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防与进攻联防战术
- 格式:ppt
- 大小:389.00 KB
- 文档页数:18
浅析现代足球攻击性和连锁式防守的运用作者:陈伟慈来源:《教育界·下旬》2013年第05期【摘要】在世界各国足球水平日趋接近的今天,在现代足球比赛中,现代足球防守的一般规律是现代足球运动更加注重防守技、战术的合理的有效运用。
通过对防守的技战术运用的探讨,旨为足球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足球战术攻击性防守连锁式防守一、攻击性防守战术(一)攻击性防守的概念攻击性防守是指在防守的基础上主动出击,防守队员以夺取控球权为中心,以人为主,在人球兼顾的原则上,通过严密防守,给进攻者以强大的压力,同时寻找突破点制约对方的进攻和达到进攻对方的目的,实现“守中有攻”进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运用身体、心理、技战术的动作及配合的一种防守形式和策略。
其中主体是防守,次之为进攻。
(二)攻击性防守的特点攻击性防守是现代足球运动中的一种攻击性、破坏性很强的防守,它具有个人防守技术和集体性防守战术的攻击性特点。
而攻击性和集体性是当今足球中防守的突出特点,以身、心、技等全面的攻击性防守技战术为特征的防守则成为现代足球防守发展的趋势。
由于这种主动攻击的防守在个人技术和全队的部署上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和实战,在比赛中往往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从个人防守的角度来说,首先要通过控制拿球队员,即通过合理的防守技术剥夺其控球权。
其次,对于无球队员,通过控制传球路线和控制防区,使其无法获得球,从而达到有效防守的目的。
(三)攻击性防守战术的优点攻击性防守战术是目前足坛非常流行的一种防守体系,它集攻击性与破坏性于一体,以积极控制对手,施以极大破坏争取比赛主动,力争在夺取控制球权为目的,充分体现攻势防御思想的个人或集体防守行动,具有针对性和集体性防守的特征。
它体现的是一种防守风格和打法,而不是一个具体的防守阵式。
攻击性防守以围、逼、抢、断、铲等防守技术为手段,以严密的集体配合作保证,处处体现空间、时间和心理上的压迫性,战术运用具有综合多变的特点,战术原则突出了“以球为中心,以人为主线”的战术指导思想,人球兼顾,根据“人”“球”在场上的变化,球门区附近以多防少,不断采取战术主动变化,张弛有度,松紧不乱,扩大或缩小,联防或紧逼,积极的逼抢,打乱对手进攻节奏和意图,及时调整对手其对适应防守阵形使其猝不及防,在气势上压倒对手,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心理紧迫,最终迫使对方失去控制球权,取得主动。
篮球的进攻和防守阵型一、进攻战术1. 强内进攻以大个子为主要攻击点的进攻战术,当拥有出色的内线攻击手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该战术的威力。
强内进攻的进攻中心是小前锋,大前锋和中锋。
2. 挡切进攻挡切进攻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进攻方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调动球员跑位,正确的球场空间,传切球的配合以及合理掩护。
挡切进攻的攻击重心是得分后卫,小前锋和大前锋。
3. 高位进攻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单打进攻模式,需要一个颇具运动能力的大个子和优秀的底角投手。
高位进攻的攻击重心是得分后卫,小前锋和中锋。
4. 老鹰进攻老鹰进攻通常用于为攻击后卫创造错位单打机会,但也可以形成翼位单打和背身单打。
老鹰进攻的攻击重心是得分后卫,大前锋和中锋。
5. 三角进攻三角进攻要求球员必须在所有时刻都保持15到20英尺的间距,精准的球员间距尽量把对方防守拉开。
