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检测与评估: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 第一讲 等高线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742.00 KB
- 文档页数:6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夯基提能作业本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夯基提能作业本)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夯基提能作业本的全部内容。
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基础题组读“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7北京西城期末)图示地区()A。
总体地势南高北低B.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C.最低处海拔不足900米D。
河流两岸的坡度平缓2。
(2017北京西城期末)图中瀑布( )A.落差最大可达80米以上B.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密切相关C。
在甲处观赏有“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效果D。
为保证水量稳定需上游水库在夏季放水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
(2018北京密云阶段测试)图中最大高差约为 ( )A。
78米 B.88米C。
98米 D.278米4。
(2018北京密云阶段测试)操控漂流一般在水流较急、较深的高山河谷中进行,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为 ( )A。
① B.② C.③ D.④5.(2016北京海淀期中)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读甲村和丙村所处的地形部位,并判断在丙村是否可以直接看到乙村。
(6分)(2)量算图中甲村到乙村的直线距离,说出从甲村开车沿公路驶向乙村的大致方向.(6分) (3)图中公路线路比较曲折,试分析其选线的原因。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1讲地球、地图和等高线【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在学习地理中,一般我们认为地球为正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经纬线和经纬度1、经纬线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除极点外)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1、经纬度特殊经纬度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南北极圈(66.5°)、30°和60°、两极(90°)本初子午线0°、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180°经线划分界线0°——30°N(S)为低纬度30°——60° 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
三、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如1:500指图上1㎝代表实际500㎝)。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第一讲等高线图与地理信息技术[保B训练]一、单项选择题(2013·厦门外国语学校模拟改编)某地质考察队对图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K1、K2、K3、K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
在该水平面处K2、K3取得相同的石灰岩,K1、K4取得相同的砂岩,且石灰岩的年代比砂岩老。
读图,回答12题。
1. A处属于( )A. 背斜成谷B. 背斜成山C. 向斜成谷D. 向斜成山2. 若在K2处钻30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K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 35 mB. 55 mC. 65 mD. 75 m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34题。
3. 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 KLOP线B. KMOP线C. KMNQ线D. KRQ线4. 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 KRQFF线B. KMNQPT线C. KLOPT线D. KST线5. (2012·广东高考)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A. GISB. GPSC. RSD. 手工绘图(2013·盐城模拟改编)读“某河流下游地区卫星影像图”,回答68题。
6. 获得某河流下游地区卫星影像图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A. 遥感技术B. 地理信息系统C. 全球定位系统D. 数字地球7. 利用此图可直接( )A. 分析人口密度B. 获取河流流量C. 判断地势特征D. 确定矿产种类8. 两学生测量图示河流的总落差,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 遥感B. 全球定位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D. 数字地球二、双项选择题(2013·苏北四市模拟改编)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910题。
9. 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①处的地形为山脊B. ②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775 mC. ③④两个居民点间距约为3 000 mD. ⑤处的地形部位为鞍部10. 该地的居民点的分布特征是( )A. 均分布在平原地区B. 均远离滑坡或泥石流易发区C. 均分布在河谷D. 均沿河分布三、综合题11. (2013·无锡模拟改编)下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m)及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考地理⼆轮复习(1)地球与地图训练题(含答案)⾼考地理⼆轮复习(1)地球与地图某中学地理研学⼩组到华北某地进⾏研学。
该地正在打造“太阳⼭”⼯程——建设⼤型⼭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下图⽰意该地等⾼线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研学⼩组发现⼤⾯积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分布在( )A.甲B.⼄C.丙D.丁2.图中桥梁与⼭峰的⾼差可能是( )A.510⽶B.540⽶C.570⽶D.590⽶3.学⽣通过研学得知( )A.⽬测⼭峰海拔约915⽶B.甲地坡⾯径流流向东南C.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D.桥梁是观赏瀑布的最佳地点天坑是指具有巨⼤的容积,陡峭⽽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地下⽔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平均宽度与深度均⼤于100⽶,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种特⼤型喀斯特塌陷地貌。
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线图及拍摄的照⽚。
读图完成4-5题。
4.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A.45⽶B.55⽶C.105⽶D.125⽶5.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照⽚的摄影机位是( )A.甲B.⼄C.丙D.丁某⾼中地理兴趣⼩组到华北某⼭区古村落进⾏研学实践。
