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演练培训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35.35 KB
- 文档页数:18
一、培训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广大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特举办本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
二、培训目标1. 使参训人员了解和掌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
2. 提高参训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
3. 增强参训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救援技能。
三、培训内容第一部分:突发事件概述1. 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分类2. 突发事件的特点3. 突发事件的危害第二部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1. 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2. 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3.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4.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修订第三部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1. 应急响应的组织与指挥2. 应急处置的流程3. 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与培训4. 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第四部分:突发事件应急演练1. 应急演练的目的与意义2. 应急演练的类型与内容3. 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4. 应急演练的评估与总结第五部分:案例分析1. 国内外典型突发事件案例分析2. 案例分析中的应急处置经验与教训四、培训方法1. 讲授法:讲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和编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参训人员了解应急处置的经验与教训。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参训人员进行讨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演练法: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
五、培训时间本次培训为期两天,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天:- 上午:突发事件概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 下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第二天:- 上午: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案例分析- 下午:互动讨论、总结与反馈六、培训考核1. 参训人员需全程参加培训,并积极参与互动讨论。
2. 培训结束后,进行笔试考核,考察参训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培训总结通过本次培训,使参训人员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培训目的为了提高各单位和个人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本培训旨在普及应急预案演练的相关知识,使参训人员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培训对象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单位的应急管理人员、安全员、员工及志愿者。
三、培训内容1. 应急预案概述(1)应急预案的定义和作用(2)应急预案的分类和编制要求(3)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2. 应急响应机制(1)应急响应的组织架构(2)应急响应的职责分工(3)应急响应的流程3. 应急疏散与救援(1)应急疏散的原则和方法(2)救援力量的组织和调配(3)伤员急救与转运4. 演练准备与实施(1)演练前的准备工作(2)演练的实施步骤(3)演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 演练评估与总结(1)演练评估的目的和方法(2)演练总结报告的撰写(3)演练改进措施四、培训方法1. 讲师授课: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理论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2. 视频教学:播放应急演练教学视频,使参训人员直观地了解应急处理流程。
3. 案例分析:针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参训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模拟演练:组织参训人员进行模拟演练,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
5. 互动交流:鼓励参训人员提问、讨论,共同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培训要求1. 参训人员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培训活动。
2. 培训期间,参训人员应遵守纪律,保持会场秩序。
3. 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应撰写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4. 各单位应将培训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六、培训时间与地点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统一安排培训时间与地点。
通过本次应急预案演练知识培训,希望参训人员能够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培训目标1. 理解应急预案演练的重要性。
2. 掌握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3. 学习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与实施流程。
4.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
二、培训内容第一部分:应急预案概述1. 应急预案的定义- 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 应急预案的作用- 指导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损失。
-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
3. 应急预案的分类- 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第二部分: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1. 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地方政府相关政策- 企业内部规章制度2. 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处置措施-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培训和演练- 应急信息报告与发布3. 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 现状调查与分析- 风险评估与识别- 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评审与批准- 应急预案的实施与维护第三部分:应急预案演练1. 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 验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检验应急队伍的协作水平 - 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2. 应急预案演练的类型- 实战演练- 训练演练- 检验演练3. 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演练方案的制定- 演练人员的选拔与培训- 演练场景的设置- 演练过程的监控与评估- 演练总结与改进第四部分: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企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演练背景:某企业发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演练过程:企业应急队伍迅速响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成功控制火势,疏散人员,减少损失。
- 演练总结:应急预案有效,应急队伍协作默契,但部分环节仍需改进。
