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171.00 KB
- 文档页数:13
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首先,叙事散文的开头至关重要。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在写开头时,可以采用一些引人眼球的手法,比如引用名人名言、引发矛盾冲突的情节等。
另外,也可以通过写景入手,用生动的描写改善环境气氛,激起读者的共鸣。
总之,开头要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好奇心,从而引导他们继续往下阅读。
其次,故事情节的展开也是叙事散文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能够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让他们沉浸在故事中不能自拔。
在构建故事情节时,要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不能出现跳跃或矛盾的情节。
此外,也可以适当运用悬疑元素和反转情节,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总之,一个完整、合理、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是叙事散文成功的关键。
第三,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叙事散文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能够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增加故事的感染力。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通过描写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言行举止等方面来展现人物的鲜明特征。
另外,也可以适当运用对话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总之,人物形象要鲜活、真实,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最后,结尾的处理也是叙事散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恰到好处的结尾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故事更加生动和感人。
在写结尾时,可以采用回归现实的手法,把故事带到高潮并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另外,也可以适当运用悬念或转折来增加文本的张力和趣味性。
总之,结尾要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深刻的印象,使他们能够在故事结束后沉思和回味。
总的来说,叙事散文是一种兼具情感和理性的文学形式,其写作技巧也是多方面的。
通过精心选材、合理安排情节、生动描写人物、恰到好处的结尾等手法,可以让叙事散文更加生动有趣,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希望以上介绍的写作技巧能够对你有所启发,帮助你写出更加出色的叙事散文作品。
散文的叙事技巧与感情表达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以其自由灵活的叙事方式和真挚细腻的感情表达而备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探讨散文的叙事技巧以及如何运用感情表达来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一、散文的叙事技巧1. 描写细腻的场景散文中常常利用细腻的描写,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场景的细节,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文字所描绘的景象。
例如,“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下,悄悄地抚摸着我的脸庞,给我一缕温暖和宁静。
”2. 运用动人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比喻和拟人手法是散文中常用的表达技巧。
通过将抽象的事物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比如,“时间如流水般静静流淌,无声却又有力地拂过每一个生命的脉搏。
”3. 运用对比和排比手法对比和排比手法是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情感状态,或者使用平行的句式结构,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春天的花朵盛开,夏天的阳光炽烈,秋天的枫叶如火焰般绚烂,冬天的雪花纷飞,四季交织出了大自然的奇妙图景。
”二、感情表达的艺术1. 运用细腻的语言描绘感情散文的感情表达常常使用细腻的语言,以表达情感的真实和深沉。
通过选择恰当的形容词、动词和名词,使读者更能够共鸣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如,“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对家人的无尽的爱和感激。
”2. 运用情感的渲染和铺垫在散文中,适当的渲染和铺垫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情节的逐渐展开,读者的情感也会得到启发并随之波动。
