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法律推理
- 格式:ppt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8
法律推理姓名:XXX学号:XXX专业:课程名称:法律逻辑指导老师:XX法律推理是法学家和法律工作者在各自的工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实行法律,特别是司法机关适用法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活动。
一、法律推理的涵义推理通常是指人们逻辑思维的一种活动。
在汉语语义上推理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这类似亚里士多德的必然推理(证明的推理);其二是指论证,即通过辩论,运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过程,目的是为所获得的特定结论提供理由,这类似亚氏的辩证推理或修辞推理。
推理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推理是一个发现新知识的思维过程。
不论是从“原初的”前提必然地引出新结论的证明的推理,还是从“人们普遍接受的意见(前提)”或然地引出新结论的辩证推理,都反映了理性思维追求新知识的特点。
第二,推理特别是辩证推理不仅指个人思考或头脑内部的“推想”,还具有“辩论、讨论”等公开性论证的特点。
这个特点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正是通过运用论据的公开辩论,人们才能证明论题的真实性或结论的真理性,并且起到化解争议、以理服人的作用。
这种思维活动在法律领域中的运用就泛称法律推理(Legal reasoning),具体来说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它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
即法律推理的思维活动不仅涉及到对法律的理解、选择,还重要的是将这种抽象规范运用到具体的案件之中。
2、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
3、法律推理的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
它的推理过程实际上带有说明理由的成分。
二、法律推理的适用在西方国家法学中,由于法律发展的不同历史背景,对法律推理进行研究的对象也有所不同。
“普通法法系国家在关于法律推理的著作集中在法官上,他们已发表的判决意见含有大量推理。
法理学(山东联盟)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青岛科技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古希腊时期出现了职业法学家集团、法律学校和法学流派参考答案:错2.从法律部门角度可以将法律体系划分为: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等参考答案:错3.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参考答案:法国民法典4.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参考答案:法律现象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参考答案:罗马法第一章测试1.法的要素是指法的构成要件()参考答案:错2.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参考答案:对3.动用法律手段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叫做( )参考答案:法的保护性职能4.法的更深层次的本质是参考答案: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5.判决书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资本主义社会的法的三大原则是参考答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是自发产生的参考答案:错3.原始社会主要依靠以下哪些选项实现社会调控的?参考答案:首领权威;社会舆论;世俗习惯4.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参考答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法产生的主要标志有哪些?参考答案:国家的形成;权利义务的分离;诉讼或审判的出现6.以下哪些是唯心主义的法的起源论?参考答案:父权说;发展说;社会契约说;神意说7.法的起源、法的根源、法的渊源是一回事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法律需要维护阶级统治秩序参考答案:对2.法律允许主体任意放弃自由参考答案:错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律确认和保障平等的方式()参考答案:法律平均分配权利义务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律价值体系的表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重视形式平等的实现5.从马克思主义角度理解法律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法律价值历史性决定了其具有的阶级性第四章测试1.法律生效后,应该是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参考答案:错2.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9年5月,李某因生活所需,产生了盗窃邻居王某家中财物的念头。
5月15日晚上,李某翻墙进入王某家中,盗取了现金5000元、手机一部及金项链一条。
次日,王某发现家中财物被盗,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以及如何确定其刑事责任。
三、法律推理过程(一)事实认定1. 李某有盗窃的故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本案中,李某在翻墙进入王某家中之前,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构成盗窃,但仍实施了盗窃行为,说明其具有盗窃的故意。
2. 李某实施了盗窃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李某盗取了王某的现金5000元、手机一部及金项链一条,属于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二)法律适用1. 关于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①主观上具有盗窃故意;②客观上实施了盗窃行为;③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本案中,李某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2. 关于盗窃罪的量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盗窃罪的量刑标准为: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李某盗取的财物价值5000元,属于数额较大,故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理学》后面章节的主要内容第十章法律继承和法律移植1、法律继承的定义、原因和内容;2、法律移植的概念、必要性和三种类型。
第十一章法的制定1、中国现行立法体制的特点;2、立法过程的三大阶段;3、立法程序的四个阶段:注意:(1)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的有:九个机关时间:一个月(2)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的有:七个机关时间:七日审议以后的结果有三种:一个是提付表决,另一个搁置,还有一种是终止审议。
——《立法法》39条4、立法的三大原则:法治原则、民主原则和科学原则第十二章法的实施1、法的实施包括几个环节:守法、执法、司法。
美国学者庞德说:“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行。
”2、守法的理由——即公民为什么要守法:见教材P204-206。
你如何看待“良性违法”,即公民有无抵抗权?“公民不服从”的正当性的条件:第一,公民所抗议的法律本身是实质性的、明显的不正义。
第二,不服从行为必须被证明是为达到目的所必需的手段。