2. 案例二:某城市防洪应急预案演练- 演练背景:某城市遭遇洪水,威胁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 演练过程:城市应急管理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疏散转移群众,确保安全。
一、课程目标1. 使学员了解火灾应急预案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熟悉火灾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和主要内容。
3. 掌握火灾应急预案的演练方法和评估标准。
4. 增强学员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火灾应急预案概述1.1 火灾应急预案的定义火灾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火灾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损失而制定的一系列组织、指挥、协调、救援和恢复措施。
1.2 火灾应急预案的重要性1. 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2. 减少火灾事故损失;3. 提高应急处理效率;4.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第二部分:火灾应急预案编制2.1 编制原则1. 科学性:遵循火灾事故规律,确保预案的科学性;2. 实用性:结合企业实际,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3. 针对性:针对火灾事故特点,确保预案的针对性;4. 可行性:确保预案的实施可行性。
2.2 编制流程1. 收集资料:了解企业基本情况、火灾风险分析等;2. 制定预案:根据收集的资料,编制火灾应急预案;3. 审核修订:对预案进行审核、修订和完善;4. 发布实施:正式发布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培训。
2.3 预案主要内容1. 组织机构:明确应急组织架构、职责分工;2. 预警信息:建立预警信息报告、传递机制;3. 应急响应:明确火灾事故的分级、响应程序、救援措施;4. 后期处置:制定火灾事故善后处理、恢复重建措施;5. 应急保障:确保应急物资、装备、资金等保障措施。
第三部分:火灾应急预案演练3.1 演练目的1. 验证预案的可行性、有效性;2. 提高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3. 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4. 增强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3.2 演练类型1. 实战演练:模拟真实火灾事故,进行实战操作;2. 案例演练:分析典型火灾事故案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3. 专项演练:针对特定火灾事故类型,进行专项演练。
3.3 演练流程1. 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时间、地点等;2. 组织实施:按照演练方案进行演练;3. 演练评估: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4. 演练总结: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机械伤害伤亡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保证机械伤害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应对、迅速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最大限度地减轻机械伤害所带来的伤害,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根据《发电企业人身伤亡事故应急总预案》,制定《新疆天富垃圾焚烧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机械伤害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从事生产、作业的员工及在所属公司区域内从事各类生产、作业的外来人员。
2 事故成因、危害分析及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1机械伤害的事故成因2.1.1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运动作用于人体的一种伤害,形成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如设备检修、检查作业,未切断电源,未挂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
(2)缺乏安全防护装臵,如机械传动带、齿轮机、联轴节、进料口等部位缺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员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造成事故。
(3)电源开关、操控设备布臵不合理,在紧急情况不立能立即停转或转动机械误起动致使人员机械伤害。
(4)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
(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维护等作业。
(6)违规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
(7)不具资格的人员上岗操作机械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
2.1.2机组检修、设备改造,日常生产维护,对外承接检修工程及机械加工工作中,因执行制度不严、安全技术措施不认真落实、少数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不强、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等原因均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2.2机械伤害事故危害分析机械伤害事故的形式惨重,如搅死、挤死、碾死、被弹出物体打死、磨死等。
当发现有人被机械伤害的情况时,虽及时紧急停车,但因设备惯性作用,仍可将受害造成致使性伤害,及至身亡。
2.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预案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立足于自援自救、地方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协同救助的原则。
3应急组织及职责3.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运行分场主任:刘峥成员:运行分场除当值人员外其他人员安监人员:吴豫东3.2指挥部人员的职责:3.2.1 总指挥职责:负责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分公司“机械伤害伤亡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指挥救援工作。
3.2.2指挥部成员职责:在现场总指挥的领导下,听从安排,并根据事故情况,提出救援建议和措施,按照分工做好应急处置及伤员抢救工作。
3.3应急救援队伍的职责3.3.1 抢救小组:负责对机械伤害伤亡事故进行应急处理、抢救受伤人员,组织现场人员的疏散工作。
3.3.2警戒小组:维护事故现场安全秩序、物资、保护现场。
3.3.3后勤保障小组:在现场指挥的领导下,负责救援物资的供给,做好信息联络,引领急救车辆的工作。
3.3.4技术支持组:负责对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各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4 危急事件的预防4.1 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防范措施有:4.1.1在发电企业从事各类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机械部分)的有关规定。
4.1.2机械加工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加工设备的性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4.1.3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
机械断电后,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告牌,并确认机械惯性运转已彻底消除后才可进行工作。
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出“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告牌,合闸送电试转。
4.1.4作业人员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的紧急制动操控装置,制动操控装置的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防护装置;各人孔、进料口、输送机等部位必须有盖板、护栏和警示牌;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
4.1.5各机械电源开关、操控开关布臵必须合理,必须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转并能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
4.1.6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要先与当班机械操作者取得联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入。
4.1.7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上机作业中,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