例如,“他轻轻地握着我的手,那一刻,我感到了莫名的幸福和温暖,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3. 运用个人经历和感悟作者可以借用自己或他人的真实经历,通过叙述和感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样的写作方式可以使读者更加贴近作者,与作者共同感受和思考,产生共鸣。
例如,“我曾经亲身体验过失去亲人的痛苦,那种无法言说的悲伤和心碎让我深刻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和人生的脆弱。
叙事散文写作指导【篇一:叙事散文的写作指导】叙事散文的写作指导:散文重在抒情,也贵在抒情。
因此,如果是写人叙事,则要借事写出自己对某人的深深眷念或者对曾经岁月的悠悠情怀;如果是写景状物,则要托物抒发个人对生活或者人生的感悟。
真情实感,散文之魂。
那么,散文中的“事”是如何呈现的呢?一般以两种形式呈现:1.不是牵动社会神经的大事,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丝丝小事,或曰琐事;2.即使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较为完整的一件事,也不是像写记叙文那样将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往往只撷取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片段。
但是,我们在写这些琐事或片段时,又一定要流泻一片真心、倾注一段真情:或尊师爱长,心绪奔腾;或恸亲伤逝,悲痛难抑;或遭逢困厄,郁愤难平;或怀乡思人,婉转缠绵。
如果能将这些琐事或片段用情感的线索巧妙地组合起来的话,那就是韵味深长的散文,此之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如何让情感融入散文呢?首先,面对题目,我们要搜寻自己生活中有关的人物、事件乃至画面;接着,用心过滤出其中的情感因子,即曾经使你的心弦颤动过的某一个点;最后,把这样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用形象生动的文字表现出来,让字里行间溢满绵绵情意和幽幽诗意。
当然,在对琐事或片段的叙述中,为了增加散文的情感底蕴,也要适当运用一些写作技巧:第一,画面神化。
在写人叙事散文的写作中,为了增加抒情性、文学性,往往要适当地来一点写景状物,模山范水,这就有了画面描写;而散文的画面如果没有飘逸神韵诗意的话,那就是“死”画面。
试想,杜甫如果不是孤独悲秋,笔下就不会出现“萧萧”的“无边落木”;李清照如果不是“凄凄惨惨戚戚”,就不会绘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图景。
因此,“画面神化”就是美景丽物与神韵诗意的融合。
其神韵,是感人的情趣;其诗意,是灵动的文字。
那么,如何使画面神化呢?概言之,即绘声绘色,描情摹态。
具体言之,除了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之外,还要运用“想象掘进”法。
叙事散文的开头怎么写【篇一:叙事散文的开头怎么写】本式的套路模式是: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这一式的典范篇目。
使用这一套路的关键是联想回忆的触发物应找好,如:一张照片、一本日记、一封书信等,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均可作为引起联想的触发物。
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并且要与引起你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照应。
切莫写成触发物是触发物,主体部分人物的行为与触发物无干。
第三是结尾“睹物议人”,它的作用之一是总结全篇点出文旨;作用之二是与开头照应。
因此,从什么地方联想开去还应再回到什么地方去。
其思路图实质上是一种倒叙的形式。
只不过它是因物而引出回想,不是因事而引起的回想。
2.转情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
或者反过来:爱的产生→爱的淡化→恨的萌生→恨的发展→恨...最重要的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个老师肯定也告诉过你了.另外就是写自己所想,围绕一个思想表达,有关它的都写.让别人知道你爱说什么就好了常用记人散文写作格式记写人物的方法种种,而常用的不过如下五种:引联式、转情式、议证式、寻访式、纪传式。
1.引联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是: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这一式的典范篇目。
使用这一套路的关键是联想回忆的触发物应找好,如:一张照片、一本日记、一封书信等,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均可作为引起联想的触发物。
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并且要与引起你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照应。
切莫写成触发物是触发物,主体部分人物的行为与触发物无干。
第三是结尾“睹物议人”,它的作用之一是总结全篇点出文旨;作用之二是与开头照应。
因此,从什么地方联想开去还应再回到什么地方去。
其思路图实质上是一种倒叙的形式。
只不过它是因物而引出回想,不是因事而引起的回想。
叙事性散文的写作指导叙事性散文是用人抒发作者主观,感情的散文。
记叙文不同的是,叙事性散文只有高潮,没有结果,没有议论部分,而多一个抒情部分,让结构更加明了,叙事性散文一般很受到大家的欢迎。
一、散文的特点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二、散文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五、散文的意境六、散文的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
