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8
一堂精彩的美育课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一堂精彩美育课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美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
3. 通过多元化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美育的概念和意义介绍。
2. 艺术欣赏:学生观看一幅名画,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3. 创意艺术活动:学生参与手工制作,发挥创造力,表达个人情感。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美育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为什么学习艺术和培养审美情趣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艺术欣赏(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名画,例如梵高的《星夜》。
2. 学生观看画作,教师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询问他们对画作的第一印象以及画中的细节。
3.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画作的构图、色彩运用和表现主题等方面。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创意艺术活动(2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手工制作的活动,例如用彩纸制作一幅抽象艺术作品。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选择颜色和形状,并开始制作他们的作品。
3.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提供指导和鼓励,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学生完成作品后,展示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这堂美育课的内容和活动。
2. 学生表达自己对这堂课的感受和收获。
3. 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案反思:1. 教师在引入部分能够清晰地解释美育的概念和重要性,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2. 艺术欣赏环节通过观看名画并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创意艺术活动能够让学生动手实践,发挥创造力,并表达个人情感。
4.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充分参与并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5. 反思环节能够让学生总结和分享他们的学习体验,并从教师的反馈中得到进一步的指导。
《巧剪纸花》:一堂劳技课的教学设计巧剪纸花:一堂劳技课的教学设计简介本文档是关于一堂劳技课的教学设计,主题为巧剪纸花。
通过这堂课,学生将研究如何制作精美的剪纸花,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研究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1. 剪纸的历史和传统- 介绍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介绍中国传统剪纸的特点和艺术价值2. 剪纸的基本技巧- 展示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和剪纸工具- 教授基本的剪纸技巧,如折纸、剪纸、开窗等3. 制作巧剪纸花- 示范制作不同形状和样式的剪纸花- 引导学生按照示范进行剪纸花的制作-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独特的剪纸花作品教学步骤1. 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剪纸花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介绍本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2. 知识讲解- 介绍剪纸的历史和传统- 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解释制作巧剪纸花的步骤和要点3. 示范与实践- 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剪纸花作品,让学生理解制作过程- 引导学生跟随示范,逐步制作自己的剪纸花作品-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完成作品4. 创作与展示-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独特的剪纸花作品- 学生完成作品后,展示并互相欣赏- 鼓励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5. 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思考剪纸艺术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学资源和评估- 教学资源:剪纸工具、彩纸、剪纸花样示范图、展示作品-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完成度,评价学生的剪纸花作品的创意和技巧运用结束语通过这堂巧剪纸花的劳技课,学生不仅能够研究到剪纸的基本技巧,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剪纸艺术的研究,学生也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这堂课中收获知识和乐趣,并将剪纸艺术传承下去。
一节教学设计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效果的实现。
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估教学效果。
本文将以一节教学设计为题,分析一个典型的教学设计,并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教学目标是一节课设计的核心和出发点。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
例如,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设定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为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一节课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教材或教学资源。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合理调整。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生动有趣的故事、诗歌或者游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第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讨论或者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注重合作学习和个别差异的处理,让每个学生在一节课中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最后,评估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评估手段,如问答、测试、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
通过评估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一节教学设计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多个方面。
教师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以适应教育领域的发展需求。
开学第一堂艺术课教学教案第一节:引言开学第一堂艺术课是学生对新学年的第一次接触,也是艺术教育展示自身特色的一堂课。
本节旨在探讨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艺术课。
第二节:目标设定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实施,首先要设定明确的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并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第三节:课前准备在课前需要准备各种教学资源,如幻灯片、视频等。
还可以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给学生提供视觉和触觉的感官体验。
第四节:课堂导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有趣的视频或一段音乐来开启课堂。
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第五节:知识讲解在本部分,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如绘画、音乐、戏剧等。
同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来引导学生对艺术的理解。
第六节:学生互动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游戏或角色扮演。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亲自体验艺术,并与同学进行思想交流。
第七节:创作实践艺术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一部分,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艺术素材,让他们进行创作。
同时,教师要给出适当的指导,以确保学生的作品能够得到有效展示。
第八节:展示与分享学生的作品应该得到展示与分享的机会。
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个小型的艺术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第九节:艺术品鉴在这一部分,学生可以一起欣赏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并尝试解读其中的艺术语言和意义。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和主题,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第十节:反思与评价在本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并给予自己的作品和表现进行反思与评价。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创作提供改进的动力。