三角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得分后卫和中锋。
6. 掩护进攻掩护进攻是场上其他球员拉开,由两名球员进行的挡拆战术,掩护攻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得分后卫和大前锋。
7. 跑动进攻跑动进攻需要有良好的球员站位空间以及高低位置的配合,跑动进攻可以很好的发挥外线球员的攻击能力,跑动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得分后卫和小前锋。
8、拉链进攻拉链进攻的主要意图是造成控卫的翼位单打或内线球员的背篮单打,同时通过下掩护形成空位投篮机会。
拉链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大前锋和中锋。
9、牛角进攻牛角进攻通过在高位布置掩护队员,使运球者有从两个方向突破的选择。
牛角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小前锋和中锋。
10、普林斯顿普林斯顿进攻是一种没有固定套路的开放式打法,它只是单纯地通过不断地运动来创造空位投篮机会。
普林斯顿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小前锋和大前锋。
二、防守战术1、盯内防守主要针对对方内线的盯人防守战术,对对方小前锋,大前锋和中锋有着出色的防守效果。
2、2-1-2联防2-1-2联防是2-3联防的一个变种,内线球员上提来防守对方的高位球员,2-1-2联防对对方得分后卫,大前锋和中锋有着出色的防守效果。
第一部分篮球技术基础动作一、准备姿势指队员的站立姿势: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距离与肩同宽,脚掌着地,两膝弯曲,身体重心的投影在两脚之间,上体微向前倾,量比屈肘自然下垂置于体侧。
两眼平视。
二、移动(一)起动起动是队员在球场上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一种起始的动作,是获得初速度的方法。
起动后的两三步要短促而迅速的连续蹬地和快速摆臂相结合。
(二)跑跑是队员在球场上改变位置、发挥速度的重要方法。
变速跑变向跑侧身跑,是队员向前跑中为了观察球场上的情况,侧体的跑动方法。
后退跑,是队员在球场上背对前进方向的跑动方法,后退跑时,两脚提踵,用前脚掌交替蹬地提膝向后跑动,上体放松直起,两臂屈肘摆动,保持身体平衡。
(三)跳跳是球场上争取高度和远度的方法,要求跳得高、跳得快、滞空时间长。
双脚起跳多在原地运用。
单脚起跳多在助跑情况下运用。
(四)急停跑动中突然制动速度的方法。
跨步急停,在快速跑动中,先向前跨出一大步,用脚跟先着地过渡到全脚抵住地面,并迅速屈膝,同时身体微向后仰,后移重心;然后再跨出第二,步,脚着地时,脚尖向内转,用前脚掌内测蹬住地面,两膝弯曲。
身体稍有侧转,微向前倾,重心移至两脚之间,两臂屈肘时自然张开,帮助控制身体平衡。
跳步急停在速度慢时使用。
(五)转身。
前后转身(六)跨步(七)滑步。
侧、前、后滑步(八)后撤步(九)攻击步(十)绕步三、接球双手接球。
两眼注视来球,两臂伸出迎球,手指自然分开,两拇指成“八”字形,手指向前上方,双手成一个半圆形;当手指触球后,两臂随球后引缓冲来球的力量,双手握球与胸腹之间。
单手接球的控制范围大。
四、传球栓手胸前传球:两肘自然弯曲与体侧,将球置于胸腹之间的部位,身体成基本站立姿势;传球时,前臂在后,脚蹬地,身体重心前移的同时迅速向传球方向伸出,拇指用力下压,手腕前曲,食、中指用力拨球将球传出。
另有双手低手,双手头上,单手肩上,单手低手,单手胸前,单手背后,单手体侧和勾手等传球。
篮球防守战术介绍篮球防守战术1,人盯人,这也是最普及的一个战术,无论是职业比赛,还是业余篮球,都用这个,就是一个人跟一个,这样分工明确,不会出现漏人。
缺点是万一你防守的那个人是很厉害的,那么你就是防守的黑洞,会被一直当作弱点来打2,区域联防,严密防守进入该区域的球和进攻队员,并与同伴协同防守,这不是人防人,而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战略,也就是你进入了该区域,比如侧翼,那么这个区域就会有两到三个人来防守你。