写作指导叙事散文写作叙事散文是一种以叙述为主的散文形式。
它通过讲述故事、事件或个人经历来表达情感、传达思想和观点。
叙事散文通常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方式呈现,并通过描写细节、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等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叙事散文的写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或经历叙事散文的魅力来自于故事的选择和展开。
选择一个有趣、引人入胜的故事或经历作为叙事的主线,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2.注意情节的安排和节奏的掌握一个好的叙事散文要有合理的情节安排和节奏掌握。
情节发展要有起承转合,可以运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回溯顺序等手法来展示故事的细节和转折。
同时,要注意掌握节奏感,适时放慢或加快叙事的速度,以保持读者的兴趣和阅读的流畅性。
3.注意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是叙事散文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或经历的真实情感和情绪变化。
同时,情感表达也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与作品产生共鸣。
4.刻画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刻画对叙事散文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方面,可以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加立体和丰满。
同时,为人物赋予一些独特的个性特点和情感矛盾,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和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
5.保持主题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叙事散文的主题一致性和完整性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在写作过程中,要确保故事情节和细节围绕着主题展开,不要偏离主线。
同时,要注意整体结构的合理排布和衔接,使作品在逻辑上紧密有序。
6.增加对话和对白的运用对话和对白可以增加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适当地运用对话和对白,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明确,同时也能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交流。
7.审查语言的准确性和适度在写作叙事散文时,要审查语言的准确性和适度。
语言要简练明了,表达要准确清晰。
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艰深晦涩的词汇和句式,以免给读者造成困扰。
叙事散文写作技巧详解叙事散文写作技巧详解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叙事散文写作技巧详解,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谋篇时要有独特性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同的人写同样一件事情或一种情感,表现出来的文字却可能截然不同:有的文章平庸无味,而有的文字则能引人入胜。
除了文字功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者在文章中显示出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表现在文字的精彩上,其遣词造句,结构铺排,场面的描写讲究、简练、细致又富于层次,可令人读来回味无穷。
更重要的是,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作者对待世界的认识以及由此认识而引发的事件选取上。
其中,以对待世界的认识为重要。
世界展示在每个人面前的大多是它的表象。
而认识这种表象下面所隐含的内容,却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的生活里有很多事件和情感都是相仿的,看似或喜或悲、或得或失,但这只是生活的“常数”,是共性。
而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因为他的人生阅历、家庭背景以及由此形成的个性的不同,这些相仿的事件和情感就变得不那么一样了,这是独特性,是生活的“变量”,是“个性”。
比如“得失”的关系。
一般思维中,都认为“得”是好的,是令人幸福的。
但有的时候,“得”的同时却也会失去很多。
比如人身的自由、身体的健康、信任等等。
反之,“失去”一些物质的局部,而应看到全体,也可能得到精神的解放等等。
在平时观察、分析生活的时候,应多方面考虑,不应局限在一点。
有时,这种独特性也表现在对事物的细腻体验之中。
前面说过,对于世界的表象、“常数”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但对这些表象,“常数”的一些罅隙的体察却容易被人忽略。
比如前面谈到的“注意细节刻画”这个问题中,我们已经给出了这样的例子。
这样的细致体察和细节刻画也可以使文章充满个性。
