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电厂电气部分考试复习知识总结资料讲解

发电厂电气部分考试复习知识总结资料讲解

发电厂电气部分考试复习知识总结资料讲解
发电厂电气部分考试复习知识总结资料讲解

发电厂电气部分考试复习知识总结

能源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现成存在,可直接取得和利用而又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成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产品,例如电力,蒸汽,煤气,焦炭,汽油等,它们使用方便,易于利用,是高品质的能源。

1.发电厂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其他形式。

2.火力发电厂按输出能源分为:凝汽式发电厂和热电厂。

3.电气接线分为一次接线(电气主接线)和二次接线。

4.一次设备:通常把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设备称为一次设

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

5.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测量,控制,监视,起保护

作用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

6.电气主接线又称一次接线。

7.配电装置:根据电气主接线的要求,由开关电器,母线,保护和测量设备

以及必要的辅助设备和建筑物组成的整体即为配电装置。

8.配电装置按电气设备装设地点不同,可分为屋内配电装置(又称为发电机

电压配电装置)和屋外配电装置(又称为高压配电装置)。

9.发热分类:(解答题)

10.长期发热:是由正常运行时工作电流产生的。

11.短时发热:是由故障时的短路电流产生的。

12.为了保证导体可靠的工作,需使其发热温度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这个限

值叫做最高允许温度:导体的正常最高允许温度,一般不超过70摄氏度,计日照80C,镀锡85C,镀银95C。硬铝200°C ,硬钢300°C

13.载流量计算(计算题)公式69页,3-20,3-21

14.短路发热:是指短路开始至短路被切除为止很短一段时间内导体发热的过

程。

15.目的:就是确定导体的最高温度。

16.短路发热计算题公式:72页3-26,3-30 172页例题3-2仔细看.

17.电动力的概念:电动力是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一种作用力。(可应用毕奥—

沙瓦定律法计算)

18.电动力有计算题,78页,公式3-44。

19.最大电动力在中间相(或B相)。

20.校验导体和电器设备的的动稳定应以三相短路时中间相所受到的电动力为

准。

21.电气主接线要求(填空题):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

22. 电气主接线定义:电气主接线又称为电气一次接线,它是将电气设备以规

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按电能生产,传输,分配顺序及相关要求绘制的单相接线图。

23. 分析每一种接线的优缺点,特点。第二节仔细看(有选择题)。

24. 母线功能:电能的汇集和分配。(104页)

25. 母线分类:有汇流母线,无汇流母线。

26. 操作顺序,注意:隔离开关不带电,断路器可以带电。送电与断电过程互

逆。

27. 隔离开关两端部能有电位差,只能等电位或断电操作。

28. 断路器功能:断路器具有开合电路的专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或闭合负荷

电流和开断短路电流,故用来作为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控制电器。

29. 在运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操作顺序:在接通电路时,应先合断路

器两侧的隔离开关。

30. 设旁母的目的:检修断路器时,不致中断该回路供电。

31. 一台半(3/2)断路器:3个断路器2条回路。

32. 三分之四台断路器:4个断路器3个回路。

33. 交叉非交叉接线法:图4-11(112页)。

34. 交叉接线比非交叉接线具有更高的运行可靠性,可减少特殊运行方式下事

故扩大

35. 桥形接线分为内桥接线(线路长)和外桥接线(线路短,变压器经常切

换)。

36. 内桥接线:一般适用于线路较长,相对来说线路故障几率较大和变压器不

需要经常切换(如火电厂)的情况。

37. 外桥接线:适用于线路较短和变压器需要经常切换的情况。

38. 跨条作用:为减少开环及满足一回进线或出线停运时,桥断路器需退出运

行。

39. 变压器类型:

40. 主变压器: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用来向电力系统或用户输送功率的变电

器。

41. 联络变压器:用于两种电压等级之间交换功率的变压器。

42. 厂(站)用变压器/自用变压器:只供本厂(站)用电的变压器。

43. 容量选择:120页,第二小点。有计算题(3个公式)。

44. 为什么限制短路(解答题):

45. 短路电流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危害主接线的运行,特别在大容量发

电厂中,在发电机电压母线或发电机出口处,短路电流可达几万安至几十万安。

46. 限制短路电流措施:

47. 1.装设限流电抗器;

48. 2.采用低压分裂绕组变压器;

49. 3.采用不同的主接线形式和运行方式。

50. 厂用电: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

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

51. %100*A A K p

p

52.

K:某一时期的厂用电率(%)

p

53.

