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表 高艳萍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验质量分析
介绍
本文档对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验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
过对测验的难度、覆盖知识点的广度和准确性进行评估,我们可以
了解学生在数学上册的研究成果和问题所在,从而为教学改进提供
参考。
难度分析
本次测验的难度适中。
大部分题目都能符合学生的研究水平,
并且存在一定的挑战性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然而,也有少数题目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略显困难,可能需要在日后的教
学中进行重点巩固和讲解。
内容分析
数学上册期末测验的内容覆盖了数学上册的各个知识点。
从基
础的加减法运算到几何图形的认识,包括了学生在本学期内所学的
主要内容。
测验中的不同类型题目涵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应用和
推理,可以有效地评估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准确性评估
测验的题目设计准确无误。
题目的描述清晰,语言简洁明了,没有模糊或歧义之处。
答案的标准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法,能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准确评判,从而确保测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结论
通过对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验的质量分析,我们发现该测验整体质量较高。
教师可以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学生的答卷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和辅导。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回顾这次测验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下个学期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三年级上册数学质量分析报告简介本报告分析了三年级上册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研究情况,对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研究态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该报告的目的是为学校提供可行的优化方案,最终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研究效果。
教学质量分析通过分析三年级上册数学科目的教学情况,我们发现教学质量整体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部分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需要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研究需求。
此外,需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独立研究能力。
学生研究情况分析本报告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研究情况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研究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学科整体研究情况良好,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科目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研究成绩也处于较好的水平。
但一些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方面存在一些困难,教师需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知识的机会。
优化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研究效果,我们建议以下优化方案:1. 完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研究情况和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2. 优化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需求和特点,适当调整和优化教材内容,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加强学生引导: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引导,引导学生自我研究和自我实践,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4. 增加实践机会:教师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和数学应用机会,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结论通过对三年级上册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和总结,并对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优化方案提出,结果表明: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手段,可以提升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学校的教学改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2013~2014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71班耿国强
试题分析:
知识点与分值分配为:一单元8分,二单元14分,三单元13分,四单元9分,五单元12分,六单元27分,七单元14分,8单元3分,第九单元没有考到。
从分数的分配可以看出,考试重点是加法减法的笔算和解决问题。
这次考试的试题很容易。
只有2处具有难度。
其余题目都很容易,都是平时做过很多次的练习。
基本答题情况:
我班有43人参加考试,均分96.12,优秀人数32,优秀率76.2%,良好人数43,良好率97.6%,全部及格。
与期中考试相比,均分提升13分,优秀人数增加1,良好人数增加5。
具体分析:
这次试题出现的问题集中在两处:
1、操作题中,要求学生画出周长10厘米的四边形。
通过试题情况发现,学生都能理解周
长10厘米的要求,但在操作中,学生把边长厘米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也当1厘米用,学生出现了这样的错误,这是因为平时没有这样放开让学生设计四边形,平时是这样训练的,请画出周长10厘米的长方形。
这说明落实还是钻研得不够,落实得不仔细。
有遗漏。