该村落堪称⼭区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保留了⼤量明清时期的院落。
如图⽰意该村落及周边地形。
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村落因多古民居、古桥等⽽著名,该地理兴趣⼩组的⼩明同学想拍摄村落全貌,应选择的最佳拍摄位置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7.判断该古村落民居和绿化的最佳布局⽅案是( )A.坐西朝东,房前落叶阔叶林、房后常绿针叶林B.坐北朝南,房前落叶阔叶林、房后常绿针叶林C.坐南朝北,房前落叶阔叶林、房后常绿针叶林D.坐北朝南,房前常绿针叶林、房后落叶阔叶林某中学地理社团成员到我国某⼭区研学,并绘制了该⼭区的等⾼线地形图(如下图)。
第一讲等高线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保B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13·厦门外国语学校模拟改编)某地质考察队对图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K1、K2、K3、K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
在该水平面处K2、K3取得相同的石灰岩,K1、K4取得相同的砂岩,且石灰岩的年代比砂岩老。
读图,回答12题。
1. A处属于( )
A. 背斜成谷
B. 背斜成山
C. 向斜成谷
D. 向斜成山
2. 若在K2处钻30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K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
A. 35 m
B. 55 m
C. 65 m
D. 75 m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34题。
3. 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
A. KLOP线
B. KMOP线
C. KMNQ线
D. KRQ线
4. 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
A. KRQFF线
B. KMNQPT线
C. KLOPT线
D. KST线
5. (2012·广东高考)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
A. GIS
B. GPS
C. RS
D. 手工绘图
(2013·盐城模拟改编)读“某河流下游地区卫星影像图”,回答68题。
6. 获得某河流下游地区卫星影像图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7. 利用此图可直接( )
A. 分析人口密度
B. 获取河流流量
C. 判断地势特征
D. 确定矿产种类
8. 两学生测量图示河流的总落差,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
A. 遥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二、双项选择题
(2013·苏北四市模拟改编)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910题。
9. 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①处的地形为山脊
B. ②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775 m
C. ③④两个居民点间距约为3 000 m
D. ⑤处的地形部位为鞍部
10. 该地的居民点的分布特征是( )
A. 均分布在平原地区
B. 均远离滑坡或泥石流易发区
C. 均分布在河谷
D. 均沿河分布
三、综合题
11. (2013·无锡模拟改编)下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m)及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归纳该岛的地形、地势特征。
(2) 据图分析判断甲、乙、丙、丁四个居民点中,哪个人口规模最小,并说明理由。
(3) 在甲、乙、丙、丁四地中,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崩塌滑坡,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冲A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12·北京高考改编)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 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A. 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 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 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 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2. 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地区( )
A. 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 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 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 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二、双项选择题
(原创题)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50 m。
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 山脊
B. 山谷
C. 750 m以下
D. 1050 m以上
4. 林木密集区的形成原因有( )
A. 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B. 有河流流经,土壤水分条件好
C. 地处阳坡,光照条件好
D. 坡度小,水土流失少
三、综合题
5. (原创题)北京时间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35°N,104.2°E)发生了
6.6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读该地区地震后航空影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地区的地势特点是,该地区的聚落分布特点
是。
(2) 本次地震时发生了大面积的滑坡,带来的危害是; 对救灾工作的影响是。
(3) 遥感技术在地震救灾中具有的优势和作用有哪些?
2014高考总复习二轮配套检测与评估
地理详解详析
专题一地球和地图第一讲等高线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保B训练]
1. A
2. B
3. B
4. D
5. A
6. A
7. C
8. B
9. BC
10. AD
11. (1) 东部以山地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2) 丙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因而人口较少。
(3) 丙遥感
[冲A训练]
1. C
2. D
3. BC
4. AB
5. (1) 东北、西南高,中部低沿山麓河谷地带分布(2) 摧毁房屋,加大人员伤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诱发洪涝、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阻碍交通,增加救援难度,延长救援时间(3) 受地形、交通条件限制少,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手段多、信息量大;同时对可能诱发
的洪涝、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进行实时监测,为有效开展救援提供决策依据。
(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