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的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4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教师提问: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求4个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列式:2÷4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列式:教师提问:说一
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4.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出示例1.把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演示课件:分数除以整数)(1)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米是米.(3)教师板书整理.(米)2.教师质疑:如果把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分数除法的意义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第一篇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教学随笔分数的意义教学随笔1“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的一次理论上的概括。
它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更是对分数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这节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能用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对于教学目标的重新认识及由此采取的相应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中“平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的含义,这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条文要有趣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
同样,在分与折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分数意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应用价值,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1、在练习上淡化语言描述,强调概念本质。
在练习中没有反复的描述,但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中,已经深刻的领会到了分数的本质意义,并且掌握的更加灵活。
2、由单一为丰富,变枯燥为形象。
通过分数与图形的结合、分数与整数的对应、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形成了分数的意义表象,沟通了概念之间的联系,强化了实际应用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作用。
练习也变得富有吸引力了。
3、练习突出学生的创造性。
以往的练习设计,问题封闭、答案唯一、缺乏灵活性。
在这里注意到了问题的开放性、挑战性,最后一道题目,需要学生思维的参与,每一道题目,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答,让学生充分体验思维的力量,享受创造的快乐!教学中,学生不时有精彩呈现。
数学练习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在“分数的意义”这一课中设计的联系生活练习,能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过于抽象、枯燥、难懂的困难,使学生在有趣、富有思考性的练习中,从更高层面上来认识和理解分数。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方法,它的意义在于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得到一个新的分数或一个小数。
分数除法的结果可以用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求解实际问题中的比率和比例关系等。
我们来看一下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
在分数除法中,被除数表示被分成若干等份的部分,而除数表示每份的大小。
例如,如果有一个被分成8份的糖果,而每份糖果的大小是1/4,那么我们可以用分数除法来计算每份糖果的数量,即8 ÷ 1/4。
按照分数除法的计算规则,我们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8 × 4/1,最终结果为32个糖果。
分数除法的意义之一是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通过将两个分数进行除法运算,我们可以得到它们的商。
如果一个分数的商比另一个分数的商大,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分数比另一个分数大;反之,如果一个分数的商比另一个分数的商小,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分数比另一个分数小。
例如,对于分数2/3和3/4,我们可以进行除法运算,得到2/3 ÷ 3/4 = 8/9和3/4 ÷ 2/3 = 9/8。
由于8/9比9/8小,所以我们可以说2/3比3/4小。
分数除法的另一个意义是求解实际问题中的比率和比例关系。
在很多实际问题中,我们需要计算不同物体的比率或者比例关系。
例如,假设一个水果篮中有3个苹果和4个橙子,我们可以用分数除法来计算苹果和橙子的比率。
即3 ÷ 4,结果为3/4。
这意味着苹果和橙子的比率是3比4,或者可以说每个苹果对应4/3个橙子。
分数除法还可以用于计算小数。
当我们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时,如果无法整除,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小数。
例如,将1/2除以1/3,我们可以得到1/2 ÷ 1/3 = 3/2。
由于3不能整除2,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个分数转化为小数,即1.5。
这表明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可以得到一个小数表示。
分数除法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用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还可以用于求解实际问题中的比率和比例关系,以及计算小数。
分数除法的六种意义
为了解决人类对数学的晦涩难懂,在数学里定义了分数除法,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
分数除法可以分为六种主要意义:
1.比例:当两个数的比例一致时,可以表示为分数除法,从而更加准确地表述比例的概念。
2.分组:当需要划分同等大小的不同组时,可以使用分数除法进行分组,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总数量和分组数量的关系。
3.分配:当需要在一个或多个等份物品中均匀分配是,可以使用分数除法,这样可以准确地计算每一份物品的数量。
4.移除:当需要在一组物品中移除一定数量是,可以使用分数除法,这样可以精确的计算移除的数量。
5.做题:当解决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时,可以使用分数除法,这样可以得出更精确的答案。
6.其他:分数除法还可用于涉及到百分比计算,数量级转换等等。
分数除法中的余数有什么意义?
当我们进行分数除法时,结果往往包含一个整数部分和一个真
分数部分,如7/4=1 3/4。
这时,我们常常会忽略余数部分3/4,而
只重视商数部分1。
但余数部分实际上也有其独特的数学意义。
在数学上,余数实际上是被除数减去除数乘上商数所得到的数值。
在分数除法中,除数与商数都是分数,所以余数也自然而然地
成为了分数。
这个分数除了表达剩余的部分外,还具有其他的意义。
一、分数除法的几何意义
我们可以将7/4=1 3/4表示为一个面积为7/4个单位的小矩形被
每个边长为1个单位的小正方形所填满,整数部分1表示矩形的宽,而余数部分3/4则表示矩形面积中剩余的部分。
二、分数除法的分解意义
我们可以将7/4=1 3/4分解为1个单位和3/4个单位两部分。
1
个单位是商数,表示被除数中包含有几个除数,而3/4个单位则是
余数部分,表示余下的部分。
这样的分解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被除数的构成。
三、分数除法的循环意义
在一些特定的分数除法中,商数与余数部分会循环出现。
比如22/7的结果为3 1/7,其中7是循环出现的除数,3是商数,1/7是余数部分。
这里的循环出现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为1/7,说明余数部分1/7会不断重复出现。
因此,分数除法中的余数并没有被忽视,它具有几何、分解、循环等多种意义。
在理解分数除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充分认识到余数部分的重要性。
(本文内容参考自网络)。
二、分数除法一、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乘法:因数×因数 = 积除法:积÷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叫做中括号。
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1)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1)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一个数÷另一个数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或: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 1② 求少几分之几: 1 - 小数÷大数三、比和比的应用(一)、比的意义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 15 :10 = 15÷10= 23(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 ∶ ∶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
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