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查问卷的参考答案(修改稿_绝对正确)
- 格式:doc
- 大小:560.00 KB
- 文档页数:37
高考单科调研考试英语试题第一卷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will the film probably start?A. At 12:45.B. At 12:15.C. At 12:30.2. Where is the woman?A. In a soap factory.B. In her house.C. At an information desk.3. What color is the cloth?A. It’s yellow.B. It’s green.C. It’s blue.4. Where does the woman prefer to live?A. Near the city.B. In the city.C. In the countryside.5. How is the man getting to the appointment?A. On foot.B. By bus.C. By bike.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Text 66. According to the conversation, who gave the lecture?A. A doctor.B. A writer.C. A musician.7. What was the lecture about?A.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lassical and modern music.B.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lassical and modern literature.C. Modern literature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Text 78. How long did the woman stay there?A. 4 weeks.B. 2 weeks.C. 2 weeks and 2 days.9. What’s the geography like in the middle of Australia?A. It’s sandy desert.B. It’s mountainous.C. It’s stony desert.10.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the southeast of Australia?A. It’s neither too hot nor too cold all the year round.B. It’s very hot and dry all year round.C. It’s very hot in summer and cold in winter.Text 811. Why did the man look worried?A. He got an expensive telephone bill.B. He couldn’t afford the telephone bill.C. His wife forgot to call his son.12. What’s the woman going to do?A. Ask Jack to pay for the bill.B. Ask her father to pay for the bill.C. Use her father’s money to pay for the bill.13.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Mother and son.B. Teacher and student.C. Husband and wife.Text 914. How many NBA stars do the speaker mention?A. Three.B. Four.C. Five.1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A. Jordan is still in service.B. Jordan is retired from NBA.C. NBA enrolls the players only from America.16.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by saying the last sentence?A. It means all stars played wonderfully.B. O’Neal is superior to the others.C. In skill, Jordan is the best one in her opinion.Text 1017. Why walking with a dog can help find someone to talk to?A. Dogs like to be close to strangers.B. Americans love dogs.C. Dogs have sharp eyes.18. If a man loses his way, who should he ask for help?A. A woman.B. A man.C. A child.19. What will a young lady do if you ask her age?A. Tell you the false age.B. Tell you the true age.C. Think you are impolite.20.If your appointment is 7 o’clock, what time should you arrive?A. At 7:00 sharp.B. By 7:00.C. At about 7:00.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高考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2015高考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四川省乐山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试题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作为一种方法论,中庸之道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运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很早。
《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
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洛诰》的“时中”等。
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中庸之道的思想头。
“中庸”一词,出自《论语·雍也》。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
孔子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
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
另一种解释自汉代的郑玄:“《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庸,用也。