A:厂用电耗电量。

p

54.A:同一时期(如一天、一月、一年等)内全厂总发电量(kW h)

55.凝汽式火电厂的厂用电率为5%~8%

56.热电厂为8%~10%

57.水电厂为0.5%~1.0%

58.Ⅰ类厂用负荷:凡是属于短时停电(手动切换恢复供电所需要的时间)停

电会造成主辅设备损坏,危及人身安全,主机停运及出力下降的厂用负

荷。

59.Ⅱ类厂用负荷:允许短时停电(几秒至几分钟),不知造成生产紊乱,但

较长时间停电有可能损坏设备或影响机组正常运转的厂用负荷。

60.厂用等级:低压常采用220V或380V,高压厂用电压有3、6、10KV等。

61.高压厂用系统中性点接线方式(3种)(填空题):

62.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63.厂用电源及其引接

64.1工作电源2备用电源(备用电源有明备用和暗备用两种形

式)

65.3启动电源4事故保安电源。

66.明备用:设置专用的备用变压器(或线路)。

67.暗备用:将每台工作变压器容量增大,相互备用。

68.大型火电厂采用明备用,小型水电厂和降压变电站采用暗备用。

69.厂用电接线形式:通常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

厂用电各级电压母线均采用按锅炉分段接线方式

优点:

1若某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只影响其对应的一台锅炉的运行,使事故影响范围局限在一机一炉

2厂用电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较小,有利于电气设备的选择

3将同一机炉的厂用电负荷接在同一段母线上,便于运行管理和安全检修。

70.电动机自启动:若电动机失去电压以后,不与电源断开,在很短时间(一

般在0.5~1.5s)内,厂用电压又恢复或通过自动切换装置将备用电源投入,此时,电动机惰行尚未结束,又自动启动恢复到稳定状态运行,这一过程称为电动机的自启动。

71.电动机自启动校验的目的:若参加自启动的电动机数量多,容量大时,启

动电流过大,可能会使厂用母线及厂用电网络电压下降,甚至引起电动机过热,将危机电动机的安全以及厂用电网络的稳定运行。

72.自启动分类:失压自启动、空载自启动、带负荷自启动

73.电动机自启动校验(计算题):可分为电压校验(高压校验和低压校验)

和容量校验。

74.书159页,公式5-27(高压),5-33(低压)例题5-2(重点看)

75.电气设备选择条件: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按短路状态来校验热稳定和动

稳定。

76.电弧产生过程:

77. 电弧的形成就是气态介质或固态、液态介质高温气化后向等离子体转换的

过程。

78. 电弧是一束游离的气体放电现象,电弧的形成主要是碰撞游离所致。

79. 电弧形成之后,为此电弧燃烧所需的游离过程是热游离。

80. 交流电弧熄灭条件:)()(t r t d U U

81. )(t d U :耐受电压 )(t r U :恢复电压

82. 少油断路器油作用:只作灭弧和触头间弧隙的绝缘介质。油断路器的开断

性能差。

83. 断路器功能:具有开合电路的专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或闭合负荷电路和

开断短路电流,故用来作为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控制电器。

84. 隔离开关功能:隔离电压,倒闸电压,分、合小电流。

85. 86.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5A 或1A

87. 电流互感器一次侧串联,二次侧绕组禁止开路。

88. 电压互感器一次侧并联,二次侧绕组禁止短路。

89. 准确级(电流误差)选择原则:为了保证测量仪表的准确度,互感器的准

确级不得低于所供测量仪表的准确级。190页例题6-2

90. 导体通常由铜、铝、铝合金制成。载流导体一般使用铝或铝合金材料。

91. 导体截面选择方法:

92. 1.导体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

93. 2.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94. 公式 205页 6-60

95. 配电装置:是根据电气主接线的连接方式,由开关电器,保护和测量电

器,母线和必要的辅助设备组建而成的总体装置。其作用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接受和分配电能,而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断部分,维持系统正常运行。满足如下基本要求:1运行可靠2便于操作,巡视和检修3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4力求提高经济性5具有扩建的可能。 96. 配电装置分为屋内型和屋外型 成套性

97. 屋外型分为:中型配电装置、半高型配电装置、高型配电装置

98. 发电厂控制方式分为:主控制室方式和机炉电集中控制方式。 99. 二次接线图的表示法有3种:归总式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接线安装

