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清洁能源开发为主的低碳发展模式
- 格式:pdf
- 大小:118.06 KB
- 文档页数:5
研究低碳经济的目的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目标,并以构筑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其中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
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
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碳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其中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为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持续稳定的增长。
2.研究低碳经济的意义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为了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低端后高端、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
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
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与能源对策论文低碳经济与能源对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导致了能源供应的瓶颈,而且能源消耗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落实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对策,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一、低碳经济的构想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能源而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以减少或防止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污染为目的。
低碳经济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型,构建一个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体系。
低碳经济的实现有赖于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
在科技方面,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高效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的研究和开发,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
另外,政府也应该通过立法、税收和财政政策等手段,加大对低碳经济产业的支持和鼓励,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清洁能源的优越性清洁能源是指不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清洁能源具有以下优越性:(一)环保。
清洁能源源源不断,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和环境,不像化石能源带来严重的空气、水和土地污染等环境问题。
(二)可持续性。
清洁能源不会耗尽,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来源是自然而然的,而且地球上的清洁能源比化石能源多,有发展潜力。
(三)经济效益高。
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清洁能源的发电成本更低,对环境的净效益更好。
“购买一台太阳能热水器等于在银行储蓄20年的利率”。
三、能源对策(一)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实现,需要国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加强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利用,整合优化在生产、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二)加强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
企业应该通过改变生产技术、优化生产结构、推广新产品等方式实现节能降耗,国家应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落实减排义务。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必须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要加强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和能效标准,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推动能源产品生态化和循环利用,加强环保和生态建设。
为实现低碳经济,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低碳发展目标和规划,建立环保和能源管理制度,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提高污染治理和环保标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推广可行性和经济性较好的低碳产品和技术。
2. 提高节能环保意识。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该认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广节能环保的理念和方式,营造低碳意识和全民参与的氛围,使低碳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3. 加强能源结构调整。
实行能源多元化战略,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传统能源消费,同时建立清洁能源基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能源技术创新和成果转换,研发和应用新型环保技术和产品,加强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行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提高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素质。
5. 深化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和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支持和推动跨国和全球性的环保和低碳经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地区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加强合作,推动环保和经济的协同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便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探讨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1. 温室气体排放的危害和低碳发展的必要性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
这些气体的排放会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洪涝等极端天气,影响农业、渔业、林业等生态系统,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低碳经济的内涵和特点低碳经济是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为手段,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促进环境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低碳经济的主要特点包括:(1)资源节约和资源利用的高效性;(2)能源消耗的降低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3)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例如欧盟实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通过碳排放许可证的交易和价格的调整,促使企业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许多国家还制定了低碳发展规划和能源政策,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4.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中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国家之一,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低碳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例如:(1)推进清洁能源的应用,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2)制定和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推动企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5. 低碳经济发展的挑战和前景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技术成本高、政策支持不足、社会认知度不够等。
但是低碳经济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电网电力行业的清洁能源与低碳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清洁能源和低碳发展成为了电网电力行业的关注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电网电力行业不断探索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致力于实现低碳发展,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清洁能源在电网电力行业的应用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这些能源具有可再生、无污染和资源丰富等特点,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良好选择。
在电网电力行业中,清洁能源应用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风能发电风能发电是电网电力行业最常见的清洁能源之一。
利用风能发电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电力供应的可持续性。
目前,各地区纷纷建设风电场,通过风能发电助力清洁能源的普及和推广。
1.2 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是电网电力行业中另一个重要的清洁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利用太阳能光线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源的可再生利用。
太阳能发电系统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领域,为电网电力行业的清洁能源转型做出了贡献。
1.3 水能发电水能发电是传统的清洁能源形式,利用水流的动能来推动涡轮机发电。
水能发电对环境影响较小,是电网电力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清洁能源之一。
各地区大量修建和维护水电站,通过水能发电实现电力供应的清洁与稳定。