大部分文章显得平庸,多是因为在选材时过滤了那些独特的生活,或者将原本的生活“美化”、修饰;将个性隐瞒在共性的下面,作者的视角陈旧,文章便自然无趣了。
叙事散文写作方法与技巧1. 写叙事散文呀,那得像画画一样,一点点勾勒出细节呢!比如写“今天去公园”,别就简单一句完事呀,要写清楚公园里有啥花花草草,人们都在干啥。
就像莫泊桑写《项链》,把女主的心理和经历描绘得栩栩如生。
2. 得抓住重点呀!别啥都写,那不成流水账啦!就像你讲一件难忘的事,得把最让你印象深刻的那个点突出,不然读者咋记得住呀!比如鲁迅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那片园子的描写多生动啊。
3. 语言要生动有趣呀!别干巴巴的,那多无趣。
可以用些比喻、拟人啥的修辞手法。
比如说“太阳笑得好灿烂”,这一下就把太阳写活啦!就像朱自清写《春》,把春天写得活灵活现的。
4. 写出真情实感很重要哇!别虚情假意的,那可打动不了人。
要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
像史铁生写《我与地坛》,那满满的都是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啊。
5. 还有呢,故事得有起伏呀!不能平平淡淡的,那谁爱看。
就像看电影,有紧张刺激的情节才吸引人嘛!比如林海音写《城南旧事》,故事多精彩呀。
6. 别忘了写人物对话呀!这样文章才鲜活起来。
想想看,要是文章里的人都不说话,多死板呀。
就像《孔乙己》里那些人物的对话,多有意思呀。
7. 描写环境也很关键呀!环境能烘托气氛呢。
比如写在黑夜里发生的事,那黑暗的环境就能让人感觉紧张。
像《呼兰河传》里对呼兰河的描写,真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8. 咱还得适当加点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别光记事呀。
这样文章才有深度。
像余华写《活着》,就有很多对人生的思考。
9. 总之哇,写叙事散文就是要把生活中的故事讲精彩,把情感表达真,把细节写到位。
相信大家都能写出很棒的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叙事散文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写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写作技巧第一,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长时间的观察和洞察,考生要写好一篇叙事散文就离不开对生活原生态的细致观察。
第二,来源于生活的东西是最能打动人的,感情要真挚,带感情写事件,叙述性文字是情感性的东西。
第三,命题叙事散文写作,细节情节性的东西尽量细致,要加强语言气势,文笔要生动。
第四,题材要新颖,角度要独特,语言要精美,不要有大量的抒情和评论性的文字。
注意事项第一,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长时间的观察和洞察,考生要写好一篇叙事散文就离不开对生活原生态的细致观察。
第二,来源于生活的东西是最能打动人的,感情要真挚,带感情写事件,叙述性文字是情感性的东西。
第三,命题叙事散文写作,细节情节性的东西尽量细致,要加强语言气势,文笔要生动。
第四,题材要新颖,角度要独特,语言要精美,不要有大量的抒情和评论性的`文字。
散文特点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叙事散文的写作格式、特点及要求1、倒叙式。
本式的特定含义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倒叙,是专指以事开头的倒叙,如《火刑》、《为了六十一个阶段弟兄》都是以事开头的,而《一件珍贵的衬衫》平常人们也称倒叙,但它是以物开头的。
这一式大家熟知,就不详细介绍了。
只强调两点,一是从什么地方开篇的,结尾仍要回到什么地方;二是开篇之事要能带动全篇。
2、领悟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亲历一事→悟出哲理。
刘白羽亲历长江三峡的航行之后,悟出了“人们只要从汹涌的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的道理。
这一式应用率很高,凡生活学习中的事,动动脑筋,都很有悟头。
3、失得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为甲而去→因乙失甲→怅然若失→转念领悟,所获甚大。
如写买书,由于遇一儿童迷路而哭,同学硬拉他帮助儿童找父母,孩子父母找到了,可书却没买上,怅然而归的途中,细细想来,今天确实有所得,从同学的行为中真正懂得急人之难的道理,这是买不到的生活教科书啊!这一式往往可以别开生面的立出新意,开人眼界。
使用这一式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意外之事的急迫性,非到不立即解决而不行的程度,不然放弃本来要做的甲事,而去做乙事,就不合情理;二要注意乙事办完再回到去办甲事上,从甲事未办成的失中寻得,应感情细腻而真实,自然合理。
4、悬念式,也叫溯因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这一式的代表篇目是《第二次考试》。
陈伊玲初试成绩优异,才气过人,而复试为什么落差极大,前后判若两人?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是设置悬念,造成疑问。
于是苏林教授决定去探个究竟。
一路所见,都是为突出陈伊玲的精神。
这是探因的过程。
原因找到了,原来她为救灾,不顾自己明天就将考试的处境,宁肯失去个人的机遇,也不愿置人民生死于不顾。
疑问排除了,陈伊玲的品质也突出了。
使用本式的首要问题是开篇的悬念,一是悬念设置要自然,结果要在情理之中;二是悬念要能带动全篇。
5、集锦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交代文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