”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
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义。
中道本身是极高极难的标准。
孔子有言:过犹不及。
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
事实上,中庸本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方法论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wǎng)惊愕(jié)面面相觑(jù)B. 璀璨夺目(cuǐ)沉鱼落雁(liáo)雕梁画栋(diāo)C. 悠然自得(yōu)雅俗共赏(sù)气贯长虹(guàn)D. 蕴含(yùn)轻歌曼舞(màn)惊心动魄(p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长时间缺乏锻炼,他的身体机能严重下降。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多种课外活动。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队的表现十分出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无数颗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B. 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温暖。
C. 他的话语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的心扉。
D.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得如诗如画。
B. 他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C. 这篇文章文笔优美,如行云流水。
D.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如夜莺啼鸣。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如夜莺啼鸣,如黄鹂欢叫。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D. 他的话语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的心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歌声婉转动听,如夜莺啼鸣。
B.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D. 他的话语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的心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关于高考改革建议问卷调查(高校版)您好!高考改革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牵涉千家万户的大事。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高考一直在不断的改革中,但距离人民群众的希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为了能在教育参政议政中提出真知灼见,承接了高考改革的研究项目,本调查是该项研究的重要内容。
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各题,将您的选项划上√。
衷心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高考改革项目组您所在地区省市县您所在的单位您所在高校的类别 985院校 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大专院校你在教育部门工作时间(年)您的职称或职务1、如果在高校录取时将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成绩相结合,您是否赞同。
A 赞同B 基本赞同C 基本不赞同D 不赞同2、您认为是否有必要扩大教育不发达偏远地区的高校招生名额。
A 很有必要B 有必要C 基本没必要D 没必要3、您认为以下高考加分项目哪些合理。
(可多选)A 三好学生B 科学发明获奖者C 音体美专业特长生D 学科竞赛获奖者 E 边远欠发达地区考生 F 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4、您是否赞同高考录取参考在一些高中学校开设的大学先修课程的成绩。
A 赞同B 基本赞同C 基本不赞同D 不赞同5、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在中职、高职、本科院校之间建立互通机制,从而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通道。
A 很有必要B 有必要C 基本没必要D 没必要6、如果将目前的统一高考改为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分开考试,您认为是否合理。
A 合理B 基本合理C 基本不合理D 不合理7、如果在本科院校招生时,根据不同专业类别设立高考科目组合,您认为是否更合理。
A 合理B 基本合理C 基本不合理D 不合理8、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在高考部分学科中采取难度分层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如数学试卷分为难度1、难度2等水平卷),科目难度层次由高校根据专业确定。
A 很有必要B 有必要C 基本没必要D 没必要9、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将高考一次考试改为多次考试。
尊敬的同学们: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同学们的选科意向和需求,我们特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
本问卷采取匿名制,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A. 男生()B. 女生2. 您所在的年级是?()A. 高一()B. 高二()C. 高三3. 您所在的地域是?()A. 城市()B. 县城()C. 农村地区二、新高考改革认知4. 您对新高考改革的了解程度如何?()A. 非常了解()B. 比较了解()C. 一般了解()D. 不太了解()E. 完全不了解5. 您了解新高考改革的渠道有哪些?(可多选)()A. 学校宣传()B. 家长宣传()C. 网络宣传()D. 朋友介绍()E. 其他三、选科意向6. 您在选科过程中最看重以下哪些因素?(可多选)()A. 兴趣和爱好()B. 学科成绩()C. 理想志向()D. 家长意见()E. 老师推荐()F. 学校要求()G. 其他7. 您在选科时是否会考虑未来就业前景?()A. 会()B. 不会8. 如果您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您在选科时会优先考虑与该职业相关的科目吗?()A. 会()B. 不会四、选科困惑与建议9. 在选科过程中,您最困扰的问题是什么?(可多选)()A.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科目()B. 喜欢的科目与擅长科目冲突()C. 擅长的科目与报考专业要求不符()D. 没有什么擅长的科目()E. 其他10. 您对新高考选科制度有哪些建议或意见?(请在此处填写)感谢您的参与!祝您学习进步,前程似锦!。
