙事可有可无的点缀,要么以模式化的研究方法肢解艺术的魅力,既对探究艺术和历史新知无所助益,也不利于研发适配于艺术史学科的有效方法论。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语文冲刺联考(二模)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的条形码中座位号与本人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考场/座位号、姓名、班级。
2.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请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
它凭借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精确地反映了人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
它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
作家文学也大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是生活的反映并对生活起着一定的反作用。
但是在这一方面,民间文学却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由于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人数众多且生活在底层,他们比作家能够更广泛、更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生活。
它的社会功用,也和作家文学颇有不同的地方。
它更紧紧地黏贴着生活,比如不少劳动歌,就是人们在各种劳动进行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
此外,还有一些作品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下层民众的生活原型和精神状态,如《周南•硕鼠《古诗十九首》等。
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对当代考证历史事实、还原历史真实画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
我国的民间文学除了反映中国的历史之外,还兼容了世界文化。
民间文学的某些体裁在国外,甚至在地理上相隔比较遥远的地区之间也有所交波。
2016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的相应位置。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的当代文化功能术观点是不断变化的,但中国文字的传承是恒久的,它涉及到我们文明的存废。
尤其在今天,因为书法已经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对书法产生误解。
这种误解,首先就体现在对“书法”的理解上,过去古人学习书法是“认”、“念”、“写”三位一体,现在这三个部分在书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认,对汉字的研究,交给了中文系;念,交给了表演系;写,则交给了美术系。
中国书法首先是文字,然后才是艺术,如果把文字的内涵都剥掉了,就剩下一个艺术的壳,那就实之不存了。
文化是民族的根,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是它的根。
没有文字,哪来的诗歌、历史和哲学?中国书法向来不缺少审美依据,博大精深的书法史论,有延续两千年的完整、缜密的评判标准。
如果汉字的书写内涵都被剥离出去了,成了纯艺术,那就必然导致已延续了数千年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汉字的消亡,中华文明的繁衍就会遇到问题。
由此而言,对传统书法的传承,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文化安全问题。
当代书法是建立在当代美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尝试,也是东西方艺术相互碰撞的结果。
现代社会大不一样,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人们对字的要求大大降低。
真正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
眼下人们基本上连硬笔字都很少写了,更不用说练书法,我们通过键盘,就可以“敲”出文字。
在当代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文字”两者间的关系呢?显然,既不能以中国传统文字的观念完全覆盖纯艺术的观念,也不能完全用艺术的观念来覆盖我们文字的传承。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不应该一直背着传统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这观点没错,但当下的现实恰恰在于我们还没有继承到传统,反而徒然背上创新的包袱。
2016年“江南十校”高三冲刺联考(二模)语文一、现代文阅读陆机《文赋》在总结前人创作经验和个人创作体会的基础上,首次系统而又完整地探讨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
陆机论创作,主要是从物、意、文三者关系入手的。
《文赋序》云:‚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
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文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意‛如何称‚物‛、‚文‛如何逮‚意‛的问题,即构思之意如何正确反映事物,而文辞如何准确表达构思之意。
如何进行艺术构思,是《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
首先,陆机论述了作家在构思前应当具备一些什么条件,才能使艺术构思得以顺利进行。