图。

100.跳跃现象:如果控制开关未复归或自动装置触点被卡住,将引起断路器再

次合闸继又跳闸,即出现“跳跃”现象,容易损坏断路器。

101.防跳措施作用:防止断路器跳变现象。

102.灯光监视情况:红灯:闪光,绿灯:平光。

103.手动合闸:红灯发平光 自动合闸:红灯发闪光 104.手动跳闸:绿灯发平光 自动跳闸:绿灯发闪光

105.传统的中央信号系统分类:事故信号(明信号、光字牌)、预告信号(瞬

时预告信号和延时预告信号)。

106.当进出线回数较少或相同时,可采用无母线的接线方式,由发电机、变压器直接和出线相连,减少了开关设备和占地面积。

107.单母线

108.优点:接线简单操作方便,设备少,经济性好,并且母线向两端延伸,扩展方便。

109.缺点:可靠性差,调度不方便。

110.应用:一般只用在出现回路少,并且没有需要负荷的发电厂和变电。111.单母分段:用分段断路器QFD进行分段,可以提供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112.缺点:每个母线段都相当于一个单母线,所以仍有可靠性低的方面;任一回路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仍必须停止工作。

113.应用:小容量发电厂的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一般每段母线上所接发电容量为12MW 左右,每段母线上出线不多于5回;

114.变电站有两台主变压器时的6~10kV配电装置;

115.35~63kV配电装置出线4~8回;110~220kV配电装置出线3~4回。

116.发电厂的厂用电就常采用单母线接线。

117.双母线:

118.优点: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扩建方便。

119.缺点:增加了母线长度,每回路多了一组母线QS,从而配电装置架构增加,占地面积增大,投资增多。同时,在由于母线故障或检修而进行倒闸操作时,QS作为倒换操作电器,极为容易导致误操作。

120.应用:进出线回数较多、容量较大、出线带电抗器的6~10kV配电装置;121. 35~60kV出线数超过8回,或连接电源较大、负荷较大时;

122. 110kV出线数为6回及以上;220kV出线数为4回以上。

123.双母分段:母线分段处可以加装分段电抗器,限制短路电流水平

124.优点:具有双母线的各种优点,并且任何时候都有备用母线,缩小母线停电范围,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125.缺点:增加了母联和分段QF,增加了投资和占地面积。

126.应用:在330~500kV大容量配电装置中,出线为6回及以上时一般采用双母分段接线。

127.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路用绿色指示灯来表示断路器处在手动跳闸或自动跳闸位置。

128.中央信号装置由(事故信号)信号,和(预告信号)信号组成。

129.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时,应通过事故信号和(预告方向信号)通知值班人员。130.二次接线图的表示方法有归总式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和安装接线图3种。131.具有电气—机械防跳的断路器控制信号回路,红灯闪光表示(手动合闸)或(自动合闸)。

132.二次回路铜芯电缆按机械强度要求连接强电端子的芯线,最小截面积为(1.5)mm2。133.断路器的防跳回路是将断路器的闭锁在(跳闸)位置。

134.二次回路标号按(等电位)原则标准,即在电气回路中,连于一点上的所有导线需标有相同的回路信号。

135.预告信号一般分(瞬时预告信号)和(延时预告信号)两种。

136.控制回路和信号问题包括控制元件、(中间放大元件)和操动机构三大部分。

137.配电装置按其组装方式,可分为装配式和(成套式)式。

138.在发电厂和变电中,35KV及以下的配电装置多采用(屋内配电装置),其中,3~10KV 大多采用(成套配电装置)110KV极其以上大多采用(屋外配电装置)110~220KV在建设地有特殊要求是也可采用屋内配电装置。

139.配电装置个部分之间,为确定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所必须的最小电气距离,称为(最小安全静距)。

140.根据电气设备和母线布置的特点,屋外配电装置通常分为中型,(半高型),高型3种类型。

141.母线通常安装在配电装置的上部,一般呈水平布置,垂直布置和(直角三角形)布置。

142.电抗器按其容量不同有三种不同的布置方式:垂直布置、(直角三角形)布置和水平布置。

143.成套配电装置包括低压配电屏,高压开关柜,(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

144.成套变电站分为组合式、箱式和(预装式变电站)3种。(其实非常多P234最下面2段)

145.接地按用途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4种。

146.接地装置由(接地极)和接地线两部分组成。

147.判断题

1.信号回路要求动作可靠,反映保护动作的信号,必须自保持,只可以人工复归。

2.断路器防跳回路的作用是防止断路器在无故障的情况下误跳闸。

1.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机、输配电线路、变配电所以及各种用户用电设备连接起来所构成的有机

