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育儿路上,这些错误不能犯
- 格式:docx
- 大小:14.14 KB
- 文档页数:2
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一、家长对子女过于庞爱。
现在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心肝宝贝”,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好吃的留给孩子吃,好看的留给孩子用,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孩子提出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明明是错误的行为,却要百般庇护,从来不说“不”。
家长们特别是爷爷奶奶们更是把他们当成“小王子”“小公主”“小上帝”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都要想方设法地满足他们,使他们逐渐形成了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蛮横霸道,不会谦让,不能与人友好相处。
二、家长为孩子包揽一切。
很多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许多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长习惯包办代替,亲历亲为。
在上学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家长帮孩子背着书包,孩子们则吃着零食。
甚至在学校里也可以看到,家长们帮孩子打扫卫生,而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在谈笑,在追跑打闹。
在家里很多大人围着孩子转,哄他们开心,认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
因此许多小朋友吃饭要喂,有些爷爷奶奶为了哄好孩子一餐饭,要跟着走好多路,或边喂饭边让孩子看电视;帮他们解小便,穿脱衣服,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
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三、家长对子女希望过低。
现在的家庭一般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全家都视其为珍宝,寄几代人的希望于一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就显得特别突出。
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其设计好了将来,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所设计好的发展道路成长,很少考虑到他们的身心、年龄特点、兴趣等实际情况。
一些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发现孩子稍有“过失”,就立即发怒,不知道冷静,也不顾是否有人在场,就当着众人的面对孩子严加呵斥。
而有的家长经常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比较,“你真笨,某某比你小,学习成绩却比你好,”“我对你太失望了,每次都是倒数第一。
《家庭教育》读书心得《家庭教育》读书心得1《家庭教育》读书笔记之教导原则1、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2、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3、小孩子既好模仿,做父母的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一方面还要替他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仿。
4、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小孩子。
5、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就禁止他行。
6、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以辞色来表示赞许或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
7、我们应当按照小孩子的年龄、知识予以适当的作事动机。
8、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9、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10、做父母的应当同小孩子作伴侣。
11、游戏式的教育法。
《家庭教育》读书心得2《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第一期刚出版时,我就有幸拜读了。
中间的几期却错过了,3月份在小一班家长会上又很荣幸的见到了它,便毫不犹豫地把它带回了家,真是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从出生便要接受的。
孩子三岁以前所接受的教育都来在自己的父母,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父母却是所有职业中唯一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的,育儿经验的缺乏是所有父母的共性,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和教育着孩子。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问题也随之增多,好多时候我们都变得举足无措。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中很多案例几乎都在我们身上发生着,面对专家的分析,我们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专家的出招、专家的指导不禁让我看得心服口服,我不禁试着去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育儿观念。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爱也是一门艺术。
爱也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正确的方法。
愿每位父母都能够选择科学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去爱孩子,让孩子真正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家庭教育》读书心得3对于家庭教育我一直都在苦苦摸索,也经常和家长们交流学习,可是总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够理想。
家庭育儿手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家庭育儿手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何在这个特殊的角色中尽职尽责,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制作一份家庭育儿手册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您更好地在家庭中育儿。