总结通过开学第一堂艺术课的教学教案,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还能够培养创造力、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师课程教学设计范本一、导言教师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课程教学设计的范本,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二、明确课程目标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师为学生设立的预期学习结果,它应该具备明确性、可衡量性和可达性。
教师要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确定具体的课程目标,并进行适当的分解和组织。
三、分析学生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通过了解学生的背景、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学习。
四、概括教学内容在明确了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概括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科知识体系,确定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五、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注重启发性和互动性。
六、运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一系列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七、评估学习效果教师课程教学设计不仅包括教学过程,还包括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测验、作业、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程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设计游戏化学习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九、关注学生发展教师课程教学设计不仅需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节课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扩展性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扩展性写作技巧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多种实例分析和模拟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扩展性写作的要领。
教学准备:课本、教案、黑板、多媒体设备以及相应的实例和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写作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或黑板等方式,讲解扩展性写作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扩展性写作的不同形式和样式,如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3. 实例分析(20分钟)教师在黑板或投影上呈现一篇扩展性写作的范文,并解读其结构和语言特点。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与学生共同强化理解。
4. 模拟练习(25分钟)教师提供几个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主题,要求学生以扩展性写作的形式进行表达。
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写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点评,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写作方式和技巧。
5. 作品分享与评价(15分钟)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并向全班展示。
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给予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进步。
6.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强调扩展性写作的重要性和应用。
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进行扩展性写作的练习,并在下节课中展示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通过实例分析和模拟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扩展性写作的技巧。
同时,学生通过分享和互评,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在指导和点评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了积极有效的学习体验。
(以上为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一堂好课的设计——创新有效设计⏹什么是教学设计的创新变“课堂教学”为“利用课堂”变“轻慢语言”为“着力学用”变“泛谈感受”为“精读训练”变“碎问碎答”为“实践活动”变“思路不清”为“板块思路”变“读过问过”为“积累丰富”变“只读不写”为“读写结合”变“平俗手法”为“高雅教学”⏹大家都需要克服的缺点1.碎问、碎读、碎说,课堂教学中无用的话太多2.无教学思路的切分,无让学生占用较长时间的活动设计3.缺少语言学用教学,缺少精读能力训练,缺少语文、文学知识的渗透4.教学中没有深入到课文的任何一个片段或任何一个点5.课堂活动中始终与学生进行单个对话;无动笔要求,无积累意识6.长期运用小组展示的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片刻安静的时间7.用长时间的“预习”甚至反复的“预习”,耗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8.教学手法低端、平俗,长期让学生用句式说话,课堂上掌声不断9.最大的问题就是:以为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解读课文内容⏹警惕“八个缺少”1.缺少“语言学用”的意识2.缺少“活动形式”的变化3.缺少“主问设计”的理念4.缺少“选点精读”的过程5.缺少“朗读训练”的安排6.缺少“积累丰富”的显现7.缺少“趣教美教”的尝试8.缺少“语言雅致”的要求⏹教学设计最根本的理念:利用课文,训练学生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1)为这则寓言再拟一个标题。
(2)用朗读传达出作品中人物的神采。
(3)划分这则寓言的层次并概括故事情节。
(4)用四字短语评价文章的结构技巧,用成语评价人物形象。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某个知识点/技能,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某个知识点/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难点是某个相关的应用或延伸知识点。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素材或教学辅助工具。
2.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1. 热身: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或者让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2.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具体的事例或实际情境引入新的知识点,并逐步讲解相关内容。
3. 练习: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或活动,巩固新学的知识点。
4. 拓展:鼓励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拓展,应用所学知识。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方便学生复习。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堂课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英语口语
教学目标:
-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
- 学生能够在日常交际中自信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沟通。
教学内容:
1. 自我介绍及问候语的表达;
2. 询问与回答个人信息;
3. 商店购物的对话;
4. 餐馆点餐的对话;
5. 给予和请求意见的表达;
6. 日常活动的安排表达。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
通过学生自我介绍,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对于英语口语的需求。
引入日常生活口语的重要性。
2. 主体教学
主要通过对话形式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口语表达。
3. 教学方法
主要为任务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4. 教学评价
通过任务完成情况和口语交流表现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5. 教学延伸
对于英语口语教学的延伸,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和专业教材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应用英语口语。
6. 教学技巧
- 创设情景,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
- 鼓励学生多说、多用,提高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预期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口语表达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
一堂课教学设计课题: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Section B 1a—2c七年下册教材: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课时:第四课时一、教学课型:听、说技能课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见本文末)2.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为本单元第四课时,生词不多,内容看上去也比较少。
但由于本节课是听、说课的最后课时,是在前几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运用本单元目标语言和新学词汇进一步拓展与运用,自如表达。
虽然教材上所给的内容不多,但实施起来内容是很丰富的,学生的收获也是蛮多的。
本单元的话题Physcal appearance学生很熟悉,也很感兴趣。
学生可以利用照片和所熟悉的同学,老师等学习和掌握新的目标词汇。
