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ISDN交换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832.52 KB
- 文档页数:60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一、交换原理的概述交换原理是指在通信网络中,通过一种机制将信息从一个通信线路传输到另一个通信线路的过程。
它是实现通信网络中信息传输的核心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交换原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二、交换原理的分类1. 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指在通信网络中,通过建立一条物理连接来传输信息。
这种方式需要预先分配资源,并且在整个通话期间占用这些资源。
常见的电路交换技术包括电话系统中使用的电路交换和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系统中使用的电路交换。
2. 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指在通信网络中,将数据分割成多个报文进行传输,并且每个报文都带有目标地址和源地址等信息。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但需要额外的控制信息来管理数据包。
3.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指将数据分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并且每个数据包都带有目标地址和源地址等信息。
这种方式具有灵活性、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计算机网络中。
三、现代分组交换技术1. 数据包交换数据包交换是指将数据分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并且每个数据包都带有目标地址和源地址等信息。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2. 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分组交换的网络设备。
它可以根据目标地址将数据包发送到正确的目标设备,并且可以根据网络拓扑和负载情况来选择最佳路径。
3. 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局域网内部通信的网络设备。
它可以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包发送到正确的目标设备,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和过滤等技术来保证局域网内部的安全性。
4. VLAN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虚拟局域网技术,它可以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成多个逻辑上独立的子网。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管理和安全性。
5. QoSQoS(Quality of Service)是一种服务质量保证技术,它可以根据不同应用程序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先级调度,从而保证关键业务在网络拥塞时能够得到优先处理。
程控交换技术课后答案【篇一:程控交换技术习题】号的数字化的过程中,取样频率f必须满足条件。
4. cc08数字交换机主要由、、三大模块构成。
5. 按照信令的工作范围来划分,信令可分为和。
6. 电话交换的基本任务就是按主叫用户的要求,,并在话终时。
7. 按交换网络接续方式,程控交换机可分为和两种方式。
8. 列出你所知道的几种程控交换机的新服务性能,如、、等。
9. 铃流及信号音是交换机向用户设备发出的振铃信号或在话机受话器中可以听到的声音信12. 双音频号码的组成为和各四种频率,每组四种频率各取一种组合而成。
13. 按照信令的传送信道划分,信令可分为信令和信令。
14. 模拟用户接口又称接口。
15. 数字用户接口又称接口。
16. 数字中继接口又称接口。
17. 模拟用户模块是连接____和____的接口。
18. 数字中继模块是连接____和____的接口。
19. 局间信令是之间传送的信令。
20. 用户信令是之间传送的信令。
21. 我国n0.7信令网的结构由三级组成。
分别是:、、。
22. 我国信令点编码为位。
23. 接地电阻越越好。
24. 交换的通信方式是指任何一个用户都能与他所指定的进行信息交流。
25. 程控时分数字交换机交换的信号是。
26. t接线器的功能是完成,读出控制方式的t接线器,其话音存储器的工作方式29. 呼损率就是交换设备未能完成的电话呼叫数量和_______的比值。
31. 输入工作方式的t接线器的话音存储器是按_______读出方式工作的。
32. 信令系统主要用来在____和___之间、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传达有关的控制信息。
33. 模拟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
34. cc08交换机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为_______。
35. no.7信令网的工作方式,根据通话电路和信号链路的关系, 一般可分为工37. dbm的含义是取______作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功率电平。
isdn的基本结构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集成服务数字网络)是一种用于传输语音、数据和视频的数字通信网络。
它是一种基于电信技术的广域网(WAN)标准,提供了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和增强的功能。
ISDN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 Equipment,UTE)、数字交换机(Digital Switching Network,DSN)和传输介质(Transmission Medium)。
用户终端设备是ISDN网络与用户之间的接口设备,负责实现用户与网络之间的连接和通信功能。
用户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等各种终端设备,它们通过ISDN接口与数字交换机相连。
用户终端设备提供了数字信号的编码和解码功能,以及数据的传输和接收功能。
数字交换机是ISDN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实现用户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数字交换机通过ISDN接口与用户终端设备相连,同时也与其他数字交换机相连,通过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
数字交换机具有高性能的交换和路由功能,可以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的传输和交换,并提供了一系列增强功能,如呼叫转移、呼叫等待和呼叫保持等。
传输介质是ISDN网络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介质。
传输介质可以是电缆、光纤、微波或卫星等,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不同的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从一个用户终端设备传输到另一个用户终端设备,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高质量的通信。
在ISDN网络中,数据传输采用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和传输,相比传统的模拟信号,具有更高的传输质量和更低的误码率。