2、在解决问题第4小题中,在计算时间时,路牌指示出发上午10时,到达下午2时。
有
学生没仔细想,直接用10减去2,这样做的有13个学生。
这13人中有4人因这一个刚好不能达优,有4个已经达到优秀。
目标达成:
这次考试,因有1个学生是77分,没有达到全班每个学生都能突破80分的目标;离全班每个学生都达到90的目标还差10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小学三年级数学质量的分析报告。
通过对学生数学成绩的统计和分析,旨在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优势和问题,为进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2. 数据收集2.1 学生数学成绩我们在学校全体三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数学测试,并记录了每个学生的成绩。
测试包括基本的加减法题目,以及简单的几何形状和数列问题。
2.2 问卷调查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喜好,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程度、认为哪个数学概念最难以理解、学习数学的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3. 数据分析3.1 数学成绩统计我们对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整体统计。
统计结果如下: - 平均成绩:80分 - 最高分:95分 - 最低分:60分3.2 数学成绩分布我们将学生的数学成绩按照等级划分,划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
统计结果如下: - 优秀:20% - 良好:40% - 及格:30% - 不及格:10%3.3 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喜好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喜好。
调查结果如下: - 80%的学生对数学有兴趣 - 60%的学生认为几何形状最难以理解 - 70%的学生通过做题来学习数学4. 分析结果4.1 学生数学成绩整体较好通过数学成绩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0分,且优秀和良好的学生占比较高。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有一定的掌握。
4.2 几何形状是学生的难点根据问卷调查结果,60%的学生认为几何形状是最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
这可能与几何形状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关。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形状的认知能力。
4.3 学生喜欢通过做题学习数学 70%的学生通过做题来学习数学。
这表明学生对于实践性学习更感兴趣,而不是只依赖于纯理论的教学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
5. 结论通过对小学三年级数学质量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学生数学成绩整体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掌握的不好。
5、操作题。
这方面失分较多。
6、解决问题。
正确率达60%以上,虽然是经常讲的题型,但由于学生不能够灵活运用解法,导致失分。
看来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问题:
1、计算正确率不高。
2、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3、审题不认真。
对于解决问题的题型分析能力也有欠缺。
三、改进措施:
1、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
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要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
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年级数学期中质量分析王冬梅一、试题分析1、试卷方面:本次期中测评,内容涵盖了三年级期中所学的所有知识,重点突出,难点也比较分明。
就知识点而言,它在不同的题型中都体现了计算、单位换算、单位之间比较大小等。
本试卷的命题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为本,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从卷面看,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本册期中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
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本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的知识面多而广。
尤其侧重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但有少数题目对中下等学生来说稍微难了些。
2、试卷的题型这张试卷的题目类型属于常规型,共分为七大项:填一填、量一量、判断、选一选、计算、解决问题。
二、学生答卷分析:1、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好。
但也有少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理想,考试成绩不达标。
2、少数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只用口算,不用竖式计算的现象还存在,造成计算出错,“粗心”仍是答题中的一大“顽敌”。
3、本次试卷有些题目比较灵活,与平时的练习形式有些差异,而学生由于学得不够灵活,不能了解题目的要求,使分数丢掉。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
三、具体情况分析:(一)填空这部分可以说是常规题目,它包括的内容是这张试卷中知识点最多的部分,也是学生最容易丢分的部分。
填空部分包括9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概念,包括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认识、单位之间的换算等知识的应用。
在填空知识里,第1题的错误率比较高。
学生对单位之间的计算掌握较差,出错较多。
(二)判断这部分内容兼顾到了三年级期中以来所学的概念以及数量关系的理解。
从整体来看,学生已经把握了基本的概念,但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还不够,在对待特别情况下数量的变化时就比较模糊了,所以失分。
出错较多的是4题,学生对倍数关系理解不好。