他着重强调了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积累两方面内容。
《文赋》开篇就提出要‚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即首先要深刻地观察万物以引起文思的萌发,又要钻研古籍以培养高洁的心情和从中汲取丰富的词藻。
陆机这里着重讲的是书本知识,而没有涉及到从现实生活中丰富知识的问题,但是书本知识和前人创作经验是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
有了这两方面的准备之后,构思活动就能够顺利展开。
《文赋》对艺术想象特征的认识与描述,是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艺术想象作为观念形态的活动,反映了心理的自由性。
在描述艺术想象开展情况时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里涉及到了从想象活动开始到艺术形象的构成,当作家进入了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后,就能‚收视反听,耽思旁讯‛,一心一意开始构思活动,首先要进行丰富的艺术想象,它具有超越时空局限的无限性和广阔性。
而在艺术想象的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始终是与现实中的客观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感情的逐渐鲜明与艺术形象的逐渐构成,是同步进行的。
当作家专心致志凝神之际,古今之事、四海之景,全都显现在头脑中。
这就揭示了艺术想象超越现实,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创作主体于须臾之际、于渺小空间而能化身万千,深进万物内心融造一个崭新的形象,领悟其生命内涵与幽微哲理。
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陆机十分强调灵感的作用,他称之为‚应感之会‛,他认为文思之通或塞决定于灵感之有无。
但灵感的来去是非常微妙的,‚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藏若景灭,行犹响起。
‛他重视灵感现象,对它作了如实的描绘,而深感难以把握,这已经是对文学理论的一大贡献。
艺术构思不仅是结合物象来进行想象,《文赋》中还接触到艺术构思的另一重要特点:‚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艺术构思是完成艺术创造的重要手段。
文学艺术的创造性,既不是对抽象理论作逻辑上的安排,也不是对现存材料作技术上的组织。
它是从无到有进行创造,通过虚构来实现艺术创造。
宗白华先生说得好:从汉末到六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艺术构思是进入艺术天国的桥梁,也是打开艺术宝库的钥匙。
刘勰的艺术构思论比之陆机更为详细和系统化了。
(节选自《从<文赋>到<神思>》,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总结前人创作经验和个人创作体会的基础上,陆机完成了《文赋》的创作。
B.陆机从物、意、文三者关系入手,首次系统而又完整地探讨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目的。
C.《文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构思之意如何正确反映事物,而文辞如何准确表达构思之意。
D.《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进行艺术构思,陆机首先论述了作家中构思前应当具备一些什么条件,才能使艺术构思得以顺利进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赋》认为深刻地观察万物以引起文思的萌发与钻研古籍以培养高洁的心情和从中汲取丰富的词藻应该并重。
B.《文赋》着重讲的是从书本以及现实生活中获得丰富知识的问题,认为书本知识和前人创作经验是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
C.艺术想象作为观念的活动,反映了心理的自由性,《文赋》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就是对艺术想象特征的认识与描述。
D.《文赋》以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描述了艺术想象开展情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家中进入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并完成知识学问的积累后,就能“收视反听,耽思旁讯”,一心一意开始构思活动。
B.作家的思维活动在艺术想象过程中,始终是与现实中的客观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感情的逐渐鲜明与艺术形象的逐渐构成,是同步进行的。
C.陆机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十分强调灵感的作用,其称之为“应感之会”,他认为文思之通或塞决定于灵感之有无。
D.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是从汉末到六朝时期。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警悟爱文义,而性轻易,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
尝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
‛灵运,玄之孙也,性褊傲,不遵法度,朝廷但以文义处之,不以为有实用。
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愤邑。
延之,含之曾孙也,嗜酒放纵。
徐羡之等恶义真与灵运等游,义真故吏范晏从容戒之,义真曰:‚灵运空疏,延之隘薄,魏文帝所谓‘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者也;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耳。
