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内外气象要素差异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3.78 KB
- 文档页数:2
伽师县拱棚蔬菜种植气象条件分析1. 引言1.1 伽师县拱棚蔬菜种植气象条件分析伽师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地处帕米尔高原北麓。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气候条件复杂,伽师县的农业生产一直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伽师县的拱棚蔬菜种植业逐渐兴起,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这一背景下,对伽师县拱棚蔬菜种植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显得至关重要。
气象条件不仅影响着蔬菜的生长发育,还直接影响着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深入研究伽师县的气候特点、土壤特点以及拱棚蔬菜种植的条件需求,对于优化种植气象条件、提高蔬菜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伽师县气候特点分析伽师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地处帕米尔高原南缘,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
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干燥、寒冷,同时受到山地和内陆因素的影响。
在降水方面,伽师县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由于县域内大部分地区处于山地之间,阻挡了湿润气流的南下,使得降水量有限。
冬季则干燥少雨,且气温较低。
在气温方面,伽师县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
由于县域地势高差较大,山地气温影响显著,平原地区气温相对较高,山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季节变化明显。
伽师县气候特点以干燥寒冷为主,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气温季节变化较大。
这些气候特点将直接影响到拱棚蔬菜的种植条件,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因素进行种植管理,以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
2.2 伽师县土壤特点分析伽师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地处天山山脉南麓。
该地区土壤主要由石灰质土壤和沙质土壤组成,其中以石灰质土壤为主。
石灰土壤具有较高的碱性,通透性好,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合蔬菜生长。
沙质土壤则通透性较好,保水性较差,容易渗漏,但透气性好,对气根生长有利。
在伽师县,沙质土壤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和河滩地带,适合根系发育较深的蔬菜种植。
伽师县的土壤特点适合蔬菜生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石灰土壤碱性较高,需要进行调理和施肥,沙质土壤保水性较差,需要加强灌溉管理。
塑料大棚温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塑料大棚温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塑料大棚俗称冷棚,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由于其建造容易、使用方便、投资较少,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塑料大棚温度变化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塑料大棚温度变化的特点大棚具有显著的增温、保温效果。
华北地区2月上旬至3月中旬棚内开始迅速升温,3月中旬棚内温度可达15~38℃,比棚外高3~15℃,棚内10厘米地温可达到13~23℃,比露地高3~8℃。
在苏南地区,3月中旬阴天条件下,棚内气温比棚外高6~8℃,最低温度比棚外高2~5℃,土壤温度比露地高5~6℃。
一般大棚内地温和气温稳定在15℃以上的时间可比露地提早30~40天,比地膜覆盖早20~30天。
大棚内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尤以昼夜温差变化剧烈。
棚内气温在日出前最低,约比露地高3~6℃,日出后迅速升温,不通风时每小时可升温3~8℃,中午12~13时达到最高,晴天可达40℃以上,14时以后气温开始下降,每小时降幅5℃左右。
地温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但幅度小于气温,且夜间地温高于气温。
塑料大棚的简介塑料大棚充分利用太阳能,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并通过卷膜能在一定范围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因此,塑料大棚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起到春提前、秋延后的保温栽培作用,一般春季可提前30—35天,秋季能延后20—25天,但不能进行越冬栽培;在我国南方地区,塑料大棚除了冬春季节用于蔬菜、花卉的保温和越冬栽培外,还可更换遮荫网用于夏秋季节的遮荫降温和防雨、防风、防雹等的设施栽培。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蔬菜、花卉等的设施栽培,对缓解蔬菜淡季的供求矛盾起到了特殊的重要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现实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塑料大棚的`类型从塑料大棚的结构和建造材料上分析,应用较多和比较实用的,主要有三种类型。
竹木结构这种结构的大棚,各地区不尽相同,但其主要参数和棚形基本一致,大同小异。
宁夏农林科技,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1.2温度测定内外保温型日光温室温度特征对比分析李风琴1,赵兔祥1,王海荣2,3,杨素梅31.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22.贺兰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贺兰7502003.宁夏日光温室低温灾害防御技术创新中心宁夏地德科技有限公司,宁夏贺兰750200摘要:对内外保温型日光温室2017年1月21日至2017年2月19日连续30d的温度测试表明,内外保温型日光温室室内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分别较普通日光温室提高6.2℃、13.1℃和8.3℃,提高幅度分别为126%、51.3%和74.1%;内外保温型日光温室日最低地温、日最高地温、日平均地温分别较普通日光温室提高4.9℃、9.8℃和8.6℃,提高幅度分别为47.5%、88.2%和81.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保温性能显著高于普通日光温室,更有利于冬春茬果类蔬菜生产。
关键词:日光温室;气温;地温;冷冻害中图分类号:S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2019)04-0016-03doi:10.3969/j.issn.1002-204x.2019.04.007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sulation HeliogreehousesLI Feng-qin et al.AbstractKey words基金项目:宁夏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日光温室电动开闭式内保温膜系统研制与应用示范”。