整体。

2.动力系统由电力系统再加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火电厂的锅炉、汽轮机、热力管网等;水电厂

的水库、水轮机、压力管道等)构成。

3.电力网指在电力系统中,由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和变配电所构成的网络,简称电网。

4.电力系统联网优越性①提高供电的可靠性;②减少系统中总备用容量的比重;③减少总用电负

荷的峰值;④可以安装高效率的大容量机组;⑤可以水火互济节约能源改善电网调节性能;⑥可以提高电能质量。

5.电能的质量指标主要是频率、电压和波形三项。①频率:对大型电力系统,频率的允许范围为

50Hz±0.2Hz对中小电力系统,频率的允许范围是50Hz±0.5Hz。②电压容许变化范围是:1)由35kV 及以上电压供电的用户:±5%;2)由10kV 及以下电压供电的高压用户和低压电力用户:±7%;3)低压照明用户:-10%~ +5%。③波形:电力系统供电电压或电流的标准波形是正弦波。

6.①额定电压:指某一受电器、发电机和变压器等在正常运行时具有最大经济效益的电压②电网

和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等级:220V 、380V 、3kV 、6 kV 、10 kV 、35 kV 、60 kV 、110 kV 、154 kV 、 220 kV 、 330 kV 、 500 kV 、 750 kV 、 1000 kV 。

7.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直接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三种运行方式

8.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直接接地、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

方式。

9.经电阻接地:经高电阻接地、经中电阻接地和经低电阻接地三种。中性点直接接地、经中电

阻接地和经低电阻接地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高电阻接地

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

10.目前我国所用的电压等级范围①对于6~l0kV系统,主要由电缆线路组成的电网,在电容电流超过7A时,采用电阻接地.在电容电流低于7A,或由架空线组成的电网,则采用不接地的运行方式; ②6~20kV发电机或调相机回路中性点可采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高电阻接地方式(即经过二次侧接电阻的接地变压器接地); ③35kV系统,一般均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④110kV及以上系统,一般均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在一些多雷山区,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有的110kV系统中性点也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⑤1kV以下系统,中性点采用不接地的方式运行.380/220V三相四线制电网的中性点是为了适应受电器取得相电压的需要而直接接地。11.发生短路的原因

1)电气设备载流部分绝缘损坏,如大气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绝缘老化,机械性损伤,设计、安装、运行维护不良

2)意外事件引起的短路。如输电线路断线、倒杆、雷击等;

3)人为事故。如带负荷拉开或合上隔离开关、带地线合闸、将挂地线设备投入运行等;

4)异物跨接导体。如鸟兽跨接、树枝跨接等。

3)电力系统短路后的后果

12.短路的分类

①对称短路(三相短路危害最严重)②不对称短路单相接地,两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接地13.短路的危害

1)短路点电弧可能烧坏设备,甚至引起火灾;

2)短路电流产生大量的热量,引起温度升高,甚至会损坏绝缘;

3)短路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的电动力,可能使导体发生变形,甚至损坏;

4)系统电压大幅下降影响用户的供电,严重时甚至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

5)短路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会干扰通讯线路,甚至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

14.短路计算目的

①在第一个周期内周期分量的有限值称为次暂态短路电流,是校验断路器开断能力的依据②短路电流在短路后半个周期(t=0.01s)时,瞬时值达到最大,该最大值称为冲击短路电流,是校验电气设备动稳定能力的依据;③出现在冲击短路电流 ish 处的周期分量有效值和非周期分量的均方根值称为短路全电流最大有效值,故障切断时间小于0.1s时,检验断路器的开断能力;④短路,非周期分量衰减完,暂态过程结束,就进入稳定状态,此时的短路电流称为稳态路电流,是短路后计算残压的依据

15.1)作出计算电路图;2)作出对各短路点的等值电路图;3)对等值电路图进行化简,求出短路回路总电抗 X *; 4)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

16.引起导体和电器发热的原因是:①电阻损耗:由电阻引起,是损耗的主要形式;②磁滞损耗:由交变磁场的作用引起,针对铁磁材料零配件;③流损耗:由交变磁场的作用引起,磁性或非磁性导电材料零配件均有;④介质损耗:由强电场的作用引起,针对绝缘材料。

18.导体和电器的发热类型有:①长期发热状态。正常时,导体长期流过工作电流引起的发热;特点:工作电流和发热是持续的,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时,发热与散热将达到平衡。

