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生命世界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7
多彩的生命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的意识。
3.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生物类群的特征和生态作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2. 提高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内涵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第二课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和利用途径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第三课时:植物的多样性教学重点:植物的分类和特征教学难点:植物的生态作用第四课时:动物的多样性教学重点:动物的分类和特征教学难点:动物的生态作用第五课时:微生物的多样性教学重点: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教学难点: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调查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与保护措施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其原因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和方法第七课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和功能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节机制第八课时: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与伦理问题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体系及其意义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伦理问题及社会责任第九课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案例教学重点: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案例教学难点:案例中采取的技术和方法及其适用性第十课时:生物多样性教育与公众参与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参与度和意识七、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继续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调查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丰富多彩的生命的世界1、迄今为止,已知植物大约30万种;地球上已知动物大约150万种。
2、草本植物: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
3、木本植物: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
4、植物根据茎的特点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5、植物的茎可以分为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
6、根据植物的用途、形态、习性等可以分为粮食植物、纤维植物、油料植物、药用植物等。
7、植物界包括藻类、地衣、苔藓、蕨类、菌类、种子植物等。
8、植物经济用途可分为纤维植物、酿造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药用植物、木材类植物、食用植物、牧草饲料植物等。
9、银杏(白果树、公孙树)产地中国浙江天目山,著名的活化石植物。
10、珙桐(中国鸽子树)产地中国西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1、尖嘴钳——北美红雀汤匙——鹈鹕镊子——沙锥鸟起钉器——秃鹫12、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现代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
13、具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14、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爬。
(脊椎动物)15、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脊椎动物)16、鸟类动物特征:取食靠喙、卵生、体表有羽毛、一对翅膀、无齿、俩条腿、鸣禽。
(脊椎动物)17、鱼类:终身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脊椎动物)18、哺乳动物:体表有毛,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
(脊椎动物)19、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具有3对足,两对翅。
(无脊椎动物)20、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
有些无脊椎动物非常微小,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1、细菌和病毒要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们漂浮空气中,潜藏在食物、土壤中、水中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22、细菌的特点:体积小、无处不在(解释无处不在)、繁殖速度快。
病毒比细菌小,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23、细菌、病毒的利与害:利,利用细菌和病毒制成疫苗预防疾病;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化肥”供豆类植物利用;制醋需要醋酸杆菌;制味精需要棒状杆菌;制沼气需要甲烷细菌等。
多彩的生命世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多彩的生命世界》中的主要内容和信息。
2.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课文中提到的不同生物和它们的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情感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生命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多彩的生命世界》中的主要内容和信息。
2. 课文中提到的不同生物和它们的特点。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2. 分析和描述生物的特点和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提到的具体生物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多彩的生命世界》的文本和相关阅读材料。
2.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材料。
3. 准备课堂讨论和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奇特的生物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多彩的生命世界》。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多彩的生命世界》,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3.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提到的不同生物和它们的特点,通过观察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提到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进行课堂小结。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以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合作和分享能力,以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2、认识人类生命具有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性学习重、难点:人的生命的独特性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自读课本,相信通过自己的阅读能把基础知识找出来,完成预习题目)1、欣赏图片“高原鹿群”“海底世界”说一说:用简练的语言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生命世界。
2、欣赏图片“和谐相处”说说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和大自然相处?3、阅读相关链接,说说你能为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些什么?4、你认为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说一说“独特的我”,让我们大家认识你。
二、预习展示(小组展示、矫正、评价)三、合作探究(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并作点拨)材料一、我的容貌和别人不一样……我的性格和别人不一样……我的爱好与别人不同……我的理想和别人不同.…..我的……材料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为有了你、我、他,我们的生活才显得多姿多彩。
(1)这两则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说说“独特的我”是什么样的?四、当堂训练单选题:1、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谈的上生活。
你要了解生存和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这说明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的生命独特性最突出表现在()A、外貌上的不同B、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C、人与人之间差别不大D、每个人的个性品质不同2、我们应该关爱和呵护地球上的生命,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因为()①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②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③尊重其他生命就是尊重人类自己④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A①②B③C①②③④D③④判断题1、人类来自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2、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生命力()3、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多彩的生命世界构成了缤纷的世界()4、动植物生命的价值就是为了人类牺牲()5、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类应该与其他生命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尊重其他生命就是尊重人类自己()五、学后记(感悟平台:整理错题,谈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1、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懂得如何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学习重点:人最宝贵的生命学习难点: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人最宝贵的生命,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算一算:人一生大约3万余天,计算一下,若以3万天计算,你的生命已用去天,还剩下天。
