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制管理模式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12.65 KB
- 文档页数:1
代建制模式的探讨提纲:1. 代建制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2. 代建制模式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3. 代建制模式的优缺点。
4. 代建制模式的适用范围和未来发展趋势。
5. 代建制模式的案例分析。
一、代建制模式的定义和特点代建制模式是指建设项目审批备案后,由业主委托代建单位(如施工总承包企业)作为代建人来组织和协调各专业企业和分包单位完成施工任务的一种施工模式。
代建制模式的特点是1. 建设项目委托代建单位作为代建人来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代建单位要承担施工风险和责任。
2. 代建人与各专业企业和分包单位签订合同后,代建人作为施工总承包人来组织和协调各企业和分包单位间施工任务。
3. 代建制模式适用于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业主对施工过程缺乏管理经验或没有施工能力,需要选择在施工总承包企业中寻求专门的代建服务。
二、代建制模式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代建制模式对建筑行业的影响表现为:1. 代建制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项目过程中的协调和管理成本,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2. 加强了各专业企业之间的协调和管理,利于提高施工过程的效率和建筑工程质量。
3. 对于拥有较高管理能力的代建单位,代建制模式可以带动建筑企业的发展,推进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
三、代建制模式的优缺点代建制模式的优点:1. 代建制模式能够有效地协调和管理各专业企业的施工任务,增强整个施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2. 代建模式能够减少业主对项目的管理和协调成本,提高项目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3. 代建制模式能带动建筑企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并推进施工过程的工业化和标准化。
4. 代建制模式能够为市场提供更多的选择,增强市场竞争力。
代建制模式的缺点:1. 代建制可能会影响建筑行业的专业发展,降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2. 代建制可能会对建筑企业施加不良影响,从而造成市场垄断。
3. 代建制可能会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四、代建制模式的适用范围和未来发展趋势代建制模式的适用范围是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业主对施工过程缺乏管理经验或没有施工能力,需要选择在施工总承包企业中寻求专门的代建服务。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经济学研究年第期(总第期)_y @6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初探张建张鹏沈阳市发展建设资金管理中心(沈阳110003)【摘要】代建制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兴工程管理方式,已引起业界各方关注,2004年7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代建制的实质是建设工程的专业化管理。
本文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及成因分析入手,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的意义及方式进行了认真剖析。
最后针对“代建制”的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三点意见。
1、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存在弊端及成因分析政府投资项目作为政府实践其职能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指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发行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向证券市场或资本市场融资,利用外国政府赠款以及国家财政担保的国内外金融组织的贷款等方式独资或合资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由于存在“投建管用综合症”,即政府管理、投资主体、建设单位、使用单位含混不清,造成“管理交叉”与“管理真空”并存,缺乏从决策论证、建设实施、资金拨付、后期评估的全过程管理,由此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1)决策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方式主要是,个别领导说了算,善于争取多要点,形象工程突破程序加紧干,资金不足普撒胡椒面。
这样的决策方式,缺乏综合、长远和战略的规划考虑,难以做到正确把握投资机会、全面进行项目比选、科学论证可行方案,造成投资重点不突出,综合效益难显现。
有的项目立项审批前,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概算,靠粗略的估计数代替,或投资概算缺乏科学依据,为了项目易审批,人为压低或提高概算等均为“三超”现象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2)投资主体缺位,管理主体模糊。
一般的竞争性领域的投资项目,其投资主体十分明确,而政府投资项目由于其资金来源姓“公”,其投资主体看似明确,实质上是投资主体缺位。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探讨引言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是指政府委托专业的代建机构或企事业单位来管理、实施相应的投资项目。
这种管理模式在解决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难题和推动项目顺利完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代建制的定义、优势和应用案例等方面对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概念与特点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是指政府以委托形式将相应的投资项目的管理与建设任务交由专业代建机构或企事业单位来进行。
代建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工明确:政府将投资项目的管理与建设责任交由专业的代建机构或企事业单位,使得各方在工作职责上更加清晰明确,避免了责任的模糊性。
2.专业化运作:代建机构或企事业单位通常具备专业化的管理和执行能力,能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高效地推进投资项目的实施。
3.资金灵活运用:政府委托代建机构或企事业单位来管理投资项目,可以有效分散政府资金压力,降低政府的财政风险。