作者简介:李风琴(1963-),女,宁夏银川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应用气象工作。
收稿日期:2018-09-25修回日期:2019-04-1516图1两种日光温室室内及室外日最低气温分布图2两种日光温室室内及室外日最高气温分布图3两种日光温室室内及室外日平均气温分布2结果与分析2.1内外保温型日光温室室内气温特点2.1.1日最低气温2.1.2日最高气温2.1.3日平均气温2.2内外保温型日光温室地温特点2.2.1地温逐小时变化规律2.2.2日最低地温和最高地温2.2.3日平均地温3结论与讨论表1两种日光温室室内日最高、最低地温表2两种日光温室内日平均地温注:表中同列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0.05)。
春季塑料大棚内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特征春季是蔬菜种植的重要季节之一,而塑料大棚则是高效蔬菜种植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春季塑料大棚内,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对蔬菜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结合实地观测数据,探讨春季塑料大棚内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
一、气温变化特征春季塑料大棚内气温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包括室内外气温差异、日照、风速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塑料大棚内部气温较室外气温高,这是由于塑料大棚顶部的透明材料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所致。
同时,室内蔬菜生长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进一步提高室内气温。
因此,在春季塑料大棚内,室内气温的日变化、周变化和整体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1. 日变化规律:春季塑料大棚内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与室外气温有所不同。
在室外,气温的峰值通常出现在中午时分;而在室内,由于塑料大棚透明材料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室内气温的峰值通常出现在下午2点到3点之间。
2. 周变化规律:春季塑料大棚内气温的周变化规律与室外气温的周变化规律类似,但受到塑料大棚通风、降温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一般情况下,周一至周五室内气温会略高于周六、周日。
这可能与春季大多数蔬菜需要在相对较低的夜间温度下生长有关。
3. 整体趋势:春季塑料大棚内气温整体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
这与春季气候转暖、蔬菜生长发育需要更高的温度有关。
同时,在塑料大棚通风和降温等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室内气温的峰值和波动幅度较小,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
二、相对湿度变化特征相对湿度是一种表示空气中水分含量的指标。
在春季塑料大棚内,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对蔬菜的生长影响较大。
一方面,过高的相对湿度会影响蔬菜的呼吸作用,导致生长缓慢,易发生病虫害;另一方面,过低的相对湿度会导致蔬菜蒸腾作用过强,伤害其叶片,影响生长发育。
1. 日变化规律:塑料大棚内的相对湿度呈现出“U”字形时变特征。
在一天中,相对湿度的最低点出现在中午时分;随着夜晚的到来,相对湿度逐渐升高,到第二天早晨达到峰值。
玻璃温室大棚温度调研报告
1.背景介绍:
温室大棚是一种人工控制的农业生产环境,通过使用玻璃或塑料材料建造,可提供温暖和稳定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温室大棚温度的调控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2.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玻璃温室大棚温度的调控情况,以及温室大棚内外温度的变化规律。
3.调研方法:
选择多个玻璃温室大棚进行调研;
安装温度传感器在大棚内外不同位置进行数据采集;
设定不同的温度调控方式和策略;
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4.调研结果:
温室大棚内外温度差异:调研发现,由于温室大棚内外的隔离效果,温室内部温度通常较外部高,尤其是白天阳光充足时温差更大。
温度调控方式:调研发现,温室大棚温度调控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自然通风、遮阳网、降温设备、加热设备等。
不同的温度调控方式可以根据季节、作物需求和气候条件进行选择和调整。
温度变化规律:调研发现,温室大棚内部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外部气温、阳光辐射、湿度、风速等。
温室内部温度通常在白天升高,晚上降低,但具体变化规律会因不同的温度调控方式和策略而
有所差异。
5.结论和建议:
温室大棚温度调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作物需求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结合现代技术,可以使用自动化温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精确的温度调控;
需要注意温室内外温度差异的影响,合理利用遮阳网、通风设备等调控手段;
进一步研究温室大棚温度调控策略,提高温室农业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春季塑料大棚内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特征春季塑料大棚内的气温和相对湿度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春季塑料大棚内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特征的描述。
1. 日变化特征:春季塑料大棚内的气温日变化较大,通常在日出后逐渐升高,在正午到下午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直到日落时较为稳定。
2. 夜间变化特征:夜间气温较日间偏低,春季夜晚气温可能会接近露点温度,有时甚至低于露点温度。
此时,塑料大棚内的相对湿度较高,可能会导致水蒸气凝结为露水。
3. 周期变化特征:春季塑料大棚内气温的变化也会受到一些周期性因素的影响,比如季节性变化和气候变化。
春季开始的早期,气温可能还比较低,但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逐渐升高,最终进入夏季的温度范围。
1. 日变化特征:春季塑料大棚内的相对湿度也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反映出日变化的特征。
通常在日出后,随着气温的升高,相对湿度会逐渐下降;而在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时段,相对湿度较高。
2. 季节变化特征:春季的相对湿度通常较高,尤其是在雨季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
春季塑料大棚内的相对湿度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雨水的蒸发和土壤湿度的影响。
3. 光照条件影响:光照条件也会对春季塑料大棚内的相对湿度产生影响,充足的阳光会促进水分蒸发,降低相对湿度;而阴雨天气则会使相对湿度升高,导致塑料大棚内湿度较大的情况。
春季塑料大棚内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季节变化、日变化、光照条件和外界环境等。
种植者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合理调节大棚内的温湿度环境,为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