第一章:爱是最重要的爱是最重要的。
爱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是孩子自信、幸福和成功的源泉。
家长一定要表达出对孩子的爱,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说说而已,更要通过行动来展现出来。
与孩子亲密的接触、关心、体贴,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重要途径。
爱还意味着理解和尊重孩子。
即使孩子还很小,也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
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二章:沟通是关键良好的沟通是家庭育儿的核心。
家长应该和孩子保持开放的、坦诚的沟通,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随时向父母倾诉。
家长也应该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应该尽可能使用肯定性的语言。
尽管家长可能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感到不满,但也要学会用积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
第三章:树立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他们会模仿父母的一切行为。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时刻做一个好榜样。
无论是如何处理情绪、如何对待他人、如何解决问题,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家长要时刻提醒自己,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印记。
除了言传身教,家长还要注重自身的自我提升。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第四章: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规则和界限是家庭的基石,也是孩子的成长的保障。
家长应该在家中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规则和界限也需要有弹性,能够根据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设定规则的家长还应该向孩子解释规则的意义和目的,让孩子理解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家长如何教育幼儿的心得体会(共12篇)篇1:幼儿家长教育心得体会第一,对待幼儿犯错要进行耐心的疏导。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算犯错了,也不知道自己犯的什么错,那我们做家长的,对他进行的教育就要去耐心的询问他犯的错误是什么,进而对他讲解自己做的事情是一个什么样的错误,告诉他是不能做的,是要去改正的,引导他走向正确的道路,鼓励他改正。
而不是看见他犯错,就直接开骂。
这样对他们是会造成伤害的,有些孩子胆小的话,可能会因为害怕作为家长的打骂而改正,但是对孩子心理造成的阴影也是很大的,长时间这样是会让幼儿长大之后的性格变得过于胆小。
那有些小孩不听话的,对他们来说,你的打骂只会增加他对父母的怨恨,他们会选择叛逆的顶撞父母。
所以在孩子犯错后,一定要温柔的对他们进行引导,及时改正他们犯的错。
第二,在家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要去培养他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能因为还太小,就对他过于溺爱了。
我们在家中,可以适当的请他帮我们些小忙,比如让他对自己的房间里的玩具自己收拾,这不仅可以培养他做事的责任心,更能锻炼他独立收拾玩具的能力。
这在家中就开始教育,这样到幼儿园后,他就能自己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会总是寻求老师的帮助,而是自己主动去做好个人的事情,这对孩子来说是能够培养独立的性格。
第三,孩子在学校成绩好,那在家中,作为家长就要去对他们进行学习指导,但是这个指导要符合孩子。
可以争取孩子的意见去给他报兴趣班,孩子的兴趣要从小培养,这样才能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而给他们报兴趣班,不能以自己的意愿为主,而是要以孩子的志愿为主,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再去进行兴趣班学习。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孩子的一个教育,我作为他的家长,我很了解自家的孩子,知道他的性格,所以在教育这方面,我都是细心、耐心的,不对他使用暴力教育,我对我的孩子都是尽量的让孩子自己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在旁边也只是为他引导,不会过分的牵涉进去,读幼儿园了,孩子就更需要家长的陪伴和细心教导。
篇2:幼儿家长教育心得体会一、坚持“做中学”,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老人带娃这些错总在犯,你不能坐视不管很多年轻夫妻,总是会将孩子留给老人带,但是,老人带娃有很多的错误育儿方法,我们一定要及时制止。
下面的这些错误育儿法,我们一起预防吧。
一、错误的育儿方法,你要知晓1.宝宝一哭就喂奶宝宝哭有很多含义,并一定就是因为饿了。
但是不少老人却认为,只要宝宝哭就要喂奶。
殊不知,真的这么做可能造成过度喂养,易使宝宝肥胖,身体各方面技能都比不上正常体重的宝宝。
2.给宝宝穿太多不仅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饿,还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冷。
很多老人喜欢给宝宝穿很多衣服,特别是天冷时,甚至将宝宝包成粽子。
其实,宝宝并没有那么怕冷,尤其是新生儿。
若孩子穿太多反而不利于其耐寒能力,影响身体抵抗力,甚至可引起捂热综合征。
3.用母乳给宝宝洗脸民间有一宝宝护肤法,就是用母乳给宝宝洗脸。
很多老人会这么做,但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母乳虽然是宝宝最棒的粮食,但作为护肤品来用显然不合格,其易滋生细菌。
若长时间将奶水涂抹在宝宝小脸蛋上,各种细菌滋生会损害娇嫩肌肤,使皮肤发红或引起小脓包。
4.过度摇晃宝宝平时,哄宝宝时,一些老人惯常做法是将宝宝抱起来一个劲儿摇晃。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摇晃真的很危险!这一行为可能造成宝宝头部受伤,变得反应迟钝。
若宝宝刚吃过奶遭遇摇晃,易引起吐奶,甚至会造成奶液呛入气管。
5.口对口给宝宝喂食这是一种常见的喂食法,很多老人爱这么干,也有妈妈这样做。
家长这么做是处于担心孩子嚼不烂食物考虑,但对宝宝伤害很大。
要知道,相比成人,宝宝的抵抗力较弱。
大人这么口对口喂食易将细菌传统给孩子,易使其患胃炎、肝炎等疾病。
二、隔代育儿的矛盾这样搞定1.切忌动辄争吵争吵是最坏的办法,对于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反而易激化矛盾影响家庭和睦。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平心静气沟通才是解决之法。