2024年11月高考调研卷(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要了解作为“技术”的ChatGPT,有必要先说一说对“技术”的理解。
广义的“技术”,按照著名法国社会学家埃卢尔在《技术社会》一书里的阐述,不只是一个可以用来实现我们目标的中性工具,还是塑造我们价值观的一种强大力量。
技术是一个由其自身内部逻辑驱动的系统,其运作往往独立于人类的意志或意图。
例如,互联网开始于“自由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的理念,塑造了我们关于信息和知识自由交流的价值观,虽然后来被扭曲和滥用,但这个价值观并没有消失或死亡,只是没有实现而已。
埃卢尔的一个关键观点是,技术是一个自我延续的系统,它寻求无限制的扩张和增长。
技术社会产生了自主技术,在这种条件下,技术的价值驱动着技术,继而技术将决定社会的其他部分.在自主技术的条件下,“外部需求不再决定技术.技术本身的内部需要是决定性的”。
一旦人类进入技术社会,技术就不会被任何东西控制,而且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环境和生活。
因此,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ChatGPT会不会加速改变人类的思考、知识、智慧、学术、艺术创作?当技术不再只是一种手段或工具,而开始成为一种目的或目标而趋向于自我延续和难以停止时,它就变得自主了,而且使人类变得更加依赖技术,最终被困在一个我们无法控制的系统中。
因此,抵制技术力量的唯一方法是发展对其影响的批判意识,并积极努力限制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这需要我们愿意质疑对技术的假设,并对我们如何使用它作出慎重的选择.对埃卢尔来说,技术不仅适用于经济或国家,还适用于体闲活动、精神分析、管理组织、人类技术等等,“今天,没有任何东西能逃脱技术的束缚”。
高考志愿填报调查问卷(高中生)省份性别高考分数文/理科生1、请问您的家乡在?A、省会城市或直辖市B、中小城市C、县城D、农村2、您在高考前有认真考虑过填报志愿的问题吗?如果有,在高考前后想法有何变化?A、有B、无变化:3、志愿填报结束前,您参加专门的志愿报考咨询会或类似活动的情况是?(如果您选择了C或D项,请跳过第3题,直接回答第4题)A、曾多次参加B、很少参加C、没有参加过D、记不清了4、您对您所参加的志愿报考咨询会或类似活动的的评价是?A、对志愿填报帮助很大B、对志愿填报帮助不大5、您所在省份的志愿填报方式是?A、平行志愿B、等级志愿6、在填报志愿时,您对您所在省份的志愿填报及录取方式中具体细节的了解程度是?A、非常了解B、基本了解C、不太了解D、完全不了解7、您对大学的专业的了解程度是?A、非常了解B、基本了解C、不太了解D、完全不了解8、基于您目前对于大学专业的了解,您较为倾向于哪类专业?(可多选)A、师范类B、经管类C、文史类D、艺术或体育E、理工类F、医学类G、农学类H、9、你填报志愿时优先选择学校还是优先选择专业?A、学校B、专业10、选择大学时,您觉得大学的男女比例这一因素A、非常重要B、较为重要C、一般D、较不重要E、不重要11、您倾向于选择位于哪个地区的大学?(可多选)A、本省B、沿海地区C、中部地区D、西部地区E、东北地区F、12、志愿填报中您关于专业调剂选项的选择?A、全部服从调剂B、大部分服从调剂C、少部分服从调剂D、全部不服从调剂13、您的志愿填报由谁做主?A、自己B、家长14、请选出下列影响因素中对您填报志愿的影响最大的六个因素并将其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列。
1大学的地理位置2大学所在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3个人兴趣4毕业就业水平5离家远近6父母意愿7是否是985、211大学8大学的名气9大学的食宿环境10男女比例11大学的专业排名12学校专业的分数线高低13家人或朋友推荐14大学的综合排名15您的目标专业在该大学的实力16大学的学术氛围15、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阻碍了您对大学以及专业的选择?(可多选)A、个人兴趣取向模糊B、成绩不理想,选择面窄C、家人或朋友强势介入D、家庭经济状况不佳E、对填报制度的模糊F、对大学及专业的一知半解G、16、假如因种种原因您未被自己梦想的院校录取,你的下一步打算是?A、选择复读,再奋斗一年B、选择在非理想院校就读C、走向社会,就业D、尝试通过走关系被录取E、17、您觉得在您的志愿报考中存在哪些问题?我们的志愿报考制度需要做哪些改善?针对志愿报考,您有什么感想?。
高考调研参考答案高考调研参考答案高考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每年的高考都是千万学子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验。
为了确保高考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各地教育部门会进行一系列的调研工作,并提供参考答案供学生参考。
本文将探讨高考调研参考答案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高考调研参考答案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高考结束之后,学生们都希望能够尽快知道自己的成绩和表现如何。
而参考答案的发布能够让学生们对自己的答题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通过对参考答案的对照,学生们可以了解自己的答题是否正确,从而对自己的成绩有一个预估。
这对于学生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评估自己的高考成绩,为未来的选择和规划提供参考。
其次,高考调研参考答案对于教育部门来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门通过调研工作可以了解到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从而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对参考答案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
同时,教育部门还可以通过对参考答案的发布来提醒学生们对于高考的重视和备考的重要性,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然而,高考调研参考答案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首先,有人认为参考答案的发布会对学生们造成压力和焦虑,因为他们会对自己的成绩有更高的期望。
这种期望过高可能会给学生们带来心理负担,甚至影响他们的心态和发挥。
其次,参考答案的发布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和不公平的情况。
有时候,由于试卷的难度和答题方式的不同,参考答案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因为参考答案的不准确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针对以上问题,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于高考调研参考答案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的把控。