②短时发热状态。短路时,导体短时间流过短路电流引起的发热。

特点:①导体中流过短路电流数值大,但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般为零点几秒到几秒钟(断路器全开断时间)②导体的温度在短时间内上升很快,短路电流产生的热量几乎来不及向周围散热,可以看作绝热过程③导体温度变化很大,导体电阻值R、导体的比热容C不能看作常数,而是温度的函数。

19.发热对导体和电器的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①使导体材料的机械强度显著下降;②破坏接触连接部分的工作;③显著降低导体绝缘材料的绝缘强度

20.①长期发热允许温度的具体规定:采用螺栓连接时,电器设备正常工作温度不应超过70℃.计及太阳辐射影响时,钢芯铝铰线及管形导体,按不超过80℃考虑.导体的接触面处采用搪锡处理具有可靠的过渡覆盖层时,可按不超过85℃考虑。②短时发热允许温度的具体规定:硬铝及铝锰合金不超过200℃,硬铜不超过300℃

21.①导体和电器短路时发热计算的目的:校验短路时发热的稳定。②导体和电器短路时发热计算的目的:校验短路时发热的稳定。③保证在正常运行时发热温度不超过允许值的条件是:额定电流小于允许载流量。④短路时,保证导体热稳定的条件是:当短路过程结束时的温度不大于导体材料短路时发热的最高允许温度,或者导体截面大于最小截面

22.电动力对导体和电器的运行的危害

正常工作时,电流不是很大,电动力也不大,短路时电动力很大,产生的危害也很大①由于电动力作用,电器产生振动②载流导体变形,损坏载流部件或损坏绝缘部件③电磁绕组变形,损坏电器设备,如变压器绕组

23.当三相母线安装于同一平面时,中间相母线所受的电动力最大,约大边相母线受力7%

24.大电流母线常用全连式分相封闭母线具有下列优点①运行可靠性高②可有效地减小母线及其附近短路时母线间的电动力③可显著地减小母线附近钢构的发热④外壳多点接地,可保证人体触及时的安全⑤维护工作量较小⑥母线和外壳之间可兼作强迫冷却介质的通道,可大大提高母线的载流量。

25.母线共振:若给母线系统一周期性的持续外力(如三相短路时的电动力),母线系统将发生强迫振动,如果周期性外力的频率等于母线系统的固有频率,母线系统将发生共振现象。

危害:母线系统发生共振时,振动的幅值特别大,可能超过母线系统的弹性限度,使母线的结构遭到破坏。

避免方法:直接求解不发生共振的绝缘子最大允许跨距,只要实际选用的绝缘子跨距L小于最大允许跨距Lmax,母线系统就不会发生共振。

26.减少钢构损耗和发热的措施①加大与载流导体的距离②装屏蔽环。在钢构发热最严重处(即磁场强度最大处)套上短路环(铝或铜环),利用短路环中的感应电流起去磁作用③断开钢构的闭合回路,使其内不产生环流④采用非磁性材料代替钢构⑤采用分相封闭母线。

27.按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的母线截面,一般不须按最大长期工作电流校核

28.配电装置中的汇流母线为什么不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 ?

答:针对配电装置母线和引下线,以及持续电流较小、年利用小时数较低的其它回路导线按最大长期工作电流选择。原因是正常运行时其工作电流达不到最大长期工作电流,所以按最大长期工作电流选择满足长期热稳定条件就可以了。

29.灭弧的基本方法就是加强去游离提高弧隙介质强度的恢复过程,或改变电路参数降低弧隙电压的恢复过程,目前开关电器的主要灭弧方法有:①用液体或气体吹弧②利用真空灭弧③利用特殊介质灭弧④采用多断口熄弧⑤快速拉长电弧⑥用特殊金属材料作触头

30.电弧可以分为形成和维持两个阶段。电弧的形成依赖于强电场发射及碰撞游离,电弧的维持主要依赖于热游离。

31.断路器的选择项目包括①型式②额定电压③.额定电流④⑤校验动稳定⑥校验热稳定。其中最重要的项目是校验开断能力

32.真空断路器具有触头开距短,熄弧快,体积小,重量轻,无爆炸危险,无污染的优点.