《多彩的生命世界》教案设计第一章:生物多样性的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利用生物技术进行保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 利用小组讨论法,探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展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二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生物种类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
2. 生物种类的分布特点:地域性、季节性、生态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种类。
2. 利用图片展示法,展示不同生物种类的特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你身边有哪些生物种类?”引导学生思考。
2. 观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种类,记录其特点。
3. 讲解:介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特点。
4.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生物种类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特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观察身边的生物种类,记录其特点。
第三章:基因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因的多样性及其意义。
2. 培养学生理解基因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多样性:基因型的多样性、基因频率的多样性。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800字生命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它包含了无数的精彩和奇迹。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是指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包括人的生活、自然界的景色、动物的生态等等。
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他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人生阶段,从婴儿期到童年,再到青少年和成年期,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学习和成长经历。
人们的生活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和经历,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失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他们会为了这些梦想和目标而奋斗,经历各种挑战和困难。
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和感受,让人们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和丰富。
自然界也是丰富多彩的。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而美丽的世界,它包含了无数的景色和生态系统。
山川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每一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风景和魅力。
人们可以在大自然中欣赏到美丽的日出和日落,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柔和的阳光。
同时,大自然也是动物的家园,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种类和形态。
从大象到小蚂蚁,从鲨鱼到蝴蝶,每一个动物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行为习惯。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学习动物,了解到更多关于生命的奥秘和智慧。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还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
人类是社会动物,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
人们可以通过沟通和交流,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从而丰富自己的生命。
交往和沟通不仅包括了面对面的交谈,也包括了书信、电话、互联网等各种方式。
通过这些交流方式,人们可以了解到更多不同文化和思想,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让生命变得更加有趣和丰富。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是由人们的生活、自然界的景色和动物的生态等各种元素构成的。
人们的生活经历、自然界的美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让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和丰富。
我们应该珍惜和享受这个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用心去感受和体验其中的美好和奇迹。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一、填空。
1、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研究各种各样的植物,需要根据植物的(),对植物进行分类。
2、根据植物茎的特点可以分为()和()植物。
3、麻疹是由()引起的,肝炎病毒会使人患()。
4、制作酸奶成功的关键是()。
5、香菇不仅(),而且(),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还具有治疗()的作用。
6、蘑菇、霉菌等都是(),它是一类既不属于(),也不属于()的植物。
7、脊椎动物包括()类、()类、()类、()类和()类。
8、科学家们发现了大约()多万种无脊椎动物,这些动物中多数是()、并且昆虫中多数是()。
9、病毒比细菌(),病毒不能(),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里。
10、细菌和病毒同样会侵害动物和植物,烟草花叶病、鸡瘟、牛瘟等瘟疫都是由()引起的。
11、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里,除了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各种花草、树木等()和各种虫、鱼、鸟、兽等()以外,还有一些极其()、结构()的生物,需要用显微镜或()才能看清楚,如()和()。
12、很多传染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到19世纪中期,法国微生物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发现温度在()时加热30分钟,可以杀灭物质中不耐高温的细菌等微生物。
13、()是一类既不是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生物。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2、如何筹办依次植物博览会?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4、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我们的健康?5、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6、生物农场的水果和蔬菜有什么特点?7、调查完生态农场后,你有什么改变?8、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应该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9、人和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每一类动物的特征是什么?三、列举题。
1、列举出6种新的植物栽培与繁殖的方法。
2、农场用新技术培育的水果和蔬菜有哪些?3、开展研究有哪几个步骤?4、列举你知道哪些消毒方法、技术和设备。
《多彩的生命世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知识,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
2.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和保护措施。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和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威胁因素和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多样性相关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生物多样性: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分析生物多样性威胁因素:讨论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危机。
4. 讲解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介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意义。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题,展开小组讨论,提出保护建议。
7.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9. 课后跟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成果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延伸活动设计:1. 组织一次户外生物多样性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多彩的生命世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的多样性;(2)使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生物的多样性;(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搜集相关资料,提高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2)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3)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的多样性;(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与措施。
2. 教学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2)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深入理解;(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2.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 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多彩的生命世界》;2.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3.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4.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丽;(2)提问:你们知道生物的多样性吗?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生物的多样性;(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 课堂探究(1)分组讨论: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其重要性;(2)小组汇报: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全班交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与措施。