首先,应该对参考答案的发布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教育部门应该加强与各地教育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参考答案的统一性和公平性。
一、基本信息1. 性别:男2. 年龄:18岁3. 学科:理科/文科4. 所在学校:XX中学5. 班级:XX班二、高考备考情况1. 高考备考时间:每天X小时2. 主要复习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3. 复习方式:自学、参加辅导班、请教老师、同学之间讨论4. 偏好的学习方法:X(A. 理解性学习 B. 记忆性学习 C. 混合型学习 D. 其他)5. 是否参加模拟考试:是/否6. 模拟考试成绩:XX分7. 对模拟考试的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三、心理素质与应对压力1. 在备考过程中,您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如何?(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E. 很差)2. 您认为高考备考给您带来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A. 家庭期望 B. 学校压力 C. 同学竞争 D. 自身期望 E. 其他)3. 您是如何应对高考备考带来的压力的?(A. 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 B. 与家人、朋友倾诉 C. 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 D. 通过学习、提升自己 E. 其他)4. 您认为高考备考对您的心理素质有何影响?(A. 提高了心理素质 B. 没有明显影响 C. 降低了心理素质 D. 其他)四、高考政策与备考策略1. 您对当前的高考政策了解程度如何?(A. 非常了解 B. 较了解 C. 一般 D. 不太了解 E. 完全不了解)2. 您认为高考政策对备考有哪些影响?(A. 增加了备考难度 B. 减少了备考难度 C. 对备考影响不大 D. 其他)3. 您认为备考策略中,以下哪些方面最重要?(A. 知识掌握 B. 应试技巧 C. 心理素质 D. 其他)4. 您认为以下哪些备考方法对提高高考成绩有帮助?(A. 多做模拟题 B. 深入研究教材 C. 参加辅导班 D. 其他)五、对未来规划与期望1. 您对未来的大学专业有何期望?(A. 理工科 B. 文科 C. 医学 D. 理工农医 E. 其他)2. 您认为高考成绩对您的未来有何影响?(A. 很大 B. 较大 C. 一般 D. 较小 E. 没有影响)3. 您对未来有何规划?(A. 继续深造 B. 考研 C. 出国留学 D. 进入职场 E. 其他)4. 您对高考有何期望?(A. 取得优异成绩 B. 进入理想大学 C. 提高综合素质 D. 其他)以上为高考调查问卷参考答案模板,实际答题时请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高考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伎.俩觊.觎济济..一堂心有余悸.B.嗜.好谥.号侍.奉恃.才傲物C.亢.奋炕.席伉.俪情深引吭.高歌D.蝎.子谒.见揭.发歇.斯底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隔阂桅杆和颜悦色青山绿水B.嬉闹萦绕熙熙攘攘临渊羡渔c.新颖辐射洗耳躬听不修边幅D.和谐造诣惟妙惟肖大相径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陈水扁之流通过什么“废统”“终统”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不通的。
②睡前适量的运动可以分散注意力,使紧张的精神下来,有利于睡眠。
③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建立了岗位责任制。
A.企图松弛从而B.企图松懈进而C.妄图松弛进而D.妄图松懈从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雪上项目不仅运动员少,而且没有标准的训练场地,为了备战冬奥会,几名运动员背井离乡....,来到奥地利,开始了为期数月的艰苦训练。
B.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C.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写字题诗,竟成为我们中国人一种奇怪的积习和癖好,也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D.经过西方现代、后现代美学思潮熏陶的新生代作家,文学观念已经和他们的前辈左.提右挈...。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1、教育考试机构、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或者在考试结束后,根据发现的情形,被认定参与组织团伙作弊的考生,或被认定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或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的考生,或被认定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考生,将被采用何种处理办法?(多选)错误........................................正确答案为:B CA、取消当场考试科目的成绩B、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C、可以视情节轻重,暂停参加高考1至3年甚至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D、直接移交司法机关处理2、艺术类专业投档过程中,如投档成绩相同,则按什么分数再次排序?(单选)错误........................................正确答案为:AA、按文化总分排序B、按语文、数学两门分数之和再次排序C、按语文成绩排序D、按数学成绩排序3、考生无意中携带手机或手表进入考场,开考前听到广播提示语中有关禁带物品的提醒,遂将禁带物品关闭电源放至考场外的“物品摆放处”。
该考生将被如何处理?(单选)错误........................................正确答案为: FA、该考生的行为被认定为考试违纪行为B、该考生的行为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C、取消当场考试科目的成绩D、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E、可以视情节轻重,暂停参加高考1至3年甚至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F、正常参加考试,不需要接受任何处理4、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及体育类、艺术类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在填报体育或艺术类专业志愿时,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单选)错误........................................正确答案为:DA、4C1合格B、5C1合格C、6C1合格D、D级最多不得超过三门(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5、体育类专业投档过程中,如投档成绩相同,则按什么分数再次排序?