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11-(201911)
- 格式:ppt
- 大小:608.50 KB
- 文档页数:16
人教版九年级上《香菱学诗》课文香菱学诗[1]曹雪芹一个孤苦的女子,痴心学诗,是对艺术的崇拜,还是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你从中得到些什么样的启发呢?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
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
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
你可不许腻烦的。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2],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3]’。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4]’,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5]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6]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7]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8]等人的一看。
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
”黛玉听说,便命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香菱学诗》阅读与美文赏读习题(附答案)[课内语段精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 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 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场,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 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 "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 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1、写出文中提到的几位诗人所处的朝代极其原名:陆放翁是指(朝代)的王摩诘是指(朝代)的“老杜”是指(朝代)的李青莲是指(朝代)的2、唐代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第一段,说说黛玉替香菱解了什么“疑惑”?3、黛玉说香菱“不出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她是不是把写诗看的太简单了?结合课文谈谈,她为什么这样讲?4、黛玉对香菱的学习进程按程度的深浅作了合理的安排,其表现在文中哪些词语上?5、第二段中,作者一共写了八处“笑”,一处“笑吟吟”,七处“笑道”,这是否太罗嗦了?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认识(至少两处):6 、第二段香菱所引的王维的三联诗句印证了宋代(人名)对王维诗和画的评价,“,”,请在下面默写一首你所喜欢的古代诗歌,并谈谈你的体会:诗歌:,。
【课文资料】曹雪芹简介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
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
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
从此他远离官场,无视权贵,生活一贫如洗。
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曹雪芹为什么要写“香菱学诗”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但联系香菱的一生遭际来看,这个插曲的描写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
首先,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首位,可见她是相当重要的人物。
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
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为强烈了。
第二,《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往往是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的,每个人的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有些诗作,还点明了人物的处境与命运归宿。
如上引香菱诗第三首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实际就是在说香菱目前的情况。
第三,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
《红楼梦》之香菱学诗《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有香菱学诗一段。
香菱搬到蘅芜苑,想跟宝钗学诗,宝钗委婉拒了,叫她先把大观园的门摸清;香菱又找黛玉,才有黛玉教香菱学诗这一段。
黛玉教的学诗门径是,先五律,后七律,再到七绝,然后上窥陶谢诸家。
这条门径,是古人学诗比较正统的路途。
最近有些体会。
聊以记之。
从五律入门,学的是平仄声韵,对仗,相粘,相错,以及炼字,揣摩,优游涵泳。
香菱本来就有点古学功底,平仄应该是通的,所以格律被黛玉一点就明白了。
黛玉教她写诗,一上来香菱用功的点就是“炼字”。
黛玉缘何推荐她先看王维的五律,盖王维诗工整,字句皆斟酌出,遣词造句极准。
香菱体悟“大漠孤烟直”,体悟的正是王维的“炼字”工夫。
学诗也要学对仗。
古人的对仗本领,是从四六骈俪中训练来的,像李商隐,杜工部一类句工的诗人,骈文必定是极好。
《红楼梦》里没有提香菱怎么训练对仗,只是从对话中强调了体味“诗眼”,“炼字”的本事,宝玉说,你已经“得了”,得的应该是古诗的字句那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下一字如画龙点睛的境界,是一种玩汉字游戏的优雅技巧。
到了这层,香菱便可以入诗社了。
所以黛玉说闺阁之玉不外传,自知多是一些雅好,文字游戏而已。
说到这里扯点闲话。
自古官宦家庭,大多有诗教,相信沉废在闺阁之中的诗作真是太多了,连名家的作品,如大诗人李白,也是“十佚其九”,虽说是很遗憾的事,但是写古体诗,本身第一目的并非流传,而是陶冶性情,这一点其他的文学体式很难与之相比。
比如现代诗,滥觞于西方的自由体,也叫诗,但是它不渊雅,体式太自由了,情感不受克制,带进节奏里容易患中二病,精神病之类的;当不了文字游戏来玩,一当文字游戏,就俗烂了,因其语句的精炼感不如古诗,白话诗的作者可能会宣称,我们也会纠结于哪里该不该换行,哪里要不要用“了”——我看现代诗,只看思想和意象,以及理路这些东西。
对于那些悄悄多了一个“了”字的感觉,如果汉字工夫过关,是不会错过的,已经渗到肌肉记忆了。
【原文欣賞】《香菱學詩》香菱見過眾人之後,吃過晚飯,寶釵等都往賈母處去了,自己便往瀟湘館中來。
此時黛玉已好了大半,見香菱也進園來住,自是歡喜。
香菱因笑道:“我這一進來了,也得了空兒,好歹教給我作詩,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
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
”香菱笑道:“果然這樣,我就拜你作師。
你可不許膩煩的。
”黛玉道:“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舊詩偷空兒看一兩首,又有對的極工的,又有不對的,又聽見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看古人的詩上亦有順的,亦有二四六上錯了的,所以天天疑惑。
如今聽你一說,原來這些格調規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
”黛玉道:“正是這個道理,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
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香菱笑道:“我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黛玉道:“斷不可學這樣的詩。
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
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裏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
肚子裏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玚,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