33.一次设备:通常把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测量,控制,监视,起保护作用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

148.34. 少油断路器油作用:只作灭弧和触头间弧隙的绝缘介质。油断路器的开断性能差。

断路器功能:具有开合电路的专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或闭合负荷电路和开断短路电流,故用来作为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控制电器。

隔离开关功能:隔离电压,倒闸电压,分合小电流。

35.主母线: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各级电压配电装置中,将发电机、变压器等大型电

气设备与各种电器装置连接的导体。作用是汇集、分配和传送电能。设置旁路母线的目的就是可以不停电地检修任一台出线断路器。不能由旁路母线代替主母线工作

36. ①内桥接线优点:简单经济,方便灵活,检修桥断路器时不必全部停电。缺点:当高

压侧有穿越功率时,不能采用。适用:输电线路较长,故障机会较多,变压器不需经常切换②外桥接线优点:高压电器少,布置简单。适用:线路较短,且变压器在负荷小时需一台主变退出运行.③内外桥都有的优点:高压电气少,布置简单,造价低,经适当布置可较容易地过渡成单母线段或双母线接线④缺点:可靠性不是太高,切换操作比较麻烦。

37.水电厂接线:外桥接线,因担任调峰任务,变压器需经常切换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看法。(P42-P43) (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

(完整)马原前三章知识点,推荐文档

1,马克思主义: 生命力的根源: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 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物质与意识谁是本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可知论(有)与不可知论(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观点)与形而上学 (孤立的静止的观点)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唯物辩证法(承认)与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其根 本方法) 唯心主义宿命论——只强调必然性而否定偶然性; 唯心主义非宿命论——只强调偶然性而否定必然性; 辩证决定论——坚持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客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3,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普遍状态;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4,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 社会实践(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5,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形式和状态(量变与质变的依次更替);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1)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2)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是有区别的。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 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有待于扩展。 ②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看,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 ①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3)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易考分析题) (1)含义:真理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谬误是对事物错误的认识。 (2)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①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 ③坚持真理,修正谬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做斗争。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即直接现实性所决定的。 (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

液压传动知识点复习总结

液压与气压传动知识点复习总结(很全) 一,基本慨念 1,液压传动装置由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液压油)组成 2,液压系统的压力取决于负载,而执行元件的速度取决于流量,压力和流量是液压系统的两个重要参数 其功率N=PQ 3, 液体静压力的两个基本特性是:静压力沿作用面内法线方向且垂直于受压面;液体中任一点压力大小与方位无关. 4,流体在金属圆管道中流动时有层流和紊流两种流态,可由临界雷诺数(Re=2000~2200)判别,雷诺数(Re )其公式为Re=VD/υ,(其中D 为水力直径), 圆管的水力直径为圆管的内经。 5,液体粘度随工作压力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增加减少;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变大, 而受压力影响小;运动粘度与动力粘度的关系式为ρ μν=, 6,流体在等直径管道中流动时有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其与流动速度 的平方成正比.22ρλv l d p =?, 2 2 v p ρξ=?. 层流时的损失可通过理论求得λ=64e R ;湍流时沿程损失其λ与Re 及管壁的粗糙度有关;局部阻力系数ξ由试 验确定。 7,忽略粘性和压缩性的流体称理想流体, 在重力场中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伯努利方程为γρυ++22 P h=C(常数),即液流任意截面的压力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 水头的总和为定值,但可以相互转化。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中的应用;小孔流量公式q=C d A t ρp ?2,其与粘度基本无关;细长孔流量q=?l d μπ1284P 。平板缝隙流量q=p l bh ?μ123 ,其与间隙的 三次方成正比,与压力的一次与方成正比. 8,流体在管道流动时符合连续性原理,即2111V A V A =,其速度与管道过流面积成反比.流体连续性原理是质量守衡定律在流体中的应用.

马原期末复习 重点整理

马原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单元: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意义:P2 2.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2.怎样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P24-25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 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史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1.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否定时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 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 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4.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P44-45 ●矛盾分析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

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 的。 ●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a.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b.“两 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c.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d.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矛盾分析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矛盾具体分 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 问题意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尤其是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单元: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P61-63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感性认识与理想认识的关系:P68-69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液压考试知识点总结概要

《液压传动考试宝典之68招》 【2011级机械班内部资料陈林涛总结 2014年六月】一,考试内容: 针对以上考试,我为大家总结了一下精简和重点知识点,希望大家好好看看,考试顺利!!!二.重要知识点:(有颜色,划线的最重要!!!) 1.液压传动以液体作为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工作介质,而且传动中必须经过两次 能量转换。它先通过动力装置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后又将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做功。 2.系统内的工作压力取决于外界负载。 3.活塞的运动速度v 取决于进入液压缸(马达)的流量q。 4.压力p和流量q是流体传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它们相当于机械 传动中的力和速度,它们的乘积即为功率 5.液压传动装置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能源装置—泵。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 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作为系统供油能源装置。执行装置—缸(或马达)。