ISDN网络支持多种业务,如电话通信、传真通信、数据传输和视频会议等,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通信需求。
ISDN的基本结构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简单描述:首先,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设备拨号或发送呼叫请求,请求与目标用户建立通信连接;然后,用户终端设备将呼叫请求发送到数字交换机;数字交换机根据呼叫请求的目标地址,找到目标用户并建立通信连接;最后,用户之间可以进行语音通话、传真传输、数据交换或视频会议等通信活动。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标准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教学时数:40H学历层次:高职课程代码:9040313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学分数: 2.0适用专业:通信技术制订人:李志敏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课程性质:《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技术课程。
课程任务:本专业以培养从事“通信网络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通信网络设备维护工程师”、“移动通信优化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兼顾“通信网络产品的售前”,“通信产品销售”、“通信网络管理技术人员”、“网络工程师”等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此目标,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交换系统原理和技术的同时,了解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为从事软交换、IMS等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与电话网接口的开发、使用与维护打下必要的基础。
以及在理解和掌握现代交换技术中涉及的呼叫处理原理与信令系统的基础上处理在移动通信系统维护与优化过程碰到的疑难问题利用现代交换技术解决。
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处地位: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各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要求之上(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原理、通信传输技术等专业课程),针对专业人才从事移动通信工程工作中所涉及的基本移动通信知识、工作技能与要求所开设的专业技术课程。
2.设计思路(1)内容设计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掌握移动通信工程中所涉及的现代交换技术,一部分涉及软交换、IMS与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与电话网接口的开发、使用与维护。
另外一部分涉及移动通信系统维护与优化过程碰到的疑难问题利用现代交换技术解决。
第一部分以现代交换技术的原理与技术为主讲解。
第二部分以现代交换技术原理与技术基础解决移动通信系统项目的实际问题。
在各个项目中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知识展开多媒体教学,以实际项目工作对人员的团队、独立工作能力及本课程之外的知识能力(如作图能力、文档处理能力等)的基本要求展开实训教学。
(2)教学设计该课程是学生在基本完成了所有通信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条件下展开,此时近似于工作环境,所以本课程尽量模拟工程工作中常见的培训方式进行,教学场所以多媒体教室与实训室作为主,在多媒体教室用培训的方式进行主要知识点的讲授,将各个知识点以项目形式组织,各个项目交叉包含本课程所有知识点,使学生能掌握完成各个项目的知识、工作流程等内容,在实训室验证各个项目,以移动通信系统工程中进行的各个项目为例要求学生以小团队的方式完成各个项目。
5. 9《现代交换技术》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现代交换技术(Modern Switching Technology) 课程号(代码):30333330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总学时:48 实验学时:4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下述内容:(1)交换在通信网的地位和作用(2)各种交换方式(3)交换技术的发展2、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熟悉下述内容:(1)数字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2)电话通信网(3)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4)ISDN的基本概念(5)ATM交换的基本原理(6)IP交换的基本概念3、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下述内容:(1)交换单元的构成(2)各种交换网络(3)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4)No. 7信令系统(5)ATM交换技术三、教学内容:1交换概论(4学时)1.1交换的引入1.2各种交换方式1. 3,交换系统1. 4.以交换为核心的通信网 2交换网络(6学时)2.1交换单元2.2交换网络3数字程控电话交换与电话通信网(6学时)3.1概述3.2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3. 3接口设备3. 4话路建立3. 5控制子系统3.6程控交换软件技术3. 7电话通信网4信令系统(4学时)4.1信令系统概述4. 2 7号信令系统4. 3 7号信令网5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6学时)5.1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和发展5. 2.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5. 3.分组交换协议——Xo 25协议5, 4.分组交换机5. 5分组交换网5.6帧中继技术6ISDN交换与综合业务数字网(4学时)6. 1 ISDN技术的发展6. 2 ISDN的基本概念6. 3 ISDN交换技术6.4综合业务数字网7ATM交换技术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6学时)7. 1 ATM交换技术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产生和发展7. 2 ATM基本原理7. 3 ATM交换技术7.4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8IP交换技术(6学时)8.1概述8. 2 IP交换8.3标签交换8.4多协议标记交换9交换新技术(2学时)9.1软交换技术9.2光交换技术四、教材:《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佳丽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五、主要参考资料:《现代电信交换》,陈锡生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现代交换原理》,金蕙文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现代交换技术》,张继荣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 月第一版六、成绩评定:期末70%,平时:习题10%;出勤10%,实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