缺点就是容易被调动,比如这块区域吸引了人,其他位置就空了3,包夹战术,某个球星得到了球,必定出现两个人防守他,缺点就是吸引了防守人4,禁区防守战术,全部人集中到三秒区附近,谁进来就人肉墙火拼堵死他,针对那些突破厉害的人,缺点就是外围,三分线空了,容易造成对手投三分球5,砍鲨战术,针对奥尼尔所发明的战术,因为奥尼尔在内线近乎无敌,缺点是罚球太差,因此当时没有可以与他对抗的内线队伍,没有大个子的队伍,会采取这个战术,你一拿球,我就犯规,让你罚球,反正你罚球罚不进6,绕前战术,就是大个子会在低位,卡位要球,这个时候你要挡在他前面不给他那么轻易得球,以前姚明就经常被这一招给封锁。
篮球中防守技巧摆正防守姿势。
防守时两腿要自然分开,分开距离比肩宽长一点,膝盖略微向里弯曲。
胳膊要伸直向外张开,一上一下的来回晃动。
抓准防守最佳时机,出手断球要快、狠、准。
如果看到对方运球较慢,或出现大的运球空当,可以迅速出击把球拨掉,断球得手后再发动快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提前卡住防守有利位置。
当对方要进攻时,要提前判断其行进路线,如果对方要三步上篮了,就要提前把他的进攻路线堵死。
不能让他迈出第一步。
集中注意力,提高反应速度。
防守最重要的是集中注意力,一般情况下双眼要盯紧篮球而不是进攻队员,但对于一对一的严防要盯好人,如果他传球了,不要立即跟着篮球跑,因为球可能再传回来,如果你已经走开就漏防了。
不要被对方假动作晃倒。
在防守时很多假动作防不胜防,但我们要尽力避免被假动作骗过或晃倒。
篮球战术:区域联防的要领所谓的区域联防,就是在攻转守时,队员有组织迅速回撤后场,每个防守队员分工负责一定的区域,每个区域又互相协同地连合成为一个防守整体的放手战术。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篮球战术:区域联防的要领,欢迎阅读!篮球战术:区域联防的特点:区域联防是由进攻转为防守时,防守队员迅速退回后场,每个队员分工负责防守一定的区域,严密防守进入该区域的球和进攻队员,并与同伴协同防守,用一定的队形把每个防守区域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组成的防守战术。
它的特点是在每个人防守一定区域的基础上,随着球的转移和进攻队员的穿插移动而不断地调整防守的位置和队形(也简称为球动人动,人随球动),重点防守有球区域和篮下。
这种防守战术的位置固定,分工明确,重点突出,有利于保护篮下、组织后场篮板球和发动快攻。
但由于受区域分工的限制,各种联防都存在一定的薄弱区域,容易被对方在局部区域以多打少。
篮球战术:区域联防的要领,明确,因此对有组织的争抢篮板球和发动快攻都极为有利。
1、防运球突破。
当进攻队员运球突破时,防守队员应堵截其通往篮下的路线,同时邻位的同伴应及时协同进行"关门"配合,如果球转移到场角时,要侧重防守底线,严防进攻队员由底线运球突破,如进攻队员从底线运球突破时,要封堵其切入和传球路线和角度,以破坏对方的突分配合。
若防守队员被进攻队员运球突破时,邻位的防守队员应及时补防,或暂时交换防守位置,待情况许可时再各回原位进行防守。
2、全队随球移动,集中篮前分区防守。
无论采用哪种区域联防形式,都是以集中防守篮前为基础,以防球为主,全队随球移动。
要加强对有球一侧或受威胁较大的区域进行防守,具体要求是:当对方在外围持球进攻时,负责该区或离球最近的防守队员,应立即到位防守,积极阻止其投篮、突破和传球等。
其余的防守队员要随球移动,及时向有球一侧转移。
离球近的防守队员要向篮下回缩,加强篮下防守,此时要注意对手的空切,还要准备断球。
进攻区域联防是了解和掌握区域联防的特点和规律,针对其薄弱环节,结合本队具体情况所组织的具有针对性的进攻战术配合。
进攻区域联防战术的特点:采用与防守队相应的进攻队形,占据其薄弱地区,或通过球的转移和人的移动,加重局部防守的负担,在局部地区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从而创造良好的进攻机会。
进攻区域联防的基本要点:一、采用进攻区域联防最积极的方法就是快攻。
因此,进攻队获球后,趁对方尚未退回后场,或未组织好联防阵形之前予以攻击。