将流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而对负载作功。控制调节装置—各种控制阀,用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和流量,保证执行元件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辅助装置—油箱、油管、滤油器、压力表、冷却器、分水滤水器、油雾器、消声器、管件、管接头和各种信号转换器等,创造必要条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6.液压系统中控制部分的结构组成形式有开环式和闭环式两种。 7.液压传动优点:在同等的体积下,液压装置能比电气装置产生更大的动力。 液压装置工作比较平稳。液压装置能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它还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进行调速。液压传动易于对液体压力、流量或流动方向进行调节或控制。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 8.缺点:液压传动在工作过程中常有较多的能量损失。液压传动对油温变化比 较敏感,它的运动速度和系统工作稳定性很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它不宜在很高或很低的温度条件下工作,为了减少泄漏,液压元件在制造精度上的要求较高,因此它的造价较贵,而且对油液的污染比较敏感。液压传动出现故障时不易找出原因。 9.液压系统能否可靠稳定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中所用到的液压油 液。 10.液压液的物理性质:密度,可压缩性,粘性。 11.液压系统使用的液压液应具备如下性能: 密封件有良好的相容性。对热、氧化、水解和剪切都有良好的稳定性。抗泡沫性好,抗乳化性好,腐蚀性小,防锈性好。体积膨 燃,但油本身不燃烧时的温度)和燃点高。对人体无害,成本低。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和。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液压与气压传动概念知识点总结考试重要考点

1.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1).液压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进行能量传递和转换的;2).液压以液体压力能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3).液压的工作介质是在受控制、受调节的状态下进行的。 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动力装置、控制及调节装置、执行元件、辅助装置、工作介质。 3.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的作用:1)动力装置:对液压传动系统来说是液压泵,其作用是为液压传动系统提供压力油;对气压传动系统来说是气压发生装置(气源装置),其作用是为气压传动系统提供压缩空气。2)控制及其调节装置:用来控制工作介质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以保证执行元件和工作机构按要求工作;3)执行元件:在工作介质的作用下输出力和速度(或转矩和转速),以驱动工作机构作功;4)辅助装置:一些对完成主要工作起辅助作用的元件,对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5)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能量。 4.液压传动的特点:优点:1)与电动机相比,在同等体积下,液压装置能产生更大的动力;2)液压装置容易做到对速度的无极调节,而且调速围大,并且对速度的调节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进行;3)液压装置工作平稳,换向冲击小,便于实现频繁换向;4)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能实现自润滑,使用寿命长;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自动化,实现复杂的运动和操作;6)液压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用;缺点:7)液压传动无法保证严格的传动比;8)液压传动有较多的能量损失(泄露损失、摩擦损失等),传动效率相对低;9)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不宜在较高或较低的温度下工作;10)液压传动在出现故障时不易诊断。 5.在液压传动技术中,液压油液最重要的特性是它的可压缩性和粘性。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绪论、主干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主干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马原必背知识点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 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 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 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第五六七章马原知识总结

思维导图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生产集中: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 日以集中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 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2.垄断产生原因:(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 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 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 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 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 额利润 (2)企业规模大,形成 对竞争的限制 (3)激烈的竞争会给各 方带来严重损失,为避免 两败俱伤,企业间联合实 行垄断

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 主义的真正统治者 (四)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操作形式-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作用 1)积极作用:第一,国有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 供了物质基础。第二,国家对科学研究的参与和协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国家作为消费者,为私人垄断企业的产品 销售提供了有保障的市场,改善了商品的实现条件。第四,国家推行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危机的进程,从而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社会福利 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 社会环境。 2)消极作用: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 固有矛盾,难以阻止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 经济干预使70年代以来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缓慢,陷入“滞胀”困 境。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状 况,反而会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1、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个体系曾经对战后恢复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它是维护美国霸权的一个体系,造成了内部矛盾激化。)70年代,这个体系瓦解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2、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他推动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不断提高。 分析:这一点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有较大的优越性,也就是说西方国家要求离开美国的控制,希望金融自由化。 3、金融资本快速发展的表现:这里简单概括。 第一: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二:金融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比例越来越大。 第三: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实体经济把一部分利润投向金融领域,金融资本膨胀。 第四:制造业人数逐步减少,金融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 第五:虚拟经济逐渐脱离实体经济。

(完整版)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绪论 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及基精神实质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且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列宁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汽车构造期末考试知识点下归纳