2.用科学武装自己平时,宝妈应多学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
当发生育儿分歧时,你就可以将科学的观点、做法讲给老人听。
一般,老人还是很明事理,听了以后就不会再固执己见。
家长的育儿心得100字(优秀8篇)家长的育儿心得100字篇1一、言传身教,多沟通交流在家里,作为家长,对孩子说过的话一定要算数。
对孩子承诺过的东西一定要履行,要以身作则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不要误导孩子爱说谎。
记得有一次,女儿要去学钢琴,我对她说:“你要认真学,放学后妈妈和你去书店买《班尼兔》套书。
”后来我忘记了,她生气地说:“妈妈你说到,做不到,没有口齿!”说得我脸都红了,从那以后我对她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
因为你是孩子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力量很重要。
平时我还会和孩子多沟通交流。
比如放学的路上,逛商场的时候,随机教育,通过身边的任何事情、任何东西随时随地跟她说,引导她观察,说出她的感受。
每天的睡觉前,我都会和孩子互相分享交流,让孩子跟你分享幼儿园的趣事,而她也愿意听你分享单位里难忘的事情。
这样促使我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相互沟通得很好。
二、积极参与亲子活动现在的社会,每个家长工作都挺忙,但再忙也不要忽视与孩子的亲子交流、亲子互动。
平时多跟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如打羽毛球、滑冰、去体能训练场攀爬等。
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增进交流,培养性格,增长见识。
每次幼儿园的活动,我都积极抽空参加,如确实不能出席要及时跟她沟通,不要让孩子到时失望。
每次老师布置的小制作,我都会和孩子一起商量制作什么,选什么材料,然后一起剪剪贴帖。
平时我也喜欢搞一些家庭聚会,相约一些同龄的小朋友一起参与玩游戏,大食会等,让家长与孩子都有一个放松、玩乐的机会。
与孩子一起参与的过程很有乐趣,很享受,也很重要。
三、培养良好的兴趣习惯我们的孩子马上就要升大班了,现在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良好的兴趣习惯。
现在孩子能自己刷牙、洗脸、收拾书包、自己洗澡、自己独立睡小床。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得益于幼儿园老师的谆谆教诲。
每天睡觉前我都会和孩子讲故事,互动。
孩子讲一遍,妈妈讲一遍。
让孩子的表达能力、朗诵能力得到提高。
我还有意识地训练她写好自己的名字,每晚写一篇日记,让她口述,妈妈作记录。
优秀家长教育心得体会简短(三篇)优秀家长教育心得体会简短1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家长不能仅仅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学习成绩的好坏。
我认为,家长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会道德、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
随着孩子的成长,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这些一定要由专业教师来完成,即学校教育。
即便家长懂得这些知识,也可能不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和专业老师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为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
下面,我就对我孩子的教育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严字当头,绝对不能走向宠爱、溺爱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多了。
以上现象均容易导致对孩子的错爱、宠爱、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
本该自己做的事情而要求爷爷奶奶代办。
例如,一、二、三年级学生中均出现过父母给孩子盛饭事件。
我们绝对不要认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称之为事件,是认为这种孩子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
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犯错、家长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同时也严格要求孩子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我要求我孩子不要以大欺小,对人要很有礼貌。
二、时刻注意恰如其分的夸奖孩子和大人一样也可能面临很多苦恼,例如:有时作业做不出、没有朋友、怕写作文等。
我们首先不能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然后要想尽办法帮助解决。
此时父母亲的及时鼓励、开导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我会认真仔细地让他向我倾诉烦恼的原因,然后说:你一定行的,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决,妈妈相信你。
孩子需要鼓励、夸奖。
夸不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孩子的信心。
夸要注意技巧,也要注重方式、方法。
孩子考试成绩一般或差时,不要给孩子世界末日之感,多帮孩子找一些原因,关键是找出孩子闪光之处给予夸奖,千万不能让孩子失去信心。
我认识很多这样的父母,他们自己妄自尊大,而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对孩子不公平。
孩子都会以自己所特有的手段来回应,他们或者哭闹,或者任性,或者干一些坏事来加以回报。
三年级家长育儿心得5篇三年级家长育儿心得1贺今年4岁了。
这几年也积累了一些育儿心得,以下我就从五方面谈谈自己几年来的育儿心得:一、先倾听再出主意孩子会经历很多“危急时刻”,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忧无虑。
不仅要帮孩子走过这段时刻,而且帮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气、失望、尴尬、伤心这些情绪,对于父母来说是很关键的。
先是应该多倾听孩子,确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当军师,这样孩子会学会在困境中和他人沟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会跟孩子说一次“我爱你”,每天都会给孩子一个拥抱我跟好好爸爸约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说一次“我爱你”,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行,有时候是她刚睡醒,有时候是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有时候是去接她放学的路上。