4.1.8设备检修和正常维护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作业前应认真进行作业风险预控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4.1.9使用工具前应进行检查,不完整的工具不准使用。
5 应急处置5.1应急预案的启动5.1.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同时将情况报告安技科。
5.1.2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5.2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基本要点5.2.1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作业人员应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5.2.2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判明情况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协调、处理事故,并根据情况向公司领导汇报。
5.2.3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人员要迅速对受伤人员进行检查:急救检查应先看神志、呼吸,接着摸脉搏、听心跳,再查瞳孔,有条件者测血压。
检查局部有无创伤、出血、骨折、畸形等变化,根据伤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止血、包扎、固定等临时应急措施。
5.2.4在发生伤害事故后,要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急救电话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在电话中应向医生讲清伤员的确切地点,联系方法(如电话号码)、行驶路线。
(2)简要说明伤员的受伤情况、症状等,并询问清楚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应该做些什么。
(3)派人到路口准备迎候救护人员。
5.2.5遵循“先救命、后救肢”的原则,优先处理颅脑伤、胸伤、肝、脾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内脏伤,然后处理肢体出血、骨折等伤。
(1)检查伤者呼吸道是否被舌头、分泌物或其他异物堵塞。
(2)如果呼吸已经停止,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3)如果脉搏不存在,心脏停止跳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如果伤者出血,进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
(5)大多数伤员可以抬送医院,但对于颈部背部严重受损者要慎重,以防止其进一步受伤。
(6)让患者平卧并保持安静,如有呕吐,同时无颈部骨折时,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止噎塞。
(7)动作轻缓地检查患者,必要时剪开其衣服,避免突然挪动增加患者痛苦。
(8)救护人员既要安慰患者,自己也应尽量保持镇静,以消除患者的恐惧6 后期处置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合医疗人员做好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工作,安技科人员应做好现场的保护、拍照、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
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按照天富股份公司《事故调查规程》进行。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以危急事件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重点,以全力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为核心,以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现场应急处理能力,减轻伤员痛苦,保障伤员生命,将危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应急处置方案。
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力企业专项应急处置方案编制导则》1.3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坚持一保人身、二保设备的原则。
依托政府、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1危险性分析物体打击是施工、检修作业时常见事故,特别在作业人员、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
通过对施工、检修作业全过程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几率较大,一旦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将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3.2事故类型依据物体打击事故对人体伤害的方式,物体打击事故类型大体有:在高空作业中,物体坠落伤人;人为抛掷杂物伤人;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施工机具作业时引发物体飞出伤人、车辆运行过程中物体撒落伤人等。
3.3事故发生的区域及地点施工现场、生活区,临时设施及可能影响周边环境。
3.4事故发生的季节该事故四季均有发生,尤其在雨雪季节、霜冻季节或炎热的夏季更应该引起重视。
3.5危害程度发生物体打击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3.6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3.6.1施工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帽;3.6.2高处作业人员未使用工具袋,乱扔乱抛物料(工具);3.6.3临边、洞口等无防护或防护不可靠;3.6.4吊车作业人员无证上岗;3.6.5架体未按设计方案搭设;3.6.6物料堆放超过规定高度。
4应急组织及职责4.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成员:安监人员:吴豫东4.2指挥部人员的职责:4.2.1 总指挥职责:负责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分公司“物体打击伤亡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指挥救援工作。
4.2.2指挥部成员职责:在现场总指挥的领导下,听从安排,并根据事故情况,提出救援建议和措施,按照分工做好应急处置及伤员抢救工作。
4.3应急救援队伍的职责4.3.1 抢救小组:负责对物体打击伤亡事故进行应急处理、抢救受伤人员,组织现场人员的疏散工作。
4.3.2警戒小组:维护事故现场安全秩序、物资、保护现场。
4.3.3后勤保障小组:在现场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救援物资的供给,做好信息联络,引领急救车辆的工作。
4.3.4技术支持组:负责对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各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5 应急处置程序5.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任何人发现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警,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警,立即汇报公司领导,并根据实际情况作救援处置。
5.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5.2.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 为保障伤员的生命,减轻伤员的痛苦,现场人员在拨打报警电话后可以进行现场施救:(1)受伤人员伤势较轻,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棉布覆盖;(2)对有骨折或出血的受伤人员,做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应以不压迫创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3)对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复苏,人工呼吸,胸部外伤者不能用胸外心脏按压术;(4)若受伤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无明显呼吸起伏,应立即给其作口对口人工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4~16次;如脉搏微弱,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心脏按摩,在心脏部位不断按压、松开,频率为60次每分钟,帮助窒息者恢复心脏跳动;(5)如有出血、立即止血包扎;(6)抢救受伤较重的伤员,在抢救的同时,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救治伤员;(7)如无能力救治,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8)肢体骨折尽快固定伤肢,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没有任何物品可做固定器材,可使用伤者侧肢体,躯干与伤肢绑在一起,再送往医院。