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香菱聽了,笑道:“既這樣,好姑娘,你就把這書給我拿出來,我帶回去夜裏念幾首也是好的。
”黛玉聽說,便命紫娟將王右丞的五言律拿來,遞與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紅圈的都是我選的,有一首念一首。
不明白的問你姑娘,或者遇見我,我講與你就是了。
”香菱拿了詩,回至蘅蕪苑中,諸事不顧,只向燈下一首一首的讀起來。
寶釵連催他數次睡覺,他也不睡。
寶釵見他這般苦心,只得隨他去了。
《香菱学诗》课文原文9篇《香菱学诗》课文原文9篇《香菱学诗》课文原文(1)香菱学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2)分析把握主人公香菱的性格特点,复习、巩固人物的描写方法。
;(3)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4)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5)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1)课前熟读,收集资料,做好上课准备;(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采用小说五步阅读法:泛读,整体感知;精读,理解文章内容;赏读,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思读课文,质疑问难,互动探究;延读,拓展延伸,开阔视野,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寄予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
二、教学重点:1.从香菱学诗的经历中,联系实际获得深切的启示。
2.人物的描写方法,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三、教学难点:1.分析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并能自主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2.能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到写作实践中。
四、教学准备:阅读《红楼梦》中的相关内容。
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设计:(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播放《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
提问:耳边响起的曲子熟悉吗?(曹雪芹的《红楼梦》)。
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呢?看屏幕(屏幕展示:《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社会现实。
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曹雪芹完成前八十回,在穷困潦倒、唯一的爱子病死的那年除夕病逝,后四十回由高鹗完成。
)至今为止,众人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名家对《红楼梦》的评价:毛泽东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著名红学家吴世昌: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
著名的作家王蒙:《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
红楼梦片段香菱学诗香菱学诗。
香菱虽然是薛府买来的丫头,但她并不因自己地位低下而看轻了自己。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当她看到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们个个能诗会画时,便心生羡慕,也起了学诗的念头。
当宝钗要带她到大观园里和自己做伴时,香菱就笑道:“好姑娘,你趁着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
”宝钗笑她是“得陇望蜀”,但这也说明香菱学诗心切。
在大观园里,香菱拜三位青年诗人为师。
第一位是宝钗,但宝钗除了讽刺挖苦香菱外,并不曾教会她什么。
宝钗心想:我能带你进大观园就给足你面子了,还教你什么诗!有时香菱拿着自己的习作请宝钗看,宝钗看了只是笑,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
”但究竟是怎样作法,她没有教过香菱。
香菱的第二位老师是青年诗人黛玉。
黛玉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
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幸亏黛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在黛玉的耐心辅导下,香菱终于在梦中写下了“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的诗句。
香菱的第三位老师是青年诗人湘云。
湘云跟香菱谈起诗来简直没昼没夜,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
被宝钗讥笑为“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
”实不为过的。
应该说,香菱的三位老师都是大观园里才华出众的青年诗人,是她们把香菱领上了大观园的诗坛。
看看当今的诗坛,像宝钗这样为师的居多,像黛玉和湘云这样的则少而又少,如今还有哪个诗人在真正地辅导香菱这样的文学青年学诗呢?有一天,香菱从黛玉那里借来了《王摩诘全集》。
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
凡被黛玉画上红圈的,她一首都不放过。
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
宝钗见她这般苦心,只得随她去了。
香菱不但把黛玉要求读的诗都读了,还能仔细体会,用心琢磨。
她向黛玉汇报说:“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她还以王摩诘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香菱学诗》赏析《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很有情趣的一个片段,它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并苦心写诗的经过,赞美了这位精华灵秀的薄命女儿。
香菱来到大观园后,有了黛玉这样的老师,她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诗的境界中,自由呼吸,驰骋思维,让想象遨游于天地之外。
她苦读诗书,苦索佳句,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作诗。
笔者通过这个情节,表现了香菱对诗歌的追求及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赞美了她的专注、勤勉的学习精神。
此外,笔者通过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情节,也极大地丰富了黛玉的形象,我们从中真切地感受到黛玉除了孤傲自许外,还有热情开朗,坦率纯真,诲人不倦的一面。
赏析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正面描写)“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
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
”(其专心若此,不能不令人赞叹。
)当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
如此茶饭无心,或坐卧不定”终得一首,因措辞不雅黛玉要求她重写,她“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说明浮想联翩;“抠土”说明反复斟酌;“皱眉”说明用字不妥:“含笑”说明有了奇句,感到满意、欣慰。
)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
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了“不过有了,难道这个首还不好?”(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到了痴迷的水准。
)对这样一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笔者正确描写了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联系香菱的苦心学诗与她的悲惨身世,我们怎能不感叹造物者的不公?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侧面描写)宝钗:“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宝玉:“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