(单选)错误........................................正确答案为:AA、按文化总分排序B、按语文、数学两门分数之和再次排序C、按语文成绩排序D、按数学成绩排序7、考生携带手机进入考场,考试过程中被监考员发现,且该考生手机接收到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信息,随即当场被收缴,事后该考生将被如何处理?(多选)错误........................................正确答案为:B D EA、该考生的行为被认定为考试违纪行为B、该考生的行为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C、取消当场考试科目的成绩D、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E、可以视情节轻重,暂停参加高考1至3年甚至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F、正常参加考试,不需要接受任何处理16、在考试过程中,以下哪些行为应被认定为考试作弊?(多选)错误........................................正确答案为:A B C D E F G IA、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B、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C、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D、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E、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F、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G、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H、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I、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J、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20、对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被认定为考试作弊的考生,采用何种处理办法?(单选)错误........................................正确答案为:DA、不作任何处理,考生继续参加考试B、仅由考试工作人员对违纪考生进行纪律教育即可C、取消当场考试科目的成绩D、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22、今年我省着力建成了国家标准化考点,首次采用网上巡查系统对考场考试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录像,考试结束后,各级招生考试机构通过视频录像回放发现考生的违规行为,应该如何处置?(多选)错误........................................正确答案为:A BA、如果该考生的行为被认定为考试违纪行为,则取消当场考试科目的成绩B、如果该考生的行为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则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C、对考生的违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即可,不需要再作其他任何处理D、将有关视频录像资料移交给司法机关,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责任25、以下哪些行为应被认定为考试违纪?(多选)错误........................................正确答案为:A B D E F H I JA、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B、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C、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D、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E、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F、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G、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H、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I、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J、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26、考生无意中携带了手表进入考场,开考后被监考员发现,当即被收缴,事后该考生将被如何处理?(多选)错误........................................正确答案为:A CA、该考生的行为被认定为考试违纪行为B、该考生的行为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C、取消当场考试科目的成绩D、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E、可以视情节轻重,暂停参加高考1至3年甚至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F、正常参加考试,不需要接受任何处理30、考生携带了手机进入考点,进入考场前,该考生将手机置于关机状态,放进自己的口袋带进考场,开考后被监考员发现,当即被收缴,事后该考生将被如何处理?(多选)错误........................................正确答案为:B DA、该考生的行为被认定为考试违纪行为B、该考生的行为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C、取消当场考试科目的成绩D、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E、可以视情节轻重,暂停参加高考1至3年甚至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F、正常参加考试,不需要接受任何处理32、体育类、艺术类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投档原则是什么?(单选)错误........................................正确答案为:BA、依据选科、满足等级、遵循志愿B、按分排序、满足等级、遵循志愿C、按分排序、依据选科、遵循志愿D、依据选科、满足等级、按分排序34、文科类、理科类考生的投档过程包含以下哪几方面?(多选)错误........................................