4. 案例分析(1)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分析案例,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际操作。
多彩的生命世界教案教案标题:多彩的生命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分类方法。
2. 掌握不同生物的特征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命的多样性和分类方法。
2. 不同生物的特征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生命多样性的理解和分类方法的掌握。
2. 学生对不同生物特征和适应环境方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教材。
2. 生物分类图表或海报。
3. 生物样本或图片。
4. 学生实验用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生命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知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如五界分类法或现代分类法,并解释其原理和应用。
2. 通过PPT或教材,介绍不同生物的特征和适应环境的方式,例如哺乳动物的毛发和哺乳方式等。
三、实践活动(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张生物分类图表或海报。
2. 让学生观察不同生物样本或图片,根据特征和适应环境的方式,将它们分类并填写在图表或海报上。
3.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分类结果,并解释他们的分类依据和思路。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分类过程中的发现和困惑,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2. 总结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方法的重要性,并强调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与生存的关系。
五、拓展活动(15分钟)1.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生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展示。
2. 学生可以通过海报、口头报告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他们对生物特征和适应环境方式的深入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选择的生物的短文,描述其特征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2. 鼓励学生使用图片和图表来支持他们的描述。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分类方法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类和合作能力。
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写作文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一、生命是多姿多彩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美好而多彩的事物,遍布万里,绚丽多姿。
由于我们拥有这么一个多彩的世界,然后我们的生命就开始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第一,从野外的山野海洋,一派绿意盎然,每一棵树就算是一种颜色,黄色的桂花,紫色的牵牛花,红色的木棉,绿色的宝石松,让我们的世界不断的发生变化。
第二,从城市的浩繁建筑群,让我们看到繁华的一面,精致的楼房,依山傍海,视野开阔,有着淡雅的香味,有着闪烁的霓虹灯,有着银色的太阳,有着金碧辉煌的夜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彩多姿起来。
二、不断改变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文明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世界正在不断发生转变,口口声声讲着“变化不断”这句无可争辩的真理。
第一,社会的变化。
随着文明发展,人类的文化也正在不断的演变变化,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有越来越多的方便捷实用的产品出现,现就现的生活环境色彩也有了质的变化,新的社会文化节日也不断出现,使得我们的社会不断地温馨,多姿多彩。
第二,自然界的变化。
随着地球变暖,由于气候变化,天气变化,原本可以繁茂生长的植物越来越少,气候发生改变,海平面上升,原本和生物们的生存空间发生变化,而且也影响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使得我们的世界也感受到变化的来临。
三、因变化而变得精彩所以,变化正是我们多变多姿多彩世界的必然,也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变化和希望。
多变世界,是活生生真实的,也是给人们去追求的美丽。
这无疑是一个浩瀚的天地,和一片多彩多姿的人间。
第一,我们因变而变得更加精彩。
变化正是我们多变世界的必然,也为我们带来无穷的创造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方面的发展,跨文化的混杂形成了许多新的思想,迸发出了许许多多的激情,让我们拥有多彩多姿的生活,看到多变精彩的人生。
第二,我们因变而变得更加充实。
变化,是给我们带来充实感和满足感。
在变化的浪潮里,我们勇敢的战斗,积极 on 进取,去拼搏,去完成梦想,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多彩多姿的人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更加充实。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教材分析学生经过了三年科学课学习,通过自己亲历的一次次探究活动,已经对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这三大领域内的实物和现象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从本教材开始,将引领学生从“结构与系统”的层面对三大领域的内容做更进一步的探究,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升华。
作为本教材的第一个单元,选取了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作为开始。
在学生经历了探究有关植物的动态、习性、生殖等方面特征的过程后,本单元将引领和学生综合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和能力,通过观察、调查、资料收集等活动,展览、实验、绘制关系图等设计活动,以及记录、交流、制作等活动对生命世界的构成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按植物、动物、细菌和病毒、真菌的顺序组织及教学内容,“小草和大树”一棵旨在通过对对具体职务的观察、比较,找出一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并利用学到的方法去认识更多的植物类别及其主要特征,从而进入“植物博览会”一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职务时节的千姿百态;同样,“鸟类动物的特征”一课以鸟类为例,指导学生观察、归纳鸟类的特征,进而认识更多类别的动物,进入“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的学习,通过分类游戏等活动认识更多的动物及其主要特征,感受动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继续探索生命世界中除动植物以外的生物,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展开对“细菌和病毒”、“生活中的真菌”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渐意识到整个生命世界的生物可分为五大类别。
“宝贵的生物资源”一课是本单元内容的综合,帮助学生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此课与本单元最后的专题研究的设计类似,重在体现教材一贯坚持的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联系(STSE)的思想。
本单元内容较多,共7课和1个专题研究,建议安排9~10课时。
教学建议本单元以学生的自主观察探究为主,为了完成观察任务建议老师们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和所在地区常见的植物;2.如果需要学生提前采集观察材料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3.鸟类动物的特征则让同学们自由观察实验室的鸟类标本,观察鸟的羽毛、爪和喙等。
第1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第1课:生命最宝贵一、多彩的生命世界1、为什么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1)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如此生动和精彩。
(2)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众多生命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
(3)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将会危及自身的生存。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1)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
①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
②能够不断推动科技、文艺等方面的发展,不断追寻自己美好的理想。
(2)每个人的生命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外貌、性格、兴趣、意志、技能等方面,而且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也呈现出多样性。
二、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3、为什么要珍爱我们的生命?(为什么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1)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2)生命充满欢乐,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3)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它无比宝贵,必须倍加珍惜。
(4)人的生命不仅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
4、怎样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严厉制裁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我们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
(3)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4)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第2课: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一、热爱生活从点滴小事做起5、为什么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1)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