当快攻遇阻或防守队已经布好联防阵形时,进攻队要合理地掌握进攻节奏,及时地转入阵地进攻,迅速部署好进攻区域联防的队形,争取进攻的连续性和主动性。
二、若防守队员已经组织好区域联防队形时,进攻队要针对防守队形,并根据本队队员的特长,采用有利的进攻队形,占据联防的防守薄弱区域,争取在局部地区,集中优势兵力,造成以多打少的有利局面。
三、进攻区域联防时,进攻队要以球的转移来调动对方的防守,并充分利用声东击西、内外结合的方法,用威胁较大的传球,使对方防守不停地移位、补位,从而产生漏洞,创造出良好的进攻机会。
四、通过进攻队员的不断穿插、跑位,插到防守的薄弱区域,或在局部区域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五、加强和提高中、远距离投篮的命中率,是进攻区域联防的重要手段。
进攻队通过快速传球和穿插移动选位,适时而果断地进行中距离投篮,以扩大攻击区,拉大防守区,拉空篮下,为篮下进攻创造机会。
六、根据区域联防防守队员随球移动而面向球,集中对有球一侧进行防守的特点,进攻队员要利用居中策应,溜底线和底线运球突破,造成防守队员人球不能兼顾。
此时,弱侧的队员趁机背插到篮下接球投篮。
七、在进攻区域联防时,进攻队员要随时准备抢占有利位置,积极争抢篮板球,争取再次进攻的机会,同时要注意保持攻守的平衡,当投篮未中又没有抢到篮板球时,要迅速退守并有组织地封堵,破坏对方的快攻。
进攻区域联防的队形和队形的变化:进攻区域联防队形的基本要求是进攻队员补要与防守队员形成一对一的站位,应占据防守的薄弱区域,在局部形成进攻的优势。
浅谈进攻区域联防的方法[摘要]:篮球区域联防是现代篮球比赛防守的常用方法之一。
面对区域联防,许多球队和球员会感到压力甚大,甚至出现突然性的不知所措,因此,研究进攻区域联防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进攻区域联防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篮球的教学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篮球进攻区域联防方法一、前言区域联防是篮球的一种防守体系。
区域联防每名队员都有明确的防守区域,但没有明确的防守对象。
五名队员按照预定的阵型落位,并按照对方持球队员所处的位置,在自己负责的防守区域内和同伴协同移动,达到守好本篮的目的。
随着防守队员身材越来越大型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防守技术的不断提高,区域联防体系日趋完善,一味想以倒球和瞄篮来撕开防守区域缺口的进攻联防办法,不仅难以获得理想进攻效果,而且使本应该是主动和富有生机的进攻,落人程式化。
进攻队在联防面前变成位置死、变化少、缺乏积极移动、站着打球的被动局面。
为了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进攻联防反被联防“框死”的弊病,可引用进攻人盯人防守时常用的积极跑动和掩护的办法来进攻区域联防。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在期刊网、互联网查阅大量有关区域联防和进攻区域联防的文献资料,获取第一手材料,为文章的写作奠定的理论基础,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向。
2.录像观察法:观看CBA、NBA、男篮世锦赛等国内外篮球比赛录像,归纳有关进攻区域联防的方法。
3.逻辑分析法:利用实事求是和辨证的原则,运用逻辑学的一般原理,对进攻区域联防的方法与策略进行分析。
三、分析和讨论进攻区域联防的方法与分析:1.快攻、突破和三分战术进攻区域联防快攻是破联防最好的武器。
综观国内外的高水平比赛,很多球队面对对手祭出的联防战术,都会采用快攻战术攻破之。
其中,快攻是以后场篮板球为基础的。
在2003年NBA总决赛的第五场比赛中,网队曾经就使用快攻破了马刺的联防,最终也取得比赛的胜利。
三分球和突破被认为是进攻联防最好的两把“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