第十一章汽车传动系统 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车轮,按能量传递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械式、液力式、电力式传动系统,均具有减速增矩、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 货车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传统布置方式,简称FR式,其技术特点是前排车轮负责转向,后排车轮承担整个车辆的驱动工作,它能有效利用载荷重量产生驱动力。它将发动机纵向放置在汽车前部,通过一线展开的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和传动轴)将动力传给后部的驱动桥,经驱动桥内的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带动后轮,推着汽车前进。 轮间差速 汽车转向时,外侧车轮滚过的路程长,内侧车轮滚过的路程短,要求外侧车轮转速快于内侧车轮。通过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可以使两驱动轮能以不同转速转动,实现差速功能。

分时四轮驱动系统有前后两个驱动桥,前置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变速器将动力传给分动器,再经传动轴分别传递到前后驱动桥,驾驶员一般通过操纵杆或按钮控制分动器在两驱与四驱之间进行切换。分动器一般配有H2、H4及L4等档位,H2是高速两轮驱动,H4用于雨雪天和沙石路面,L4适宜于拖曳重物或越野攀坡。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分离或接合前后两者之间动力联系。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几种。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式离合器(简称为摩擦离合器)。功用:平稳起步,平顺换档,防止过载。 一、摩擦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操纵机构组成 二、螺旋弹簧离合器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压紧元件的离合器,称为螺旋弹簧离合器。将若干个螺旋弹簧沿压盘圆周分布的称为周布弹簧离合器,将一个大螺旋弹簧置于离合器中央的称为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27、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8、“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可以表现在它的对立面中,即表现在静止中。”蕴含的哲理是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具体地了解运动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6、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重点总结

《马原》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理论来源、经典著作、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答: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经典著作:两人《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新莱茵报》马《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 恩《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卷 鲜明特征: (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2)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 (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唯物主义VS

(完整版)液压与气压传动知识点重点

液压与气压传动知识点 1、液压与气压工作原理:它首先通过能量转换装置(如液压泵,空气压缩机)将原动机(如电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压力能,然后通过封闭管道,控制原件等,由另一能量转换装置(液压缸或者气缸,液压马达或气动马达)将液体(气体)的压力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负载,使执行机构得到所需要的动力,完成所需的运动。 2、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辅助元件,工作介质。 3、黏性的意义: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会阻碍其分子的相对运动,即具有一定的内摩擦力,这种性质成为液体的黏性。 常用的黏度有3种:动力黏度,运动黏度,相对黏度。 4、液压油分为3大类:石油型、合成型、乳化型。 5、液体压力有如下的特性:1、液体的压力沿着内法线方向作用于承压面。2、静止液体内任意一点的压力在各个方向上都相等。 5、液体压力分为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 6、真空度:如果液体中某一点的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这时,比大气压小的那部分数值叫做真空度。 7、帕斯卡原理:P19 8、理想液体:一般把既无黏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液体。 9、恒定流动:液体流动时,若液体中任何一点处的压力、速度和密度等参数都不随时间而变化,则这种流动称为恒定流动(或定常流动、非时变流动)。 当液体整个作线形流动时,称为一维流动。 10、液流分层,层与层之间互不干扰,液体的这种流动状态称为层流。 液流完全紊乱,这时液体的流动状态称为紊流。 11、临界雷诺数P23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雷诺数是液流的惯性力对黏性力的无因次比。当雷诺数较大时,液体的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处于紊流状态;当雷诺数较小时,黏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处于层流状态。 12、连续性方程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13、伯努利方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14、动量方程是动量定理在流体力学中的具体应用。 15、沿程压力损失:液体在等径直管中流动时,因黏性摩擦而产生的压力损失称为沿程压力损失。 16、局部压力损失:液体流经管道的弯头、管接头、突变截面以及阀口、滤网等局部装置时,液体会产生旋涡,并发生强烈的紊动现象,由此而造成的压力损失称为局部压力损失。17、液压冲击: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系统中某处的压力会在某一瞬间会突然急剧上升,形成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 81、危害:系统中出现液压冲击时,液体瞬间压力峰值可以比正常工作压力大好几倍。液压冲击会损坏密封装置、管道或液压元件,还会引起设备振动,产生很大噪声。有时,液压冲击会使某些液压元件如压力继电器、顺序阀等产生误动作,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19、气穴现象:在液压系统中,如果某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时,原先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就会分离出来,导致液体中出现大量气泡,这种现象称为气穴现象。如果液体中的压力进一步降低到饱和蒸气压时,液体将迅速气化,产生大量蒸气泡,这时的气穴现象将会愈加严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