安民学校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质量分析表一(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三年级任课教师罗亚茹应考人数实考人数10099—9089—8584—8079—7574—7069—6059以下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39 38 0 16 55 9 1 1 1 55.3% 97.4%84.58大题号小题号错题举例原因分析(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一1.2.3. 直接写出得数500-30=3700 73+29=112部分学生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掌握的不是很好,还有计算过程的粗心大意。
教师应该对学生基础知识再加强指导。
学生对于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不牢固。
教师对于学生指导不够到位。
在以后教学中,多关注学困生。
此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审清题意题,导致此题出错。
今后多做一些类似的练习,加强巩固。
此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观能力。
个别学生没有仔细看题意题,没有读懂题意,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关注还不够。
以后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班级:三年级任课教师罗亚茹此题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认识。
孩子对其掌握的比较模糊。
所以,运用起来容易出。
教师应该在课余时间,对于认识单位,再加钱指导,让学生多练习此类题。
个别学生不理解题意,倍的认识学习不扎实。
还有个别学生的做题习惯不好,平时没有养成认真读题和做题的好习惯。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针对学生指导不够。
此题大部分学生都是犯这种错误,计算的不细心和对退位减法掌握的不牢固。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指导较少。
在以后教学中,基础知识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
个别学生对于有余数的除法,掌握不是很牢固。
这是二年级学的知识,有的学生掌握不牢固,会简单的计算,对于解决问题,就难以解决。
这是一道综合性的练习,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的思维从多个方面得以提升。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校区马泉营教师侯为萍班级应考人数实考人数10099—9089—8079—7069—6059以下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三年级49 47 0 18 8 11 7 3 48.9% 93.6% 81.36主要成绩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卷面书写较工整、干净,基本计算能力扎实。
本卷计算的内容相对较多,有单位转换、万以内加减法和多位数成一位数的竖式计算、验算、选择、解决问题都涉及到计算。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工整地计算这些题目,并解决问题,思路清晰。
一、本试卷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如1题填空题:(4)倍的认识中,小鸡的只数是(3 )个(3),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3)倍,学生的准确率达到了85%;时间计数中,学生认识钟表,根据时间再计算出经过的时间,学生能准确的表达出时间,准确率占90%;2题在里填上“>、<、=”把物品从轻到重进行排列,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物品离不开质量单位,学生能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大小,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它们排列出来。
在6题解决实际问题中花店销售鲜花,运用搭配的考查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此题有些超纲,本学期学习了数学广角中的集合,在学生没有学习过搭配,也能很好的解决搭配的问题,准确率占81%。
二、计算运用扎实,分为四个类型的计算,(1)单位的转换,时间单位中能准确掌握时间的进率,进行比较时间的大小。
如135秒+65秒>3分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占98%;(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贯穿于选择题、列竖式和解决问题当中。
学生有很好的书写习惯,计算方法掌握比较扎实,计算准确率较高。
在口算中如:503×8≈4000,学生能把一个三位数估成整百数再进行计算;在笔算中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进行验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对中间有0和末尾有零的计算运用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准确率较高。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10:27:07本学期的考试、评卷任务曾经完毕,但此次的试卷命题的质量和先生的效果如何?现做一个复杂剖析。
本学期期末考试运用的是全县一致命题一致考试的试卷,从命题的题型、题量、内容范围、难度水平看,完全以教学课标为准绳,以先生为基础,以了解掌握为重点,以提高才干为目的,契合课标要求和先生的实践,是一套比拟规范的测试试题。
本试卷有填空、选择、判别、操作、计算和效果处置等六个大题,共26个小题。
从卷面看,命题人能结合教材内容,依据课标要求从概念、计算、操作和效果处置等方面去设计去命题,试题能贯串本学期所学知识,内容片面,题量过度,难度适中,各小题的分值比例分配合理,契合检测试卷命题要求。
但从先生的效果看却不容失望,同时也暴显露我们的教员在知识教授方面,方法手腕选择方面,才干培育方面,先生学习方面许多的效果和病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员去深思,去反省。
全年级有2个教学班级,共83名先生,缺考1人,最高分100分1人,是三〔2〕班的杨浩志同窗,占全年级的1.2%;最低分0分2人,占全年级的 2.4%;40分以下有39人,占47.6%;40-59.5分有13人,占15.9%;60-79.5分有10人,占12.2%;80-89.5分有9 人,占11%;90-100分有10人,占12.2%。
全年级总分3522分,生均分约为43分。
有30人及格,及格率为36.6%,80分以上有19 人,良好率为23.2%;90分以上有10人,优秀率为12.2%。
从先生的效果和卷面答卷的状况剖析,各大题的得分、失分状况也大不相反,得分少而失分多是此次考试最突出的效果,也显现出我们教学中的效果所在,这些效果集中表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计算才干的训练和培育,效果的了解和处置的才干等方面。
除此外,其他各题的得分状况尤为好些。
第一题,填空题,共有24个空,每空1分。
此题的命题设计,命题人顾及不同效果层面的先生,难度不大,分值合理,完全是基础的知识,命题人的命标题的明白,是为了检测先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和灵敏运用的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