正确答案为:B CA、将省控制线上的考生,按照总分排序,逐个检索每个考生所填报的院校志愿B、将省控制线上的考生,分文理,按照总分排序,逐个检索每个考生所填报的院校志愿C、按照院校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根据院校的招生计划数,放宽一定比例(不超过120%)分别进行投档D、按照院校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根据院校的招生计划数进行投档.35、教育考试机构、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或者在考试结束后发现考生有以下行为的,哪些可认定为考生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多选)错误........................................正确答案为:A B C DA、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加分资格和考试成绩的B、评卷过程中被认定为答案雷同的C、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的D、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的E、在考试过程中,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考生离开考场上厕所F、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1、文科类、理科类平行院校志愿在投档过程中,如考生总分相同,则按什么顺序投档?(单选)正确答案为:CA、语文、数学两门科目的原始分(不含附加分)之和从高分到低分再次排序B、数学、外语两门科目的原始分(含附加分)之和从高分到低分再次排序C、语文、数学两门科目的原始分(含附加分)之和从高分到低分再次排序D、语文、外语两门科目的原始分(含附加分)之和从高分到低分再次排序2、在平行院校志愿投档过程中,如考生档案被投到某所院校后因故被退档,是否还可以补投到该批次平行院校志愿的其它院校?(单选)正确答案为:AA、不可以B、不一定C、可以3、体育类、艺术类考生是否须参加全部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考试?(单选)正确答案为:CA、不必B、不一定C、必须4、考生以作弊行为获得考试成绩,并已经被录取或者入学的,应该予以如何处理?(单选)正确答案为:BA、由录取学校自主决定是否取消录取资格B、由录取学校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其学籍C、直接移交司法机关处理D、保留录取资格和学籍,既往不咎5、在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除了适用于全国统一文化考试(含选测科目)外,还适用以下哪些考试(测试)?(多选)正确答案为:A B C D E F G HA、高水平运动员测试B、艺术类专业校统C、保送生选拔测试D、艺术类专业省统考E、艺术特长生测试F、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提前单独招生考试G、自主选拔录取考试H、体育类专业省统考6、考生填报文科类或理科类院校(专业)志愿时,其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须符合哪些要求?(多选)正确答案为:A B C DA、必修测试科目等级还须达到高校提出的等级要求B、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必须合格C、必修测试科目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技术科目合格)D、选修测试科目等级须达到高校提出的等级要求7、体育类专业投档过程中,如投档成绩相同,则按什么分数再次排序?(单选)正确答案为:BA、按语文成绩排序B、按文化总分排序C、按数学成绩排序D、按语文、数学两门分数之和再次排序8、考生如果发生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以下处理办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多选)正确答案为:A B CA、终止考生继续参加本科目考试,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B、考生及其他人员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C、考生及其他人员的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对考生予以警告,提醒考生遵守秩序继续答题9、在考试过程中,以下哪些行为应被认定为考试作弊?(多选)正确答案为:A B E F G H I JA、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B、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C、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D、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E、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F、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G、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H、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I、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J、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10、艺术类专业投档过程中,如投档成绩相同,则按什么分数再次排序?(单选)正确答案为:CA、按数学成绩排序B、按语文、数学两门分数之和再次排序C、按文化总分排序D、按语文成绩排序11、教育考试机构、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或者在考试结束后发现考生有以下行为的,哪些可认定为考生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多选)正确答案为:B C D FA、在考试过程中,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考生离开考场上厕所B、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的C、评卷过程中被认定为答案雷同的D、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的E、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F、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加分资格和考试成绩的12、我省分两个阶段填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分别为6月27日至7月2日(其中,艺术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第1小批志愿的填报时间为6月27日至28日,29日前确认)和7月26日至30日,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时间印在《准考证》背面,考生须按规定时间填报并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