这时候,孩子也会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说“我也爱你”。
我们总认为爱是应该用行动来表示的,但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怎样去表达,我们还是应该要常常虚实结合一下。
三、善用表扬和鼓励由于好好吃饭有包饭的习惯,而且吃一口饭要非常久的时间,以至于吃顿饭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每次喂饭都催她要吃快点,不能慢吞吞的,再后来我就只有夸奖她了,她吃进一口我就表扬一下。
可是到现在已经夸成了习惯,她也不以为然,无所谓了。
所以,家长一定不要滥用表扬,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该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类)都拿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它当做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或是要挟家长的资本。
好好的胆子不够大,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不敢尝试。
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依赖我们给她做,这样什么事都指望我们怎么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时候试着鼓励她,她平时在家也喜欢画图画剪纸,可她拿着笔又不知怎么画,于是就老叫“妈妈你给我画”,我就把笔拿在她手上,鼓励她说“你一定会画得比妈妈好”就听了这句话,她会很快的画好。
现在她已经会拿着笔没事就画,画圆呀,三角形,还会一一把画的图案剪出来。
四、避免批评和指责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没有好处的。
特别是当已经有人对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评的时候,再在旁边横加指责,我认为是非常错误的,那样会很伤孩子的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心得体会简短作为一位家长,我深深地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作为父母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教育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家长的那份辛苦,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家长心得体会的中心思想,在于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社交能力等表面上的东西。
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人格素养。
孩子们在成长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用心倾听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想法,并给出积极有效的引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有耐心和理解,更需要有严格的规矩和纪律,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掌握自我约束的能力,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突出重点,重在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通过做好学习计划、培养阅读兴趣等方式,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同时,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式,比如故事、游戏等,让孩子注意到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不断增强自己的自我营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思辨,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孩子沟通。
我们要尽可能地理解孩子们的需求和心理,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来教育和引导孩子们。
最后,我认为好的家长心得体会还需要遣词造句准确、简练,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孩子们传递正确信息,成为孩子们心灵成长的有力帮手。
作为一位有家庭责任的家长,我愿意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理念和爱,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做自己的一份贡献。
我相信,在付出和努力之后,我们的孩子定将成为优秀的人。
家长心得体会简短家长心得体会简短作为一名家长,我深深地感悟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从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了解到,培养健康、坚强、自信的个性,不是一蹴而就,而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经历了许多的学习,我对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尝试着用思考和实践去指导我的成长道路,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育儿路上,这些错误不能犯
家庭教育对孩子还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如果爸爸妈妈们在育儿路上犯了错误,将会对孩子的发展有些不好的影响。
所以家长一定要格外注意一下几点:
1.不让孩子玩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也在玩耍中学习到知识,也在玩耍中锻炼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但是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十分的生气,总是认为“玩物丧志”。
虽然父母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孩子有些更好的发展,但是也要考虑到孩子是否有这么多的精力,如果家长孩子不让孩子玩耍,只知道孩子学习、读书,孩子有可能变得内向、沉默。
2.不要孩子做家务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事情不需要孩子来做,即使是孩子主动帮妈妈洗碗、拖地。
妈妈们也让孩子做只会说:“你去学习,这个不需要你做。
”也有的家长是嫌弃孩子碍事,不让他们做,但是这样对孩子并不好。
如果长期以往,孩子只会变得自私、懒惰。
甚至没有任何的生活技能,极度的依赖父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家长应该要求孩子帮忙做家务,锻炼他的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