‛于是羡之等以为运、延之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出灵运为永嘉太守,延之为始安太守。
义真至历阳,多所求索,执政每裁量不尽与。
义真深怨之,数有不平之言,又表求还都。
咨议参军庐江何尚之屡谏,不听。
时羡之等已密谋废帝,而次立者应在义真;乃因义真与帝有隙,先奏列其罪恶,废为庶人,徙新安郡。
前吉阳令堂邑张约之上疏曰:‚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至于天姿夙成,实有卓然之美,宜在容养,录善掩瑕,训尽义方,进退以渐。
今猥加剥辱,幽徙远郡,上伤陛下常棣之笃,下令远近然失图。
臣伏思大宋开基造次,根条未繁,宜广树藩戚,敦睦以道。
人谁无过,贵能自新;以武皇之爱子,陛下之懿弟,岂可以其一眚,长致沦弃哉!‛书奏,以约之为梁州府参军,寻杀之。
徐羡之等以南兖州刺史檀道济先朝旧将,威服殿省,且有兵众,乃召道济及江州刺史王弘入朝;五月,皆至建康,以废立之谋告之。
时帝于华林园为列肆,亲自沽卖;又与左右引船为乐,夕,游天渊池,即龙舟而寝。
乙酉诘旦,道济引兵居前,羡之等继其后,入自云龙门;安泰等先诫宿卫,莫有御者。
帝未兴,军士进杀二侍者,伤帝指,扶出东阁,收玺绶,群臣拜辞,卫送故太子宫。
(节选自《资治通鉴·宋记》)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警悟爱文义,而性轻易轻易:平易近人B.朝廷但以文义处之但:只C.非毁执政非毁:诽谤D.以约之为梁州府参军,寻杀之寻:不久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 B.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 C.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 D.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聪睿敏捷,喜爱文学,常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以及慧琳道人等情投意合,过从甚密。
B.徐羡之等对刘义真与谢灵运的交游,十分厌恶,徐羡之等认为谢灵运、颜延之挑拨是非,离间亲王与朝廷的关系。
C.咨议参军庐江人何尚之多次进言劝阻刘义真,刘义真拒不接受。
此时,徐羡之等已经在密谋划策废黜少帝。
D.刘义真还没有起床,军士已经闯入,杀掉他的两个侍从,砍伤他的手指,将他扶持出东阁,收缴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
文武百官向他叩拜辞行,由军士把他送回他的故居太子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真至历阳,多所求索,执政每裁量不尽与。
义真深怨之,数有不平之言,又表求还都。
(2)乙酉诘旦,道济引兵居前,羡之等继其后,入自云龙门;安泰等先诫宿卫,莫有御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鹤冲天杜安世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
台榭绿阴浓,薰风细。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恰是逍遥际。
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
窗外数修篁,寒相倚。
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
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8.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对情感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9.词的下片重在写人,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词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两句以对比手法说明学与思的关系。
(2)白居易《琵琶行》中表现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的诗句是:“,”。
(3)刘禹锡《陋室铭》中“,”两句表现隐居生活没有繁杂的世俗事物干扰,清静悠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喜鹰黄孟文太阳中西边两座山之间的凹处。
天气旱热。
四周云霞血红。
盘旋于低空,我睁大眼睛俯视着不远处的一个形同废墟的村落。
翅膀稍一挥动,激起一阵劲风,相信不会输给一架快要着陆的微型军用直升机。
感谢上苍,让我出生在非洲的土地上。
这里的人比先进地区的老鼠还要卑贱。
天天有人在内战弹雨中身亡,不然就是饥饿而死。
每天我都吃肉吃得不亦乐乎,养得身强体壮,哪里要像穷人那样为生活为儿女而疲于奔命呢?看!那里有个黧黑的小女孩!她枯瘠的右手握着一个小铁罐,在地上小洞中汲取污水。
整十岁的人了还赤身露体,比飞禽更不知耻--飞禽还有遮羞的羽毛!望着小女孩那摇摇欲坠的身躯,那呆滞的眼神,经验告诉我,机会来了,今晚肯定又有盛餐。
孩童的身躯虽然也一样是皮包骨,但是吃起来毕竟鲜嫩一些呀!日落鹰翔霞满天……小女孩仰颈喝下那仅存的几滴水,咂咂嘴,蹒跚地退到近旁的一个垃圾堆,用瘦手挖掘着,颤颤然。
真是笨蛋,垃圾堆里除了一些被我们吃剩的残肢断骸以外,还会有什么可以下肚的东西呢?这个小女孩我早已把她盯紧了。
我最憎恨的就是她那个小个子的黑妈妈。
他们一家七口,有五口都先后饿死了,都被我们啄入腹中了。
黑妈妈特别疼爱这个小女儿,每次觅得些残羹,就全部让给女儿‚虎咽‛,宁可自己饿昏。
更可恶的是,她整日把女儿牢牢护卫着,我每次想要偷袭都无从下手,只好知难而退。
可是,现在好啦,再也没有人可以保护你了,看你这个小鬼还能躲到什么地方去?黑妈妈昨天饿死了,就在这堆垃圾旁。
临死时还紧抱住女儿不放,深怕她被我的鹰兄弟们攫去。
我抿喙暗笑。
自己是泥菩萨过江,还要掩护女儿?我当然还是优先啄吃黑妈妈啦。
死尸如果不趁早吃,很快就会腐烂掉,白白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