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目标语言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和接近生活的任务(任务型教学途径)来练习和巩固所学内容,并在前几课时的基础能对人的外貌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从而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1.语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beard, glasses; 学会运用He has a beard. He wears glasses等描述人的外貌。
(2) 运用学过的目标语言知识进一步灵活、熟练地询问和描述人的外貌、发型、体态、职业等。
2. 情感态度目标:学会运用英语描述人的外貌特征,学生会更加热爱英语学习,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意志力。
3. 学习策略目标:学会合作,学会交流,通过合作交流学会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设计1.指导思想根据Go for it!教材的编写思路,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和接近生活的任务,从而实现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的目的。
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和实施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和展示机会,都有成功感。
2.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本单元的话题功能是描述人的外貌和体态。
通过前三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单元的目标语言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He/She is… has…,到这课时主要任务除了新学的wear glasses 和have a bear之外,就是能灵活运用目标语言流畅地描述人的外貌。
因此,本节课将大量时间都放在学生听、说练习和运用上。
教学方式是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学、练结合;练、用结合。
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本节课采取任务型教学途径,分三段式,五环节,第一段为任务前(复习;呈现操练),第二段为任务中(练习巩固;拓展运用),第三段为任务后(总结归纳)本节课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作用和带头作用,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学困生也不例外。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单、小型活动的层层铺垫到实际生活的大任务,使学生练的充分,任务完成的彻底,每个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本节课遵循“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则。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听录音所填写的表格内容来重新组织语言进行问答。
这对于中等一下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个练习“说”的好机会,为下一步完成真实任务埋下很好铺垫。
五、教学过程Pre-taskStep1 revision (5’)教师描述本班某一位学生,让全体学生静听然后猜测。
具体操作:T: I’m very happy to see that all of you look well today, especially one of you looks the best. I saysomething about her and you all listen to me and guess who she is in your class. OK?Ss: Yes.T: She is a girl. She is tall and thin. She has big eyes with long straight hair. She plays basketballvery well. She likes helping others. Who is she?Ss: Gu Xue因为描述的是本班同学,所以学生当然愿意听,并异口同声说出来。
教师见学生情绪高昂,抓住时机。
T: Yes. You are very clever. Next let’s work in pairs just like this, describing and guessing eachother and see who does the most. You can describe anyone you know, such as your teacher,classmates and so on. OK?Ss: Yes.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高昂热情进行pairwork 2分钟。
教师观察所有学生,确保每一对学生都动嘴说。
T: (2分钟后) OK! Well done. All of you did well. Now let’s see who did the most. Li Jia, how about you?Li: We two describe 4people and guess 3.T :Othres, how about you?教师边说边在课堂表现评价栏里计数,并问李佳所在组是否还有比这个更多的。
各组依次汇报,老师计数,累计加分,记载学生参与情况以便周末评比[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里如此设计目的就就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兴趣,使学生在极其兴奋状态下重温本单元前一部分内容,为下面学习新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更主要的是每个学生都参与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10’)在刚才复习的基础之上,教师用屏幕打出一张照片让学生用英语照片,该照片有新内容,如果学生能描述出来更好,如果不能,教师接着描述。
具体操作:T: I have a friend. Here is a photo of his. Look , what does he look like? Can you describe him, Wang Hai?Wang: Yes. He has short straight hair. He is thin. He has a beard.T: OK. Well done. He has a beard. Read after me, class. (同时板书)Ss: He has a beard. …T: What does he look like?Ss: He has a beard. He is … He has …T: OK. Let’s ask and answer like this in seats with your partners.Ss: (学生们开始大声问答)A:What does he look like?B:He is thin. He has a beard. He has short straight hair. He has big eyes…[设计说明]教师借用自己朋友的照片呈现新知识(He has a bear),亲切,真实,自然,易于理解。
在教师示范引领后,学生们在座位上与同桌自如地问答,每个学生都投入进pairwork 中,都有知识内化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这时教师在观察,帮助。
由于新内容不多,1分钟后,教师看到学生已练习好,叫起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全班进行pairwork,目的是了解一下不同层次学生对新内容接受得如何,以便为下一步做决定。
T: I have another friend. Here is her photo. How can you describe her? Li Jian.Li: She is tall. She has long hair. She wears glasses.T. Yes. She wears glasses. Read after me, She wears glasses. (同时板书)Ss: She wears glasses…T: Many of you wear glasses. Zhang Meimei wears glasses. OK?Ss: Yes. Li Hao wears glasses, too. …T: Please talk about the photo with your partners as much as you can in seats.Ss: (学生们开始热热闹闹地谈论)A: What does she look like?B: She is thin. She has long hair. Her eyes are big. She wears glasses…T: (1分钟后) Who volunteers to come here to have a talk about the photos? (many Ss put up hands). OK, Li Zilong and Wang Hao.Li: What does the woman look like?Wang: She has long straight hair.She is not very tall but not short.She wears glasses…Zhang: What does the woman look like?Dong: She wears glasses. She has a miduem height……[设计说明]两个新内容,分两次导入,分两次操练。
目的是为了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尽可能多地使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几个学生去动嘴说,动脑思考,去体验,去感悟。
While-taskStep 3 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12’)Task 1: 在刚才学习和口头练习运用新知识之后该是完成简单的学习型任务的时候了,这对于学生来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是反馈信息的过程。
让学生做教材上的1a 1b, 采取小组合作形式互相检查提醒。
具体操作:T: OK, Class,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44. Do 1a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 and 1b (Make sentences using some key words)first by yourself then check the answers each other in groups. The group leaders make sure that all your members have the right answers. OK?Ss: Yes. (学生们开始做练习先是自己完成,然后互相检查,小组长把关)T:(2分钟后)Have you finished ?Ss: Yes.T: Have you got any problems? Do you need my help?Ss: No, thanks.[设计说明]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领学的作用,作为老师的分身,以学生检查学生,即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减轻老师的负担,又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式学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