即通常的、由民主制度所提供的合法救济手段如陈情、示威、起诉等已被诚意地使用过并被证明无效时,才能选择公民不服从。
第三,行为者必须能确保不服从所导致的后果不会严重危害整个社会的法律秩序。
正如潘恩所说:“对于一项坏的法律,我一贯主张(也是我身体力行的)遵守,同时使用一切论据证明其错误,力求把它废除,这样做比强行违反这条法律来得好;因为违反坏的法律此风一开;也许会削弱法律的力量;并导致对那些好的法律的肆意违犯。
”([美]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22页。
)3、执法的类别和原则:P208-2114、司法的特征和原则“当民意与法律不一致时,一般而言,那不是法官的事情而是议会立法的任务,只有议会才能把民意变成法律。
我们需要把司法程序与议会程序区分开来。
议会程序讲究议员与选民的联系,重视‘倾听民众的呼声’,各种形式的游说被认为是议会民主的正常现象。
相反,司法程序讲究独立与公正,它的天职是实施法律,而忌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信息可能不充分,判决也可能错误,但只要法官没有私心就不能惩罚法官。
法律逻辑学论法律推理、事实推理与判决推理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解决三个问题:其一,确认事实;其二,寻找法律;其三,将案件事实置于法律规范之下即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司法判决结果的获得,必然要进行三种不同意义上的推论: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判决推理。
(一)法律推理法律推理有五种推理模式。
一,解释推导。
所谓解释推导,是指在遇到“法无明确之文”时,根据法律的逻辑结构、法律的意图或目的、法律的价值取向、社会习惯或惯例、社会效用或社会利益、社会公共政策以及社会公平正义观念,探寻法律条文的“确切含义”,对法律条文加以明确化、确定化和具体化,界定法律的界限、限定法律所指、确定法律的具体内容,澄清法律条文的含混和疑问。
二,还原推导。
所谓还原推导,是指在遇到“法律反差”即法律文字与法律真实意思、法律意图或目的、法律精神存在反差或相悖时,根据法律的意图或目的、法律的价值取向,对法律条文增加限制或除外,重构法律条款,还原法律真实意思,消除法律文字与法律真实意思或意图之间的反差,避免出现与立法本意或法律意图不相符合的结果。
三,辩证推导。
所谓辩证推导,是指在遇到“法律冲突”时,根据法律逻辑结构、法律的意图或目的、法律的价值取向、社会习惯或惯例、社会效用或社会利益、社会公共政策以及社会公平正义观念,寻求一种选择或平衡,解决或化解法律的内在冲突与抵触。
四,衡平推导。
所谓衡平推导,是指在遇到“恶法”,即一旦发生对于当前的具体案件,存在明确的法律规定或规则,但是,如果将该规定或规则直接适用于本案,就明显有悖于情理,会造成显失公平、公正的结果,法官基于对法律历史、社会习惯或惯例的考查,法律意图、目的、价值取向的考量,社会利益或社会效用的衡量,以及法律公共政策或法律公平正义的价值选择或价值判断等,对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规则制定一个例外,或者说为其拒绝适用、背离该规定或规则找一个正当理由,回避、淡化该法律规定或规则的缺点和难点,对法律规定或规则予以补救,从而建立起裁判大前提,对个别案件平衡公正,实现个别公平。
法律推理的基本理论研究(下)四)法律推理的定义分析法律推理是一个反映各类法律推理活动“总和”并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概念。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该类活动的“简称”,所以必然要舍弃一些同类活动中非共性的东西,而集中反映该类活动的共性或本质。
惟其如此,才能用这个简称“把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
” 我们按这个要求来分析一些法律推理的定义。
1、若干法律推理定义分析定义1:“推理通常是指人们逻辑思维的一种活动,即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得出另一个未知的判断(结论)。
这种思维活动在法律领域中的运用就泛称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法律推理,就没有法律适用。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7页,第339 页。
定义2:“法律推理是法律工作者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前提(法律事实或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判例等法律资料)得出某种法律结论的思维过程。
”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 年版,第016页定义3:“法律推理是一个标记导致作出法律决定的一系列思维过程的集合符号。
”它涉及情境识别、解释和事实评价,还包括法律(条文)查找、可适用规则的选择和辩论。
“这个过程还包括对可能决定的不断评价以及制定活动。
由于法律理由的形成和选择被运用于作出最佳决定的辩论过程中,因此,法律推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个法律推理过程还可以是非常综合性和拟定的。
••…例如,后者是立法起草过程的情况。
”沃尔格伦(Wahlgren):Automation of Legal Reasoning:A Study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Computer Law Series 11. 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 Deventer Boston.p.149.定义4 :“法律推理可以被分析为不是自然或社会过程的一个阶段,但作为过程本身,它是论证(argument 或辩论)过程。
理论法重点知识之法律推理法律推理是法考中一个常考的点。
所谓法律推理,就是指法律人在从一定的前提推导出法律决定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推论规则。
法律推理的推论规则总共有六种,分别是: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反向推理、当然推理、设证推理。
(一)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个别的推论,属于一种必然性推理。
其推理的经典形式就是三段论。
比如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从大前提与小前提出发就可以得出苏格拉底会死的结论。
此种推理的特点就是,只要大前提与小前提正确,那么结论一定正确,所以演绎推理也被称为必然推理。
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断案所采取的推论形式就是演绎推理。
具体断案中就是根据法律规则(大前提)与案件事实(小前提)然后得出一个判决结论。
演绎推理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涵摄。
就是指将外延较窄的概念划归于外延较宽的概念之下。
比如“食物”是一个内涵较宽的概念而“面条”是一个内涵较窄的概念,食物涵摄面条。
在法律推理中,法律规范涵摄特定事实,也是演绎推理在法律运用中的形式。
例题:周某半夜驾车出游时发生交通事故致行人鲁某重伤残疾,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起诉周某。
法院开庭,公诉人和辩护人就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质证,就法的适用展开辩论。
法庭经过庭审查实,交通事故致鲁某重伤残疾并非因周某行为引起,宣判其无罪释放。
法庭主持的调查和法庭辩论活动,从法律推理的角度讲,是在为演绎推理确定大小前提(二)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论。
归纳推理有两种,具体包括: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就是指把所有的情况都穷尽然后得出一个结论。
比如一个箱子里有一百个球,把这一百个球都看一遍,发现这一百个球都是白色的,然后得出一个结论:箱子里的球都是白色的。
因为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必然是正确的,所以完全归纳推理也被称为必然性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简易来讲就是指归纳一部分情形然后得出一个结论。
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结论的得出就涉及不完全归纳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