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优势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提升管理效率:政府委托专业的代建机构或企事业单位来管理投资项目,可以依托其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优化资源配置:代建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可以合理安排项目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3.风险控制能力强:代建机构或企事业单位通常具备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4.专业化服务:代建机构或企事业单位能够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专业化服务,满足政府投资项目的特殊需求。
三、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应用案例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下是几个代建制应用案例的简要介绍:1. XX市某道路建设项目XX市政府将某重大道路建设项目的代建任务委托给专业的代建机构,由代建机构负责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施工等全过程管理。
代建制模式探讨与代建单位管理重点摘要:实行代建制是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领域的一个显著进步,但由于配套的法律法规、具体的实施办法尚不完善、代建单位的培育尚不成熟,代建单位在项目管理的具体应用中存在不少困难。
笔者对目前的代建制模式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代建制中的激励机制和对策,以及代建单位的管理重点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代建制、管理模式、激励机制、管理重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投资体制改革的推进,受发达国家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影响,代建制逐步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领域引入,有效地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但由于还处于试点阶段,国内还没有成熟、统一的相关规定,在实际操作中还有较多问题有待解决。
1.代建制的概念代建制的说法最初产生于我国国内一些地方政府规定政府财力投资的工程项目需委托专业单位代为建设管理的文件中。
在我国,代建制源于厦门,从1993年开始厦门市在深化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招标或直接委托等方式,将一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的政府投资项目委托给一些有实力的专业公司,从而拉开了我国代建制的序幕。
1999年4月,专业从事项目管理的上海浦东咨询公司受上海市计委委托,全过程代理建设上海市收教收治综合基地项目,启动了上海市财政投资项目运用代建制的试点工作。
2.目前我国代建制存在的问题为使代建制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目前代建制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应加以关注和认识。
在代建制具体的实践应用中,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实施代建制所遇到的阻力、代建制相关配套不完善、代建单位总体实力薄弱三个方面。
2.1 实施代建制所遇到的阻力较大,业主单位越权干预在代建制实施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业主方需要代建服务,也使用了代建服务,但是在代建服务期间,有些业主为了部门利益,不希望将项目交给代建单位管理,不愿授予代建方真正的权利。
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些业主仍然对一些本属于代建单位应做的工作进行干预。
而业主单位和代建单位基于项目目标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之后,大部分情况下是代建单位让步。
浅谈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代建制是使用具有更专业、更先进项目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的项目管理企业代替政府庞大的临时机构,政府不用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从而提高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管理效率和投资效益, 实现投资、质量和进度的有效控制。
从厦门1993代建制试点至今,各地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在代建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各地在实践探索中对代建制的理解不同,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目的缺乏深入的认识,从而在代建制的做法及操作上出现了一些困难,因此必须就下面几个问题加以厘清。
1代建制的法律地位我国目前尚无适应于项目代建制的法律、法规及操作细则。
由于法律法规没有对代建人授予相应的法律地位,代建合同的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清晰,代建人在履行代建职能时,难以正确地把握工作的范畴和职责。
代建人在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中没有法律授予的地位, 因此, 客观上无法得到各级政府和建设相关管理、备案部门的认可, 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如施工验收相关表格上就没有代建单位签署意见的栏目。
虽然各方面已经给予了一些变通和处理方式, 但实际上仍必须是建设方(有时为使用方)出面进行各项手续办理,导致代建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现阶段应尽快出台代建人在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中作为建设方(有时为使用方)的法律文件,明确代建人在项目等代建期间应有的法律地位和其责任、权力、义务等;同时应该赋予其相应的权力,以使代建人全面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达到我国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的目的。
2代建人的定位代建人是被委托人还是承包人这个问题必须加以明确,这涉及到代建各方责权利的划分。
在民法中,“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或自己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人进行民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或间接归属被代理人的法律制。
民法所解释的代理的特征之一是:代理所产生的法律效果是由委托方承担的。
而在代建制中,代建人接受业主即投资方的委托,承担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民事责任是由代建方承担的,这与民法中规定的代理的含义相违背,因此有人认为“代”解释为“代理”是不合理的,代建人是以承包人的身份出现在代建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