二、低碳发展在电网电力行业的推进除了清洁能源的应用,低碳发展也是电网电力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低碳发展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使用低碳技术等手段,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能源效率提升电网电力行业通过提升能源效率,即在保持供电稳定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
采用高效的发电设备、节能的输配电设备以及灵活的电力管理系统等手段,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碳排放量。
2.2 绿色供电网络建设绿色供电网络是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通过优化电力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提高绿色能源的比例,减少污染能源的使用。
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方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度也日益增加。
在这个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了各国的共同目标。
本文将就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方案进行论述。
一、发展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基础。
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巨大,而传统的化石能源不仅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还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例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其次,企业与科研机构应加大投入,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技术水平,降低成本,以扩大清洁能源的市场份额。
最后,普通民众也应增强环保意识,选择使用清洁能源产品,如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等。
二、鼓励绿色交通交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我们需要鼓励采用绿色交通方式。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质量和数量,以吸引更多人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公共自行车和步行街等方式,鼓励市民选择低碳出行。
同时,鼓励企业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减少传统汽车的数量,减低交通尾气排放。
三、加强废弃物管理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也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
垃圾填埋和焚烧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废弃物管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同时,投资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生物质能源发电厂,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推动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以消耗资源为基础,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而循环经济将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相结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再生利用。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
同时,鼓励研究机构和企业加大科研力度,开发和应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探索以清洁能源开发为主的低碳发展模式【摘要】文章从企业实际出发,分析经营战略调整的必要性和低碳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总结了企业探索清洁能源发展带来的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鲜经验,为国有企业调结构、转方式发挥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经营战略;发展方式;清洁能源;低碳
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同时又是制定规划的基础。
为适应新的复杂的竞争环境和推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企业实际,创新思路,调整战略,走出了一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之路。
一、企业经营战略调整的必要性和低碳模式的可行性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为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培育企业新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经营战略调整。
首先,经营战略调整是企业实现远期规划的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长期以来采取的经营战略暴露出其缺点和不足,对于企业远期规划和发展趋势的导向作用不明显,因此,调整经营战略是企业因时制宜、创新发展,实现“百年企业”目标的必然要求。
其次,经营战略调整是企业解决行业瓶颈的
客观需要。
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利润摊薄,单纯依赖一种经营方式只能保持一段时期的稳定,但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靠一条腿走路,路子不仅走不稳,而且只会越走越窄。
再次,以清洁能源开发为主的低碳路径切实可行。
企业经过半个世纪特别是近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注重自主创新,创新发展思路和举措,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和生命源泉。
探索以清洁能源开发为主的低碳发展模式是企业谋划发展、转变战略、自主创新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
二、发展清洁能源,促进低碳能源发展的思路和途径
2.1发展思路当今,全球已经形成的三大能源供应体系是:电力供应体系、天然气供应体系、石油供应体系。
这三大能源供应体系既已形成,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易实现大的调整。
但我们在微观上可以做到尽量使用低碳的电力、低碳的气体燃料、低碳的液体燃料等来替代传统的电力、天然气和石油能源,从能源供应体系上着手发展清洁能源,是发展低碳能源的思路。
具体来看,首先,从低碳的电力上入手。
低碳的电力生产主要有核电、风电、水电、太阳能光伏与生物质能发电、热发电等。
其中生物质能指的是农作物秸秆、薪材等植物性燃料;第二,低碳的气体燃料。
这样的气体燃料主要指沼气、生物质热解气等。
另外,因为通过利用高炉煤气、煤层气等燃料气可节约化石能源消耗,减少碳放排,这些气体燃料的
综合有效利用也应被纳入低碳的气体燃料,同时减少这类气体直接向大气的排放量,能减少温室效应;第三,低碳的液体燃料。
这样的燃料有醇基燃料、生物质柴油、二甲醚、二氧化碳合成燃料。
虽然这些低碳的液体燃料本身含碳量与石油炼制的液体燃料含碳量差别不大,但是它们在燃料的制作生产与消费燃烧全过程中则属于低碳排放。
2.2促进低碳能源实现的途径
2.2.1在交通、建筑两大经济领域重点促进低碳能源的推进从我国产生碳的能源使用源上来看,交通领域的石油消耗量占据我国化石能源消耗总量的40%左右,并且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
从相关统计数据上看,我国汽车销售量自1992年以来便以每年两位数的百分比上升,到2009年,汽车销售量更是达到1364万辆,首次达到全球销量第一。
庞大的交通运输能耗给国家能源使用带来了巨大压力。
此外,交通领域大量化石能源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在交通领域推进低碳能源,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系统和城际交通,并且倡导使用电动机车。
城市公交和城际交通本身可降低交通对于能源的消耗;而采用电力机车减少对燃料油消耗,能减少碳排放的密度;如果电的生产也实现低碳过程,则可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密度;(2)鼓励汽车使用醇类、二甲醚类燃料。
这样的燃料如果来源于生物质或合成工艺,能减少碳的排放
量;(3)鼓励使用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本身对降低城市污染方面有贡献,而且如果它消耗的电力是低碳能源转换得来的,就可以实现用替代燃油来达到显著降低碳排放量的效果。
2.2.2充分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源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和利用可以从能源的转化、输送和终端用户一体化的角度来研究和进行战略定位。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重点发展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生物液体、气体燃料等,并对生物质转换和替代化工原料技术等进行可行性研究。
2.2.3开发清洁能源时,全方位推进核能风能和太阳能利用当今世界,全球范围内的核电年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而我国核电的发电量所占比例还不到2%。
核电与水电、火电一起构成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各国核电装机容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国经济、工业和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
我国核电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要开发清洁能源,发展低碳能源,全方面发展核能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三、总结
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也是一个长期努力和实践的过程。
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将有助于
我国长期能源安全,有助于缓解当前和未来能源体系下的国内、国际环境问题,而且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脉相承的。
作为企业在探索清洁能源开发领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初步成效已显现出来。
根据今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我们仍将不断巩固发展成果,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扩大规模,走出一条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以清洁能源开发为核心的低碳发展道路,为壮大国有资产规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志、郭兆晖:<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发展与中国的对策》,北京:《中国经济报告》。
2009年第7期。
[2]庄贵阳:《低碳经济一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年。
[3]吕学都、刘德顺:《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